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青的时候采就入气分为主,红的时候采就以入血分为主?

总论夫三焦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降。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 是以 不纳 而分 病矣 乃冲 大。 以理 如沤 俾后 者何 有然 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 无形 间。 下三 也。上焦如雾。起于胃上…

夫三焦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降。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 是以 不纳 而分 病矣 乃冲 大。 以理 如沤 俾后 者何 有然 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 无形 间。 下三 也。上焦如雾。起于胃上管。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循足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 上 周 其 内开腠理。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名曰漏气。其病则肘挛痛。食先吐而后下。其气不续。膈间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 不守。泄下便痢。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也。 中焦如沤起于胃中管。在上焦之后。此受气者。主化水谷之味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 微。 阳 五 主脾胃之病。夫血与气。异形而同类。卫气是精。荣气是神。故血与气异形同类焉。而脱血 者无汗。此是神气。夺汗者无血。此是精气。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也。犹精神之气隔绝也。 若虚则补于胃。实则泻于脾。调其中和。其源万不遗一也。 下焦如渎。起胃下管。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 则大 亦入 出也 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 外大 小腹病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 上及 三焦胀者气满在皮肤。壳壳然而不坚疼。尝观周子太极图曰。无极而太极。至哉斯言也。 天 妇 始 谓 皆由此而成。且有三焦一经。此经叔和以命门配。越人以手心主配。千载之贤哲。固不敢以 孰是孰非议。要之手心主则十二经之一。而命门于十二经无所与焉。且手心主厥阴之经。属 而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则属三焦而络心包。表里互相属络。而三焦经则未尝络命门。如此则越人为是。手心主其经则手厥阴。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然后循胁 腋而下肘至臂。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少阳三焦之经。起于小指次指。终耳前。过客主人。 穴名夹颊。至目锐 而出其端。此二经络之始终也。三十一难曰。上焦在心下下膈。在胃上 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 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出而不纳。以传道 也。其治在脐下二寸。故名曰三焦。素问六节脏象论亦曰。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者。仓廪 之本。营之居也。能化糟粕转味而出者也。五脏别论亦曰。夫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此五者 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由是论之。圣人且 以三焦为有形矣。至陈无择作三因方。且曰三焦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 中 相 如 二 经 以 亦 古 脏 周 人 或 子 属 亦 窍 复 经 编 斤 决 上 又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盖水谷之所入者。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至于 糟粕 不 如 故经曰真心不受邪者。此也。愚未免臆度一说曰。心包络亦必有所指。今观诸兽之心上。有黄脂缦包在其上。似脂非脂。似肉非肉。外则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此则心包络也。诸兽之内景。大概亦与人同。观其心形。亦可见矣。 三焦热用药大例


\x清神丸(方见积热门) (案原方∶研细水飞四两。叶。穗。炙各三两。去叉及芦头。去 调下

防风汤(一名连翘散 方见婴孩门一切痘疹类) (案原方∶连翘去心。。。防风。。滑飞。炒研。去足翅。 瞿 根

饮子(方见积热门) (案原方∶缩。根各三两。藿二两四钱。石膏四两。甘草蜜炒十六两。大 汗。

(方见肝脏门肝实类) (案原方∶犀角镑屑一两。熟洗切焙三两。去芦头。去芦头。。石

(方见积热门) (案原方∶川。。甘草炙各二十两。子仁。薄去梗。各十两。连 翘二


(案原方∶大黄四两。浓朴二两炙去皮。三枚大者炙。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 一升

(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大黄四两清酒浸。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半斤味咸苦大寒。上三味。 咀。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洗心散(方见婴孩门诸热类) (案原方∶大黄面裹煨去面焙。。甘草炙。不去节。当归。荆各六两。一 疮疹

四顺清凉饮(方见积热门) (案原方∶一名四顺饮子。大汁蒸切焙。赤芍药。当归去芦。甘草各等分。上锉散。 每 小汤亦治血热。可择用)

仁承气汤(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五十个去皮尖味甘平。二两去皮味辛热。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 服五


\x(方见寒暑湿门伤寒类) (案原方∶二两半。一两。去皮。赤去皮。白术去芦各一两半。上为末。 热在 糖少 各二 枚。 一 服加栀 淡竹 暑 加真子末少许。不省人事者。宜先服丸。候其苏省。却以此药加羌活各一钱。暑湿肿满。合和。加生三片。二片。二根。伏暑头疼。小便涩浊。加 山车前草各二根。霍乱吐利。加木瓜二片。霍香少许。三片。。加陈大蓼 三寸。陈壁土一指头大。木瓜二片。脏腑有热。加黄连浓朴乌梅各一钱。小便血。 穗一钱。车前子一撮。灯心二十茎并加之。感暑湿手足缱痛痹冷。合和香苏散。每服四 钱。姜三片。木瓜三片。陈大蓼三寸。煎服。留滓再加葱叶椒叶陈大蓼各一握。水一斗 煮七分。先熏后洗立效。作痛行步艰辛。每料加入木瓜羌活炒枳壳去瓤甘草各一两。成十味。每服加生姜三片。二根。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冒暑心腹胀满。去 羌活。如霍香乌梅各一钱。壮热大渴。肚皮热或五心热加灯心二十茎。去心。根 各一钱。淡十片。晚禾根净洗一握。四时呕泻。亦合和香苏散。每服四钱。加生姜 五 皆 渴 效 苓 故 桂 服

(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大黄四两苦寒酒洗。浓朴半斤苦温炙去皮。枳实五枚苦寒炙。芒硝三合咸寒。 上 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立效散(方见小便淋涩门血淋类) (案原方∶瞿麦穗。。山栀子。上为末。每五钱至七钱。水一碗。入连须葱根七个。 灯 宜 理

八正散(方见小便淋秘门小便淋涩类) (案原方∶大黄面。瞿麦穗。木通。飞。大 蓄各等分。车前子微炒研。山栀子酒 焙研

(方见小便淋秘门小便难类) (案原方∶石韦。瞿麦各一两。赤芍药。锉。陈汤浸各二两。上为散。每服 四钱

(方见妇人诸疾门症瘕类) (案原方∶熟干地黄酒蒸。药。当归去芦酒浸微炒。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 三钱 同煎

抵当汤丸(方见伤寒门) (案抵当汤方∶三十个熬味咸苦寒。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桃仁二十个去皮 不 大黄三两。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时当下血。若不 下者更服)\x气分热柴胡饮子(方见伤寒门过经不解类) (案原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半两。上为末。每服炒三钱。 水 子 半

(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六两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辛寒。甘草二两味甘平。六合味甘平。 上四

清凉饮子(方见婴孩门诸热疽肿类) (案原方∶赤芍药。当归去芦。甘草炙。大黄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 煎

(方见热病门热病呕逆类) (案原方∶黄连三两。。黄芩各二两。栀子一十四枚。上水六升。煎取二升。分再 服。 除热 生姜 煎如 三焦寒用药大例


\x桂附丸铁刷汤(方见诸虚门补益诸疾类) (案原方∶紫成块带蒂者佳。拣。大。。各一两。去 核。 白 三 通


\x二气丹(方见诸虚门补虚驻颜色类) (案原方∶。各一两。上研细。用瓦盒子一只。入药在内。先用封口。 后捣 碗覆 簇定 瓦盆 此药

理中丸(方见痼冷门痼冷类) (案原方∶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 为丸 小儿

(方见热病门心腹胀满类) (案原方∶芍药三两。黄 。。当归。泽泻各一两半


\x(方见诸虚门补益诸疾类) (案原方∶干一两。酒浸一两。远志去心一两。山茱萸去核一两。白茯苓一两。 五 子一两。黄一两半。去皮姜汁酒涂炙熟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同枣肉为丸。如 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送下。早晚食前。三服。五日觉有力。十日精神爽。半月 气 色 两

八味丸天真丹气分寒(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于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前法即桂枝汤法。桂枝 汤方 温。十二枚擘味甘温。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 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 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 冷。粘滑。肉面。五辛。酒。臭恶等物)

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服法。服法 见前

血分寒丸(方见诸虚门补虚益气类) (案原方∶。川巴戟。。子。人参。白术。熟地黄。。。 食前

通治大寒大已寒丸(方见泻痢门) (案原方∶。肉桂各四两。干姜炮。各六两。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

(方见伤寒门) (案原方∶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半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上三 上此内有寒热之大略也。若外有寒热者。当求别法。


上焦在心下。其气起于胃上口并咽贯膈。有热则喉舌干燥。口气秽浊面赤。胸膈否满之 病生 上 目 又下焦如渎。司决壅也。其气。实而有热。则津液内燥。传导不利。由是有气逆便难。胃胀 呕哕之证。

润焦汤(出三因方) 治三焦实热。目锐 急痛。腰胁热。脊背连膻中烦闷。饮食未定。 头面 半夏(汤洗七次) 柴胡(去土苗) 泽泻(各五两)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甘草 (炙) 去滓。

犀角丸 治三焦邪热。一切风气。又治风盛痰实。头目昏重。肢体拘急。肠胃燥涩。大小便 犀角 黄连(各一两) 人参 (各二两) 大黄(八两)
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 大。每

