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蟹缺养鱼塘缺氧急救方法的药

科学技术部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农业部渔业局
国家海洋局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青岛市科技局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渔业网
中国水产网
中国山东海洋信息港
农林英才网
中国投资企业网
亚洲商务网
&&用药指导
国内虾蟹纤毛虫病诊治水平现状及特效药“真纤光"的研发
尹伦甫1 黄华伟2
(1.湖南 指峰生化有限公司,湖南,浏阳 4103292;2.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53)
1 发病规律
&&& 虾蟹纤毛虫病的发生与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池底有机质过多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有密切关系。据调查,该病可发生于虾蟹幼体,也可发生于成体,尤以成熟的虾蟹最为严重;池底有机质较多、水体富营养化和经常滥用微生物制剂的池塘,发生此病的几率最高,可达70%以上;若同时放养密度过大、种苗质量较差时,纤毛虫病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
2 现代诊断技术
&&& 发病初期,虾蟹体表没有明显症状,虾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较慢,经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体表粘液有滑腻感。取鳃丝、附肢镜检,可见少量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发病中期,肉眼已经可以辨别出体表具少量黄绿包或棕色绒毛状物,经镜检一个视野发现有3~5个虫体时,可定为中度感染;经镜检一个视野发现有多于
5个虫体以上时,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鳃部挂有污泥且粘液增多, 可判断为严重感染,解剖观察可见空肠,肝脏呈浅黄色或深褐色或花纹状,肌肉无弹性,鳃呈黑色,常常继发感染细菌病。
3 当前药物治疗水平
3.1 硫酸锌、硫酸铜及其复配制剂
& 硫酸锌、硫酸铜及其复配制剂作为一种重金属盐类杀虫剂在养虾业使用多年,纤毛虫对其产生了耐药性,按常规剂量使用效果不理想,加大剂量又很容易造成药害。由于没有更好的替代药物,目前此类制剂仍是抗纤毛虫的主要药物。
3.2 高锰酸钾
&&& 正常杀纤毛虫,高锰酸钾的用量是1kg/667m2(1m水深)。药浴浓度为5~1Og/m3,浸泡3~4个小时。但当前高锰酸钾价格上扬,批发价达16元/kg,使用成本高,且高锰酸钾对鳃刺激较大,生产中很少直接用高锰酸钾。下面这个处方对控制纤毛虫效果很好(但副作用大,成本高,笔者不提倡使用,病情严重可考虑):先泼洒20Oml的浓戊二醛(含戊二醛20%),半小时后再用500g/667m2的高锰酸钾,用这种方法既能杀虫又能消毒,双管齐下,治愈率高。
3.3 甲醛或戊二醛
生产中使用的甲醛含量为40%左右的福尔马林溶液,用来杀灭纤毛虫的泼洒浓度为18~20ppm;浸浴方法为:0。5%~1。2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2小时。戊二醛具有甲醛类似结构,但价格高,一般不单独用来治疗纤毛虫。
甲醛、高锰酸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等药物都有杀灭固着类纤毛虫的功效,但是这些药物兼有强大杀藻灭菌功效,很容易造成倒藻或微生物大量死亡引起水质恶化,而且对鳃部及其他病灶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虾蟹大量死亡。现代生态绿色养殖情况下不提倡使用上述药物。
3.4 二硫氰基甲烷溶液
&&& 二硫氰基甲烷(MT)是一种高效、广谱性优良的杀虫剂,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MT杀生效果好,药效时间长,经水解后的化合物毒性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用于养殖水体,部分渔药企业将其开发成杀纤毛虫产品。MT不易溶于水,在制剂时需要加入特殊的分散剂和渗透剂,以增加其对纤毛虫体的穿透性。虽然MT对杀灭纤毛虫有特效,但制剂成本偏高,商业价值不大,加上大多数渔药生产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仅少数几个企业具备生产能力。农业部第627号公告未将其列于国家标准,原因是水产用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无原料标准,必须按新兽药注册,目前有渔药企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二类新兽药。
3.5 表面活性剂
