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云岩区社保局北京路9号北校区是贵州医科大学的新校区还是老校区

贵州医科大学 -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攻占华北,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沦陷区学生纷纷失学,流离失所。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亡至战略后方西南地区,当时教育部一方面为给流亡医学生提供继续就学机会,另一方面为奠定西南地区医学教育基础,决定在贵州省贵阳市建立国立贵阳医学院。
日,教育部聘李宗恩、朱章赓、杨崇瑞等教授为筹备委员,并任命李宗恩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日筹委会在汉口建立,教育部加聘张志韩和杭立武二人为筹备委员。在汉口实际负责筹建工作的还有原武汉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汤佩松等,到贵阳后还得到原贵州省省立医院院长朱懋根的大力协助。
1947年7月,李宗恩院长调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另任朱懋根教授为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此时的贵阳医学院为全国仅有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
日,贵阳解放,学校广大师生职工欢庆解放。11月25日,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派卫生处樊茂萱为军代表、张祖良为军事联络员,接管贵阳医学院。
日,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命令将贵阳医学院划归文教接管部直接管理,调回樊茂萱、张祖良同志,改派安瑞琮为贵医军事联络员,同年4月14日,又改派何建明为军事联络员,另派文教接管部秘书主任陈大羽协助行政领导工作。
日起,取消“国立”两字,正式更名“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文革十年,学校广大教师和医护人员,继续坚持救死护伤,防病治病,送医送药,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制订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举办医学专科进修班,开办金沙和织金分院。1971年成立“贵州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随即举办肿瘤普查学习班。地方性氟中毒症、慢性微电极技术、巴拉巴拉按蚊实验室种群驯养成功3个科研成果,在1978年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科学大会奖及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寄生虫学教研组、生理学教研组荣获全国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学校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
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学校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由4个较好的学科、专业及5名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副教授作为导师进行招生,经初试及复试,从33名考生中择优录取8名硕士研究生,金大雄、孟庆华、李贵真、张美祥教授和刘家骝副教授为第一批硕士生导师。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医学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内科学四个学科获得硕士授予权,同年,8位毕业生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学校198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招生专业也不断扩大,从1978年至1984年,由4个学科、专业发展到15个学科、专业,指导教师从1978年的教授4人、副教授1人,增加到教授8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18人。先后招生的学科、专业有医学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内科学、X线诊断学、微生物学、皮肤病学等。
1985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免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单位。1997年又成为全国首批“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新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学位[2003]56号)公布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全省唯一的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被遴选为贵州省属重点建设高等院校之一。
2009年,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受聘为名誉院长。2009年及2011年,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分别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学校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单位”项目,并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日,贵阳医学院正式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
截至2015年04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口腔医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法医学系、麻醉学系。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社会学科、文学、工学、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教学单位专业设置基础医学院医学实验技术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儿科学、肿瘤学、眼耳鼻喉科学、重症医学、急救医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精神科学、全科医学药学院药学、药物制剂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院食品安全专业护理学院护理学医学检验学院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医学影像学院医学影像学运动与健康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药学(市场营销方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药事管理学医学人文学院法学(医事法律方向)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麻醉学系麻醉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翻译海外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具有专任教师991人,兼任教师106人,兼任教师人数与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9.35。生师比14.22:1。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75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6.1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5.1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78人,其中正高职称220人(包括正教授140人,主任医师69人,其他系列正高职称1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2.2%。