三黄丸(出三因方)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

胜冰丹(出和剂方)治三焦壅盛。上冲头。目赤热疼痛。口舌生疮。咽喉不利。咽物有碍。 子(一两半) 子 甘草(炙) 黄连〔各三(二)两〕 麝 香(另 研) 蜜 丸。

三黄汤(出直指方)治积热蕴隆。三焦皆热。大小。

黄连(去须) 黄芩 大黄(等分湿纸煨) 上锉细。每服三钱。姜三片。慢火略煎。 食后 服。

清气散(出本事方)\x调营卫。顺三焦。治风壅。消痰涎。退烦热。

柴胡(去芦) 川芎 枳壳 白术 羌活 独活 甘草(炙) 茯苓(去皮) 人参( 去

(出济生拔萃)治上焦热。脏腑秘结。

大黄(一两) (头末五钱)
上为细末。有厥冷用酒下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 者。 蜜汤

大三黄丸(出危氏方)治上焦壅热。咽喉肿闭。心膈烦躁。小便赤涩口舌生疮。目赤睛疼。 大黄 黄连皮 山豆根 黄芩(各四钱) 滑石(二钱) 黄柏(四钱) 〔三(二) 钱〕 脑 服一 丸

治上焦虚热口干。头顶烦热(出圣惠方) (三钱去芦头) 茅根(一两半锉) 麦门冬(去心) 栀子仁 木通(锉) 赤芍药( 半 合

治上焦虚热。咽干口苦。不欲饮食(出圣惠方)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 黄(二两) 上四味。捣三 味为散。入

(出圣惠方)治上焦壅滞。头面风热。

花(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赤茯苓(半两) 麦门冬(半两去心) 犀角屑(半两) 甘 屑(半两) (半两) 川(半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出千金方)治上焦实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名曰漏风。 泽泻(二两) 生地骨皮(五两) 甘草(炙一两) 半夏(二两洗) 石膏(八两碎) 柴胡(三两)

大枣汤(出圣惠方)\x疗上焦热。牵肘挛。。喘咳短气。动而好唾。润肺止心疼。

大枣(三十枚去核) (三两去皮尖及双仁者) 人参(三两) (二两) 葳 蕤(三 两) 味子(二两) 去滓。 下半夏

(出圣惠方)治上焦虚热。膈上有痰。气壅似噎。

射干(一两) 前胡(半两去芦头) 赤茯苓(半两) 桔梗(半两去芦头) 花(半两) 人参 冬(去 心各 温服

丸 治上焦热结。口燥干咽。脏腑秘滞。面赤心烦。

天门冬(去心皮二两) 地骨皮 人参 甘草(炙锉) 黄 (炙锉) 枸杞子(焙) 甘菊花 (拣) 末。炼蜜 和丸。

(出圣惠方)治上焦虚热。睡卧多惊。往往心忪。不欲见人。

乌犀角屑(三分) (一两) 川升麻(一两) (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 半去心) 玄参 半) 上为散。

(出千金方)治上焦热结。腹满不欲饮食。食则先吐后利。肋胁挛痛。或食入胃未 麦门冬(去心焙二两) 白术〔三(二)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 心(焙干) 甘草(炙锉各 炒半两) 上

前胡枳壳汤 治上焦热结。昏眩。胸膈烦闷。涕唾稠粘。痰实恶心。不欲饮食。

前胡(去芦头)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二)两〕 枳壳(麸炒去瓤) 半夏(汤洗七遍去 冬(去心焙 三分

玉螺丸 治上焦热结。心气懊 。振掉谵语。

甘泉石(研五两) 丹砂(三两研) (研) 芒硝(研) 黄环(各二两) 大黄(锉炒) 黄连 豆大。 每

汤 治上焦气胜。热结头痛。

大青(三两) 根(五两) 紫菀(去苗土) 黄芩(去黑心各二两) 生 干地黄 (焙) 七分。去滓食

仙乳丸 治热结上焦。昼常多暝。

伏翼(重五两者一枚连肠胃炙燥) 恶实(微炒五两) (去土三两) (炒) 炼蜜和 丸。如

接神散 治内热上逆。目睛如脱。

菊花(五两) (去土三两) 射干 白术 霜(各二两) 朴硝(研) 石膏 (研) 白 石英 钱匕。 以

消气丸 治上焦热结。脾肺久壅。痰涕喘闷。脑昏背痛。常觉口干咽涩。饮食无味。时觉烦 (五梃及尺不蛀者去皮子水煮五七沸取出酥炙) 人参 射干(不蛀者)

丸 治上焦热结。攻注咽颈赤肿。饮食不下。欲成瘿气。

松萝(生半两) 山豆根(生) 防风(去叉) (洗去咸炒) 连翘 木通(锉) (锉) 十丸。 食后温

丸 治热结上焦。致风气上行。痰。

水(五两) 皂荚(炙去皮子三两) (醋炒焦二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 如梧桐子大

栝蒌根丸 治中焦热结。肠胃不通。饮食无度。

栝蒌根(五两) 根(三两) 〔二(一)两研〕 黄连(去须) 朴硝(研) 芒 硝 蜜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早晚食前。用温米汤饮下。稍增三十丸止。以知为度。

射干汤 治中焦热结。唇肿口生疮。咽喉壅塞。舌本强硬。烦躁昏倦。

射干 升麻 枳壳(去瓤麸炒) 大黄(锉炒各一两) (镑) 柴胡(去苗) 木通 (锉) 一盏。 入竹叶

大黄泻热汤 治开关格。通隔绝。治中焦实热。闭塞。上下不通。不吐不下。腹满膨胀喘急 蜀大黄(切以水一升浸) 黄芩 泽泻 升麻 芒硝(各三两) 羚羊角 栀子(各四 两) 生玄 黄更 煮

白英丸 治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胆。

白英(五两) (三两) 芒硝(研) 大黄(锉各二两)

散 治中焦热结。下赤白沃。

鼠尾草(五两) (炒三两) 犀角(镑) 黄连(去须) 栀子仁(各二两) 黄芩(去黑 心) 酒调 下。稍

冬阴散 治中焦热结。目睑赤烂。

栾叶(五两) 石膏(碎) 根(炒去毛三两) 石(各二两) 丹砂(研) 白 芍药 下一钱匕

枳壳散 治中焦壅闭。关格不通。吐逆喘急。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黄芩(三分) 前胡(三分去芦头) 半夏(各三分汤洗 七遍去 滑) 每服五钱。水一

蓝青丸 治中焦热结。水谷下痢。

蓝青汁(一升) 黄连(去须二两) 黄柏(去粗皮) 白术(锉炒) (各三分) 地骨皮 (半 煎为 膏。 肤 子。

地骨皮汤 治中焦热结。唇焦面赤。或时烦躁。四肢拘倦解 。

地骨皮 人参 柴胡(去苗) 栀子(去皮苗) 生甘草(锉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 三钱。 水一

散 治中焦蓄积瘅热。食已如饥。

苎根(细锉二两) 白芍药〔()三分〕 地榆 甘草(各一两) 槐花(锉半两)

茹散 治中焦热痹。善忘不乐。

茹(三两) 甘草(炙一两) 硝石(研一两) 上为散。每服一钱。用温酒调下。 于初更 时

散 治中焦热结。唇口生疮。

五倍子 羌活(去芦头) 防风(去叉各等分) 上并生捣罗为散。每服一钱。食后蜜 汤调 下。

槐花(炒黄黑色) 皂荚(去皮烧烟绝) (熬汁尽) 甘草(炙各等分) 上捣 研为散。 每服

龙胆丸 治解暴热。化涎凉膈。清头目。

龙胆 白矾(烧汁枯各四两) 半夏(各二两半水浸切作片用水雪水各半同 煮 三五十丸 速

汤 治下焦热结。呕吐不止。心腹满闷。

豉(炒) 生干地黄(焙) 白术(锉各二两) 甘草(炙一两) 石膏(碎三两) 赤茯苓(去 黑皮 服。

治下焦壅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人参(二两去芦头) 栀子仁(二两) 麦门冬(二两去心) 石膏 陈橘皮(汤浸去 白瓤焙 各二

柴胡 治下焦热。大小便不通。

柴胡 羚羊角 黄芩 橘皮 泽泻(各一两) 香豉(一升别盛) 生地黄(一升) 芒 硝(二两) 硝。 分三服。

止呕人参汤 治下焦热结。气逆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人参 栀子仁 黄芩(去黑心) 知母(切焙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 白术陈橘皮 煎至七分

茵陈蒿丸 治下焦受病。大肠蒸热。伏瘕深固。

茵陈蒿(五两) 茹(三两) 威灵仙(去土) 太一余粮( ) 柴胡(去苗各二两) 黄芩( 桐子 大。每

丸 治下焦受热。大便难。及多疮疡。

石长生(五两) 升麻(三两) 粉 硝石(另研各二两) 石膏(碎) 葛 根 (锉) 前温服。米饮

实丸 治下焦肠胃伏热。妇人产难。

酸浆实(五两) 苋实(三两) 子(炒焦) 大盐(另研) (炒各二两) 柴胡 (去苗) 子大。 不拘时

升麻汤 治下焦蕴热。结成毒痢。血如鹅鸭肝。

升麻 紫草(去苗一作绛草) 黄芩(去黑心) 桔梗(炒各三两) 犀角(镑) 地榆(一两) 荷根(锉碎) 栀子仁(各一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

