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歌曲《再见》说过了再见

老歌有力量——4月15日晚间崔健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次超4600万,点赞量超1.2亿,冷置已久的老歌、老歌迷难得重新回到了热搜;70后、80后歌迷与歌手之间颇为朴素的互动,更是让人们回想起华语音乐的黄金时代:群雄逐鹿,佳作频出,话题高热,争议不断。那时候歌迷听歌不止于听副歌,还会背诵整张专辑;那时候没有流量红人,签售的歌迷队伍却可以绕楼两圈;那时候广播电台是听歌的重要渠道,从经济台到音乐台各家电台都有音乐榜,港台歌手与内地歌手还要分成两个榜单;那时候本地歌手沙洲的唱片能压倒周杰伦……2022年,致力于推广华语经典歌曲的青岛著名DJ立波正式退休了,青岛交通广播《流行经典》节目还在播放,那句“我是立波”响起的瞬间,老歌的力量即时抵达歌迷耳边。从1986年和青岛电台结缘开始,立波作为国内第一批专门从事流行音乐推广的DJ见证了华语乐坛的起起伏伏,而他的隐退也意味着一种音乐推广精神走入了传统序列。整整二十年前的2002年,立波被中国轻音乐协会和《中国音乐生活报》评为“中国十大DJ”称号。在这之前,他不仅创立了多档备受歌迷喜爱的音乐节目,还尝试组织了青岛早期的音乐节、演唱会,从流行、摇滚、民谣到当下的民谣节、音乐节,立波与青岛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同频、同构的过程。他不仅见证了通俗歌手、流行歌手、摇滚乐队、嘻哈歌手的兴衰,还亲历了选秀时代、偶像时代、流量时代、音乐资本时代的更迭。在立波的职业生涯里,音乐的传播介质从老式开盘带、卡带、打榜碟、CD、黑胶到MP3、APP不断变化,而歌手也通过打榜、签售、拼盘、个唱、音乐节等各种渠道与歌迷交集。数十年发展历程中,立波一方面将众多具有时代特质的歌手引入青岛,另一方面也将青岛音乐人不断推介给各个平台。他的节目陪新歌渐渐变老,他的音乐也让老歌迷不断更新认知。一句“我是立波”,横亘于怀旧与展望之间,荡气回肠。来青岛,找立波“来青岛,找立波”这句话,最早由歌手田震喊出来,逐渐成为圈内音乐人的“共识”。这一方面是因为立波属于国内最早一批推广原创音乐的著名DJ,另一方面在于立波的节目在青岛的影响力。青岛与全国歌手的对接、与热门歌曲的对接都是以他为重要渠道,立波也曾被音乐圈誉为青岛最靠谱的“地接”。1993年从四方机厂借调进青岛广播电台时,立波已经在音乐领域打下了深厚基础,他赶上了流行音乐的全周期:从早期的翻唱时代、西北风、民谣时代、摇滚时代到后续的选秀时代、打榜时代乃至偶像时代、网络歌曲时代,他都有着深入的接触。立波第一档为青岛乐迷熟悉的节目,来自青岛经济广播电台1995年元旦首播的“华夏原创音乐榜”,第一期的榜单包括孙国庆《梅》、戴军《阿莲》、轮回乐队《爱情》等歌曲,“轮回乐队的《爱情》在录音棚里还没做后期缩混,深更半夜我就在录音棚里等着,他们拷贝了一份,我就拿走了,这首歌我们算是全国首播。”当时经济广播电台另一档黄金节目《金歌排行榜》(1992年开播)也由立波担任编辑,两个榜单从港台歌曲到内地原创歌曲兼容并蓄,“上世纪九十年代港台音乐资源很稀缺,发行唱片的公司寄来的唱片必须要去堂邑路邮局去取,还要带着身份证登记。”立波通过个人渠道将最时兴的港台音乐引入青岛,“那还是谭咏麟当红的时代,包括彭羚、邰正宵、梁汉文等歌手新歌相继引入,青岛歌迷几乎跟港台同步听到了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一夜醒来大街小巷都是《深秋的黎明》。”新歌一旦做到了同步,节目的走红就成了必然,周一到周五《90分钟流行网》每晚一个半小时的音乐推介,“听众来信从桌子上往下淌,我每次得用编织袋装信从传达室扛回办公室。”作为业内最早意识到原创音乐魅力的DJ之一,立波也最早接触到了94新生代歌手。