&&& 常用的是苯扎溴铵和氯已定(别称洗必泰),由于其成本较高、杀灭率不高等因素,将其开发成杀纤毛虫产品的渔药厂家很少,而是作为消毒剂生产销售。实际生产中,小水体或药浴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作为杀纤毛虫药物。
3.6 代森类制剂
&&& 我们都知道有一部分渔药是从农药上移植过来的。代森铵原本是一种农用杀菌剂,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其对纤毛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随后渔药开发工作者研究表明其结构类似物(如:丙森钠、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锌、福美双等)均能有效杀灭纤毛虫,并开发成商品渔药。代森类制剂在一段时间内对治理纤毛虫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近两年其缺点也日益暴露,如用药后容易导致养殖动物缺氧死亡,耐药性凸显导致杀灭率降低,药物残留导致养殖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其不能满足现代养殖需要,已逐渐退出渔药市场。
3.7 中草药制剂
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来源广、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开发中草药类杀虫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苦楝、大蒜、百部、槟榔、南瓜子、苦参、大黄和黄芩等对纤毛虫均有杀灭作用。开发使用的中药提取物有印楝素、青蒿素、苦参碱等。
中草药虽好,但用量却要求很大,以苦参末为例,泼洒浓度要达到15mg/L才能杀灭纤毛虫,即每亩需要苦参10kg,而且在高浓度下,大多中草药同样对养殖动物具有毒性;吴伟(2003)研究表明,中药提取物印楝素浓度为0.6mg/L时对纤毛虫的杀灭率是96%中药提取物价格高昂(如印楝素约6000元/kg),当前中草药类杀虫药制剂均是中西复配的,中草药只起增效作用。
4 新药“真纤光”的研发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养殖的需要,笔者通过研究,研制开发出一种能有效治疗纤毛虫病的生物制剂。在山东青岛、广东中山、江苏苏州、海南等地区开展了中试,试验效果显著。该药通过调节水质微生态环境,提高水体压差及内循环,选择性地改变渗透细胞膜与蛋白质氨基结合的渗透压,使纤毛虫赖以生存的环境彻底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虫体凝固变性杀死并断绝其繁殖。在正常使用浓度(0.02ppm)下对对虾、蟹体表及鳃部纤毛虫杀灭率大于90%。此外,还具有用量小,每亩水面仅需要13ml;成本低,每亩水面用药成本仅为硫酸锌的五分之一;药效时间长,可维持一个月左右等优点。中试表明,其还具有杀灭水体夜光虫、夜光藻,抑制有害藻类,防治真菌性疾病,替代孔雀石绿,改良水质等多种功效。经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该药不在禁用渔药之列,亦不违反无公害养殖检测要求,不在出口水产品药残检测范围之列,不影响养殖水质,不会因使用该药而使水质不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条件,在环境中易降解,半衰期约12小时,对环境影响小,无致癌报道。在高出使用浓度的5倍情况下对鲫鱼、草鱼、鳊鱼、麦穗鱼(野杂鱼)、青虾、螺、水草等水生生物无明显毒性特征。对虾苗48hLC50为1.6ppm,河蟹在1.0ppm浓度下反应正常。目前正在进行生产工艺的研究,08年将供应市场,满足现代养殖的需求。
(信息来源:《北京水产》2008.2)用药大全告诉你对虾养殖如何科学用药
作者:养虾人
长按二维码加小编微信,邀请你进对虾虾苗、对虾收购、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交流群。如果你想进鱼群或特种水产群,请在本公众号对话框输入“2”查看相关提示。(请注意,不是与我私聊输“2”)用中草药研制的药饵防治虾病,是今后虾病防治发展的方向。有些养殖业者对中草药的特殊性质不了解,中草药配制的药饵因含的成分不同,而且与季节、虾病发作的时间和用量等有别,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如何有利地使用中草药以达到防治虾病的目的是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地选用中草药防治虾病也是我国在对虾病害防治中独有的创举。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离不开药物,由于药物有两面性,使用得当,可以防治病害,否则,盲目滥用药物就会危及环境和产品安全。一、药物的科学使用在对虾病害防治中,存在着使用药物杂、剂量大,疗效不明显等问题,禁用药如孔雀石绿、敌百虫、氯霉素、六六六、磺胺脒等还在继续使用,显然与无公害健康养殖背道而驰。为此,必须强调,使用防治对虾的药物要掌握以下几个标准:①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②使用后虾池内浮游生物在48小时内恢复到养殖环境的正常水平;③对养殖环境理化因子应控制在指标变化允许范围内;④使用后不能使养殖生物含有任何残留。