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古生物的牙齿最大的古生物,恐龙不算

这货真是“恐龙牙”?_新浪新闻
  梁志发发现的牙齿化石。
  顺德杏坛镇马东村治安员无意发现化石,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属于“久远原始动物”,是恐龙牙齿的可能性很小
  广州日报顺德讯(记者曾毅摄影报道) 在建筑工地进行例行巡查,顺德杏坛镇马东村的治安员梁志发随意一瞥,居然被他发现了一个古生物的牙齿化石。
  昨日上午,村民发现古生物牙齿化石的消息传出后,杏坛镇政府马上联系相关专家现场鉴定,初步鉴定为“久远原始动物”的牙齿化石,而且该动物确定为素食动物。村民们一度怀疑是“恐龙牙齿”,顺德区相关专家根据珠三角远古地理环境历史的分析,认为是“恐龙牙齿”的几率相当小。
  巡查工地发现“宝贝”
  梁志发是马东村本地人,目前在马东村担任治安员。村文化广场正在建设大型的咏春纪念馆。前日下午5时30分左右,梁志发在对工地进行例行巡查,在巡查途中,他发现工地泥潭中,有一个灰白色的物体十分“奇怪”,捡起来一看就知道自己捡到宝,“一看就知道是大型动物牙齿,而且已经是化石状态了。”
  梁志发说,发现牙齿化石的地点,是建筑工地挖空一个鱼塘的底部,距离地面足足有5米深。
  昨日,记者近距离观察这块牙齿化石,发现其十分粗壮,有两根,重200克左右,宽度8厘米,高度9厘米;牙齿并不尖锐。该古生物牙齿大部分呈现化石状,也有小部分没有石化,露出洁白的钙质。
  为恐龙化石的几率很小
  梁志发无意发现化石的消息传出后,杏坛镇政府立刻联系了顺德区博物馆的专家。根据专家现场查看,以及对化石的初步研究后,认为是“久远原始动物”牙齿,但不确定是何种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些古老植物的残余,但专家暂时也无法推断其年代。在拍摄了照片,记录了数据后,牙齿化石还是由梁志发保管。
  梁志发说,无论这块牙齿化石是不是“恐龙”的,自己都会妥善保管,而且如果顺德区博物馆需要拿去展览,“我可以借出,但化石会自己好好收藏。”
  曾任顺德区博物馆副馆长的顺德清晖园园长舒翔表示。顺德至今还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就算古生物化石也比较罕见,“顺德区博物馆的馆藏曾有古鳄鱼骸骨,但那是西汉时期,至今也有2000多年历史。”舒翔说。
  顺德属于珠三角冲积平原,远古时期境内绝大部分陆地被海水覆盖。距今约2500年到5000年,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杏坛、勒流、龙江才逐渐成为陆地。“从这个角度分析,这块古生物化石,是恐龙牙齿的几率非常低,但准确结果需要专业的古生物专家进行分析。”舒翔说道。
  虽然很大可能不是珍贵的恐龙化石,但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研究意义很大”,“毕竟顺德远古时期是海水覆盖,形成陆地才几千年,出现大型古生物的化石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一旦发现,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远古气候等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顺德容桂一位历史学者对记者说道。  (原标题:这货真是“恐龙牙”?)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一蹶不振众所周知。环球时报介绍抢购的话音刚落,参考消息网的痛斥声随之而来——“不敢吃国产奶粉是‘国耻’”!
2014年9月,湖北省纪委印发了7名厅官在双规期间的悔过书,以作警示教育材料。通过这些悔过书,我们可以一窥权力堕落的真实轨迹。摘录部分官员的悔过书,以飨读者。
一个超级央企,竟然存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委不健全、纪委书记尸位素餐的情况。这不等于说内部的制约机制失灵了吗?亲,你可是“共和国长子”啊。这种内部机制的失灵,似乎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这次会,主要是听了几个汇报,审议研究了一个规划纲要。当然,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那,习组长的这次讲话,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呢?从我家地里捡到一颗古生物牙齿化石,有人知道是什么古生物的牙齿化石吗?(长5.7厘米,宽2.3厘米)&
战161****85572
找人鉴定一下
够大的了,
你怎么知道是古生物,我看就是狗牙吗
这可能是颗狗的牙齿。
去牙科医生呀。
这么大 恐龙么
有可能是远古暴龙或者是食肉动物的牙齿。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除了恐龙以前有哪些古生物?
[编辑本段]恐龙  (学名:Dinosauria)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2005年日本考古学家观铃发现新证据,恐龙有可能是在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於始祖鸟化石有著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後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於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於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於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编辑本段]恐龙分类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区别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蜥脚类有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门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参看: /view/3232.htm#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恐龙牙齿化石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