高硫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名

硫酸亚铁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_百度知道> 【答案带解析】学了初中化学后,我们知道了很多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学了初中化学后,我们知道了很多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硫酸铜CuH2SO4B.氧化铜CuOC.氯酸钾KClD.氢氧化钙CaOH
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
A、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故A不符合题意;
B、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化铜化学式CuO;故B符合题意;
C、氯酸根的化合价为-1,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C不符合题意;
D、钙元素的化合价+2,氢氧根的化合价为...
考点分析:
考点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化学式的书写分两种情况:1.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此时又分为两种:(1)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它的化学式.例如,铁的化学式为Fe;硫的为S;氦气的为He;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要先写出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再在其右下角标出该分子的构成(即该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才能完成其化学式的书写.例如,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氮气的为N2;氢气的为H2;等等.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1)是要先按照“左正右负”的原则[即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但甲烷(CH4)、氨气(NH3)除外],书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元素符号;(2)是采用交叉法(即交叉正、负化合价的数值),找到并标出各元素符号右下角所要标注的原子或离子个数;即可得到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而化学式的意义一般是指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等等.当然,有时根据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给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能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的元素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等.具体的表述是这样的:(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铁(Fe)为例,它除了表示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以外,还能表示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水(H2O)为例,如图所示:.另外,根据水的化学式(H2O)还可以计算出:①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②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③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1%,氧元素的是88.89%;等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氯化钠(NaCl)为例,它既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又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还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及其类别辨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教材之外的典型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首先,要分析、判断一下该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其中含有什么元素或原子团(是化合物再考虑),是化合物时还要考虑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然后,再相应的书写规律和方法进行规范书写其化学式即可.另外,如果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若右下角的个数含有约数,一般要约分;但是,过氧化氢(H2O2)等过氧化物,以及淀粉[(C6H10O5)n]和葡萄糖(C6H12O6)等有机物除外.2.在表述化学式的意义时,要注意其宏观和微观描述方式的不同,宏观上一般“组成”来描述,而微观上一般用“构成”来描述.还有当化学式前面有了数字时,就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了(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读法也是有规可循的.具体以氧化物、酸、碱和盐的顺序剖析如下:(1)氧化物一般称呼为“氧化某”,但是,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氧化某”,低价的称呼为“氧化亚某”;并且,有时还需要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来区分其名称.例如: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等.当氧元素不显-2价时,一般称呼为过氧化某或超氧化某.例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和超氧化钾(KO2)等.(2)酸的称呼分为两种:①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其中的“某”是氢、氧元素之外的元素名称;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某酸”,低价的称呼为“亚某酸”;例如:硫酸(H2SO4)、亚硫酸(H2SO3)等.②把不含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氢某酸”;例如:氢氯酸(俗称盐酸,HCl)、氢硫酸(H2S)等.(3)碱一般称呼为“氢氧化某(或亚某)”;例如: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等.(4)盐的称呼也分为两种:①把不含氧元素的盐称呼为“某化某或亚某”,例如,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等.②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某或亚某”,例如,硫酸铁[Fe2(SO4)3]、硫酸亚铁(FeSO4)等.4.涉及到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时,一定要联系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来进行.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人体内部消化食物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D.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将16克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和b的名称是:a______,b______.②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实验中最多能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答:______④同学们想通过测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进一步分析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是否还有其它产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装置反应前反应后a试管的质量36.2g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质量为20.0g试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4.8gc反应后瓶内液体比反应前增重1.1g分析数据发现,反应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⑤在保证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并且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前提下,你认为导致上述④中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⑥有同学认为用下图装置代替上面的加热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装置,加热前先通一会气体x,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该气体,这样可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能准确的说明问题.你认为在O2、N2和H2三种气体中,x应选择的气体是______.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和乙,推知它们可能是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所选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方法一方法二①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区分(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②物理方法:小明同学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①复习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②设计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Ⅰ、整个实验过程中多次采取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和玻璃棒.Ⅱ、金属X是______,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溶液Y是______,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①乙醇和汽油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②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2340反应后质量/g2227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表中x的值为&&&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未知物w中所含&&& 元素,其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 ;④为了使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少产生w,应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A是正确选项
原因:1。生成的铜的质量相等,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uO的质量一定相同。
2。用H2还原以氧化铜时,要先通氢气后加热,氢气的用量大,...
