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硝酚钠肥胖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害

爱多收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什么作用_百度知道胶州市农业信息网胶州市农业信息网
选择字体颜色黑 色红 色
黄 色绿 色橙 色 紫 色
蓝 色 褐 色墨 绿
粉 绿 淡 绿 黄 灰 翠 绿
淡 蓝 暗 红
玫瑰红 紫 红
桔 黄 军 黄
烟 灰 深 灰 灰 蓝 &【&&】&【双击滚屏】
&【】&【】
小麦抗旱减灾施肥技术手册
日 & 信息来源:胶州市农业局& 点击数:
&&&&&&&&编制说明:旱灾是我国农业主要的自然灾害,据统计,全国每年旱灾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1.5亿亩上升到现在的4~5亿亩,成灾面积由500万亩上升到1.8亿亩,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12个省市相继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旱灾,连续100余天无降雨,给今年农业生产、特别是夏粮生产及人畜饮水带来了严重威胁。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抗旱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以国家科技支撑、“863”等计划相关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紧密围绕抗旱减灾的技术需求,对已有技术进行了初步筛选和集成,编制形成了本手册。&&&&&&&&&&&& 本手册主要汇编了与小麦抗旱减灾相关的技术和品种,每项技术的内容包括主要功能、技术要点、技术来源等,为技术推广和应用者提供了便利查找和咨询线索。请注意在使用前尽可能地向技术来源单位、当地主管部门或技术人员作进一步咨询和指导。由于时间较紧,手册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希望有关部门和地方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根据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需要及反馈,对技术手册内容不断补充和更新,为科技救灾提供有效支撑。
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
&&&&&&& 小麦春季管理应根据旱情和苗情特点,以促麦苗转化升级和抗旱保墒为重点,坚持以早管促早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控结合,科学运筹肥水,提高小麦群体质量,为稳产、高产打基础。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因苗分类管理,科学施肥浇水&&&&&&&&&&&&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通过利用现有水源条件,抓住中午气温高的时机,对受旱重的麦田进行浇水,能浇一亩是一亩,多浇一分是一分。二是注意浇水时间和方法。在浇水时间上,注意选在寒潮过后,日平均气温在3℃以上的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浇水。在浇水方法上,尽量小水细浇,防止大水漫灌,避免田间积水结冰。三是切实加强浇水后的麦田管理工作,坚持浇水与中耕保墒并重,特别是近期浇过水的麦田,及时划锄保墒,防止板结。对于三类苗和已经发黄的田块在抓好浇水的同时,及时追施肥料,通过追肥增加营养,促进盘根增蘖。对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利用浇“二肥水”和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抗旱保墒。具体措施是:&&&&&&&&&&&& 1、缺水麦田的管理。今年冬季无雨雪,部分没浇越冬水的麦田旱情较重,即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60%的麦田,必须在小麦返青前后浇水,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视苗情及年前的施肥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施肥量。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要千方百计采用各种方法扩大小麦浇水面积。&&&&&&&&&&&& 2、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一类苗,实施氮肥后移,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在拔节期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获得高产更高产,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 3、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小的二类苗,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小麦起身后、拔节前分蘖数量达到高峰,起身肥水对增加分蘖已基本无效,但是能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所以,中低产麦田,群体基本够数,每亩总茎数在55~60万左右,应在返青期精细划锄的基础上,在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公斤。