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阅读匹配题会有重复的么的篇后十题考察什么?


导语: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基础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一、单项选择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c)a.干涸(hé)窥伺(sì)扪(mén)心自问b.霰(xiàn)雪雉堞(dié)同仇敌忾(kài)c.提(dī)防日晷(jiǜ)图穷匕见(xiàn)d.罢黜(chù)鞭笞(chī)方兴未艾(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a.义气 意气用事 正规 步入正轨b.提名 金榜提名 委曲 委曲求全c.国事 共商国是 过度 过渡时期d.真言 仗义执言 谋取 牟取暴利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a.勘察 前仆后继 提纲挈领 揠旗息鼓b.慰藉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明火执仗c.脉博 同仇敌忾 利令智昏 沽名钓誉d.赧然 贻笑大方 提心吊胆 日没途穷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咬文嚼字有时是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适当的一组是(b)任何人承担对外的各种业务,一律实行有限授权,不得自行其是、自作主张,______不允许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违者______予惩处,______追究法律责任。这种领导体制_____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______确保了厂长的中心地位,使整个生产指挥系统运行畅通。a.也就及至既还 b.更则直至既又c.也则直至又又 d.更就及至又还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目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b.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c.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我也很幸福,很快乐。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7.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a.在《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文章中,他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b.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c.小王回到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朋友仍然坐在那里聊天。d.董事长见到总经理非常高兴,不由分说地拉到了办公室。8.汤显祖是(b)a.元代作家 b.明代作家 c.清代作家 d.宋代作家9.《聊斋志异》的作者是(d)a.罗贯中 b.冯梦龙 c.吴敬梓 d.蒲松龄10.“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上一句是(b)a.不尽长江滚滚来b.长风破浪会有时c.青春做伴好还乡 d.天涯何处无芳草11.以下作品中,属老舍写的是(d)a.《边城》 b.《围城》 c.《家》 d.《骆驼祥子》12.长篇小说《子夜》的作者是(c)a.朱自清 b.鲁迅 c.茅盾 d.巴金13.泰戈尔是(d)a.美国作家 b.英国作家 c.法国作家 d.印度作家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白话文,完成文后的三题。(一)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实质上是教育本体论与教育工具论内在矛盾在现时基础教育中的反映。表面看,教育本体与教育工具论是对立的。然而,正是这种对立构成了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人的发展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得教育得以存在,并获得了发展的内源动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是强调教育的本体价值;应试教育重在选择,是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所以,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互为依存,各有存在的合理性。当然,肯定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并非意味着它是科学的,而是给予一个考察的新视角,坚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让二者各取其长,是教育改革个富有理性和全面性。而且使素质教育的讨论不再仅仅定位于对应试教育种种弊端的克服和反思上,而是放眼于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上,成为新时代精神在教育中的集中体现。这样,素质教育就成为独立的、有特定时代内涵的教育学概念,是基础教育改革在现时代的根本目标和理论指南。素质教育的内涵把握必须建立在可能实现的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其目标是全体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目前我们一方面要改造数千年形成的不合理成分,另一方面又要迎接世界新技术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又要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和学术精英,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选拔人才与整体提高、知识与能力、个体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其内涵可概括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生活原则。(二)关于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以高扬人的价值、重视终极追求、强调人的核心为理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及表现,时代性是它的内在本性之一;人文精神又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为价值取向。有超越性的特征,是时代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体。中国古代曾形成“尊天、远神、重人”的人文精神传统,但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使人文精神的本质不断蜕化成了“吃人”的礼教;五四运动时期。民主、科学又成了人文精神的核心;进入8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在呼唤新的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精神总是在时代的变革中变化,但它作为匡正时弊,保证社会及人健全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始终如一的。素质教育作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它需要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的理性精神,自由尊重、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自由创造、自我完善的主体精神。展现生存意义、崇高价值的理想精神。素质教育不仅要为我国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为动力支持,而且要为数以千万计的高科技人才和学术精英提供充裕的后备资源,跟要为广大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文教育,而且要更关注科技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1)“人的发展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得教育得以存在,并获得了发展的内源动力。”从句中看,什么“获得了发展的内源动力”?正确的一项是(d)a.人 b.社会 c.差距 d.教育(2)对“坚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的现实原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a.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b.目前我们一方面要改造数千年形成的不合理成分,另一方面又要迎接世界新技术的挑战。c.应试是为选拔、培养精英人才来发展高科技。d.我们既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又要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和学术精英,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3)在下面4对关系中,哪一对关系主要体现了“既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又要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和学术精英”的要求。(a)a.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 b.教育与生活c.知识与能力 d.个体与社会考生对于成人高考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篇二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鲶”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  )a.孟光、季鹰、伊尹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参考答案:b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对偶b.夸张比喻c.对偶比喻d.比喻顶真参考答案:b3.《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a.反对b.赞成c.无所谓d.顺其自然参考答案:a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a.排比b.夸张c.比喻d.比拟参考答案:c5.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的小说家,他属于(  )a.现实主义作家b.浪漫主义作家c.超现实主义作家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参考答案:d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a.《离*》b.《九章》c.《九歌》d.《天问》参考答案:c7.冯谖三次弹铗高歌,说明了他(  )a.无才无德、志短性贪b.装愚守拙、巧于试探c.对现实生活不满d.喜爱唱歌参考答案:b8.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  )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近体诗参考答案:c9.提出诗歌要讲求“三美”的是(  )a.郭沫若b.鲁迅c.胡适d.闻一多参考答案:d10.关于郭橐驼说法正确的是(  )a.唐代农艺家b.唐代的一个隐士c.庄子寓言中的人物d.虚构的人物参考答案:d11.《苦恼》中有深化主题和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作用的一组对比是:(  )a.车夫与军官的对比b.车夫与三个青年的对比c.老车夫与青年车夫的对比d.人与马的对比参考答案:d12.《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a.慷慨悲凉b.沉郁顿挫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参考答案:d13.“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a.刘备b.刘邦c.刘桢d.刘禹锡参考答案:a14.“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参考答案:c15.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入是(  )a.沈从文b.茅盾c.鲁迅d.巴金参考答案:c16.短篇小说《月牙儿》的作者是(  )a.冰心b.赵树理c.巴金d.老舍参考答案:d17.曹雪芹是(  )a.宋代文学家b.明代文学家c.清代文学家d.元代现实主义作家参考答案:c18.下列作家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a.王昌龄b.白居易c.柳宗元d.李商隐参考答案:d19.《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的(  )a.《薄奠》b.《达夫散文集》c.《屐痕处处》d.《闲书》参考答案:d20.与韩愈齐名,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一位中唐作家是(  )a.柳宗元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参考答案:a二、名词解释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1.万姓胪欢参考答案: 陈述,传告22.“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参考答案: 许,左右23.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至何处为极。参考答案:极:穷尽,尽头。24.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参考答案: 请,央求25.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参考答案: 祭祀26.虽然眼底人千里。参考答案: 眼前27.急敛暴征求考课。参考答案: 指按一定标准考察官吏的政绩.分等级加以升降或赏罚。28.瀚海阑干百丈冰。参考答案:沙漠;纵横的样子29.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参考答案: 鞭辟入里:开掘、阐发得深刻透彻。烘染:烘托渲染。尽:把……完全表现出来。致:意态,情趣。30.契阔谈宴参考答案: 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之意31.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参考答案:可供人借鉴的历史书籍3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参考答案: 只是因为33.兵燹参考答案:因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3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参考答案: 以……为贱;给……东西吃35.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参考答案:因;做了36.厘定规则参考答案: 整理规定37.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参考答案: 同“纵”,合纵38.是谁之过与?参考答案:通“欤”,语气词39.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参考答案: 缠绕草垫子40.何事长向别时圆?参考答案: 长向:常常在。三、简答题:41~5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41.《门槛》采用了什么方式来组织全篇?参考答案: 作品巧妙地运用对话的形式组织全篇。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用对话展现革命事业对革命者的种种考验,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作品深厚的恩想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组连贯的对话之中,这正是作者艺术构思的显著特征。42.本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 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景中含情,情中见理。4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参考答案: (1)创造性地运用了七组八声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犹如巧匠运斧,毫无凿痕,且层层深入,直人人心。“寻寻觅觅”写举动之惶惑,反映词人若有所失精神状态;“冷冷清清”写环境之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的寂寞、凄惨。这些叠字,不仅增加了表情达意的功能,且富于音乐节奏感。这轻细、呜咽的齿音,短促的节奏,正好表达出作者晚年家破人亡后的凄惨心境。(2)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不少口语词,使全词朴素浅近而又亲切自然。44.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点?参考答案:选取最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色,如碧绿的天空、驯鸽的飞声、树叶底漏下的阳光、破壁腰中牵牛花韵蓝朵、槐树的落蕊等等,描写紧扣“清”、“静”、“悲凉”,突出故都“色彩浓,回味永”。45.全词用了哪两种抒情方法?参考答案: 用了借景抒情和借典故抒情两种抒情方法。46.简述沙子龙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 沙子龙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是没落保守,在狭小的天地里自我叹息,自我欣赏,孤傲执著地与现实抗衡。4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同时也隐约地流露了作者谪官居外的凄凉寂寞之情。48.本文将大海当作“海的女神”来写,用了什么手法;希望人们都来做个“海化”的青年,用了什么手法?参考答案: 说大海是“海的女神”,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海化”的青年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手法)。49.概括说明本文中钗、黛性格的差异。参考答案: 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伤送药。她的出场是“手里托着一丸药”,进门之后先关照用药的方法,再询问伤情,表现出她的端庄稳重、落落大方、周到得体;在劝慰宝玉时,她有意识地流露出对宝玉的感情,但话说了半句又吞了回去,这既表现了她的端庄稳定,又说明她受封建礼教的*很深;她对宝玉虽同情心疼,但更多的是埋怨宝玉不听人劝、不在外头大事上下功夫,表明她本质上是维护封建正统,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当袭人无意中说起薛蟠与宝玉挨打有内在的干系时,她一番堂皇正大的话,既开脱了自己的哥哥,也给袭人下了台阶,同时还进一步获得了宝玉的好感,表现了她处事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宝玉挨打后,黛玉也来探伤,她的出场是在人散尽、太阳落山之后,表现出她性格的孤僻;她上来的动作就是“推”,表现出她的情不自禁;她上来就哭,而且是从头到尾的哭,表现出她的多愁善感和对宝玉的一片真情;她从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说“你可都改了罢”,是出于对宝玉挨打心疼至极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哀鸣;她的退场是慌忙从*逃走,不愿受人取笑,表现了她的敏感、孤僻和清高。50.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本篇小说描述了普法战争中一个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胆杀敌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大义凛然的农民英雄形象,表现出法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四、填空题:51~7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51.自居易与_________齐名,在诗坛上并称“元白”。参考答案: 元稹52.孔子,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参考答案:丘、仲尼、春秋、儒53.《季氏将伐颛臾》体现出孔子关于治国以礼、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参考答案:为政以德54.八一嫂是小说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参考答案: 《风波》55.“望故乡渺邈,__________”。参考答案: 归思难收56.日薄西山__________。参考答案: 气息奄奄5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_________;河海不择细流,故能_________;王者不却众庶,故能_________。”参考答案: 成其大,就其深,明其德58.巴金的*作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 《灭亡》59.《壮悔堂文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 侯方域60.欧阳修的作品集主要有__________参考答案: 《欧阳文忠公集》61.小说《苦恼》的作者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契诃夫62.“后叙”是一种兼有叙事和__________的文体。参考答案:议论63.陶渊明是___________时期的诗人,是古代——诗派的开创者。参考答案: 东晋;田园64.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参考答案: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65.《氓》从题材内容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诗。参考答案:弃妇66.《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_________。参考答案:培根67.“__________出于柙,__________毁于椟中。”参考答案:虎兕龟玉68.《红楼梦》原名《_________》。参考答案:石头记69.每篇文章必有一个__________,你必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个主旨上。参考答案: 主旨70.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篇三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题单选 在中国文学,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柳永c.苏轼d.李煜参考答案:b第2题单选 下列教材中的作品,哪一首诗属于七律( )a.《杜陵叟》b.《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c.《从军行》(其四)d.《行路难》(其一)参考答案:b第3题单选 现代倡导诗要格律化,做到“三美”的诗人是( )a.胡适b.闻一多c.徐志摩d.艾青参考答案:b第4题单选 梁实秋的《谈时间》是一篇( )a.抒情随笔b.记景随笔c.议论性随笔d.纪实随笔参考答案:c第5题单选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a.被动句b.判断句c.宾语前置d.双宾语句参考答案:c第6题单选 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淮海词》b.《漱玉词》c.《清真词》d.《稼轩词》参考答案:d第7题单选 《长亭送别》中,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的最为强烈的曲词是( )a.有梦也难寻觅b.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c.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参考答案:d第8题单选 “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借代d.拟人参考答案:c第9题单选 《香市》是一篇( )a.风景散文b.回忆性议论文c.记事散文d.议论散文参考答案:c第10题单选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风波》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孔乙己》参考答案:c第11题单选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b.《寡人之于国也》c.《季氏将伐颛臾》d.《庄子·秋水》参考答案:c第12题单选 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一篇是( )a.《答司马谏议书》b.《庄子·秋水》c.《报刘一丈书》d.《谏逐客书》参考答案:d第13题单选 郁达夫“五四”时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左翼作家联盟c.太阳社d.创造社参考答案:d第14题单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句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b.《庄子·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参考答案:d第15题单选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 )a.山水诗b.田园诗c.边塞诗d.爱情诗参考答案:a第16题单选 在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的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参考答案:c第17题单选 下列散文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a.