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全过程的初速度跳水怎么算分

如果奥运会上有“1500米跳水”,会是什么效果?
昨天,某不知名网友发了一条“孙杨1500米跳水加油”。结果,死理性派立刻就收到了计算一下1500米跳水的请求……算就算,谁怕谁呀。应该去哪跳?飞机上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想来飞机的大风和震动肯定会大大影响跳水运动员的发挥。能不能有飞机之外的地方?地球上最高的山是珠峰,但是珠峰是个斜坡,没法满足跳水运动员的要求。(但假如真的是珠峰的那个高度的话,落地不会超过3分钟,饿不死的。)至于建筑,目前最高的楼是“只有”829.8米的迪拜哈里发塔,差的太远。但是不要担心,还有绝招:世界上真的有适合跳水的山,它们有一面山崖是几乎竖直的。这样的山崖里最高的一座在加拿大,这里的托尔山有一个纵高1250米的山崖!只要在这上面建一座普通的100层摩天楼,就能轻松抵达1500米,再来一个跳台就完美了。别忘了在下面修水池哦。跳了会发生什么?假如人体是一个理想刚体圆球在真空中自由落体,那么从1500米高处跳下来的后果就很好计算了:落地速度 v = (2as)^1/2 = (2 * 9.8 *
= 171.5 m/s ,所需时间 t = v / a = 17.5 s。换言之,假想中的1500米跳台选手孙杨(孙杨:???)将在空中停留17.5秒,这期间足够他做出10套十米跳台动作,然后以两倍高铁的速度撞到水面上,然后压一个水花哦不血花,然后就死咗。孙杨你死得好惨啊。(孙杨:……)“关键是我并不会跳水动作啊喂……”好在现实中我们有空气阻力,它会限制人的最大速度。一开始人还会逐渐加速,但是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等到空气阻力和重力一样大的时候,人就抵达了所谓“终末速度”,从此匀速下落。人这种不规则物体不好精确计算,但历代跳伞运动员和伞兵提供了充足的实际数据——大体而言,人在空气中伸展开来横着下落时的最后速度不会超过56m/s。这相当于高铁的三分之二速度,但是……还是会死啊……(至少现在可以做30套动作了。)为什么非死不可呢?下面是水,这确实有一定缓冲作用,但是再强的缓冲也有限,何况液体自己有自己的流体力学规律。水不是万能防摔的!详细计算会太过复杂,不过以下有两种估算方式能让你直观感受到高速入水的可怕……想象一下你“正常地”落入水中的全过程。一开始你在水外面,最后你在水里面占据了一个人形的“空洞”。这里面的水呢?当然是被排开了,在你的身体作用下挪窝了。这些水有多少?水和你的密度几乎一样,所以水量和你的体重也几乎一样——比方说,50千克吧。超过也没啥啦,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现在你以56m/s的速度撞击水面。假定你伸直手臂后从指尖到脚有2.2米长,那从你身体接触水到完全没入进去,你最多能用的时间只有2 * 2.2 / 56 = 0.079秒。用这么短的时间把这么重的物体撞开,靠的还是你的肉身,管他推的是什么都不行吧……或者换一种思路来想:空气是流体,水也是流体,二者的一大差别就是密度——后者是前者的770倍。而流体对人的阻力,是和密度成正比的。在你下落到入水前一瞬间,你已经抵达了终末速度:换言之,空气对你的阻力加速度,正好和重力加速度一样,抵消了。而你入水的那一瞬间,速度没有变,突然流体的密度增加了770倍,那么你遭受的加速度也就变成了770个重力加速度……“自杀圣地”金门大桥,桥面离水大约60米,跳桥自杀者生还几率渺茫。更不要说1500米了……有详细记录的最高幸存加速度是在火箭雪橇中创下的——46.2g。在坠机事故中幸存的人,可能瞬间遭受100g的加速度。有一个叫肯尼·贝克的人自称遭遇了瞬间214g而活了下来,但这个说法缺乏验证。无论如何,770个g,这实在是突破了人类的天际了。而这甚至都没开始具体计算表面张力之类的影响呢。自己找个水盆拍一拍水面,感受下表面张力带来的力量吧……怎样才能不死呢?指望水深是没用的,以上的全部分析都和水深无关——撞到水本身就完蛋了,再深也没用啦。靠姿态也是没用的。的确,我们都知道横着入水会摔得很疼(且不说扣多少分吧),标准姿势竖着入水就好多了;但是,水是流体,空气也是呀;竖着能降低水的冲击,却能让空气中下落速度变快。横着落的终末速度是56m/s,竖着就会超过100m/s,速度上又亏了……观众笑笑就完,但对运动员来说,横身入水是个不折不扣的噩梦……当然可以全程横着,直到入水前一瞬间改成竖的。可惜上面的计算已经表明,这点差异还是救不了你。面对高处掉下来的人,消防员曾经使用过一种所谓“生命网”,本质上它是一个巨大的蹦床(事实上它诞生比蹦床还早)。然而它名不副实,通常只能救下六层左右楼高的人,也经常出现各种意外伤害。今天消防队大多改用云梯来救助高层被困者了。靠它来救跳水队员也没用;事实上,面对如此高速,几乎任何东西都没戏的。当然可以挂降落伞或者身穿翼装。1500米开伞还是挺安全的,翼装也能保证一个人的下落速度不超过每秒18米。但是那样就不是跳水运动了吧……想来想去可能只有一种办法:根据规定,跳水是按照跳台到水面距离算的。这个1500米的距离不能缩短,但是我们可以把中间全塞上别的东西——比如,高1499.5米的棉花糖之山。这样虽然做不出什么跳水动作,但至少孙杨可以饱餐一顿棉花糖嘛!1,2,3,跳——【责任编辑/王俊杰】
关注更多观点和话题,可参与IT时代网微信互动(微信号搜索"ittime2000"进行互动)。
TA的最新文章运动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运动生物力学:10米高台跳水运动员,水平夹角60°,求停留时间,
1、运动时间决定于竖直方向的运动,V竖直=Vsin60º=10*0.5=5m/s设运动时间为t,则由y=v0t-gt^2/25t^2-5t-10=0t^2-t-2=2t=2s2、落水时的速度v由动能定理得mgh=mv^2/2-mv0^2/2v=17.32m/s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悬崖跳水运动员入水瞬间速度改变量如何计算?_百度知道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DOC】悬崖跳水模型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DOC】悬崖跳水模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3:25: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DOC】悬崖跳水模型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跳水成绩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