五味子(五两) 天门冬(焙去心三两) 白芍药 防风 车前子(各二两) 槟榔(锉) 牵 牛( 丸。食 后

香豉汤 治下焦热结。毒痢鱼脑。杂痢赤血。脐下小腹绞痛不可忍。欲痢不出。

香豉 (各一升) 黄连 黄柏 白术 茜根(各三两) 栀子 黄芩 地榆(各 四两) 上

柴胡汤 治下焦热结。大小便不通。

柴胡(去苗) 黄芩(去黑心)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栀子仁 石膏(碎) 羚羊 角(镑) 生干 日 二

赤石脂汤(出千金方)治下焦蕴热。痢下脓血。腹痛痞闷。

赤石脂 乌梅(炒各一两) 栀子仁(三分) 白术(一两半) 干姜(炮半两) 升麻(一两) 陈

栀子人参散(出圣惠方)治下焦壅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赤石脂 乌梅肉 栀子仁 人参(去芦) 川升麻(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炙微赤锉)

香豉汤 治下焦蕴热毒。变赤血痢。脐腹 痛不可忍。

豉(微炒二两) 栀子仁 黄柏(去粗皮锉) 地榆(锉) 白术 茜根(锉各一两)

火府丹(出旅舍方)治上焦热结。心肺壅滞。面赤心忪。口干头昏。引化热气。调顺血脉。 生干地黄(焙四两) 黄芩(去黑心) 木通(锉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 一 不食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已十月。予谓必心经有伏热。与此药令服十五粒。温水下。越二 日不料来谢云。当日二服渴止。及次日三服。饮食如故。此本治淋。用以治渴。信知用药要 在变通也。

人参散(出圣惠方)治下焦壅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走哺。宜服。和气止呕。

人参(去芦头) (锉) 栀子仁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葳蕤 黄芩 知母 赤茯苓 拘 时候

三焦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三焦不和。营卫不调。肢体烦倦。头目昏疼。饮食无味。多困少 前胡(去苗芦) 柴胡(去苗) 桔梗 羌活 独活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去裙 醋 为细末。每 末。如

人参荆芥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上焦壅滞。头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烦满。

人参 柴胡 羌活 荆芥 甘菊 (各等分) 上七味为末。每服二钱。 水一

利膈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

荆芥穗(四两青干好者) 鼠粘子(四两) 白牵牛(二两炒令香熟为度) 甘草(炙 三分)

白蒺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上焦虚热。头目昏疼。或眼赤肿。心胸烦闷。

地骨皮(去土) 白(去刺) 旋复花 山茵陈 白菊花(各半两) 鼠粘子 石膏(各二两)

麦门冬饮(出王氏博济方)治三焦不利。心肺多壅。痰涎并积。口舌干燥。咽嗌肿痛。肌体 麦门冬(去心半两) 桔梗 半夏(各一分) 赤芍药(半两) 菊花(一分) 甘草(半两) 蔓荆 味子(一分) 杵罗为末。食后 益心肺。

木通川芎丸(出家藏经验方)治上焦热壅。口舌生疮。声嗄眼涩。祛风避毒。老幼皆可服。 木通(八钱) 川芎〔三(二)钱半〕 白术(一两七钱) 杏仁(二两半) 桔梗〔二(三)两〕 龙脑〔二(三)钱〕 薄荷叶(十二两) 〔四两(钱)〕 (四钱) 附子(七 钱生去皮 脐薄片密炙黄色) 上九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细嚼。温熟水送下。 食后服。临卧服亦得。都下潘防御家。货此方药。先公晚年常服有效。

桔梗汤(出卫生家宝方)治中上焦不和。气道隘塞。水饮不利。杨吉老传。

前胡(去芦) 赤茯苓 人参(去芦) 枳壳(炒去瓤)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半夏 (切作 片子 水一大盏

加味神功丸(出余居士选奇方)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疼痛。

素有风人。大便结燥 (一两) 人参(二两去芦头) (二两别研如膏) 枳实 桃仁(各二两) 勒皮 桐子 大。 度。

神功丸(出活人书)治三焦热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津液内枯。大肠干涩。里急后重。或下鲜血。痰唾稠粘。风气下流。腰疼脚重。脐下胀痛。溺赤如金。

大黄(三两) 人参(半两) (五两另研) 皮(炮取二两) 上杵研为 细末。炼蜜丸 大三脘散(出活人书) 治三焦气逆。胸膈虚痞。两胁气痛。面手浮肿。大涩。兼治脚 气。 独活(一两) 白术〔三两(分)〕 干木瓜(切焙一两) (一两) 木香(三分) 陈橘皮( 三分) 川芎(三分) 槟榔(三分面裹煨熟) 甘草(微炙三分) 紫苏(一两) 大腹 皮(一两) 上十一味。同一处杵为粗散。每服秤一钱。水二盏。同煎至一盏。去滓分二(三)服徐 徐温服取便利为度。如能临晚常进半剂。依法煎服。即腹脏调和。风气人多秘涩。宜服之。未通 不利者。依法煎再服。此药极不虚人气。经验多矣。脚气心腹气闷。大便秘涩者最良。 (出本草) 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用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不蛀皂荚。涂酥炙二两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丸。荆芥汤送下。


夫上焦虚则引气于肺。中焦虚则生寒。腹痛洞泄。便利霍乱。下焦虚则大小便不止。津 液气 俱虚 于肺 谷。 食不 胱。 治

姜朴丸(一名浓朴煎丸出杨氏家藏方)治三焦俱虚。和脾胃。进饮食。强中逐寒。大去冷痰 浓朴(去粗皮一斤擘作十六片肥生姜一斤捶碎锅内添汤煮至姜味淡取出浓朴焙) 干姜 (半斤 皮脐 四两)
上为末。熟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食前服。

谷神散 治三焦气虚。心胸痞闷。两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少力。或多痰涎。咽喉不利。

顺四时之胃气 叶(净刷去毛涂枣汁炙香熟一两) 石槲(细锉用酒拌和微炒三分) 丁香(半两) 薏 苡仁 粗皮用姜 汁与 微 炒三分) 青 橘皮 〔浸去 曲(微 炒三分) 三钱匕。 以水

沉香石槲丸 治三焦虚痞。心胸刺疼。安和五脏。化痰利膈。止逆进食。

沉香(锉) 石槲(去根)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酒浸一宿别捣 末三分) 麦 干地黄 炒锉半两) 巴戟天(去心半两) (别研三分) 牛膝(酒浸切焙一两)
上为末。酒煮白面糊和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米饮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

当归汤(出千金方)治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起。或热损发。或因酒发 当归 干姜 羚羊角 干地黄 柏枝皮(各三两一作柏皮) 芍药 白术 (各四 二两) 上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取烊。下发灰及。分三服。

汤 治三焦俱虚。平补。

胡芦巴 沉香 芎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香子(轻炒) 人参 白茯苓(去黑 皮各半两) 草(炙各一两) 七 分。去

安中散(出三因方)治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洞下。小便。精泄不禁。 熟地黄 巴戟天(去心) 〔各三(二)两半〕 远志(去心炒) 茯苓(各三两) (炮 炒) 菟 丝子( 系 累于

沉香汤 治三焦俱虚。脾胃气不和。心腹 痛。不思饮食。

沉香(一两)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桂(去粗 皮一两) 益 一两) 白 钱。以 水

治三焦俱虚。气道涩滞。散痞满。进饮食。

柏子仁(另研) 熟干地黄(焙) 肉苁蓉(酒浸三日切作片子焙干) 牛膝(酒浸一 日) 补 骨脂 捣罗九 味 淡

姜枣丸 治三焦气虚。升降不匀。水谷迟化。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 人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浓朴(去粗 皮生 为丸。 如

补和汤 治三焦俱虚。脾胃诸疾。调气进食。

人参 (锉) 白术 甘草(炙锉) 干姜(炮) 白(去皮) 苍术(米泔 浸一日微 炒) 去滓。

附子散 治三焦俱虚。脾肾二脏气冷。滑泄不止。饮食不进。致肌体羸瘦。行步少力。

附子(四两炮裂去皮脐热切作片子浓薄如钱用生姜半斤取汁以慢火煮附子令汁尽焙干) 缩砂 口者炒 出 羊子 猛火 六十 饮食。

人参散 治三焦俱虚。上引肺气补气。

人参(紫团者) 甘草(炙各二两) 前胡(去芦头) 五味子(炒) 桔梗(炒) 木香大腹 皮 香 莎 香陈橘 乌 药、 每

干姜丸 治上焦寒短气。语声不出。

干姜(炮) 白术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 五味子(各三分) 甘草(炙锉半两) 陈 十丸 至

半夏 治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重。干呕不安。腹中雷鸣。唾涕不利。水谷不消 半夏(五两洗四次) 黄连(一两) 黄芩 甘草(炙) 人参 干姜 桂心(各三两)
上以 水九 十二 以生姜

枳壳汤 治上焦有寒。胸膈满闷。背膂引痛。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 京(炮锉一两) 干姜(炮) 甘草(炙) 浓朴(去粗 皮生姜汁 炙各 (锉 服三钱。 水一

诃黎勒皮散(出圣惠方)治上焦虚寒气滞。胸膈噎闷。饮食全少。或时痰逆。

诃黎勒皮(一两) 赤茯苓(三分)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 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桂心( 芦头) 木通( 每服 三

