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美30岁才学钢琴的钢琴家怎么样 一位30岁才学钢琴的钢琴家家的使用体验和评价?

当你读到这个访谈的时候,英格丽德·弗里特(Ingrid Fliter)身上的最热标签已不再是古典钢琴家了,就像主流媒体与她的粉丝们所庆祝的那样,她已从一个又一个的著名音乐会中喷薄而出。她受欢迎的原因不像郎郎那样以粉丝数量众多而著称,实事上,她的演奏轻松的驾驭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并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所。最近,爵士钢琴家乔恩·雷根(Jon Regen)采访了她,并在‘键盘杂志“上称她的演奏是令人惊叹的跨界表演。缜密的方法是她成功的原因,无论在激昂或安静的音乐中,都能够突然释放出她令人震惊的绚丽。在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展现出几乎看不见的主题线条和完全意想不到的美,她的音乐仿佛一种情感的电流。像迅猛的火花在沉默中迸发出。然而,她的成功与其对肖邦作品的理解联系紧密,关于这一点她曾多次声明。好多钢琴演奏家对肖邦的作品也同样展示出其强大的魅力,但只有很少的人真正掌握其精髓:英格丽德·弗里特在演奏中能够做到与肖邦同呼吸共命运。尽管她对贝多芬的作品也把握得同样出色,但对于前者,她总是能够演绎得无比绝伦的虔诚与圣洁。在推广中,她尽情的展现出古典音乐作品的魔力,即使在网页上,她也被高度曝光。与百代唱片公司(EMI)签订合约后,英格丽德·弗里特很高兴的把最近没有删减过的演出分成两个专辑首先投放到iTunes上。MySpace 和 YouTube当然也成为提升她知名度的工具,尽管其中一些内容没有实时更新,但这些内容并不过时。毕竟,英格丽德·弗里特对音乐的理解是永恒的,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才做的工作,我们今日对话也因此而来。您以前的专辑都是在现场录制的,这次是录音棚录制的,感觉怎么样?是把它想象成音乐会的环境呢?还是感觉它是完全不同的场所呢?尽管我曾认为‘演奏需要相对独立的环境,在录音棚里录音与现场录音会有所不同,因为现场录音只有一次向观众表现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演奏者会有些紧张,或许不能完全表现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但是恰恰相反,我的经验告诉我,只要你拥有情感交流的强烈意愿,不管你的听众是在离你两米开外的地方还是在大洋彼岸,演奏的效果完全取决于你的心理状态。录音棚录音会有多次演奏的机会,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奏,并选取最理想的版本。这是一种挖掘内心并快速提升自我的好办法。在与百代唱片公司(EMI)签约之前,您在VAI已经有一张DVD与两张现场录制的CD投入市场了。到目前为止,这些活动对你的音乐之路有什么影响吗?它们对我演艺生涯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毕竟它们是我的第一次官方录音,我对此投入了很深的情感。当然,它们也代表了我一生中的特定时期。另外,我后来才知道:格莱美比赛的评委最早就是通过这些录音了解我的。因此,我要感谢它们。在一些DVD的采访中,你提到小的时候罗宾斯坦对你影响很大。您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古典音乐的事情吗?它们是促使您热爱音乐的主要原因吗?当然,我觉得一个小孩就像一块海绵,它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根植于其内心中,并且会影响他的将来。我非常幸运出生在一个具有音乐氛围的家庭之中,家人都非常喜欢音乐,并相信音乐对人的一生很重要。我父亲经常在家中弹起动听的音乐,大都是肖邦的作品,我的母亲会在给我洗澡的时候唱美妙的咏叹调。我的姐姐是个非常具有音乐素养的人,她把钢琴与吉它都弹得很棒。在刚刚有卡带的那个年代,他们就经常带我去看音乐会和电影,看那些关于本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的电影。