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诗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发布时间: 来源:牛求艺网

【作者】王之涣【朝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作者的悲凉之意,也流露出了对将士的命运的同情之心,表达了作者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全部内容,更多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牛求艺网!(本文共1918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指的是《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本文内容由网友整理或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第一时间删除。”

凉州词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情感问题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说王翰《凉州曲》,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凉州词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1

作者:黄天骥(中山大学教授)

王翰的这首诗,从表面看,并不难懂。但对它的理解,却不容易,人们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它写出军营里的乐观精神;有人则从最后一句,说它表现出将士们悲凉的心境。是喜,还是悲?人们感觉的滋味很不一样。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那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笑,人们可以各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很自然,因为审美受体对待文艺作品,总会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去观察揣摩。如果客观形象一眼便被看穿,那么只能是浅薄之作。

凉州,在甘肃河西地区。在唐代,这里是边患严重、交战频繁的地方。《凉州曲》是曲调,属唐代乐府,以琵琶演奏,声调悲壮,多用于表现边疆风光或军旅景况。唐代张祜有《王家琵琶》诗:“只愁拍尽‘凉州破’,画出风雷是拨声。”至于王翰这首诗,直接以曲调为题,写的是将士在临战前的情怀,它应该是一首可以用作歌词的诗。

赵朴初书王翰《凉州曲》资料图片

王翰公元687年出生于山西,那时正是唐朝国力上升时期,他也和当时山陕一带许多青年人那样,经常到边疆去,或是游历,或是参与军事活动。王翰跑到过西北前线,当过驾部员外郎,负责物资运输的工作,对边疆的情况,对战士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了解和熟识的。因此,他能写出这首激动人心的《凉州曲》,也绝非偶然。

诗的第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开始,诗人便突出写酒和杯。关于葡萄酒,现在常在餐桌上见到。但是,在唐代,这种产于西北地区的葡萄酒,却是十分珍贵。颇为有趣的是,现存王翰的诗里,竟有一首是专门写葡萄酒的:“揉碎金霜黑水晶,春波滟滟暖霞生;甘浆细挹红泉溜,浅沫轻浮绛雪明。”还说道:“客愁万斛可消遣,一斗凉州换未平。”(《葡萄酒》)可见,他把出产于凉州红黑色的葡萄酒,形容为金浆玉液。至于夜光杯,据说是和田地区出产的白玉杯,薄如蝉翼。当注满了酒,在月光下,可以看到它闪闪发光。又传说,周穆王探访西王母时,西王母便捧出夜光杯来款待他,以表示热烈欢迎。总之,无论是葡萄酒还是夜光杯,都是产于西凉至为珍贵的宝贝。诗人端出这两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意味着那壮士饮酒的地点,就在西域。

在这里,王翰首先把酒和杯,突出地置于首句,就像影片首先来一个特写镜头一样,强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时,也等于刻画出那对着葡萄酒和白玉杯的壮士,在未饮之前,已经端着杯子,认真仔细地欣赏酒和杯的神态了。这“美”字,既形容“酒”,也形容“杯”。欣悦之情,溢于言表。看来,这将官对着酒和杯慢慢端详,舍不得一下子牛饮。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明写将官的表情,但读者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对这杯美酒的神态。如果把它用于戏曲舞台表演上,那武生捧杯端详欣赏的眼神和动作节奏,会是相对缓慢的。

当然,虽然这将官不忍囫囵吞枣,但这杯酒,自然是非饮不可的。

“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的句式,有点拗口。七言诗,一般是采取前四字一顿、后三字一顿的节奏。但王翰的写法是,“欲饮”先作一顿,“琵琶马上催”再作一顿。这反常的句式,却有突出“欲饮”这一动作的作用。

