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好人好事了什么事儿算好事儿?

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哈哈,这件事真有趣
编辑点评:
文章的标题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到底是什么事情那么有趣呢。作者通过自己的一次贪玩事件,爸爸本来打算打“我”,结果说错了话,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内容紧凑,文字朴实。
哈哈,这件事真有趣
我们家前几天出了一个大笑话,现在提起这件事,我们还会笑个不停。也是这个笑话,让我逃过了一劫。
一天晚上,爸爸和妈妈去进饲料,我以为他们都在忙,终于没时间看着我了,就偷偷跑到刘宇平家里去玩。越玩越开心,完全忘了时间。正当我俩玩得忘忽所以的时候,妈妈突然气冲冲地出现在我面前。她非常生气地对我说:&天都这么黑了,你还四处乱跑,等回家我和你爸不收拾你的。&要知道,妈妈是最疼爱我的,很少对我发脾气。一看妈妈生气的样子,我害怕极了。心想:老天啊,开开恩吧,别让我接受这次&混合双打&了,就是一个人打也行啊。
提心吊胆地蹭到了家门口,一进屋,就看见了爸爸那张一贯严肃的脸显得更可怕了。我腿有点儿发抖,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看爸爸的眼睛,只能心惊胆颤地等着挨打了。那一刻,屋子里简直窒息得可怕。等了一会儿,只听爸爸说:&你先吃饭,吃完饭等我脱光了,狠狠地揍你。&我还有点儿没听明白,心想:爸爸刚才说脱光了再打我,肯定是要在澡堂痛打我一顿了。于是,我大着胆子小声说:&爸爸,吃完饭我们是去洗澡吗?&妈妈听了,&噗哧&一下笑出了声。接着,爸爸也笑了。我恍然大悟,原来,爸爸刚才想说,&你先吃饭,吃完饭看我不把你脱光了,狠狠地揍你&。结果他一着急,把话说反了。看着他俩笑,我也跟着笑了起来。一家人越笑声越大,眼泪都笑出来了。妈妈突然快速跑向厨房,大声喊道:&哎呀,菜糊了。&
这件事太有趣了,现在想起来,多亏爸爸当时说错了话,不然,那天的那顿打是逃不过去了。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文章以我对牛的心理副作用入手,到后来对牛的看法改变,表达了对牛的赞美。文章内容朴实,构思严谨。
最新2017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信息由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
热门搜索推荐:
5068儿童网提供最新最全的儿童歌曲、儿童作文、儿童故事、手抄报、黑板报、好词好句等内容,让小朋友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快乐!打造属于小朋友的快乐天堂!请记得收藏分享我们哦~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愚人节的那些事儿-四年级作文400字
来源: 网络&&&&发表时间: 17:19:30&&&& 
  【导读】:那是一节英语课,上课铃一打,同学们就在座位上坐好等着英语老师Miss Zhu的到来。跟着,全班异口同声地喊出:&愚人节快乐!& 接着就是笑声一片。
  【正文】:
  又快到愚人节了,又想起上次被老师捉弄了!那时的我心里别提多复杂了,又生气又觉得搞笑,写出来让大家也笑笑!
  那是一节英语课,上课铃一打,同学们就在座位上坐好等着英语老师Miss Zhu的到来。
  不久后,Miss Zhu来了,她像往日一样面带着微笑站在了讲台上。不过,这次她说的第一句话的台词可变了,她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班的那个叫李什么的那个同学&&&老师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的说:&是李媛蕙吧?老班长,朱老师找的是你啊?&我惊了一下,我没惹谁啊?有啥事找我的呀?然后站起来说:&老师,是我吗?&朱老师默默地奸笑了一下:&嗯,对!你们班主任老师叫你去一趟!你快去吧!&我正奇怪着呢!心想:&怎么会呢?我上课前不是才去过一次吗?这钟老师,想搞什么花样,他该不会得了健忘症吧?&我刚离开座位,旁边的同学说:&老班,有可能是骗局啊!今天多少号啊!是愚人节哦!&跟着,全班异口同声地喊出:&愚人节快乐!& 接着就是笑声一片。
  我愣了好久,啊!全班外加Miss Zhu一起逗我玩呢!阵容太强大,我快晕了!快叫救护车!!!&完了、完了、完了!!&
返回首页看了愚人节的那些事儿-四年级作文400字的同学还看了
全站热点推荐
全站热门点击
经典儿歌推荐
手抄报精选父母不得不告诉孩子的那些事儿_教育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父母不得不告诉孩子的那些事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很重要。作为父母,不仅要孩子身体健康,健康的心态同样尤为重要。那么,作为父母不得不告诉孩子以下三件事情。
  1.被别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
  被别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真的足够优秀,就要相信自己,要知道被人认同是需要时间的。有一位年轻人去一家大公司面试,最初只得到了一个清洁工的岗位。可是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最终在一次机会中,他做出的成绩令大家刮目相看,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他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能够不争一时的先后,才华不外露。锋芒内敛;他目光远大,为自己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
  所以暂时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并非是自己不优秀,也许是“庙小请不起大菩萨”,不要怕那些“小庙”拒绝你,不要因一时的失意而看不起自己。只要你把自己修炼成了“大菩萨”。就一定会有“大庙”来请你。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烦恼。
  是的,为什么要浪费眼泪呢?当然,犯了过错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怎么样呢?谁没有犯过错?就连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也许我们的平均记录并不会坏过拿破仑,谁知道呢?何况,即使动用所有的人马,也不能再把过去的失败挽回。所以让我们记住这个简单道理: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无法改变的事,惠掸它;有机会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烦恼不已了,注意下一件事情吧。做事之前我们慎重考虑,不比事后才后悔更好吗 就像打翻的牛奶一样,无论怎么抱怨,都无法挽回一滴。只有提前加以预防,牛奶才能保住。
  3.当灾难降临时,不要自己先乱了方寸
  遇到危机时,很多人都会极不冷静,奥比尔的方法或许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遇到危机时,要像奥比尔一样,先冷静下来,运用自己的智慧摆脱困境,
  不要让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弄得不知所措。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战胜不了的困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所学生宿舍突然着火了,大部分学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哭着跑着逃命,结果火越来越大,并且造成了踩踏事故,伤亡更多。只有两个男同学冷静的用毛巾捂住自己的嘴,跑到楼上去等待救援,最后这两个男生安然无恙的被救了下来。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当挫折出现的时候,当希望渺茫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沉着、冷静,仔细分析并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充满信心的去积极争取主动恢复,千万不可以自己先乱了方寸,把原本有希望的事,搞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转】&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一、《超前教育露端倪:“小学三年级效应”》
最近,“小学三年级效应”日益受到家长、老师和专家的关注。所谓“小学三年级效应”,就是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小学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超前教育说”,一部分孩子因为学前接受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学习方法,到了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二是“教材编排不当说”,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三年级的教材跟一、二年级相比,知识点多了,难度大了,使得学生一时间很难适应。
  对于“超前教育说”,专家认为,适度的超前教育值得提倡;对于“教材编排不当说”,专家承认,三年级的课程门数增多难度也增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分化现象。
  优秀生三年级成绩急降
  在白云区某实验小学读三年级的妍妍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她说一、二年级时,虽然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听课时也会走神,但她的成绩总是很好,尤其是一年级,考试总能得高分,所以,老师也很喜欢她,还选她当班干部。
  可是,从这个学期开始,她觉得学习吃力了。老师讲的好多东西都是新的,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也没那么容易回答了。上次测验,她数学还没及格呢,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最让妍妍苦恼的是:她虽然知道现在不能在上课时“想别的事情”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听着听着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
  妍妍的妈妈林女士说起女儿成绩的滑坡很是苦恼。她说,妍妍小时候很聪明,两三岁就开始背三字经和唐诗。三字经比大人还背得多。上了幼儿园后,在老师的建议下,又上了实验班,周末几个家长合资请了语文家教和数学家教。
  超前教育有害说
  妍妍的妈妈告诉记者,到妍妍上小学前,她已经学完了所有的拼音,并认识近千个字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没有问题。
  上小学后,妍妍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但妍妍最近才告诉父母,她以前总觉得上小学很容易,所以上课经常开小差。林女士说,她还为此带妍妍去咨询了幼教专家。专家认为,妍妍的情况属于学前过度教育所致。对于“三年级成绩滑坡”现象,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和老师持超前教育有害说。
  老师:早学过珠心算的孩子最难教
  白云区某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蒋老师认为,那些进行过超前教育刚开始很容易给人学习成绩好的假象。但等到问题出现时,往往是到了小学三年级了。另外,有的超前教育未必适合学前儿童。在教学中,她发现学了珠心算的学生,即使很简单的加法题都要勾勾手指,而其他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算出来了。
  专家:适度超前教育“无罪”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幼教研究的袁爱玲教授认为,超前教育未必一定会导致学生成绩滑坡。如果早期教育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那也没有什么不好。另外,对于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学生,小学老师能否因材施教才是关键。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老师讲课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当然会开小差。第三,现在的大班教学的确给因材施教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材编排不当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于“小学三年级效应”,另外一部分的家长和老师认为教材编排上的不合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家长:三年级教材变难孩子不适应