麦苗偏弱群体不足的麦田,可在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追肥浇水,群体适宜的麦田应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4、晚播弱苗群体较小的麦田,应在返青期进行肥水管理,这类麦苗春季追肥应分为两次,第一次,时间可在返青中期,5厘米地温在5℃左右时开始,施用尿素7公斤,并施用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以提高分蘖成穗率;拔节后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8公斤,促进小麦发育,提高穗粒数。返青期已呈现脱肥发黄的麦苗,应施返青肥,适时浇返青水。&&&&&&&& 二、早春及时划锄,增温保墒促长&&&&&&&&&&&&&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各类麦田,早春至返青期均应进行划锄,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早春划锄的有利时机为“顶凌期”,即在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此时保墒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发根,促壮苗。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茬麦田,划锄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尤其是对“土里捂”麦田,更要在早春趁墒及早划锄,以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小麦出苗;对于徒长麦田,应进行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生长,变旺苗为壮苗。划锄要注意质量。早春第一次划锄要适当浅些,以防伤根和寒流冻害。以后随气温逐渐升高,划锄逐渐加深,以利根系下扎。拔节前力争划锄3~4遍。尤其浇水或雨后,更要及时划锄。要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消除杂草。&&&&&&&&&&&& 针对不同类型的苗情,镇压与划锄可以结合进行。第一,对播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以及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在返青期前后及早镇压。待镇压起到提墒作用,表层土壤水分有所提高后,再进行锄划。二是播种前后已精细整地镇压,土壤表层干土层不厚的,可以不镇压,只进行精细锄划,促进小麦根系早发,使麦苗迅速生长。三是冬前浇过冻水,土壤化冻时返浆的,也可以只进行精细锄划。&&&&&&&& 同时,要通过宣传和采取相应措施,严禁麦田放牧。麦田放牧对麦苗有多种危害,在冬季严重干旱的条件下,麦苗素质差,放牧的危害将更严重。一是使本来就因冻害受损的绿叶面积进一步减小,光合产物合成和积累能力下降。二是延缓返青进程,严重的会造成麦苗死亡。三是造成麦苗机械损伤,易引起病虫侵害,加重春季干旱和寒冷的危害。&&&&&&&& 三、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流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预防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因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流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追肥进行补救。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没有冻死的小麦蘖芽仍然可以分蘖成穗。通过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补救措施:&&&&&&&& 1、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3、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2、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3、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己酸二乙氨基醇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恢复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四、合理运筹起身拔节期肥水&&&&&&&&&&&& 起身期肥水可以推迟分蘖两极分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可以减少不孕小穗,促进小花分化,有利于穗大粒多;可以促进中部茎生叶面积增大,利于增加中后期光合产物,提高粒重,但也可能造成叶面积过大而郁蔽;能促进基部节间伸长,在群体较大时引起倒伏。因此,起身期肥水对群体小的麦田弊少利多,群体适中的利弊皆有,群体大的有弊无利。&&&&拔节期肥水可以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是提高穗粒数最为稳健和有效的关键措施;还能促进中等蘖赶上大蘖,提高成穗整齐度;促进旗叶增大,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生育后期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粒重;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 要根据起身期和拔节期肥水的作用及具体苗情,合理运筹肥水和其他配套管理措施。