《往事》(一之十四)b.《故都的秋》c.《箱子岩》d.《爱尔克的灯光》参考答案:a第18题单选 《冯谖客盂尝君》中孟尝君是( )a.魏国人b.赵国人c.楚国人d.齐国人参考答案:d第19题单选 《论学问》是一篇有关学问的( )a.普通的书信集b.论说性随笔c.随感录d.演讲稿参考答案:b第20题单选 下列句中“之”是实词,当“到”讲的是( )a.八所操之术多异故也。b.夫子欲之。c.大军不知广所之。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参考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9分。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21题简答 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4分)参考答案: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力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第22题简答 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第23题简答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第24题简答 孔子这段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2分)参考答案: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第25题简答 将“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让位。”论证方法:演绎论证。第26题简答 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的双层喻义。(4分)参考答案: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是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颛臾被消灭好比是龟玉在椟中被毁坏。二是将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和龟玉的看守人,虎出来伤人、龟玉被毁,看守人有责任;而季氏对颛臾动武,是季氏家臣冉有和季路的失职。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下面小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日:“无庸,将自及099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日:“可矣,厚将得众。”公日:“不义不暱,厚将崩。第27题简答 请将“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译为现代汉语。(2分)参考答案:若不给他,那就请除灭他。不要使百姓生二心。第28题简答 这段话里的中心人物是谁?其他人物的作用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其他人物的作用是为了反衬、突出主要的人物形象。第29题简答 这段话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政治景况?(4分)参考答案:这段话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的残酷无情和仁义道德的虚伪性。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9分。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托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第30题简答 这段文字是沈从文第几次去箱子岩的见闻?(2分)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是沈从文第一次去箱子岩的见闻。第31题简答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哪两个方面?(4分)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大端阳节箱子岩龙船的美丽、赛龙船场面的热闹这两个方面。第32题简答 这段文字的描写与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何关系?(4分)参考答案:赛龙船火暴场面的描写凸显了湘西人民具有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这对全文所要表现的主题起了铺垫和暗示作用。阅读老舍《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镳局改了客栈……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第33题简答 这里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的形象?(4分)参考答案:肖像描写与行动描写。第34题简答 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了怎样的心理?(4分)参考答案:体现了沙子龙视武艺为至宝,在内心深处和感情上仍留恋往昔拳师生活和旧日的声名及武艺。第35题简答 “镳局改了客栈”说明了什么?(2分)参考答案:说明沙子龙至少在表面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第36题简答 本片段揭示了旧时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2分)参考答案:容易苟安满足的奴性心态。第37题简答 在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现实处境。第38题简答 从本片段出发,如何去理解作者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用心?(4分)参考答案:鲁迅在文中揭露和批判了中国人的落后心态,即奴性,但他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批判是基于启蒙的需要,激发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四、作文:50分。第39题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夜深了,一位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里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在他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发现以前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请以《面对拥有》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篇四1、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有知。问:(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2)从这段文字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答:(1)治学的方法应当把阅读与会谈、笔记相结合。(2)这篇文章的语言洗练精当,多蒸警句格言。2、分析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史鉴使人明知,诗歌使人巧慧,*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问:(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它与治学方法有何关系?(2)这段话采用了哪种认证方法?(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答:(1)学问变化气质。他说明要把治学与弥补自己的精神缺陷相结合。(2)归纳法。(3)排比。3、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既而大叔西鄙北贰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於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问:(1)概括共叔的性格特征和野心?(2)郑庄公隐藏着怎样的用心?(3)概括郑庄公的性格特征?(4)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是什么?答:(1)这段文字提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愚蠢狂妄的性格特征。其野心是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与郑庄公分庭抗礼,以至篡夺王位。(2)从本段可看出郑庄公是个工于心计、胸有城府的人。其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其最终走上叛逆,然后一举除之,永绝后患。(3)工于心计、胸有城府、阴险狠毒是郑庄公的性格特点。(4)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一是采用对话的方式,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通过郑庄公的几句话:“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昵,厚将崩”,就提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姑息养*,狠毒阴险。共叔段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衬托了庄公的胸有城府、险恶狠毒。而子封的急躁耿直、为国事忧虑则烘托出郑庄公的老*巨猾。4、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如初。问:(1)本段在全篇的情节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本段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提示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3)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他的性格特征。答:(1)属于“尾声”部分。本段是对该事件的一种补充,其作用是:一是使故事更加完整;二是揭露了郑庄公的虚伪;三是宣扬了孝道,这也是作者所要宣扬的道德观念。(2)本段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和烘托手法刻画郑庄公形象。作者通过答颍考叔“食舍肉”的细节描写,写尽了颍考叔的“纯孝”,这样就反衬郑庄公的不孝。又通过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郑庄公的虚伪。(3)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机敏聪慧,循循善诱。作者主要通过他“食舍肉”这一细节加以表现。5、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问:(1)冯谖弹铗而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是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2)这段文字对冯谖采用哪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答:(1)表现其装愚守拙,巧于试探。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方法。(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试题。《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第6题 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引证法: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来概括庄宗成败的经验教训。例证法: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例子。对比论证法:凸显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的变化,从而强调“忧劳”和“逸豫”所带来的不同后果。第7题 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答案:理论论据:《书》日“满招损,谦受益”;事实论据: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例子。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然后又从史实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作为理论总结。第8题 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成现代汉语。答案: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日:“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日:“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第9题 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答案:先抑后扬,凸显冯谖与众不同的“奇”。第10题 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案:左右认为冯谖无好无能却“贪而不知足”。有人认为冯谖是装愚试探。第11题 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答案:直接人物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倚柱弹其剑”,属于行为细节描写。间接人物描写:用他人的反应刻画其性格,如“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阅读《蜀相》一诗,回答下列试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12题 为什么说这首诗在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答案:杜甫在年轻时就怀着“致君尧舜”的志向,本来也想做一个辅佐明主的宰相,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一理想。安史之乱时,他曾一度在皇帝身边工作,但后来因党争被贬出朝廷,漂泊西南,志向越发难以实现。所以当他回顾诸葛亮的悲剧时,也是在慨叹自己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第13题 如何理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答案:这两句慨叹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这一悲剧引起了后来无数英雄的共鸣,其中也包括杜甫本人。诗人在国家动荡之际,却离开朝廷,失去了有所作为的机会,与诸葛亮有同样的心境。这两句对诸葛亮悲剧的感叹,极富概括力。第14题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答案:这首诗的三联和四联的第一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以及功败垂成的悲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2018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基础试题及答案四篇由答案大全提供,更多成考最新信息和免费资源欢迎访问成考频道。
四六级考试技巧  2018年四六级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6月考试日期在6月17日,12月考试日期在12月16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六级考试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英语四级听力小技巧【1】  一、机场(飞机上)  1、机场地点  Security check (安检处)  Gate (登机口)  Terminal (航站楼)  Check—in counter (换票柜台)  Customs (海关)  2、机场人物  Air hostess/stewardess (空姐)  steward (空哥、空少)  flight attendant (飞机乘务员)  3、飞机动作  Take off/land (起飞、降落)  ascend/descend (上升、下降)  postpone/delay/cancel (推迟、延迟、取消)  二、餐厅  1、点菜:  Order menu wine list (酒单)  Alcohol  Steak (牛排)  French Fries (薯条)  2、埋单:  Check the bill please! (埋单!)  Treat (请客)  split the bill (分开付)  三、图书馆  1、书籍:journal 学术类刊物  原句:did you check the pile of the journals you borrowed for the library the other day?  (你查过那一摞头几天从图书馆借来的学刊了么?)  volume 卷  current/back issue 现/过刊  periodical 期刊  2、人物:librarian 图书管理员  重点主题短语词汇分析  Campus life 校园生活  1、作业词汇:assignment /paper /essays/book  Research report composition 作文  Textbook教科书  Reference book 参考书  Copy 副本  搭配词汇还有:be through with sth 结束,完成  Due 到期  Have sb’s hands full with sth 忙于做某事  2、课程形式词汇:  Seminar 研讨会  原句: do you have the seminar schedule with you?  (你有研讨会的日程表么?)  optional course/elective (选修课)  compulsory course/requirement (必修课)  Presentation (展示或演示课)  3、名称  Freshman (大一)  sophomore (大二)  junior (大三)  senior (大四)  Graduate (毕业生)  undergraduate (在校生,本科生)  postgraduate (研究生)  Tutor (导师)  graduate school (研究生院)  Job hunting 求职 (长对话重点)  Job applicant/candidate ( 候选人)  Ap* for  Position/post (职位)  Resume (简历)  Recruit (招聘)  Benefit (package) (福利)  Paid vacation (带薪假期)  Social security (**的社会保险)  Relocation expenses (异地补偿费用)  Phased retirement (阶段性退休)  Hotel consultant (酒店咨询)  Sales manager(销售经理)  Administrative work (行政工作)  经验技巧【2】  1、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准打开试卷册的内页的,也就是不准提前看听力和阅读部分,这个一定要注意,否则如果碰上个严格的监考老师,是会判你**,有权没收你试卷的;所以不要抱着提前写完作文去看听力部分的想法。30分钟的时间要利用好,5分钟读题、构思,然后20分钟写作文,5分钟检查有无拼写错误。说到这里,你*时可以练练英文的书写,尽量不要占满整个横格,留一点可修改的余地。  2、写完作文,开始播放听力广播。在读正式的听力题目开始前,会有一段读听力答题规则那一大段中文以及读例题的时间,大概有三分钟左右的样子;在播放完四级第一部分短篇**后,第二部分长对话开始时,也会有一段读答题规则的时间,这个就比较短,大概有20秒钟,在最后的听力篇章开始时也会有一段读答题规则的时间。  一定要抓住这些宝贵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快速浏览听力的选项,能看多少看多少。看一遍,心里对于选项能有个大概的意思,这样听力播放到这个题的时候就不会抓瞎了!并且,有的题可以通过选项反向推敲出听力原文的主旨大意!快速浏览选项这个技巧,考前每天花个半小时多练练,所谓熟能生巧,坚持半个月,扫读的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3、做听力时一定要边做题边填涂答题卡!做听力时一定要边做题边填涂答题卡!做听力时一定要边做题边填涂答题卡!因为听力播放结束后,监考老师会立即收回答题卡1,是不单独留时间给你涂答题卡的!尤其是坐在考场最后一排的同学,老师第一个收的就是你的答题卡,所以一定要边选边涂答题卡!  4、写翻译的时候,遇见不会的句子,一定不要空着!翻译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即使你写的句子与原文的意思有点差异,也千万不要一整句话都不写,否则你就一分都拿不到。对于较长的句子,你可以利用试卷册的一些空白的地方来打草稿。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1)——12月四六级考试祝福语12月四六级考试祝福语  1.祝愿天下所有考生开心度过四级考试。祝福你们旗开得胜,取得美好佳绩。*心对待四级考试,你们是最棒的!仁慈的上帝会祝福你们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2.愿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以*常的心态参加四级考试,发挥自己的水*,考上理想的学校。我真心地祝福你们。  3.听说今年下凡了个幸运星,我不知道是谁,玉帝也不告诉我,于是我用宇宙大爆炸学说、相对论、模糊数学、还有阴阳八卦太极的知识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推倒,终于发现:那个幸运之星原来就是你,所以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喽!明天的四级你肯定过了呵呵:)  4.我通过了你的考核,上帝也会帮你通过这次过级.加油吧,上帝在看着你呢.  5.祝福即将四级考试的`弟弟,又是一年过去了,希望经过这样的一年,你能够将自己的所学完完整整的发挥出来,考出好成绩。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轻轻松松的走上考场,沉着,镇定,仔细!等待着你的好消息!  6.四级考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能做得出的题目别人不一定能做出来,我做不出的题目别人同样做不出,我所做的就是对的,我就是最棒的!  7.你一定能行的!你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我等你的好消息!  8.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你我不是一直都相信吗?!呵呵,所以你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了,就不要怕了(虽然嘴上没说),呵呵,绝对没有问题的  9.忠心的祝愿你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金榜题名。因为这一年你付出了好多,也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累。我们想,“天道酬勤”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2)——四六级考过的心情说说 英语四六级考试完心情说说1、考完四六级,要大杀四方,胡吃海喝,游街吃茶,过个舒服的国庆。2、我决定考完四六级回去剪短发。3、明天四六级考完,晚上去操场散步的时候一定要抬头看看星星。4、发觉学生时代的日子已经开始倒数着,考四六级考教资考研考公,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这是大四。5、最近考试太多,一共有六科,还有四六级、学科论文要写真的没时间。6、最近忙着上课晕头转向,还有学院事情好累啊,希望赶快考完四六级和计算机好休息几天。7、大一就把四六级考完,如果你不能保证你有足够的自律性,就不要拖8、六级裸考真的可以过吗?大一考完可以,大二开始就不可以了。9、我决定考完四六级回去剪短发10、考完四六级回来,九月就只有三分之一了,这么珍贵的时间,必须过!11、报了九月份的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若是能过,**保证考完后的九月不喝奶茶!12、我四级过了……把瘾。13、考完四六级就实习了呀。14、考四六级就像逛海澜之家,一年逛两次,每次都有新感觉。15、收卷的时候转头过来抄我选择的那个学妹,学长想告诉你,咱俩不是一套卷,而且学长已经是第三次考了。16、这次考完四六级应该马上又要报名下一次,还没考我就知道过不了。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3)——四六级完形填空答题技巧四六级完形填空答题技巧  完形填空 又叫综合填空,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题型。具体地讲, 它要求大家不但具有阅读理解的能力, 驾驭语法结构的能力, 辨析词义的能力, 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 分析和判断能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四六级完形填空答题技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一)词汇  1.利用动词词组中的介词或副词确定正确选项  如果我们认识某一词组,可根据自己的判断毫不犹豫地选择你认为是正确的选项。如果 不认识或拿不准它们的意义,我们可以根据动词后边的介词或副词进行推导。  2. 利用固定搭配或习惯用语  四级词汇题目涉及对各种短语、固定词组和惯用语的测试,其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测试  范围包括动词短语、动词与其他词语构成的习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这类词组主要  是习惯性和固定搭配用法,不能主观臆测,也不能随意创造,只能靠死记硬背。  3. 根据邻近原则,利用词语意义的互相联系,确定选择的依据。  (1)选项为名词时,其前后的名词为选择的依据。  (2)选项为动词、动词词组(包括动名词、动词的分词形式)时,其前后的动词、名词、介词为选择依据。  (3)选项为形容词时,可以其前后出现的名词、动词、副词、介词为依据。  (4)选项为副词时,其前后出现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为判断依据。  (二)语法  熟悉历年考题中常出现的语法考点。  分析前后分句间的逻辑等同关系,进行逻辑推理,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在完型填空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有and,while等。