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华盛顿邮报反映的社会问题?


当地时间周三(13日),拜登开始了其任内首次“中东行”。行前,已经有媒体在炒作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削弱中国影响力。
结合此前拜登以及美国高级官员多次外访时对外释放的信号来看,无论是访问太平洋岛国还是亚太地区,亦或是刚刚结束的几场美西方主导的多边峰会,“对冲中国影响力”往往是从官方到媒体层面时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不过,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相比之前,这一次拜登并没有过于频繁地提到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也仅在今天回应了拜登“中东行”中的涉华因素。
为什么美国要访问中东?
此次拜登在中东预计停留4天左右,刚刚结束对于以色列访问的拜登即将启程前往沙特阿拉伯。据美国媒体此前报道,拜登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到访沙特阿拉伯。报道还称,在中国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投入之际,拜登希望此行能够“将沙特保持在西方轨道”,遏制其“向中国倾斜”。
不久前的7月9日,拜登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称,此访对美以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他也说到了“要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胜出”。
在访问中东地区的第二天(7月14日),拜登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签署了《耶路撒冷宣言》的联合协议,以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该宣言强调,华盛顿致力于确保以色列的安全,维持以色列的军事优势,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以及对抗伊朗在该地区的活动。
《以色列时报》援引一位以色列官员的声明称,《耶路撒冷宣言》是一份“历史性声明”,反映了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独特的关系。
然而,看似毫无嫌隙的美以关系背后却有着诸多暗流涌动。选举期间,拜登曾批评特朗普过于“纵容”以色列。在5月份,巴勒斯坦裔美籍半岛电视台记者阿克莱遭到枪杀,外界认为极可能由以色列士兵所为,这也让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多了一层微妙因素。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之下,美以关系更为微妙。试图操作“选边站队”的美国政府并未在一开始获得以色列的响应。冲突爆发之初,时任以色列总理班奈特明确要保持中立,不想因此破坏与俄罗斯的关系。但之后以色列联合政府垮台重新选举,看守总理拉皮德表示,双方将优先聚焦伊朗问题。此次双方会谈最终通过的《耶路撒冷宣言》也从侧面印证了拉皮德的表态。
近期,以色列的政局变动连连。在以色列即将进行三年内的第五次选举之际,拜登政府对外放风称,以色列政治上的不稳定不会妨碍美以在“对抗伊朗”方面的合作。但事实真如美方官员所说这般乐观吗?可能仍然值得观察。
拜登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
拜登访沙特 美式“既要又要”典范?
如果说以色列是美国传统友好的国家的话,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则是到了“冰点”。外界普遍注意到,此次拜登访问沙特就是冲着油价去的。
此前拜登在《华盛顿邮报》特别写了一篇“我为何要去沙特阿拉伯”的文章,其中他对于一个“团结的中东”寄予厚望。在文章中拜登还说,沙特阿拉伯的“能源资源对缓解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的影响至关重要”。不过,该文章被认为是拜登在为自己“辩护”,毫无诚意。
外界普遍都记得,2018年,持不同政见的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领事馆遇害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沙特大肆攻击,导致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陷入低谷。当时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拜登承诺要让沙特王室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并直接言语攻击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当选后的拜登以及民主党政府更是以“民主”对抗“威权”的叙事在外交上拉帮结派,拜登政府在中东的站位陷入尴尬。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直接指出,拜登此行实际向外界表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正在下降。报道指,俄乌冲突以及美西方对俄制裁,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对于即将面临中期选举的拜登而言,稳定能源价格至关重要。但鉴于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之前的种种不快,BBC评论认为,拜登政府的这些想法多少有点“模糊不清”。
不过,据《纽约时报》报道,美方官员们表示,虽然预计此行不会让沙特阿拉伯宣布提高石油产量,但这个宣布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后出来。这也充分说明,美国政府正在背后努力做工作,只是这些工作究竟做得如何,要等一两个月后才能评判。
半岛电视台在报道中着重渲染了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微妙且紧张的关系,并指出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之间的互动颇具看点,有“在问题上跳舞”的意味。报道指,美国政府在国内大肆宣传此行如何有利于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也是为了对冲美国国内对于拜登试图改善与沙特关系的争议。
而就在前后脚,克里姆林宫宣布,普京将于19日前往中东,他将赴德黑兰参加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国峰会。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美国与俄罗斯先后到访中东地区的消息一出,舆论战已经打响。俄新社报道称,在俄的斡旋下,“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和解,将最终打破美国孤立俄罗斯、并为西方提供廉价燃料的企图”。伊朗媒体则报道称,普京访伊是对拜登的“回应”。梳理下来我们发现,美俄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与较量,是当前国际社会看中东时关注的焦点。
影响力缩小的美国 还在拿中俄说事
回到一开始所说,虽然拜登此次“中东行”并未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但并不是没有谈到中国。14日,在以色列访问的拜登同以总理拉皮德共见记者时称,美将继续在中东发挥领导力,不会允许中俄填补“真空”违背美、以利益。
此前有美国媒体指出,拜登此访“是美国和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进行的。”报道渲染称,近年来美国和沙特的关系陷入僵局,而中国却成为了沙特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各领域深入合作,并援引专家指出拜登此行是为了向有关国家表明“美国现在和以前一样在地区事务中占据重要性,与中国更深的关系不符合沙特的长期利益。”
“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谓‘真空’。”汪文斌在今天(15日)的记者会上直接点出了美国这番话语背后的逻辑,并指出,中东人民最渴望的是发展,最需要的是安全。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大国应当急中东人民之所急,帮助中东国家和人民解决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此提供建设性助力,而不是相反。
汪文斌也重申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合作的目的。汪文斌指,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为维护中东和平、促进中东发展、推动中东热点公正合理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应有作用。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中东实现和平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
作者丨朱恩地,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俞哲旻,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盛顿邮报电影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