(出圣惠方)治上焦虚寒气壅。攻注头痛。胸膈不利。

大腹皮(三分锉) 槟榔(三分) 赤茯苓(一两) 桂心(半两) 半夏(半两汤洗 七遍去滑) 青 胡( 一 姜二 片

浓朴汤(出千金方)治上焦闭塞。干呕不出。吐涎沫吞酸。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 吴茱萸(水洗去涎焙干炒)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 黑皮) 桔 皮(汤浸 去 不

黄 汤(出千金方)治上焦虚寒。短气。语声不出。

黄 (锉一两) 桂(去粗皮) (各二两一方用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干姜(炮) 五味 一两半) 芎 无枳壳。入生姜半分煎。

通神汤 治上焦虚寒。干呕无度。

干姜(炮去皮五两) (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三两) 菖蒲 桂(去粗皮) 白术 (各二两) 每服 三钱。

胡椒理中丸 治上焦虚寒。气不宣通。喘急。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腹胁满痛。迫塞短 胡椒 荜茇 干姜(炮) 款(去梗) 甘草(炙锉) 陈橘皮(浸去白焙) 高 良姜 ( 米饮 汤

黄连丸(出千金方)治上焦冷下痢。腹内不安。食好注下。

黄连 乌梅(八两) 桂心(二两) 干姜 附子 阿胶(各四两) 橘皮 芎 黄 柏(各 三

半夏汤(出圣惠方)\x疗上焦气不续。膈间烦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

半夏(半升洗四次) 生姜(四两一方作干姜) 竹叶(切一升) 麻黄(去节) 前胡泽泻 细 饧

七香丸(出王氏博济方)治上焦有寒。心胸冷气。攻刺疼痛。消酒食毒。

丁香(三分) 桂(去粗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缩砂(去皮半两) 木香(一分) 十丸。 至

茯苓安心汤(出圣惠方)\x疗上焦虚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

茯苓 人参 干姜 远志皮(各三两) 桂心(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切。以水 九升。 煮取

治上焦虚寒。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不消。呕逆欲吐 紫苏子(拣净微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 高良姜(炮) 桂(去粗皮) 人参(各一两) 瓜脍生

(出千金方)治中焦有寒。洞泄下利。或因霍乱后。泻利无度。腹中虚痛。一名黄连 黄连(去须四两) 黄柏(去粗皮)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 当归(切焙各三两) 酸石 榴皮

化痰丸 治中焦有寒。痰逆不思饮食。

半夏(四两汤洗七遍焙干) (烧灰研一两)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煮枣肉 和丸。 如

槟榔散(出圣惠方)治中焦虚寒。气滞不调。

槟榔 赤芍药 人参(去芦头) 白术 芎 桂心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前胡 (去芦头)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附子(炮裂去皮脐) 大腹皮(各一两锉) 甘草(半两 炙微赤锉) 上

丸 治中焦胃虚。饮食迟化。气不升降。呕逆恶心。留饮寒痰。癖结动气。胁下逆满。

痛。霍乱吐逆 神曲(炒黄) 木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甘草 槟榔 青橘皮(去白) 白术 枳壳 (麸 水煮面 糊丸

黄 汤 治中焦虚冷。目中急痛。胫寒。

黄 (一两) 防风(去叉) 细辛(去苗叶) 柏子仁(研) 桂(去粗皮) 陈橘皮(去白焙) 人参(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分)〕 吴茱萸(一钱汤浸焙干炒) 芎 (半两) 上 除研者。粗捣筛拌匀。每服五钱。生姜五片。枣二枚擘破。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木香散(出圣惠方) \x治中焦虚寒。或时吐泻腹痛。

木香 (去壳)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诃黎勒皮(微炒) 白术 白芍药丁香( 至八 分

朴沉汤 治中焦有寒。胃中逆冷泄利。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五两) 沉香(三两) 丁香 附子(炮裂去皮脐) 高良姜 (各二两) 至 六分。

通圣丸 治中焦虚寒。泻利不止。脐腹疼痛。

干姜(炮) 白矾(烧令汁尽) (细研各三钱) 仁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 去皮 面糊和丸

浓朴散(出圣惠方)治中焦虚寒。好吐白沫。清涎吞酸。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吴茱萸(一两酒浸七遍微炒) 白茯苓(一两 炒) 桔梗 两汤浸 去

人参汤 治中焦虚寒洞泄。

人参 当归(切焙) 甘草(炙锉) 黄芩〔去黑心各二(三)两〕 赤茯苓(去黑皮) 干姜 (炮) 钱。 水二

紫苏(茎叶) 叶 赤伏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 人参 桔梗(炒) (各一两) 丁

温白丸 治中焦虚寒。痰积不散。

丹砂(一两研如粉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白矾(研飞)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干) 生姜 (各三 衣 外。捣研 送下。

消食丸 治中焦虚寒。数年不能食。

曲(各一升) 干姜(炮) 乌梅肉(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

酱汤 治中焦有寒。阴凝胃口。哕噫不止。

酱(二两) 高良姜(三分) (半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 至七分。去滓。入数点滴。热呷。以知为度。

半夏丁香丸 治中焦寒痰。

半夏(二两水浸七日曝干) 丁香(一分) 白矾(烧令汁尽半两) 上捣研为末。姜 汁煮糊和丸

荜茇丸 治下焦不足。肾虚脾弱。上膈烦热。下元虚冷。腹内雷鸣。胸膈气滞。羸瘦少力。 荜茇 干姜(炮裂锉)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诃黎勒(煨去核) 桂(各 去粗 皮一

香子丸 治下焦虚冷。腰膝疼痛。肌肉消瘦。渐加无力。

香子(炒) 桂(去粗皮) 巴戟天(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微炒) 干姜 (炮 捣三二

丸 治下焦虚寒。脐腹 痛。小便滑数。补暖下元。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红)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 干姜(炮一两)
上为末。 用猪 五重 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

沉香荜茇丸 治下元虚惫。逐积冷。暖脾肾。

沉香 荜茇 附子(炮裂去皮脐) 肉豆蔻(去壳) 木香 香子(炒) (去根锉) 诃 茄槟榔 (锉 十丸

补骨脂丸 治下元虚冷气。温中强力暖胃。

补骨脂(微炒) 木香 附子(炮裂去皮脐) 槟榔(锉) 肉豆蔻(去壳) 青橘皮 (汤浸去 白焙) 赤) 硫 黄(细 目及闭 口者微 研。入 子大

人参续气汤(出千金方)治下焦虚寒。津液不上。气欲绝。

人参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陈橘皮(去白炒) 白茯苓(去黑皮) 乌梅(去核炒 干) 芎 门冬 (去心 日 三。不

丸 治下元虚惫。小便滑数。虚损不足。

韭子(二两酒煮十余沸炒令干) 肉苁蓉(浸酒一宿刮去炮皮炙干) 浓朴(去粗皮涂 生姜汁炙 雄(炮裂去 如 梧桐

附子散(出圣惠方)治下焦虚寒。腹痛气逆。不下食。

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三分炮裂锉) 桂心(一两) 青橘皮(一两汤浸去 白瓤焙) 芎 赤锉)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为散。每服四 钱 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温服之。

茯苓丸(出千金方)治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欲闻人语。胸中噎塞而短气。 茯苓 干地黄 当归(各八分) 甘草 干姜 人参(各七分) 黄 (六分) 芎 (五分) 桂 加至三 十

诃黎勒丸 治下焦气虚冷。温脾胃。不思饮食。

诃黎勒皮 荜茇 桂(去粗皮) 胡椒 附子(炮裂去皮脐) 沉香 木香 人参(各 七分) 草 十丸。 食前温酒下。

内固丸 治下焦虚寒。脾肾不足。腹胁疼痛。

香子(二两半微炒舶上者) 木香(一两) (炒一两半) 干姜(炮半两) 草豆蔻 (去 一分) 上捣细 心食前

(出千金方)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痢不止。

伏龙肝(五合末) 干地黄(五两一方用黄柏) 阿胶 牛膝(一作) 甘草 干姜 (炮) 去滓。下胶

防己汤 疗下焦冷。肿满胸塞。吐不下食者。兼去。

防己 芍药(各二两) 枳实(焙) 独活 防风 桂心(各三两) 生姜(八分) 葛 根(三 两) 一方无

黄柏止泄汤(出千金方)治下焦虚冷。大小便洞泄不止。

黄柏 人参 地榆 阿胶(各三两) 黄连(五两) 茯苓 橘皮(各四两) (一升) 上罗

(出千金方)治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远血。或利或不利。因劳冷即发 续断 当归 桂心 蒲黄 阿胶(各一两) 甘草(二两) 干姜 干地黄(各四两) 上 罗 匀。

石丸 治下焦虚冷。脐腹疼痛。手足厥逆。脉气沉短。

石钟乳(浆水煮研) (酒煮研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桂(去粗皮) 硫黄 每服 三十

浓朴丸 治下焦虚冷。便利频并。羸瘦无力。不思饮食。

浓朴(去粗皮锉五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取红各二两) 上 以浆 水六 丸如

烧石子茴香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下焦虚冷。脐腹撮痛。心胸痞胀。和元气。进饮食。

川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去皮) (去目) 舶上茴香 木香 胡椒 陈橘皮 (去白 瓤) 细末。 每服用 熟。

胡椒丸(出杨氏家藏方)治下焦虚弱。脚膝无力。多倦瘦怯。不美饮食。

附子(两枚九钱重者炮去皮脐切细) 青盐(二两别研)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浸炙) 人参 (去 取肉微 炒) (以上共 十三 汤送