采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彻底消灭微生物,然后重新建立新的生物群落,特别是有益微生物及单胞藻群落,保持有益微生物的优势,有利于抑制病原生物的数量,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二是有选择地、谨慎地使用药物,这个原则虽然增加了选药的难度,但符合了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一性、目标越集中越好。因为,化学类消毒剂较广泛,包括酸、碱、醇、醛、酚类,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重金属等。其作用是凝固生物蛋白或变性,干扰破坏生物酶系统或功能,改变细胞浆膜的通透性。从安全性和经济角度来考虑,建议在对虾养殖系列过程中使用以下几种消毒剂:①养殖前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甲醛、季铵盐或氧化剂(如臭氧、过猛酸钾)。消毒育苗器材及设备可用40-50毫克/升的漂白粉或20-30毫克/升高锰酸钾,将育苗用的器材浸泡数小时(不宜过浓),然后再用消毒药水冲洗使用。卤虫卵消毒,用300毫克/升高锰酸钾、然后用消毒药水冲洗干净。育苗用水及所有培育用水均用紫外线消毒。②放苗前进行养殖池消毒可用各类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及生石灰等。漂白粉先用水冲泡后泼洒入塘。并开增氧机效果更好。如果只是杀菌、漂白粉浓度为10毫克/升即可。由于池内有机物干扰,实际用量会更大。如果杀灭其他生物,用量达50毫克/升。底质泥消毒最好是翻耕曝晒后,施用生石灰,每亩用50-75千克。③控制养殖期间虾池内的异养菌和弧菌数量,可使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施用量应按药物使用说明进行,可用0.5-1毫克/升的漂白粉泼洒池水,10-20天在养殖池使用一次,但要具体掌握,要保持水质稳定,不可乱用,以免破坏虾池生态平衡。④可选用过氧化钙进行虾池消毒,过氧化钙遇水后逐渐放氧并生成氢氧化钙,不污染环境,它除有生石灰的优点外,还具有增氧作用,但会引起水色变清,需及时施肥(可用鸡粪发酵消毒来肥水),否则会给养虾池带来不良后果,或在消毒后2天晴天时施放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色。二、中草药在防治虾病中的应用中草药的制备,大多是取晒干的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五倍子、大黄、大蒜、鱼腥草等磨碎经60目筛绢进行筛选,可单一或多种配伍加入饲料内,或混合使用,能增强对虾抗病力,并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专家们经过反复试验证明,许多中草药还能增强动物细胞的吞噬能力。不少中草药是广谱抗菌药,作为防治虾病是不可缺少的,有许多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矿物元素等所起不到的作用。用中草药研制的药饵防治虾病,是今后虾病防治发展的方向。有些养殖业者对中草药的特殊性质不了解,中草药配制的药饵因含的成分不同,而且与季节、虾病发作的时间和用量等有别,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如何有利地使用中草药以达到防治虾病的目的是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地选用中草药防治虾病也是我国在对虾病害防治中独有的创举。三、选择药物的原则虾病大致可分为生物性与非生物性两大类,前者为传染性虾病,也是目前生产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非生物性病害主要是由于营养、环境、藻类或其他毒性物质所造成的病害。在选择药物时,还要掌握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虾病不外乎是环境压力、病原体影响和对虾体质条件薄弱这三者关系的结果,即所谓致病的三因素。药物防病的原理在于利用药物控制病原生物,改善环境条件,防止虾病发生。选择药物要根据达到预防的目的,而确定某种药物,例如,要消除虾池底泥的硫化氢毒害或降低水体中氨氮浓度,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则以选用硅酸铁、沸石粉、白云石粉或者用一些氧化剂效果较好;如果以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为目的,选用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他消毒剂效果较好;同样,若要杀灭或抑制虾体病原细胞,使用无毒的高锰酸钾为宜。四、虾病防治要正确选用药物防治虾病离不开药物,对症下药是首要的问题。如果盲目随便用药,不但起不到防治的目的,反而有害,甚至后果不堪设想。要做到对症下药,除了对虾病的正确诊断外,还要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机理,用量及其应用效果,力求达到准确,疗效高、毒性低、副作用小,充分发挥药效。