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小分子量蛋白 western相差2KD(14和16KD)应该怎样拉开要在一张膜上。

百合上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百合上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
【摘要】:
百合(Lilium L.)是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现已成为国际上重要切花观赏花卉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观赏百合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从国外引进种球的数量和批次迅速增长,百合病毒病开始在各百合种植区发生流行。本文以发生在百合上的两种重要的病毒,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和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上述两种检疫性病毒基因组的分子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地区LSV的来源、分布及相关性,建立了多重PCR、RNA点杂交和RNA玻片杂交等适用于进境口岸百合种球病毒检疫工作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揭示了PN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与其病害症状类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该分子特征建立起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用于PNRSV轻型和重型两种不同的株系的初诊和快速检测。
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PNRSV外壳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不同致病型株系间核酸水平上的差异,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并通过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区分PNRSV轻型和重型株系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已知的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了450bp和170bp两种大小的条带,可区分PNRSV轻型和重型两种不同的株系。揭示了PN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与其病害症状类型间的具有相关性并可用于不同致病型株系的快速诊断和检测。
2、在分子水平上鉴定了百合上发生的PNRSV,证实PNRSV可通过百合种球带毒传播。
对待测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进行随机抽样,在温室内种植并观察,长出叶片后,用RNA Extraction Kit (Sangon, China)从幼嫩的叶组织中提取核酸。用根据PN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电泳PCR产物。从待测的两个样品(P-299和P-503)中获得了450bp的目标片段。低熔点胶回收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至pGEM-TG1载体,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将所获得的上述两个分离物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27个PNRS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P-299与P-503 CP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8%。P-299和P-503 CP基因序列与27个已报道的分离物CP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84.5%~99.1%。据此可知扩增片段为PNRSV的部分CP基因序列,在分子水平上鉴定了百合上发生的PNRSV。将上述两个分离株的CP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进行了注册,P-299的登陆号为DQ992416;P-503的登陆号为DQ992417。
用插入了P-299分离株的部份CP基因互补序列的质粒P-299B做模板进行PCR,回收PCR产物,制备32P标记探针,对来自浙江丽水县田间的野生百合样品进行RNA斑点杂交检测,在24个百合样品中有5个杂交结果为阳性,证实了PNRSV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百合种球带毒传播,说明了百合是PNRSV的一个新寄主。
3、本研究采用RT-PCR法从来自国内不同地区进口百合次生代样品上获得了7个含有LSV基因组3′端部分序列的分离株。经过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了其与已报道的12个LSV分离株的CP基因和16kD基因的同源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个分离株蛋白外壳部分基因序列和16kD蛋白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7.4%~100%和97.9%~100%;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分别为95.9%~100%和95.7%~100%。系统发育树的比较显示,本研究获得的7个LSV分离株间在系统中有较近的进化关系,但这些分离株间没有明显的地域相关性,也没有发现与块根频繁运输相关的新亚群。
4、建立了RNA玻片杂交检测LSV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对国内不同地区的进口和野生百合上LSV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SV是存在中国境内百合上最为普通的病毒之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S436.8【目录】:
Abstract8-13
第一章 绪论13-33
1.1 百合的生产情况13-14
1.1.1 生产与种植情况13
1.1.2 制约百合生产的主要矛盾13-14
1.2 两种重要的检疫性病毒14-18
1.2.1 百合无症病毒(LSV)引起的病害及病毒生物学特性14-16
1.2.2 李属坏死环班病毒(PNRSV)引起的病害及病毒生物学特性16-18
1.3 植物病毒诊断技术方法18-28
1.3.1 生物学方法19
1.3.2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19
1.3.3 血清学方法19-21
1.3.4 分子生物学方法21-26
1.3.5 蛋白与核酸特征结合的鉴定方法26-27
1.3.6 几种常用方法检测植物病毒灵敏度比较分析27-28
1.4 百合无症病毒的分子特征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28-30
1.4.1 LSV 病毒分子特征研究28-29
1.4.2 LSV 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29-30
1.5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的分子特征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30-31
1.5.1 PNRSV 病毒分子特征研究30-31
1.5.2 PNRSV 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31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1-33
第二章 PNRSV 的CP 基因特征与多重PCR 检测技术构建33-51
2.1 引言33
2.2 材料与方法33-36
2.2.1 病毒材料的准备33
2.2.2 制备TES DIECA 抽提缓冲液33-34
2.2.3 总RNA 的提取34
2.2.4 RT-PCR 体系的建立34-36
2.3 结果与讨论36-51
2.3.1 PNRSV 与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成员的RNA 3 结构特征比较36-37
2.3.2 PNRSV 不同株系间在RNA3 上CP 基因的结构变异研究37-38
2.3.3 基于PNRSV 中RNA3 特征的特异性引物设计38-41
2.3.4 PNRSV 不同致病类型的分子鉴定41-42
2.3.5 讨论42-51
第三章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百合分离物的鉴定51-69
