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一下电影历史永远铭记电视剧演员剧情究竟是是什么?

1951年10月25日,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今天,是第68个抗美援朝纪念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谁是最可爱的人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段文字,摘自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朴实的文字,不禁勾起了对“抗美援朝”的回忆......也许“抗美援朝”四个字,对于今日之年轻人已经感到些许陌生,毕竟提起这场战争,时光已经走过了68个春秋,近25000个日夜。曾经的热血儿郎,今日已变成耄耋老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对于这场载入史册的战争,今天我们再次提及,也许大家的脑海中浮现的也仅限于几个词汇和地名,比如上甘岭,比如长津湖,比如仁川登陆,比如立国之战……虽然硝烟已经散去68年,我们依然要穿越历史的风尘,去探寻那场战争的意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韩国政府向美国等盟国求救。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和集安等处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拉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两年零九个月,18.3万名志愿军英勇捐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书写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铮铮誓言。“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二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无败绩的他们,怎么会在朝鲜战场签订唯一一个不是代表胜利的停战协议。他们时至今日还是搞不懂血肉之躯怎么能抵挡得住钢铁洪流,这似乎不是人力所能做得到的。是怎样的一种悬殊,让美国人用了68年还未想通?△志愿军追击敌人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有足够的理由自信,他们可以在战场上横扫中国军队。1950年的朝鲜战场,刚经过二战洗礼的美军,在集团作战和联合作战方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不仅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健全的后勤保障系统,而且美国自建国以来,对外战争从未失败过,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让美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后勤补给问题制约志愿军的战斗力  而彼时中国,刚刚从百年战争动荡中安定下来,国内百废待兴,国外势力虎视眈眈。拿着各种杂牌步枪的陆军,靠着小木板船出海的海军,空军连开国大典上受阅飞机都要飞两遍来壮声势,在军队战斗力上,甚至都不知道何为联合作战。所有的现实条件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双方实力极不对等的战争。下面这一组入朝作战初期的武器装备数据对比则更为直观: 坦克:美军一个军430辆、中国人民志愿军0辆;火炮:美军师属炮兵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的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12门山炮;电台: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电台仅有数十部,勉强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军号、哨子及信号弹;汽车:美军一个军拥有汽车约7000辆;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之一的第38军入朝时只有运输车100辆,第27军入朝时则只有汽车45辆。……△志愿军战士追击敌人还有一组数字,比以上更为冰冷: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在仅4平方公里阵地上,先后倾泻190万发炮弹和5千枚航弹……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我军1.15万人,歼灭敌军2.5万人。△我军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这些数字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志愿军在如此悬殊的武器装备差距下,以伟大的战斗精神和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这才让美国的克拉克将军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毛主席精辟的总结,指出了我军赢得战争的根本所在。3打出新中国的志气在过去,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已经看惯了中国东亚病夫般的孱弱。只要别人一瞪眼,腿肚子就哆嗦;别人一挥拳头,就脖子往后一缩、赶紧往后藏,这是当时中国人传统的形象。抗美援朝打出中国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金一南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一条条的不平等条约开始向这个古老的民族诉说:落后就要挨打!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中法《黄浦条约》,1858年5月28日签订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10月24日签订中英《北京条约》,1887年12月1日签订中葡《天津条约》,1895年4月17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9月7日签订《辛丑条约》 ......