在对虾养殖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几代氯制剂的消毒剂,这些药物在防治虾病中发挥了作用。随着对虾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弊端也日益明显,新型的消毒剂季铵盐等与传统的氯制剂消毒剂相比,有如下几个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广谱、快速、无毒、高效、用量少,对水体病原病毒、细菌杀灭力强;二是对水体有益藻类无杀灭作用,不影响水色;三是消毒效力稳定,不受水体pH及氨氮的影响。所以选用药物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不滥用、不浪费、药效好。五、要注意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般有三个方面:1、药物因素 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药物的用量、给药方法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等。2、机体因素 药物对对虾的体质、种群、结构等变化影响很大,因而呈现不同的药物反应。个体大小反应也不同。3、环境因素 虾池的pH值、水温、溶解氧等对药物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影响,用药时必须注意水质,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水温对药物影响很大。含氯消毒剂与化学消毒剂在温度相差1℃时,消毒能力就有所不同,温度高,反应快,消毒效果显著。六,对虾病害防治的给药方法在虾病防治的过程中给药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疗效。常用的用药方法主要有外用药全池泼洒和口服法,也可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1、外用全池泼洒药物 是对虾病害防治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法,首先要算好虾池水的体积,然后按药物所需剂量和水体积算出虾池总的用药量。此法杀灭病原体较彻底,防、治均可使用。2、口服法 是将所需药物按一定的剂量均匀地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按时投喂。可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不同配制方法。如穿心莲、黄连素等。可把药物溶于水后再均匀喷洒在配合饲料中,制成药饵;对于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和热易分解变质的药物,如Vc等,可选用微胶囊包膜的Vc,用水加入均匀喷洒在配合饲料上,稍晾干再均匀喷洒一层植物油或鱼油,使药饵粘在饲料上,防止投喂后饲料中的药物溶于水中。剂量的计算即每千克饲料需加入多少克药物。口服法主要用于防治对虾寄生性传染病和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七、使用药物的科学性1、把握用药时间 把握好用药时间,关系到抑菌、杀菌及防治效果。晴天使用药物效果好,而雨天与阴天使用药物效果差。气候因素能使药物产生不同效果。虾病的防治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按规定疗程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浪费,还会污染环境。2、准备计算用量 在口服药物中,药物选定后,首先确定给药的用量和方法。具体用药时,应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虾池有机物的多少、病原体的种类、数量以及水温、盐度情况等理化因素计算用药量。3、提高药饵的质量 在研制药饵时有防与治之分。预防的药物必须针对对虾不同生长时期而研制,随时改变药饵的含量和种类。不管是防或治疗的药饵,都要求诱食性较强而且要使药物均匀牢固地粘附在饲料上,否则入水后药物易散失,影响疗效。对某些刺激性气味太重或者虾不喜欢吃的药物,在制作时应多加诱食性强的物质。4、药物轮换使用 如果长期或反复使用一种药物,易引发药效失灵或无效。因此,不可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以消除病原体抗药种群的形成。故采用轮换,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5、要注意药物的颉抗与协同作用 2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时,会出现2种不同的结果:撷抗作用使药效互相抵消而减轻,协同作用使药物互相帮助而加强。所以不能随便混合渔药。虾农在养殖生产中千万不可用敌百虫,不但毒性强,危害人体,而且敌百虫与碱性物质合用会生成毒性很强的敌敌畏。有些药物可以混合用,如大黄与氨水合用可提高药效10多倍。