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十二公民电影谈谈你对法治思维的意义理解?

如果是对陪审团制度做个了解,或者就是体会电影带来的享受,那这部电影两者都可满足。

导演和演员均已作古,但它是依然是经典又长知识的电影。

这部工期短、道具简陋、历经久远的黑白影片在IMBD影片排位高居第5名!并且使得贫民窟出生的索菲亚·索托马约尔因为看了这部电影,选择法律为终身职业并最终成为最高法院第一位拉美裔女性大法官,这部电影就是《十二怒汉》。这部电影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历久弥新?我觉得就两个字,专业+精深,在专业领域做到了最好——在讲述陪审团的这个范畴,可谓经典,是个无法被绕过的素材,不断被借鉴和改编。

排名第5的《12怒汉》,要比前四名年长很多。

目前为止已经被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分别改编和翻拍成《十二怒汉:大审判》、《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和《十二公民》,但是不论形式怎么变化,这部电影的内核不变—— 当一个人的生命攥在你手里时,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接下来从三个角度聊聊这部电影。

一、陪审团制度的来源。

约翰·亚当斯写道:“陪审制是人民的安全保障,避免他们像马一样被称,像羊一样被修剪,像牛一样被驱使,像猪一样被驯养。”

电影虽然是美国电影,但是陪审团制度起源于英国法律,英文法官“judge”一词又有判断之意,意味着司法权即判断权。然而上古社会并无职业法官对凡人俗事作判断是神灵才能行使的特权。希腊时代的雅典以抽签方式选出6000名30岁以上的公民,充任审判人参与具体案件,根据案件类型重大程度,少则501人,多则1500人以票决形式作出裁断。哲人苏格拉底就因教唆青年信仰新神被501名雅典公民以360票对141票判被处死刑。经过各种的演变。神判、火判,水判、面包判等各种审判方式以后。演变出12人参与判决的说法,有人说是源自希腊神话,有人将之归因于耶稣有12门徒,已不可考。

在1670年“小威廉·佩恩”案中,被告佩恩因涉嫌非法集会而被起诉,陪审团始终坚持无罪裁决被,被法官威胁停止供暖、断水断食也不屈服,结果这十二硬汉被集体打入大牢,交了罚款才获自由。佩恩出狱后继承家族巨额遗产并在北美特拉华河西岸买下一块后世称为宾夕法尼亚的土地,他为这块土地亲手拟定了宪章,其中一句就是:“所有审判应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裁决裁断,这些人皆从邻近的同阶层或同地位的居民中挑选,且应公正无私。”由此,12人组成的陪审团制度被保留下来。

不屈不挠的怀疑精神和尊重事实的态度,才是美国如此强大的原因。(这难道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原因么?)

陪审团成功抵抗英王的暴政,并在1776年,将“剥夺殖民地人民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作为英王乔治三世的罪状之一,被写入《独立宣言》。之后发布的《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都将接受陪审团审判作为公民的宪法权利。托克维尔游历美国后,更在著名的《论美国的民主》中大赞陪审团制度体现了国民主权,也有利于推进公民法制教育,陪审团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

1957的《12怒汉》还都是白人男性,这一设定完全贴合现实,虽然美国那是早已废止奴隶制。以自由世界的桥头堡自居,但陪审权利主要还归属于有财产的白人男性群体。到1968年才逐步取消对陪审员性别,肤色,种族财产的限制。1975年女性才逐步坐上陪审席,黑人还得靠社区、领袖、甚至神职人员推荐才可能被列入陪审员名单。

1vs11,不仅仅是人数上的以少胜多,而是敢站出来的勇气。

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乃至50个州都有自己的陪审团机制。陪审团一定12人吗?是不是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法官是否可以推翻陪审团的裁定?可以看看下面的事件,来了解陪审团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