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有but,however,though,whereas,nevertheless,although,yet,on the contrary,otherwise,on the other hand,after all,for all,still,notwithstanding等。  表示顺序关系的连接词有before,after,and,to begin with,first,firstly,second, secondly,出en,next,finally,and so on等。  表示解释关系的连接词有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to put it another way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有so,therefore,thus,because,accordingly,as a result, consequently,hence,for this reason,for,since, as等。  表示让步关系的连接词有though,although,despite,in spite of,after all,even though,  even if, while,whereas等。  表示条件关系的连接词有it, unless,once,provided that,in case (of)等。  表示附加说明、例证的连接词有likewise, similarly,in a like manner,for example,for instance,incidentally,indeed,in fact,in other words,in particular,specifically,that is,to illustrate等。  表示概括总结的连接词有so,in brief,in short,in conclusion,in a word,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to sum up, to summarize, to conclude等。  (三)语篇  1. 利用句中的释义、同位替代或定语解释  在阅读过程中碰到意义不清的词语,有时句子本身就包含一些线索,如同义、反义关系、定义、比喻、同位语、举例、归纳、归类等等,考生要学会在句中找出这些线索,从而更好地理解短文内容。  2. 通过理解上下文语义,根据相关线索词(尤其是连接词)作逻辑推理  (1)原因、结果:表示某一事物发生的原因。表示原因的连词写在表示原因的句子内,结果连词用来连接某一事物所引起的结果。表达原因、结果的常用词或词组有:because,since,as,due to the fact that,so,therefore,thus,hence,accordingly,consequently,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now that,in that等。  (2)转折、让步:它表示后一种观点或事实与前一种观点或事实相比有些出乎意料。常用的词或词组有:however,vet,but,anyhow,anyway,nevertheless,in spite of等。  (3)比较、对比:比较关系表示意义上的相似关系;对比关系表示意义上的不同或相反。表达比较、对比的常见词和词组有:in comparison,by comparison,like,as,just as,in contrast, by contrast,conversely,oppositely,on the contrary,instead of,rather than等。  (4)列举:指叙述一系列相关的事实、观点等。表示列举逻辑关系的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词组,常见的有:first(ly),second(ly),third(ly)…;first,next,then,last:one,two,three…;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等。  (5)补充:表示对前一个事实或观点做进一步的阐述。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的词或词组常用的有:also,too,similarly,further,moreover,likewise,in addition,furthermore,what's more,not only…but also…,some…others…等。[page]  3. 根据上下文,寻找连接通篇的复现词语  词汇的复现关系是指某一词以原词、指代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概括词等出现在语篇中,句子通过这种重现关系得到了相互衔接。根据这一原则,有时某一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可能就是在上下文中复现的相关词。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复现词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到正确的答案。考试题中出现的同现现象主要是动词与名词的同现、形容词与名词的同现、名词与名词的同现。  4.参照语境,利用文章线索、举例或提示  所谓语境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所有的.上下文,段与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段之间的语义关系。一切语义的理解都离不开上下文。狭义的语境是指句子内部的词语在语义上的联系,我们根据这些联系和选项的辨析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种语境原则上应与词汇水*中的辨析结合起来。  由于完型填空的短文是一个意义完整、上下关联的语篇,它所讨论的是同一主题,行文中的替代现象和词语重复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解答时,应该瞻前顾后,寻找相关线索,  如同义、近义词,有时甚至直接搬用文章中的词语或短语。考生应该学会跳出句子层次的樊篱,联系句际间的意义衔接和前后段落的呼应关系,在大范围内进行总体把握,形成“全景式”的考虑。  5.利用文章相关背景知识和常识  完型填空短文的内容经常涉及到的是日常生活或常识。例如,2002年考到的短文是关于**的发展历史及信息社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善于利用相关背景或常识来增强理解, 帮助答题。   在做这类题的时候,希望考生一定要牢记四个步骤,反复训练,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第一步就是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第二步就是紧扣内容,分析对比备选答案,第三步就是瞻前顾后,全文贯通, ,第四步就是复查核对,决定取舍。  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完形填空题不同于单项选择填空题。单项填空题所给的是一个或两个句子,根据本句或前后句就可以判定所选的答案。而完形填空题所给的是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所选的答案处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在做题前,必须先浏览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这是绝不可省的一步。  2. 紧扣内容,分析对比备选答案  完形填空所用的短文一般不给标题,但短文的主题句,往往在每段文章的首句,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结束处。主题句提供全篇的性质、大意等,这是深入了解全文的“窗口”,甚至能以语句为立足点,从该句的时态、语气推测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当遇到一个需要填的词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成分是什么?词性是什么?  (2) 如果需要填的是名词,就要考虑名词的单复数和所有格形式。  (3) 如果需要填的是形容词或副词,就应考虑是用原级或是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4) 如果需要填的是动词,则要考虑动词的时态,语态,人称变化,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和动词-ing形式)的一般式,被动式和完成式等。  (5) 如果需要填空的是介词,则要注意固定搭配的用法。  (6) 如果需要填的是冠词,则要注意是用不定冠词还是用定冠词。  (7) 另外要注意一些固定句型。  3. 瞻前顾后,全文贯通  短文中每个空白处的正确答案和气上下文在意思上和结构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一般说来,所选答案只有和上下文和结构上都吻合的时候,才是正确答案。因此,必须注意上下的参照,连贯思考。如果答案一时确定不下来,切记不要耽误太久,可暂放一边,待其他答案选好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推敲。 试题所提供的短文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空白处所需要选的答案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有时候,所选答案从局部看是可行的,但从整体看,不见的是最佳的答案。这时就要局部服从整体,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重新选择答案。对于那些拿不定主意或未能选答的空白,不要仅局限在与上下文的对照上,要把视野扩大到全文。有时一旦和整篇短文联系起来,就可豁然开朗,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4. 复查核对,决定取舍  全部题目作完以后,要仔细考查核对。填完空白后,重读全文,这也是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此时考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进了一步,也就摸清了文章内在发展的逻辑关系。而如果在此时再读一遍文章,就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其他原来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就能够根据对语篇  的理解及内在的联系,反复推敲,比较异同,从而选择一个更符合文章意义的答案,其方法是:把短文连同所选答案细读一遍,凡读起来别扭或答案无确切把握的地方分别记下来,然后将每个空白处与其相对应的四个答案逐一对照,务求一一过关,避免遗漏。若发现原所选答案与复查时所选答案不同,不要急于涂改,待认真斟酌核实后,再决定取舍。  拓展:完型填空测试的步骤  1. 完型填空题测试点  完型填空题测试点主要在语法、词法、理解、综合、背景知识几方面。具体讲:  语法题包括词序、结构词(连词、介词的搭配)、动词词形(时态、语态、语气、动名词、不定式、分词)、不定代词的用法、比较级的使用。这类题的选择一般在句子里就可做出正确判断。词汇题一般是实义词,包括名词(词组)、形容词、副词等,不仅包括它们的同义词、近义词,而且还包括词的搭配、习惯用法。选择时要根据上下文,甚至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  往往不能根据一句话做出准确的选择,要防止“见树不见林”的现象。  背景知识题主要是考查读者的常识。有时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并不够,还需要与读者头脑 中储存的一般知识信息结合起来考虑,最后做出符合常识的最佳选择。当然,试题的设计者 应尽量避免这类题的出现,因为它已超出了语言考查的范围。综合题在英语知识运用(Cloze Test)中也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近几年考试中,这种题的出现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它往往在一道题中对词汇和语法同时进行了考查。  2.做完型填空试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1)细读首句、启示全文。完型填空所选短文一般无标题,但首句通常不设空格,因此它往 往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因此可判断文章体裁,推测文章大意,对我们理解全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先要稳下心来,“硬着头皮”把短文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至两遍,  以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掌握大意。跳过空格、不看选项、快速阅读,困难肯定是有的。但要 注意文中的暗示,努力找出关键词。如果是故事性文章,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关键词;  抓住了关键词就抓住了故事的线索,进而理解全文,此时选填就不会是胡猜乱填。可见,通读全文进而掌握大意是做好“完型填空”的先决条件。在掌握了短文大意之后,才可边读短文边选择答案。在阅读过程中,也许有些答案会在脑海中浮现,有些觉得很有把握或是不大,这时最好不要急于动笔,先读完。因为有些空白处,从单一的句子本身来看是难以确定答案的。因此,完型填空难度在于要能大致读懂一篇留有许多空白的短文,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和通过长期大量阅读而形成的语感。  (3)瞻前顾后,先易后难。瞻前顾后即前后观察,对空格前后句子作深入分析,确定空格在句中的意思。如果是语法问题,不仅要考虑时态、语态,还要考虑整个词法、句法。  如果是语义问题,要从上下文分析,依据短文自身完整的语言环境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先易后难就是首先选出那些只根据上下文就能确定的、直接的、明显的答案,诸如固定词组、常见句型等。这就增强了信心,减轻了心理压力,以便集中精力解决难度较大的选项。瞻前顾后,不要忘记首尾照应,首句之重要大家已注意,同时不要忽视尾句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要牢记文章的中心思想,每个空白处的含义与前后句的意思要联系起来理解。文章最前面的空格提出的问题很有可能要到文章的末尾才能找到答案。  (4)上下连贯,合乎逻辑。这是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来考虑。如果空白处位于引导状语从句的位置上,则首先要分清是何种状语从句(时间、原因、条件、结果、目的、让步、比较关系、行为方式……)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词填空。总之,填入单词后要使句子意思和结构都完整,上下连贯,合乎逻辑。  (5)复核全文,消除疏漏。填空全部完成后,还要通读一遍,检查是否前后贯通、内容清楚、主题突出。复读过程中,如果有某些地方意义含混或矛盾,就应该依据文章的中心意思来重新考虑。凡不通之处,必有待推敲的疑点。应从意义和语法两个角度仔细权衡,加以改正,以便弥补疏漏。从语法上,检查一下所完成的句子是否主谓一致: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句词、代词的性、格是否一致;动词、形容词、名词与介词的搭配是否准确无误。对于个别难度较大的空项,可以凭着自己的语感,坚持第一感觉选择的答案。  拓展:完形填空题的特点  完形填空题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查学生的各项知识水*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这种题型的主要考查内容为:  ① 词语辨析、基本句型、基础语法;  ②固定搭配与习惯表达;  ③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来,完形填空题更侧重对语言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完形填空题(cloze test)它有以下两大特点和规律:  第一,一篇完形填空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尽管看起来形式上有残缺(若干个空),但它的内容、语言习惯,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点,句子与段落之间的联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仍或隐或现地存在于篇章之中。因此,在做完形填空题时,通读全文、明了大意、理清观点、分清层次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考生解题时必须自始至终依托语境,注意上下文之间、词与词之间,从语法到意义的合理搭配。尤其要注意短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词等,如so, but, however, then, therefore, also等。  第二,完形填空题选材广泛。  它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科普知识、人物故事等。因此,考生做完形填空题时,要快速通览全文,了解文章概貌与各段落的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主旨脉络,掌握文章作者的意图。  完形填空题的设空规律  为了对完形填空题的各种类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探索一下该题型的设空规律是有必要的。  ⑴ 上下文直接信息题:  本类题的设置特点是,四个选项之间不存在词义区别和用法比较。考生应着眼于对上下文信息的捕捉和对上下文暗示的领会。  ⑵ 词、句、文三结合理解题:  本类题的设置特点是: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选项代入空白处会使句意不通或严重违背上下句意义的衔接或直接与短文内容不符,考生在做这类题时要对各选项的词义作准确的把握。  ⑶ 词义辨析题:  本类题的设置特点是,各选项代入空中后该句的语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句子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含义。在做这类题时,考生要认真比较各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⑷ 语法知识和固定短语考查题:  考生在解答本类题时要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要正确:如时态、语态等;对固定短语要注意其结构的完整性,如下列“考题1”中的第10小题。  ⑸ 行文逻辑和全文中心把握题:  本类题的设空特点是:把各选项中的对象代入空格中可导致上下文之间出现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等。做本类题时,考生要注意全文的主线或脉络,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4)——英语四六级考试加油的说说 四六级考完的心情说说1.四级考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能做得出的题目别人不一定能做出来,我做不出的题目别人同样做不出,我所做的就是对的,我就是最棒的!2.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期末大考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3.考试的日子里,你要像猪一样能吃能睡,能像马一样多拉快跑,像鼠一样能钻能窜,像猴一样能蹦能跳,最后像被t缉一样跑不掉被录取,然后从此过上幸福生活。4.最近考试太多,一共有六科,还有四六级、学科论文要写真的没时间。5.我决定考完四六级回去剪短发6.这次考完四六级应该马上又要报名下一次,还没考我就知道过不了。7.今天考英语四六级的ETT们加油,预祝,高 分 稳 过 !!!早安8.希望你合上笔盖的那一刹,有将士把刀收回剑鞘的骄傲9.今天是考英语四六级的一天!加油,考出好成绩10.今天就是考试了,希望在这最后的日子,你能满怀着信心,发挥出你最好的水*,考出最好的成绩!加油!11.大一就把四六级考完,如果你不能保证你有足够的自律性,就不要拖12.这次考完四六级应该马上又要报名下一次,还没考我就知道过不了。13.近忙着上课晕头转向,还有学院事情好累啊,希望赶快考完四六级和计算机好休息几天14.说我不思进取,为考而考,总想着给自己留后路,不一次考完,大人们还是太天真了,雅思又不是四六级15.愿你的努力不白费,稳住心态、稳扎稳打,逢考必过!16.考英语四六级,姐妹们加油,稳过!!17.有没有考完四级的朋友说一说四级什么难度,感觉好慌 要是连个四级都考不过就尴尬了18.开学的时候盼着初会考完图书馆的人可以少一点,现在盼着四六级考完图书馆的人可以少一点。19.考完四六级回来,九月就只有三分之一了,这么珍贵的时间,必须过!20.快到考试的日子了,希望你干自愿事,吃顺口饭,听轻松话,睡安心觉。使自己保持良好*静的心态,不要太紧张,相信你的梦想会实现的!21.英语四六级加油的朋友圈说说 四六级考试必过的心情句子22.加油加油,一定要过!四级,六级,都要过23.英语四六级就要开考,各位小学霸们,好好考试,旗开得胜,同时也要注意考场消防安全哦,加油哦!过过过!24.朝阳里,秀出你最美的身姿。考场上,量出你最高的水*。加油吧,孩儿们!25.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四六级加油鸭!!26.今天考英语四六级和高考英语第一次机考的姐子们加油哇27.四级考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能做得出的题目别人不一定能做出来,我做不出的题目别人同样做不出,我所做的就是对的,我就是最棒的!28.愿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以*常的心态参加四级考试,发挥自己的水*,考上理想的学校。我真心地祝福你们!29.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你我不是一直都相信吗?!呵呵,所以你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了,就不要怕了(虽然嘴上没说),呵呵,绝对没有问题的。30.你一定能行的!你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我等你的好消息!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5)——大学能考几次四六级大学能考几次四六级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仍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五年的面试型的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大学能考几次四六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能考几次四六级  大学四六级考试是没有次数限制的,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以持续报考,直至分数达标为止。  拓展:  1、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题型:  (1)单词及词组听写。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  (2)长篇阅读。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  (3)翻译。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  2、大学四、六级考试的评分标准: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原始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处理后,参照常模转换为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同时,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  2、四、六级考试单项分的报道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分别为:英语四级各档的分数分布是:听力(35%)249分、阅读(35%)249分、综合(10%)70分、写作和翻译(20%)142分。  3、另外四级要500分以上(包含500)可以考口语,六级要425分(包含425) 各单项报道分相加之和等于报道总分。四、六级的单项报道分也是常模正态分数,但参照的常模是相应的单项常模。因此,单项报道分能够报道考生在各单项常模群体中所处的百分位置。  符合四六级报名基本条件,所在学校没有限制的话,在校期间四六级可以考4~6次。如果学校有特别规定,就以学校规定为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分为四级考试(CET-4) 和六级考试(CET-6),每年各举行两次,分别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进行。  考试时间:  英语六级笔试在每年6月和12月各一次,口试在笔试前进行,每年5月和11月各一次。  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三个周六(请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通知为准)。时间安排如下:  14:50--15:00试音寻台时间  15:00--15:10播放考场指令,发放作文考卷  15:10取下耳机,开始作文考试  15:35发放含有快速阅读的试题册(但15:40才允许开始做)  15:40--15:55做快速阅读部分  15:55--16:00收答题卡一(即作文和快速阅读)  15:55--16:00重新戴上耳机,试音寻台,准备听力考试  16:00开始听力考试,电台开始放音  听力结束后完成剩余考项。  17:20全部考试结束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6)——最新四六级演讲高频单词最新四六级演讲高频单词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最新四六级演讲高频单词,希望有所帮助!  1. session [se()n] n. 会议;学期;讲习会  2. issue [u; sju] n. 问题;流出;发行物 v. 发行  3. preface [prefs] n. 前言;引语  4. remark [rmɑk] n. 注意;言辞 v. 评论  5. forceful [fsfl] adj. 强有力的;有说服力的  6. occupation [kjpe()n] n. 职业;占有  7. conference [knf()r()ns] n. 会议;协商;讨论  8. reform [rfm] n. ** adj. **的'  9. address [dres] vt. 演说;写姓名地址;向…致辞 n. 地址  10. perspective [pspektv] n. 观点;远景  11. index [ndeks] n. 指标;指数;索引 v. 做索引  12. release [rlis] vt.&n. **;发射;允许发表  13. institute [nsttjut] n. 学会,协会;学院  14. note [nt] n. 笔记;纸币;便笺 vt. 注意;记录  15. conclusion [knklu()n] n. 结论;结局;推论  16. demonstrate [demnstret] vt. 证明;展示;论证 vi. *  17. consensus [knsenss] n. 