八、用药的注意事项为了最大地发挥药效,应该科学地选择药物,避免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1、用药量要适当 药物用量即药物的浓度或剂量,是直接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与疗效的关系,当药量浓度过低时,不能达到疗效。能够产生疗效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最佳疗效的浓度或称最低效应浓度。超过最低效应浓度,并能产生明显效应,不会引起毒副反应的药物浓度称为安全浓度。超过安全浓度,并引起毒副反应的浓度称为最小中毒浓度。能导致对虾死亡的浓度,称为致死浓度。其中能引起50%对虾死亡的浓度,称为半致死浓度。所以用药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导致死虾更快,虾病更易暴发。2、疗程要充足 药物效应不会马上生效,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治疗期长短不同,药物效应也不同。这种时间与效应的关系称为时效关系。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期一般不应少于5-7天。疗程不够如同剂量不足一样,会导致病原菌通过遗传基因的变异等,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某些原生动物也有抗药性变异问题,而且是化学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现在推广用中草药来防治虾病,具有许多优点。3、环境因子对药物的影响 对虾生活在复杂的海水或咸淡水的环境中,而海水理化因子中的温度、盐度、酸碱度、氨氮和有机质(包括溶解品非溶解态)的含量,以及生物密度(生物量)等,都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药效随海水盐度的升高而减弱(茶粕例外),而药效随温度升高而增强。通常温度每提高10℃,药力可提高1倍左右。海水的酸碱度(pH值)不同对药物也具有不同影响。酸性的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氯霉素、四环素、呋喃类等禁用药物,在海水碱性环境中的作用减弱;碱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磺胺类等药物的作用,则随pH值的升高而提高。又如漂白粉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生成的次氯酸易解离成次氯酸根离子,因而作用减弱。除上述因素外,水体中有机物的大量出现,通常可减弱多种药物的抗菌效果,尤其是化学消毒剂更为明显。所以,在用药时必须对水质进行检测,然后选择所用的药物种类,才能达到目的。4、选用消毒剂时的注意事项①应对池塘内的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②能不损害池塘内基础饵料生物类群。③对水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必须控制在水质标准变化幅度允许范围之内。5、使用内服药物时的注意事项①所用内服药能增强对虾抗病力和提高免疫力。②能保护对虾肝胰脏,不能有任何的副作用。③补充的营养物质Vc、或治疗药物不能使对虾出现耐药性和抗药性而引起中毒。④未经过科研单位鉴定,国家不认可和批准的药物,切勿盲目使用,否则,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总之,药物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希望养殖业者要认真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对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一律不用为宜。文章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虾人。输入你关心的话题,养虾人会近期报道。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相关微信文章: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邮箱联系删除。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长按二维码加小编微信,邀请你进对虾虾苗、对虾收购、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交流群。如果你想进鱼群或特种水产群,请在本公众号对话框输入“2”查看相关提示。(请注意,不是与我私聊输“2”)
