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诗句句,还有翻译写作背景

论诗 赵翼的翻译,作者简介,写作背景_百度知道古诗《贫交行》的翻译,写作背景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一、注释:  ①贫交行:描写贫贱之交的诗歌.贫交,古歌所谓:“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贫贱方能见真交,而富贵时的交游则未必可靠.  ②覆:颠倒.  ③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甚好.管仲贫困,也欺负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他们始终相处甚好,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谊深厚的朋友.  ④弃:抛弃.  二、译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之趋合,一会儿像雨之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三、背景:  此诗作于唐天宝中期,诗人杜甫困守长安,为谋一官半职,到处求人,常遭冷遇.参加科举考试失利,通过献诗献赋给皇帝,也未谋到官职,生活更加困顿不堪,常常饥寒交迫,生于官宦之家的杜甫,家学渊源,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有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自觉任重道远,仕途功名是他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而现实生活却是如此残酷,国运衰微,家道中落,将诗人打入社会底层,此时的杜甫更深刻体味了人情冷暖,对寻常百姓的悲与苦,也因此而成就了他作品的“诗史”之称.  四、赏析:  诗的开篇“翻手为云覆手雨”,就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的感觉.得意时便如云之趋合,失意时便如雨之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化迅速无常.“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浦起龙《读杜心解》)“翻云覆雨”的成语,就出在这里.所以首句不但凝炼、生动,统摄全篇,而且在语言上是极富创造性的.  自古以来,贫贱之交最可贵,“穷时节乃现,患难见真心”,只有经历这样考验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可是世人却鄙视失意之人,落井下石.得意时,门庭若市;失意时,门可罗雀.“翻云”又“覆雨”给人一种势利之交的感觉,云聚雨散,皆以名利为中心,有利时,趋之若鹜;无利时,避之唯恐不及.“翻手为云覆手雨”,凝练的七个字,包含了太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此统摄全篇,顿使全诗纲领在手.时人却在奢谈什么交友之道,这令诗人更加愤慨,“纷纷轻薄何须数”一句中“何须数”三字道出了诗人对世人世风轻蔑之极,愤慨之极,憎恶之极.  这黑暗冷酷的现实不免使人绝望,于是诗人记起一桩古人的交谊.《史记》载,管仲早年与鲍叔牙游,鲍知其贤.管仲贫困,曾欺鲍叔牙,而鲍终善遇之.后来鲍事齐公子小白(即后来齐桓公),又荐举之.管仲遂佐齐桓成霸业,他感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岂不感人肺腑.“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当头一喝,将古道与现实作一对比,给这首抨击黑暗的诗篇添了一点理想光辉.但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鞭挞现实.古人以友情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之“轻薄”益显.“此道今人弃如土”,末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块一样抛弃了,抛弃得多么彻底呵.这话略带夸张意味.尤其是将“今人”一以概之,未免过情.但惟其过情,才把世上真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  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见《杜诗镜铨》引王嗣奭语).其所以能做到“语短恨长”,是由于它发唱惊挺,造形生动,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  五、话外音:  虽然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还纷纷恬然侈谈交道,“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轲湛(沉)七族”,“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刘峻《广绝交论》),说穿了,不过是“贿交”、“势交”而已.次句斥之为“纷纷轻薄”,谓之“何须数”,轻蔑之极,愤慨之极.寥寥数字,强有力地表现出作者对假、恶、丑的东西极度憎恶的态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写作背景、译文与赏析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写作背景、译文与赏析
  诗词名: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时间一九三五年二月:体裁:词 类型: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附原版本:  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咽(yè):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从头越〕重新跨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产生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碎:细碎。  咽:声音阻塞低沉。  漫道:莫道。  残日:日落时残存的晚霞。  残阳:夕阳。  【背景】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长征。长征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当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 1935 年 1 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1 月 15 日到 17 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上,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书记处和军委,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 1 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贵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凭险固守娄山关。  据最新可靠资料,娄山关之战的经过是这样的: “红军二渡赤水, 24 日攻占桐梓, 25 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 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 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 3000 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 见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第 340 页 ) 。由此可见,娄山关之战包括了 25 日夺取娄山关和 26 日坚守娄山关两个战斗阶段。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凝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的场面,通过如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象征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1962 年 5 月毛泽东在修改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 ( 词六首 ) 》 ( 见《人民文学》 1962 年 5 月号 ) 加写的一段话中,细致而深情地回忆了本词的创作过程: “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南方有好多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堪寒。”