有人说,琵琶,是指在军帐里艺人弹奏琵琶。过去,在饮宴时,确实是有歌舞艺人奏乐侍候的。若按此说,无非指饮酒时,有乐伎在旁边奏乐助兴。但我认为,这说法不妥。因为句中有“马上”一语,这明明指那些弹奏琵琶的乐人,是骑在马背上的。在马背上奏乐,又岂能是在帐幕内?其实,这些弹琵琶的人,是骑着马奏乐的军乐队,骑马的军乐队也只能在军帐外奏乐。这句诗,是说当将官举起玉杯,正在欣赏之际,外面的军乐忽然响起。这乐声,不是催人喝下手中之酒,而是军队即将要开拔前线,是在催这将官赶紧出发。别以为琵琶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奏不出雄壮肃杀的声音。张祜在《王家琵琶》一诗中说:“只愁拍尽‘凉州破’,画出风雷是拨声。”君不见,琵琶能演奏描写战争的《十面埋伏》。如果古代的军乐队以琵琶齐奏,那是可以表现出惊心动魄的效果的。

本来,在第一句,作者写那将官仔细地欣赏着酒和杯,心情仍是平静的。这是出征前的饯别,他以为时间还早着哩!面对着稀有的美酒玉杯,禁不住慢慢品味。谁知道,在第二句,作者写琵琶声一响,“催”字一下,让整个场景的气氛尽变,人们一下子也紧张起来。那琵琶拨动激越急促的节奏,和上句将官仔细欣赏杯酒的神态,一慢一快,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那将官心理节奏出现的强烈变化。

在这里,我还要提请读者注意王翰下一句的“欲饮”两字。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又非常细腻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状态。

欲饮,不是未饮,也不是已饮,而是写那将官拿着白玉杯将饮而未饮。如果王翰写将官未饮,那么,酒杯仍放在桌面上。琵琶声一响,催人上路,他可能索性不饮,滚鞍上马,吩咐把酒留着,等待战胜敌人后再来尽醉。就像《三国演义》写“关羽单刀斩华雄”一段,吕布的先锋华雄前来挑战,当关羽准备上马应敌,曹操捧酒壮行时,关羽便吩咐酒先放着,等到他斩了华雄,跃马回营,“其酒尚温”,才一饮而尽吗?这样写,也很能表现壮士的勇武。反过来,如果王翰写作“已饮”,那么,酒杯当是已放回桌上。琵琶一响,壮士抹嘴便走,那就应是“琵琶一响不用催”了。

然而,王翰这首诗的巧妙之处,正在捕捉壮士“欲饮”一刹那间的神态。写他“欲饮”,则表明杯子仍在手上,却还未举到嘴边。这一写法,既突出那手上的杯,也突出了这壮士内心的冲突。琵琶催动,军乐响起,军队立刻要出发了,这酒,是喝还是不喝?他也知道,美酒一喝,定会醺醺欲醉;但如果放下酒杯,决定不喝,岂不可惜!既然已经拿起酒杯,又岂有不喝之理?这时,琵琶紧催,他不可能再捧着夜光杯仔细端详,慢慢品味葡萄美酒了。王翰写他“欲饮”的神态和动作,正是着意表现他有过片刻的迟疑,片刻的犹豫。这犹豫,在连贯动作中必然出现短暂的停顿。这停顿,又适足表现壮士内心有着饮还是不饮的冲突。当然,他最后还是下了决心,饮了再说。配合着琵琶奏出急促的背景音乐,便让读者想象出那位壮士,手执酒杯,猛然仰头一喝,然后昂首阔步走出帐幕的神态,表现出豪放慷慨的情怀。这细节,如果用于戏曲舞台,也会是在琵琶声和打击乐连续敲拨时,突然停顿,让人物拿着杯子一饮而尽,作一抹嘴一抖袖的亮相,然后趁着“急急风”大声镗的打击乐下场。那将是一个很帅气的动作。

到底这壮士有没有饮下这杯葡萄美酒?从第三句出现的“醉卧”两字,我们便知道,他是喝了的。按说,喝了酒,接着便该写他出发了。但是,王翰却转过笔来,让这喝过酒的将官,掉出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面上,他是在赞美那葡萄美酒,说这酒是多么的好,酒力是多么的有劲,如果喝醉了,睡在战场上,站不起来,回不了家,那是很自然的事,请诸君千万不要见笑,嘲讽我酒力不佳了!请看,王翰写将官说的这句话,神态多么轻松。其实,这里是语带双关,话里有话的。它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即:如果我战死沙场,弟兄们便当作我喝醉了酒,不胜酒力,回不了营房好了!