我记得那时我看过鲁宾斯坦演奏的《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格里格的作品,那时他已经92岁了!还有著名的‘霍洛维茨在莫斯科’的音乐会;还有音乐纪录电影《从毛到莫扎特》,它是根据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中国之行拍摄而成的。在那段时间里,我把电影《莫扎特传》接连看了20多遍。因此,音乐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与它之间的联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您经常提到:‘小时候所有细胞都是打开的’,现在您已成为经验丰富的艺术家,这些还是需要尽力去维持的吗?小孩子学习新事物、接受新信息的方式都是下意识的。成人之后这成为一种选择:是否仍然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保持那种新鲜的活力?在我们最后一次的邮件通信中,您提到‘诠释作品能够使您触碰到一种未知的能量,它会反映在DVD中,而这种诠释也是作曲家思想的一部分’。这种感觉是您与作曲家间的身心融合吗?在您演奏他的作品时,能够获得这种感觉吗?就像读他的人物传记时一样?对我而言,面对一首作品最自然的诠释方式就像是在讲述故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会努力去感受作曲家所感受到的内容。这并不是说我很确定作曲家想要表达什么,我只希望我所获得的知识与直觉能够让我的演奏更加接近真实的作品风格与情感。此外,我经常会选择那些自己很有把握的作品来演奏。在最近的电子邮件中,一位评论家提到‘他特别喜欢您六月份在威格默音乐厅中的演奏,那次演奏您把一首阿根廷舞曲穿插在了古典曲目当中’。这样的‘穿插演奏’在您以后的音乐会中会更多吧?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想象得到:是文化背景让您与阿根廷音乐紧密相连。还有一首我也特别喜欢演奏的阿根廷音乐,它是皮亚佐拉的探戈经典《再见了,诺尼诺》。我确实感觉自己的成长是和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次弹起它,都让我感觉到我把家乡的音乐带到了世界各地,并诚挚的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您已经公开表示要在美国开更多的演奏会,为什么呢?总体来说,美国是古典音乐和文化比较普及的国家。我们曾经在美国开展一些新的项目,使得有机会游遍美国。这个经历让我高兴的看到到处都有定期参加音乐会的人们,他们常常占满了整个音乐厅。这些激起了我很高的热情与期望。当我们要提供您一次机会来组织一场充满想象力的音乐节时,你说你的梦想是要在同一场合演奏所有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您离这个梦想是否越来越接近了呢?现在我依旧梦想在我个人音乐节上演奏所有的贝多芬协奏曲。但是,不仅仅如此。我要告诉你:在这场音乐节里,我想与我的音乐家朋友们(出名的和不出名的)一起合作,共同举办一场真正的音乐盛筵。
虽然「海上钢琴师」整部电影是架空于历史的戏作,剧中人物几乎都是虚构,但是这位黑人乐手的形象在历史上却是真实存在的。Part 1 被海上钢琴师羞辱的黑人乐手到底是谁?他和剧中名字一样:Jelly Roll Morton,他是美国早期爵士钢琴家、乐队领班和作曲家。Jelly Roll Morton我们曾在爵士乐,远不止是你想的那样一文中提到过,在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大量的黑人乐手在情色场为嫖客伴奏,演奏着拉格泰姆式的蓝调音乐,而Jelly Roll Morton就其中的代表人物。你可能会说,他在剧中不是一个狂妄自大的“反派角色”嘛?没错,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也极富争议,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你在剧中会看到的台词:电影中的Jelly RollMorton从小就展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跟随教堂的牧师学会了弹奏钢琴。14岁时,他开始在新奥尔良的妓院中演奏钢琴,同时兼职皮条客。