  家住东山区水荫路的黎女士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她认为“三年级效应”应该跟教材的编排有很大的关系。她说,儿子上一年级后,整个上学期学习的内容都是
20以内的加减,然后是认识钟表等,进度非常慢。而据说到了三年级,难度和要求又会大幅度提高,肯定会让很多孩子适应不过来。
  老师:三年级教材让家长难辅导
  在越秀区某小学任教的李老师认为现在的教材难度加大了许多。她说,从教十年,教材改了四次,越来越难。一二年级还好点,知识点还算简单,绝大部分家长能辅导,而到了三年级,知识点是一个飞跃,有些家长自己也不懂怎么辅导了。
  专家:新课程改革侧重点各不同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学系主任黄甫全教授认为,一二年级教材跟三年级教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分化。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四年级拉开数学成绩
一项对国内近10万名6至15岁少年儿童的调查研究显示,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均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发展趋势。其中认知能力在9岁前发展迅速,9至13岁稳步提高,14至15岁时增长放缓。
有趣的是,在数学成绩方面,我国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表现出年级发展性。在低学段时的年级差异较小,从小学四年级起,相邻年级的数学成绩差异增大。由此可见,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是数学学业成就大幅增长的阶段。
三、《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一章 四年级,就这么神奇——父母的教育态度,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 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二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三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
四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方法二:四年级,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五 四年级,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
方法一:克服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偏差
方法二:杜绝打骂,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方法三:在孩子的行动问题上下工夫
方法四:利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
六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父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方法一:利用好四年级,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方法二:利用好四年级,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第二章 当好四年级孩子的父母,是门高深的学问——父母的态度和引导改变孩子的一生
一 父母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父母要明确孩子的成功标准
方法一:明确孩子成功的标准
方法二:期望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方法三:期望低点,节奏慢点
二 引导孩子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三多”、“三少”,让孩子正确认识“快乐”和“人生”
方法一: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方法二:多说优点,少讲缺点
方法三,多创浩和谐气氛少制造消极气氛,
三 四年级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鼓励——父母要掌握鼓励孩子的三大良机
方法一: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多用行动鼓励,语言少而精
方法二: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悦
方法三:当老师来家访时→借老师之力,巧妙地鼓励孩子改正缺点
四 鼓励四年级孩子的技巧——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比什么都重要
方法一:先让孩子看到希望。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方法二:赋予孩子权利
方法三:接纳孩子的建议
方法四:更多地着眼于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五 批评四年级孩子的诀窍——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方法一:延迟批评
方法二:先批评自己,后批评孩子
方法三:运用“我相信这是一次偶然”句式
方法四:用奖励代替批评
方法五:用谈心代替批评
六 妈妈的作用很重要——用正确的母爱帮助孩子度过人生关键期
方法一:只说一次——避免唠叨
方法二:学会抓大放小——不要管得太多
方法三:和孩子适时进行“严肃谈话”——树立适当的权威
方法四:与爸爸的教育态度要保持一致
七 对待“问题孩子”——父母要用挖“金子”的态度去寻找他们的优点
方法一 善于在孩子的无数缺占中发觋优占
方法二:启动特殊沟通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最亲密的伙伴
第三章 学习状态决定学习成效——让孩子带着正确的状态去学习
一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我很想知道。”——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去学习
方法一:用自己的改变去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
方法二:千万不要逼迫孩子去学习
方法三:孩子学习好奇心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肯定
二“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好玩呀!”——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
方法一:给知识换个“包装”,孩子就会感兴趣
方法二:根据孩子的类型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三:善于把握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时机
方法四:把孩子现有的兴趣向学习转化
三 “再学一会儿,我还没有学够!”——让学习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方法一:让孩子先玩后学习
方法二:让孩子自己找个竞争对手比着学
方法三:让孩子自己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四 “为了我的梦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孩子带着梦想去学习
方法一:帮孩子把伟大的梦想细化
方法二:让梦想成为孩子学习的催化剂
五 “因为我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学习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孩子取得好成绩还重要
方法一:对老师有偏见斗家长要和老师、孩子两方面沟通
方法二:上课、做作业走神一让孩子把学习时间用神圣的时间来命名
方法三:“耻”于下问一帮孩子打破不敢问的心理障碍
第四章 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成绩——让孩子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 预习——由被动听课到积极求知
方法一:不要让孩子把预习当成负担
方法二:教孩子合理安排预习的内容和时间
方法三: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
二 复习——巩固记忆的“良药”
方法一:教孩子正确处理复习、做作业、预习之间的关系
方法二:帮孩子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
方法三:让孩子采用恰当的复习方法
方法四:教孩子运用复习的技巧
三 语文——打好作文这场“硬仗”
方法一:让孩子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方法二:鼓励孩子去积累词汇
方法三:鼓励孩子多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方法四:运用“看、听、感、想、做”来充实作文
四 阅读——孩子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
方法一:鼓励孩子多阅读一些经典名著
方法二:通过阅读,让孩子给自己找一个“偶像”
方法三:千万不要让孩子囫囵吞枣地读书
五 数学——题海畅游有高招
方法一:不要迷信“题海战术”→带着目标、分层次地去做题
方法二:不要只为做题而做题→让孩子做到举一反三,做一题会十题
方法三:一套独特的解题思路
六 英语——让孩子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
方法一:让孩子拥有学英语的欲望
方法二:引导孩子把英语当作一种技能来学习
方法三:帮助孩子练习听英语的肌肉和说英语的肌肉
方法四:引导孩子养成科学的学英语习惯
七 考试——有效增强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方法一:考前,协助孩子做一个详细的“考试计划表”
方法二:让孩子带着轻松的心情进考场
方法三:告诉孩子一些应考技巧
第五章 四年级,孩子最应具备的成功素质——高惰商,让孩子更成刀
一 自信——让孩子的人生硕果累累
方法一:给孩子一个“你能行”的理由
方法二:了解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
方法三: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 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孩子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方法一:告诉孩子,真诚是人生的很大一笔财富
方法二:学会换位思考。孩子才会关心和体谅他人
方法三:告诉孩子。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合作的社会
三 心理素质——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增加“营养”
方法一:应对心理承受能力差→多种方法让孩子摆脱紧张情绪
方法二:应对抗挫折能力差→多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
方法三:应对自我控制能力差十用“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第一章 四年级,就这么神奇
在进入本书的阅读之前,我需要告诉您的是:作为一名教师,也作为一名家长,我和您一样,终其一生我们都在面对相同的一句话——“不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成器,马上就会有全军覆没的感觉!”