在战场上,战死的人,永远躺下,将官把这看成是“醉卧”。他似是在开玩笑,说得很轻松,很谐谑。同时,也等于说:老子走出营房,就没有回来的打算,弟兄们也不要悲伤,就当我喝醉了酒,站不起来算了!这番话,又表现得很豁达,很豪爽。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句之后,紧接着的第四句,诗人用了“古来”两字,并以反诘的句式作结,这实在耐人寻味。他是指出,战争是要死人的,这是规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上战场,便不作回家之想。自古以来,“年年战骨埋荒外”,试问有几人能够生还?这具有概括性意义的结句,说得何等深沉!又何等慷慨!同时,他让出征者把生和死看得很平常,用谐谑的口吻向战友告别,那反诘式的结句,既显得视死如归,满怀豪气,也透露出一缕悲凉。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在唐诗中,王翰《凉州曲》的这一结句,正是难得的好句。从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领悟王翰为什么在诗的首句,便强调“葡萄美酒”的用意。如果不先突出地写酒,“醉卧”便无从说起,而把战死视为醉卧,也无从说起。由此可见,王翰在创作时,在艺术构思上是注意到前后呼应的。

“兵凶战危”,战争是残酷的,即使是正义的战争,战死沙场,也是悲伤的事。当然,在唐代,也有诗人强调卫国战争中的英雄气概,但更多的边塞诗,会写到人们对征战感受的复杂性。像陈陶的《陇西行》写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香闺梦里人。”他既写到战士的不惜牺牲,又写到战争造成的家庭悲剧,这反而能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这一点,对战争有所认识和思想有深度的作家,是会感悟到的。像元代,在杂剧《单刀会》里,关汉卿写关羽在临战前,唱了著名的[驻马听]一曲:“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关汉卿写关羽英勇无比,但也突出地写他认识到战争的惨烈,“从古知兵非好战”,关羽的勇武形象,以及这一段悲天悯人的喟叹,正是卓越的戏剧家关汉卿对待战争的态度。

对王翰的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应该如何理解?清代的施补华说:“作悲伤语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岘佣说诗》)这看法,等于说那出征的将官,实实在在是开玩笑的。我认为,施补华的理解,才真是有浅薄的开玩笑之嫌。他没有注意到,“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反诘的口吻,还有感伤的一面。王翰其实看到,这出征的壮士面对死亡并不害怕,但思想感情是复杂的,他似是在作谐谑语,同时,在诙谐的姿态中,蕴含着悲凉的一面。他分明知道,从来征战都要死人。对生命,谁都会珍惜。既然难免一死,那就不如豁达一些,把这看作是“醉卧沙场”算了。这句话,哪里仅仅只是“谐谑语”而已?