一致;**;合意  18. intervene [ntvin] vi. 干涉;调停;插入  19. implement [mplm()nt] vt. 实施,执行 n. 工具;**  20. exclusive [ksklusv]adj. 独有的n.独家**;独家经营的项目  21. aspect [spekt] n. 方面;方向  22. ratio [re] n. 比率,比例  23. transaction [trnzk()n] n. 交易;事务  24. outweigh [atwe] vt. 比…重;比…重要;比…有价值  25. package [pkd] n. 包,包裹  26. despair [dspe] n.&vi. 绝望  27. gratitude [grttjud] n. 感谢的心情  28. agricultural [ɡrkltrl] adj. 农业的;农艺的  29. state [stet] n. 国家;州;情形 vt.声明;陈述 adj. 国家的;州的  30. maximum [mksmm] n.最大限度;最大量 adj.最多的  31. numerous [njum()rs] adj. 许多的,很多的  32.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管理学教授  33. series [sriz] n. 系列,连续;丛书  34. periodical prdk()l] adj. 周期的;定期 n. 期刊;杂志  35. criticize [krtsaz] vt. 批评;评论  36. essay [ese] n. 散文;随笔  37. Professor of Sociology 社会学教授  38. routine [rutin] n.日常工作;例行公事 adj. 日常的;例行的  39. proportion [prp()n] n. 比例;部分  40. coordination [ko,rdnen] n. 协调,调和  41. vision [v()n] n. 视力;美景;眼力 vt. 想象;显现;梦见  42. perception [psep()n] n. 知觉;感觉;洞察力  43. region [rid()n] n. 地区;范围;部位  44. association [sse()n] n. 协会,联盟,社团  45. downside [dansad] n.缺点;不利方面  46. fate [fet] n. 命运 vt. 注定  47. destiny [destn] n. 命运,定数,天命  48. reassurance [rirns] n. 使安心,再保证  49. inferior [nfr] adj. 差的;下级的,下等的 n. 下级;次品  50. strength [streθ] n. 力量;力气;长处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7)——大学英语四六级电子成绩单是什么大学英语四六级电子成绩单是什么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电子成绩单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英语四六级电子成绩单是什么?  答:自2021年上半年考试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免费提供电子成绩报告单(小语种科目为电子证书)。在成绩发布25个工作日后,考生登录*教育考试网查看并下载电子成绩报告单,电子成绩报告单与纸质成绩报告单同等效力。  考生在报名期间或成绩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登录CET报名网站(cet—bm.neea.edu.cn,cet—bm.neea.cn),自助选择是否需要纸质成绩报告单(小语种科目为证书)。选择纸质的考生,应按考点规定时间及地点免费领取,超过半年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不再补发。  目前,*教育考试网(www.neea.edu.cn)已开通2005年6月及以后历次考试成绩报告单(小语种科目为证书)查询服务,考生可登录查询,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助办理纸质成绩证明。  淮安四六级笔试报考条件是什么?  CET笔试报考资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科在校生,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专科在校生,在籍研究生。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的学生可报考英语四级,修完大学英语六级课程且英语四级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的学生可报考英语六级。报考日、德、俄语六级考生,对其相应语种四级成绩不做要求。考生按学籍所在校规定报考笔试科目。  拓展内容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是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服务。CET始于1987年,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ET笔试的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CET口试的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和11月,报考口试的考生必须先报考当次相应级别的笔试。  CET同时设有非英语考试科目,包括:日语四级(CJT4)、日语六级(CJT6)、俄语四级(CRT4)、俄语六级(CRT6)、德语四级(CGT4)、德语六级(CGT6)和法语四级(CFT4),以上考试科目每年6月开考一次,均为笔试考核,无口试考核。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8)——英语六级翻译小技巧英语六级翻译小技巧  大学英语六级翻译一直以来都是考生难以突破的一道关口。考试当前,如何在考前如何快速地突破六级翻译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英语六级翻译小技巧,赶紧来看看吧!  英语六级翻译小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The lack of any special excretory system is explained in a similar way .  植物没有专门的排泄系统,可用同样的方式加以说明。(名词转译)  As he ran out ,he forgot to have his shoes on .  他跑出去时,忘记了穿鞋子。  2转译成名词。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The earth on which we live is shaped a ball.  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象一个大球。(动词转译)  The doctor did his best to cure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  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治疗病号和伤员。(形容词转换)  3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It is no use employing radar to detect objects in water.  使用雷达探测水下目标是没有用的。(作表语的名词转译)  The sun affects tremendously both the mind and body of a man .  太阳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极大的影响。(副词转译)  4转译成副词。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When he catches a glimpse of a potential antagonist, his instinct is to win him over with charm and humor .  只要一发现有 可能反对他的人,他就本能地要用他的魅力和风趣将这些人争取过来。(名词转译)  二、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  他们相似极了。(形容词)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动词)  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名词)  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  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 .  怎么也不该怪他。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 .  我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你。  三、汉译的增词技巧  英译汉时,按意义上、修辞上或句法上的需要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但是,增加的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些词,这是英译汉中常用的 的技巧之一。增词技巧一般分作两种情况。  1根据意义上或修辞上的需要,可增加下列七类词。  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  朵朵鲜花满院盛开。(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or ,he went home tiredly .  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疲倦地回到了家里。(增加动词)  He sank down with his face in his hands .  他两手蒙着脸,一屁股坐了下去。(增加副词)  I had known two great social systems .  那是以前,他就经历过两大社会**。(增加表达时态的词)  As for me ,I didn’t agre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  我呢,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增加语气助词)  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new achievements made in electronic com*rs ,artificial satellites and rockets .  本文总结了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和火箭这三方面的新成就。(增加概括词)  2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补一此词汇。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准确。(增补原文句子中所省略的动词)  All bodies on the earth are known to possess weight.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肯有重量。(增补被动句中泛指性的词)  四、正反、反正汉译技巧  正反、反正汉译技巧是指翻译时突破原文的形式,采用变换语气的办法处理词句,把肯定的译成否定的.,把否定的译成肯定的。运用这种技巧可以使译文更加合乎汉语规范或修辞要求,且不失原意。这种技巧可分五个方面加以陈述。  1肯定译否定  The above facts insist 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  上述事实使人们不能不得出以下结论。  2否定译肯定  She won’t go away until you promise to help her .  她要等你答应帮助以后才肯走。  3双否定译肯定  There can be no sunshine without shadow.  有阳光就有阴影。  但是,如果翻译时保留英语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并不影响中文的流畅时,则应保留的目的还可突出原文中婉转的语气。如He is not unequal to the duty 。他并非不称职。  4正反移位  I don’t think he will come .  我认为他不会来了。  5译为部分否定  Not all minerals come from mines .  并非所有矿物都来自矿山。  Both of the substances do not dissolve in water.  不是两种物质都溶于水。  五、汉译的重复技巧  重复技巧是英译汉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技巧。由于英译汉时往往需要重复原文中的某些词才能使译文表达明确具体;又由于英汉语言结构不同,重复的**和作用也往往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为了明确  I had experienced oxygen and /or engine trouble.  我曾碰到过,不是氧气设备了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两者都出故障(重复名词)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of pressure ,water becomes ice at C and steam at 100C.  在常压下,水在摄氏零度时变成冰,在摄氏一百度时变成蒸汽。(重复动词)  2为了强调  He wandered along the street ,thinking and thinking brooding and brooding.  他在街头游来荡去,想了又想,盘算了又盘算。  3为了生动  While stars and nebulae look like specks or small patches of light . they are really enormous bodies.  星星和星云看起来只是斑点点,或者是小片的光,但它们确实是巨大的天体。  六、倒译技巧  英汉词句组成和排列的顺序千差万别,因此英译汉时作些调整,颠倒一下顺序,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翻译技巧,这种翻译技巧共分五种类型。  1复合句倒译技巧。复合句倒译可分为部分倒译和完全倒译两种技巧。  This university 6 newly _established faculties ,namely .Electronic Com*r ,High Energy Physics ,Laser ,Geo-physics ,Remote Sensing,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这所大学现在有电子计算机、高能物理、激光、地球、物理、遥感技术、遗传工程等六个新建的专业。(部分倒译)  2被动句倒译的技巧。被动句倒译时,有时可将被动句倒译成主动句,有时可将状语倒译成主语。  The structure of an atom can be accurately described though we cannot see it.  虽然我们看不见原子结构,但能准确地描述它。(被动句倒译成主动句)  Table tennis is played all over China .  *到处都打乒乓球。(状语倒译成主语)  3以否定型副词或条件副词开头的句子的部分倒译技巧。  能引起这种倒译的副词有no ,never ,hardly ,no longer . in no way ,not until ,not even ,only 等。  Never before have I read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  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有趣的书。  4带有介词短语句子的部分倒译技巧。  These date will be of some value in our research work .  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有些价值。  5习语的倒译技巧。  习语的倒译可分为按照汉语的固定顺序倒译和从轻重上加以区分进行倒译以及逆时间顺序进行倒译三种技巧。  For its last 600 mile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eastwards through the flat , fertile ,North China Plain ,which is densely populated.  黄河最后的六百英里,向东流过*坦肥沃、人口密集的华北*原。(按照汉语的固定顺序倒译)  七、 句子成份的转译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具体英译汉时,有时往往需要转换一下句子成分,才能使译达到逻辑正确、通顺流畅、重点突出等目的。句子成分转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技巧,其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运用范围也相当广泛,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主语转译技巧,可以将句子的主语转译成汉语中的定语、宾语、状语等。  The wings are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the sir plane in the air.  机翼的用途是使飞机在空中保持不坠。(转译成定语)  To get all the stages off the ground ,a first big push is needed.  为了使火箭各级全部离开地面,需要有一个巨大的第一次推力。(转译成宾语)  2谓语转译技巧。可以将谓语转译成定语。  Radar works in very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 flashlight .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手电筒极为相同。  2宾语转译技巧。可以将宾语转译成主语。  Automatic lathes perform basically similar functions but apper in a varitety of forms.  各种自动车床的作用基本相同,但形式不同  4定语转译技巧。定语可以转译成谓语和状语。  Neutron has a mas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at of proton.  中子的质量略大于质子的质量。(转译成谓语)  5状语转译技巧。  状语转译一般指的是状语从句的转译。它可分作把时间状语从句转译成条件状语从句,把地点状语从转译成条件状语从句和把原因状语从句转译成困果偏正复句中的主语等三种形式。  These three colors ,red ,green ,and violet ,when combined ,produced white .  红色、绿色和紫色这三种颜色如果合在一起就变成白色。(时间状语从句转译成条件状语从句)  Where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path of beam of light ,nothing is seen.  如果光束通道上没有东西,就什么也看不到。(地点状语从句转译成条件状语从句)  Because he was convinced of the accuracy of this fact, he stuck to his opinion.  他深信这件事正确可靠,因此坚持已见。(原因状语从句转译成因果偏正复合句中的主句)  英语六级翻译黄金3准则四六级考试技巧(扩展9)——英语四级考试必备技巧英语四级考试必备技巧  拿到英语四级考试的考卷后除了填准考证什么的就因马上把思想集中在听力部分,因为这是考试中唯一只有一次机会的题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写作  一、优化词汇输入,丰富词汇知识积累  词汇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词汇,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善于从众多的词语中选择和运用最恰当的词语。  二、加强基础写作训练,活化基础知识积累  在我们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词汇量与运用能力不成正比的现象,写作中经常出现词汇贫乏和用词不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用词、句做翻译练习,一段时间(4—5天)之后,再用这些词、句进行写作,多写多练以达到活化知识的目的。  三、广泛阅读,拓展知识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可开拓视野,拓展知识,增加语感,为写作提供必要的语言材料。  听力  1、精听  在早晨,脑子比较清晰的时候,听英语时尽力去了解它的意思,借助一听就懂的单词去推测一句话,一个段落的意思。然后,再一边看英文文章,将自己没听懂的主要生词标出,集中学习。学完之后,在听一遍,确认自己能后听懂并把握那些刚学完的生词的意思。  2、泛听  在没有条件*下来学习的时间里,广泛地听一些和自己已掌握的语法知识及词汇程度相仿的英文文章,借助听懂的词汇去推测全文的意思。  3、总结  选择练习听力的英文文章时,要注意那些文章的内容要尽量与自己的需要接近,语法与词汇既要接近自己的水*,既不能太难,也不宜太容易。  阅读理解  首先,每个阅读文章里肯定会有很多你不认识的单词出现,不用怕,因为几乎没有人都认得它们,你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样避重就轻,抓住出题人的心理。他不需要你把整篇文章都读懂读透再去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你可以换一种角度,从问题入手,带着他的问题去读文章。其实它问的问题差不多就是文章中,问题所对应原句的另一种说法,即同义句而已,你只要把它翻译过来就行,当然并非所有题目都是这样,但我觉得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答题时,先看问题,把每道问题中的生词(我敢肯定它同时又是关键词,即问题的关键)用铅笔在下面画上下划线,然后再读文章的时候找到他们,并在文章中也用铅笔在它们的下面画上下划线,这样做可以给你节省时间。  我们在通读文章的过程中用签字笔,也是我们答题的水性笔(注意这个不是铅笔,就是为了要跟铅笔做出区别,方便一目了然,不然那么多的铅笔下划线,估计你就得懵了)。在but这种转折语气的'词或词组下做出标记,可以画浪线,这样你就知道哪块是出题人的陷阱,因为总会有一两题当你以为已经找到了答案,其实你没看见,你以为的答案后面还跟了个but,自然,你那题肯定答错了。  翻译  1、词汇量达标  这个要求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要反复强调一点,无论你有什么高招和技巧,没有词汇给你做基础,做任何部分都是不成功的。词汇量哪里去积累?大家可以通过记忆英语课堂上学的单词,也可以买本高频词汇看看,或者通过做题来积累一些词汇。词汇这个事情是个长久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2、注意时态  根据一些**,发现同学们考试翻译时,容易一看到中文就马上翻译成英语,连前面的句子信息都省略不看,在此,我非常不赞同这个做法,前面的句子或短语包含的不只是信息也有时态之类的,如果直接上手写,那么也就是等于直接放弃这最好拿的得分点。  3、注意用词  四六级翻译考察同学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在考试时,大家应尽量把自己的语言水*表现出来,所以应避免使用一些过于简单的词汇,而选择一些更高级的词汇,例如"have to"可以换成"be obliged to","help to"可以换成"contribute to"这样做之后,整个句子会亮眼很多。  4、注意搭配  这里的搭配主要指一些固定搭配,如“学习知识”不能用"learn knowledge",而必须用"acquire knowledge","concern"后面的介词必须跟"over"而不是"of",这些都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地方,可以通过日常积累,比如看英文报刊等等。  5、懂得变通词汇  很多同学会碰到这样一件囧事,就是忽然间想不起一个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什么。不要急,在这种情况下,放弃是绝对不对的,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一种方法是试着用几个词去解释这个单词,二是找个相近的英文单词来代替。如“匿名”对应的单词是"anonymity",我们可以用"a unknown name"或者直接用同义词"pseudonym"来代替。
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四、六级英语作文 写作艺术
“Direction: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15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这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部分的指令。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在30分钟里写出规定的字数,有的甚至超过150字,但得分却不高。究其原因,要么是文章杂乱无章(结构不清晰),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要么是内容空洞,意思重复;有的尽管文章结构不错,但却出现很多语言方面的错误,更有甚者,毫无写作艺术可言。
写作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写作艺术,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来。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写作艺术:
1.结构(Writing Organization)方面
结构要清晰,这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按结构布置,写出的作文才能中心突出,观点鲜明。
四、六级作文一般可用三段式的模式,其基本结构为:第一段首先引出主题(Topic),即引出文章要讨论的问题,然后确立论点(Thesis),即表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例如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第二段先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重复上一句的论点,提纲挈领地引出本段要讨论的几个证明论点的论据(或原因或理由或观点),再用细节(如具体事例、事实等)说明论据;第三段归纳全文论点。见下范文:
Reading Books
Nowadays few of us read books after we leave school.This tendency is rather disturbing,for one should know that books are no less necessary to one’s mental life than fresh air is to one’s physical life.