他的祖母发现他在妓院里瞎胡混后,把他赶出了家门,他后来在采访中回忆到:“她告诉我,恶魔般的音乐注定会让我失败。”14岁的Morton就这样开始了流浪生涯。几年间,他几乎跑遍了美国南方,做过赌徒、台球手、喜剧演员,甚至是男伎,但他并没有放弃音乐,在旅途他受到了各地不同音乐风格的影响,开始参加一些大型演出,并且尝试着自己创作。Jelly Roll Morton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多首名曲,1915年,他写下了著名的「Jelly Roll Blues」,据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首爵士乐作品,他第一次用乐谱记录下了新奥尔良爵士乐。两年后,Morton在好莱坞表演了一首探戈风的爵士乐曲:「The Crave」,引起轰动。这首歌恰好就是在「海上钢琴师」中于1900斗琴时的乐曲。20世纪20年代是Morton的生涯巅峰期,他签约Gennett唱片录制了30多张唱片。1926年,又和当时最大的唱片公司Victor签约,这期间他与Red Hot Peppers乐队录制的唱片十分畅销,是20年代最经典的爵士作品,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这期间,人生得意的Morton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经常出没各种名流场所,个性张狂、喜爱炫耀,穿着裁剪得体的时髦套装侃侃而谈,在他的兜里始终揣着雪茄、一支手枪和一瓶威士忌。Jelly Roll Morton就像你在「海上钢琴师」中看到的那样,当然因为戏剧效果的需要,电影极大地夸大了他狂傲的性格:电影中的Jelly Roll但是当30年代摇摆时代来临后,Morton开始走下坡路,随着大萧条和唱片业的崩溃,被RCA收购的Victor唱片未和他续签。而固执的Morton仍然坚持着“老掉牙”的经典爵士,不愿与去演奏摇摆乐。风光不再的他,为了营生,只好去为一些摇摆音乐家伴奏,并为他们写一些时兴的曲子。讽刺的是,在摇摆乐时代穷困潦倒的Morton,却写出了最为著名的摇摆乐曲。他为后来的“摇摆之王”Benny Goodman写的首张单曲「King Porter Stomp」,竟然成了整个30年代最流行的乐曲之一。不过在当时,几乎没人知道它的作者是谁,Morton甚至没能拿到一分钱版税。Jelly Roll Morton与Red Hot PeppersPart 2 他真的发明了爵士吗?1935年, Morton搬到华盛顿,在一家小酒吧弹钢琴。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名为国会图书馆整理民俗档案的学者,他对莫顿进行了采访,邀请他为国会图书馆录音。这原本是一则简短的采访,但学者发现眼前的这位黑人大叔绝非等闲之辈,于是录制出了八个多小时的演讲和钢琴演奏。在录音中,莫顿不时地提到自己才是爵士乐的发明者,并用演奏来证明。他在录音中说到,后人普遍认为爵士乐奠基者Buddy Bolden演奏的是拉格泰姆,而不是爵士乐,自己早在1902年就发明出了最早的爵士乐——这一年他发明了左手大跨度伴奏,这是爵士乐演奏技法的重要特征。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乐评人大为光火,没人会相信一个如此落魄之人是爵士乐的发明者,再加上Morton向来张扬跋扈的性格,“我发明了爵士”这句话反而给他招来了不少非议,他傲慢的性格使得音乐圈内对他嗤之以鼻。这也是「海上钢琴师」中所展现出的形象:高傲自大、且极其自负,甚至连微笑时露出他那颗镶着钻石的门牙。真实的Morton爱笑是真的,有没有钻石门牙却无从而知以至于在1941年,Morton去世时,甚至没有多少人参加他的葬礼。然而在他死后不久,古典爵士乐重新流行起来,迪克西兰爵士乐的迎来了复兴,正如长号手Kid Ory所说:”如果他再多活上几年,兴许还会迎来职业生涯新的辉煌。”不过时至今日,不少音乐史学家都指出Jelly Roll Morton在爵士乐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0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这些录音以一套内含8张CD的唱片形式发行,获得了两项格莱美奖。