3.1 引言51-52
3.2 材料与方法52-53
3.2.1 病毒材料的采集与保存52
3.2.2 方法52
3.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52
3.2.4 RT-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52-53
3.2.5 RT-PCR 产物克隆、鉴定和测序分析53
3.2.6 RNA 斑点杂交53
3.3 结果与分析53-60
3.3.1 PNRSV 百合阳性样品的检出53-54
3.3.2 PNRSVCP 基因片段的克隆54-55
3.3.3 PNRSV 的CP 基因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55-57
3.3.4 利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百合中的PNRSV57-60
3.4 讨论60
3.5 结论60-69
第四章 百合无症病毒的分子特征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69-81
4.1 引言69
4.2 材料与方法69-71
4.2.1 病毒来源和试剂69
4.2.2 引物69-70
4.2.3 反转录与PCR 扩增70
4.2.4 核酸序列及同源性比较70
4.2.5 RNA 玻片杂交检测70-71
4.3 结果与分析71-75
4.3.1 序列分析71-74
4.3.2 LSV RNA 点杂交检测74-75
4.4 讨论75-81
第五章 全文结论81-82
5.1 结论81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81-82
参考文献82-92
作者简历9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静;郝成山;;[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崇良;[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侯义龙,张开春,胡文玉,吴禄平,林珂,尹淑萍;[J];病毒学报;2002年01期
樊金萍,车代弟;[J];北方园艺;2003年03期
李青,覃兰英,李明福,张成良,李桂芬,相红;[J];北京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贾慧,王进忠,陈忠斌,王升启,董金皋,赵祥云,张民照;[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刘文洪,洪健,陈集双,叶美琴;[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3期
陈秋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周乐峰;[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王明霞,陈菁瑛;[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7年01期
王凤兰,周厚高,宁云芬,黄子锋;[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嘉乐;郑红英;陈炯;黎昊雁;郭方其;陈剑平;;[A];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丛梅,黄天华,吴德生,谢庆东,徐小虎;[J];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04期
阮烨,王晓云,谢庆东,黄天华;[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3期
欧阳松应,徐寿水,沈文律,周传香,李春艳,欧阳红生;[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4期
陈传德,吴中亮,陈家堃;[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1期
熊小芳,黄天华,谢庆东,王晓梅,陈桂兰;[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3期
尚佑芬,王升吉,赵玖华,路兴波,孙红炜,杨崇良;[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郑红军;刘庆忠;;[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吕慧贞;张建朋;陈新;刘静;张元湖;;[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张秀华;王文锋;;[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义流;张绍铃;;[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栾爱萍;吕长平;郭韬;李琛;;[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洪枫;刘映红;;[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朱云芬;程群;沈艳芬;田恒林;马作江;魏凯;;[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黄家强;卜夏;李卓娅;龚非力;;[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陈秀蓉;杨成德;贾迎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郭昱嵩;王中铎;刘楚吾;陈志明;刘筠;;[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赵梁军;陈菊;孙延智;吕绢妃;吴利敏;;[A];中国花卉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花卉科技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李东栋;牛建新;;[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牛建新;刘连科;;[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青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张升祥;[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李振东;[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郭宪;[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姚小磊;[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宋翠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魏初奖;[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赵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梁勇;[D];南开大学;2010年
廖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瑜;[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杨兆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曹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朱晓娟;[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罗素娟;[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陈晓平;[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刘静;[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钱静;[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郑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葛红秀;[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立海;孙天用;;[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戴玉成;;[J];菌物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丽;刘育俭;;[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梁军;叶建仁;;[A];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9年