“1994年歌坛大爆发,一年之内出了两百多盘专辑,新生代歌手陈明、高新生、林依轮,还有北京的潘劲东、校园民谣的谢东;那一年摇滚乐里的魔岩三杰把歌坛炸得乱七八糟,也是在这一年推出了《校园民谣1》,老狼就此火了。”那也是立波最忙碌的一年,“那段历史很珍贵,一周两个音乐榜,周一到周五每晚都有90分钟音乐流行榜 ,谈恋爱、会朋友都没时间,我每天想的就是今晚播什么、明天播什么。”这一年立波创立了音乐访谈节目“华夏星空”,“我当时跟主任温柔地打了个赌:我要做一档内地歌手的采访节目,专访孙国庆、那英、老狼……一周做一期。领导说‘哪有那么多歌手资源?我打赌你顶多能做半年,做过半年我请你吃饭。’结果我一做做了三年半。每次我都是用那种录音电话打到歌手家里,包括打到窦唯家里,也是1994年他刚发行新专辑《黑梦》的时候,当时窦唯刚离开黑豹乐队,他本来不愿意接受采访,我说‘你先别着急,咱也别考虑别的,我就是对《黑梦》比较感兴趣。’”窦唯最终打回电话接受了采访,这也是迄今罕见的窦唯专访,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里他逐一分析了《黑梦》里收录的《噢!乖》《从命》等单曲,并表示自己离开“黑豹”纯粹是为了做一点心里想要做的音乐。在采访中窦唯还特意跟青岛歌迷打招呼,立波保留了这次采访的录音,还转录成了MP3格式珍藏。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也是DJ这个概念最纯粹、最走红的年代。在做《华夏星空》系列访谈期间,青岛听众渐渐熟悉了那一句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立波”。1993年6月5号,立波“代表作”《欢乐今宵》开播,晚间流行音乐节目进入了高峰期,“欢乐的时间欢乐的歌,今宵连着你和我”,《欢乐今宵》成为一个历时十余年的当红节目,“《欢乐今宵》午夜场每天晚上两个小时,每周六天,我一直做到了2004年,而另一个节目《午夜相逢》也是每天两小时,节目板块《听歌笔记》、《午夜情歌》都有大量的学生听众,那个时候我走遍了青岛各大校园,跟学子们分享流行音乐。”每年六月底的毕业季,立波还推出特别节目,为大四毕业生开通热线电话,直接把直播间连到了寝室里,“很多现在三四十岁的歌迷聊起来,都说‘当年在青岛听了不少你的节目,也毁了不少收音机。因为有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第二天起床发现电池没电了。’”十一年的午夜节目,加上音乐排行榜,“我是立波”贯穿了青岛歌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也诞生了一大批热情的粉丝。“最狂野的时候,每晚都有近二十辆出租车等在单县路老广播电台楼下,等主持人下了《午夜相逢》节目,头车带着主持人一起去吃烤肉,旁边开几桌都是热心听众,结束后把我们送回家。那会儿每天直播四个小时,累,并快乐着。”老歌手当年正缤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DJ往往与华语歌手有着原始而紧密的联系,当时的歌手新歌发布、宣传行程、演出机会都要与各地DJ接触,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深厚关联。立波在业内最早将许巍的歌通过电波传送给歌迷,“1995年‘唐朝乐队’贝斯手张炬去世,圈内音乐人做了一档纪念节目,这其中就有许巍的《两天》,当时他还叫许玮。我当时审听的时候惊为天人,那时候他的《执着》已经被田震唱红了,但是他自己还没发专辑,我在电台里把7分13秒的《两天》完整播放了。那是许巍的歌声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通过广播播出。”