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角色大全第十七回主要出场人物有哪些?

西游记,孙悟空,佛光普照,新西游记,新西游记ol

蓝港在线自研2D精品PK网游《新西游记》全新资料片“巅峰对决”12月21日末日公测,跨服军团大战一触即发,抢注角色名就送限量萌宠,多重好礼感恩回馈,免费领取千元大礼包,上线即得,60秒极速下载微端,带你畅快体验。

故事简介/《西游记》[*古典小说]

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精月华,产下一石猴。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

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谏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猴王被擒。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无伤,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钢汁喝。
如来佛祖因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光蕊得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见。报了前仇。
泾河龙王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奘去西天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离边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人,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黑风怪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风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在黄风岭遇怪刮黄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葫芦、净瓶、宝剑、扇子、魔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狮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黑水河龙王变作艄公。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孙悟空请来西海龙王太子摩昂擒龙回西海。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国师,国王敬道灭僧。悟空等与三法师斗法,一一挫败他们,使之现了原形。
观音座前莲花池内金鱼修炼成精,在通天河岁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变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冻,诱唐僧上冰上行走,摄入水府,菩萨赶来。把金鱼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悟空请来雷公、水伯、十八罗汉等,都被妖怪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把青牛收伏。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唐僧、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来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气。西梁国正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变化的女妖摄去。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使妖怪现了原形,死在坡前。
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灵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借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灭了大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西去。后来,师徒四人又先后除去了万圣老龙和九头虫驸马,黄眉怪,蜘蛛精,蜈蚣精和青狮、白象、大鹏三怪。比丘国国王圣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陷空山无底洞里老鼠精又变化女子掳唐僧强逼成亲。孙悟空访知老鼠精是李天王义女,上天庭告状,李天王把鼠精押回天曹发落。灭僧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主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僧国。隐雾山豹子精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虫睡倒,八戒一耙结果了妖怪性命。
师徒四人到天竺国,郡侯张榜求雨。悟空访知原委,劝郡侯向善,天降甘霖。师徒来到玉华州,因教授王子学艺,被黄狮精盗走兵器。悟空等三人夺回兵器,黄狮精投奔祖翁九灵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下龙头狮子所化。悟空请来太乙天尊,收伏了狮怪。
来到金平府,唐僧元宵夜观灯,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尘三个犀牛摄去。悟空请来四位星宿擒拿三怪,斩首示众。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家化斋后,寇家遭劫,寇员外丧生。唐僧师徒被当做强盗捉起入狱,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员外灵魂,案情大白。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龟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作者/《西游记》[*古典小说]

现在出版的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丘处机所著。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清朝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丘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是明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丘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自明以来,有很多人认为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1980年以后,有关《西游记》作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丘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也有少数学者立论:《西游记》是明朝的“青词宰相”李春芳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此说。另外一方面,证明吴承恩就是《西游记》作者的论据似乎更多起来,而且更有说服力。主要有:一,吴承恩的个人情况与《西游记》创作者的特征完全吻合。二,对各种质疑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三,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关于《西游记》各文本中方言的研究。198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

主要人物/《西游记》[*古典小说]

又名孙行者,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使用的兵器是从龙宫得到的定海神针,即如意金箍棒。在书中暗指金属性。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释迦牟尼佛)压制于五指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斗战胜佛,佛界排名第四十八位。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在*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小男孩崇拜的偶像。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尊者投胎。在书中暗指火属性。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佛界排名第四十七位。手执由观世音菩萨所赠的九环神锡杖,身披锦斓异宝袈裟。

又名猪刚鬣、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从此以猪为姓。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在书中暗指木属性。后功德圆满,加升中职正果,被赐封为净坛使者菩萨菩萨界排名*十三位。猪八戒的兵器是上宝沁晶耙。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

又名沙和尚。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以沙为姓。在书中暗指土属性。后

被唐僧师徒收服。使用的兵器是降妖月灵铲。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后功德圆满,加升中职正果,被赐封为八宝金身罗汉菩萨,菩萨界排名*十四位。

西海龙王敖闰的玉龙太子,姓敖(龙族王室之姓),小说里并未出现其名,亦未被授予法名。因纵火烧了龙宫殿上玉帝赐的明珠,犯下大罪被送上剐龙台处死,后被观世音菩萨救下,命其在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后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在书中暗指水属性。被唐僧收服后,锯角退鳞,幻化为其跨下白马代替原先坐骑去西天取经。后功德圆满,加升中职正果,被赐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菩萨界排名*十五位。手执神兵是沧溟圣龙枪。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其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也是如来佛祖的左右护法。她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他就可以听见世上苦难的声音,所以称观世音。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毁伤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无法医活,只好请观世音菩萨帮忙。只见观音菩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稍蘸甘露,就使人参果树死而回生。她在唐僧取经路上,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天蓬元帅、西海龙王三太子等等,才使唐僧师徒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使人间万民得到慈爱、平安、幸福的救世主。

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佛祖如来,在佛的世界里,是人们对佛祖的尊称。佛学世间里,佛祖如来,掌管世间万物。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五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较后达到西天取回真经。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偷取人参果、大闹盘丝洞、三借芭蕉扇、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生动,几百年来老少皆宜。