陈青君;秦岭;刘松;李金海;胡俊;;[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文娟;[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谷超;[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黄绍西;[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义龙,张开春,胡文玉,吴禄平,林珂,尹淑萍;[J];病毒学报;2002年01期
周雪平,濮祖芹,方中达,储瑞银,陈章良;[J];病毒学报;1994年01期
胡勤学,张春立,陈捷,吴德喜,林木兰;[J];病毒学报;1997年02期
李华平,胡晋生,范怀忠;[J];病毒学报;1997年03期
谭海东,李树英,赵姝华,王鹤,桑凤江;[J];北方果树;2002年03期
刘文萍;于世选;韩玉琴;赵日;;[J];北方园艺;1992年06期
樊金萍,车代弟;[J];北方园艺;2003年03期
王继华,唐开学,张仲凯,苏艳;[J];北方园艺;2004年06期
李青,覃兰英,李明福,张成良,李桂芬,相红;[J];北京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覃兰英,李青,邓世秀,黄宇,李明福,张成良,李桂芬,贺森林,牛长占;[J];北京农业科学;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耘,陈富华,崔澍,陈枝楠,吴琼;[J];植物检疫;2005年03期
明艳林,郑国华,李燕,林石明;[J];植物检疫;2005年01期
吴建祥,刘成科,洪健,刘文洪,叶美琴;[J];微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李燕;李发慧;陈毓荃;;[J];西北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马书智;陈臻;徐秉良;;[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邓丛良;梁新苗;汪万春;高文娜;任鲁风;周琦;马新颖;汪琳;;[J];植物检疫;2007年05期
王继华,丁元明,王丽花;[J];植物病理学报;2003年06期
李燕宏;吴建祥;洪健;周雪平;叶美琴;;[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2期
王继华,瞿素萍,孔宝华,陆琳,余朝秀;[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王继华,王丽花,丁元明,瞿素萍,熊丽,唐开学;[J];园艺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成科;吴建祥;李燕宏;洪健;周雪平;;[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刘成科;吴建祥;李燕宏;洪健;周雪平;;[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明艳林;李燕;郑国华;张文珠;;[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明艳林;李燕;郑国华;张文珠;;[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刘成科;吴建祥;李燕宏;洪健;周雪平;;[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谈珺;朱水芳;李凯兵;蒋寒;周健勇;陈丹;陈升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明艳林;李燕;郑国华;张文珠;;[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郑红英;陈炯;赵明富;林林;陈剑平;;[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郑红英;陈炯;赵明富;林林;陈剑平;;[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王继华;丁元明;王丽花;;[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文娜 李岩;[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林莉君 张淑义;[N];粮油市场报;2011年
张淑义;[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丽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吴建祥;[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臻;[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尹雅蕾;[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李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贾慧;[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刘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王光鹏;[D];兰州大学;2009年
马平霞;[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沈嘉乐;[D];浙江大学;2006年
徐榕雪;[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白建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悬铃木属花粉的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目的对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免疫学活性分析.方法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粗制浸液经过凝胶过滤层析,收集主要蛋白质,SDS-PAGE检测各段蛋白质分子量,并用免疫印记法分析7例悬铃木属花粉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结果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粗制液经层析柱洗脱得两个洗脱峰,第一峰及第二峰升段富含蛋白,而第二峰降段蛋白含量甚微,收集各段进行SDS-PAGE,出现6条蛋白区带,分子量分别为7、50、35、39、22和16kd.第一峰主要含22~71 kd蛋白质,峰2升段以14~16kd之蛋白质为主.对7例花粉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免疫印记分析可见4条sIgG反应带,蛋白分子量为50、39、22和16kd,病人血清结合百分比分别为100%、28.57%、57.14%和14.29%.结论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含有6种主要蛋白成分,第一峰的50、39和22 kd的蛋白质为主要致敏组分,第二峰升段的16kd蛋白质为次要致原.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rtially purify Platanus acerifolid of Wild pollen allergen and analyze the immunocompetence of its major proteins. [Methods] The Platanus pollen allergens extracts were purified by gel filtration with Sephadex-G-100 and the major proteins were collected. The molecular weight (MW) of major protein was tested by sodium 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 (SDS-PAG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the immunocompetence of its main proteins were analyzed by immunoblotting with sera of seven asthmatic patients allergic to Platanus pollen allergen specifically. [Results] Two elution peaks were collected after gel filtration. The first peak and the ascending branch of the second peak had plenty of proteins whereas the descending branch of the second peak had little proteins. The major proteins were tested by