这是在一个亲子论坛中,一位事业有成的父亲发出的无奈而沉痛的呼喊。我想,这句话也道出了我们很多家长的心声。无需解释、无需重申,每位家长对此都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那么,决定孩子“成器”或“不成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究竟是什么,在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一生,甚至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呢?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曾多次试图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找出破解这个困扰无数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的答案。直到2008年初的时候,在朝华出版社相关编辑的组织和协助下,我和几位同事一同坐下来,对一些孩子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以及这些孩子日后的学业情况、现今的生活状况等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梳理。反观孩子们在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整体发展和表现,我们惊奇地发现:四年级,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四年级的孩子,都会有着这样的深刻感受、深刻印象:
孩子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仍然是一个很懵懂的年龄,他们会更多地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而且,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异也并不是很大,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容易地收获满分或基本不错的成绩。但是当孩子进入四年级以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随着身高的增长、大脑细胞的高速发育、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自己很难改变的习惯,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的口头语中增加了“不”、“我认为”、“我有权利”等很多展现自我思想的词汇。而且,此时他们的成绩也开始拉开了距离——一些孩子突飞猛进,原来平平的成绩变得很优异;而一些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反而开始变得贪玩,成绩直线下降……
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说,这种转变也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日记本以及作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语句:
“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我有很多的烦恼……”
“我常常在思考……”
在四年级左右,这个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种种的转变,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通过群策群力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很多教师都有着如下六点共识:
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父母的一个不小心,孩子便很可能由此走向叛逆之路;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如果孩子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他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劳役”;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四年级时的好成绩或坏成绩,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延续;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这一时期是孩子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期;
四年级,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养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将会令其受益一生;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孩子学习能力的养成,将为其日后的学业铺平道路。
很显然,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明白:找到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而最重要的却是第二项工作——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人生转折期,四年级左右,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并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我们本书的创作。
在本书中,我们将站在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度,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从分析孩子的心理特征角度入手,向广大读者充分呈现本书的四大特色:
特色一:更注重的是方法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相当普遍——家长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都掌握着千万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却唯独缺少爱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践方法。
例如,很多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的重大意义,并懂得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及时的鼓励。可鼓励的时机有哪些?鼓励的具体方法又如何呢?再比如,任何人都知道预习、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可预习的方法有哪些?怎么复习才最有效呢?
与一味介绍教育理论的书籍不同,我们要告诉您的是——方法!
特色二:更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
孩子的任何一种转变,都有着其必然的心理渊源。所以,我们倡导:只有首先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真正地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所以,本书将更多地针对孩子在四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走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在担好父母职责的同时,也能成为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特色三:体现家校联合教育思想
新时期,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家校联合,共同育人。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最重要的两个成长空间。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孩子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如厌学、自卑、学习成绩下降,等等,都不是家长或学校单方面教育所能改变的。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材,不仅需要教师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更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常做一些交流。这也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
特色四:提高学习成绩与人格培养并重
通过分析很多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孩子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智力上的差异并非决定因素,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好个性、好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认真仔细等很多好习惯,往往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因此,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在讲述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会针对四年级左右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介绍一些相关的良好习惯与个性的培养方法。毕竟,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一个美好、成功的未来,而不单纯是次次满分的优异成绩。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此就不做更多介绍了。希望您能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收益良多。
阅读此书的特别提示:
1. 由于参与撰写此书的教师较多,所以我们在人称上统一用“我”以及“我们”来泛指作者,以方便读者阅读。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早熟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共同的成长特征。所以我们建议家长:从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既可开始阅读此书。
此外,由于四年级以后的教育具有连贯性,四年级这个转折期具有延续性,所以即使孩子到了五六年级,这本书也同样非常适用。
父母的教育态度,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 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
——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二&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三&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
——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五& 四年级,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
六&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父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曾接触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种类型的孩子。当我试图从孩子们走过的成长路途中,找出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的关键时期时,我惊奇地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四年级,绝对是一个神奇的时期!
仿佛一夜之间,孩子们就长大了——一些家长开始向我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一些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孩子也开始向我诉说着他们的烦恼、他们的不如意,一些孩子开始学会了与我分享他们的欣喜与成长……
而在四年级孩子的作文本里,我更是发现了种种预示着他们未来的思想端倪:
“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我不再喜欢父母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越是想控制我,我越是跟他们对着干!”
“我正在思考,我在为谁而学习。”
“我有很多的烦恼:成绩总是考不好、我长得不漂亮、老师和同学们不喜欢我、妈妈总是给我买我不喜欢的衣服……”
“妈妈告诉我,做飞行员就可以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真的能成为飞行员。”
看,四年级有多么神奇!