From good reading we can derive companionship,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A good book is our faithful friend.It can increase our contentment when we are cheerful and happy,and lessen our pain when we are sad or lonely.Books can also offer us a wide range of experiences.In books we may join tourists marvelling at the incredible power of the Niagara Falls,mingle with the gay throngs strolling in the Paris boulevards and experience the bitterness or joy of people in different lands and in different times.Few of us can travel far from home or live long over one hundred,but all of us can live many lives through the pages of books.What’s more,reading books can increase our intellectual ability,broaden our minds and make us wise.
Though with the advent of TV,books are no longer read as widely as they once were,nothing can replace the role that books play on our lives.
该范文中,作者首先以一个反面的现象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读书),然后点出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读书对人的精神健康犹如新鲜空气对人体健康一样重要。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过渡句:从读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伴侣,获得经历,获得教益。该句不仅起到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的作用,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要讨论的内容:读书的好处。紧接着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内容。文章的最后一段再点全文论点,形成首尾呼应。
该范文共有十句话,每句话各有其含义,各有其写法,一句支持一句,一句紧扣一句,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内容充实,语句通畅,写作艺术精湛,不愧是一篇好范文。
2.内容(Content)方面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均采用给中文提纲的形式,这就规定了写作的内容。考生要对这些提纲进行分析,然后按照文章的性质、体裁,确立开头和结尾、论点和论据等。
作文的开头非常重要,一是要引出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二是要吸引读者。而吸引读者有很多方法,如用轶事(anecdote)趣闻开头、用名人名言开篇、用引人深思的问题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发问、用数据或事实、用陈述或评论、用比较或对比等引出主题。当然,开门见山(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引出主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作文的结尾同样重要,好的结尾能使读者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强化主题,使内容更深入,使论点更鲜明。结尾常用的方法为:归纳全文要点,进一步点明主题;或展望未来,进一步指明意义;或总结全文,形成首尾呼应等。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论据或观点。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因为具体事例易让人信服、易被人接受。还要仔细选择细节。一篇好文章的作者常常会仔细地筛选那些对主题有重要意义的细节。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Text A “Kids”。该文作者不惜笔墨不仅描写了天气情况,而且描写了里奇和安东尼如何互相开玩笑、事故发生后斯科特如何又哭又闹,以及凯特如何耽误了向急救中心求救等一系列细节,这些细节在文中都起到了突出当时铁轨上发生事故的紧急和安东尼头脑冷静的作用,无疑,很好地支持了主题。
作文表达的内容不同,可用不同的句子形式: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短句和长句或简单句和复合句相搭配。例如:表示没有自由、没有主动性的内容可用被动结构的句子;表示观点、态度、结论等重要内容宜用短句,因为短句短小精悍(short and pithy)、容易记住且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分析论述性的内容应用长句。只有这样,文章才不会显得单调,换句话说,内容也才会显得更加丰满。
3.用词(Use of words)方面
注意用词的变化。一个词或短语若在作文中使用的频率过高,会给人以单调枯燥的感觉,会让人觉得笔者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写作时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词、不同的搭配和不同的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近义词和短语(synonymous words and phrases)来避免重复,现仅举三组:a.dull,lifeless,cheerless,tedious;b.turn out,write,compose,put down;c.省略e flooding back to sb.,sb.recalls sth.,sth.reawakes in one’s mind,等等。
避免重复固然重要,但是,在不引起累赘(redundancy)的前提下,恰当地利用词汇的重复,可达到突出主题、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的第二段:When our class was assigned to Mr.Fleagle for third-year English I anticipated another cheerless year in that most tedious of subjects....To me he looked to be sixty or seventy and excessively prim.He wore primly severe eyeglasses,his wavy hair was primly cut and primly combed.He wore prim suits with neckties set primly against the collar buttons of his white shirts.He had a primly pointed jaw,a primly straight nose,and a prim manner of speaking that was so correct,so gentlemanly,that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本段仅在三个句子中就有九个“prim or primly”,Mr.Fleagle栩栩如生的(lifelike)形象顿时就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4.连贯性(Coherence)方面
一篇文章写得好坏,连贯性起着很大作用,它是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连贯性首先体现在句子的衔接上,句子的衔接离不开过渡词(transitional words)。常用的过渡词有:afterwards,later,then,nearby,next to,firstly,secondly,finally,next,last,besides,furthermore,moreover,likewise,otherwise,similarly,but,however,nevertheless,though,because,for,therefore,hence,consequently,thus,since then,on the right/left,to the east/west,for example,in other words,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for all that,for that reason,in addition,in the same way,in that case,in brief,in short,in conclusion,as a result,if so,if not,to sum up,what is more等。
如果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不通过一定的过渡词语(或其它连句手段)合乎逻辑地连接起来,这组句子就不能构成语段或语篇,就不能具有语段或语篇所必需的连贯性。下面一段话中若无过渡词(斜体词),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能清楚地显现出来,读者也就不能把握住其意义重心。
French,for example,has only about 75,000 words,and that includes English expressions like snack bar and hit parade.The French,however,do not like borrowing foreign words because they think it corrupts their language.The government tries to ban words from English and declares that Walkman is not desirable;so they invent a word,balladeur,which French kids are supposed to say instead――but they don’t.(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Text A第二段)
英语作文的连贯性还可通过过渡句达到。过渡句往往起着承上启下(form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前后照应、穿针引线(act as a go-between)的作用,最终使全篇内容组织严密,浑然一体。例如上面范文中用过渡句“From good reading we can derive companionship,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很自然地引出了将要阐述的内容即“读书的好处”;再如原因型的议论文,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引出原因或解释:A number of factors(causes)might contribute to(lead to/account for)the sudden rise(phenmenon/problem,etc.).当然,恰当地利用词汇的重复(指的是关键词的重复)(详见写作艺术5中的例子)、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都可作为承接上下文的手段。
5.学会使用修辞手段(Rhetoric Device)
写作和修辞是分不开的。要真正写好一篇作文,需要采用修辞手段。
(1)注意句子结构的修辞。这是衡量语言水平的一个标志。如平行结构(Parallel Constructon)的使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不仅能使文章节奏均匀,而且能起语篇纽带作用。平行结构指的是相同的语法结构,其中既有词汇的重复,也有纯粹语法结构的重复。例:Suddenly I wanted to write about that,about the warmth and good feeling of it,but I wanted to put it down simply for my own joy,not for Mr.Fleagle.It was a moment I wanted to recapture and hold for myself.I wanted to relive the pleasure of that evening.To write it as I wanted,however,would violate all the rules of formal composition I’d learned in school,and Mr.Fleagle would surely give it a failing grade.(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本例中I wanted重复出现了五次,突出了作者要为自己写作的强烈愿望。
(2)注意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注重冒号、破折号及逗号的使用等。如:Children are under constant pressure to score high,test well,aim first.该句表达的就是孩子们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一刻不停地读书,做功课,出成绩,得第一的意思,这犹如句子的速度,使人喘不过气来。可见,并列内容不用连词,全用逗号,会使句子速度加快,给人以紧迫感、紧张感、严重感、愤怒感等(蔡基刚,1999:18-19)。
(3)避免词汇的重复,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和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exaggeration)、对照(contrast;compare)等也都是重要的修辞手段。只有勤写作、多练习,才能恰当运用,从而达到预期的修辞效果。
6.努力克服汉式英语(Avioding Chinglish)
在写英语作文时,很多学生往往仍用汉语思维,结果写出来的句子、文章简直就是汉语的直译,如句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学生翻译成:We can’t get our fish and palm of a bear at the same time.那么,如何克服汉式英语呢?方法如下:
(1)多读英美书籍、报刊并摘抄,目的是熟记地道的英语表达。多欣赏英文电影、多学唱英语歌曲。通过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语言,掌握地道的语言表达;通过多练唱英语歌曲,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2)做有心人,多做练习,熟记英语习惯用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的Text A中的一个句子,若为有心人,一定记得该句子:“We can’t have our cake and eat it.”另外,该教程课后有一项练习Collocation,就是为让学生熟知英语的习惯用法而设立的。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一定会克服汉式英语的。
(3)用英语的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翻译汉语。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表达为“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达为“Little chips light great fires.”;“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翻译为“If you venture nothing,you will have nothing.”;“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翻译为“Once bitten,twice shy.”。
写作是一门实践,只有平时多练习、勤写作并掌握一定的写作艺术,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有头有尾(complete)、有血有肉(true to life)、有条有理(in perfect order)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十句作文法(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8-19.
[2]李荫华.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4.
[3]李荫华.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2)[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7.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2篇
在作文的书写过程中,很多学生头疼考试要求中规定的120字(四级)和150字(六级),经常为了凑够字数出现文不对题、语句嗦、词不达意甚至直接跑题等现象。本文总结了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质量的五方面技巧,帮助学生巧“凑”字数,使文章既能满足字数的要求,又能提高用词用句的水平,增加文采,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
一、妙用标点符号,提高作文质量
用标点符号连接有紧密联系的前后两个句子,组成一个长句子。这样既能句子之间的紧密性,又使叙述更加流畅自然,一举两得。下面我就几个常用标点举例说明。
1.分号
如果两个句子有紧密的联系,并且重要性相同,可以中间用分号连接组成一个长句子。
例如:句1:Nancy wants to be a lawyer.
句2:Her friend Lucy wants to be a teacher.
合:Nancy wants to be a lawyer;her friend Lucy wants to be a teacher.
2.冒号
2.1用来连接有紧密联系的前后两个句子,如果第二个句子是对前面句子的进一步解释或修饰的话,可以用冒号来连接。
例如:The garden had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it was overgrown and full of weeds.
2.2冒号可以用来表示列举,用来替代 “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as follows”等词组 。
例如:
(1)句1:My vacation pla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句2:The activities are reading a good book,visiting my grandparents and swimming.
合:My vacation pla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reading a good book,visiting my grandparents and swimming.
(2)句1:The overseas cargo carrier brought goo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句2:It brought clothes,furniture,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heavy machinery.
合:The overseas cargo carries brought goo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lothes,furniture,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heavy machinery.
3.破折号
3.1可以用来替代分号和冒号来连接前后紧密相关的两个句子,增加标点的变化,惹人注目,使文章更加生动、印象深刻。
例如:Sirens blared,men shouted and people crowded around to witness the scene――it was total chaos for the first fifteen minutes.
3.2用来表示总结,可以作为总结句的句式。在段落或文章的结尾用来总结前面的主要思想。
例如:Time and patience――two simple words――yet why are they so hard for me to remember.
二、巧换单词,提高词汇等级
所谓词汇的等级,即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想出一个基本词汇之后,能够在这个基本词汇的基础上把它再提升一下,也就是我们一般写作所提倡的用“难词”。例如,我们一提到“重要的”,大多数学生首先会想到“important”(换别的词)这个单词,那么提升一下的话就可以想到它的如下同义词:significant,vital,main,basilica,crucial,momentous。
类似巧换能让作文增色良多。
1.用“大词”替代“小词”,“具体词”替代“通用词”。
例如:good用positive,favorable,promising,perfect,pleasurable,excellent,outstanding代替;bad用dreadful,unfavorable,poor,adverse代替。
2.用连接副词(conjunctive adverbs)代替并列连词(conjunction)。
but可以替换为however,nonetheless;and可以替换为besides,moreover;so可以替换为hence,therefore。
例句:
(1)He promised to come to the meeting,but he didn’t appear.
―He promised to come to the meeting;however,he didn’t appear.
(2)Tom reviewed all the lessons,so he was ready for the exam.
―Tom reviewed all the lessons;therefore,he was ready for the exam.