治下焦虚冷。小便数。瘦兼无力。(出本草) 以一具。细切。纳少羊肉。作羹食之。煮粥亦得。

治下焦虚冷。脚膝无力。阳事不行。补益。(出本草) 以一个熟煮。和酥半大两。炼成乳粉。空腹食之。甚有效。 以燕覆子即木通实也。和子食之更好。

主补中焦诸不足。卒患食后气不通。(出本草) 以柰生捣汁服之。

治下焦弱。理胃气。令人能食。

用 肉。以五味淹炙食之良。不可食骨。令人缩。

用陈皮一斤去瓤捣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黄帝针经谓。三焦病者。腹胀气满。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夫三焦者。 决渎 别清 消。 三焦胀者。经所谓气满于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是也。盖胀有痛否。以别虚实。若鼓 胀之 已。

补气丸 治三焦病久。欲成水。腹胀不消。小水不利。 牵牛子 赤茯苓(去黑皮) 防己 (炒) 防风(去叉) 木香 桑根白 皮陈橘皮 ( 丸。 如梧 服三

木香枳壳散 治三焦病胀满。水道不利。

木香 枳壳(去瓤麸炒) 蓬莪术(锉炒) 白术 甘草(炙锉) 桂(去粗皮 各二两) 益 散。每服 二

三和汤(澹寮方一名三和散)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降。水道不利。心腹痞闷。胁肋腹胀。 风气壅滞。肢节烦疼。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年高气弱服之。又 治背 大腹皮(炙黄) 紫苏(茎叶) 沉香(锉) 木瓜(切焙) 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白术甘草( 捣筛。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槟榔汤 治三焦积气。渐成水病。腹胀四肢浮肿。宽胸膈。利小肠。

槟榔(生锉) 大腹皮(锉) 白术 五味子(炒) 枳壳(去瓤麸炒) 黄耆(锉) 防己 木通( 两) 木香 破。 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早晨临卧服。

治三焦虚胀。心腹满闷。

沉香(锉) 丁香 香(锉) 香子(炒) 荜澄茄 青橘皮(去白焙) 胡椒 缩 砂 (去 半) 麝 香(研三 壳五枚) 槟榔( (去粗皮 丸 大。

寸金丸 治阴阳气不升降。心腹痞胀。胁肋刺痛。倦怠嗜卧。全不思食。

雄黄 京三棱(炮锉) 石三棱 鸡爪三棱 蓬莪术(炮) 桂(去粗皮) 木香 沉香(锉) 干 砂(研 一 四两)

槟榔汤 治三焦气满虚胀。及一切脏腑气疾。

白槟榔(四两一半煨一半生用) 肉豆蔻(去壳) 木香(各一两) 青橘皮(去白焙) 浓朴 (去 苓(去黑 皮) 两) 上为散 候。

撞气丸 治三焦胀气满。

荜澄茄 木香 干姜(炮) 桂(去粗皮各半两) 胡椒(一分) (去皮半两) 荜茇(一 魏(一钱研 饮

京三棱散 治三焦胀。和养脾胃。除积聚气。

京三棱(煨为末十四两) 神曲(微炒) (微炒) 木香 肉豆蔻(去壳) 白 槟榔 (锉) 尖双仁者 麸炒一

小丁香丸 治三焦胀满。消化滞气。

丁香 沉香(锉各一分) (研一钱半) 香子(半两炒) 荜茇(半两) 桂 (去粗皮 半 出油别 研) 如 常服

均气丸 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呕逆吞酸。腹内虚鸣。下痢胀满。饮食迟化。气道否涩。升降不匀。水饮停滞。胁下偏痛。寒气加之。结聚成形。动气癖结。痼冷陈寒。久而不去者 香子(炒) 木香 桂(去粗皮) 桃仁(汤浸去皮尖炒) 京三棱(炮) 青橘皮 (去白) 莱 面糊和 丸。如

匀气散 治三焦胀。按之坚不痛。

京三棱(煨熟锉) 蓬莪术(炮制) 益智子 甘草(炙锉) 木香 桂(去粗皮) 丁香(各一两) 许调 下。空

生姜丸 治三焦虚胀通气。

生姜(去粗皮切作片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各六两) 半夏(洗七遍一两) 人参 (一两 两半)

丁香 沉香(锉) 木香 香子(炒各一分) 鸡舌香(半分) 胡椒(半分) 阿 魏(少许 细 服

白术橘香汤(一名橘香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三焦气满。皮肤胀顺气。

白术(四两) 陈橘皮(去白焙)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各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 脐一 七 分。

神曲(炒黄) 子(炒黄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三四沸。去滓。 入麝 香少

汤 治三焦不调。上乘于肺。时发喘咳。身体浮肿。坐卧不安。

泽漆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防己 甜葶苈(纸上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炒各半两) 百 合 盏。枣 二枚

茯苓饮 治三焦有水气。满闷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 白术 生姜(切各三两) 枳实(去瓤麸炒二两) 陈橘皮 (汤浸 去白

散 治三焦气不通。心腹胀满喘促。大小便不利。

甘遂(生半两) 牵牛子(半生半炒) 续随子(去壳研) 大戟(各一两) 葶苈(纸 上炒一 分)

甘遂散 治三焦水气似鼓。四肢虚肿甚者。

甘遂(半两) 槟榔(生锉) 木香 牵牛子(半生半炒) (研各一两)

茯苓散 治三焦有水气。胸胁胀满目眩。

赤茯苓(去黑皮四两) 桂(去粗皮) 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

治三焦不顺。心下痞满。膈间有水。目眩悸动。

半夏(汤洗去滑焙五两) 生姜(半斤) 赤茯苓(去黑皮三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

牵牛子丸 治三焦病。胀满为水。小便不利。

牵牛子(微炒二两) 乌 木根皮(五两) 木香(三两) 蜚蠊 大黄(锉炒各二两) 防己 枳 绿豆 大。

槟榔饮 治三焦营卫不通。气满水胀。

槟榔(五枚锉) 木香(一两) 生姜(切焙) 芎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前胡 (去 服。 脚肿

人参香术散 治阴阳不和。三焦气滞。胸膈虚痞。腹胁满胀。小便不利。饮食不消。

人参 甘草(炙锉各半两) 木香(半两) 白术(五两) 五味子(微炒三两)

木香丸 治三焦病腹胀气满。小便不利。

木香(二两) 牵牛子(二十四两炒香捣取末十二两) 荜澄茄 槟榔(酸饭裹、 湿纸 包、 水。 和 小


内经云: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嗽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 肺。 今咳

藿香汤 治久咳传三焦。腹满不欲食。

藿香叶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青橘皮(汤浸去瓤焙) 细辛(去苗叶) 益智子 (去皮 微炒) 为散。每

黄 汤 调脾肺养气。治三焦咳嗽。减食息高。

黄 (锉) 人参 白术 当归(切焙各三分) 赤茯苓(去黑皮) 桔 梗(锉 炒) 苏五 叶。同

半夏汤 治三焦咳。腹满不欲饮食。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 木通(锉各四两) 前胡(去芦头) 白术 赤茯苓(去黑 皮) 陈橘皮 萼各一两一

干姜汤 治三焦咳。腹满。心胸不利。不思食。

干姜(炮裂) 桂(去粗皮) 款冬花(各半两) 细辛(去苗叶) 白术 甘草(炙锉) 五味子( 入枣二 枚

胡椒理中丸 治三焦咳。肺胃虚寒。咳逆呕吐。腹胁胀满。不能饮食。人参汤 治三焦咳。心胸滞闷。四肢不和。

人参(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麻黄(去根节煮去沫焙干) 桂(去粗 皮) 干姜( 为散。 每

半夏汤 治三焦咳。腹满不欲食。紫苏子汤 治三焦咳。心胸不利。不思饮食。

紫苏子(微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干姜(炮) 桔梗 (锉炒) 杏仁 七 分。

五味子丸 治三焦咳。腹满不欲食。顺气。

五味子(炒) 复盆子(去蒂) (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二十

玉液散 治久咳传三焦。腹满不思饮食。及胃虚有痰。

半夏(汤浸去滑七遍焙一两) 生姜(去皮切焙) 陈粟米(拣净各二两) 上为散。 每服一钱。


黄帝三部针灸经言。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病名曰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 便。 之道 则决 通

顺气丸 治三焦约。小腹肿痛。不得大小便。

木香(二两)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人参(二两)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郁 李仁 (半斤) 遂(麸 炒微烟 三味 外。捣罗 时服。

郁李仁丸 治三焦约。通导大小便。

郁李仁(汤浸去皮研) 大黄(锉炒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 泽泻(锉) 葶苈 〔隔纸上 炒各半两研) 上 炒盐汤下。酒下亦得。

枳壳丸(出宣明论)\x调顺三焦。平匀气脉。消痰滞。利胸膈。祛风。利大小便。

枳壳(去瓤麸炒二两) 牵牛子(拣择四两一半生一半炒捣罗取粉一两半余者不用) 槟榔 (半 再 罗过

枳壳散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

枳壳(汤浸去瓤切作片子焙干五两)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二两) 滑石(研细一两) 桂( 冷 米

疏风散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

牵牛子(微炒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 槟榔(锉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皂荚散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

