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影评解析豆瓣》以什么评分创戛纳场刊评分新纪录?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燃烧》,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一时风光无限,是名符其实的“爆款”,各路媒体都为之疯狂打call:《卫报》《综艺》纷纷献上四星以上的高分,甚至有媒体直言,“如果这部电影不拿大奖,那么评委们都瞎了”。

最终,《燃烧》获得了戛纳场刊有史以来的最高分:3.8。(满分4)

然而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刷新了戛纳场刊评分的《燃烧》最终颗粒无收。

时隔戛纳首映不到一个月,网上就迅猛出了资源。今天便来聊一聊,这部“今年戛纳最大的遗珠”。

《燃烧》是李沧东继《诗》之后,沉寂八年打磨的作品,也是他继《密阳》和《诗》之后,第三次入围角逐金棕榈大奖。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

在原小说中,三个人物分别用“我”、“他”、“她”来指代,到了电影里,这三个人分别有了名字:“我”是钟秀,“她”是惠美,“他”是本。

这三个人物,李沧东对宗秀的改造最大,把他从原著中一个有妻室有事业的小中产、变成了影片里大学毕业后没有正当职业、偶尔做兼职货运司机偶尔回家务农的不得志青年,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父亲入狱、母亲早就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惠美原本和钟秀是邻居,小时相识,后举家搬迁,两人再无联系。

多年后,惠美在做兼职的时候偶然碰到了钟秀,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的她想要去非洲旅行,正好拜托钟秀帮忙照顾自己养的猫。就在惠美第一次带钟秀到自己住所的时候,两人发生了关系。

钟秀被惠美深深吸引住了。

所以当惠美给他打电话,告知他自己即将回国,并要他去机场接机的时候,钟秀愉快地答应了,并满怀期待地前往机场等候自己的心上人。

没想到,惠美并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的身边,站着一位叫做“本”的男子。

惠美和本在肯尼亚的机场相遇,据惠美介绍,当时就他们两个韩国人,所以两个很快在不太平的环境中迅速相识,一起结伴归来。

钟秀囧囧地站在那里,仿佛他才是那个“闯入者”。

本是个开着保时捷、家住江南高级公寓的富二代,年轻、斯文,脸上永远挂着若有似无的微笑,浑身散发着从容淡定的闲适。

所以这个故事看上去,像是狗血小言的标配:物质欲望强烈的拜金女、一往情深的备胎发小和“横刀夺爱”的富二代。

电影的“好”,不在于它如何展示这三个人物之间并不复杂的关系。

它的“好”,首先在于它展示了社会因贫富带来的巨大割裂。

李沧东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不管国家、阶级、宗教,现在的人们都有着各自愤怒的理由,其中年轻人的愤怒特别成问题。韩国社会的两级分化现象很严重。青年一代正忍受着很多难题,特别是因失业而引起的各种问题。面对不见好转的境遇,他们失去了所有期待,但怒火又无处可泄,他们的内心被无力感深深地笼罩。”

对钟秀来说,惠美带给他的幸福,就像是他第一次到惠美家滚床单时折射在墙上的阳光:对这间朝北的屋子来说,阳关折射进来的一瞬间是全天最稍纵即逝的美好;而这瞬间的美好,又是通过对面的玻璃建筑折射而非阳光直射进来的,既虚无,又依于他物。

但惠美对本来说并不独特,只要本喜欢,他随时可以拥有一大把“惠美们”。

钟秀和本之间,并不只是差了一个惠美。

本有钟秀想要而得不到的一切。

本可以随时打无数个电话并侃侃而谈,而钟秀只会在半夜接到对方并无应答的电话,打出去的电话也总是不通;本可以随时呼唤出一堆狐朋狗友聚会,钟秀一家却和乡亲邻里都疏离陌生;本可以和母亲亲密聊天,钟秀的母亲却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家出走,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也是为了找钟秀要钱,而且见面是也一直在玩手机。

贫富的差距和阶级的鸿沟不仅勾勒了社会的分裂和年轻人的愤怒无力,还展示了当下人都有的“孤独”。

惠美在表演“吃橘子”的哑戏中,最先提出了“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前者代表了物质生活匮乏、不能满足需求的饥饿者,后来象征着生活意义的饥渴、找不到存在的理由。