在四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希望家长能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在四年级,孩子已经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
在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在四年级,孩子需要有一个值得他们去追逐的梦;
由此看来,对于孩子来说,四年级不但神奇,而且重要,它是孩子思维、智力、身体的高速成长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定型期,是孩子良好习惯、优良个性的形成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那么,谁是引领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期最重要的人呢?
是老师?还是家长?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人们一直以来都给予老师这个职业这样一个崇高的称号。但是,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教育作用。带领孩子顺利度过四年级这一关键期——需要家长与老师积极而密切地配合。
小伟是我教过的一名四年级学生,他不爱说话、性格很内向,而且有点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积极性。为了使他的情况有所改变,我总会找机会鼓励他上课回答问题、与同学们多交流,而且经常抓住机会表扬他。但一段时间过后,小伟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自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一次家长会后,我听到小伟的家长正在教育他:“你真是个笨蛋,我来给你开家长会,我都觉得丢人。”
是的,即使老师给孩子再多的表扬和鼓励,但家长却经常骂孩子是笨蛋,那老师所做的努力都会变成“无用功”,孩子也会给自己贴上“笨蛋”、“无可救药”的标签。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如果一方鼓励、一方贬低,一方表扬、一方责骂,那么任何的积极教育措施都会毫无成效,孩子也会在矛盾的评价中找不到成长的正确方向。
另外,教师们虽然想把每一个孩子都教育好,但精力是有限的,他们照顾全班几十个孩子,总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而与老师相比,家长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家长能够很轻易地把握孩子情绪的变化、思想的波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所以,在四年级这个关键期,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态度等,都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决定他的未来,甚至决定他的一生。
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1)
——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四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10岁左右,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正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
也正因如此,在四年级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心理的这一变化,仍然把四年级的孩子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会因得不到尊重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在这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李健今年上四年级了,是个学习很不错的小男孩,而且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很好。但就是从今年起,李健的妈妈一直在向老师抱怨:“这孩子这段时间也不知怎么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而且还常常与我作对,我让他向东,他就偏向西。”
后来,老师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与李健谈心:“最近老师看你情绪不好,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
李健委屈地对老师说:“老师,不知为什么,最近我的烦恼事很多。尤其当爸爸妈妈把我当小孩子一样对待时,我就感觉特别的烦。我已经是大孩子了,饿了我自己会去找东西吃,冷了我自己知道加衣服……如果父母连这点小事都认为我做不好,我就会故意与父母作对,我希望他们能从我的行为中读懂我的意思,理解我、尊重我……”
听听李健的这些话,这哪像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能够说出的话?然而这确实出自于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口中。
四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时,孩子将经历一个情绪、情感突变期。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崛起,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孩子才会常常发脾气、摔东西、与父母对着干。其实,他们是以这种消极的行为,期待父母的反省和改变。
除此之外,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那么,四年级,面对孩子的情感、情绪突变期,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关于这一点,我总结了几种方法,以供家长们借鉴。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四年级孩子的口中,渐渐开始出现了“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并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听到这些,家长们肯定会说:“10岁的孩子会有哪些烦恼?他们的烦恼无非是渴望玩具与漂亮衣服、讨厌学习等。”其实,正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烦恼里,隐藏着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四年级的班级里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在一次公开讨论课上,我们不谈学习,而是谈个人烦恼,我让孩子把自己的烦恼都统统说出来。
女生晓菲的烦恼有一大堆:“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男生李哲也有很多烦恼:“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班上的四十多名同学各有各的烦恼,有的同学说着说着竟然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书,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人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四年级的王君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的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王君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2)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心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当孩子真的被父母所感动时,孩子先前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不听话行为、与父母对着干的行为等,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消失。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情绪的重要因素。
小梅刚升入四年级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她伤心的事情。她非常要好的同学燕燕在班上结识了一个外地转学来的同学,从此,燕燕与新同学的关系非常好。小梅就这样遇到了友谊挫折。
当小梅感觉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非常伤心。她向妈妈哭诉自己的苦恼,谁知,妈妈并不理解小梅的想法,反而呵斥道:“这么一点小事值得大惊小怪吗?真是没用的人!”
妈妈的呵斥让小梅更加伤心。从此,她变得郁郁寡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对妈妈说了。等妈妈意识到小梅的变化时,她消极、悲观的性格已经形成了。
可以这样说,友谊在10岁左右的孩子心目中所占的位置,成人是不可想象的。小梅的妈妈不了解10岁左右孩子的心理,反而斥责孩子的情绪变化,这必然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强烈反感,导致孩子用封锁自己内心的方式来反抗妈妈。而且,如果小梅是个男生,遇到父母不理解自己、随意斥责自己的情况,这个小男孩体内叛逆的细胞肯定会被激发出来,从此他会故意与父母作对。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有的父母说,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当孩子有消极情绪时,允许他们对着沙袋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的父母说,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孩子受了委屈时,当他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他们对着小动物倾诉。
还有父母说,鼓励孩子靠跑步、做运动等发泄情绪。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反过来说,四年级又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四年级的孩子,也就是10岁左右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他们可能还是小孩子,但孩子们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也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
一名女生在一段时间情绪很低落,老师找她谈话,她对老师说了这样一些话:“妈妈非要让我穿一身黑色的衣服不可,我非常不喜欢黑色,因为有个同学曾对我说,穿黑色衣服不吉利,会带来不幸。我希望自己一直都是幸运的。”
用我们成人的思维来说,不喜欢黑色的衣服,直接告诉妈妈,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得自己情绪低落。然而孩子却不会这样做,也许他们习惯了让父母去猜他们的心思。因此,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最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帮你解决。
此外,还有一个妙招,能让孩子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位家长为我提供的方法,以下是他的原话:
在我们家,有一个这样的约定:任何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都不允许说话,而当他自己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时,他要大声地喊“暂停”,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去发泄情绪,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安静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打打篮球等。
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决不会去问他原因,或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评判,而是等他情绪稳定了,由他自己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
自从有了这个约定之后,我们爱发脾气的儿子从来没有情绪失控过。
刚刚听到这个方法时,我就觉得这个方法很妙,仔细想想,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或者他很情绪化,建议家长们试试这个方法。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1)
——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四年级,不仅是孩子思维的高速发展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期,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我还发现:四年级,还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对此,很多家长也许会深有体会,到了四年级,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讨厌学习的情绪——他们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老师让他们好好学习,他们就会努力地去学;家长要求他们力争取得好成绩,他们就会通过努力去取得好成绩。这个阶段的孩子,从不会去过多地想“为什么”,他们认为老师和家长的话就是真理。
但是,到了四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另外,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叨唠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当然,如果父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采取措施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而学习,并引导他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孩子就会动力十足地去学习。学习的动力明确了,他的学习成绩将进入一个定型期。
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在小学一到三年级期间,由于知识比较简单,只要孩子努力,一般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但到了四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然而,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很多父母不但不理解,反而常常用语言来刺激孩子:
“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你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为什么到了四年级,成绩会下降这么多呢?真是越大越没出息!”