此外,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一二层次专家3人,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贵州省核心专家6人(占贵州省医学教育和卫生系统总数的60%),贵州省省管专家25人,二级教授14人(占贵州省医学教育和卫生系统总数的5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1人,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2人,获得其他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80余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医学检验教学团队(带头人:杨国珍)省级教学团队(5个):病理生理学(带头人:官志忠)、免疫学(带头人:左丽)、药剂学(带头人:王永林)、人体寄生虫学(带头人:李建华)、内科学(带头人:方颖)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04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重点学科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剂学 、卫生毒理学 )贵州省重点学科(7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卫生毒理学、药剂学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重症医学科学、急诊医学科学、皮肤性病科学、普通外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5个):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科、血液科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内分泌代谢科、重症医学科、皮肤性病学科博硕学位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授权点一级学科专业名称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一级博士点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毒理学民族药药理学一级硕士点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生物医学一级硕士点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骨外、普外、神外、泌外、胸外、整形烧伤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重症医学一级硕士点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一级硕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一级硕士点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一级硕士点护理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硕士点临床医学硕士(M.M)  口腔医学硕士(S.M.M)  公共卫生硕士(MPH)应用心理硕士(MAP)体育硕士(MSPE)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2010年-2014年,学校承担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09项,其中教育部和省级教改项目23项;获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3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各4个,省级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4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2012年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获批为“贵州省医学教育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建立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12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7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6所,拥有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80余个,保障了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同时学校还是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省级“基础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90余部,其中主编16部,副主编17部。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贵州省特色专业(4个):药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药学、临床医学贵州省示范型本科专业(8个):临床医学、麻醉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院影像学、护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训中心、临床检验诊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药与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贵州省人才基地(5个):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基地、贵州省外科人才基地、贵州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基地、贵州省地方性与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基地、贵州省人体组织工程及干细胞技术研发人才基地
省级精品课程(17门):分析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学、基础化学、病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环境卫生学、内科学、新视野大学外语、妇产科学、医学心理学附属医院直属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贵州省口腔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黄河医院(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黔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安顺市人民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兴义市人民医院教学成果