&&&&&&&&&&&& 1、起身期。一般群体不足的麦田,可以在起身期浇水施肥,促进春季分蘖增生。群体生长健壮、总茎数够数的高产田,以及返青期已灌水施肥的麦田,起身期应控制不施肥水,以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改善群体下部受光条件。&&&&&&&&&&&& 2、拔节期:对于地力水平和墒情较好,群体适宜的一类麦苗,应在拔节期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返青期已经灌水施肥的麦田,也应该推迟到拔节期再施肥灌水。拔节期肥水的时间,应掌握瘦地、弱苗宜早,肥地、壮苗和旺苗宜晚的原则。&&&&&&&& 五、适时进行化控,防止小麦倒伏&&&&&&&&&&&& 在小麦起身期要根据苗情、品种特性对有倒伏危险的麦田进行化控降秆防倒处理,适时、适量均匀喷洒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一般亩用10%“麦丰”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0公斤,叶面喷施,防止小麦后期倒伏。&&&&&&&& 六、防治病虫草害,确保小麦丰收&&&&&&&&&&&& 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季节,也是防治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搞好调查,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减少危害,确保小麦丰收。&&&&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g,或15%可湿性粉剂75g,对水60kg~70kg,在发病始期喷雾防治;对小麦全蚀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50kg~80kg,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浇;对纹枯病,可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用5%的井岗霉素水剂100ml~150ml,对水50kg~70kg,喷浇于小麦茎基部。防治麦蚜,可每亩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6g,对水50kg~60kg喷雾。防止麦蜘蛛,可每亩用20%三氯杀螨醇每亩50ml,对水30kg~40kg喷雾防治,可兼治灰飞虱,预防丛矮病。此外,还应注意加强对小麦黄矮病、丛矮病、麦叶蜂和地下害虫的防治。&&&&&&&&&&&& 除麦蚜、白粉病等原有的小麦常发病虫害以外,近年来纹枯病、根腐病、赤霉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也较严重。另外,由于收割机跨区作业等影响,麦田禾本科杂草种类也进一步增多。总的特点是病虫草害发生范围扩大,种类变化复杂,潜在危害加重。因此,应加强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草害。&&&&&&&&&&&& 与此同时,要搞好化学除草。应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具有除草迅速、彻底、省工省时、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低、增产显著、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对麦田阔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使阔得、麦喜、使它隆、巨星和2,4D丁酯等除草剂,特别是20%使它隆每亩50ml~60ml,对水35~40kg喷雾防治,不仅对以荠菜、播娘蒿等为主的麦田杂草防效好,而且对其它除草剂防治效果较差的泽漆防除效果好,6.25%使阔得水分散颗粒剂每亩10~20g,对水35~40kg喷雾防治对猪殃殃有特效。2,4?D丁酯对棉花等双子叶作物易产生药害,甚至用过此药后具有残留的药械再喷棉花等作物也有药害发生,在棉区花生区麦田除草尽量不用2,4D丁酯。特别是春季,麦棉和麦花生间作套种易发生药害。对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6.9%骠马每亩60ml~70ml或3%世玛乳油每亩25ml~30ml,对水35~40kg,茎叶喷雾防治,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除草剂的使用时期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以前。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小麦抗旱的主要技术