八十一难/《西游记》[*古典小说]

蒙差揭谛皈依旨 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 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 折从落坑第六难
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八难
陡涧换马第九难 夜被火烧第十难
失却袈裟十一难 收降八戒十二难
黄风怪阻十三难 请求灵吉十四难
流沙难渡十五难 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 五庄观中十八难
难活人参十九难 贬退心猿二十难
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 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 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
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
被魔化身二十七难 号山逢怪二十八难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 心猿遭害三十难
请圣降妖三十一难 黑河沉没三十二难
搬运车迟三十三难 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 路逢大水三十六难
身落天河三十七难 鱼篮现身三十八难
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 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 吃水遭毒四十二难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
再贬心猿四十五难 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
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赛城扫塔五十难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 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 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

话说行者在激战中被巨蟒的尾巴击中胸部,口吐鲜血跌落尘埃,八戒背起行者一路狂风,直向东方奔来。身后传来杀声阵阵,黑袍率领一众妖邪紧追不舍。八戒胆寒道:“哥呀,追上来了!”行者断断续续道:“八戒莫慌,且到前面大山中找个隐蔽处藏身!”说着,行者回手放出一阵烟雾,霎时迷住了追兵的视线。八戒按落云头,二人落在高山之巅。峰巅轰立着一座庙宇,行者喜道:“快快进庙!”八戒驮着行者向庙宇飞去。一进山门,八戒骂了一声“晦气!”行者问何事?八戒道:“却是座阎罗庙!”行者道:“莫管他,且进去再说!”二人冲进阎罗大殿。

  此时,空中传来一阵嘈杂,众怪已经追近。八戒放下行者四下看望,正是秦广王的塑像,两边罗列着各路判官和鬼吏。这是一座小庙,只有一进院子,再没有藏身之处。八戒急道:“哥啊,这可怎么办?”行者道:“莫慌,且将秦广王的塑像推将下来,咱们坐上去,岂不是好。”八戒笑道:“老猪是着了忙了!”他一个箭步蹿上台去,刚想动手,只听塑像内发出一个声音:“天蓬元帅且请住手!”八戒吓得“啊呀”一声摔下台来。忽然“吱呀”一声,殿门关上了,殿中升起一股蓝气,那泥塑木雕竟然活动起来,眨眼之间幻化成秦广王的真身。行者和八戒惊呆了。秦广王走下石台,来到行者面前施礼道:“大圣,秦广王见礼!”行者诧异万分:“你怎么躲在这里?”秦广王长叹一声:“一言难尽哪!大圣,无天的追兵就在庙外,大圣还是赶快随我到地下藏身吧!”行者道:“如此多谢了。”八戒一把背起行者,跟着秦广王走上石台。秦广王一挥手,塑像后的神龛上升起一团白气,即刻现出一道门户,门后是一条深深的隧道。秦广王将八戒和行者让了进去,自己最后封闭了门户,三人向隧道中走去。隧道尽头是一个同地上的庙宇一模一样的小庙。秦广王将行者、八戒让进庙中。八戒放下行者,笑道:“我说阎罗王,没想到这地下还有这等好去处!”秦广王苦笑道:“天蓬元帅,小神这是苟延残喘,还说什么好去处。大圣,上次在阎罗观中,你说到冥界查看,你刚离去,无天就派人来到,将众鬼魂全部化成灰烬。幸亏小神眼疾,借土行之法逃脱。这几月来,小神如孤魂野鬼,在三界的缝隙之间游荡,才找到了这个落脚之处!”行者听罢长叹一声。秦广王赶忙问:“大圣为何被妖邪追杀?”行者道:“我识破了无天的骗局,藏起了佛祖的转世灵童,与八戒打出灵山,又被群妖赶上,俺老孙不小心,中了黑袍那厮的诡计,被他打成重伤。”秦广王叹了口气:“哎,连大圣这等佛界英雄都被他们打伤,可想而知,这些毒魔有多么凶残!”八戒拍着胸脯道:“怕他做甚?如来佛祖的转世灵童在我们手上,实在到了那危急时刻也能跟他讲讲条件!”行者道:“这呆子,便只知道讲条件,做生意!咱们就是死了,也不能把佛祖的灵童交出去!”八戒道:“俺老猪只是随便说说,你倒当起真来了!”秦广王道:“大圣,这无天为什么非要得到佛祖的转世灵童?”摇了摇头:“这个却是不知。看来这次我伤得颇重,要调息几个月也难复原。”