在第八、九届贵州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序号项目名称获奖人获奖名称、等级、时间1实用性创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张爱华贵州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2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左 丽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新体系韩贞习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4现代药物制剂GMP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王永林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5“教学-科研-临床一体化” 医学检验技能培养的实践杨国珍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6优化人体解剖学本科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戈 果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7跨学科视角下的学术英语课程模型的构建和实践龙 芸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8大众野外急救与救援救护教育国 伟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9影像医学实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焦 俊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10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及高情商、高智商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周谊霞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11改革与创新,建设医学检验特色专业的实践杨国珍贵州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8年12中药标本馆及数字化建设在药学创新教育中的应用龙庆德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13分阶段单元教学法的实施推广张 华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14学校体育创新课程研究国 伟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15高清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发及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徐晓兴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16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的创建及其运用陈 颖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17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改革及实践陈薇丽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18贵阳医学院生命科学馆的建立与应用包怀恩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19深化教学改革,走发展特色的办学强院之路包怀恩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20贵阳医学院多媒体形态学实验室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李建华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21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方 颖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22利用PACS创建《医学影像诊断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王学建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23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辅助教学的应用梁文妹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24贵州省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张锦明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25努力构建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与实践高晓勤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26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李建华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27发展教材建设,为教学改革服务易必达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28贵州省普通高校教务管理评价研究与实践潘贵书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29军队医院与地方高等院校共建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黄晓欣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学生成绩
2010年-2014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276项。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8.32%。
截至2015年04月,学校是苏州大学对口帮扶高校,与美、英、日、韩及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及科研合作关系;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立了中美、中英联合实验室。学校协办了东盟教育周医学教育论坛、中国科协联会中美临床转化医学论坛。
贵州医科大学 -
截至2015年04月,学校有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11个,省级23个;各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3个,学校是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国家级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国家科技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地方病与少数民族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民族药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研究工程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细胞工程生物医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南中药民族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省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实验动物工程技术中心、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贵州省干细胞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开发应用工程实验室贵州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程中心)(4个):贵州省高等学校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高等学校生殖医学检验工程中心、贵州省高等学校现代法医司法鉴定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高等学校药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贵州省现代药物研究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地方病及民族区域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其他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服务平台(5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贵州省药学专业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农业部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B级资质)、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
