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论文 浅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如何在教好书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这里我结合本身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个实例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四百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  三、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举个实例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原因是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本身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本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四、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举个实例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本身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本身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本身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五、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来源青年导网)热门搜索:           
>>查看论文
数学课堂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更新日期:
| 点击:次 |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同时中学数学内容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了几种德育教育渗透的渠道。
  关键词:德育教育 数学教育 课堂 渗透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中学数学具有内容抽象性、应用广泛性、推理严谨性等特点,因此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得辩证思维、耐心细致等习惯的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可以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的德育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了解数学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数学教育不仅是一门知识,也是一种文化,数学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与人类的生活及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着各种社会问题。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悠久的数学发展史,一章章记录着数学家执着坚定的毅力和为人类的数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如我国对数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数论、微分几何等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连续夺魁。教师在授课时,还可以利用数学史上的一些背景内容,如我国古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课本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科学人生观教育的生动素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结合数学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数学知识结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已成为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认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利用它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并指导于学生生活。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时,教师举出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龟兔赛跑”,同时请一名学生复述以下整个故事的大致情况,教师在旁边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一些要点,如龟兔同时出发,速度的快慢,速度为零但时间继续,到达的先后顺序等,在学生故事复述完以后,请其余学生根据故事选择适合的函数图象[3]。学生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居然还跟我们学习的知识有联系学生却不知道,因此,在谈到这一点时,学生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问题提出之后,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讲出了自己的选择,并说明的原因,同时也针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在充分的讨论之后,慢慢把结果统一起来,教师做出最后的正确评价。这样设置的课堂情景,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利用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抽象概念、数字图形、公式符号、命题模型、推理论证,思维方式的和谐、严谨、奇异的形式,数学的美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小到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大到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正确性、简洁性、和谐性就是它的美学特征。数学中的表达形式、数学的证明方法和数学的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几何中的图形,包括直线、线段、射线、角、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球的认识和画法等,无论他们的简单和复杂程度如何,都各自具有独特的美;还有数学知识中的对称主要有轴对称美,如等腰三角形、矩形;中心对称美,如平行四边形、圆等;形式上对称美,如正( )与负(-)、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正比与反比等[4]。在教学中可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物体结构,如衣服、裤子、人体是轴对称的,揭示对称美,给学生领会对称美的价值。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通过学生的"内化",逐步迁移为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通过数学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能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数学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坚持真理、承认错误的科学态度,严格要求,从小事抓起。对待学生们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令其重作,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订正,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通过全等形、正方形、菱形、勾股定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德育是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数学教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具有诸多渠道,设计教育手段的出发点,把握德育的渗透点,既能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刘隆华、蒋国范.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数学教师,1997,7.
  [3]骆祖英.略论数学史的德育教育价值,数学教育学报,1996,2.
  [4]周根旺.新课程观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9.
  [5]郑汀晋.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载体,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6.
  [6]曾大洋、张白翎.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本文出自:http://www.1k2k.net/shuxuejiaoxue/51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看看论文网 版权所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当前位置:>>>>>>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普及性网络研修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把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需要,亦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渗透德育呢?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些尝试。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强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进行爱祖国受社会主义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三、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一年级上册复习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计算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