△落日余辉下的圆明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她的人民。万园之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成为国殇,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与敌同归于尽写满了悲凉,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冤魂无助哭嚎时常在耳边萦绕,731部队的惨绝人寰给一个民族带来的是永久的伤害。△英勇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一场场战争,在满目苍夷中,中国人明白了民族的自立自强,不是耍嘴皮子说说而已。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打出来的。面对朝鲜的战火,我们这个全新的国家是输不起的,我们绝对不能回到近代的梦魇中,因为前线的战士们要为身后960万平方公里上的四亿对新中国满怀希望的人民负责。打败敌人,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不胜,毋宁死。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军人用完胜于敌人的血性,将不可能书写为可能。△阵地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在某部军史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在597.9高地9号阵地上,美军将阵地顶部的巨石掏空改建成了一个地堡,志愿军攻击受阻。  19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隔出四五十公尺。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拖着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被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脯抵住往里压,压进去就炸了。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乱飞,我们什么也没找到。”△旗帜引领方向  此间种种,由云山开始,在长津湖,在龙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岭,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小米步枪,打出了新中国的志气,更打出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4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美]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判的帐笼和战斗前线》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国度的大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可以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击退联合国军特别是美军的进攻密不可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纷纷对中国刮目相看。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日本人的态度。日本侵华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在骨子里却瞧不起战胜国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国取得胜利战败国瞧不起战胜国,在以前也许是怪事,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不是怪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看上去赢了,作为战胜国,有资格“分享战果”,但可惜,中国连青岛都不能从战败国德国手里收回来,反而被国际会议转手送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又是战胜国。然而,美国和苏联却都认为是自己帮中国打赢了日本,日本人也认为自己不是被中国打败的。△守卫卢沟桥中国在世界大战中的两次“大胜”,在国际上一直被人看轻。只有抗美援朝真正打出了强国威风,一刀一枪拼出了强国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的对手不是日军,却间接把日本人打服了。在日本人眼里,美国是世界最强,却被中国打败,日本自然把中国也视为强者。世界政治游戏并不复杂,发言的声音大小往往是由大炮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家园,几乎和所有的强国都交过手,而且再没有输过。中国人今天和美、英、法、俄并排坐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不会有丝毫的不安。相反我们的腰板最直,因为我们是胜利者,西方人是认可“胜利者不受谴责的”这样的道理,只有强者才会受到西方人的尊重。△长津湖冰雕连现如今回想,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却依然冲锋的铁血战士,那些在零下40摄氏度中单衣单裤作战冻死在长津湖畔的民族英雄,用惊人的牺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赢得了今日的地位。5敢叫日月换新天“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王树增在《远东朝鲜战争》重点写了一个名叫邢玉堂的中国士兵:“他被美军的凝固汽油弹击中,浑身燃起大火,他带着呼呼作响的火苗扑向美军,美军在一团大火中只能看见那把尖头带血的刺刀。”△松骨峰战斗这是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斗之一——松骨峰战斗。在炼狱般的战斗中,松骨峰阵地一直没有丢掉。