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来了第二部结局1最后一部结局是怎么死的?

  [电影推荐]一刀未剪,终于引进了一部恐怖片

说到内地上映的恐怖片,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打着鬼片旗号,却充斥着相似的设定、尴尬的演技、擦边球的色情、粗糙的拍摄及后期的国产恐怖片。

而引进的国外惊悚片(《生化危机》),因有着大量的血腥暴力画面而有所“阉割”。

不过,就在2月2日,即将有一部来自美国的13禁恐怖片上映,重点是一刀未剪。

这部由制作了《逃出绝命镇》《分裂》的公司推出的恐怖片,在即使与《银翼杀手2049》这样的大片撞档的情况下,也毫不示弱。

首周末狂收2650万美元(成本480万美元)登顶首周北美票房冠军。

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先为大家简单说一下剧情。

我们的女主角Tree最开始是一个搞一 夜 情、当 小 三、只在乎自己的婊 里 婊 气的校园It Girl(具有吸引所有男性的魔 力)。

在她生日这天遭到谋杀,然后就陷入了单日重复、无限循环中,每天都被带着婴儿面具的人杀死,并在同一天清晨醒来。

在发现自己陷入死 循环后,Tree开始寻找杀死自己的凶手,并在这过程中不断改变,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亲情及友情,见证女主角的成长。

让这部恐怖喜剧不只停留在惊悚搞笑的层面,而是有了真正的内涵。

而且,《忌日快乐》跟《逃出绝命镇》如出一辙,都在恐怖戏份中穿插着喜剧元素,是恐怖片在商业浪潮里的一次嬗变。

比如,大大咧咧的女主认识到自己反正都会死,“第二天”也没有人记得发生过什么,甚至搞出了像在校园 裸 奔 这样的真·玩脱行为。

作为一部在结构、剧情上完成度很高的电影,最让普通观众和资深恐怖片粉丝看嗨的,是其中包含和致敬了许多经典的恐怖片元素——

面具对于喜欢恐怖片的影迷应该不陌生了。

《惊声尖叫》系列中的游走在校园中,专杀少男少女的面具应该没有人不认得;

《德州电锯杀人狂》系列中,杀人狂用刀剥下英俊小生的脸,遮住了自己那丑陋并畸形的脸;

《电锯惊魂》中的木偶面具,《面具之后》的杀人狂魔面具,再到《忌日快乐》中有着苹果肌的娃娃脸面具,他们后面藏着的其实是罪恶。

面具成为恐怖片的惯用工具,也是源于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

面部表情是人进行社交的重要手段,人和人交往时,会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变化判断对方下一步想要做什么。

而当人戴上面具时,这些信息源就被切断,进而使人产生不安全感。

所以在恐怖电影中,不管是丑恶的面具还是喜感的,恐怖都不是因为面具本身,而是面具下藏着的未知。

电影中Tree不断醒来,不断被杀死,而且除了前几次用刀刺死,后面还经历了淹死、烧死、撞死等各种死法,俨然有一种《死神来了》的既视感。

死亡可以说是恐怖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恐惧之一,它具有摧毁性质。思想家奥古斯丁说过:“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死是确定的。”

而人终归于死亡这一点其实是宿命论的体现。

宿命论是一种唯心主义主张,它是一种认为历史发展由一种不可避免的力量(即命运)所决定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学说。

它认为人要服从命运的支配,即使努力也是徒劳无益的。

而在很多恐怖片中,都有对宿命论元素的诠释。

比如被称为“死法百科全书”的《死神来了》中,所有人一开始就预见了死亡,然而无论如何都逃脱不掉结局;

《鬼讯号2:灵异透视》中,男主角在可以预见人的死亡后拯救了一些濒死之人,但最终依旧无法避免注定来临的死亡。

只不过,在这些恐怖片中,宿命论这一悲剧元素,在大尺度的血腥镜头,快节奏的恐慌感中被弱化了。

然而,宿命论还是作为整部电影的线索而贯穿始终。

情节反转:颠覆思维方式

《忌日快乐》中,Tree在一次次死亡与重生中寻找凶手,当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真凶,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的时候。

事情又发生了360度的转变,真相跟她以为的完全不一样。

反转的剧情出人意料,然而仔细回想,会发现其实电影中已经通过各种细节铺垫好了,这样的猝不及防让人回味无穷。

而情节反差往往也成了惊悚恐怖类电影中烧脑的一种体现。

去年大热的《看不见的客人》中,43次的反转让人大呼过瘾,细思极恐;

经典悬疑惊悚电影《非常嫌疑犯》的最后一个场景,现在再看还是一身鸡皮疙瘩。

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以其神级的剧情被影迷们奉为烧脑的标准。

而他的其他作品像《七宗罪》《心理游戏》等都是结局出人意料,成为他独特的风格。

反转情节的魅力在于它牵动了观众情绪后,又瞬间颠覆逻辑和思维方式,打破了观众的心理期待,让观众在震惊的同时又难以忘记。

《忌日快乐》中,女主角每次被杀后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次醒过来,这样故事结构,我们称之为“一日囚”。

这样的结构在电影中也很普遍了,最经典的莫过于1993年上映的《土拨鼠之日》。

有人说,《忌日快乐》就是把《土拨鼠之日》中的比尔·莫瑞饰演的中年困惑男子换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孩,在励志中加入恐怖元素。

电影也在最后致敬了《土拨鼠之日》,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内地的上映时间2月2日,正好是“土拨鼠之日”(美国节日)。

“一日囚”电影是时间循环电影中的一类,而本片中的循环属于“一日囚”与“死循环”的结合。

这种方式其实也可以与前面提到宿命论相结合,主角一次次的重生,想要逃脱宿命。

这样的设定多用于恐怖片,类似的作品还有《恐怖游轮》《源代码》等。 

当然还有的循环,不需要主角死一死。

比如,《蝴蝶效应》中男主角在发现自己曾经犯下过许多错误时,通过幻想潜入童年身体,纠正错误,然而却造成了更意想不到的结果。

于是,他只能反反复复地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奔波,直到不可挽回的结局。

恐怖片中,这样的循环结构打破时间线,再加上精妙的设计与编排,让剧情更加烧脑,也更值得观众反复推敲和回味。

恐怖元素集合:迷影情节

最后这一点,其实算是一种延伸。

迷影情节(cinephilia)是伴随这电影诞生的,1995年,电影诞生百年之际,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第一次将“迷影情结”置于电影史中。

苏珊·桑塔格表示,是迷影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对于电影的痴迷,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迷影情节”可能是为了一部自己心爱的电影,即使要拍好几个小时的队,也要买到一张老电影的电影票。

更为资深的影迷,甚至能够看到一个场景或一句台词,就能说出其出处、上映时间。

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办人亨利·朗格鲁对影像的敏感就已经深入到原子级别。

而对于电影人来说,他们则是在自己作品中表现自己对于热爱的电影的痴迷。

昆汀的《落水狗》中处处可见香港电影的影子;

达米恩·查泽雷的《爱乐之城》带观众了解大半个歌舞片史;

别名: 绝命终结站/终点

高中生艾利克斯·伯朗宁与7名同班同学登机前往巴黎。起飞前,他突然预感到恐怖的一幕:飞机将会在空中爆炸。艾利克斯非常惊恐,大喊飞机即将出事,大家要立刻下机,结果混乱中他和其余6名乘客被机组人员赶了出来。但是,被艾利克斯不幸言中,飞机在半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神来了第二部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