相对应地,背负着卡债的惠美和抑郁不得志的钟秀属于前者,要靠“烧塑料棚”才能找到快感和存在感的本,属于后者。

“孤独”无关阶级差异:穷人以为有了钱就能活得充实快乐,而对一切都唾手可得的富人来说,太容易陷入虚无之中。

影片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气质。

《燃烧》是一部文学性非常强的电影文本。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这部电影,我首先想到的是暧昧模糊,这在影片的后半段表现尤为强烈。

随着惠美的失踪,故事类型从“言情”变成了“悬疑”,观众在不自觉地带入钟秀的视角之后,会很快锁定本是最大的嫌疑人。

而导演始终隐匿在故事的背后,任凭大家猜测所有人的结局。

惠美这种背负着巨额卡债的女生,看似有主动消失的合理解释,但无论是突然出现在本家中的猫,还是本家中的洗手间储物柜里突然多出来的惠美的腕表,都将线索指向是本杀害了惠美。

也许,像惠美这种看似对社会可有可无的边缘人,在本的眼中,和又脏乱又碍眼的塑料棚没什么分别。而“消灭”他们,是本的“使命”。

本口中的烧塑料棚,隐喻着杀人。

就像惠美说她小时候掉到了自家的井里,最后是钟秀把她救了出来。

钟秀不记得这件事情,四处打听惠美家里到底是否存在这口井,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这口井,和惠美之前表演的吃橘子,以及她养的猫一样。你心里相信它在,它就有,不信,它就不存在。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间,自然也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结局。

钟秀最后真的杀了人吗?不知道。

也许钟秀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愤怒的基因,最后真的杀了人;也许钟秀还是那个不敢在本面前主动说送惠美回家的不自信青年,杀人的一幕只存在他的幻想里,或者小说中。

如前文所言,故事的内容取材于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

我们都知道,文学文本转化成影像化的叙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像村上春树这种“强阅读体验”的文本。所以他小说改编的电影迄今为止也只有六部,除了《燃烧》反响都一般般,就连出名的《挪威的森林》都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燃烧》改编的成功,在于李沧东选择了村上春树后,又没有囿于村上春树。

李沧东后半部分对原著的改编,又承接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烧马棚》。

威廉·福克纳是片中被点名提及过的作家,钟秀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作家,因为在他的小说中能读到自己的故事;本也因为钟秀的提及,在咖啡厅读起了福克纳的小说。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重视意识流创作的作家,无论是《喧哗与骚动》还是《我弥留之际》,其奇特而扭捏的表达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遥相呼应,气质上跟影片《燃烧》非常契合,尤其是在惠美的身上。

比如,记忆的真实,和现实发生的真实,对当事人来说,哪个才是最彻底的真实?

也许对于惠美,是否真的存在那口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相信自己曾经掉下去过。

“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吃到了橘子,而是你心里是否有这个橘子”。

除了内容具有文学性之外,影片的叙事还引入了“复调小说”的结构特征,更具体地指向了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在自我意识和潜意识里,有着多重的构造。作者和导演 自主意识隐退,任由每个人物自己表达独特的声音。

惠美这个角色,是她个人潜意识的具像表达,看起来感性、敏感、细腻,更加情绪化。

无论是喝醉酒后哭着说自己想像晚霞一样消失掉,还是喝醉了酒后肆无忌惮裸着上身在夕阳的余晖下留着眼泪跳舞,她都能将情绪恰到好处的具像化,而钟秀和本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这个互相不能真正理解的世界,他们也有各自的发泄方式,和各自认为正确的行为准则。

钟秀父亲的朋友,说钟秀的父亲是一个疯子。

可是惠美、本、钟秀,哪个又不是疯子呢?

能让“圈内人”集体高潮的“神片”,似乎并不能说服普通观众。随着资源的流出,《燃烧》的豆瓣评分,从“神级”的8.9,一路跌到“优秀”的8.1。

评价的分歧,看叔看来,不失为影片的另一重“意义”。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互相不理解本就是影片的主题之一,这下让它变得更行为艺术了。

  [电影推荐]它轰动戛纳,口碑最高,尺度还很大

请让让,今天我又要来装逼了。

这部新片大有来头,很有逼格,创造了戛纳历史。

韩国人扬眉吐气,在国际电影节上创造了奇迹。

它刷新了评分最高纪录,3.8分创造了场刊历史最高分。

豆瓣评分8.8,IMDB评分8.1,好于98%的悬疑片(豆瓣)。

好评如潮就不用说了,被文青们夸上了天,最高9.1分。

大家都要赞,方显品位高。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我当然不例外。

但看了第一遍之后,我有点懵。

杀人、放火、燃烧.......那样就结束了?