“说,你最近是不是总贪玩了?”
“一提到学习你就皱眉头,你是不是跟学习有‘仇’呀?”
到了四年级,由于学习难度的加大,孩子本来就对日益吃力的学习状况越来越没有信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给父母们传达一种观念:不管你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段,你要想教育好他们,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心理。
就拿四年级这个关键期来说,如果父母了解四年级孩子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点,肯定会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样,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年级孩子来说,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
如果父母了解四年级学生知识的特点,从而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那孩子得到的也一定是成绩的节节攀升,甚至从此爱上学习。
那么,在孩子读四年级之前,或者读四年级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自从晓宇上学以来,晓宇妈妈就好像失去了自由。每天,她准时叫儿子起床、劝儿子穿衣服,不然他就会迟到;她要为儿子收拾书包,否则他会丢三落四;她要为儿子检查作业,否则他只会把作业应付完了就不管了……
但有一天,一位教育学家的话点醒了晓宇的妈妈。这句话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你能一直这样照顾他,直到他大学毕业吗?”
这天晚餐后,晓宇妈妈很严肃地与儿子深谈了一次。她这样告诉儿子:“晓宇,长久以来,我为你的学习问题伤透了脑筋,但一直也没有效果。现在我决定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以后你起床、收拾书包、做作业这些事情,我都不会再插手了,你必须要学会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他在为谁而学习”这个问题了,而父母错误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产生误解: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就像晓宇妈妈以前的做法,虽然每天她在晓宇的学习问题上,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但晓宇并不一定会领妈妈的情。相反,当妈妈催他起床、给他指出作业中的错误时,他得到的是这样的信息:他在为妈妈而学习。所以,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孩子的一切行为好像都是在向父母挑衅:我绝不会乖乖读书。父母越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在此时,更不用说孩子会有积极学习的动力了。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2)
当然,当父母真的意识到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从而下定决心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时,孩子往往会不信,他们总会寻找机会去试探父母,如晓宇在与妈妈谈话后不久,便找了一个机会来试探妈妈。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晓宇拿着语文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书,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
一会儿,晓宇沉不住气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考语文。”妈妈“嗯”了一声,就没再理他。
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
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书,在哪看书,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
从此以后,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
当孩子试探父母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说不参与孩子的学习就真正不参与。如果面对孩子的试探,晓宇的妈妈这样应对: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
“再不好好看书,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晓宇一定会这样想:虽然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有妈妈的参与,这个游戏会变得很有趣。于是,他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
所以,只有家长真正地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后,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真正地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孩子在为什么而学习?如果用这个问题问家长,家长们会怎么回答?也许家长们读小学的时候,他们会这样回答:
“为中华崛起而学习!”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如今,当年的小学生已经成为了家长,然而,家长们却现实了很多,他们苦口婆心劝孩子要好好学习,但学习的理由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娶不上媳妇(找不到好老公)!”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要过很艰苦的生活!”
也许父母们正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了。
每当爸爸用“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来教育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志强时,志强都会举一大堆的事例来反驳爸爸:“爸爸,谁说学习不好就没有出息呀?你看咱们楼下的张叔叔,人家是小学毕业,现在不照样做两家大企业的老总吗?”每次都把爸爸反驳得哑口无言。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要为什么而学习呢?为什么大多数的父母把自己小时候的话语都忘了呢——我们的孩子要为理想而学习。
四年级,孩子应该有一个可以追逐的梦了。当然,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给孩子创造一些树立梦想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梦晨读大学的表哥来家里做客,看着表哥能够熟练地制作一个个漂亮的动画,梦晨羡慕得不得了。等表哥走后,梦晨还一直跟妈妈念叨表哥的动画、他对表哥的羡慕。
妈妈灵机一动,故意引导她说:“你也可以像表哥一样,做一个it精英呀。”妈妈说完后,没想到梦晨跳着欢呼起来:“对呀,我也可以像表哥那样成为it精英,我也要考大学。”
从此以后,不用妈妈催促,梦晨都会主动去学习。当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梦晨的变化之后,都很奇怪地问她:“为什么你变得这样爱学习了呢?”梦晨总会自豪地回答:“我要成为it精英,所以要努力学习。”
当孩子有了可以追逐的梦时,孩子就会明白,他在为什么而学习。到那时,他们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足。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3)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理想,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特长,想办法帮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例如:
如果孩子对修理小电器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告诉他:“你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技工。”
如果孩子对打篮球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告诉他:“你将来很有可能会和姚明成为同事。”
如果孩子对服装搭配很精通,家长可以告诉她:“你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服装设计师。”
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强迫孩子把某个不喜欢的职业当作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喜好,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如果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考了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丢人,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
家长们的这种教育方式给人一个这样的信息:如果孩子的成绩好,那孩子就是全家人的“皇上”,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那孩子就一无是处,甚至连要最基本的课外书的权利都没有。
这种教育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阳阳,因为在一次期中考试时考了第一名,爸爸奖给了他一笔钱。因为有了这笔钱,阳阳爱上了上网打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佳佳,因为学习成绩好,爸妈对她宠爱有加,她想要星星,爸妈绝不敢给她摘月亮。但是,正是因为爸爸妈妈的这种“宠”,佳佳开始变得霸道、蛮横、不讲理;
10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父母不理智地对待成绩好的孩子,给他们太多的物质奖励,或太过娇纵他们,只能是害了他们——或者使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或者使他们变得蛮横不讲理。
与成绩好的孩子相比,成绩不好的孩子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成绩不好,父母常常会批评、责骂他们,而且有时还会动不动就拿“成绩不好”来说事。如果父母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会上升,而且还有可能使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孩子一旦陷入自卑的情绪中,取得好成绩自然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更因为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很多孩子甚至会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这,是最可怕的一种情形。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
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他,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一种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另外,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其次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成绩是次要的。”
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不要动不动就问孩子成绩、放学后就催促孩子去做作业,这样只能让孩子有种错觉:他是为成绩而活。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我常听一些四年级孩子的父母抱怨:“孩子越大,烦心事越多,我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三年级还好好的,到了四年级就忽然下降,难道这真中了‘小时候是条龙,长大后是条虫’的说法?”
其实,到了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与所学知识难度的增加有关之外,与四年级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就拿我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来说:
小姑娘很乖巧听话,在她上小学之前,父母就教会了她所有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不仅如此,小姑娘上学之后,父母还给她规定:每次考试成绩必须在前三名之内,最差也不能考到前五名之后。这个小姑娘确实没有令父母失望,一至三年级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四年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她开始变得不爱学习,甚至是讨厌学习,学习成绩也大幅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要追究家长的责任了。也许有很多家长会因此而喊冤:这孩子的家长很负责任呀,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很积极呀,他们为什么会有责任呢?