  就在此时,黑袍率领众妖,已经冲进地上阎罗庙山门。黑袍抽抽鼻子:“怎么这破庙里有股死人味?”至胜笑道:“这是个阎王庙!”黑袍皱了皱眉:“却是晦气。尔等速速搜查!”众怪齐声答应,即刻行动起来。有顷,众怪纷纷来报:“查遍了整个庙宇,没有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影子!”黑袍哼了一声,运神光四下看着,他的目光锁定在秦广王的塑像上。躲在地下小庙中的秦厂王浑身一抖:“不好,他发现了!”行者一惊:“你怎么知道?”秦广王道:“大殿中的塑像虽是泥胎,但有我的真灵在内,因此感觉得到。”那黑袍缓缓走到秦广王的塑像旁,上下打量着。最后他回过身,下令众怪把泥胎推下来。众怪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秦广王的塑像推了下来。躲在地下小庙里的秦广王“哎呦”一声摔在地上。八戒赶忙扶起了他:“怎么了,敢是羊角疯发了?”秦广王道:“他们砸了我的塑像!”行者恨道:“这群泼魔,待老孙伤好时,直把这些混帐的皮都剥了去!”正说着,地上的庙中,黑袍站在石台之上,面对神龛。他目运乌光,“唰”的一声,两道黑色的光柱刺破了神龛,仔细搜索着。地下,一道乌光在秦广王等三人头顶来回游走,三人屏息敛气静静地望着。俄顷,黑袍收回了眼中的乌光,跳下石台。至胜问他怎么办?黑袍摇了摇头:“什么也没有。把庙给我砸了!”众怪大声答应着,抡动手中的兵器乒乒乓乓砸了起来。地下小庙顿时震动起来,墙壁轰轰直响,灰土纷纷掉落。八戒惊道:“这是怎么了?闹地震啦!”秦广王叹了口气:“他们在砸庙!”八戒问:“上面砸庙,关地下什么事?”秦广王苦笑了一声:“天蓬元帅有所不知,这上下其实是一回事,上面被砸了,底下也就没有了。”只听“哗啦”一声巨响,一面墙壁倒塌下来。秦广王忙道:“天蓬元帅,赶快背起大圣到外面去吧,这庙要塌了!”八戒赶忙背起行者,随秦广王急急跑出庙门。轰隆一声,小庙坍塌了下来。黑袍望着坍塌的庙宇,冲众怪一挥手:“继续搜,就是把山倒个个儿也要找到他们!”说着,他腾云而起,众怪随后紧跟。

  地下,秦广王望着倒塌的庙宇,垂下泪来。行者内疚道:“是我连累你了。”秦广王摇摇头:“小神本来就是丧家之犬,大不了就再在三界之间游荡几日也就罢了。”行者道:“秦广兄,你和我一同回花果山,那儿就是你的道场!”秦广王大喜过望:“大圣可能容纳小神?”行者苦笑一声:“什么容纳不容纳,三界之内也只剩了我们几个真人了,再不互相宽恕体谅,早晚连咱们也保不住!秦广兄,老孙性情乖张,以前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莫怪!”秦广王感动得流下泪来:“大圣,小神以往心胸狭隘,藏私欠直,开罪大圣之处,尚请原宥。”说着,他拜了下去。行者赶忙扶起了他:“请起。你我同心合力联合在位真神,重整三界之位!”秦广王道:“小神愿追随大圣!”八戒摆出一副豁达大度的模样,把手一摆,笑道:“罢了,从前的恩怨一笔了断,从此以后同仇敌忾,你也别假招子了!”行者看着八戒那模样,心里直觉得好笑。他点了点头:“八戒说得极是。”八戒问行者现在该怎么办?行者说回花果山。八戒又问灵儿怎么办?行者道回去之后,自有计较。

  却说黑袍一伙砸了阁王殿,又在庙宇附近的山头翻天覆地搜查了一遍,未见行者八戒踪影,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大雄宝殿来见无天。黑袍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无天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孙悟空用他的元神和真气幻化了一道障幕,使我看不到他。哼,他没有想到,我早已料到了这一招!”无天叫黑袍起来。黑袍慢慢站起身,还一个劲地说:“弟子无能,辜负佛祖重托!”无天不耐烦道:“好了,每次都是这么一番话!尔等暂时停止追查,静候消息!”黑袍应声“是”,又道:“佛祖,还有一事,我们抓到了乔灵儿的妻子。”无天一愣:“乔灵儿有妻子?”

  黑袍:“正是,她叫白莲花,已被我带回灵山。”无天摇头:“不可能。如果灵童丧失真元,我会感觉到的!”一旁的巨蝎赶忙出班奏道:“佛祖,弟子已经查过,那白莲花是乔灵儿的未婚妻,二人尚未圆房!”无天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巨蝎道:“佛祖,能否将白莲花赐予弟子?”无天道:“你要她做甚?”巨蝎道:“弟子想,如果灵童无法找到,倒可以凭借这个白莲花,将他引诱出来!”无天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也有几分道理。你觉得她能替我们做事吗?”巨蝎笑道:“凭弟子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将其收服,而后再设计调教,日后必收奇效!”无天点头:“好,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巨蝎座躬身谢恩。