对此,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王翰的“生死观”。

王翰的性情比较豪放,据《旧唐书》中王翰本传所载,他曾被贬到汝州,“至郡,日聚英豪,纵禽击鼓,恣为欢赏”。可见,他不是在穷愁潦倒时便郁郁寡欢的诗人。在《相和歌辞·蛾眉怨》一诗中,他先写到宫女承恩得宠:“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谁知后来皇帝求仙去了,这宫女十分凄楚:“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这时候,王翰便亮出他对生死的看法了。这首诗的最后四句,他说:“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情知白日不可思,一死一生何足算?”另外,在《春女行》一诗中,他写到少女伤春,在路上捡拾落花,比其容色,便借机表态,在诗的结句说:“落花一度再无春,人生作乐须及辰。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子,今日皆死狐兔尘。”可见,他对生和死的态度,是豁达的,他认为,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命运,不必看得很认真。因此,在《凉州曲》中,他把战死沙场当成是醉卧沙场,视死如归,半开玩笑,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如果以为王翰不明白战争的惨酷,那就错了。在《饮马长城窟》一诗中,写到壮士慷慨从戎,出征西北。诗的上半部分,气势如虹,写壮士和敌人整夜战斗:“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胜利的喜悦,让这壮士意气风发。但是,请勿以为王翰只是歌颂壮士的英勇,诗的后半段,他笔锋一转,写这壮士:“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旁多白骨。”当然,诗人说的这些是秦代修筑长城和戍边的白骨,但又何尝不是对历代战死沙场的遗骨感到哀伤?“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显然,王翰对为国牺牲、丧生塞外的人,感慨万千,悲悼不已。

王翰把生死看得平常,所以让征战者诙谐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但这“笑”,果真是嬉皮笑脸的吗?“古来征战几人回?”人都战死了,能回来吗?这貌似豁达的语气,其实内中有着悲怆与感伤。我认为,只有综合王翰的《蛾眉怨》《春女行》以及《饮马长城窟》等诗,体察其中对生死的态度,才能明白他在《凉州曲》中写那将官在饮酒壮行时,面对死亡,表达出的非常复杂的思想感情。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王翰为什么在《凉州曲》的首句,便说“葡萄美酒夜光杯”了。这“特写镜头”,仅仅是赞赏酒和杯吗?其中,对物质的赞美,其实也包括那将官对生活的赞美,对生命的赞美。活着,该多么美好!可以饮美酒,赏名杯。在这里,突出名杯美酒,也包含着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旧唐书》不是说过,王翰被贬官后,日聚英豪,恣意欢乐吗?这不计成败利钝,及时行乐,不也是珍惜生活和生命的表现吗?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古人借酒浇愁,情感是复杂的,如果不对生活有所期望和爱惜,那又有什么“愁”可“浇”?所以,在饮酒的时候,并非仅仅是追求味觉上的享受。王翰把“葡萄美酒夜光杯”置于首句,并不是为它们做宣传。要知道,那位将官对它尽情欣赏,也正是对生活和生命富有乐趣的表现。只可惜军乐一催,他再不可能仔细品味罢了。在这里,王翰在直白的表叙中包含深意,正是我们需要领会其写作技巧的高明之处。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认为,这首诗“故作豪放之词,而悲感已极”。说它“悲感已极”,也未免过头。正确的理解是,这首诗,是在谐谑中夹杂着悲情。换言之,悲伤与谐谑兼而有之。为了抵御侵扰,这将官一方面很豁达,很豪迈;另一方面,明知会战死沙场,一去不返,又不能毫无伤感。而王翰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在于把悲壮寓于谐谑之中。正由于它能以简练的细节描写,表现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王士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认为它是“气格俱佳,盛唐绝作”。这评价是恰切的。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4日13版)

凉州词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2

本文约2800字,大概需要7分钟,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简要列出本文标题如下:

03王翰绚烂如流星一般的华彩人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凉州词》,它是王翰流传下来的唐诗中最负盛名的一首。诗中描绘了边塞将士们在盛大的酒筵上豪饮美酒的场景,表现了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慷慨悲壮之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琵琶”一出现,就让人在脑海里展开了一幅充满西域风情的绚烂画面。戍边将士们在盛大的酒筵上欢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个机会,正喝到兴头上时,响起了催人出征的琵琶声,可能是边境突起战事催人出征,也可能是酒筵上弹奏乐器为大家助兴。于是,将士们开着玩笑说,不要嘲笑自己在沙场上醉倒的样子,自古以来参加边塞战争的人又有几个能活着回去呢。将士们一方面为国家舍生忘死,戍守边疆;另一方面将士们也感叹自己悲凉的命运。