“火人”一般的邢玉堂连续刺倒几个敌人后,紧紧抱住一个美国兵,咬住这个美国兵的耳朵,两条胳膊像铁钳一样箍住敌人的肉体,直到两个人都烧成焦炭。在著名的战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也写了这场战斗,也写了邢玉堂这个战士,“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美援朝战争中,在力量对比的巨大反差下,志愿者的英雄群体,如此伟岸。如果说,科幻电影中的“美国队长”是由高科技赋予了其英雄之身,那么,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中国队长”,英雄本色,来自“精神”二字。在战争中,武器很重要,但精神同样甚至更重要。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宝贵精神,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好好传承的无价之宝。△沙场阅兵我们的这支从井冈山走来,爬雪山,过草地,历十四年艰苦抗战,经三年解放战争又三年抗美援朝,赢得西——北——南三场边境战事的军队,他们保持不变的是,他们的血管中依然奔流着如同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一般的炙热血液;不同于的是,今天的他们已经操纵航母缓缓驶向波涛万顷的大洋,驾驶歼-20、运-20飞向更辽阔的天空,这支曾经所向披靡的军队,正在用有形无形的信号,向她的所有潜在对手宣示:犯中华者,虽远必诛!△海上阅兵抗美援朝的那一代军人,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打了一场“立国之战”。不管时世如何变迁,这场伟大的战争、这群伟大的战士、这次伟大的胜利,都将永垂不朽!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扛起强军重任,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朝着梦想的方向——向前,向前,永远向前!·你若记得,他便无悔!66年前的今天,黄继光用胸膛挡住子弹!·中央再提“两弹一星”精神,是叫我们“吃苦”吗? ·铭记!66年后,让我们再忆那场震撼世界的战役▋作者:亓
创、郭
良、王财寅▋来源:我们的太空▋编辑:亓
创、秦诗凯▋邮箱:ourspace0424@163.com爱太空您就一转发、两点赞、再留言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们的太空微博”哦~~
这是一个辩论话题,同时也比较贴切我的专业研究方向,我就浅聊一下吧。我的态度是:应该尊重历史,但是做不到。应该尊重原作,但是也做不到。也就是说是应然的,却是不实然的。先说第一个:改编剧与尊重历史的关系。真实的历史不是一个逻辑严密、跌宕起伏的宏大叙事,而是充满着各种琐碎、随机、偶然、巧合的多视角日常。如果我拿一个摄像头,每天24小时不断地盯着自己,从我刚出生开始,一定盯到我去世,这当然算我这一生的历史。那么电视剧应该怎么改编呢?而这个脑洞随之而来的,就是以下几个问题:①我算老几?我又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如果就是这么事无巨细的展开,我的历史有人看吗?平凡人的历史算不算历史?是不是只有知名者的历史才算历史呢?历史是不是一个只面向特别群体的话语形态呢?我想很多朋友会下意识脑海里蹦出很多知名人物。历史剧这个说法一出来,我们就会觉得应该是讲述宏大叙事的,那些在时势中迎风破浪的英雄人物们,才能裹挟着整个时代向前进,不是吗?比如很多大人物剧,《甄嬛传》《芈月传》《康熙大帝》《黄大年》《觉醒时代》......但大家就是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也应该被算作是历史。不过,其实每个人的历史都有一个观众,这个观众就是你自己。那是在自己弥留之际的时候,在自己眼前以无数个屏幕出现的,自己过去的一生,俗称“走马灯”。只在这点来看,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想看不想看,都必须要好好地当最后一个观众,看完自己的所有过去,才会溘然长逝。有一部电视剧,我很喜欢:《走马灯株式会社》。自己可以看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忘了,就让你想起来。配图:走马灯株式会社我深知自己就是一个平凡人,不过无数个平凡人的一生被剪辑出来,就会形成时代的映射。而剪辑本身,就是基于时代变迁而设置的一种浓缩状态。有很多来自NHK拍摄的普通人纪录片就是如此。当然,不是去拍这个人的一生,而是去拍这个时代的想象。比如《无缘社会》《幼儿园》,都不是对着一个人的,而是对着一群人的。当然,如果我是作为被观看的名人,那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看到太多人的纪录片,在他们的一生结束之后,会有人找到他们当时的影像资料重新组合起来,也会有人通过扮演他们的方式将这个人进行再回顾——即便只是毫无叙事动线的碎片集合,也有粉丝会买单——说不定还是给家人们送福利,整一个写真集呢。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这个人即便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爆点,大家也会去看的,那不就是直播主吗?比如PDD、大司马的直播,长得并不俊俏清秀,但大家就爱看他们图个乐子。还是一个微电影《人人都爱查尔斯》。你作为查尔斯的粉丝,只需要带上这个全息感官设备,就能事无巨细地感受查尔斯的所有体验,我觉得这可不是尊重,而是100%还原了。②真正的历史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我们看到的,都是“正确的集体记忆”。如果真的要尊重历史,要不要把那些真实的样子拍出来?拍出来播放,作为观众能不能受得了?这就牵涉到,到底什么才算是尊重历史了:被掩盖的历史肯定不是被尊重的历史。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档案未到期之前是不能解封的,我现在要拍这一段历史的影视作品,我就找不到真实的历史痕迹,我能不能做艺术加工呢?同样的,我严格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拍,那些拥趸们是否会出现“气急败坏、歇斯底里、蜂拥而上、口诛笔伐”呢?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吧:朱元璋的长相。《大明风华》将朱元璋塑造成“猪腰子脸”,是恶意丑化吗?