荚(酥炙去皮子) 白蒺藜(各等分)
上为末。如大肠不通。用盐汤茶汤调下 一钱。 小

淮南五柔丸(出活人书)治三焦不调。大小便秘涩。和营卫。利脏腑。

大黄(锉炒一斤) 前胡(去芦头二两) 赤茯苓(去黑皮) 细辛(去苗叶) 半夏 (汤洗切 焙) 为末。炼蜜和搅。再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食后。温水下。日三。稍增之。

桂枝茯苓丸出自仲景《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原文日:

“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

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历代注家大多以为本证当是妊娠宿有癥病,桂枝茯苓丸用于去癥保胎。如明代赵良仁说:“ 宿有癥痼内结,及至血聚成胎,而癥病发动,气淫于冲任,……。清代医家张璐日:“ 癥病妇人恒有之,或不碍子宫,则仍行经而受孕…… 遂漏下不止,癥在下,迫其胎,故日癥痼害。” 他如尤在泾、魏荔彤、吴谦、黄元御等都持此说,陈修园则明确指出“ 此为妊娠宿有癥病,而出其方治也” 。也有不赞成这种观点的,如高学山认为癥痼往往会导致不孕,而桂枝茯苓丸之意

在消癥,他说:“ 其所以不抱胎而血不止者,以其癥痼不去,而阻塞萌胎之路

也,则主化癥之桂苓丸” 。近代随着桂枝茯苓丸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肿块等妇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人们更倾向于认为桂枝茯苓丸是为癥病而设,而非去癥保胎。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第五版上言:“ 但从实践来看,宿有癥病而又受孕者,毕竟少见,而解释为癥胎的鉴别,及癥病的治疗似更有临床意义。” 而且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提出“ 本方除治疗癥病下血外,并适用于瘀血内阻的痛经,死胎或胞衣不下等证” 。因而这种说法是符合临床实践的。本着继承和发展经典的宗旨,有必要先对桂枝茯苓丸的本义进行一番探讨。

“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认为本条为癥病下血,而非宿有癥病而妊娠下血的观点大体有两种理由。一是按一般规律,妊娠五、六月始见胎动,原文中言“ 经断未及三月” ,即妊娠三月,故胎动非真,而是癥病所致下血。但是,若为癥病,则不当有动于脐上的症状出现的。张璐言:“ 胎以脐上升动不安,洵为真胎无疑,若是鬼胎,即属阴气结聚,断无动于阳位之理” 。再从后文“ 妊娠六月动者” ,可见伸景是知道妊娠六月胎动的,故这里的“ 胎动” 应该是指真正的胎动。近代妇科名家蔡小荪以为,若是癥病影响妊娠,是有可能妊娠三月即出现胎动

于脐上,也正是这种反常的胎动才判断为癥病影响妊娠所致。《脉经》中此段

作“ 妇人妊娠,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下血四十日不止,欲胎动,在于脐上,此为妊娠” ,其中“ 下血四十日不止” ,合前三月,前后共约四、五月,胎动于此时则基本符合妊娠胎动的时间,下血当是癥病所致。但终教人存疑,

吴谦说:“ 此条文义不纯,其中必有缺文,故存其理可也” 。 而“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也很令人费解,有观点认为这是关于胎与癥的鉴别,但从血不与癥的意思来看也有问题,衃,《说文》日:“ 积血也” ,癥,《广雅· 玉篇》释日:“ 腹中结也” ,二者是有差别的,衃一般指色紫暗的瘀血,而癥则指腹中结块,常由气滞、血瘀、痰浊之邪久积而成。蔡小荪以为此旬意即“ 后三月下血不断者,衃也” ,因为癥病影响妊娠,故所下之血夹有

色紫黯的瘀血块。那么此段即是对前面“ 漏下不止” 的解释了。前三月经水通利为受孕,孕三月,而癥病发动,故得漏下,漏下四十日不止,血中夹有

瘀血块,因而当是癥病所致下血,而非因虚、热等其他因素导致下血,故日:

“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 。治病当求于本,而不可见血止血,法当消

癥止血,桂枝茯苓丸主之,既可缓消癥结,又可化瘀止血。

第二原因则是宿有癥病而又妊娠的病人毕竟少见,故当是癥病下血。但从临床来看,有文献报道,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O .5%~1%,占妊娠的0.3%~0.5%。可见仲景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己经认识到素有癥病的妇人也可以怀孕。而对这类病人既不可按一般补气养血安胎、凉血收敛止血等法治疗,也不可像治疗一般癥瘕之证用大剂攻逐之品,而当以桂枝茯苓丸缓以消癥,化瘀止血,如此则胎可保,而瘕可去。

妊娠病的治疗,一般禁用活血、利气、通络、渗湿的药物,桂枝茯苓丸中桃仁、丹皮都是活血化瘀药,茯苓渗湿,如何可用?《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日:“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有病则病受之。方中桃仁为君药,《神农本草经》中主“ 瘀血,血闭瘕邪。” 仲景书中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大黄牡丹汤、下瘀血汤、鳖甲煎丸等皆用之,但都是生用,取其破血之功,如桃核承气汤中配伍桂枝通血脉治疗膀胱蓄血证,乘邪之始结击而去之。大黄牡丹汤及苇茎汤中桃仁与丹皮同用,治疗少腹疼痛,脓肿包块。而桂枝茯苓丸中桃仁去皮尖炒用则性缓,偏于和血润燥。丹皮,《神农本草经》言其“ 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 《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温经汤、肾气丸中用之。二者皆有

化瘀消瘕之功,然较水蛭、虻虫之类平和得多。桂枝与茯苓配伍通阳化气、健脾利水,桂枝与芍药配伍调血脉,和营卫。故桂枝茯苓丸活血消癥的作用较缓。本方除茯苓外其他四味药皆见于鳖甲煎丸,将二者比较,桂枝获苓丸远较鳖甲煎丸要和缓。

桂枝茯苓丸用法中将五味“ 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药量小且用丸药与蜜,丸者缓也,蜜也有缓和药性的作用,一则因为消除癥病,法当缓图;二则因为此为妊娠之体。用活血利水之药唯恐伤及胎儿,故务令药适以胜病,而不至害胎。可见仲景用药之慎。徐彬言“ 药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破恶血,消癥癖,而不嫌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且癥之初必因寒,桂能化气而消其本寒;癥之成,必挟湿热为窠囊,

苓渗湿气,丹清血热:芍药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也。

然消癥方甚多,一举两得,莫有若此方之巧也。每服甚少而频,更巧。要知 癥不碍胎,其结原微,故以渐磨之。” 且本方设于妊娠篇内,其意应是治疗妊娠病,教人消癥的同时不可伤胎之旨。

《妇人大全良方》中夺命丸与桂枝茯苓丸的组成基本相同,“ 专治妇人小产,下血至多,子死腹中,…… 胎尚未损,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至胎腐烂,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 ,《济阴纲目》中将桂枝茯苓丸改丸为汤,名催生汤,“ 候产母腹痛,腰痛,见胞浆不下,方服” ,可见桂枝茯苓丸毕竟是活血化瘀之剂,对妇人妊娠当慎用。若非瘀血阻滞之证,不可妄施。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丸本是为素有癥病的妇人妊娠之后,由于癥病导致下血而设的。仲景治疗妇人妊娠病的证治精神,对临床治疗癥病合并妊娠的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缺少临床将桂枝茯苓丸用于癥病合并妊娠患者治疗的例子,故桂枝茯苓丸能否在短时间内去除癥病,并止血保住胎儿,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若妊娠五、六月出现下血等症,应审慎对待,下血势急者应以止血安胎为先。若胎己损,危及母体安全时,又当中止妊娠。现代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一类疾病时,多改丸为汤,而加入其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正是对仲景证治精神的灵活应用。

癥瘕病名源流的文献研究

最早关于“ 瘕” 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 以下皆简称《内经》) 中。《内经》中有多处论及瘕病,且对瘕病的证候和病因病机等都有丰富的认识,有“ 疝瘕” 、“ 瘕聚” 、“ 石瘕” 等病名。

《素问· 平人气象论》日:“ 寸口脉沉而弱,日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

《素问· 玉机真脏论》日:“ 脾传之肾,病名日疝瘕,少腹冤热而痛” ,

《素问· 气厥论》日:“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伏瘕,” ,

《素问· 大奇论》日:“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

《素问.骨空论》曰:“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

《灵枢· 经脉》日:“ 是主脾所生病者,……心下急痛,溏、瘕泻、水闭、黄疸,不能卧” 

《灵枢· 水胀》日:“ 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阕塞。……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等。

可见,《内经》中“ 瘕” 当是指结块一类疾病,常与疝、聚等无结块的疾病相对而言,如“ 疝瘕” 、“ 瘕聚” 等。且瘕病多生于少腹,《素问· 骨空论》日:“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和《灵枢· 水胀》中日石瘕“ 皆生于女子” ,故瘕病多生于女子。

《内经》中虽不载“ 癥” 病,但有关于积聚的记载。《素问· 五脏生成篇》日:“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日有积气在中” ,《素问· 平人气象论》日:“ 寸口脉沉而横,日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素问· 奇病论》曰:“ 帝日:病