  却说那白莲花在乔家庄被黑袍拿住,黑袍正要举刀杀她,忽然灵机一动,收回了刀,命小妖们把她拿下,以备后用。白莲花缓缓睁开双眼,模糊中一个人影在她面前飘浮着。慢慢地,人影清晰了,是一个中年道姑。道姑面色和蔼,关切地望着她。白莲花猛地坐起来:“你是谁?”道姑笑了笑:“别害怕,先躺下休息。”白莲花向后退缩着:“你,你是妖怪?”忽然她的头一阵晕眩,重重地摔倒在床上。道姑赶忙将她扶起,把她的头放回枕头上,小声道:“妖怪都已经走了,你安全了,别害怕!”白莲花见她面色和善可亲,这才稍稍地缓解了一些敌意:“你是谁?”道姑:“我是青羊仙姑,这儿是我的道场青羊观。”白莲花问:“你是神仙?”道姑点头。白莲花问:“我怎么会在这儿?”道姑叹了口气:“前日,我赴朋友的约会来到乔家庄附近,看到一群妖魔正欲害你性命,因此出手制止,将你救了下来,带回观中。”白莲花翻身下床,跪地便拜:“多谢神仙救命之恩!”道姑赶忙将她扶起:“快起来,身为修仙之人,途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份内之事,你不须多礼。”白莲花站起来:“请问仙姑,可知道杀死乔家全家的妖魔是谁?”道姑叹了口气:“姑娘,我劝你不要问了,问了也没有用。”白莲花不解,咬牙切齿道:“我要知道他们的名字!我要报仇!”道姑犹豫道:“这两个人法术髙强,心毒手狠,在佛、天、地三界中是最狠毒的角色,连佛祖也惧他们三分!姑娘,你不过是个凡人,怎么能找他们报仇?”

  白莲花道:“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神仙。请仙姑指示这两个恶贼是谁?”道姑轻轻叹了一口气:“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白莲花一愣:“仙姑,你弄错了吧?杀乔家的不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人我都认识。那天晚上,来到乔家庄的是一个身穿黑袍的大汉!”道姑轻轻摇了摇头:“那不过是孙悟空的属下。这种小事,当然不必他亲自出手。”白莲花将信将疑。道姑道:“孙悟空是个佛面蛇心的妖邪,他杀人如麻,坏事做绝!”白莲花道:“他既然带走了乔灵儿,为什么还要杀死全庄老少?”道姑答道:“灵儿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孙悟空想要控制他的思想,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他当然要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杀掉,这就叫杀人灭口!”白莲花骂道:“好毒的心肠!仙姑,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道姑道:“我的那个朋友是知情人,他也在昨天惨遭孙悟空的毒手,临死前,他将一切都告诉了我。”白莲花点点头:“没想到这件事牵涉了那么多人。您知道灵儿现在怎么样吗?”道姑微合双目,片刻睁开双眼:“他被孙悟空吊在房梁上严刑毒打!”白莲花流出了泪水,猛地,她站起来向外走去。道姑忙问她要到哪里去?白莲花道去救灵儿。道姑道:“以孙悟空的法力,你想从他手里救出灵儿,势比登天!”白莲花咬咬牙:“就是死了,我也要去!我不能看着灵儿被人折磨!”道姑走到她身旁,轻轻道:“你很爱他是吗?”白莲花点头。道姑点点头:“也罢。本来我并不想招惹孙悟空,可你对灵儿的深情实在令我感动,我决心全力助你!从今日起,我教你学习法术,等学成后,再去救灵儿。”白莲花犹豫道:“可是,会不会太晚了?”道姑摇摇头:“不会的,孙悟空暂时不会伤害灵儿的性命,他还要利用灵儿。我会用最快的速度,教给你最高超的法术!”“扑通”一声,白莲花跪在地上,连唤“师父!”

  却说三藏自逃脱无天魔掌之后,一路心急如焚,到处寻找悟空。他担心悟空中无天的奸计,误把如来的转世灵童灵儿当成妖邪,交给无天处置。三藏驾祥云一路向东土行来。当飞越一座大山时,他感到口渴,便从天而降,拿出背后的钵盂,来到一条小溪旁,满满地盛了一盂水,一饮而尽。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钟声。三藏回过头,不远处立着一座庙宇。三藏脸现喜色,大步向庙宇走去。走近一看,见庙门上方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莲花大王庙”。庙门大开着,里面静悄悄的。三藏来到山门前,轻轻地喊了一声:“庙内有人吗?”没有回应。三藏又喊了两声,仍然没有人回答。三藏略感诧异,迈步走进庙中。这是一座很大的庙宇,空落落的人影全无。三藏穿过中庭,来到大殿,大殿正中用巨石雕成的莲台上空空如也,既无佛,也无神。三藏正在纳闷,忽然头顶上响起了钟声。三藏抬头张望,不见有人敲,那钟竟然不敲自鸣。忽听庙外传来一阵喧哗,乐器的吹打声和人们的祈祷声,响成一片。三藏一愣,赶忙扭身走出大殿,向山门走去。只见远处一群村人抬着猪羊三牲,祭器供品,一路行来,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人抬着的一个大盘里坐着的一个男童。祭祀的人们越来越近,已经来到了山门前。众人一齐下跪,齐声祝祷:“我等远近乡村小民,特来为莲花大王进贡。望大王纳贡之后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家宅平安!”说罢,众人一齐磕下头去。