1993年,大陪审团制度就被废除,并大幅限缩民事案件,适用陪审的范围仅限于毁灭名誉,恶意诉讼,不法监禁等。

1948年,民事案件不再适用于陪审团。

1967年,刑事案件裁决不再要求全员一致陪审团评议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以上的10人意见一致即可下判。

1970年,最高法院判定6人构成的陪审团也符合宪法要求,随着辩诉交易的广泛使用,刑事案件适用于陪审团的比例已降至3%左右。

1972年,联邦最高法院终于同意,在非死刑案件中,陪审团未必要达成一致意见才能作出裁决,换言之陪审团以10票对两票或9票对三票,也可以判定被告有罪。

1988年,废除在遴选陪审员过程中,不附理由,即可排除候选人的机制(即无因排除)。

1994年,允许陪审员在审判和评议期间返家,不用在旅店居住。

上述变化固然有适用发展提升审判效率的考虑,但也提出一个问题,未来是否保留陪审团制度?

三、《12怒汉》这部电影的精髓何在?

从欣赏影视作品的角度来讲《十二怒汉》的剧情专业但是又不晦涩,普通影迷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不要众口铄金,岁无大场面,但是最后反转,大呼过瘾,很多国人对陪审团的认识都来自《十二怒汉》,可谓寓教于乐。

从电影爱好者角度来看,就算是在50年代,这部作品也谈不上是大制作,绝大部分场景都在纽约法院合议室内完成。《12怒汉》的拍摄总共用了21天,其中彩排用了14天,全靠大量对白撑起整部电影。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绝对应归功于剧本创作者雷金纳德·罗斯。

同名书籍《十二怒汉》,台词都在书中,可以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

如果大家对类似的故事感兴趣,可以去看《十二怒汉》的同名书籍,讲了在电影中一些演员的情况,电影的拍摄经历等。这本书有4/5的篇幅是电影台词。学习编剧或者写故事的人可以好好揣摩语言的魅力,学习“说服他人的艺术”,揣摩语言和表情表达的多元背景和人格,以及如何才能不屈服于群体思维带来的压力。在2010年在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这部优秀的作品由索菲亚·索托马约大法官推荐,与法学院全院师生共赏。

我们国家虽然没有陪审团制度,但我们也进行了翻拍,还很成功,有一个观点在任何国家都是共通的,就是“当一个人的生命攥在你手里时,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这不光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希望各位能有机会欣赏这部影片!

电影十二公民个人观后感参考例文

电影十二公民个人观后感参考例文【一】

此部电影涉及法律,所以有必要对片名做出法律概念的解释。“公民”在字典中的解

释是指具有某一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是指

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的参与意识,是一种权利。是的,你有权利,但你也要负责

任,要对你运用权利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电影《十二公民》主题面向法治社会中各位极具代表性的公民。剧情简单来说是十二

个爷们儿机缘巧合以模拟法庭陪审团的身份凑一块儿坐在一屋里讨论了俩小时富二代弑父

众人围着一个长条桌争论、

全靠对白和演员的表现力撑起来的。

故事改编的很接地气很符合国情,

人物个性也巧妙的与其背景相结合。

台词讲事,动作演人,每一个陪审员或讲或演,人生百态和人情冷暖都在这一方时空

得以淋漓展现。年轻的团长

号陪审员,稚嫩做作,尤其一生气就明显的双下巴,完全就

每一次自嗨的哈哈干笑,

好人都是如此这般秉持“不得罪不拒绝不负责”的原则,要么赔笑,要么不语。

号陪审员,身着制服的出租车司机,那股老某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交织着和妻离子散

的没落感,在可恨之余尤显可怜,在可怜之余又稍嫌无赖,他的每一次爆发都是亮点。

号陪审员房明显是上层阶层的富豪,多人争执中提出“仇富”这一社会话题,还是

电影《十二公民》剧照。(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王志艳)几乎只有一个场景的狭小封闭空间,十二名老戏骨大段话剧式对白交锋,模拟西方陪审团制度讨论一个富二代是否弑父……在动作、爱情、特效等片扎堆电影市场的当下,拥有上述元素的《十二公民》以独特姿态成为一匹类型片“黑马”,并加冕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马可-奥雷利奥”奖,引起国内影视界、学界、法律界的热议甚至争论。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美国经典法律电影《十二怒汉》,这一影片曾陆续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翻拍。影片由聚本传媒、中国检察官文联、辽宁检察官文联、北京检察官文联等单位联合组织拍摄,由新锐话剧导演徐昂执导。