问题就出在这两位家长的“积极”上,在孩子没上小学之前,就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全部教会了孩子,那当孩子上一年级时,老师所教的都是她以前已经学会的内容,她便会感觉学习没有意思,很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另外,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这时,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就起了作用,父母要求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必须在前三名,孩子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但当孩子到了四年级,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四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突飞猛进地发展,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所以,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学,或者刚刚读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们不要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也不要要求他们考多么好的名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
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呀”;
多问“你喜欢学……”,少说“今天我教你学……”。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1)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执教多年,我教过的学生已经不计其数,在他们之中,有事业有成者,也有碌碌无为者。我曾对这些学生小学时的学习状况做了一次研究,我惊奇地发现,四年级,恰恰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在四年级,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四年级,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后来,我查阅大量的资料才知道,“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都知道,在四年级,也就是在10岁左右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够经常品尝到好成绩带来的乐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就会喜欢上学习。另外,家长们都知道,在10岁左右,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不爱思考、粗心等,但当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后,他们就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和老师去改掉这些坏习惯,进而培养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但是,如果在孩子自我意识很敏感的四年级,孩子的成绩很差,或者成绩平平,那他们就不会体会到好成绩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当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不用说了。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由此可见,孩子只有在四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所以,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而是说,在四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他们才会越走越顺畅。
那么,在四年级这个关键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玲玲是个性格内向的四年级小学生,有一段时间,她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因此,她感到很沮丧。
终于有一天,玲玲哭着跑进了爸爸的房间,很伤心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想退学。”
“为什么?”爸爸很奇怪地问。
“我……我感觉自己比别人笨,有些课程越学越退步。”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孩子!”爸爸说,“在我的感觉中,这一个月来,你的总体成绩虽然比以前稍有退步,但在有些科目上进步明显。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孩子。”
“真的是这样吗?”玲玲略带惊喜地问。
“真的是这样的!照这样发展,只要你能弥补一些课程的缺陷,你一定会重新取得优异成绩的。”爸爸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我真的很难过!但没过多长时间,我就摆脱了难过的情绪,同时也摆脱了认为自己‘笨’的想法,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经过这次对话之后,玲玲内心深处重新升起了希望。她的信心又回来了,凭着自己的努力,玲玲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在四年级,随着所学内容难度的加深,不仅仅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因为学习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他们甚至会误认为是自己“笨”的原因。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玲玲爸爸的做法就很科学,当孩子只盯着自己的缺点看的时候,爸爸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从她的优点入手,帮她找到了学习的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2)
提到“暗示”,我不得不批判咱们中国家长的做法了,咱们的家长在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时,都会这样回答:
“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
“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
“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
这是家长们的一种客套、自谦的说法,但是,家长们知道,当你这样说时,你的孩子会怎么想吗?
小旭今年上四年级,成绩一直在班里的中游,不上也不下。妈妈整天督促着她学习,但是她的成绩还是在原地徘徊。为了能使孩子的成绩提升上去,妈妈便向孩子的老师求教。
后来,老师找这个孩子谈话,令老师吃惊的是,这个孩子张口闭口都是“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怎么学都不行了”。当老师把这种情况反馈给孩子的母亲时,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孩子的母亲经常在别人的面前自谦说孩子的记忆力不好。
“这孩子的记忆力不好”,虽然这只是家长对别人谦虚时说的话,但是,孩子听到耳朵里,却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真正评价。于是,孩子在这种暗示的影响下,记忆力就会真的变差了。所以,即使孩子真的记忆力不好,在学习方面真的有缺点,家长也千万不可轻易批评孩子。
聪明的家长从来都是赞美孩子:
“你很聪明!”
“你在妈妈心目中是最棒的!”
“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这种暗示对孩子尤其能发挥奇效。围棋名手林海峰在幼年的时候,由于他的妈妈经常对他说:“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于是,他从小就以“大人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如果家长懂得运用这种积极的暗示,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四年级这个关键期,而且孩子还会在这种积极的暗示中受益终身。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学习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当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后,不用父母操心,孩子就会主动去学习。但是,当孩子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时,他们根本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
已经上四年级的涵涵学习很不好,尤其是语文最糟糕,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一看到形近字就害怕,一听到老师留写日记、写作文之类的题目就想哭。”
但聪明的涵涵妈妈却懂得吊孩子的“胃口”,在妈妈的引导下,涵涵最终还是爱上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惧怕语文了。以下是涵涵妈妈的原话:
一开始我也为女儿不爱语文而犯愁,但我发现要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就要增加学习的神秘感。
女儿不是不爱学语文吗?一天,我买了一本《知音漫客》,故意在女儿面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还边看边说“逗死我了,逗死我了……”。我看得出,女儿对此很纳闷,但我故意不理她。最后,女儿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问我:“妈妈,你在看什么书呀,这么好笑?”我还是不理她,一个劲儿地偷着乐。
女儿强烈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她跑过来把我的书抢跑了。正如我所料,女儿很快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她一边看也一边笑,我趁机指着书上的漫画对她说:“你看,直观的图画配上文字,显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从此,女儿爱上了读书。
之后,我又给她买了《幽默大师》、《唐诗宋词》和《童话故事》之类的书籍,女儿全部认真地读了。
由于阅读面提高了,女儿的语文成绩也在明显地提高。当然,由于尝到了学习好的“甜头”,女儿的其他科成绩也在不断地上升。
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如果父母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父母逼孩子去学习,虽然有时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不能产生长效,而且孩子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尤其是当孩子到了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叛逆心理了——跟父母玩起“你越让我学,我越是不学”的游戏。
因此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这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3)
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他们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又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于是,每天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便成了家长们必做的“功课”。
不要小看家长们的这种“陪读”现象,它可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孩子的作业,很多家长可谓是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从语文到数学,甚至英语都在检查之列。家长们很用心,哪怕是一个小错误,或是某个字写得不端正,即刻要求孩子纠正。
父母的这种做法往往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因为有爸妈在,他们不用费多大力气,每次的作业都会很轻易地得“优”。但是,这样做最终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一个作业次次都得“优”的孩子,在一次考试中,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看着满是红叉的试卷,老师找来男孩谈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心里话:“每天晚上做作业时我都想快些做完,因为只有做完了作业才可以上网。”
“那你不怕作业出错吗?”老师问。
“不怕,因为妈妈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作业,有一点点小错误,妈妈都会发现。”男孩自豪地说。
“那你要是遇到很难做的题怎么办?”
“我想都不用想,就告诉妈妈我不会做,妈妈就给我讲。”
“妈妈给你讲了,你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会做吗?”