短史记 对这张脸,很多人无法接受,认为《大明风华》是在“按照清朝的朱元璋画像来还原本人形象”,并据此痛骂电视剧胡编乱造。经过这般四次整容,朱元璋的真实样貌,就此消失了。这四次整容,无论是宣扬神赐“项上奇骨”,还是不喜欢“笔意逼真”要求增加“穆穆之容”,还是按照朱棣的标准像重绘朱元璋的标准像,抑或按照“帝王之姿”的相术文字转化而成的猪腰子脸,本质上都是权力催生出来的怪胎。换句话说,朱元璋的“真脸”之所以会失踪,完全是老朱家自己不想要脸的缘故,朱元璋不想要自己的真脸,朱棣也不想要他爹的真脸。就一个脸部的长相,都有很多人跑出来说是“胡编乱造”,那么如果不是长相,而是真实的不愿意为人所知的个人行为呢?那真的完全尊重历史拍出来,附着于上面的粉丝不得精神崩溃吗?我说一个比较安全的例子,前段时间塌方的虚拟主播张京华。很多粉丝对张京华一开始的印象,不就是一个搞怪、幽默、会整活的锤子主播吗?但自从他和冰糖的事情出来之后,粉丝立马就崩溃了,人间不值得加退圈回踩。我们这些旁观者,就只能吃瓜了。现在读者可以换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偶像/榜样/精神导师,然后想一下他/她真实的样子和你现在看到的样子完全不是一个样子,你绷不绷得住?所以你问我,应不应该尊重历史,我觉得应该。但是你问我做不做得到,我觉得根本做不到。再来说一下改编剧与尊重原著的问题。这次就不是从历史的真实性出发去说明,而是从媒介的表现形式去说明了。有很多故事的讲述方式,其实只能是依附于它自身所在的媒介而形成的。比如漫画作品就是通过各种格子所形成的想象画面去完成故事的,漫画作品有其他作品根本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对话框。对话框的字体、外型、大小的差异,决定性地影响着作品情绪的差异。那如果从漫画改成动画会怎样呢?大部分对话会在哪里出现呢?答案是,下面的一行持续出现的字幕。如果我们以尊重原著的方式去改写,将字幕取消,而改成保留对话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会成为动态漫画啦!我比较喜欢看的就是《请叫我小熊猫》。B站就有很多动态漫,每集时间都很有限,真要撑成10多分钟一集的话,确实是强人所难。这只是一个媒介的表象形式而已,在具体作品的风格中也是如此。每个媒介都有更能适配自己的作品题材和表达方式,甚至是小说,视觉小说游戏与手机小说都会因为观看媒介的差异而呈现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而很多作品动画改真人,简直就是灾难级别的别样风采。越是尊重原著的媒介风格和表达方式,越是给人一种特别奇怪的感觉。我还记得在我读大学的时候看过的一个真人动改剧,《樱兰高校男公关部》。怎么说呢,只要演员自己不觉得尴尬,那尴尬的就是观众了。虽然看多了也确实很带感,但是这种带感明显是过于尊重原著表达风格带来的偏离。所以,为了吻合新的受众、新的媒介表达方式,很多影视剧的改编都会想办法重新编排剧本,以及重新按照时长需要进行剪辑,尤其是在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情况下更重要。一个小说阅读,可以有大量独白,有观众的各种想象,作者可以运用各种叙事方式进行设计,甚至可以全程只用对话形式展开(比如《信息素说我们不可能》的小说,就有大量的两人微信对话)。但一个漫画或电视剧就不行。漫画和电视剧都是视觉表象,也就是通过牺牲文字想象空间,换来了图像表现,这是无论如何怎么尊重原著都做不到的。而电视剧剪出来的时长,需要保持在每集片尾设置一个悬念或转折点才可以。比如之前提到的《人人都爱查尔斯》。小说里面花了比较大的篇幅讲这个查尔斯感觉机器的同步设定,但在电影里,就一两句话带过,再加上比较有视觉特效的画面,观众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你说应不应该尊重原著,当然也应该,但只能在精神或内核上尊重,要出现实际尊重的样子,也不是不能做,但做出来非常奇怪——不排除是有些朋友爱好这一口,我确实是很难接受,直接把动画片截图变成漫画的样子贴出来的模样,真的很怪。最后你说要不要重视剧情,我觉得这也不是定数的,有些改编剧未必重视剧情,它就是营造一种氛围感,就像我之前谈到的很多科幻剧或纪录片。不过如果要选的话,我还是觉得注重剧情比尊重原著还是要靠谱一些吧。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烈士又应当如何缅怀他们看完这些烈士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也许你会找到答案“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押赴刑场的火车上时年31岁的赵一曼给儿子宁儿留下了这封遗书赵一曼的遗书(图为赵一曼儿子根据信件内容誊写,原件已遗失)。