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刘传健现状除了刘传健其他人在做什么

今年十一档,《中国机长》上映了。这部影片在点映中拿下了票房第一,不少观众在影院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有民航从业人员说,这部电影拍出了民航真正的样子——

拌嘴的旅客,活蹦乱跳的小孩,旅行团到处拍照,候机大厅嘈杂吵闹,机长飞行前的一系列准备,乘务长不停地签字安排全局,空中乘务员也不再是端茶倒水的花瓶 ……

镜头里一幕幕险象环生的情节,我们作为观众只是看都觉得惊心动魄,潸然泪下。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次真实的发生在四川 3U8633 航班的飞行事故。现实中这个被我们称作 " 英雄机组 " 的故事,远比电影镜头中演的更惊险刺激。

2018 年 5 月 14 日凌晨,川航 3U8633 航班的机组人员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做着飞行前的准备,检查飞机状态,检查应急设备,清点餐食……机上有 9 名机组人员以及 119 名乘客,大家状态轻松,这应该是一次愉快的飞行。这条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线,机长刘传健已经飞了上百次,他早已对这条高难度航线了如指掌。

" 请各号位乘务员检查应急设备。飞机很快就要起飞了,请您系好安全带。"乘务长毕楠像往常一样,提醒乘务员和旅客,做起飞前最后的准备。

随后,飞机顺利起飞了。7点左右,飞机进入巡航状态,不少乘客还在甜美的睡梦中,客舱里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没有人知道危险即将来临。突然发出 " 轰 " 的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座的前挡风玻璃出现裂缝。机长刘传健震惊之余,反应迅速,立刻上前去摸裂纹,判断玻璃情况。

出于职业敏感,他认定飞机的受力已经被破坏了,必须马上返航。7 点 08 分,刘传健向管制台报告情况,地面的管制台记录下了当时的对话。

" 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

" 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

" 风挡裂了,对吧。"

管制员刚发出下高度的命令,随着一阵嘈杂的巨响,川航 3U8633 失联了。在巨大的断裂声中,副驾驶前挡风玻璃整体爆裂,瞬间,强风导致仪表台受损严重,驾驶舱气温骤降到零下 40 多度,座舱失压,缺氧,而此时此刻,飞机下方是绵延不断的青藏高原,崇山峻岭,一旦飞机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机长刘传健在强风中,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副驾驶徐瑞辰的半个身子被强大的气压差直接吸出机舱外,本能地想伸手把他拽回来,但巨大的风力将刘传健整个身体死死地压在座椅上,无法动弹。

"今天肯定是要摔了",刘传健心里想。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机舱,飞机巨大的颠簸和极速下降,客舱里面的乘客早就感受到了。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突然 " 从天而降 " 的氧气面罩让乘客强烈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孩子开始哭闹,缺氧的乘客开始呕吐……与驾驶室失联的乘务长毕楠只能通过不停地广播,用接近嘶吼的状态提醒乘客 " 拉下氧气面罩保持吸氧!"

一片混乱中,乘务员坚守岗位,不停地安抚乘客,并时刻确认所有乘客的安全带和氧气面罩正确佩戴。

" 空中的飞机帮我叫一下,四川 8633,我叫不到他了。"

一声声呼喊不停地发出,但已经失控的 8633 根本听不到。迟迟联系不上飞机的地面管制员,此时已经意识到四川 8633 遇险,只能根据雷达数据继续下达指令,但所有的指令都随着强风消失在天空中……

" 只要飞机还没有摔,我一定要想办法把飞机变得可控。"这是当时刘传健心里的真实想法。此时,飞机高度在 9800 米,驾驶舱气温已经低到零下 40 多度,身穿短袖衬衣的刘传健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不断被撕扯。在寒冷失压的折磨下,他必须用冻得发紫的双手,迅速手动操作备降。长时间的失联,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所有人都渐渐失去了信心," 机组已经到达人类体能忍受极限了。""3U8633 这下完了。"

7 点 10 分,西南空管局雷达显示,3U8633 航班出现航空器遇险代码 A7700,全体值班管制员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他们指挥空中 6 架飞机紧急避让,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 8 架飞机,在空管的指挥下全部停止起飞,一切只为 8633 的紧急迫降提供最优的空余环境。