大家还关注当前位置:
>>>(7分)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
(7分)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g,分别缓慢加入到50g、100g、150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第I组第Ⅱ组第Ⅲ组稀硫酸的质量/g50100150溶解固体的质量/g10.016.016.0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20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见答题卡)。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16,80%。(每空1分)&&&&&&(2)设: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0.5分)CuO + H2SO4="==" CuSO4+H2O (0.5)80&&&& 98&&&&&&&&10g&& 50g·x x =24.5%(1分)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0.5分)(3)(2分)。(起点40,0)(1分),折点(200,19.6)(1分)(1)样品中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而铜不和硫酸反应,第一组实验50g稀硫酸溶解掉固体的质量是10.0g,第二组实验是100g稀硫酸溶解掉固体的质量是16.0g,由此得出结论,第一组实验酸不足,第二组实验酸剩余氧化铜完全反应掉,从而可求出20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利用质量分数的公式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2)由上分析第一组实验酸完全反应,因此可利用第一组实验中的数据和CuO+H2SO4═CuSO4+H2O&求出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3)由上分析第二组实验中酸有剩余,当往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我们可看成氢氧化钠溶液先和酸反应再和硫酸铜反应.利用第二组实验中的数据和CuO+H2SO4═CuSO4+H2O&计算出剩余的稀硫酸的质量,从而得到起点坐标,然后再利用CuSO4+2NaOH=Cu(OH)2↓+Na2SO4求出和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以及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从而得到折点坐标.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7分)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主要考查你对&&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定义:有机合成材料:常称聚合物,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性质: 1、聚合物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称为聚合物。例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 ①热塑性和热固性。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包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开始软化,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可以熔化。这种性质就是热塑性。有些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不再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例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等。 ②强度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比较高。例如,锦纶绳(又称尼龙绳)特别结实,町用于制渔网、降落伞等。 ③电绝缘性好。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上。例如,制成电器设备零件、电线和电缆外面的绝缘层等。 ④有的高分子材料还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性能,可用于某些有特殊需要的领域。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的高分子材料也有不耐高温、易燃烧、易老化、废弃后不易分解等缺点。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1、发展方向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2、新型自机合成材料的类型①具自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 ②隐身材料; ③复合材料等: 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合成材料的利弊。1、利:a.弥补了天然材料的不足,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b.与天然材料相比,合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2、弊:a.合成材料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b.消耗大量石油资源。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更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开发使用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提倡绿色化学。三大合成材料: (1)塑料①塑料的成分及分类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此外还有多种添加剂,用于改变塑料制品的性能。塑料的名称是根据树脂的种类确定的。塑料有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受热时软化,冷却后硬化,并且可以反复加工的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是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受热时软化成型,冷却后固化,但一经固化后,就不能再用加热的方法使之软化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是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②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③塑料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一般塑料对酸、戚等化学药品均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比黄金还要好,甚至能耐“王水”。等强腐蚀性电解质的腐蚀,被称为“塑料王”。另外塑料还具白良好的透光及防护性能。多数塑料的制品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其中聚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塑料像玻璃一样透明。 ④塑料代码及回收标志 a.常见塑料名称、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 b.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由图形、塑料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组成。其中图形中带三个箭头的等边三角形;0代表材质类别为塑料,塑料代码为0与阿拉伯数字组合成的号码,位于图形中央。分别代表不同的塑料;塑料缩写代号位于图形下方。(2)合成纤维 ①合成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做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成的高聚物。合成纤维的品种很多,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在合成纤维中被称为“六大纶” ②人造纤维与台成纤维不同,人造纤维是用本来含有纤维的物质制成的,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石灰石、空气、水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③常见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及用途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耐腐蚀、不缩水、弹性好等优点,但合成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差。天然纤维。如羊毛、棉化、木材等吸湿性和透气件好,所以,人们常把合成纤维和火然纤维混纺,这样制成的混纺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颇受欢迎。合成纤维除改善了人类的穿着外,在生产上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锦纶可制降落伞绳、缆绳、渔网等。 ⑤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分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用燃烧的方法来鉴别比较容易。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燃烧时可问到烧焦羽毛的刺激性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可以压成粉末;棉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时无异味,余烬为细软粉未;而合成纤维燃烧时常伴有熔化、收缩的现象,燃烧后的灰烬为黑色块状、较硬。 (3)合成橡胶①合成橡胶的特点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比如:丁苯橡胶(笨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乙内烯橡胶(ERP)可用来制造轮胎;氯丁橡胶及另一种具有大然橡胶各种性能的异戊橡胶可用来制汽车配件。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 ②几种常见合成橡胶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拓展:1. 玻璃,玻璃钢和有机玻璃(1)玻璃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是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玻璃按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 (2)玻璃钢玻璃钢是南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强度类似钢材的增强塑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于使用的树脂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和酚树脂玻璃钢。 (3)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 鉴别塑料有毒,无毒的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7分)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9481178352782291171848506266185氧化铜在强盐条件下有什么化学反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