东北烈士纪念馆提供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了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共中央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前往东北赵一曼主动请缨奔赴抗日最前线她领导的游击队让日伪军接连挫败敌人惊恐地称她是“手持双枪、红装白马的密林之王”1935年11月在与日军的一次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转移腿部负伤在昏迷中被俘日军对她用尽了各种的酷刑包括用竹扦、钉手指、烙铁等赵一曼被折磨得几次昏死过去日军仍然没有得到一点想要的情报招数用尽的日本人最后决定把赵一曼押往她战斗过的珠河当众处死以威吓抗日军民1936年8月2日凌晨赵一曼被押上去往珠河的火车她向押送人员要来纸和笔为已经六年没见的儿子宁儿留下这封绝笔信随后被敌人残忍杀害图为赵一曼和儿子“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这是一位父亲给儿子写下的绝笔诗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蓝蒂裕的上线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身为四川省梁山、垫江地区特支书记的蓝蒂裕本该立即撤离但他心系着当地革命群众的安危坚持留下做好应变部署再行撤离最终不幸被捕特务们将蓝蒂裕的母亲带到牢房当着母亲的面用皮鞭抽打已满是伤痕的蓝蒂裕母亲的心都要碎了蓝蒂裕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说道“妈,你不要为我担心我就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为天下劳苦人民的翻身解放才坐牢的就是为此而死我也值得”亲情与酷刑都没有让蓝蒂裕松口特务们只好将蓝蒂裕关押在被称为“人间炼狱”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秋当新中国的曙光照亮中华大地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对狱中的共产党人进行了最后的疯狂屠杀蓝蒂裕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他拿出一个废旧的烟盒提笔在上面为5岁的儿子蓝耕荒写下了一生最后的诗句他把这首诗朗诵给大家听对当时牢房中的人说如果你们谁能出去请把这首诗交给我儿子蓝蒂裕被押送到重庆大坪刑场慷慨就义,年仅33岁“想到自己所遭遇过的那种骨肉分离的悲剧怎能不把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坚持到最后胜利呢”是一对战场重逢的兄弟留下的最后的文字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第106团曾在休整期间召开了一次忆苦大会班长邱大云在大会上说:“家里特别穷曾经用一斗米的价钱把4岁的弟弟卖了”同在志愿军第106团3营8连担任司号员的邱大华听着邱大云的血泪控诉觉得自己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弟弟后来两人给四川老家的亲人写信一对证,他们确实是亲兄弟失散多年的兄弟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重逢时任团政治委员的于永贤为兄弟二人拍下了团圆合照谁也没有想到竟是兄弟二人最后的合影邱大云(左)、邱大华(右)上甘岭战役第36天在537.7高地北山的争夺战中邱大云带领8班坚守6号阵地连续击退了敌军7次反扑就在邱大云组织战士们隐蔽时敌人的炮弹在他身旁爆炸邱大云牺牲了得知哥哥牺牲的消息邱大华要求上去为哥哥报仇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邱大华奋不顾身地将手榴弹掷向敌群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胸邱大华倒在了哥哥牺牲的阵地上多年后于永贤的儿子在整理父亲生前的文稿时邱大云、邱大华兄弟俩的信感谢于永贤为他们重逢拍的照片并表示要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争取为人民立功而写下这封信后不久战地团圆的邱家兄弟牺牲在了同一处阵地上仅仅相隔6个小时救生衣上的“全力以赴”和一封入党志愿书是战士李向群留下的最后的文字1998年夏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8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塔山守备英雄团”抵达长江抗洪前线当时年仅20岁的李向群便是其中一员由于水性好李向群加入了抗洪抢险突击队每次堵管涌他总是第一个抱着沙包往下跳鉴于李向群的出色表现党组织将他列为入党发展对象8月13日李向群正式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自己的志愿“作为一名军人我将用我的生命和鲜血去保卫我的祖国母亲保卫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请党支部把最危险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我将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汇报”8月14日李向群和其他9名战友火线入党当晚他郑重在救生衣上写下4个大字“全力以赴”不久后长江第6次洪峰来袭洪水漫过大堤李向群扛着装满土石的麻袋与战友们围大坝、堵管涌由于连续疲劳作战李向群的体力严重透支多次晕倒在大堤上指导员再三要求他以身体为重不许他再上大堤但听到紧急集合的哨声他又不顾阻拦地奔向大堤8月21日扛着沙袋的李向群重重地摔倒在大堤上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然而第二天这位军龄20个月党龄只有8天的战士便永远闭上了眼睛“如果能上场杀敌