用了新词,增加了词汇的难度,既增加了句子的长度,又增加了标点符号,使句子看起来更复杂、更有水平。
三、用短语替代单词,轻松增加作文字数
如果我们能够在单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与之同义的词组,那么文章就会显得与众不同,更具有英语的味道。比如上面所说的“重要的”这个单词,当我们想到important的时候,如果从语法角度再稍加考虑一下,就能够联想到“be of importance”,因为语法中规定:形容词等于of加这个形容词的名词形式。如果再提升一步呢?我们还能用一个常用的词组“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下面我们看两类具体应用的例子。
1.普通词的替代
as―in the same way
same―to have ... in common
want―be looking forward to
2.过渡词的替代
2.1表示顺序:first,firstly替换为in the first place,for the first point,to begin with,first and foremost second,secondly,then替换为in the next place,in addition last 替换为last but not least。
2.2表示对比:but,however替换为in contrast,on the contrary,on the opposite side。
2.3表示比较:similar,like替换为 in the same way,at the same rate as,to be parallel in...。
2.4表示举例: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a case in point is that...。
2.5表示总结:in conclusion,in brief,in summary,in the whole,all in all。
通过短语的替代使字数明显增加,表达也更有文采。
四、巧用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短句变长句,丰富句式的多样性
四、六级作文主张学生能长短句并用,避免过多地使用简单句。在写作中,适当使用复杂句子结构,会提高语言质量,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反之,简单句过多,便会味同嚼蜡,读后令人乏味。巧妙使用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法水平一般情况下写出结构较复杂的长句子,提高作文质量。
1.使用并列连词,把两个短句连接成并列结构的长句。
例如:
(1)句1:John’s mother stays at home.
句2:His father goes to work every day.
合:John’s mother stays at home,and (while) his father goes to work every day.
(2)句1:Bicycling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
句2:I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合:Bicycling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moreover,i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2. 使用连接副词,把两个短句连接成主次分明的主从复杂句。
例句:
(1)句1: She was deeply hurt by his disrespect to her.
句2:She continued to help him.
合:Although she was deeply hurt by his disrespect to her,she continued to help him.
(2)句1:The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will meet in the room.
句2:They met in the room last week.
合:The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will meet in the room where they met last week.
以上实例,通过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的使用丰富了句式,增加了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明显增添了文采。
五、巧用结束句,提高文章紧密性
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要求段落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主题句、扩展句和总结句。学生一般都知道在段落的开头写上主题句,但很多学生却总忘记在结尾写上总结句。在段落结尾和文章结尾增加结束句既能增加文章的紧密性,使观点更加突出,结构更加紧凑,又能无形中增加作文字数。
结束句非常简单好写,是对整个段落的总结。一般情况上只要把段首主题句换个说法(换种表达方式)即可,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如果实在不会,也可以把主题句直接写过来。
例如:一个段落主题句为“Smoking cigarettes can be an expensive habit.”,总结句可以为“One can see that all the above expenses do contribute to making smoking an expensive habit. ” 。
主题句是“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we can learn more easily and efficiently.”的一个段落,总结句为“In a word,advanced technology had changed the way we learn and has helped us a lot in our study.”。
下面以一个完整的段落为例:
For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China,living on the campus is beneficial to his study.Firstly,the atmosphere can help to make him feel pressed and therefore work hard.Whenever he goes,he may come across some other students working,in the classroom,in the library,in the garden or even in a corner on the sports ground. He may even find students practicing English on the way to the classroom. Secondly,living at school is extremely convenient. The student does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any traffic jam or the long hour from home to school. And with all his classmates living in the same quarter,he can easily find someone with whom he can discuss the problems he comes across in study whenever he has one. He may also have time to discuss with teachers who also live inside the university.Thirdly,living at school may provide the student many chances for academic activities,which benefits his professional career. For all these advantages,many students choose to stay on the campus rather than living at home.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四、六级考试;考研
一、前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大学英语》的第一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也兼顾写和说的能力,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使用连词、缩写句成词(组)、从句、简洁写法、从属连词用法、省略法、简洁表达法、同位语;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包括连贯、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由主题句引出段、 从属连词和关系代词、句子逻辑顺序、词和词组及从句的并列写法、转折等;第三册的写作,从连句成段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其中的第5、6单元有看图作文;第四册的写作,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第7单元有看图作文。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 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应用文写法(practical 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内容:第一册有名片、道歉信、海报、 储蓄表、订单、体育比赛安排表、通知、邀请函,第二册包含了入学申请表、个人广告、旅游保险、贺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网络布告,第三册则有会议邀请函、获奖证书、广告、论文征集广告、网上课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预警通告()、政府通告(反战反暴力游行),第四册安排了工作广告、演出安排表、投诉信、招聘广告、道歉信、问卷调查、保险单填写、提纲写法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四、综合分析
综合上文对四六级及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作文的题材主要以写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为主,偶尔出现图表类和应用文类的作文;考研英语作文主要是图表类作文和应用文写作,从2010年开始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题型。这两个对教学起很大指导作用的考试在写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而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六级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题材多为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而考研英语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因而题材多为图表类作文。一套讲究实用性的教材在写作练习部分应该注意两者兼顾。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写作方面内容的统计可见,《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之于《大学英语》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实用性,也就给予应用文写作更多的关注,这对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及今后的工作无疑是极为重要得。然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极少涉及看图写作方面的知识,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这方面的练习几乎为零。就考研英语写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今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需要考虑到考研英语写作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图写作及如何提炼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 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14]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 大学英语,2008(4).
[15]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 大学英语,2009(4).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时间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43-02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回顾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四六级)自1987年试行至今已有21年了,历经数次改革,在摸索中前进,且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过去的十年是四六级考试改革最频繁的时期:1997年,四六级考试中开始使用“简略回答问题”、“翻译”、“复合式听写”等新题型;1998年,四级考试作文部分开始设最低分;1999年,四六级考试开始设口语考试,笔试成绩优秀者可参加口语测试;2005年,四六级考试实行总分710分制,报考六级的资格线425分,但这一资格线并非恒定不变,视情况而定。
2005年的四六级改革无论是从题型设置上还是答题时间及答题顺序上无疑都是最彻底全面的一次改革。听力分值比例从20%提高到35%,答题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提高到现在的35分钟,在所占比例和答题时间上都各提高了将近一倍。再者,阅读部分增设了快速阅读,而仔细阅读部分又增设了篇章词汇填空或短句回答等主观题,虽然分值所占比例减少了5%,但答题时间却增加了5分钟。此外,作文题型没有较大改动,只是作文放在了卷首[1]。
其次,这次改革一改过去颁发证书的传统,取而代之以成绩报告单。过去的证书只分两个等级――“合格”和“优秀”。一般说来60分算合格,85分以上是优秀,六级是80分优秀。以往颁发证书的形式太笼统,只有两种级别,无疑打击了很大一部分考生的积极性,对那些成绩较好但又不及85或80分的考生来说尤其如此。
再者,教育部考试中心启用了新的四六级考试报名和考务管理体系,如今该考试仅限于高校在校生,不再接受社会考生。
对比新旧四六级考试,新四六级在题型设置上加强了听力权重。学习外语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听说联系紧密,这正体现了改革方案的目标要求,即“更准确的测量中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2]同时,新题型也增加了主观题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
二、考生对新四六级题型的看法
2006年6月26日,据新浪网报道,复旦大学2005级2 38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新四级试点考试,难住考生的并非新题型本身及其难度,而是考试程序和时间节点让考生不适应。考生不习惯将作文放在卷首。
而两年后的今天,据中国四六级考试网2008年6月25日报道,中国教育在线做了个考后调查,网友普遍反应“时间不够用,题目做不完”,作文和快读在一张答题卡上,部分考生不知道要在作文答题卡上填涂快读答案……
为了获得一手资料,就新四六级题型、答题时间及题目顺序问题笔者对所任教的班级80个人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内容以大学英语新四级为主,问卷多为选择题,少量为选择项目中含开放式回答。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调查中,绝大多数考生认为新题型比旧题型更合理。但有28.9%的考生认为作文时间30分钟不够合理,其中大部分认为25或20分钟较为合理,也有小部分认为还需更多时间。40.8%的考生认为作文题目放在卷首不太合理,其中大部分建议放在卷末。71.8%的考生认为听力考试开始很仓促,没有时间预览听力材料。当问及新四级题目听力部分应该怎样设置更合理时,只有19.7%的考生认为现在这样设置很合理,25%认为可适当减少听力部分题量,15.8%认为最好跟旧题型一样,放在卷首,另外,39.5%既希望适当减少题量,又希望放在卷首。78.9%的考生回答不能按时完成卷面题目,其中有40.8%的学生明确指出,原因是时间太紧,题量偏大。当问及对新四级考试的总体感觉时,17.1%的考生认为“有条不紊,题型和时间设置都合理”,44.4%认为“题型及时间设置都合理,但题目顺序可作适当调整,”35.5%的考生认为“题型、时间及顺序设置均不合理,显得凌乱,感觉疲于应付。”
其一,新四级去掉了旧题型中令多数学生头疼的词汇结构,考生对新题型设置没有太多异议,认为新题型更合理。
其二,40.8%的考生认为作文放卷首不太合理,大部分建议放在卷尾。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英语考试中,作文都是放在卷末,大部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考试模式。另外,作文是个细密的思考过程,而接下来的快读则是紧张的搜索过程,一缓一急的节奏考生难以适应。并且有的考生可能因为作文占用太多时间,其后的快读时间略显紧张,在收答题卡一的时候还在匆匆忙忙涂卡,势必影响后面的听力考试。
其三,少数考生认为新四级考试的听力时间设置合理,而绝大部分考生要么认为应适当减少题量,或希望将听力放在卷首,或者两者兼顾。新四级考试中,听力在原来20分钟的基础上陡然增加了15分钟,将近一倍,分值也增加15%,也将近一倍,同时还增加了考试内容,即两个长对话和听写。整个考试过程,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得停歇,加上前面的快读,听完以后甚至感到有些疲惫。
其四,虽然大部分考生认为听力部分后面的题目顺序和时间设置都比较合理,但是大多数考生却认为总体题量偏多,时间太紧。
其五,笔者调查时,要求考生将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和新四级成绩都写在问卷上,有不少考生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包含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徘徊在及格线上,新四级考试却过了425分资格线。而普遍反应期末考试题目简单,本次四级考试题目偏难。
三、对大学英语新四、六级改革的一些思考
1.关于听力部分
在此次改革以前,曾经有专家对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50余所各类本科院校做过一次大型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当时四六级考试的评价和对即将进行的四六级改革的意见,从而为四六级改革提供依据[3]。调查显示,学生对增加听力内容的改革不太积极,其意见与英语成绩相关,成绩较好的更支持增加听力内容。而教育部大学外语教育指导委员秘书长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在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听力部分时间可适当加长[4]。但具体加长多少,没做调查。
旧题型走过了近二十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考生和社会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而听力部分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虽然困难重重,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我们必须经历这样的阵痛。唯有这样,我们的外语教育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新近透露,听力仍将是今后四六级改革的重点,其比重将会达到总分的50%,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还有待论证。笔者认为,就目前听力改革来看,对考生来说是有较大难度的。至于何时改革听力达到总分的50%,那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毕竟,四六级考试不同于托福考试(总分120,听力68分,放音30~35分钟),也不同于雅思(放音30分钟),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学生也不都是准备出国的。
2.关于考试时间
据笔者和新浪网分别做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反应,题目偏多,时间太紧,做不完题目。其原因有三。正如上文提到,考生听完听力后,还需要时间填涂答案,大部分考生因为填涂答案而占用了部分后面的阅读时间,这是其一。其二,细读选词填空对于考生来说难度较大,且后面的完形填空题量偏多,这两部分耗时较多。其三,当然与考生的基本功不扎实,缺乏训练有关。笔者了解到,雅思考试中,听力部分40个题,30分钟,完毕后,还有10分钟的涂卡时间。所以,我们是否借鉴一下这种方式呢?
3.关于作文
据新浪网的问卷调查,作文与快读在一张答题卡上,不少学生不知将快读答案涂在哪儿。当然发生这种情况的考生大多是第一次参加四级考试。我们是否可以将作文和其他部分答卷分开,正如大多数的英语考试一样,把作文部分放在最后,这也是笔者调查中部分考生反应的情况。就笔者所知,高考、PETS、托福、雅思等国内国际大型考试都是将作文作为笔试的最后一项,为何新四六级题型要标新立异,将作文置于卷首?其后是快读,难道是为了收答题卡方便吗?笔者的调查中,44.4%的考生认为,题目顺序可做适当调整,无疑就说的作文、快读及听力部分。
听力和阅读部分是新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重点,而作文部分除了从卷尾提到卷首,依旧是30分钟写完,多半是三段式的提纲作文,学生称之为“洋八股”。20年过去了,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也在相应提高,听力和阅读题目的改革也正积极顺应了这一趋势,然而不论就题型还是时间来说,似乎对作文改革力度不够?笔者的调查中,有近30%的考生认为作文时间30分钟不合理,其中大部分认为20或25分钟较为合理,只有少数认为还应加长时间。如果认为应该减少作文时间,是不是变相的认为如果保持现有分值,就应该减少答题时间,或者如果保持现有时间,就应该加大作文分值或增加作文考试内容?试想听力和阅读同样花35~40分钟,占35%的比重,而作文30分钟时间只占15%,合乎情理吗?PETS考试作文部分虽然40分钟,但包括两个部分。
四、结语
从这次改革来看,听力和阅读的难度加大,从题目的分值所占比例、答题时间及难度来看听力改革似乎动作过大,而作文依然考的是“八股”模式,似乎动作太小。综合部分虽然加强了学生语言转换能力的测评,但一方面因为时间有限,另一方面因为分值太少,很多考生不够重视,即使不做也不会太影响总成绩,所以该部分测试效果甚微。此外,因为考点太少,有资格参加口试的考生数量有限,而成绩在500~550分的广大考生,甚至450分以上的考生大多都有参加口试的强烈愿望,并且口语突出者不乏其人。口试范围太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较大一部分考生的积极性。所以,口试范围应该还有扩大的余地。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试点考试样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6.
[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N].教育部公报, 2005-03-18 .