&&&&&&&& 一、华北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一)主要功能&&&&&&&&&&&& 小麦种植方式由传统平作改为垄作,灌水方式由大水漫灌改为沟内渗灌,节约灌溉水30% ~40%,小麦增产8% ~10%。&&&&&&& (二)技术要点&&&&&&&&&&& 1、合理选择良种,充分发挥垄作栽培的优势。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有利于春季早封垄,提高光能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 2、合理确定垄幅。垄宽以75~80厘米为宜,垄高13~15厘米。对于中等肥力的地块,垄上种3行小麦,小麦的小行距为15厘米,大行距为45~50厘米;而对于高肥力地块,垄上种2行小麦,垄上小麦的行距可以扩大到26~30厘米,平均行距32.5~40厘米。&&&&&&&&&&& 3、选用配套垄作播种机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使用小麦专用起垄、播种一体化机械,起垄与播种作业一次完成,可提高起垄和播种质量,为苗全、齐、匀、壮打下良好的基础。&&&&&&&&&&& 4、合理进行肥水管理。小麦起身期追肥,肥料直接撒入沟底,并结合浇水。可起到深施肥的目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5、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小麦垄作栽培有利于有效控制杂草,且由于田间微生态环境的改善(田间湿度降低、通风透光性能增强等),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但仍应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三)适应区域&&&&&&&&&&&&& 京、津、冀、鲁、豫冬小麦种植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桑圆路28号&&&&&&&&&&&&&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人:王法宏&&&&&&&&&&&&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Wheat-cul@163.com&&&&&&&& 二、冬小麦机械化沟播技术&&&&&&&& (一)主要功能&&&&&&&&&&&&&冬小麦播种时干旱,土壤墒情差,提高旱作农业区冬小麦播种质量。&&&&&&&& (二)技术要点&&&&&&&&&&&& 1、沟播播种是采用简便易操作的沟播施肥播种机进行冬小麦播种,与四轮拖拉机配套,宽窄行(14~26厘米),播种效果呈沟垄状。&&&&&&&& 2、小麦由平播改为深开沟浅覆土的沟播,将表层含水量低的土壤培到埂上,种子播种在含水量较高的土壤上(即豁干种湿),沟内风速小,气流交换慢,土壤蒸发少,沟底湿土吸散热慢,提高了出苗率。&&&&&&&& 3、冬季下雪时,播种沟内能积蓄较多的雨雪,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降水利用率。&&&&&&&&&&&& 4、沟播播种时的同时使用了种肥,采用集中施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提高肥料利用率,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加冬前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亩穗数。&&&&&&&&&&&& 5、减轻风蚀与水蚀,麦田沟埂起伏不平,能减轻风蚀和水蚀。&&&&&&&& 6、沟播结合培土,可控旺防止倒伏和早衰。&&&&&&&&&&&& 7、沟播采用的是宽窄行播种,宽行通风透光良好,提高了穗粒数与千粒重,小麦增产可高达15%。&&&&&&&& (三)适应区域&&&&&&&&&&&& 京、津、冀、鲁、豫冬小麦玉米复种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洛阳市安乐军民路5号&&&&&&&&&&&& 邮政编码:471022&&&&&&&&&&&& 联系人:姚宇卿&&&&&&&&&&&&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yaoyuqing@126.com&&&&&&&& 三、北方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一)主要功能&&&&&&&&&&&&&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增温、节水、增产、增效和机械化作业的结合和统一。不仅适宜于水浇地,也适合于旱作区应用。&&&&&&&& (二)技术要点&&&&&&&&&&&& 1、在伏夏深耕的基础上,播种前浅耕,结合耕翻深施底肥。耕后细耙细耱,做到地面平整无大土块、无根茬,便于覆膜点播。杂草和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结合浅耕进行药剂土壤处理。&&&&&&&&&&&&&2、覆盖地膜。一般采用幅宽1.2~1.4米、0.005~0.008毫米厚的强微地膜,亩用量在2.8~3.2公斤。覆膜时将膜拉紧铺平,用土把地膜边压实,两边各压5~10厘米土,防止大风揭膜。地膜面宽1.1~1.2米。覆膜时间随播种时间和土壤墒情而定。墒情好的情况下,随覆膜随播种,底墒足表墒差的情况下,则应结合整地施肥,适期播种。土壤过于干旱时,则等雨抢墒随覆膜随播种。&&&&&&&&&&&& 3、种子选用抗逆性强,大穗矮秆或多穗型中矮杆小麦品种。播种前用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或进行种子包衣。覆膜穴播冬小麦播期比露地要推迟7~10天,防止冬前旺长。春小麦应提前5~7天播种,实行顶凌播种,抢墒足墒播种。&&&&&&&&&&&& 4、强化田间管理,注意防止病虫害。出苗期及时检查,人工扒出个别压在地膜下面的麦苗,对缺苗的穴位要及时浸种催芽后补种,确保苗全苗齐。&&&&&&&& (三)适应区域&&&&&&&&&&&& 西北和华北降雨量350~5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联系地址:陕西省杨凌区渭惠路3号&&&&&&&&&&&& 邮政编码:712100&&&&&&&&&&&& 联系人:张睿&&&&&&& &&&& 联系电话:029-&&&&&&&&&&&& 电子信箱:zhangwushi@163.com&&&&&&&& 四、北方旱地小麦起垄覆膜沟播栽培技术&&&&&&&& (一)主要功能&&&&&&&&&&&& 该技术将地膜覆盖技术与传统的垄沟种植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二)技术要点&&&&&&&&&&&& 1、整地与施肥。