  正在这时,三藏走出庙门。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领头的老者喝问:“你是哪里的和尚,敢进我这莲花大王之庙?”三藏赶忙施礼道:“贫僧三藏,乃是行脚僧,因行路口渴,特来化些水喝。”老人站起身来喝令三藏快走开!三藏笑道:“却是为何?俗话说出家之人,见山门就有三斗米的缘分,老丈为何要赶贫僧走啊?”老人道:“这和尚不知厉害,这莲花大王甚是灵验,周围的村户们不逢祭祀,无人敢进这周围五里之内!偏你大胆,竟然闯进庙来,幸好大王不在,否则,连皮也吃了你的!”三藏笑道:“这大王真有这么厉害?”老人道:“我是好言相劝,要不听时,丧了性命,却休要怪我!”三藏点了点头:“罢了。老人家,你也莫要吓唬贫僧,贫僧走就是了。”说着,他大步走出庙门。猛地,人群中传来一阵壕啕大哭。三藏回过头,发现了大木盘上坐着的童子,和下面一对痛哭的夫妇。那对夫妻哭得甚是悲切,一旁的乡亲解劝道:“想开些吧,去年我家不是也把儿子献上了吗?你这样,要是惹怒了大王,咱们这一方可就都要遭殃了!”那对夫妇赶忙收起了哭声,低声啜泣着。那老者对身后的年轻人喊道:“把童男抬到大殿中去,其余贡品留在寺外!”年轻人们答应着,抬起木盘向庙里走去。忽然,他们发现三藏站在他们面前,挡住了山门。老者一楞:“和尚,你怎么还不走?等死怎的?”三藏道:“老丈,贫僧有一事不明,想向老丈请教?”老者不耐烦道:“闪幵!闪开!我没时问和你磨牙!”说着冲后面挥了挥手。小伙子们抬着木盘向前拥着,三藏面带微笑堵住山门,任凭那胜年轻人怎么使力也无法将他推动一步。那老者走过来:“看来你也是有几分筋节的人!”三藏笑道:“不敢。”老者道:“你莫要错转了心思,我这莲花大王可不是个寻常之辈!”三藏道:“贫僧并不想怎的,只是问老丈一个问题。”老者无奈,说道:“也罢,你说吧!”三藏道:“刚才那对夫妇言说,要为这大王送来童男,这是何意?”老者道:“你问它做甚?”三藏道:“贫僧只是好奇。”老者叹了口气道:“这莲花大王甚是灵验,对这一方百姓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因此,近年来这块地方一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是这大王有一样,祭祀时必须要一个童男。今年轮到了张家,他家只有这一根独苗,因此,难舍难分。”三藏听罢,义愤填膺:“老丈,请听贫僧一言。这个什么莲花大王绝非正经之神,定是妖邪之辈!这样吧,请老丈将乡亲们带回,这里交与贫僧处置。”老丈闻言大惊:“和尚,你莫要不知轻重!你有几条性命,敢惹莲花大王?”三藏斩钉截铁道:“此事我管定了!”说完,他大步走到木盘旁边,将孩子抱了下来交在父母手中:“抱着你的孩子回家吧!”中年夫妇虽然很感激,却不敢接过孩子:“长老,我们这大王……”三藏道:“不要管你们的大王了,乡亲们,大家带着祭品回家吧!”众人哪里肯信,围在庙前不肯离去。那老者道:“和尚,你要显身手不要紧,莫把我们这一方百姓害了呀!”三藏微微一笑,纵身而起跃在半空当中,双手一挥,一阵大风平地卷起,将众人吹得连连后退。乡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行脚僧竟是神佛之辈!众人赶忙跪地磕头。那老者浑身哆里哆嗦,边磕头边道:“老爷饶命,小老儿不敬,罪该万死!”三藏落下尘埃,伸手搀起那老者:“老丈,赶快带着乡亲们回去吧!”老者这才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带着村民们离去。

  夜幕降临,三藏静静地端坐在大王庙大殿中的莲台之上,微合双目。猛地,山巅狂风呼啸,卷起百丈尘沙,一个人大步走进庙来。三藏睁开双眼,那人一见三藏猛地收住脚步,似乎吃了一惊,厉声喝问:“你是何人,竟敢坐在本大王的莲台之上?”三藏冷冷地道:“我是专管人间不平之人!”那人问:“你说什么?”三藏斥道:“你倚仗法术,巧取豪夺,也就罢了,可竟然让村民献祭童男,真是妖孽本性,今天贫僧要替这一方除了你这一害!”那人大声道:“你这和尚好大口气,竟敢在本大王面前说嘴?不让你知道厉害,你也不知我莲花大王的威风!”说着,他从身后抽出一条大枪,一声大喝直向三藏扑来。三藏脚生祥云,斜斜地飞了起来,飘出殿外。那人哪里肯放,一声怒吼,脚下现出一对风火轮,双脚踏轮冲出大殿,与三藏战在一处。三藏不慌不忙,指点掌劈,射出金光道道。那人枪走龙蛇带出点点寒星,二人从地上打到峰顶,从峰顶打到天上,又从天上打到地面,端的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般的高下。三藏心里不禁称赞道:“好妖怪,竟然用的是道门正统的法力!”那人也暗暗叹道:“好和尚,居然是佛祖亲传的神功!”二人越战越勇。突然,那人跳出圈外,大喝一声:“且慢!”三藏停住了手。那人道:“你?你不是唐僧师傅吗?”三藏闻言一惊,借着月光向那人脸上仔细看去,突然大声惊呼起来:“你不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吗?”那人正是哪吒!他撇了火尖枪,扑地跪倒向三藏碴头,三藏赶忙伸手将他扶起,连说“不敢!”哪吒道:“唐僧师傅,佛界已遭大难,怎么你竟会无事?”三藏笑道:“这也正是我要问你的问题。”哪吒道:“众天神都被关押在阿修罗界的大作坊之内,因我无魂无魄逃了出来,在阿依那伐的帮助下,好容易逃离阿修罗界返回了人间!”