其他省(厅)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服务平台(8个):
贵州省首批院士工作站、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开发应用产学研究基地、贵州省现代法医学技术社会服务公共平台产学研究基地、贵州省教育厅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卫生发展研究院、贵州省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贵州省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实验中心
学术团队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认知功能障碍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科研创新团队(1个):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创新团队贵州省级科技人才团队(10个):贵州省肝病防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中药开发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肝胰疾病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干细胞技术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环境毒理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脑卒中的临床筛查与诊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血液病诊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重大常见疾病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微创诊疗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高等学校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成果&
2010年-2014年,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30项。累计获科研经费2.48亿元,年均4969.9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490篇,其中核心期刊1563篇,SCI、SSCI、CPCI、EI收录共计489篇次。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90余部、学术专著66部。2014年科技成果奖序号项 目 名 称获奖等级第一完成人1燃煤污染型砷中毒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程明亮2药物成瘾和抑郁症机制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方琴3脑复苏集束化治疗技术的转化应用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王迪芬4体外皮肤再造及黑素瘤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陆洪光5三种人体带绦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黄江6B-防御素的真核和原核表达及其抗流感病毒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滟7紫金透骨喷雾剂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黄勇8胆碱能系统损伤在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中的病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禹文峰9糖尿病肾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贵州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杨勤10具胰岛素增敏活性的芳环羧酸类化合物的研究贵州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三等奖汤磊11脑出血后病理生理变化与微创技术治疗研究贵州省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王丽琨12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放化疗及预后的临床研究贵州省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王文玲13“莲菊感冒胶囊”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贵州省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李勇军1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策略探讨贵州省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宋杰学术资源&馆藏资源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建立于1938年,截至2014年10月,有馆舍面积约13420.32平方米,藏书约69万余册,其中英、日、俄、德文书刊约10万余册,另有万方数据、Medline、中国医学生物学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学数据库、维普资讯、OVID(四个core collection)、OVID LWW、EBSCO等电子资源,同时,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和校园网可与省内高校共有共享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d-library等电子资源。学术期刊
1958年10月,《国立贵阳医学院院刊》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学报》,到2014年12月共发行了39卷171期,2015年再次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等收录。《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曾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获“CUJA综合数据质量一等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贵州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贵州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等。
贵州医科大学 -