[3]余渭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5,(7):43.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 改革 测试体系 分析与评价
一、前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改革的方向是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英语测试与评价的主要标准
英语测试与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好的语言测试一般应具有五个特征:有效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区分性(discrimination)、实用性(feasibility)和教育性,即良好的反拨作用(backwash effect)。
(1)有效性,(效度)指语言测试能测出预定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或能够引起预报作用的程度。(2)可靠性,(信度)指语言测试的测量结果一致性的程度。包括考试的可靠性(稳定一致的程度)和评分的可靠性(稳定一致的程度)。(3)区分性(区分度),指某次语言测试能够区分参加考试学生优劣的程度。检验试题的区分度,主要是测算难易度和区分度。(4)实用性,指实施语言测试的难易程度,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评卷的难易程度和解释分数的难易程度。如:大规模考试要考虑便于操作和试卷保密、主观题评分的可靠性等方面。(5)教育性,即良好的反拨作用,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反拨作用和影响。好的外语测试应对受测者和教育者起正确引导和教育作用。
三、对四、六级测评体系的分析
运用以上五个标准,我们可对改革后的四、六级测评体系作出科学的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
大学英语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是指采用教育测量技术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测量并符合严格规范要求的大规模考试。对于标准化考试来说,每次考试的试卷不同,但所考核的内容(语言知识和能力)总体保持不变,试卷形式相对稳定。根据以上试卷设计(表2)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的题型有所改革。非选择性试题(指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快速阅读部分的句子填空、综合测试部分的改错、简短问答或句子翻译及写作)的比例将增加到35%至45%。这一调整将极大地提高试卷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有效性。针对有些学生只靠选择题拿分,不做作文的问题,从1990年起,为了保证作文考试的时间,试卷分成两部分。客观题部分为试卷一,作文题部分为试卷二。到达规定时间,收掉试卷一,考生必须把最后30分钟时间用于写作文。执行这一制度后,全国高校普遍重视了作文教学,作文分均值从4分左右提高到8分多(满分为15分)。体现了试卷的共时有效性。多项选择题在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的使用仍是目前语言测试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而就目前语言测试这门学科的发展水平来看,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信度(即测量的准确、可靠、公正性)和效度(即测试是否考了应该考核的能力)仍然是一对难以两全的矛盾,是语言测试面临的两难命题。科学的多项选择题可以保证测试采样面的宽度,而且信度很高。但多项选择题的效度很难达到十分理想的状态,对教学的后效也因此而受到影响。而作文、口试、回答问题、翻译等主观题效度很高,教学后效特别好,但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取得基本满意的评分客观一致性。目前四、六级笔试采用了考前阅卷员培训、评分过程中的抽查、评分后的复查等方式,口试则采用了考前主考的培训、口试中两位主考同时评分、考后抽查复审等方式,力求取得主观试题满意的信度。但是,信度和效度之间平衡问题的根本解决受到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可操作性的制约:对于像英语四、六级这种每年上千万人的超大规模标准化考试,适合机器阅卷的选择性试题仍然是主要的题型,四、六级考试的改革目前只能在信度和效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兼顾两者。
(二)区分度
一般来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设计要经过“命题―初审―预测―试题项目分析―审题―构卷―施考―阅卷及统计分析―建立题库”等一系列环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最后公布分数并不是考生的原始分,而是经过一系列分数转换过程后的“改良”分数。因此,考试成绩59分很可能是因为作文考砸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最后公布考试成绩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处理,当机器阅卷后,客观题所得分数还必须进行“加权处理”和“IRT(试题响应理论)模型作等值处理”――根据客观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某些环节上适当的分数调整(阅读、听力、词汇等各个部分,每答对一题的得分都有可能不同),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题目难易程度,以滤除不同考次间题目难易变化对得分的影响,以保证不同考次间分数的可比性。此外,四、六级考试实行作文最低分数制度,如果考生作文分低于6分,则最后的考试分数为:原始分减去6分加作文得分(这样,作文非但不加分,反而负分);若作文分得分为零,即使其它题都得了满分,最后公布的成绩也肯定不及格。
(三)实用性
1.成绩报告单取代“合格”证。以往的四、六级考试,考完后,考生拿到的是一个证书,分为“合格”和“优秀”。改革后的成绩报告单显示总分和单项分。便于各个学校按照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分数线为参照,削弱社会上对四、六级的盲从心理。同时,更能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有些学校或教师片面追求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而忽略了教学本身这种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错误做法。
2.考试内容贴近实际需求改革后,四、六级考试将加大听力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在试卷上的百分比将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听力对话测试增加了“长对话”。同时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比例。考试内容改革增加了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改变,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非选择性试题比例增加,将对应试学习起到制约作用,像以前那样大量做题、猜题、押题可能“失灵”了。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从某种程度上看,增加了难度,但学习语言的目的本来就是运用,考题的设置从应用出发,将逼着自己告别死读书,告别“聋子英语”。
3.四、六级考试的评分、试题侧重、试题构成具有突出的量化实用、客观公正的特点。对四、六级考试中主观性最强的作文题,其评分方法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部分不是自由作文,而是有控制的作文,对考生写什么内容有比较明确的要求,用各种明确的方式如提纲、图表、关键词等加以规定;但提纲常用中文给出,以避免考生将提纲中的文字直接抄录进作文。采用有控制的作文也有利于提高评分的一致性。对作文评分影响最大的是评分过程。同一篇作文,不同的阅卷员可能给出不同的分数。提高作文阅卷的信度就是要保证评分的一致性,包括阅卷员本人的一致性、阅卷员之间的一致性和阅卷点之间的一致性,要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尽量减少和滤除阅卷员评分的主观性对分数客观性的影响。采用综合法和一读的评分方法,然后根据考生的客观题得分进行调整,滤除系统误差的做法正是四、六级考试实用性的体现。
(四)良好的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改革的原动力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学与测试之间不是简单的“教学决定测试”或“测试指挥教学”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测试专家A.Hughes就明确提出考试对教学正确导向作用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考试设计者认识到由于考试对教学的不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和教师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助于他们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活动中,那么,他们将会不惜一切代价使所设计的考试对教学产生正面反拨作用。”90年代起,英国测试专家D.Wall和J.C.Alderson对考试后效开始进行仔细的、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假设并进行了论证。Wall指出:“对考试的评价不应简单地以其‘技术效率’为标准,而应该考虑其是否具有‘教学效益’。只有当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时,才能认为该考试是‘有利可图’的。”
四、结语
任何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四、六级考试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考试委员会将关注改革措施的后效,跟踪考试改革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改革措施,使四、六级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3]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4]Davis,A.et al.(ed.).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Lyle F.Bachman著.Language Test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对策
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大部分中国大学生都要经历的考试,而其中的写作部分所占比重很大,如能掌握一些技巧,四、六级写作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收效。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想在写作考试中获得成功,就必须首先了解四、六级写作的特点和要求。四、六级英语考试作文就题目本身来说,都与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考生比较容易发挥的题目。四、六级作文的命题将有如下的特征:一是命题一般是时下较热门的话题。二是不会偏向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地方。三是命题保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并有话可说。针对以上的特征,考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还需要平时多观察,养成多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二、掌握评卷得分要点
写作是一项主观性测试。阅卷教师的主观性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几个方面会影响阅卷者的给分,也是考生在写作中应加以注意的地方。
1.作文结构层次清晰
四、六级作文一般分为三大段:引言段、扩展段和结尾段。在引言段中要包含中心句;扩展段的每一段都应有主题句;结尾段应该是一个自然收尾的段落。
2.内容要紧扣主题
审题既包括看英文的题目,更重要的是看透中文提纲,有时还有图画和表格等。一般来说,四、六级写作都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2000 年的试题how i finance my college education,有些考生在谈了很多途径之后,并没有说适合
自己的方法,这就属于“漏点”,这里所说的点,就是提纲中列出的内容。
3.文中有无闪光点
如果文章中能出现动词后面接不定式、动名词或者宾语从句,常用的谚语与名言,或者应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这都是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的给分点。
4.卷面是否整洁
不能强求每个学生都写出漂亮的书法来,但是最起码要整齐、清晰。整洁的卷面能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增强他们的阅读感。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技巧
1.开头必须观点鲜明,开门见山
尽量地把主题句放在每段的段首,每段的内容都是根据句首来展开。在考试中应放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习惯,这种习惯用在英文写作中只会被认为是中心分散,观点不明确。
2.要做到中心统一
很多学生在写中文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时,喜欢采用“中庸”的写法,不对某一种现象或事物全盘否定或是全部赞同,但这种做法却不适用于英文习作习惯。四、六级考的是英文写作,大家就应该遵循英文写作的习惯,支持的观点就旗帜鲜明地支持,反对的观点就彻底地反对。
3.保证使用正确的语言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总想着能写一些复杂句,奈何对复杂句掌握得并不熟练,反而得不到分数。在考试中,如果对复杂句没有把握就尽量使用简单句,这样文章可能缺乏闪光点,但却能保证语言的准确性。
4.尽量不要一词或一句多用
在四、六级写作中,同一词语在一句话、一个段落乃至一篇文章中最好不要重复出现,应尽量使用同义词、近义词替换(无法替换的关键词除外)。如果是基础好的同学,应做到丰富多变。
5.多背诵英语范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背诵同样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法宝,尤其是四、六级作文。考生若能积累大量的经典英文句型、表达方法,多背诵模板类范文,到真正考试时就可以随意组合,自由模仿,套用经典的句型范文,做到看到题目就能在心中形成框架。
参考文献:
[1]谢江南,何加红编著.实用英文写作[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周邦友主编.英语应用文写作[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舒白梅.现代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丁往道主编.英语写作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考试改革 利弊分析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据京华时报记者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获悉,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再一次进行改革。此次的改革是继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大规模改革、2010年12月和2013年6月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之后的再次改革。为何在短短的6年之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和方法要一直进行改革,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怎样改革才更合理,这些都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大学生英语水平到底如何评价才更合理,这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回顾及其利弊分析
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题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是:第一,加大了英语听力的比重。英语听力在整份英语考试试卷中的比例从20%提高到35%;第二,减小了阅读理解中仔细阅读的比例,增加了快速阅读和十五选十的新题型;第三,考试流程进行了改变,作文一改之前一直放在试卷末尾的做法,将其和快速阅读放在了考试的第一阶段;第四,评分标准由原来的百分制改为710分制,并且最终的考试结果由等级制(分为四等,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改为分数制;第五,增加了英语口语测试。规定凡是成绩超过一定分数线的考生(例如:四级成绩超过550的考生)可以参加英语口语测试。若口语测试通过,则可取得口语资格证书。
这次改革带来的影响如下:第一,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部分的比重迅速加大,并且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足够关注,学生的英语听力确实有所提高。第二,把作文放在考试一开始,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时间写作文。一方面,作文可以直接体现学生的英语功底。另一方面,给其他客观题目限定了时间,更容易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更加重视英语作文的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第三,快速阅读的出现使得学生一直以来逐字逐句地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逐步转变为仔细阅读和快速浏览全文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阅读方式。结果显示,几年来,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第四,考试结果的显示方式从原来的等级制变为分数制,并未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动力。相反,出现了学生不断重复参加考试,只为了把原有的分数刷高,但是425分和430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换言之,在一个档次内的刷分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另外,这种分数制的成绩在人才市场上造成了毕业生英语水平如何衡量的困难。目前人才市场上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仍然是“通过四级”、“通过六级”,而怎样才算通过四级和六级呢?还是划定425分么?既然如此,这一项改革的意义何在?并且,由于分数制的出现,学生只有一张成绩单,不利于保存,甚至会出现成绩单一直无法拿到的情况,因此这项改革的意义微乎其微;第五,英语口语考试部分的增加确实有助于激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但是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失公平。并且,英语口语考试如何进行,何时何地进行,大部分口语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从常见的渠道获取。英语口语考试到底如何进行没有形成文件性的材料,没有建立合理的宣传和通知的渠道。很多学生错过英语口语测试的机会。从这点上讲,英语口语测试形同虚设。既然如此,该测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如何体现呢?
2010年12月,在已经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基础上,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取消了A、B卷,这一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出现抄袭和考场作弊现象。因为试卷完全相同,加上考场中座位安排的特点,使得考场中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由于没有了卷型的差别,考生对于通过不法手段取得的答案更加信赖,考场内外通过各种电子和数字工具传递答案的行为更加猖獗。因此,从该角度讲,这一改革绝对弊大于利。
2013年6月,在没有改变2005年大学英语改革题型的基础上,考试实行了考场内多套试卷的考试模式,即在一个考场内,出现多套试卷。在这一改革的影响中,考场内和考场外的作弊可能性大大降低。因为发放试卷的随机性,考试不知道自己的试卷和谁相同,所以考场内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不知道考场内的考生拿到的试卷是哪一套,所以考场内外通过数字和电子等手段作弊的可能性亦不存在。从这个角度讲,此次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2013年8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再次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提出改革。具体改革内容如下:第一,原听力部分中的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或词组听写,共10分;第二,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并从听力之前改至听力之后。篇章的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第三,翻译部分由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分值提高15分;第四,取消完形填空。
此次提出的改革内容较之2005年后的考试内容,改革力度非常大。总体特点如下:第一,听力难度降低。这和2005年为了增加听力难度而进行的改革背道而驰;第二,快速阅读理解的存在意义可能消失。若将快速阅读放在听力之后,除非快速阅读作为单独的版块进行考试,否则考生仍然可以用大量的时间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就没有了“快速”的意义;第三,翻译的难度增加。从原来的半句翻译到此次改革的段落翻译,既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提高,又对学生的句子组织能力的要求提高;第四,完形填空是从中学到大学各类英语考试中的必考题目,也是一个较老的题型,学生对其做法比较熟悉。由于属于客观题型,因此,学生有一定猜测答案的空间。此次的改革将这种可能性归结为零。
此次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下:第一,由于听力难度降低,高校师生对于听力的重视程度可能会随之降低。因为在听力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复合式听写的最后三个句子,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听懂、会速记、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和足够的词汇量,还要求学生对于整篇听力文章内容融会贯通。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在日常听力训练过程中对各项内容都要进行训练。这样,从本质上既可以让学生在听英语篇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又有能力记录一些有用的信息,融会贯通全篇内容。但是,此次改革所提出的单词和词组的听写大大降低了这一难度。学生只需要抓住所听的个别的词和词组,再注意时态和语态即可,这势必降低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而更长远的影响则是学生的听力水平会逐渐降低。第二,快速阅读难度不变,翻译要求提高,势必让英语教与学的重心重新回到“读、写、译”上。这样,2005年进行的大规模改革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会慢慢消失。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从1987年至今,大学英语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数次题型和考试方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拥有与世界交流和接轨的工具,是为了更有效地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考试和改革之后,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第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指导性作用导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英语考试,它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在2005年之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毕业生的毕业要求都和四、六级成绩挂钩。在2005年之后,虽然教育部禁止各高校把毕业证和四、六级成绩挂钩,但是事实上,大多数学校仍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要求,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仍然是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的衡量标准。此外,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多数以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作为标准,四、六级考试内容就成了学生学和老师教的标杆。在2005年前,考试内容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求更高,听力和口语被学生忽略;2005年改革后,听力要求提高,师生开始注重听力水平的提高;2013年提出的改革方案中听力要求降低,翻译和阅读能力要求提高,这势必使师生再次把注意力转回到阅读和翻译中。事实上,在英语中最重要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四、六级考试对其并没有要求,因此从1987年至今,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对象。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口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第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幅度过大,导致短时间内学生和教师的不适应和资源的浪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是为了逐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但是,由于改革的幅度过大,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无从适应,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为四年。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大二才可以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大四最后一个学期的考试成绩要在学生毕业之后才公布,所以对其找工作并没有帮助。这样算来,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地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次数应该为5次,参加四级和六级的平均次数为2.5次。虽然理论上说,四、六级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讲,影响并不大,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高,且从小到大多数人接受的都是应试性的英语教育,所以,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在一两年内会对考生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题型和考试方式,学生必须多花时间、金钱和精力准备新题型的考试,这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有困难的。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了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一种考试,它实际上具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性作用,因此,四、六级考试的内容更应该涉及英语能力的各个方面。它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哪里呢?怎样改革才更合理呢?这都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大学生英语水平到底如何评价才更合理,这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2]金艳.提高考试效度,改进考试后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J].外语界,2006.