SDS-PAG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six protein bands with the MW were 71, 50, 35, 39,22 and 16 kd. On SDS-PAGE, the proteins of the first peak were major in 22 to 71 kd and that of the ascending part of second peak were mainly in 14 to 16 kd. The results of immunoblotting analysis with seven asthmatic patients' sera showed 4 strip of IgG-binding components whose MW were 50, 39, 22 and 16 kd and the percentages of its combination with patient's sera were 100%, 28.57%, 57.14%, 14.2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latanus pollen allergen had six kinds of main proteins and the proteins of 50, 39, 22 kd in the first peak were the major allergenic components and that of 16 kd in ascending part of second peak was the minor allergenic components.
SUN Xiu-zhen
LI Dong-fan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710004
年,卷(期):
Keywords: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脑脊液中抗体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初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年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脑脊液中抗体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初探
【摘要】:正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脑脊液中结核抗体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微矩阵(芯片)系统试剂盒检测30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标本,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的结核分支杆菌LAM和因工程表达的结核菌38kD、16kD蛋白、CFP-10蛋白、ESAT-6蛋白。将上述五种抗原同时固相于同一膜片,利用微孔滤膜的渗滤、浓缩、凝聚作用,以双抗夹心法的原理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膜上快速进行,再加入免疫金作为标记物在膜上显色。显色后通过分析仪系统进行灰度值分析,确定结果,并对实验结果
【作者单位】:
【分类号】:R529.3【正文快照】: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脑脊液中结核抗体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微矩阵(芯片)系统试剂盒检测30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标本,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的结核分支杆菌LAM和因工程表达的结核菌38kD、16kD蛋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仕峰,薛彦忠,刘成兰,赵振宇,项建平,李丽;[J];临床荟萃;2000年12期
王学中;[J];临床荟萃;2000年18期
姜秀俐,单从娟;[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5期
杜新生,周建国,李青山,刘怀深,王福利;[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李慧明,李剑;[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赵慧,李云霞,熊德秀;[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徐扬;[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谈黎明,王月寰,周淳;[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5期
覃明其;[J];医学文选;2000年02期
李孟英,周瑞玲;[J];医学文选;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雪;;[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朱雅娟;;[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张文丽;;[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邱薇;潘雪葵;胡庶明;黄绍梅;;[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常东兵;;[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刘焰明;薛忠元;吴小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孙吉昌;周明香;;[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张兴平;王蕾;姜国义;;[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陈弟莉;陈阳美;;[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常小琳;杨毅宁;戴文;张敏;粟秀初;赵钢;;[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晓京 胡晓震;[N];沈阳日报;2010年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主管护师
于英杰;[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张齐龙;[N];家庭医生报;2008年
刘丽;[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李凫坚;[N];家庭医生报;2004年
王敏;[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峰;[D];复旦大学;2014年
陈沛冬;[D];复旦大学;2012年
魏有东;[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杨笑;[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邹月丽;[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刘菲;[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4年
欧强;[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媛;[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徐成龙;[D];延边大学;2012年
田宋新;[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柴璐璐;[D];石河子大学;2015年
王莎;[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郭锐;[D];郑州大学;2014年
张淑娟;[D];兰州大学;2015年
文安;[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王静;[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任泽泽;[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DAB诱发大白鼠肝癌过程中细胞质膜蛋白质双向电泳的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您的位置: &
赖型017株钩体疏水外膜蛋白及其免疫特征的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estern universit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