  三藏惊奇道:“阿依那伐!神刀第一?”哪吒点了点头:“他并没有死,无天一直控制着他。这次他为了帮我逃离阿修罗界,引火圆寂了。”三藏合十道:“阿弥陀佛!”哪吒问:“唐僧师傅,你呢?”三藏道:“众佛、菩萨和罗汉皆被关在冥界,我在众佛菩萨的帮助下从轮回隧道逃了出来。要去寻找佛祖的转世灵童和悟空。”哪吒大惊:“怎么,大圣竟未遭劫?”三藏道:“佛界之中,只有他一人逃脱。三太子,我想请你与我同去寻找悟空,会合尚未遭劫难的三界众圣,一同与无天抗争,迎回玉帝和佛祖,澄清宇内!”哪吒一把抓住了三藏的手:“唐僧师傅,我也早有此愿,只是苦于在阿修罗界元神受损。因化只能在这里休养生息。我之所以要取童男,乃为借助童真,复元阳、那些童子都在我的洞府中,毫发未损。”三藏大喜:“如此甚好!那你我同去花果山吧。”哪吒大喜:“正合我意!请大师稍待片刻,待我将这些童男送回他们父母身边再动身不迟。”三藏称善。说罢,哪吒稍展法术,一阵狂风卷起,将十几个童男分别送还村庄。父母们见孩子生还,个个感激涕零,朝天磕头不止,自不必说。

  却说花果山行者道场,天生灵秀的圣境花果山,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群山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行者、八戒、秦广王走进道场。八戒四下看着:“哥啊,你不是说灵儿在花果山吗,我怎么没有见到?”行者笑道:“莫急,一会儿你就见到了。”三人说着话走进了行者禅房,坐定。秦广王问道:“大圣,伤势如何?”行者摇了摇头:“尚未复元。看来伤情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八戒道:“哥呀,灵儿在哪里?”行者道:“你到着急得很!”正说话间,行者忽然发现道场中所有的房屋、树木都动了起来。他预感到大事不妙,大声叫道:“八戒留心!”八戒一惊,回头向外面看去,只见院子上空那原本清清朗朗的乾坤,霎时之间被黑暗笼罩;远处雷声滚滚;地面上所有的房舍转瞬间都变成妖鹰鬼怪;道场中的树木、山石也都是妖魔幻化而成。黑袍护法与至胜、泼法二金刚出现在云端里,众妖魔迅速将行者禅房团团围住。秦广王大惊失色,站起身向外看去:“大圣,不好了!黑袍早已埋伏在了这里!”八戒急得没主张,问悟空怎么办?行者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仍是面带微笑:“你们不用着急。”说着,他缓缓走出门去,八戒赶忙跟上。二人走到院中,空中的黑袍发出一阵狂笑:“孙悟空,我早就说过,你永远也逃不出无天佛祖的手心,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行者抬起头来:“你又来了,真是一不做,二不休!”黑袍得意道:“废话少说!你身负重伤,被我等团团包围,已经插翅难飞,识相点交出灵童,与我到灵山面见无天佛祖!如果你答应降顺,说不定佛祖髙兴,还给你什么赏赐;如若继续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行者点了点头:“也罢,你容我与师弟商量商量。”他转过头低声对八戒道:“八戒,我的伤势未愈无法与他争斗,你又不是他的对手,事到如今也只有从他了,你看呢?”八戒一楞:“你的意思是,交出灵童?”行者点头:“只好到灵山以后再想办法了!”八戒也点了点头,无可奈何地说:“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行者道:“好,你先与他们敷衍几句,我去去就来!”八戒答应,对黑袍道:“你听着!我师兄身负重伤,已经知道无法相抗,他马上到掸房内叫出灵童,与你们同上灵山!”黑袍得意地大笑起来:“还算聪明,识时务者为俊杰!”旁边的至胜提醒道:“孙悟空诡计多端,会不会又耍什么花样?”