同年,Morton荣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钢琴盒元素设计的套装CD虽然这些非商业唱片的保真度很低,但它却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Morton的历史地位。当然,他那句“我发明了爵士”确实有夸大之嫌,因为爵士乐其实从来不诞生于某一个人,它是一个时代成百上千的音乐家共同创造的产物。Part 3 海上钢琴师原声赏析——一部爵士发展史其实当我们回过头再看来这部「海上钢琴师」时,不难发现电影里已经展现出来了爵士乐的诞生。当主人公1900第一次见到钢琴时,响起的是拉格泰姆大师Scott Joplin的作品:天才的1900在听到Scott Joplin的音乐后,无师自通般的弹起了钢琴。我们在上文中也曾提到,拉格泰姆这种音乐来自新奥尔良,正是爵士乐的源头之一。呆在船上的1900接触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各色人群,为他们弹奏着民族音乐。这极其类似爵士乐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环:新奥尔良作为当时美国最大的港口,接纳着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群,当非裔黑人大批涌入新奥尔良,当他们带来的蓝调音乐与新奥尔良的拉格泰姆、各种民族音乐融为一体时,爵士乐就此诞生。后来来到船上的小号手Max,也同样来自新奥尔良。20世纪初期,在传统的古典乐架构之下衍生出了爵士乐,一些爵士乐手受到过良好的欧洲古典音乐教育,为了展现这一时代的音乐特征,电影除了选用Jelly Roll Morton和Scott Joplin已发行的爵士乐唱片音乐之外,还制作了大量的原创配乐。为「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的是著名电影配乐大师Ennio Morricone,他为电影创作了大量的爵士配乐,而钢琴家Gilda Buttà则制作了更多的古典配乐。他们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编写出古典与爵士相融合的迷人乐章。主题曲「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宏大而壮丽。Morricone采用了典型的管弦乐编制,在通过弦乐展现舒缓而追溯的主旋律同时,时而用钢琴与管乐器演奏出短小而精悍的爵士片段,展现出George Gershwin式的交响爵士乐风格。「Child」则用长笛独奏描绘了1900一生中最快乐的童年时光。1900与Max的初见在风浪颠簸的邮轮之上,1900弹奏起一曲轻松诙谐的「Magic Waltz」:在唱片公司找到1900在船上为他录制唱片时,1900原本极不耐烦随便弹奏着钢琴,但是当他看到透过舷窗瞥见金发女孩的那一瞬间,爱的旋律喷薄而出:「Playing Love」1900思念一见倾心的金发女孩,随手弹奏出一段随性而灵动的旋律:「The Crisis」隐匿的冲动、含蓄的爱恋铺陈在这段旋律里,就像塞林格说的那样:“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如果你打算去影院欣赏这部电影,要记得在正片结束后千万不要离去,片尾曲也有大惊喜:「Lost Boys Calling」由 Pink Floyd 的主唱 Roger Waters 和Van Halen吉他手Edward Van Halen合作完成,成为被无数歌手翻唱的经典。作为一部以音乐为主要元素的影片,「海上钢琴师」的电影原声带赢得了包括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在内的数项大奖,连同这部电影一起,成为唱片史上永恒的经典。而至于那位被1900击败的Jelly Roll Morton呢?请忘记他的狂妄与自大吧,聆听就好。
2022-04-25 18:56
来源:
长枪短炮看世界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64届 美国格莱美音乐奖颁奖典礼上,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马友友拿下个人 第19座格莱美大奖,刷新现役古典演奏家的最高纪录。
而在去年,流行天后 碧昂丝(Beyoncé )获得九项提名,最终抱回四项大奖,也让她生涯累积的获奖次数达到27 座,和传奇巨星昆西琼斯(Quincy Jones )并列历史第二多, 但大家知道史上获得最多格莱美的音乐人是哪位吗?