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日:病名日息积” ,《灵枢· 五

变》曰:“ 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

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灵枢· 百

病始生》日:“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等,其中积聚也有结块的

意思,与后世对癥瘕的认识有密切关系。

《难经》中关于瘕的认识与《内经》基本一致,如《难经· 二十九难》言:“ 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 ,但对积聚作了分类和阐述.《难经· 五十五难》日:“ 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 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日积,气之所聚名日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难经· 五十六难》中还对五脏之积作了论述,如“ 肝之积日肥气” ,“ 心之积日伏梁” 等。《难经》中将积聚从脏腑阴阳气角度分类是后世“ 五积” 、“ 六聚” 提法的发源,也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癥瘕分类奠定了理论基础。

“ 癥” 之名始见于汉代,《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中言:“ 扁鹊以其言饮

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这里“ 癥” 指一切疾病之意。《神农本草经》中载龟甲“ 破癥瘕” ,阳起石“ 破子脏中血,癥瘕结气” ,鳖甲“ 主心腹瘕坚” ,附子“ 破癥坚、积聚、血瘕”等,其中癥、瘕、积聚等涵义相近。

《伤寒论》阳明病篇有“ 固瘕” 的论述:“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濈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金匮要略·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用鳖甲煎丸治疗疟母,是癥瘕的一种,“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日:此结为癥瘕,名日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言:“ 跌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 ,《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中记载了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人癥病下血,“ 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金匮要略· 果食菜谷禁忌并

治》言:“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金匮要略》中关于癥瘕的论述理法方药俱备。从中可以发现,癥瘕在汉代时期也是指结块的疾病,与《内经》中“ 瘕”

之意同,但似乎不必皆生于腹中,或言癥,或言瘕,或二者并称。癥瘕可以

是痼疾,如妇人癥痼,也可以是新病如疟母,不以时日为拘。

魏晋时期,如《中脏经》、《脉经》和《肘后备急方》中都有关于癥瘕的

记载。《中脏经· 积聚癥瘕杂虫论》中说:“ 积聚癥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

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久而不除也,或聚或积,或癥或瘕,或变为虫,

其状各异” ,将积聚和癥瘕相提并论。又言“ 或积者系于脏,聚者系于腑,癥者系于气,瘕者系于血” ,其中癥指在外有形可征,瘕言在内假血而成。又气轻而浮,腹可见外形凸起;血沉而滞,结于内则外不显,故“ 癥者系于气,瘕者系于血” 。冷、热、虚、实、风等皆虽可结聚而本非有形之物,故言系于气,而脂、狐、蛇、鳖等为有形之物,可与血同列而为瘕。故书中又说:“ 积有五,聚有六,癥有十二,瘕有八,…… 积者,心、肝、脾、肺、肾之五名,

聚者,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癥有劳、气、冷、热、

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瘕有青、黄、燥、血、脂、狐、

蛇、鳖之八名” ,其中十二癥的说法,后来方书未有记载,八瘕的说法为隋代

巢氏《诸病源候论》所采纳。隋唐以后

《诸病源候论》中对癥瘕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而后世关于“ 癥瘕” 的论述多源于此。第十九卷论癥瘕病诸候:“ 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 ,癥和瘕的区别在于它们动与不动。他还对癥瘕的涵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癥者,……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劳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 ,“ 瘕病者,……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瘕也” ,由此可见,癥瘕也是结块的意思,是从结块的形状可否征验来说的。“ 癥” 按病候不同有“ 暴癥候” 、“ 鳖癥候” 、“ 虱癥候” 、“ 米癥候” 、“ 食癥候” 、“ 发癥候” 、“ 蛟龙病候” 等几种,瘕候包含了“ 鳖瘕候” 、“ 鱼瘕候” 、“ 蛇瘕候” 、“ 肉瘕候” 、“ 酒瘕候” 、“ 谷瘕候” 、“ 腹内有毛候” 等。巢氏关于癥瘕的论述还散见于其他卷中,如虚劳病中“ 虚劳癥瘕候” ,疝

病中“ 瘾疝” ,水肿病中“ 水癥” 、“ 水瘕” ,小儿病中“ 癥瘕癖结候” 等。而妇人病中关于癥瘕的论述尤为丰富。妇人杂病篇有“ 癥痞” 、“ 疝瘕” 、“ 八瘕”等候,妇人产后篇“ 血瘕” 、“ 癥候” 。

《诸病源候论》第十八卷“ 积聚病诸候” 中揭示了积聚与癥瘕之间的关系,“ 积聚痼结者,是五脏六腑之气已积聚于内,重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邪气重沓,劳痼盘结者也,若久即成癥” ,可见癥的形成时间较长,而预后较差。

唐宋期间方书中对癥瘕的记载基本传承了巢氏的说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博济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

方》等,大多是以巢氏所列病候而分门列方。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异议,他认为不必如此繁琐细分,但以在气在血别之,他说:“ 癥瘕积聚,随气血以分门” ,可谓执简驭繁。他还对七癥八瘕之说进行了驳斥,“ 夫癥者,坚也,坚则难破;瘕者,假也,假物成形。然七癥八瘕之名,经论亦不详出,虽有蛟龙、鱼、鳖、肉、发、虱、米等七证,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耳。” 妇人瘾瘕则都是血病:“ 若妇人七癥八瘕,则由内、外、不内不外因,动伤五脏气血而成。古人将妇人病为痼疾,以蛟龙等为生

瘕,然亦不必如此拘泥。妇人癥瘕并属血痛,龙、蛇、鱼、鳖等,事皆出偶

然,但饮食间误中之,留聚脏腑,假血而成” 。明代医家如王肯堂、张景岳、

武之望等都以陈氏看法为宗。《陈素庵妇科补解· 调经门》言:“ 血滞经闭,不必琐屑分七癥八瘕、五积六聚之名”,《妇人大全良方》中虽列有“ 痃癣、诸气” 、“ 疝瘕” 、“ 八瘕” 、“ 癥痞” 、“ 食癥” 、“ 血癥” 、“ 血瘕” 等门,然不过以气血而分治。

虽然方书中多将积聚癥瘕并称,但金元、明清之际,对癥瘕在气在血又 有些争议。如《证治准绳》和《苍生司命》等书中都赞同陈言的说法,以为“ 癥瘕属肝部,俱系血病” 。但方隅的《医林绳墨· 癥瘕》中则以癥属气分,而瘕属血分,他说:“ 癥瘕之症,在妇人有之,由乎气聚而血不行也。盖男女交媾之间,男子多泻,女子多闭,……是则为癥,癥当行气可也。又或当经之时,经行未尽,交媾阻塞,……是则为瘕,瘕当破血可也”。《景

岳全书· 妇人规· 癥瘕类》言:“ 《内经》上有积聚疝瘕,并无癥字之名,此

后世之所增设者。…… 成形者,成由血结,谓之血癥,成由食结,谓之食癥。

无形者,瘕在气分,气滞而见形,气行则散而无迹。此癥瘕之辨也” ,清代董西园《医级· 癥瘕》中说:“ 癥与积同,病在血分而有形可据:瘕与聚等,病在气分而聚散无常” ,大多数文献中的论述都是这种观点,即认为癥在血分,而瘕在气分。而《丹溪心法· 积聚痞块》言:“ 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 ,丹溪这种提法打破了以气血而分治积聚癥瘕的壁垒,因为癥瘕每先因气聚,而后痰瘀阻滞而成,大抵初病偏在气为瘕,而疾病后期偏在血为癥,故《慎斋遗书· 积聚》中说:“ 积聚癥瘕,癥者有形可征,腹中坚硬,按之应手;瘕者假气以成,中虽坚而或聚或散,无常定位,故其病尚未及癥” 。丹溪的这种说法是合乎实际的,《陈素庵妇科补解》和王清任《医林改错》中都有类似的论述,认为气无形,不能成块作痛。

或许因为积聚和癥瘕两者都是结块一类的疾病,故明代医家一些医家又将癥瘕的范围缩小了,认为癥瘕多见于女子。这种说法首见于《证治准绳· 女科· 杂病门· 积聚癥瘕》:“ 若夫七癥八瘕,则妇人居多” ,《景岳全书· 妇人规· 癥瘕类》中也说:“ 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医读· 积聚癥瘕》言:“ 癥瘕之疾,患在脐下,多见女人” ,《苍生司命》中说的更为具体:“ 但痞与痃癖乃胸膈间之候,积与聚为肚腹之后,俱在上中二焦主病,故多见于男子。癥与瘕多见脐下,是为下焦之疾,故常得之妇人” ,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也同意这种观点,即将女子少腹部所生的结块性的疾病都称为癥瘕。《景岳全书· 积聚》中言:“ 大多血积多在下,而气积、食积则上自胃

脘,下自小腹,凡有留滞,无处不可停蓄” ,妇人经、带、胎、产等都以血为

事,而容易形成肿块类的疾病,而癥瘕多为血积之病,在妇人尤多见,故认

为癥瘕都生于女子。但这种说法在清代妇科或内科著作中并不多见,而常是以癥瘕积聚并论。

在历代癥瘕文献中,癥瘕常与积聚、痃癖、痞块等疾病相提并论的,如《备急干金要方· 妇人方》中有癥积、癥结、坚癥积聚、癥癖、肉瘕等名,而《外台秘要》中言:“ 治心痛癥块方” 等,因为巢氏所论癥瘕仅是从结块可动与否而言的,积聚、痃癖等疾病按之坚硬不移的都可称之为癥,而按之可移的则可以称瘕,而妇人血瘕尤为常见。《诸病源候论》中已指出积聚日久可变成癥。《圣济总录· 积聚门》言:“ 然又有癥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证状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类,但从其所得,或诊其证状以立名耳”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指出:“ 癥瘕之病,即积聚之别名” ,明确指出癥瘕 与积聚互通,名异而实同,这点从历代医著有关癥瘕积聚的论述中也可管窥一二。