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印象与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的实然遇合,造成了作者自认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诗。这些话说明,词人确实是写了娄山关激战的,只不过,他是用含蓄的笔法——正面明写行军,侧面暗写激战,一正一侧,一明一暗,使行军和激战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题解】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中央红军长征时,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领遵义,召开了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前阕写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后阕写红军攻占和越过徒称天险的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词中的“西风”、“雁叫”、“霜晨”,都是当地二月间的真实情景。作者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按: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以下诸篇’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译诗】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  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  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赏析】  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绝对第一流的作品,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解释(毛主席在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这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党中央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此诗所写的就是当年2月26日红军先锐重占娄山关后,毛主席及中央领导机关跟进途中经过娄山关时的情景。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释的情况:“词是后来追写的,……”毛主席追忆了当时的风物及心情。  此词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一幅晓月寒霜图,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半阕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所以这二句虽表面写实,却的确有象征意义,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  最后二行让人有一种仿佛亲眼见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万里祖国壮丽江山之英姿。他看见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主席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主席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另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说出这两句诗,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强烈的感受,以及我们将暗自下定决心,树立必胜之决心,克服万重困难,以致于最后获得成功。它对于升华我们的精神起到了某种神奇般的效应,有某种神秘的符语般的力量。  我们皆知毛泽东一生写下许多政论文和军事论文,这些大都结集在《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的政论文章明白晓畅、大气磅礴,又高屋建筑,说理透彻。这些文章大多创作于战争时期,有对时政的分析,有对形势的判断,有对战争的宏论,有对救国救民的设想,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我们可知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作为一位军事家的纵横捭阖。  毛泽东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一位感情丰富、才气纵横的诗人。他不只是驰骋政坛,策马疆场,也曾畅游于中国浩瀚的诗词王国,创作出雄奇瑰丽的诗篇。翻开毛泽东诗词,我们更走进了他的诗歌世界,同时也走进了这位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  毛泽东的诗词虽然仍依声韵,遵音律,采用中国传统的旧体诗的形式,但他却是“旧瓶装新酒”,为旧体诗的形式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采用旧体诗的形式,乃是因为毛泽东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很深,他沉浸其中,博通经典,而他处的时代风云际会,沧桑巨变,又不得不让他这个中共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站在时代潮头,左右中国近代史的方向和进程。年轻的毛泽东心怀家国壮志,身历困苦舛桀,时代的洪流在他身上投影为离乱奔波,交织成一首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这样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让他有了深厚的感情积淀和丰富的创作素材,发言为诗,又或为词,便成了他真实感情的写照和当时时代状况的折射。他的诗词基本风格便往往会慷慨激昂,气势如虹。“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贯注了作者多么豪壮的感情!在红军长征和解放战争时期,艰难困苦,毛泽东保持乐观主义精神,笑看战场风云,更体现他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中,“乌礞磅礴走泥丸”这样的诗句是何等的豪壮,又是何等的胸怀。  当然毛泽东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豪放派”,他也有婉约低徊之作,真情流露的表白。《贺新郎》一阕怀念杨开慧,“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真情之真切,语之婉丽不让宋人佳作,而《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又让我们看出一代伟人晚年时期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我们称许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价值,着眼于他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更着眼于他对于诗词内容上的创新,我们赞叹他对于语言典故熟练的驾驭程度,赞叹他高度的成就,更加看重他诗词中体现的精神和人格气质。这些诗词不只给我们艺术上的美感愉悦,更加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领略其中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其中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  有人曾从技巧上批评毛泽东诗词作品,认为有些作品没有严格遵守音韵声律,甚至有重字等犯戒,又有俚语入诗词的习惯,这些也许从传统诗词创作的角度该是成立的,但我们欣赏今人的作品,没必要非要拿古人的标准苛求今人,亦步亦趋,以形式的来约束内容,恰恰相反,我们可以说,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大胆创新,继承古人又不拘泥于古人,形式上突破声律的繁文缛节,不以内容迁就形式,内容上取材用语大大拓宽,表现了更广阔范围内的题材,表达了更丰富更绮丽的情感世界。  不走进毛泽东的诗词世界,不仔细品味研读他的诗词作品,我们就无法欣赏其精华,无法知其价值所在。下面只以毛泽东在长征初期的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为例。加以赏析,可窥其诗词艺术之一斑。
上一篇::
相关的阅读答案
最热诗词阅读及答案
最新诗词阅读及答案咏柳诗赏析···急!需要有原文翻译,写作背景,写作目的这些,
咏柳   贺知章《咏柳 》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ta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导读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勤奋读书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