答案就是指挥大师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 )。
这位曾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长达22 年之久的匈牙利籍指挥家,一生共获得31 座殊荣,至今仍难有其他音乐人打破这项纪录。
古典音乐家格莱美音乐奖前50名排行榜
第1名 乔治·索尔蒂(指挥家)
31座格莱美(74次提名)
第2名 布列兹(作曲家、指挥家)
26座格莱美(67次提名)
第3名 约翰·威廉姆斯(作曲家、指挥家)
25座格莱美 (72次提名)
第4名 霍洛维茨 (钢琴家)
25座格莱美 (45次提名)
第5名 马友友(大提琴家)
19座格莱美 (29次提名)
第6名 伯恩斯坦(指挥家、作曲家)
16座格莱美 (63次提名)
第7名 罗伯特·肖(指挥家)
16座格莱美 (38次提名)
第7名 帕尔曼 (小提琴家、指挥家)
15座格莱美 (47次提名)
第8名 蕾昂泰茵·普莱斯(歌唱家)
13座格莱美 (25次提名)
第9名 MTT(指挥家、作曲家)
12座格莱美 (39次提名)
第10名 普列文(作曲家、指挥家)
10座格莱美 (44次提名)
第11名 詹姆斯·莱文 (指挥家)
10座格莱美 (37次提名)
第12名 鲁宾斯坦 (钢琴家)
10座格莱美 (34次提名)
=第12名 科林·戴维斯(指挥家)
10座格莱美 (34次提名)
第14名 埃莫森四重奏
9座格莱美(13次提名)
第15名 伊曼纽尔·艾克斯(钢琴家)
8座格莱美 (19次提名)
第16名 多明戈(歌唱家)
7座格莱美 (31次提名)
第17名 艾萨克·斯特恩(小提琴家)
7座格莱美 (29次提名)
第18名 阿什肯纳齐(钢琴家、指挥家)
7座格莱美 (21次提名)
第19名 斯拉特金(指挥家)
6 座格莱美(35次提名)
第20名 巴伦博伊姆(钢琴家、指挥家)
6 座格莱美(18次提名)
第21名 罗斯特洛波维奇(大提琴家)
5 座格莱美 (27次提名)
第22名 迪斯考(歌唱家)
5 座格莱美 (25次提名)
第23名 巴托丽 (歌唱家)
5 座格莱美 (17次提名)
第24名 凯瑟琳·巴图尔(歌唱家)
5 座格莱美 (16次提名)
第25名 帕瓦罗蒂 (歌唱家)
5 座格莱美 (15次提名)
第26名 约翰·亚当斯 (作曲家)
5 座格莱美 (14次提名)
第27名 斯特拉文斯基 (作曲家、指挥家)
5 座格莱美 (11次提名)
第28名 格伦·古尔德(钢琴家)
4 座格莱美 (21次提名)
第29名 布里姆(古典吉他演奏家)
4 座格莱美 (20次提名)
第30名 朱利尼(指挥家)
4 座格莱美 (19次提名)
第31名 弗莱明(歌唱家)
4 座格莱美 (17次提名)
第32名 茱莉亚四重奏
4 座格莱美 (16次提名)
第33名 杰西·诺曼(歌唱家)
4 座格莱美 (15次提名)
=第33名 霍恩(歌唱家)
4 座格莱美 (15次提名)
第35名 洛林·马泽尔(指挥家)
4 座格莱美 (13次提名)
第36名 特菲尔(歌唱家)
4 座格莱美 (12次提名)
第37名 穆特(小提琴家)
4 座格莱美 (11次提名)
第38名 潘德雷斯基(作曲家、指挥家)
4 座格莱美 (8次提名)
第39名杜达梅尔(指挥家)
4 座格莱美 (4次提名)
第40名 卡拉扬(指挥家)
3 座格莱美 (40次提名)
第41名 西蒙·拉特(指挥家)
3 座格莱美 (21次提名)
第42名 玛塔·阿格里奇(钢琴家)
3 座格莱美 (20次提名)
第43名 佩拉西亚(钢琴家)
3 座格莱美 (18次提名)
第44名 海菲茨(小提琴家)
3 座格莱美 (15次提名)
第45名 本杰明·布里顿(作曲家)
3 座格莱美 (12次提名)
第46名 皮亚蒂戈尔斯基(大提琴)
3 座格莱美 (11次提名)
第47名 乔伊斯.迪多纳托(歌唱家)
3 座格莱美 (10次提名)
第48名 内维尔·马里纳(指挥家)
3 座格莱美 (9次提名)
第49名 希拉里·哈恩(小提琴家)
3 座格莱美 (5次提名)
第50名 詹姆斯·康伦(指挥家)
3 座格莱美 (4次提名)
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www.musictoday.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才学钢琴的钢琴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