贵州医科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体是选用繁写的毛主席的行书字体。中文名简称“贵医”;英文名“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的标准字体是AdobeHebrew-Bold字体。
校徽&建校校徽
老校徽为一杖,上绕一蛇,杖上端两侧有翼。此标帜系由古希腊诸神使者Mercury手中所持之Caduceus手蛇化而来。Mercury为诸神使者,又为驱病托梦之神,手中常持一杖,上绕两蛇,杖上端两侧有翼,常以之招人入梦。相传彼曾见两蛇互斗,乃以之象征彼所应解决之纷争。杖上之双翼,所以表示其传达神意之速度。
稍后,蛇又为希腊医神Cisklepios之标帜,后人之Asklepios 画像中,即可见其手中持一杖,上绕两蛇,Asklepios相传为乐神Apollo 在人间之子,后为Thessaly之酋长。以善医著名,后人尊为医神,乃跻於希腊诸神之列。祠彼之庙,演化为最早之医院,神龛中祠诸蛇,患者求治,先斋戒沐浴,献蜜糕及烤肉,卧殿中床上,熄灯入睡后,庙中祭司出,敷药於病者之眼上,作鸡鸣,有巨蛇出自神龛中,舐病者之眼,病者霍然。
由上之传说,可见Caduceus自古已为医道之标帜,而蛇之化成为一种超自然力量之象征,众谓可以驱除百病,亦为时甚早。本学院采此为校徽,亦即其为医学之象征也。
(根据民国三十年七月国立贵阳医学院便览翻印)新校徽
贵州医科大学校徽外形为圆形,象征着团结和凝聚。上方贵州医科大学校名选用繁写的毛主席的行书字体,下衬以相交的橄榄枝,以表达现代气息和尊重人民领袖的感情。校徽中央的三角形图案是沿用国立贵阳医学院老校徽适当修改而成(内有一杖,上绕一蛇,杖上端两侧有翼。此标帜系由古希腊诸神使者Mercury手中所持之Caduceus手蛇化而来。Mercury为诸神使者,又为驱病托梦之神,Caduceus自古为医道之标帜,而蛇之化成为一种超自然力量之象征,众谓可以驱除百病,亦为时甚早。杖上之双翼,所以表示其传达神意之速度),“1938”字样为学校建校时间,力图反映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传承。下方环行采用单色,既使整体浑然一致,又鲜明地显示出学校历史和现代的高度统一和一脉相承。校训&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校训释义(源自国民三十七年国立贵阳医学院便览):惟能对自己忠实,乃能言治事治学;欲建设合於中国内地政治经济情形之公医制度,尤须具有服务人群的精神。
历史教训,固应重视;但我国千余年来拟古之恶习,实应纠正。建设新中国,仍应以现在及未来之社会趋势为准则。
治学者、行医者首先要自己做到诚实,才能做到忠于人民和大众,只有尊重历史不忘记过去,才能面向未来,开辟未来。校歌
贵州医科大学校歌沿用创作于1940年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校歌。我武维扬,国势方张,吾校应运,设于贵阳,发扬民族文化,树立科学信仰,适应时代需要,责任在吾党,推行公医制度,保障边民健康,适应地方需要,责任在吾党,敦励学行,以诚为宝,服务人群忠实尚
展思将来敬,念既往,谆谆校训,毋忘!毋忘!校赋&
《贵医赋》
创作说明:
为秉承“文化建校”的办学理念,在南校区建成之际(2013年),学校邀请著名辞赋作家王晓卫及相关专家以“赋”这样一种古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在对我校建校历史进行深入调研、广泛搜集资料、充分酝酿和论证的基础上,创作了全面反映学校发展历史及可供文学欣赏的《贵医赋》。
《贵医赋》分为开篇和六个部分,大致反映学校发展的六个时期。即:一、战火纷飞、元勋创业();二、喜迎解放、薪火传承();三、沙河烟云、逆境坚守();四、拨乱反正、恢复发展();五、凤凰涅槃、三步圆曲();六、新的起点、续写辉煌(2010- )。全文:
沙河桥头,几度徜徉;花溪道上,百般骋想。远山耸翠,岫云送鸷鸟高翔;近水摇波,游鳞随楼影变行。白发夫子,青衿儿郎,寻旧踪而慷慨,迎朝暾以轩昂。七十余载,风雨荡尽忧伤;十年百年,壮心唯谱华章。
若夫丁丑之年,日寇侜张,华北沦陷,沪宁罹殃,民流离之铅泪,涨黄淮而江湘。西南一隅,顿成后方,我武维扬,国势方张,吾校应运,设于贵阳。戊寅春暖,客鸟共朝霞以颉颃;筑城风爽,莺语挟欢声而飞扬。李公宗恩,德厚识广,临危受命,首任院长。虎峰别墅,迎三百茂良;两广会馆,纳四海书香。三圣宫墙,难禁入夜灯光;华严寺院,长溢扑面清芳。诚于己兮,虽万难不改其常;忠于群兮,纵孤贫同此温凉。敬往思来,永志难忘,效华佗之超迈,蠲泥古之陋章。己卯春寒,敌机猖狂,炸我街衢,毁我屋墙。六广门外,择空地以葺草房;狮子山下,求道艺而面土墙。大家云集,九州名扬:朱、杨、沈、汤,擅奇技而善推详;张、贾、杨、王,精医理而多妙方。时艰路险,服务边民志愈刚;屋陋粮少,推行公医梦更香。又有寇入黔南,迁渝去乡。歌乐山上,白衣与百花争秀;嘉陵江边,药箱逐身影腾骧。日寇投降,奏凯还乡,娄山关盼黔灵远钟;太慈桥对清流卸装。及至己丑晴冬,筑城解放,育才已千余,建国为栋梁。
遂有日洒金辉,月布银光,生有至诚,师无所藏,发扬民族文化,树立科学信仰。沿沙河建新校,植岸柳荫楼房。勤以补拙,探幽微之万象;夜以继日,寻救死之秘方。临床医学,欣得上庠;附属医院,利民寿康。研精喜奇思奏凯,国医见名家颉颃。虽风雨兮时骤,齐黾勉兮力航;渐帆饱兮舵勇,任烟涛兮迷茫。十七年间,燕语风樯;四千雏凤,出林翱翔。
十年浩劫,难数荒唐。混淆黑白,颠倒衣裳。权威蒙羞,高士遭殃。香兰折蕊,哀雁乱行。毁鐻熔铜,可令黄钟沉响;折骨摧心,难教夙志永藏。匍匐尘埃,犹思病家得疗伤;幽禁圜土,仍念责任在吾傥。开门办学,巡回下乡,服务大众,救死扶伤。爬山涉水,金沙、平塘。访千家之茅舍,济万户之否康,起病卧于床榻,授奇术于田郎。纵夜长兮霜重,自胸中有春阳;茹十年之苦涩,酿百斛之琼浆。
欣逢拨乱反正,天地重光,思想解放,百事恢张。步步入常轨,事事有新章。笑迎高考,教学循大纲;喜设硕点,传道有贤良。拓展专业,和风拂新秧;对外交流,秋阳献岁穰。附属医院,创三甲而争百强;综合大楼,增设备而添病床。各级考核制,奖勤利专长;各类进修班,因才便四方。授业有电教,解惑有珠囊。敦励学行,诚为宝;服务人群,忠是尚。生欲齐足并驰,师倾锦心绣肠,妙文宇内惊,奇术海外扬。携手望八逵,快马好腾骧;大江东入海,掣鲸碧涛上。
喜有世纪之交,彩动缥缃,知人才之珍贵,行众方而周详,令地广便骏驰,看天高任隼扬。鼓励青年,读硕博以升堂;擢拔才俊,出卒伍而担纲。教学为本,推名师而促改良;科研寔重,利产学而宜推广。握灵蛇之珠,出幽隐而放奇光;抱荆山之玉,耀沙河而动黔壤。广增专业,兼文理而涉法商;关注市场,育良材以裨城乡。校园网络化,聚信息而利酌商;办公自动化,便师生而易考量。生命馆内,缓缓巡行,辨精微于馆藏;杨公像前,默默伫立,瞻遗骨而怀想。申博、迎评,挽羲和而掌玉盎;争列前茅,上顶峰而览穹苍。乍闻喜讯,俱开襟而咏唱;静观远天,知任重而道长。展思将来,敬念既往,谆谆校训,毋忘毋忘!
于是干励其志,师戒其装,生尽其情,群骋其想。合力申大,共度温凉;牵手向远,再铸辉煌。沙河之柳,遥对党武之杨;城北之士,喜登南乡之堂。晨看竞奔,较速度而赛力量;夜闻管弦,舞靓姿而抒咏唱。文化建校,四时韶乐旋飞凰;质量立校,草木葱茏绽艳芳;人才强校,马善奔驰鸟善翔;科研兴校,万物峥嵘百事旺。科学发展,耐得雨雪兼冰霜;特色发展,春兰秋菊冬梅香。步回廊兮流眄,数岁月兮在墙;望群楼兮溢彩,登翠山兮翱翔。应乘云兮忭舞,瞰川原与关梁;挹碧海之金波,捧渐升之朝阳。
贵州医科大学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林昌虎党委副书记、校长何志旭党委副书记吕保平党委副书记、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兴德副校长罗俊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高勇党委委员、副校长孙诚谊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健党委委员、副校长罗鹏党委副书记战勇党委委员、副校长黄亚励党委委员、副校长冉江舟历任领导&职位姓名职位姓名历任党委书记  解彭年() 历任校长李宗恩() 王震江() 王季午(代,1947) 张植范() 朱樊根()陈远吉()高尚义()葛正达()  张美祥()  方士新()  张维元()  高尚义()任锡麟()李吉杰()  包怀恩()万方亮()宋宇峰()洪宗良()  孔令忠()  姚小泉()赵明仁()  
贵州医科大学 -
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8亩。校区地址邮政编码贵州医科大学北校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9号550001贵州医科大学南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550025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02:30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