  黑袍冷笑一声:“谅他也耍不出什么新花样来了!”行者转身走进禅房,秦广王问:“真的要交出灵童?”行者笑了笑,没有言语。他走到云床旁边,将墙上的一块黄绢掀开,墙上露出了一个石头机关,行者伸出手,狠狠地压了下去。“轰隆”一声巨响,房屋剧烈晃动。秦广王一惊,觉得脚底下的土地陷了下去。又听隆隆之声不断,整个道场迅速向下陷去。站在道场中央的八戒惊惶失措,觉得脚下一软,道场所在的整块地面已经落人了一个巨大的山洞之中。空中的黑袍见此大惊失色,方知又上了孙行者的大当!他声嘶力竭地大喊:“拦住他们!”群怪一拥而上,但是道场已陷人山中,关闭了大门,将一众妖魔拒在门外。黑袍大怒,起在空中,现出百丈巨蟒的原身,使出搅海翻江的法力,欲将大山拔起。不想此山乃是上古神山,又是斗战胜佛道场,早已灌注神迹,黑袍空运神力竟无法移动花果山半分!无奈,他幻成人形,落在地面上,大声命令道:“将花果山团团围住,我就不信,他们能在地底呆一辈子!”

  再说那道场陷入地底,缓缓停下。行者站起身来。八戒和秦广王惊讶地四下望着。这里不是别处,正是水帘洞。一道巨大的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将洞口严严实实地遮住。秦广王长长地舒了口气:“真是吓煞我也!”行者笑了:“秦广兄,你应该知道,俺老孙惯于弄险。”八戒笑道:“哥呀,你刚才说要交出灵童,我还着实吓了一跳。真没想到,你竟会有如此一招!”行者笑道:“这是老孙做妖怪吋,预防天兵来剿而设下的机关,从没有用过,不想今日用上了。”正说话间,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孙长老,你回来了?”八戒猛地扭过身,正是灵儿。行者迎上去对灵儿道:“灵儿,这些天你好吗?”灵儿点了点头。行者指着秦广王道:“见过秦广大王!”灵儿施礼。秦广王赶忙跪地:“小神不敢!”灵儿大惊,赶忙将他扶了起来。行者笑道:“你可知道他是谁?”灵儿摇了摇头。行者道:“他就是地狱的十殿阎罗之首一泰广王!”灵儿一惊:“你,你是阎王爷?”秦广王赶忙答道:“小神正是。”灵儿惊讶不已:“从前只是在传说中听过你的大名,今天才见到了真人。壁画上把你画得太凶了,其实你长得倒是蛮和气的。”秦广王笑道:“承蒙夸赞,小神实在不敢当!”灵儿问行者:“外面的那些人是不是要来抓我?”行者点头。灵儿道:“这些妖怪为什么非要抓到我不可呢?”行者道:“灵儿,个中原因我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你是个关键性人物,所以无天才处心积虑,欲得你而后甘心。”灵儿点了点头,自言自语:“我到底是谁?为什么连阎罗王也对我如此客气?”行者笑而不答。

  八戒走到他的身边,悄悄道:“哥呀,你出来一下,我有话和你说!”行者一愣:“有什么话,还不能在这儿说?”八戒轻轻摇摇头。二人走出禅房,来到了水帘洞中的一间小屋,八戒轻轻关上门。行者道:“呆子,你要和我说些什么,如此神秘?”八戒笑了笑:“哥哥,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行者笑道:“呆子,怎么今天突然客套起来了?你我兄弟该说的固然要说,不该说的就是说出来又有何妨。”八戒点点头:“师兄,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与无天作对是没有好处的,我们不如……不如将灵儿献上,再与无天谈谈条件,说不定能捞到些实惠。”行者大惊:“你说什么?”八戒道:“这灵童与你我无亲无故,何必为了他惹来杀身之祸呢?”行者望着他:“八戒,你好糊涂!灵儿是我佛如来转世之灵,交出了他,就等于出卖了佛祖;出卖了佛祖,就等于将三界拱手交与无天,从此世上就再无公义和平,就将永远被妖邪统治!你我身为佛界圣徒,如此行事,岂不是助纣为虐?!”八戒尴尬地笑了笑:“哥哥啊,你曾说过一句话:柔软天下去得,刚强寸歩难行。我这么说也是为你考虑,无天已将三界全部占领,势力之强无与伦比,就凭你我二人之力是绝难跟他相抗的,不如顺应自保,还能落得个太太平平,否则……”他轻轻叹了口气,摇摇头。