这首诗由近及远,先把目光聚集在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这样的物象上,然后铮铮琵琶声让人忽然想起遥远的年代里,同样有一群人在边疆为国家赴汤蹈火,然而只落得了幸存者少得可怜的悲壮结局。整首诗在一句戏谑之语中结束,给人一个开放的结尾,任由读者去解读。

古籍《乐苑》中说:“《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唐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唐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因此,在唐代有很多诗人都写过叫《凉州词》的诗作,比如王之涣也有一首童叟皆知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河西都会”的美称。凉州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夜光杯”是另一座河西重镇酒泉的特产之一。

唐代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国际交往也日益频繁。为了维护国内和国际上的良好形势,维护国家统一,保持国际上的商业往来顺利进行,唐代边疆战争时有爆发。加之帝王的穷兵黩武和一些大臣邀功边关,也使得唐王朝拓展地域版图的战争不断出现。唐代文人学子进取仕途的途径之一就是从军,这些诗人来到边塞体验了真正的苦寒生活后,触动内心,写下关于边塞的诗篇。另外,驻守边关的将领们往往喜欢招募文人进入他们的幕府,这些文人也会把感受写成诗作。

03王翰绚烂如流星一般的华彩人生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进士,后又通过了直言极谏和超拔群类的制科考试。曾出任昌乐县尉(昌乐,今山东省潍坊市下属县)、秘书正字(秘书省掌管校勘典籍的官员)、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和驾部员外郎(掌管车舆、牛马厩牧之事),后谪迁汝州长史(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和仙州别驾(仙州,今河南省叶县)。当他再度遭到贬谪,赴任道州司马(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时,在途中不幸得病,不治而亡。根据文献记载,关于王翰的史料在开元十四年(726)之后非常少见,由此推断王翰亡故于这一年。

王翰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诗人,天资聪颖,豪放不羁。王翰主要生活于开元前期,当时社会比较重视门第,王翰出身于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王翰家境富饶,豪放倜傥,恃才不羁。

他又非常幸运,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进士及第,后来又通过制科考试。这在唐代的科举中是十分顺利的经验,唐代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明经科(主要考查学子对儒家经典的背诵和理解)考试相对简单,三十岁考上了也已经不年轻了,但是进士科(主要考查诗赋和政论)比明经科要难得多,五十岁获得功名都不算晚。王翰年纪轻轻就通过了进士科考试,才学和运气都是非常出色的。

王翰进士登第之后,当时并州长史张嘉贞非常欣赏他,特地给王翰送去厚礼。王翰收到礼物之后,非常感动,写了歌词来表达这份感激之情。王翰又在一个宴会之上,一边演唱自己写词的歌曲,一边跳舞,神情自若,气宇轩昂。后来张说在并州长史任上时,对王翰也是极为器重,更加礼遇王翰。王翰自然也是非常感动。

不过,王翰的性格之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很快就表现出来,他在进士及第之后,自己写了一张榜文贴在了吏部的大街上,内容是给当时的文人排座次,他把张说排在第一名,李邕排在第二名,自己排在第三名,其他人都排在自己之后。王翰视其他文人如草芥一般的举动让文人们非常不满,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仕途,只好赋闲在家。

张说从并州长史被调回中央之后,由于王翰与张说交往甚密,张说提拔王翰到中央做官。王翰由秘书正字,擢升为通事舍人,后晋升至驾部员外郎,正五品官员。在唐代,正五品官员由中书省和门下省选拔,再由皇帝亲自任命。官至五品,还可以享受到税赋减免的特殊待遇,对于一个唐代官员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位置。

王翰与张说的关系让他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说罢相之后,王翰也受到排挤,被贬至汝州担任长史。没过多久,又改任仙州别驾。长史和别驾,以及司马都是刺史的佐官。

王翰终究是一位豪放不羁、恃才傲物的人。虽然被贬,他在任期间仍然常常与文人志士结交,祖咏和杜华就常常成为他的座上宾。他与豪侠们饮酒行乐、出游打猎。不仅如此,王翰生活奢华,家中豢养了许多良马,又供养乐伎。