这......就是戛纳史上评分最高的电影?

难道,我看到了一个假戛纳、假电影?

褒奖和获奖,别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别很大。

《燃烧》虽然评分逆天,但没拿到戛纳大奖认可,只有导演拿了一个奖。

作为一个勤奋上进的好学少年,我当然不会轻易放弃研究电影的好机会。

于是又刷了第二遍,emmmmm,还是看不懂....

我又去搜了原著,村下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两下对照看了看,嗯,有点意思......

男主李钟秀,是一位毕业于中文系的大学生。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做了快递小哥。

其实他的梦想是写小说,当作家,但他要先养活自己才行,毕竟现在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了。

他的父亲因为打人被抓走,正在接受审判;母亲早就离家出走,多年没消息。

这天钟秀一如既往工作,却被一位靓丽的小姐姐拉住,手里被塞了个带号码的小纸条。

一会儿百货公司购物抽奖揭晓,钟秀中了大奖,一块高级女士腕表。

原来是这位小姐姐安排好的。她名叫申海美,是钟秀的老乡,所以一眼就认出了钟秀。

小时候两人住的很近,经常在一起玩。

所以海美就用这种“作弊”手法,让老乡中了奖。

但钟秀没有女朋友,得了女表也没法用,就顺手推舟把表送给了海美。

两人就这样熟络起来,他们回忆起过去的细节,小时候钟秀还曾经在水井救过海美。

晚上一起吃饭时,海美说自己要去非洲旅行,家里的猫没人照顾,请钟秀帮忙过来照料。

为了报答钟秀,没什么钱的海美,选择了“肉偿”。

这一段尺度超级大,刘亚仁的女粉们这次有福了。

刘亚仁又一次无私奉献上了激情福利戏,还有处男青涩般的清纯。

两人激情过后,钟秀回到了乡下老家,破旧不堪的老宅,就剩下了一个小牛犊。

他在这里整理心情,顺便去城里照顾海美的猫。

过了一段,钟秀突然接到了海美的电话,她要从非洲回来了,希望钟秀去机场接她。

内心欣喜若狂的钟秀,赶到了机场,却发现海美身边多了一个男人,名叫本。

这个男人风度翩翩,出手阔绰,开着保时捷,住在富人区豪宅里。

房子大的会迷路,钟秀都找不到卫生间在哪里。

在本的指引下,钟秀进了卫生间,真被吓到了。这里更像个大化妆间,柜子里有女人的各种首饰、化妆用品。

看着海美开开心心住在这里,钟秀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初恋还没开始,喜欢上的女人就跟富人跑了,你还要看着他们炫富,这是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钟秀提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韩国有些人的收入就是这么神秘。

不知道在干什么,却很有钱。

不管心里怎么不舒服,日子还要继续。

有一天本和海美突然拜访钟秀的家,还带着美酒食物。

他们一边吃,一边聊天。

天黑了,他们越聊越开心,本神秘的说,要不要飞个叶子(抽大麻)?

海美一抽大麻就笑个不停,她一时兴起,脱去了上衣翩翩起舞。

夕阳下这一幕,是全片最美的篇章。

海美跳着跳着哭了,也累了,她进了里屋睡着了。

本和钟秀在院子里继续聊天,两人抽了大麻之后都很嗨,敞开心扉,无所不谈。

本说了一个秘密,他非常喜欢烧塑料大棚,痴迷于此不能自拔。

本还轻描淡写的说,烧一个塑料大棚,根本没人注意到,也不会查到。在韩国,警察根本不管这事。何况,那些废弃大棚那么碍眼,烧掉更有利于社会。

钟秀问,下次要烧的大棚,应该早定好了吧?

本回答,是的,就在你旁边,今天就是来踩点的。

出身农家的钟秀有点不满了。

他情窦初开爱上了海美,这番烧大棚对话,刚才爱人裸身跳舞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临走时,钟秀对海美说,你怎么能那么轻松地脱衣服,当着男人的面?