[3]危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原则;标准;四、六级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61-01
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评分原则及标准
(一)评分原则
1CET作文题采用总体评分(Global Scoring)方法。阅卷人员就总的印象给出奖励分(Award Scores),而不是按语言点的错误数目扣分。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对作文进行综合评判。内容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
3.避免趋中倾向。该给高分的给高分,包括满分;该给低分给低分,包括零分。一名阅卷人员在所评阅的全部作文卷中不应只给中间的几种分数。
(二)评分标准
1.本题满分为15分
2.阅卷标准共分五等:2分、5分、8分、11分及14分。各有标准样卷一份。
3.阅卷人员根据阅卷标准,对照样卷评分,若认为与某一分数(如8分)相似,即定为该分数(即8分);若认为稍优或稍劣于该分数则可加一分(即9分)或减一分(即7分)。但不得加或减半分。
二、依据以上原则和标准,阅卷老师通常会把考生作文量化为句子数进行评判
四级作文如果量化成句数,10句左右;六级12句左右。表达没离题,全文表达正确的句子数量占总句子数的百分比基本就是作文的得分和满分的百分比。所以全文应以12字左右短句为主,20字左右长句为辅,长短句相结合。太长则易冗赘。有的同学以为只写长句不写短句,就能取得高分,实际上老师看长句会觉得很累,以为你不会写短句,通常不会给高分。如果一篇中文作文每句都30多个字,定然晦涩难懂,英文也不例外。精炼的短句可以放在段首表示强调;复杂的长句可以进行具体的论证、举例或描述。
三、迎合写作评分原则和标准获得四、六级写作高分
(一)背诵。背诵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法宝,可分为以下5个层次:(1)精彩词汇;(2)精彩句型;(3)精彩句子;(4)万能框架;(5)经典范文。注意句子和句型不一样,精彩句子应作为单词来记忆。背诵前,确保自己已充分理解所有内容。
语言学习有两个关键词——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听力和阅读属于输入,考生处于被动状态,只需在考场上将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弄懂。应对这种题目的技巧很多,容易在短期内提高。但口语和写作属于输出,考生必须变被动为主动,这很难在短期内突破。没有大量的输入,很难进行自由输出。
四、六级写作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一篇短文,共计120字以上或150多字,很多同学叫苦不迭。但若将其改为中文作文,大家就会觉得易如反掌。原因何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同学们从小到大背诵了大量中文佳作,可以随意组合,自由输出。然而,在英语学习中,多数同学只沉溺于背单词、抠语法、做阅读,很少有人背诵英文文章。正因为没有大量输入,写作才始终处于“挤牙膏”状态,想一句说一句,说一句翻译一句。提高英语写作要多读、多背、多写、多改。多读、多背是首要任务,是积累输入的关键。考生应大量积累经典英文句型、表达和范文,平时勤于背诵。
有的同学说自己背过很多英文文章,但上了考场还是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这种情况很常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进行造句的工作,只是盲目背诵。二是背得不够熟练。学习任何东西都讲究先求质,再求量。大家英语学了很多年,文章看了很多,为什么写作还是学不好?关键是量铺开了,但质没有上去。一篇文章应背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如果还需要过脑子,就证明背得不够熟练。一知半解,背得再多也是徒劳。
(二)默写。背完经典范文后,进行默写。然后对照原文纠错,搞清楚错在什么地方。多数同学在写的时候都会犯小错误,如拼写、单复数、大小写等。这些就是你在写作中的弱点,也是阅卷老师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培根说过:“Writing makes an exact man.”(写作使人精确。)只有默写下来你才会发现自己常犯哪些错误。
(三)中译英。中译英也是提高写作的好方法。根据范文的中文译文,将其按自己的理解译成英文。译完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翻译和原文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就是取得写作高分的关键。这时,对照范文,看看原作者是怎么写的,思考为什么这么写。同样的一句中文,范文中使用了哪些词汇和句型?你使用了哪些词汇和句型?学习范文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通过不断练习,你的写作水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
(四)写作。模仿范文写作新的文章,套用范文的精彩词汇、句型、句子和框架。最初套用时可能比较生硬,但随着不断的积累,组合起来会越来越顺手。
总之,上述的高分策略是提高四、六级英语写作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在练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可勤查语法书和字典等工具书,背记常用词和短语,以扩大词汇量,拓展知识面。背单词时要深刻理解所背词语的内在含义,并了解其使用环境。备考时,熟记一些过渡词、句型和范文,并进行仿写。考试时,使用学习过的、熟悉而有把握的词汇和句型,没有把握的句子,尽量采取“回避政策”,切忌自编自造汉语式的英语词组和句型。
参考文献
[1]张扬.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9).
[2]刘建波.注重背诵输入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2001(4).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内容;英语教育;正面导向
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和CET-6)是教育部为评价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所设立的一项全国性考试,也是目前我国测试高校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方式。
2005年,教育部宣布全面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积分体制、成绩报导方式和考试内容:改变过去满分100分,采用满分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标识总分和单项分。凡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放成绩单;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加大了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作为全国性大型的英语考试,考查内容将于2013年12月再次进行改革。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最新改革
2013年12月四、六级英语考试改革,题型将发生以下变化:第一,快速阅读题取消变成段落信息匹配的长篇阅读题;第二,听力部分中的复合式听写由原来的七空填单词,三空填写句意梗概变成全部考查单词短语;第三,翻译扩充至150~200字的整段中文译成英语;第四,完形填空题取消。
1、快速阅读与长篇阅读
快速阅读题事实上已经经过了题型微调。最早的题型是判断对错。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十个陈述题干进行判断。答案设定为“正确,错误和文中未提及”三种。考察学生的判断力。但此种考察法往往含有出题人色彩,题意具有不确定性。考察重点依然是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判断力。
随后快速阅读题设问部分将判断改为“选择+填空”形式。降低了考察难度,但考察方向侧重于寻读能力,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要求找到答案,可能整篇文章还没有理解,但却能快速找到目标语的能力。
此次改革又将快速阅读题改为长篇阅读题。加大了阅读能力的考察。事实上,与原快速阅读相比,其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只是更侧重于定位与寻读能力的考察。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定位能力的考察既要求有敏锐的判断力又兼顾理解力。这种题类似雅思考试中的“段落信息匹配题”,迷惑性很强,但定位能力很实用。
2、复合式听写中的写句子与写短语
改革后填词的设计使得分和失分出现在“转瞬之间”,“如果考生长期忽视听写和拼写,则必然导致失分率增加。”这一点,考生要高度重视,要注意拼写正确。
3、延伸了阅读能力考察
阅读理解是历年来英语考试最为传统和基础的考题形式。此次改革,增添了阅读考察形式。阅读有两个部分,快速阅读与仔细阅读。改革后,把快速阅读换为长篇阅读,试题布局顺序为:词汇阅读,长篇阅读和仔细阅读。考察能力增添了定位与寻读能力。迎合了实际需求。
4、翻译加重加难
“以往题型只需要翻译5句话,而且偏重句式结构的考察。改革后为150~200字的整段翻译。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为180~200个汉字。翻译内容涉及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
5、完形不考,是喜是悲?
事实上完型填空题也类似阅读题是常考题型,学生只要答英语卷子就能看到的常见题型。所以学生们对题型很熟悉,也练久了,再没技巧也能把持一番了。很多学生把完型做为提分题,所以取消对他们并不意味着是好事。
6、考试时间有变动
整场考试的时间从原来的120分钟延长至130分钟,听力部分从原来的35分钟,缩短到30分钟。总分仍为710分,不变。
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将高度统一,最大挑战仍是时间控制,不能“天天背单词,从不背句子,不练写作和翻译,不去做精听”。要练就这样的实际能力,光靠考前突击与应试技巧答题的学生,难度会大很多。稳扎稳打,而且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才行。这就使得四、六级考试能真正测出学生英语水平,展示自己的英语实力。
7、真正实行“多题多卷”
这次改革推行同一考场内使用多套试卷考试,且每一套试卷的题目内容都不一样。加之严格的考场纪律,除了必要的答题工具外,考生包括监考人员都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考场规范,纪律严明,多题多卷,这就杜绝了作弊现象,考试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合理竞争的道路。
二、英语四六级改革带来的启示
1、关于作文
根据四六级评分标准,基于文章切题程度和思想表达是否清楚给分。评卷老师会从内容(是否切题)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楚)两个方面对作文进行综合评判。同一考场又实行“多题多卷”,作文题目从命题形式改为补充式或发挥式以及看图作文。作文的命题形式各异,考察的角度更灵活,能够切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言输出能力,考察学生的基本功。
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写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思想,其次才是语言表达。学生要准确把握写作核心,充分重视文章内容与思维立意,观点新颖明确。再达到语言通顺流畅,遣词造句恰当合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对当今社会时事热点的把握与思考做起,学会观察生活,有自己的观点,学会批判性思维,才能真正提高作文分值。
2、关于听力
自2005年改革以来,就加大了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听力分值在四六级考题中,等同于阅读,所占比例最大,满分249分,是同学们的弱项。听的少,练得少。
事实上,只要同学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听力部分提分最快。听力部分,共有四种题型。一为短对话。二为长对话。这两部分题学生们接触的多,而且相对简单,只要练,就能把握住时间,地点,人物关系,数字等出题意向和应试技巧。三为听力短文。这部分题要抢时间,利用指令播放时间,要迅速抢先阅读题干和选项,把握其中的信息点,随后一边听,一边对应选项选题,因为选题顺序应该和听力文章前后顺序一致的。最后一部分,是复合式听写。听力播放三遍,这就要求考生练习拼写基本功,注意名词单复数,形容词的“级”和否定前缀,动词时态等,通过行文逻辑来推测单词,提高准确性。
综上所述,不管听力中的哪一部分,同学们都要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尤其是精听,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认真听一篇文章,做听力试题,把听到的内容,复述下来,甚至写下来,练了拼写,练了写的速度,练了语音的敏感度。之后拿去泛听,进一步巩固,练习要始之以恒。
3、关于翻译
翻译大大加难。整段英译汉翻译则“50%都在考写作”,依据前后语境选择适合的单词、短语,遣词造句。这样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及语言输出能力,更具科学性。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看英文杂志,文章,著作;多做题。看到一段汉语,试着翻译一下,不光要注意遣词造句,还要让整篇文章流畅自然。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越来越合理、科学,更多的考察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实力。也给我们英语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更新带来思考。
【参考文献】
[1] 郭玺平.名师解读题型助你过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12月改革.呼和浩特晚报,2013.9.
【作者简介】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 四、六级写作 功能段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 引言
一般认为,写作水平短期内迅速提高可能性不大,英语写作也不例外。但是,针对特定考试或特定文体的写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备考,短期内有较大进步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并非不可能。本文结合四、六级考试写作命题特点,借助“图式理论”指导四、六级写作的备考和教学,在强化学生“语篇图式”方面做理论性细化和实践尝试,提出“功能段落”备考和教学。
2 CET-4&6 写作命题特点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虽然四、六级写作要求考生达到“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但其命题特点相似,如多数有三或两个汉语提纲,是对内容的要求,且官方给高分范文多为“三段式”。三段可对应三个“功能”。历年四、六级论说文写作可概括为六种“功能段落”:现象、危害、原因、建议、观点、意义。
即使题目未给汉语提纲,也可写三段。如2011年12月四级,作文题目为“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且要求评论一个幽默说法“Quitting smoking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ve done it hundreds of times.”那么,至少可写两个“功能段落”:(1)对所给“saying”的评论;(2)对主题的阐述。考生还可扩展一个段落,如建议、现象段。
总之,无论四、六级命题如何变化,“三段论”对应三个“功能段落”已成为其突出特点。
3 “段落图式”与CET-4&6写作备考、教学
图式理论认为,语言教学中的图式可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语言图式和策略图式指学习者的语言基础积累和写作策略应用。内容图式指学习者已理解掌握的“事实知识”或“对于世界的背景知识”(Carrell,1984);形式图式指文体和语言组成文章的方式。写作过程是四种图式的积累、激活和重新建构;这四种基本形式运用于写作过程表现为:遣词、造句、布局和谋篇。
基于四、六级“功能段落”特点,笔者提出“段落图式”概念来概括六种功能段落。“语言图式”作为教学基础,“段落图式”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如2010年12月六级作文,题目为“My Views on University Ranking.”和三个提纲:(1)目前高校排名相当盛行(现象段);(2)对于这种做法人们看法不一(观点段:支持方观点分析“利”;反方观点分析“弊”);(3)在我看来……(观点或建议段)。
有时,试题给出两个汉语提纲,也转化为三个功能段落,如2010年12月四级作文题目为“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和两个提纲:(1)目前不少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现象段);(2)为了让孩子独立,父母应该……(建议段)。为使内容更详实,还可写“原因段”或“危害段”作为文章第二段。
4 基于“图式理论”和“功能段落”的写作教学建议
写作备考,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思路和表达。思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表达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一个写作中既知道“怎么写”又知道“写什么”,他的作文预计可以顺利完成。从“图式理论”出发,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解决“怎么写”,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解决“写什么”。
4.1 强化“遣词造句”,构建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功能”意识
教学和备考中,遣词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核心内容。四、六级评分中14分档次的要求如下:“文字通顺、连贯,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遣词造句方面,强化两个能力:广度和深度。
(1)遣词方面。
广度即词汇的丰富程度(variety or diversity)。考生的词汇丰富程度越强,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越是丰富。达到用词广度的技巧方面,可以使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同根词,还可以使用“范畴词”:上义词、下义词、相关词等(如,people可以理解为上义词, 它的下义词可以为men,women,teachers,students,customers等,相关词汇为与主题相关的同范畴词汇,如2011年6月四级作文主题为Online Shopping,与该主题相关的词汇有customers,online shops,Internet等)。
深度即词汇表达的学术化(academic)。四、六级写作一般为议论文,因此写作表达应该尽量正式、学术化。
此外,“功能段落”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词汇“功能”意识,即学生应该在学习时明确词汇的用途,如contribute to 短语可用于(正面)现象段、原因段、建议段等。
(2)造句方面。
丰富的句式变化可以展现出写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基于四、六级常考功能段落,笔者认为需强化句子的“功能意识”,即所学的句子可以用来写何种“功能段落”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篇阅读匹配题会有重复的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