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土地平整无杂草,无明暗坷坎。冬小麦增施基肥,加强旱追肥,春小麦重施秋肥,酌施种肥,及时借雨追肥。&&&&&&&&&&&&&2、种植规格。以50~60厘米为一带,垄底宽25~30厘米,垄高10厘米,垄顶呈圆弧形,垄间距25~30厘米,每垄两侧膜边各种植一行小麦,大行距35厘米,小行距15~25厘米。&&&&&&&& 3、适时播种。冬小麦原则比常规露地种植适当推迟播种,具体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抢墒播种,春小麦较露地种植适期提早播种。冬小麦掌握为当地常规露地种植最佳播量的80~85%,春小麦接近于常规露地种植的最佳播量。&&&&&&&&&&&&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止病虫草害。&&&&&&&& (三)适应区域&&&&&&&&&&&&&适宜在年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的北方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四)技术来源&&&&&&&&&&&&&单位名称: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联系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农科院新村1号&&&&&&&&&&&& 邮政编码:730070&&&&&&&&&&&& 联系人:樊廷录&&王勇&&&&&&&&&&&& 联系电话:0&&7611656&&&&&&&&&&&& 电子信箱:fantinglu.com&&&&&&&& 五、小麦/玉米垄作免耕直播抗旱栽培技术&&&&&&&& (一)主要功能&&&&&&&&&&&& 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抗旱节水,提高周年粮食产量。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可节水40% ~50%,增产粮食10% ~15%。&&&&&&&& (二)技术要点&&&&&&&&&&&& 1、用小麦垄作播种机播种小麦,将小麦种植于抬起的垄上,垄宽以75~80厘米为宜,垄高13~15厘米;垄上种3行小麦;追肥浇水在垄沟内进行,节水省肥。&&&&&&&&&&&& 2、小麦机械收获后,在垄上直播玉米,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可保证玉米的密度和整齐度;粉碎的小麦秸秆覆盖在垄沟内,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玉米的追肥浇水在垄沟内进行。&&&&&&&&&&& 3、玉米机械收获后,用免耕播种机器在垄上直播小麦;粉碎的玉米秸秆则覆盖在垄沟内,可起到保持水土、提高冬季地温的效果,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三)适应区域&&&&&&&&&&&& 京、津、冀、鲁、豫小麦玉米复种种植区及同类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桑圆路28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人:王法宏&&&&&&&&&&&&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Wheat-cul@163.com&&&&&&&& 六、小麦/玉米深松耕抗旱栽培技术&&&&&&&& (一)主要功能&&&&&&&&&&&& 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了农业抗旱能力。&&&&&&&& (二)技术要点&&&&&&&&&&&& 1、深松作业一般在播前进行,适耕的土壤含水量在15% ~22%。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一般2~4年深松一次。&&&&&&&& 2、宽行作物(玉米)深松间隔。40~80厘米,最好与当地玉米种植行距相同;深松深度:23~30厘米;深松时间:播前或苗期进行,苗期作业应尽早进行,玉米不应晚于5叶期。&&&&&&&&& && 3、密植作物(小麦)也可以局部深松,但为了保证密植作物播深均匀,应在松后进行耙地等表土作业,或采用带翼深松机进行下层间隔深松,表层全面深松,密植作物(小麦)深松间隔40~60厘米;深松深度23~30厘米。&&&&&&&& (三)适应区域&&&&&&&&&&&&& 京、津、冀、鲁、豫小麦玉米复种种植区及同类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联系地址: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人:严昌荣、何文清&&&&&&&&&&&&&联系电话:010-&&&&&&&&&&&& 电子信箱:yancr@cjac.org.cn&&&&&&&& 七、冬小麦缩行节水播种技术&&&&&&&& (一)主要功能&&&&&&&&&&&& 目前小麦播种行距为15~20厘米,通过改变播种方法,使行距缩小为10厘米左右。可有效地增加苗期小麦的覆盖度,减少地面无效蒸发损失,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 (二)技术要点&&&&&&&&&&&& 1、播种方式:使用目前的小麦播种机(行距调为20厘米)复播,即将预定播量一分为二,连续播种两次,第二次播种的麦垄在第一次播种行距间;或对小麦播种机进行改进,使行距减小到10厘米,播一次即可。