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的发现》记录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唐代“牛李党争”,李党领袖李德裕,与牛党领袖李宗闵互相攻讦,视为寇仇。李德裕被贬到维扬(扬州)时,在湖州任职的李宗闵升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李德裕吓得不得了,害怕对方得势后打击报复,遣专人带礼物和专信给李宗闵,祈求和好。但李宗闵根本不鸟他,为了避开这个烦人的政敌,特意绕路从江西赴洛阳就职,磨刀霍霍准备收拾这厮。结果很快啊,李德裕竟然拜相了!他经过洛阳的时候,这下轮到李宗闵惶惶不可终日了,虽然太子宾客和宰相一样都是三品,但李宗闵的官只是个闲职,其实屁的权利的都没有,李宗闵多方去求那些和李德裕关系不错的中间人,致书称“乞一见,以解怨”。李德裕回书:怨则不怨,见则无端。阴阳怪气了一把:我对你倒没什么怨,也没必要见什么面。李德裕和李宗闵其实都曾数度拜相,有一次李宗闵位居宰相时,李德裕担任兵部尚书,很被皇帝赏识,拜相指日可待,李宗闵整日为此忧虑不已,杜牧的堂兄杜悰当时任京兆尹,和李德裕、李宗闵关系都不错,他看出来李宗闵的心事,有意要化解党争,说:我有办法化解你们两人的恩怨,就怕你不能用。李宗闵急了:您赶紧说。杜悰:李德裕诗词文章都不错,只可惜没有科考功名(靠门荫得官),他自己也很在意这个,你如果能推荐他做科举取士的主考官,他肯定大喜。这等于让李德裕通过科举取士来培植自己党羽,李宗闵当然不能同意,沉默良久后,说:换一个法子吧。杜悰又说:或者保举他担任御史大夫(亚相),也行。李宗闵同意了,杜悰再三嘱咐,和李宗闵约定这事,然后跑去和李德裕报喜,说李宗闵要保举他升任御史大夫,李德裕听后感动的流泪,说:这可是个大官,我怎么当得起,千恩万谢。结果李宗闵又去找党羽杨虞卿商议,杨虞卿力阻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本有希望终结的牛李党争,由此愈演愈烈。杨虞卿的堂妹是白居易的妻子,白居易因朝廷党争不已而厌倦,也因自己的这从关系,为避祸,下半生几乎一直待在洛阳任闲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方尚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