投身水产养殖行业10年,第一次在论坛上发表贴子,之前也有段时间关注过论坛大家发的帖子,但是都没有进行评论和发表什么,原因很简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养虾本来就是因人而异,因塘而异,没有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比如说水质指标,比如说养殖用药记录等,轻易的发表任何看法都是纯属个人想法,实际上建议的方案也不一定有效,所以就是看看就行了,好的记在心里,不正确的,只有一看而过。近年来,养殖的技术和模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池塘养殖设施也越来越先进,厂家和一些研究机构对于病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还是问题多多,就像人类发展史一样,以前没有什么艾滋病,伊波拉什么的致命的病毒感染,到如今的年代,都有了,养虾也一样,以前是虾苗本身携带的,或天气不稳定诱发出来的一些病害,后来出现了可抗特定性病毒的虾苗出现,红体白斑少了,现在又有什么EMS了,荧光病,肠炎,白便~~~很多养殖户怪罪下来,最终怪在虾苗,天气,饲料,药品,水质污染。但是从来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说来说去,以前是这样做,养成功了,现在这样做出了问题,我不怪你,怪谁呢?接触了很多养殖场的技术员和客户,都是这样,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一跟底下的养虾工一了解情况,哦,水做坏了,喂料喂多了,消毒不够彻底,排污排不干净,到出现偷死的时候去吸污,吸了两三个小时吸出来的水都是黑的,臭的。有些老板更加固执,说他的塘排得很干净的,水色也很好,不会是水质出问题的,哈哈,见过一些高位池的,集污中心不在排污口的,如果不坚持两三天吸污一次的话,放苗也是最多10几20天左右就会出问题的,但老板还是坚持说他的池可以排得干干的,我说老板,集污中心跟排污中心是两个概念。我想很多技术员也一样存在这个疏忽,刚接手一个场,每口池在放苗后10天左右应该要进行一下摸底,吸一下污,看是不是排污排得比较顺畅,不要积累太多的有机质,虾粪,残饵在池底,不然这些东西发酵产生的细菌,会让你措手不及。再说藻类,有很多高位池客户的虾出现偷死,基本上都10多20天左右,水浓与否先不说,因为水清的也会出现,水浓的也会出现,水色好看的还是会出现。先说水清的,水体里没有藻类,饲料,粪便,有机质,没有了藻类的消化和固氮作用,机械增氧能分解多少,排污不顺畅的话,这些物质在底部是不是会产生厌氧细菌。水浓的,一般是投喂过度,池水藻类的分解能力已经跟不上有机质的产出速度,或者池水里的适合藻类生长的微量元素缺乏,加剧了藻类老化死亡速度,藻类看上去很多,水色也是绿藻的颜色,但实际上那些有机质已经很多了,还有一些富营养化水质里长得比较好的有害的藻类也多了,一方面底部的脏东西产生细菌,一方面有害的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虾能不出问题吗?而且问过活菌的使用频率,基本上光合细菌的用量和频率都很小,这些年来,其实养殖圈里,真正忽视了光合细菌的作用,有些养殖户,更是到水变浓了才开始使用这个细菌,我想说你当它是特效药吗?曾经遇到过汕尾一个技术很牛叉的技术员,说光合细菌他用的很多,一亩用到40斤左右,说光合细菌便宜又好用,我不禁佩服他的技术,因为能用好这个细菌的人,绝对是不简单的。拿高位池来说,放苗后10天左右进水和排水是不是都不会很多,放苗的密度30-50万不等,每天喂个三餐,产生的虾粪怎么去分解,还有藻类新陈代谢产生的死藻,吃不完的饲料,以前一些厂家研究的放苗5万/亩,藻类供氧的能力占70%,机械占30%,现在50万,藻类供氧的作用还能占主导吗?不配合活菌的分解能力,以及自身池塘的排污能力,藻类能够担当起这个重要的角色吗?肯定不能,记得有个汕头的老板跟我聊天,说怕水色好,说水色越好越容易出问题,我也只好附和着笑笑了事。光合细菌能够把有害的物质变成无害的物质,把耗氧的物质变成不耗氧的物质,当然有人会说它是分解小分子有机物的,不错啊,芽孢杆菌可以分解大分子的有机物,且它在水中的寿命比光合细菌要长,定期10-15天补充一次就OK 了,但是光合细菌不是呢,有研究过光合细菌的厂家的人最清楚了,3天-4天,看盐度,温度,酸碱度。不定期补充,到水浓的时候,再按那产品的说明的量去用,行吗?想想就知道了。可能很多人听到3天使用一次,会考虑成本的问题,我也来帮你算一下,按照一口池1亩多的高位池,3天一次,一次一桶,一个月10桶,普遍35块一桶,也就350元,两个月就700元,能顶得上两个月,后面换水多了,使用的频率就会降下来,一口池两个月700块的活菌钱,多还是少?至于效果,大家都可以去尝试,我曾经试过标苗,1口高位池,1亩多的标100万苗,和一口土池17亩,标900万苗,从放苗到1个月,水质都一直很稳定,饲料也不用怎么缩,那时也是尝试,但结果证明,3天一次使用光合细菌,确实能让池水的分解能力和有机质的产出速度平衡起来,当然,这还要补钙,为什么要补钙呢。道理说出来谁都懂得,苗期换水量不大,池水里钙的含量有限,藻类细胞需要钙,虾脱壳硬壳需要钙,补充钙进去可以让藻类和虾生长得更好。然后再定期打点芽孢,水质就能肥活嫩爽了。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了。不过就我个人觉得,养虾是要结合水环境化学,微生物,虾的生长规律,以及天气,大的跟天斗,小的跟细菌斗,中间跟人斗,管理最重要。靠特效药没用,预防是关键。文章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虾人。
输入你关心的话题,养虾人会近期报道。
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救专业人才短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