7 点 11 分,飞机开始平稳下降,刘传健的心情终于有了一点放松。

7 点 20 分,飞机逐渐被控制,刘传健终于把飞机带出了青藏高原山区。此时的机场跑道上,引导车、救护车、消防武警等救护准备已经全部到位。

事故发生的 34 分钟后,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的那一刻,客舱里的乘客鼓掌欢呼。而驾驶舱内,三个大男人,机长刘传健,第二机长梁鹏,副驾驶徐瑞辰,静静地坐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后,刘传健机长哑着嗓子鼓起勇气说了一句," 我们还活着。"起飞之前,我们没想到会死,34 分钟前,我们没想到会活。劫后余生,是这个世上最美的词。

在这生死攸关的 34 分钟紧急迫降里,机上的 9 名机组成员都贡献出了最高的职业水准。

在寒冷、缺氧、仪表盘失灵、与地面失联等等恶劣条件下,飞行数据记录了刘传健机长手动备降的过程,36 个动作精准无误。

正是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力,刘传健历时 34 分钟驾机成功备降,119 名旅客无一伤亡,全机组安全,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

事故发生后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立刻进到驾驶舱,协助机长飞行。在刘传健机长身体体能达到极限的时候,帮助他戴上了氧气面罩,并不断拍打他的背按摩鼓励,同时还担负起提供飞行计划和飞机备降的导航通讯等工作,保障备降顺利完成。

重新回到驾驶舱后,徐瑞辰担负起了 7700 的识别工作。

7700 代码表示遇到紧急状况,这个编码可以使飞机在空管的雷达系统中以红色标识区分,提醒空管人员和其他空中机组注意避让。在没有通讯设备的情况下,这是与地面取得联系的唯一方式。

在慌乱时下意识的本能,只有保证乘客安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广播器一遍又一遍地安抚乘客。

正在分发早餐的乘务员因为失重,和手推车一起飞到半空中又跌下来;但为了不让餐车失控影响到乘客,乘务员在身体受伤后,依然本能反应要去把餐车刹车按住。面对紧张到抽筋的乘客,乘务员不停地帮他按摩放松;检查好每一个旅客都系上了安全带,但自己却没有安全带的乘务员,只能选择抱住乘客。

飞机落地后,衣服背后被旅客的眼泪湿透了……

事后一次采访中,刘传健机长说:

正是因为后舱乘务员保证了旅客的安全和稳定,才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带大家安全落地的信念。

正如电影中一句台词所说:

" 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这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胜利,这是整个机组乘务人员的工作专业性的体现,也是中国民航的奇迹。因为 3U8633 并不是 " 孤军奋战 "。

在风挡爆裂导致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后,地面的西南空管局及时指挥其他飞机变换高度,为 3U8633 航班让出高度,并在多次呼叫 3U8633 航班无回应后,发动其他航班协助呼叫。数次联系无效后,及时传递信息给医疗、消防等多个部门联合出动,协助飞机的顺利降落。

空军西部战区在发现 3U8633 航班异常下降后,立即清理了附近的空域,转交民航局临时调配使用。事故发生不到 10 分钟,成都双流机场已做好备降准备。救助设施及人员在第一时间抵达双流机场,为乘客及机组人员提供医疗救助。

" 成都 8633,119 名乘客及 9 名乘务人员全部安全返航!"

这是了不起的中国民航奇迹!

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决定,授予川航 3U8633 航班 " 中国民航英雄机组 " 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 " 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 称号,副驾驶、第二机长等均获表彰。

七个月后,经过了一系列心理和身体的康复治疗后,机长刘传健和整个机组重回蓝天。他说," 我们是在和人的生命打交道,一定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

  再访“中国机长”刘传健,过去一年多,他都经历了什么?

  2018年5月16日,5.14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面对面》栏目记者曾在第一时间独家专访刘传健机长。时隔1年5个月,《面对面》记者再次来到成都,专访刘传健。

  忆5.14事件 “在我起飞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我可能会死;当飞机安全落地的时候,我真没想到我会活”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机组成员凭借着极少仍在工作状态的仪器,艰难地进行手动驾驶。座舱释压发生时,乘务组立即执行释压处置程序,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不久前,刘传健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中国机长》。在他看来,电影高度还原了当时的事发现场,真实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34分钟。

  刘传健:最触动我的,就是当飞机停住了所有的乘务人员都下飞机了,整个飞机里面就剩下机长一个人,机长那种非常强的心理描述特别触动我。从我的职业判断来讲,我当时就说可能今天回不去了,但当我反应过来去操纵飞机的时候,我觉得飞机还有一点希望。有一点希望,但是最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真不知道。在我起飞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我可能会死,当飞机安全落地的时候,我真的没想到我会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机长刘传健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