  行者望着他,半晌才笑道:“我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你却绝不是我的师弟猪八戒!”八戒大惊失色:“哥啊,这话从何说起?”行着道:“在我们找到灵儿以前,我从没有怀疑过你。可是在凤头山上,你趁我闭目用功之机,两次意欲杀死灵尔,你以为我没有看见,是吗?”八戒的脸色陡变了,行者道:“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怀疑在我身边的是不是我的师弟猪八戒。因此我故意拖延时日,你却心急如焚,八戒最是懒惰,凭他的脾气秉性,是绝不会如此行事的!”八戒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好,说下去!”行者继续说道:“在乔家,你夜半摸进灵儿房中下手,被护法大鹏击退。我虽然就在你的身边,可还不敢相信,与我朝夕相处的八戒竟是妖邪幻化。夜里,白莲花私闯上房,你竟然要将她杀死,丝毫没有慈悲之心,那时我就断定你绝不是八戒!我那八戒虽然贪嘴、懒惰,然而他的心却是最善良的。”八戒反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和我一道回灵山自投罗网,难道你已经料准一定能够逃走?”行者笑了:“我虽知灵儿绝非无天转世,可却不知道他是谁。关在灵鹫洞时,你曾经问我为什么不着急?那是因为,我肯定你和无天一定会放我出去的。”八戒点了点头:“是的。你果然是聪明绝顶!只是你没有想到,会被黑袍打成重伤!”行者笑了笑:“你一直在向无天通风报信吧?”八戒面带讥讽之色道:“不错!既然你知道我会向无天佛祖通风报信,为什么还要把我带到花果山来?”行者不语。八戒道:“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现在不过是在危言耸听,自抬身价,想要伺机逃脱。你死了心吧,我不会给你这种机会的!”行者点点头:“我现在身负重伤,已经落在你的手里,现在可以告诉我,你是谁了。”八戒听罢脸上露出狞笑:“你虽然识破了我两次,但这第三次,你终于落在了我的手里!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看来,我才是笑在最后的人!”说着,他摇身一变,现出原形,不是别人,正是黑莲圣使,他一身黑衣,仍然用黑布蒙面。行者一惊:“黑莲圣使!”黑莲得意非凡:“不错,正是在下!”行者问:“你为什么总是用黑布蒙面,是怕人认出吗?”黑莲道:“在事情没有办好之前,我不愿让你看到我的真相。”行者问为什么?黑莲长笑一声,一把揭下蒙面黑布,露出了真面目。行者惊呆了,只见对面的这个黑莲圣使竟和自己长得一般模样:毛面,桂圆眼,雷公嘴,一身金毛!黑莲哈哈大笑:“我想你应该记得我吧?”行者缓缓点了点头:“六耳猕猴!”黑莲点点头:“好眼力!”行者道:“我记得在取经路上,你幻化成我的模样,大闹乾坤,三界众仙无法辨认。最后你我打上灵山,佛祖用金钵现出了你的原形……”六耳猕猴道:“你用铁棒将我打死。不错……”

  原来,三百年前,这六耳猕猴冒充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用金钵罩住,带到灵山大雄宝殿,显出原形。悟空气极,举起金箍棒兜头只一击,将六耳猕猴当场打死。六耳猕猴笑道:“本来我应该魂入地府,转世投胎。可是,一千年前,你大闹冥界之时,将猴属的名字一笔勾销。我的魂魄竟然无法进入冥界,于是就在三界的缝隙之间飘荡。有一天我的灵魂来到黑暗之渊,飘过弱水河,刚刚到达彼岸,一道乌光冲天而起,将我的魂魄震落在地。在我面前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浑身黑衣的僧侣,另一个是一身黑袍的彪形大汉,他们正是无天和黑袍护法!”刚开了个头,六耳猕猴忽然停住。悟空道:“蛮有意思,老孙很有兴趣听下去!”猕猴道:“我懒得跟你费口舌,你也是个急性人,你自己看吧!”说着,他念动咒语,一个个活动画面在悟空眼前闪过:黑袍皱了皱眉:“佛祖,这厮是个鬼魂,化了他算了!”无天沉吟半晌,微笑着反问黑袍:“你不觉得能浮过弱水的鬼魂,本事一定很了不起吗?”黑袍一愣:“您的意思呢?”无天叫六耳猕猴站起来,又端详了他半天,对黑袍道:“他很像一个人,我们会用得着他的!”说着,他轻轻伸出手,指间迸出一朵黑莲,缓缓飘到这魂魄面前。他轻轻一挥手,霎时黑莲乌光四射,渐渐地变形,现出了头,身体,和四肢。六耳猕猴的新躯体诞生了!无天脸上现出微笑,乌光渐渐收去。六耳猕猴呆呆地站着,黑袍走过去,在他的肩上轻轻一拍,六耳猕猴的头突然一晃醒了过来,一见面前的无天和黑袍,赶忙倒身下拜:“谢佛祖以黑莲重生之恩!小人为报大圣之恩,愿赴汤蹈火,虽肝脑涂地,死而无悔!”活动画面戛然而止。行者睁开眼睛,满意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黑莲圣使得意洋洋:“你虽然很聪明,但巳经晚了!黑袍护法已经将花果山团闭围住,你插翅难飞!”行者笑道:“不见得吧?”黑莲圣使道:“别再故作镇定了!现在,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你打杀,带走灵童。识相点就与我出去,以前的怨仇我可以既往不咎。你我二人带灵童去见无天佛祖,佛祖定会重加赏赐。”行者道:“要是不识相呢?”黑莲圣使阴阳怪气道:“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行者挖苦道:“你很慈悲。但是我可以奉告你,我不会交出灵童,更不会投靠无天!”黑莲露出了狞笑:“那么,这世上就再没有孙悟空,替代他的将是……”行者道:“将是你!那样,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第十七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游记第十七主要内容:

  孙行者大闹黑风岭,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是吴承恩在50岁左右,也就是1550年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的`全部创作。 因此,大致可以推断出,《西游记》是他在1550至1582年,这32年之间创作的。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和对此事有详细记载)。取材于和民间传说。

【西游记第十七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义助空位踢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