作为贬官,心中总有一些愤懑,于是他又写文章来排解,不料得罪了有司(相当于部门的长官),将他贬往偏远的道州。王翰在赶赴道州的途中患病,不治而亡。

在唐代,一般贬谪官员都会选择岭南湘黔一带,朝廷使这些贬谪的官员远离政治中心,比如王昌龄被贬湖南的龙标,李白被流放贵州的夜郎,对于这样的官员,朝廷再度任用的可能性很小。而王翰最初贬往汝州和仙州都是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直到最后一次才贬往湖南南部的道州。可见最初朝廷对王翰还是留有余地的,但是他在被贬期间依旧我行我素,最终死于赴任途中。

这是他人生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他性格的悲剧。王翰富足的生活让他无所顾虑,也让他获得了许多上层社会的生活经验,使他眼界开阔。但在官场中无拘无束,势必会触碰到其他人的利益,让自己成为其他人攻击的对象。

王翰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像流星闪耀着划过夜空,眩目而短暂。张说曾说,王翰的文章非常出色,但是还是有一些瑕疵,如果能弥补这些缺陷,发挥他的优势,他会成为一个时期最为优秀的人。不仅当时的文坛领袖张说很看重王翰,王翰还是大众们追逐的对象,常参加王翰组织的文人聚会的杜华搬家搬到王翰家隔壁,他的母亲激动地说能成为王翰的邻居,就像孟母三迁一样,我非常知足。

王翰自被贬出京到官死于途,前后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笔下的边塞少了几分苍凉,多了几分瑰丽。边关将士却仍然走不出悲壮的命运,王翰在官场同样如战场一般,最终沉没其中。

凉州词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3

一.这首诗的作者,在讲《登鹳雀楼》时已介绍过了,而且其中提到了这首《凉州词》。所以,这篇拙文主要讲讲这首诗所展现的广阔意境,以及诗人的复杂情怀。

二.解释诗中的部分词语。

1.凉州词:凉州,是指唐代的凉州,现在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据《乐府诗集·乐苑》记载,唐开元年间,常年驻守西部边关的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把他搜集到的《凉州曲》献给酷爱音乐的唐玄宗。玄宗非常高兴,就让教坊(当时官方的音乐机构)翻成中原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所配的歌词就称为《凉州词》。后来,《凉州词》不仅出现在宫廷,而且流传至民间,当时也称为《凉州歌》。唐代许多诗人都曾为《凉州曲》写过新词,其中就有王之涣。有人统计过,起名为“凉州词”或以凉州为背景的唐诗有100多首。王之涣的这首诗又名《出塞》,也题作《听玉门关吹笛》。

2.仞:古代的长度单位,约七尺或八尺。

3.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4.怨杨柳:这里的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怨,当哀怨讲;怨杨柳,应指《折杨柳》这种哀怨的调子。诗的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怨的曲调;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来的啊!

5.度:越过。联系诗中的“羌笛”与“春风”,度,解释为“吹到过”更加合适。

6.玉门关:始建于汉代的一座城池,其遗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学术界普遍认为,唐代的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岸双塔堡附近,据说此城已淹没于深水之中。此外,还有一些说法。

有的评论文章说,这首诗描写了当时中国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了防守边疆战士的境遇。现在,结合我们所知道的背景,透过诗中描写的意象,来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绘制苍茫而雄伟的景象,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其用语如画家泼墨一样,只一笔就把边塞风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白云与黄河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在诗人的笔下,它们就高兴地拉起手来。你看,汹涌澎湃的黄河此时竟然变成银色的丝带,而且不断地徐徐伸长,一直伸向那无数团银丝似的白云。这可不是强加于诗人的,诗中“上”这个动词,不就明明写出黄河徐徐流淌的样子吗?这种写法很特殊,就叫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艺术吧!请注意,诗的首句不仅自成一幅壮美苍茫的景象,同时还为第二句描写的意象展示了辽阔的背景。

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仍然用他的语言作画,只几笔,就绘出了在白云之间与黄河岸边的巍然矗立的一座孤城与气势雄伟的万仞高山。至此,诗人停下画笔,他欣赏着、思索着……他大概会想到无垠的沙漠,但他终于不再着笔,因为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画面,就不仅可以使读者意识到沙漠,也许还会使他们想象到更好更美的景象呢!