&&&&&&&&&&&& 2、小麦品种的选择:选用抗旱高产、增产潜力大的穗重型的小麦品种。&&&&&&&&&&&&&3、适当晚播,增加密度:缩行种植播种时间比当地最佳播种时间晚5~7天左右,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4、节水灌溉:足墒播种的情况下,一般降雨年型可不冬灌,起身拔节期结合追肥灌溉春季第一水,后期根据降雨情况和土壤墒情进行灌溉。&&&&&&&&&&&&&5、病虫草害的防治:由于行距缩小,小麦后期可能会增加病虫害的危害,注意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三)适应区域&&&&&&&&&&&& 适于京、津、冀、鲁、豫冬小麦种植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 邮政编码:050021&&&&&&&&&&&& 联系人:陈素英&&&&&&&&&&&& 联系电话:57&&&&&&&&&&&& 电子信箱:csy@sjziam.ac.cn&&&&&&&& 八、小麦化学调控抗旱栽培技术&&&&&&&& (一)主要功能&&&&&&&&&&&& 通过拌种或喷施抗旱剂1号等腐植酸基抗旱剂,保蓄土壤水分,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强植株吸收矿物质和水分能力,达到抗旱稳产和高产的目的。&&&&&&&& (二)技术要点&&&&&&&&&&&& 1、按小麦种子量的0.2%称取抗旱剂1号,配制成浓度为2%的棕黑色药液,将药液均匀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堆闷2~4h播种。注意抗旱剂1号不能与碱性农药配用。&&&&&&&&&&&& 2、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情况在小麦苗期、拔节期或开花期,用抗旱剂1号70~80克/亩,兑水喷施。&&&&&&&& (三)适应区域&&&&&&&&&&&& 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84号&&&&&&&&&&&& 邮政编码:110161&&&&&&&&&&&& 联系人:刘洋,冯良山&&&&&&&&&&&& 联系电话:024-&&&&&&&&&&&& 电子信箱:fenglsh@163.com&&&&&&&& 九、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抗旱栽培技术&&&&&&&&&&&& (一)主要功能&&&&&&&&&&&& 实现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免耕、少耕和作物秸秆覆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旱能力,200厘米土层内可较传统翻耕多蓄水80~100毫米。&&&&&&&& (二)技术要点&&&&&&&&&&&&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以免耕秸秆覆盖和隔年深松秸秆覆盖为主,主要包括秸秆覆盖技术,少耕、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深松技术等。&&&&&&&&&&&& 1、秸秆覆盖技术。收获后秸秆和残茬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蓄水保墒、改良土壤的关键措施。&&&&&&&&&&&& 2、机械化播种、施种肥。采用免耕播种机(例:2BMFS-200型)进行苗带旋耕的同时将小麦、玉米种籽和种肥同时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土壤中,种籽与肥料距离4~5厘米。&&&&&&&&&&&& 3、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病虫草害的多发期,喷洒化学除草剂和农药。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深松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生长、腐烂和蚯蚓等土壤生物活动松土,由于作业时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有些地块需隔年或隔两年用深松机进行间隔深松,深松间隔30~50厘米,松深度25~30厘米。&&&&&&&&&&&& 5、机械化收获。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联合收割机,将作物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三)适应区域&&&&&&&&&&&& 冀、鲁、豫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种植区。&&&&&&&& (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桑圆路28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人:王法宏&&&&&&&&&&&& 联系电话:;25&&&&&&&& 电子信箱:Wheat-cul@163.com&&&&&&&& 十、作物水分智能化监测技术&&&&&&&& (一)主要功能&&&&&&&&&&&& 该软件信息采集的主体部分是作物水分信息,包括土壤含水量、茎直径变差等,主要功能:一是作物及环境因子基本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二是灌溉决策指标的计算与预报;三是依据单一指标的灌溉决策和依据多指标的综合模糊决策。