“我当时很明白,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在妈妈的提醒下我会做,要是没人告诉我用哪种方法,我就不会做了。这次考试就是这样,看着这些题目都很熟悉,就是想不起用什么方法来。”
每一位家长都是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但是结果却如此的让他们失望。其实,家长们应该多去了解孩子们的心理。
10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想快点把作业做完,以便去玩,于是很多坏毛病便从他们的作业中体现出来,如,粗心马虎、不认真思考问题、考虑问题不全面……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孩子就会为此而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挨老师的批评。
但是,家长们却剥夺了他们承受自然后果的权利,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时,把他们的错误都指出来了。这时,孩子就懒得去思考了,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照着父母所说的答案写上了,更不用说去改正坏毛病了。
而事实也证明,家长越是细心地为孩子检查作业,他以后的作业错误就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孩子有了依赖、有了“靠山”,就不把作业放在眼里了,从而便会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作业。并且,当孩子有了依赖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地降低。
由此可见,对待“陪读”,家长一定要谨慎。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1)
——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
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因此,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这也就是说,在四年级或四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其实,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总结出,在我的这些学生之中,那些在成年后取得很大成绩、做成很大事业的人,他们的智力并不一定很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在四年级之前,就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
王小亮,在小学时就很喜欢热心助人,当时,他还给自己封了个“官”——服务委员。正是由于他的热心肠和他的这种“服务精神”,他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交车服务公司;
李亚玲,当年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姑娘,但她身上就有一种细心和钻研的精神,现在她已经成为某科技院的一名出色的研究员;
这就是习惯的巨大改变力量!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可谓比比皆是。家长们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可能天资聪慧,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但如果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学习、专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那么他的优异表现往往会昙花一现;而有的孩子虽然天资平平,如能踏踏实实地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一样可以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
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和家长感触最深的一点——为什么很多特别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反会成就平平;而一些聪慧程度平常的孩子长大后却能成就斐然呢?
在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答案——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年级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四年级还没有形成好习惯,或者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则需要特殊的努力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由此可见,当习惯一旦定型,要想再改变它,会有多艰难。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很多孩子长大后,虽然痛下决心要改正自己身上的那些坏习惯,如懒惰、不爱思考、不讲礼貌等,但直到他们工作很多年后,甚至成家立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坏习惯还是未能改正过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错过了习惯定型的关键期——四年级,因此除非他们接受特殊的训练,否则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四年级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因此,在四年级,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改正一些坏习惯。当孩子行动的动机增强之后,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在四年级,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另外,孩子在10岁左右,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孩子行动的动机开始由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化。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往往为了一根棒棒糖、为了得到两毛钱、为了得到老师奖励的一根铅笔,而与家长和老师合作;但到了四年级,即使没有这些直接的奖励,孩子也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因为他们更想得到的是家长、老师、同学甚至一切人的肯定性评价。因此,在这个时候,出于对自己要求的提高,孩子会很乐意去培养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2)
所以,在四年级,家长需要给孩子“加把火”了。多给孩子讲讲坏习惯的危害,和那些成功人士因为某个好习惯而成功的案例;当然,家长还可以买这些方面的书回来让孩子自己阅读……总之,要抓住四年级这一关键期,努力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
那么,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错习惯的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必须要具备哪些教育观念呢?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与学校相比,孩子与家庭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家庭氛围对孩子习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努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往往不用家长过分强调,孩子的好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就是如此开展习惯教育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朋友就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大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朋友就经常和儿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儿和识字,养成一起愉快游戏并学习的习惯。
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哥哥读书时,弟弟就在旁边学画画儿,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围在桌边跟他们一起学习。
不久,又一个小妹妹出生了,妹妹渐渐长大,也跟着哥哥们开始自觉地学习。
朋友家是个特例,孩子太多,但在现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家庭中,父母照样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看电视,而是看书,或者写写一天的工作总结等,那孩子做起作业来劲头也会十足。此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便会成为孩子的一种好习惯。并且,等孩子长大之后,这种习惯不仅会延续,而且他们将会特别怀念与父母共同学习的那段时光。
如果家长们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意识,那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了。
家长王先生很爱打扑克,每逢周末,他都会找几个朋友来家里过过“扑克瘾”。但是,当看到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拿着钱跟那些大孩子们赌博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再也没有在家里打过扑克。
环境造就人,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每一位做父母的都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好习惯培养的良好环境。
父母们要特别注意一点,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父母们绝不可急于求成,和孩子一起学习了一天,就希望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另外,还需要提醒父母们一点,虽然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但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上四年级,那恭喜你,因为你的孩子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你可以抓紧时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读四年级了,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好习惯和改正孩子坏习惯的关键期。但如果你的孩子读完了四年级,确切地说,如果孩子已经超过了13岁,那父母们应该格外注意了,孩子坏习惯的改正和好习惯的培养,将会变成十分令你头痛的事情。
方法二:四年级,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当然,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那就千万不可再忽视四年级——孩子习惯的定型期了。
萌萌上四年级了,很乖巧,也很听父母的话,但就是有一点——不知道心疼父母。对此,萌萌的父母很难过,他们知道,是自己对女儿的过分溺爱,致使女儿不会体谅别人的感受。于是他们决定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体谅他人的好习惯。
一次,萌萌心血来潮,想要自己洗衣服,妈妈很痛快地答应了。由于是第一次洗衣服,萌萌洗得很吃力,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而且洗完衣服后,小胳膊也开始酸痛了。一边揉自己的胳膊,萌萌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平时帮我和爸爸洗那么多衣服,难道不累吗?”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3)
妈妈说:“虽然我比你的力气要大些,但每次洗完衣服后,我的胳膊都又酸又疼。”听妈妈这样说,萌萌若有所思地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以后我自己的衣服,我自己来洗吧。”
为什么四年级的萌萌能够主动体谅到父母的辛苦,并能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其实,这完全得益于在四年级,孩子的大脑和思维的发育、发展特点。10岁左右,孩子的大脑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期,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再遇到问题,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理智思考、换角度思考了,因此,当萌萌体会到洗衣服的辛苦时,她就能从妈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体谅到妈妈的辛苦。
父母们可以想想看,孩子在年龄尚小的其他年龄阶段,即使妈妈主动暗示孩子“洗衣服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他们往往也不能真正体谅妈妈的辛苦;但当孩子年龄已大,他们懒惰、不体谅他人的习惯已经定型时,不管父母怎样暗示,想必都是无效的。而在理性思维刚刚出现的四年级左右,父母的这种暗示则是必须且必要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是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期。
此外,多方的教育专家通过细心的观察和研究还发现,孩子在四年级或四年级左右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更具有持久性。从习惯形成的特点方面来讲,孩子小时候,他们往往是在屈从父母的情况下被迫形成好习惯的,而四年级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他们将自动自发地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在四年级左右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比孩子在其他年龄阶段养成的好习惯更持久、更易深入孩子的心灵,会令孩子受益一生。