2.身临其境的倾听,意味深长的告慰。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来,对这两句诗就有不同的解释:对于“怨杨柳”,有的说就是怨恨杨柳,因为已到春天了,这里还看不到绿色的杨柳;有的说,是指《折杨柳》的曲调,经羌笛一吹,更加哀怨。对于“春风不度玉门关”,有的说,就是指春天之风,意思是塞外的玉门关春天还没来,你吹《折杨柳》没用,因为春风不来,杨柳是不会有的;有的说,“春风”是借指皇上,意思是批评皇上不关心戍边的战士。

首先,“怨杨柳”,应指《折杨柳》那种哀怨的曲调。理由是,古诗文中常以杨柳比喻离别之事。那么,“怨杨柳”,就可能既与《折杨柳》这一曲调有关,也与离别有关。这就叫双关。从前面的注解里,读者知道,王之涣的这首诗又名《出塞》,也题作《听玉门关吹笛》。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猜测作者很可能去过玉门关。不然,怎么会以“听玉门关吹笛”为题呢?又据考证,《凉州词》是作于他辞官15年期间,即727年至741年之间。在这期间,王之涣到过很多地方,其中就应有玉门关。如果,诗人没有亲眼看到那里的景象,也没有亲耳听到羌笛的声音,那这首诗便是无病呻吟。而无病呻吟的诗能写到如此感人的地步,那诗人又该是怎样的奇才呀!所以,我认为诗中的“怨杨柳”,应该就是曲折地表达诗人听到《折杨柳》那种哀怨的曲调后,想到了戍边战士思念家乡的凄楚而又无奈的情怀。这是身临其境的侧耳倾听,而决非设身处地的虚拟之声。

其次,“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应指大自然之风。但这“春风”也应同比喻离别之情的杨柳联系起来考虑,是不是暗指千里之外思念战士的家乡的亲人呢?所以,诗人的这句诗是有感而发,流露出来的是,与杨柳依依不舍的徐徐而来的春风的声音,是诗人与战士复杂而悲壮的心声的和鸣。

有人说,这首诗也暗写诗人的反战情绪,“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责皇上只知让战士打仗,却不去关心他们。我觉得这样分析是不妥的:一是逼着“春风”同皇上挂钩,这纯粹是生拉硬扯;二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共两首,其中一首中有这样的句子:“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请想想,用“神武”这样的词儿夸奖皇上的诗人,怎么会指责皇上不关心戍边的战士呢?所以,对于下面这样的评论,我是不能苟同的:

“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同诗的前两句联系起来考虑,我们会觉得王之涣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当然不想打仗,他当然希望化干戈为玉帛,但是他自知无能为力;而且他也知道,对于战争,自古以来也无人能够说清谁对谁错。那么,现在他身处蓝天白云之下,在滔滔流淌的黄河岸边,在辽阔无垠的荒漠之中,听着戍边的战士用羌笛吹奏起《折杨柳》的凄婉曲调,他该说什么,写些什么呢?他不能沉默,但又不知说什么是好。犹豫再三,他听罢歌曲,终于对身边的战士说道:“请不要再吹《折杨柳》这样催人泪下的曲子了!我知道你们想家了!《折杨柳》是在呼唤杨柳呀!要知道,杨柳是以春风为伴的,而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呀!”

所以,我说,这首诗是诗人在万般无奈的思绪中对战士的一种告慰!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粗浅体会,也许会有荒唐之处,请读者不吝请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凉州词王翰的诗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