,我愿站在排头如果能边防巡逻,我愿优先报名我愿在此关头奉献出一份力量请组织接受我的请战”这是戍边战士王焯冉最后留下的《决心书》和《请战书》1996年王焯冉出生于河南漯河作为家里的长子一向乖巧懂事的王焯冉却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入伍“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2016年9月王焯冉正式成为新疆军区某团一名新兵他在新兵训练中成绩突出又成为了一名班长在边防一线战士们会在执行任务前写好一封“遗书”若是真有不幸发生这封“遗书”便会交到他们的亲人手里王焯冉曾写道“我有时会常常想起以前在家的日子妈妈做的烩面老爸做的油饼……爸妈,儿子不孝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2020年6月王焯冉作为渡河先锋率先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拼力救助四位战友脱险英勇牺牲年仅24岁烈士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字字千钧,句句滚烫这绝笔,是诀别,也是嘱托更是跨越时光的传承这是这些文字后来的故事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为了革命活动她改名换姓却也因为这个原因她的家人并不知道她已牺牲多年苦苦寻找她的下落新中国成立后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电影赵一曼的儿子看了电影却不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母亲确认赵一曼就是自己的母亲后宁儿去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这封信写下二十年后收信人宁儿终于看到了它从纪念馆出来已经成年的宁儿坐在台阶上放声痛哭如今在四川宜宾赵一曼的故乡到处都能找到以她名字命名的地标她出生的村子改名 “一曼村”人们说我的身份证上有你的名字这就是最好的纪念方式记有蓝蒂裕绝笔的烟盒不幸遗落这首诗却靠着渣滓洞中狱友们的记忆得以保留下来1960年,蓝耕荒的母亲从书店买到一本《革命烈士诗抄》蓝耕荒第一次看到了父亲写给自己的这首诗他抑制不住涌出热泪泣不成声第二年,蓝耕荒便报名参军成为了炮兵部队的一名通讯兵1964年,蓝耕荒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共产党员2021年,77岁的蓝耕荒给父亲写下了一封回信您离开我们已整整72年了今天,仿佛你又回到我们的身边关切而又严肃地问我:荒儿,我赋予你们的重托寄予你们的希望我和我的战友们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如今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邱大云、邱大华两兄弟用生命赢得的那场战役上甘岭战役被后人牢牢记住那些伟大的牺牲和那场伟大的胜利鼓舞着后来者继续前行李向群牺牲后他的父母悲痛万分他们来到抗洪一线李向群的父亲穿上儿子生前的救生衣加入了抗洪抢险的队伍李向群的母亲为连队的官兵们缝被洗衣得知儿子在部队入党的消息李向群的父亲替儿子交了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党费李向群所在部队驻扎的中学后来改名为“向群中学”原广州军区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李向群连”每天连队点名时第一个点的就是李向群2020年7月,在武警荆州支队的支援下,南平镇易家渡险情得到控制,战士们在向群中学休整。离开前,武警官兵为向群中学的贫困学生捐款。王焯冉的表弟盛冠杰2021年大学毕业后放弃国企工作机会报考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如愿接过哥哥的钢枪入伍至今,他的军装口袋里一直装着王焯冉母亲杨素香写的几句话:“冠杰,你像你哥哥一样去保家卫国全家人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为什么仍要纪念烈士?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父母、儿女、爱人忍痛与亲人生离死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在绝笔中所畅想的美好生活他们在遗书中写下的想过而没能过上的日子是我们在安享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人民的幸福是对烈士们最大的告慰不懈的奋斗是对烈士们最好的纪念此刻,无论你身在何地请向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躯的烈士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致敬先烈,继续前行来源:人民日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无锡广电新媒体中心官方号无锡广电官方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远铭记电视剧演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