海美没回应,转身就跟本走了。

这一去,再也没了音讯。钟秀打了许多电话,海美都没接。

为了防止本一起兴起烧这里的大棚,钟秀天天跑步,到处查看家里的哪个大棚被烧了。

奇怪的是,他没发现任何一处被损毁,一个都没有。

有一天,钟秀在查看大棚时,突然收到了海美的电话,那边闹却没说话,一阵噪杂过后就挂了机。

钟秀回电话,怎么都没回音,于是他开始发了狂一样去找海美。

他去本的家,本有了一个新的女朋友,说海美早就走了,不知去处。

钟秀去了海美从前的家,那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洁无比,早就无人居住。

钟秀去了海美可能去的所有地方,都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海美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未来过这个世界。

没办法,钟秀只能跟踪本,天天偷偷守候在本的家门口,跟踪本的车。

有一次他被本发现,只好又去了一次本的家,发现本收养了一只猫,就是从前海美让他帮忙照料的那只。

钟秀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回家把家里唯一值钱的牛犊卖了,然后约了本在郊区荒野见面。

本如约而来,却没想到等到是直刺腹部的利刃,一刀,两刀,三刀.......

最后,钟秀一把火烧了本,还有本的豪车。

怎么样,戛纳史上最高分的电影,牛逼不?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你是不是跟我一样?

不要怕,有我在,帮你重新解构这个故事。

也不要骂我剧透,因为这部电影即使剧透一千遍,许多人也许照样看不懂。

请允许我先吹个牛,毕竟我已经刷了三遍,外加看了同名原著《烧仓房》,我已经有点眉目了。

直接说结论,这是一个复仇故事。

本杀了海美,然后钟秀复仇,就这么简单。

本一直说的“烧塑料大棚”,其实烧的就是各种漂亮女人。

他们第一次吃饭的时候,本就说自己从来不流泪,他的性格残酷冷血。

还记得钟秀还去过本的家吗?在本的卫生间里,发现了海美的手表(就是开头作弊中奖的作品)。

还有这只叫了名字才有反应的猫,就是海美的猫。

再加上本对海美、对新女友都是一副同款表情,表面假装感兴趣,其实总是在打哈欠。

再加上本一系列怪异的举止,钟秀很确认,本就是杀人凶手。

而且本说要烧的“大棚”很近很近,近到无从察觉,钟秀后来醒悟过来,这其实就是烧死“海美”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

平时闲极无聊的有钱人(本),杀死了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废人(海美),却引来了穷人(钟秀)的报复。

不,也许我上面讲的都是错的。

因为全片,99%的故事,都是以男主钟秀的视角展开的。

也就是说,电影全片让你看到的只是钟秀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观点判断,都是以他自己所“以为”的世界。

所以,故事也许全是假的,也许本没有杀人,海美还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活着,但钟秀是实实在在杀了人,他才是杀人凶手。

所以,这就是第三种解释,这个故事是小说作家李钟秀自己幻想出来的。

也许,我又要说也许了,也许会有更多更丰富更精彩的解读。

电影影射了韩国当下的社会,经济不景气,失业青年增多,出现大量无所事事的新时代废人。

他们不求上进,吃喝等死,变成了垃圾残渣,也就是本说的碍眼“塑料大棚”。

这些“大棚”浪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经济资源配置,“烧”掉一点都不可惜,而且丝毫不会影响稳定。

正如全片最有哲理的,是这段话——

我不做什么判断,只是接受而已
接受它们在等待被烧的事实
就像下雨了,涨水了,发洪水了 ,人被冲走了
雨水有错吗?雨做了什么判断了吗?

当然,还有第五种解读——

烧毁大棚,意外着放弃过去。

大棚就是灵魂的住所,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灵寄存所。

大棚曾经存放了过去的事物,烧掉废弃大棚就意味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谁能放下过去,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呢?

这部电影里,隐喻实在太多、太隐蔽、太丰富了。

何况还有刘亚仁的演技,炉火纯青,这小哥哥不得了。

要表扬的太多,故事、构图、剪辑、配乐,都无可挑剔。

看《燃烧》第一遍,我觉得它过誉了,但看到第三遍,我决定向导演李沧东献上膝盖,这片是在太厉害了。

这部电影里,藏着世间所有人的故事,有我,也有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燃烧影评解析豆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