模型的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绝对值偏差最大不超过10%,模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生产中灌溉预报的要求。&&&&&&&& (二)技术要点&&&&&&&&&&&& 该技术由作物水分信息采集设备和灌溉预报与决策支持软件组成,通过实时采集到的作物水分信息指标或人工输入不同作物的灌溉控制指标(土壤水分指标、茎直径微变化指标或蒸腾速率等),再根据所选择的作物种类、土壤信息、降雨资料等,利用灌溉预报与决策软件进行作物需水量的预报,经过综合分析作出是否需要灌水的判断,确定作物灌水的时间和灌水量。在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方面研制开发了作物茎直径变差传感器,建立了一套基于茎直径变化无损实时监测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技术和系统,实现了作物水分信息的无损、实时、连续监测和自动采集。灌溉预报与决策支持软件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型;土壤墒情预测和作物耗水量预报模型;灌溉决策和灌溉控制模型。该软件能够根据作物种类、作物生育阶段、土壤类型、降雨资料、土壤含水量、茎直径变差等信息进行作物需水量的预测预报,采用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决策作物灌水的时间和灌水量。该项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点:一是开发研制的监测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茎变差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二是“智能化灌溉预报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采用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解决了灌溉领域的复杂、模糊和高度非线性问题,开发了基于多指标模糊决策技术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三)适应区域&&&&&&&&&&&&&该技术可在黄淮地区小麦等作物生产中进行广泛应用。&&&&&&&&&(四)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河南农业大学&&&&&&&&&&&&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 邮政编码:450002&&&&&&&&&&&& 联系人:林同保&&&&&&&&&&&&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linlab@163.com
主要抗旱小麦品种
&&&&&&&& 一、晋麦47&&&&&&&& (一)特征特性&&&&&&&&&&&& 弱冬性,幼苗半匍匐,长势稳健,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90厘米,叶片上倾,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28~35粒,千粒重42~45克。中早熟品种,抗旱耐冻性较好,灌浆速度快,落黄好,熟相好,抗干热风能力强,抗倒伏能力较好,中感条、叶锈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4.3%,湿面筋30%。&&&&&&&& (二)栽培要点&&&&&&&&&&&& 旱肥地种植,施足底肥,氦、磷配合;适期播种,每亩播量7~8公斤,每亩基本苗15万~20万;多雨年或补充灌溉区应注意防止倒伏,条锈病流行年应防治条锈病。&&&&&&&& (三)适宜区域&&&&&&&&&&&& 适于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是北方黄淮流域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等省的广大旱地推广的优良品种。&&&&&&&& (四)品种来源&&&&&&&&&&&& 单位名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联系地址:山西省运城市黄河大道118号&&&&&&&&&&&& 邮政编码:044000&&&&&&&&&&&& 联系电话:0&&&&&&&& 二、太T15&&&&&&&& (一)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直立,茎秆粗壮,弹性好,不易倒伏,株高85~90厘米。长芒,白壳,白粒,分蘖力中等,成穗率35~40万穗/亩,每穗25~29粒,千粒重40克左右。抗旱耐盐碱能力强,对水肥较敏感,落黄好。&&&&&&&& (二)栽培要点&&&&&&&&&&&& 属节水型小麦,在缺少灌溉或盐碱地区,播前应施足底肥,冬前确保苗齐苗壮,每亩播量10公斤左右。在中上等水肥条件下,应施足底肥,促冬前壮苗大蘖。京津地区播期应不晚于10月5日,春后管理应注意促控结合,拔节水比一般品种迟灌3~4天。&&&&&&&& (三)适宜区域&&&&&&&&&&&&&适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皖北等干旱、半干早和盐碱地区种植。&&&&&&&& (四)品种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 三、轮抗6&&&&&&&& (一)特征特性&&&&&&&&&&&& “轮抗6”属强冬性水旱地两用品种,抗寒性很强,中早熟,根系发达。耐旱、耐盐碱,在含盐量0.3%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轮抗6”株高85厘米,叶多蜡质,株型紧凑,穗纺锤形,分蘖力强,成穗率高,长芒、白壳、籽粒琥珀色,千粒重40克以上。