立波也建立起与许巍的私交,他的家成了许巍在青岛的落脚点。在大红大紫之前就辨认出歌手的未来前景,这也是资深DJ的功力,“赵雷没有《成都》的时候我们接了赵雷的青岛演出,马条、川子、周云蓬、万晓利还没有走红的时候我们做了‘民谣在路上’,包括杨嘉松、大冰、陈鸿宇的青岛演出,都是超前的。所谓的前瞻性,除了个人的喜爱,还有对市场的把握度和敏感度。郝云没有火的时候我们在青岛市人民会堂也做了他的巡演,通过电台跟歌手的互动,我们的歌迷由此看到了最好的民谣、最好的摇滚。”随着音乐行业的发展,DJ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音乐的推介不止通过电波,还逐渐拓展到现场演出、演唱会乃至音乐节领域,一位成功的DJ也必然是一部音乐演出活历史。“1990年亚运会会,青岛就把亚运歌曲《亚洲的太阳》的演唱者侯牧人、谢津等人请到了青岛,在青岛体育馆举办了一场演唱会,主办方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红星电器。1992年潘美辰演唱会是青岛第一个做公交车车身广告的演唱会,而同年还举办了一场万梓良、恬妞青岛表演秀,两人虽然不会唱歌,市场却做得很成功。”1993年则是摇滚演唱会在青岛的爆发之年,这一年元月4日,青岛史上首场摇滚专场“摇滚之夜演唱会”在青岛体育馆上演,“唐朝”“眼镜蛇”“指南针”等乐队连番登台,气氛火爆。10月16、17日,“黑豹穿刺行动”全国巡回演唱会,体育馆现场座无虚席,黑豹主唱栾树也让青岛人倍感亲切。一周后的10月23日,崔健专场演唱会也在同一场地举行,“我是崔健,很高兴我们又在青岛建立了一个根据地。”三场演唱会也将摇滚的种子深埋在了青岛。大红大紫的1993年之后,1994年的赵传青岛演唱会由于定价原因票房惨淡,三场演唱会不得不减为两场。幸亏1995年姜育恒演唱会大获成功,重新燃起了青岛市场的信心。这期间以傀儡乐队为代表的青岛本地乐队相继崛起,华阳路“名仕俱乐部”、大窑沟“东升迪斯科公社”、兴安路“明星激光中心”、香港中路“欧森迪斯科广场”为代表的本地演出场所也纷纷涌现,戴军、周艳红、张恒、黑豹、鲍家街43号、轮回乐队纷至沓来。青岛本身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市民们在频密的演唱会、驻唱演出里逐渐形成自己的口味:大型演唱会在青岛并不一定能成功,新兴乐队也可以赢得满堂彩。在世纪末华语乐坛的狂欢气氛中,立波与音乐人的联系越发紧密,直至2000年七月青岛海洋节,立波独力运作中山公园分会场的音乐节,堪称原创音乐人的大联欢。“一共21天的音乐节,除了中间一天下雨,其他场次都完成了。第一个登场的歌手是朴树,接着是轮回乐队、老狼、栾树、陈明、何静、林依轮、李慧珍、陈琳、腾格尔、韩磊、小柯、郑钧、朱桦、金学峰、任静、付笛生……我在北京光签合同签了两天半。”2000年也是这批音乐人的青涩期,“朴树那一年刚出道,上台的时候直发抖,咳嗽,他本来计划唱四首歌,其中三首唱了两遍,所以实际上唱了七首歌,‘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些花儿》,我就再唱一遍吧。’”这期间立波最怕的就是自己生病倒下,“那个夏天歌手们都想来青岛玩,昨天演完了的不想走,今天演出的肯定已经就位了,明天演出的也到车站了,我要应对三组歌手,从交通、食宿到现场演出器材。”这场盛大的音乐节最终圆满落幕,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这批音乐人逐渐成为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从2005年许巍、张楚与《礼物》合辑歌手青岛宣传到田震、林依轮、阿杜、范玮琪、朴树青岛签售,都能感受到这场音乐节带来的温暖回忆。