当然,这只是孩子应该具有的好习惯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在四年级,孩子的生活习惯,如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等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如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性格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习惯,如坚强、勇敢、乐观、积极等方面的习惯,都即将定型。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四年级这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为孩子的成功增添很重要的一个砝码。
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关于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纠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了一个很科学的方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家教的例子来说明。
11岁的小洁,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有时,爸爸妈妈下班晚,她就会帮爸爸妈妈把简单的饭菜准备好;有时,周末爸爸妈妈没时间,她就会帮爸爸妈妈把该洗的衣服洗好……每当邻居们夸奖小洁懂事时,小洁的妈妈都会与大家分享起自己的教育经验。
其实,以前的小洁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她发生了改变。那天,爸爸出差了,妈妈下班回来后,故意对小洁说:“妈妈病了,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了。”说完便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休息了。
为了使妈妈快点好起来,小洁学着平常妈妈照顾自己的样子,为妈妈熬了点粥。喝完粥后,妈妈的“病”马上就好了起来,同时,妈妈还鼓励小洁:“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都会照顾妈妈了。”
后来,每天妈妈都会结小洁留一定的任务,或者洗菜、或者洗碗、或者收拾屋子、或者洗自己的衣服……慢慢地,小洁不再用妈妈提醒,就会主动饭前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饭后把自己的碗筷洗掉、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等。
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总有一天好习惯会成为孩子的一种无形资本。
那么,“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又当如何讲呢?同样,我们还是用一个教育案例来说明。
一位爸爸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找文具,不到一个小时,竟走出他学习的房间五六次。看到这种情况,这位爸爸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孩子第二天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一个建议:“坐下来写作业之前,确保你文具已经准备齐全,这样你就可以少出来一次了。”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4)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少出来了一次。
过了几天,爸爸又给孩子提建议:“写作业之前去一次厕所,这样你还可以少出来一次。”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又少出来了一次。
就这样,爸爸一次次地在建议,孩子的坏习惯也一点点在减少,到最后,孩子已经能够做到集中精力做作业了。
在改正“做作业不能集中精力”这一坏毛病的过程中,孩子是轻松进行的,没有一点被迫的感觉,也没有一点不情愿的感觉。为什么这一过程进行得这样顺利呢?原因就在于这位爸爸不急于求成,能够把孩子的坏习惯分割成很多小块,一点点地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
其实,家长利用这种减法原则,帮助孩子把坏毛病一点点改掉,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让孩子一点点改正坏毛病,孩子的进步是他自己也可以看到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会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由于习惯具有一定的“稳固性”,父母要想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拿出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一些“纪律”和“规则”。
当然,我并不是说,孩子上了四年级之后,为了改正孩子的坏习惯,父母就得马上变得权威和严厉起来。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孩子往往会接受不了父母教育方式的突然改变,同时,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出现,他们会拒绝接受父母的教育,从而更不利于坏习惯的改正。
但是,如果父母懂得运用权威的技巧,懂得如何去运用权威,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一个树立权威的方法,并把它告诉了很多家长,这些家长们一致反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个方法就是——对男孩,妈妈要树立权威;对女孩,爸爸要树立权威。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不管爸爸是否严厉,由于男性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男孩对爸爸是否是深爱他的并不确定。但有一点,男孩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妈妈是最关心、最爱护他的人,妈妈是最可信任和依赖的人。因此,在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前,妈妈适当地树立权威,男孩是很容易就能接受的。
在女孩眼中,爸爸就是她的偶像:爸爸是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者;爸爸是懂得道理和知识最多的人;爸爸是最有能力的人……因此,在女孩进入青春期之前,爸爸适当地树立权威,女孩也是很轻易就能接受的。
所以,在四年级——孩子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父母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性别,分角色地树立权威,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妈妈的权威一定要避免唠叨;爸爸的权威一定要避免责骂。
另外,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还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毅力。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要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不仅如此,家长们还要拿出足够的毅力来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以及威胁等。
娜娜的作业没有写完就想睡觉,还一脸可怜相地求妈妈:“妈妈,我实在是太困了,我保证明天早晨一定会早点起来做作业。”
“今天应该做完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拖到明天去做呢?”妈妈严厉地说。
“妈妈,我实在太困了,你看我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我知道,你的睡眠时间一直很充足,何况现在刚刚才9点多一点。”
“我不管,反正我要睡了。”娜娜开始耍赖。
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向孩子妥协,并且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自我安慰地想:反正她已经说了明天早晨要早起做作业的,就由她去吧。但是,家长们应该明白,虽然四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在一点点地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很差的。孩子早晨到底会不会早点起床做作业?其实父母们应该明白,面对暖和的被窝的诱惑,让孩子做到这一点很难。
其实,孩子早上是否起床做作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父母向孩子妥协一次,那孩子不服从“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就会大增,家长的妥协肯定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不仅孩子原先的坏毛病不容易改掉,而且孩子还会养成其他的坏毛病——不把“纪律”和“规定”放在眼里。所以,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协。
最后,我用国外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讲过的一则寓言来结束本节,希望能给父母们更多的启发。
一个人正在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
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
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的孩子就会得到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会和上面这个人一样,又是高兴,又是后悔。高兴的是,你的孩子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后悔的是,你其实还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但是却没有那样做。所以,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四年级,还是还不到四年级,或者已经过了四年级,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努力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1)
——父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我试图对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学经验做一个总结。通过我对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进行研究,我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
一至三年级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只要孩子把基础知识学会,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转折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决定他的学习成绩,四年级的学习成绩决定着他将来的学习成绩;
五年级是小学教育的提升期,那些在四年级之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了学习能力的孩子,在五年级,成绩将会出现很大的飞越;
六年级是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孩子将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小学四年级这个阶段。那么,为什么说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呢?
1. 从四年级的学习内容来说。
四年级,是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向小学高年级的过渡期。就学习内容而言,难度有了质的改变。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从二三年级起,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赶上了口头语言,且在四年级时,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当然,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孩子大脑的迅速发育和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根据孩子的这一变化,孩子所学各个科目内容的难度有了很大提高:
语文,开始出现大量的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以锻炼孩子的概括、总结能力;
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孩子的对比、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
社会,开始注重向孩子介绍复杂、间接的社会现象;
科学,开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英语,虽然一般的学校在小学三年级都已经开设英语课程了,但在三年级,孩子所学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字母、单词、语句,可以说三年级只是孩子对英语环境的一个熟悉期;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开始学习音标,才算进入正规的英语学习阶段。
另外,在四年级,学校教育的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开始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要求孩子养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等等。
所以,与之相呼应,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探索欲望等,这一切对孩子今后学业的成功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从四年级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人好事儿童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