品质优,蛋白质含量14.4%,温面筋35.1%。该品种穗层整齐,落黄特好,旗叶功能期长,抗干热风,高抗三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 (二)栽培要点&&&&&&&&&&&& 该品种分蘖力很强,在中等肥力地块播种量7.5公斤/亩,低肥地块9~10公斤/亩。对水较敏感,足墒播种时,年前只灌冻水,如春旱不严重,返青水可免,拔节水比一般品种适宜推迟3~4天。&&&&&&&& (三)适宜区域&&&&&&&&&&&& “轮抗6”属于中肥品种,适宜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适应性很强,在京、津、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部分地区都可种植并获高产。&&&&&&&& (四)品种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 四、西农928&&&&&&&&&(一)特征特性&&&&&&&& 冬性,中熟,耐寒性好,抗旱、耐瘠,耐水肥。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抗倒伏。叶功能期长,高光效,熟相好,群体自身调节能力强。叶色深茎秆弹性好,株高80~90厘米,株型松紧适度,穗下节间较长,根系发达,活力强,不早衰。高产抗旱适应广,节雨省水增效大:在雨养条件下耗水系数为0.7立方米/公斤,水分利用效率1.43公斤/立方米。耐寒耐瘠耐水肥,白粒角质籽饱满:穗纺锤型,长芒、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千粒重45克以上。&&&&&&&& (二)栽培要点&&&&&&&&&&&& 渭北北部适播期9月16~22日,渭北南部适播期9月20~26日。播量播量9~10公斤/亩,亩基本苗18~20万为宜。合理群体结构是每亩成穗数以38万以上,穗粒数32粒,千粒重45克为宜。&&&&&&&& (三)适宜区域&&&&&&&&&&&&&& 适宜于渭北旱地及黄淮旱地中等以上地力水平地区种植播期。&&&&&&&&&(四)品种来源&&&&&&&&&&&&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联系地址:陕西杨凌渭惠路3号&&&&&&&&&&&& 邮政编码:712100&&&&&&&&&&&& 联系电话:029-&&&&&&&& 五、长旱58&&&&&&&& (一)特征特性&&&&&&&&&&&& 芽鞘绿色,幼苗半匍匐,叶较宽长,叶色黄绿;成株茎秆较粗壮,叶较宽长略下垂,长相清秀,无腊粉,株高77.5厘米;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长8.5厘米,较大较密,多花多粒,21~22个小穗,中部小穗3~4粒,大田每穗一般40粒以上;长芒,颖壳白色,近长三角形,脊较显,咀锐,无茸毛;粒较大,白色,角质,长卵园形,复沟浅,形态清亮美观。半冬性,中熟偏晚。&&&&&&&& (二)栽培要点&&&&&&&&&&&& 高原区播期宜秋分前后各3~5天,山东10月上中旬,关中东部、河南中北部宜10月中旬。正常播期的播量8~9公斤,晚播、肥力差和干旱时,可增加到11~13公斤,雨多肥力高时还可适当减少;合理的群体指标是,基本苗13~15万,冬前亩茎数60~80万,成穗30~32万。&&&&&&&& (三)适宜区域&&&&&&&&&&&& 适宜陕西渭北、河南中西北和甘肃陇东南部、山东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 (四)品种来源&&&&&&&&&&&& 单位名称:长武县农技中心&&&&&&&&&&&& 联系地址:长武县宜禄街&&&&&&&&&&&& 邮政编码:713600&&&&&&&&&&&& 联系电话:029-&&&&&&&& 六、长武134&&&&&&&& (一)特征特性&&&&&&&&&&&& 冬性偏强,中熟,长武原区9月23日前后播种,6月23~24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一般274天,跟晋麦47基本相近。分蘖力和成穗率中等,亩有穗一般32~35万。抗性好,对90年代条锈小种全免疫,中抗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轻感叶枯病。&&&&&&&& (二)栽培要点&&&&&&&&&&&& 宜亩产水平250~450公斤的旱肥地,地力较薄的,可深翻熟化,增施土肥,并亩施二铵、尿素各10~15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4~5公斤;对能灌一水的半旱地则能稳产高产。为了提高品种的高产性能,最好种成宽膜地膜麦,适当增施肥料,播期推迟5~10天,能达到旱年高产。&&&&&&&& (三)适宜区域&&&&&&&&&&&&&适宜陕西渭北、河南中西北和甘肃陇东南部、山东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 (四)品种来源&&&&&&&&&&&& 单位名称:长武县农技中心&&&&&&&&&&&& 联系地址:长武县宜禄街&&&&&&&&&&&& 邮政编码:713600&&&&&&&&&&&& 联系电话:029-
胶州市农业局土肥站印制&[新闻来源:胶州市农业局]
&胶州市农业信息网
中共胶州市委、胶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胶州市农业局承办 胶州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深圳尊盛科技提供一站式门户网站管理平台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ct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