今天你听点什么?2003年出现的全民选秀堪称一道分水岭,音乐产业由此逐渐拥抱资本,拥抱流量,而此时DJ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化。此前由中国轻音乐协会和《中国音乐生活报》主办的“全国十大DJ”(2002年度)评选里,青岛立波、昆明曾克、济南杨樾、南京李强、天津王晓彤等资深DJ当选,这些热衷于推广原创音乐的DJ迄今仍活跃在各个领域,对音乐文化产业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在2003年青岛广播“十佳节目”评选里,立波主持的《欢乐今宵》《午夜相逢》双双入选,也验证了听众的高度认可。由2003年至2010年,青岛迎来了大量歌手签售,从周杰伦、蔡依林到许巍、李宇春、张靓颖、朴树,签售、签唱成为唱片公司的重要行程,也是歌手提高身价的必由之路,各种音乐榜、风云榜、总评榜也多如牛毛。在这一片繁盛的景象下,立波敏锐地意识到,音乐口味正在走向多元化,音乐内容正在快速丰富乃至膨胀,DJ的文化角色既要有推介,也要有引导、梳理、致敬、展望,从“有所为”到“有所不为”的方向转化,因而有了《流行经典》这档推介华语音乐经典之作的节目。《流行经典》致力于开掘音乐背后的光芒。“我希望引领歌迷向上,把幕后的沈光远、洪敬尧、马兆骏等音乐人介绍给大家,把音乐背后的故事介绍给歌迷,齐秦《狼1》《狼2》为什么经典?因为有编曲大师陈志远加持;张雨生的歌大家都知道《大海》,但你要听《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确实有点吃力,因为这是他写给早逝的妹妹的作品。也有些歌在我的节目里听不到,像是《大花轿》《小苹果》。”《流行经典》这档“收山之作”倾注了立波的心思,每天的节目编排都花费了心思,“周一的节目里要么是合辑,要么是引领向上的歌曲,比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场,把一周打开。周二做温和一点的音乐,比如姜育恒、谭咏麟的歌曲;周三一定是女歌手的合辑,比如南方二重唱、百合二重唱、东方二重唱,用来调色。周四播有特点的音乐人,比如刘铮、陈淑桦,像是陈淑桦、辛晓琪的歌好听不好唱,要推介给的大家。周五是摇滚或者民谣,这两个类型交替进行,这一周下来你听的音乐类型就丰满了。下周继续收听,渐渐形成一种概念。医生下刀、厨师爆锅收汁都有章法,我觉得做节目也是这样,有设计感,有节奏感。”2010年,“民谣在路上”北京首演,立波应策划人卢中强邀请,见证了这场迄今运营时间最长的民谣演出。北京之后,青岛承接了“民谣在路上”巡演首站,立波与卢中强商定了“白衣飘飘的年代”主题,蛰伏多年的沈庆在青岛舞台上重唱《青春》,歌手马条、周云蓬、万晓利、川子等组成了超豪华民谣阵容,开启了青岛与民谣的深厚渊源,“民谣在路上”在青岛开了十三场大型演唱会,2014年在青岛大剧院歌剧厅更是创下了迄今剧院演出时间最长的纪录,火爆的现场一直嗨到了午夜12点一刻,还把当时最火的微博直播互动搬上了舞台。卢中强“十三月”团队2018年起入驻“即墨古城国际民谣季”,与青岛的渊源再次加深。立波还参与了2021“青岛麦田音乐节”的策划,成为这一年全国最成功的音乐节之一。从老歌、老歌手推介到新音乐产业引入、新音乐类型开发,立波的音乐着力点不断变化,用三十多年的心力为“DJ立波”这一头衔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一句“我是立波”,已是青岛歌迷的最大共鸣。(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米荆玉)责任编辑:单蓓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见到底是见还是不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