《十二公民》跨文化移植“变形计”

在没有西方陪审员制度的现实语境下,又要沿用原版的层次结构,如何体现国民气质,主创团队颇费心思。在《十二公民》的本土化改编中,弑父案件主人公从原版“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变成了“在继父家庭成长的富二代”,十二位陪审员的角色变身为出租车司机、地产老板、老北京人、河南保安、小卖部老板、空巢老人、急诊科医生等。而原版陪审团讨论最终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里也设定成仅仅是通过一场虚拟辩论决定补考大学生的成绩。

1957年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剧照。(资料图片)

1957年版的《十二怒汉》探讨的是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2007年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大审判》在追求法律正义的同时也意在抚慰民族伤痕。2015年中国版的《十二公民》要呈现什么?这是本片编剧李玉娇一开始就思索的问题。

李玉娇本身还是检察系统的一名公职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成为写作剧本的素材,“普通人对法律的情感链接并不坚韧,模拟陪审团的辩论是一个十分艰难而又复杂的过程,剧本力图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12个普通人,来参与一场虚拟的法庭审判,借由电影拉近民众与法律的距离,尽可能地带给观众‘合理怀疑’‘疑罪从无’等更多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

电影曾几度更名,从最初原剧本的《我们检察官》到《失控的正义》、《1:11》、《十二个中国人》,最终定为《十二公民》。

“俄罗斯一位诗人说: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是你必须是一个公民”,李玉娇认为,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讲,《十二公民》意在激发公众介入法律生活的激情和勇气、摒弃仅局限于个人生活的浅薄和无聊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正义要以人们看得见的形式来实践,这是重要的”

导演徐昂曾表示,《十二公民》是一场关于偏见的讨论,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追求,只是它的一个侧面。而在法律人眼中,围绕这部电影的讨论不止于“偏见和人性”的挖掘层面。

今年4月下旬,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50个法院成为首批试点机构。影片在此之后上映,导演徐昂说,在虚构的电影中用虚拟的方式来讨论法律问题,这部片子正是一次几乎不付出任何代价的试验,它提供了某种生活的可能性。

电影《十二公民》剧照。(资料图片)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主要由法律人参与的影片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何家弘分析,《十二公民》抓住了司法改革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让公众、公民来参与司法。“司法裁判是一种专业化的活动,但是司法裁判不是简单的认定案件事实,它还需要公众的认可。陪审员制度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弥补法院劳动力的不足,而在于如何让民众参与司法。正义要以人们看得见的形式来实践,这是重要的。”

从1:11认定“有罪”到完成12:0认定“无罪”的逆转,电影给予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而在现实生活中,让12个身份迥异、文化背景差别极大的人达成共识的场面很难出现。

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教授肖君拥认为,《十二公民》以12个人的争论为明线,以人的思想为暗线,是意识层面的法治教育课。在公众知情权日益重要的今天,电影借检察官之口告诉公众,身处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舆论偏见的可怕会影响人的判断,对一个人的生死产生决定性影响。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不仅需要司法人员的秉公执法,还需要法律的逐步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尊重并真正敬畏法律。

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闫建成看来,一个群体可以从各抒己见达到形成共识,逐步接近客观真实,这是公平正义的胜利,也是法律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公民》其实是在探索一种方式,一种让司法机关能够与普通群众进行平等、顺畅的对话方式。”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读史可以知兴替,可以辨是非,社会发展如此,学习法学的过程亦如此。新华悦读推荐10本以法律为主题的著作以飨读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治思维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