《诸病源候论· 癖病诸候》言:“ 癖病者,由冷气结聚,饮食不消,停积

于胁下则成癖病”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痃癖诸气方论》言:“ 夫妇人痃癖诸

气者,本因邪气积聚面生也。痃者,在腹内近脐各有一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也。癖者为僻,僻在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故日癖也” ,《证治准绳》言:“ 气壅塞为痞,言其气痞涩不宣畅也” ,由此可

见痃癖、痞等病确与癥瘕有相通之处,这也是文献中并称的原因。沈金鳌《妇

科玉尺》中辨之甚明,他说:“ 至疝与痃癖,则俱痛即现,不痛即隐内。在脐

左右为痃,在两胁间为癖,在小腹牵引腰胁为疝” ,《景岳全书》中日:“ 以至后世有日痃癖、日痞块之属,亦不过以形见之处不同,故名亦因之而一异耳” ,景岳的说法是很有见地的,痃癖痞等是从积聚的不同部位而名的,而癥瘕是从积聚的性状而言的,故痃癖等疾若按之坚硬不移,或浮动可移就可与癥瘕并称。

综上所述,癥瘕病名的源流表明癥瘕是积聚的性状而言,故常与积聚、痃癖、痞块等疾并称。虽然明清王肯堂等人将癥瘕从气血分别,但二者分之可二,合之则一,癥瘕并称是从临床实际出发的,反映了癥瘕的形成过程和病机特点。故以丹溪的观点为胜。或认为癥瘕多见于妇人,而别于积聚,当是从妇人生理和病机特点而言的。这些种观点也为现代统编《中医妇科学》教材所接受,即癥瘕是妇人下腹部肿块的总称。

文献中有关妇人癥瘕证候的论述虽然很丰富,但很零散,其中以《诸病源候论》中论述的较为系统,而后世方书中的证候大多是随证立方,所论大抵都不出巢氏所说的范围。癥瘕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妇人下腹部有结块,或伴有胀满、疼痛等,常影响到妇人经、带、胎、产等生理活动,甚者也可以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

腹部结块是癥瘕证候的基本表现之一。《素问· 水胀》中论肠覃:“ 其始

生也,大如鸡卵,至其成,如怀子之状” ,石瘕“ 日以益大,状如怀子” ,即是对腹部肿块较大的描述,二者的区别在部位不同,石瘕生于胞中,肠覃则在胞外。肠覃的症状中还说:“ 按之则坚,推之则移” ,是指从外触摸结块的感觉。《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中提出了癥病与妊娠的鉴别:“ 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 ,那么可以推测癥病也可以出现腹部肿块隆起的表现,《诸病源候论》中妇人癥瘕都是指结块积在腹中,只是表现各异。后世凡言癥瘕,结块之意便不言而喻了。《素问· 平人气象论》日:“ 寸 口脉沉而弱,日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指出癥瘕伴有少腹痛的症状。《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多处描述少腹不适的症状,如在论八瘕时言“ 小腹重急支满” 、“ 小腹下,阴中如刀刺” 等。对经带胎产的影响,《内经》中论石瘕可以影响到月经,导致“ 月事不以时下” 。《金匮要略》中论癥病可以导致妇人漏下不止,若素有癥病的妇人怀孕之后,癥病又可影响到胎儿而致胎动不安。《陈素庵妇科补解》中也有论及妊娠胎癥夹痛,其:“ 妊娠已久,其人素患积聚或湿痰,…… 中下二焦而生癥瘕痃癖诸症,卒为风热寒湿所触,……胎元受伤,因而痛堕” 。《诸病源候论· 妇人杂病诸候》中则多处提及月经失调,如在论述八瘕“ 结劳恶血不除,月水不时,或月前月后,因生积聚如怀胎状” 、“ 月水不利,令人不产” ,青瘕候“ 月水为之不通利,或不复禁,状如崩中” ,狐瘕候“ 令人月水不通” ,血瘕候“ 月水不时,乍来乍不来” ,癥痞候“ 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血得冷则涩,令月水不通” 等,其中论八瘕候多言“ 此病令人无子” ,由此可见,癥瘕之证常会出现月经的改变,或经闭,或月经过多,或提前退后等,且患癥瘕之人多不容易怀孕。癥瘕还会影响到带下,巢氏在论八瘕候时言“ 下赤黄” 当是指带下或赤或黄,而《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中牡蒙丸治“ 妇人产后十二癥病,带下无子,…… 或月经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黄赤白黑等如豆汁” 。《内经》中将石瘕、肠覃与水、肤胀、鼓胀等鉴别,则可以知道它们还会出现全身或腹部水肿的情况。故《万氏女科· 石瘕》中说:“ 妇人壮盛者,半年之后,小水赤而消矣。若虚怯者,必成肿病‘’ 。《诸病源候论》中也描述了癥瘕病人常见的一些全身证候,如言:“ 瘕之聚,令人苦四肢寒热,身重淋露,不欲食,……不得小便” 、“ 胸胁腰背相引,四肢酸痛,饮食不调” 等癥瘕之候还可出现神志症状,如《诸病源候论》中言狐瘕之证“ 心中恍惚不定精神游亡,若睡多所思”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积年血癥块方论》中言:“ 癥癖血瘕,发歇攻刺疼痛,呕逆噎塞,心中迷闷,不醒人事” ,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中指出了癥瘕属瘀热蓄于下焦者的精神异常表现及全身证候:“ 瞀闷,烦躁,迷忘,惊狂,痰呕,汗多,骨热,肢冷,其蓄下焦者,必脐下结急,外热内痛,尺脉洪而数也” 。

关于癥瘕脉象,巢氏《诸病源候论· 癥瘕病诸候》中论述的较为详细:“ 诊其脉沉而中散者,寒食癥也;脉弦紧而细,癥也。…… 在脐则尺中弦紧。脉癥法:左手脉横,癥在左,右手脉横,瘕在右。脉头大在上,头小在下。脉来逆而劳者,为病癥也。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若鼓,皆为瘕。寸口脉结者,癥瘕。脉弦而伏者,腹中有癥,不可转动,必死不治也” ,后世论癥瘕的脉象也多以弦紧为主,如《景岳全书· 积聚》言:“ 若以余之历验,则凡癥癖者,脉必沉紧而疾” ,《万病回春· 积聚》言:“ 又有癥瘕,其脉多弦,弦结癥积,弦细癥坚” 。但也有不同意这种观点的,认为癥瘕脉象也有寒热虚实之分,《陈素庵妇科补解》言:“ 但诊其脉浮、沉、迟、数、滑、涩、虚、 实,病属阴阳,属脏属腑” 。

《诸病源候论》中还对癥瘕恶候进行了描述,如论癥候“ 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遂致死”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言:“ 月水不通,结成癥瘕如石,

腹大骨立” ,《妇人大全良方》中言:“ 夫妇人积年血瘾块者,…… 久而不

瘥,则心腹两胁苦痛,害于饮食,肌肤赢瘦” 等,以上皆指出若癥瘕不治,迁延日久,则有可能出现饮食不进,骨瘦如柴等恶性证候,类似现代恶性肿瘤。

妇人癥瘕的形成,不外因经行不慎,风寒湿热诸邪内侵,或产后恶露不尽,留滞而成血瘕,或寒温不适,饮食不节,邪气与脏腑搏结,或情志内伤,气逆而血留,致气机阻滞,或血瘀不行,而气血、痰浊之邪胶结而不解,停积于少腹、子宫,日积月累,渐成癥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言:“ 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褥不善调护,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阴阳劳逸,饮食生冷,遂致营卫不输,新陈干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 ,《景岳全书· 妇人规· 癥瘕类》言:“ 其证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成弱,气弱而不行。总因动血之时,余血未尽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成癥矣” ,从陈

氏和张氏对妇人癥瘕病因病机全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癥瘕的发生中突出了妇

人的生理特点,其中经产调摄不慎是本病发生的首要原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的侵袭是本病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而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情志不调等也可导致癥瘕的形成。最后必然导致以血瘀为主,夹有气滞、痰阻等病机转归。

文献中关于癥瘕病病因的论述,《内经》中最早提出了寒邪之说,而后《金

匮要略·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揭示了疟邪可导致癥瘕的形成,而《中脏经》

中言:“ 积聚癥瘕……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 ,是内外合邪所致,故内因与外因当并重。巢氏《诸病源候论》比较具体的提出了癥瘕的病因,由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及经水往来不慎。综合文献中所论,可以将癥瘕的病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产是妇人特有的生理活动,而月经期间和产后是妇人身体偏虚的时候,此时感受外邪,或养护不周,很容易致气血留滞而生癥瘕等病。经水往来,妇人血气亏虚者,则寒湿、风热之邪因而客之,内搏于血气,曰久不解,积成癥瘕。而产后体虚,调摄不慎,也会导致癥瘕。

《诸病源候论· 妇人杂病诸候· 疝瘕候》中明确指出妇人癥瘕与男子不同,他说:“ 妇人病之,有异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脏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关饮食失节,多挟有血气而成也” ,巢氏将经产的因素突现出来,充分说明了经产是导致妇人癥瘕的重要因素,这是妇人不同于男子的地方,或许也正是明清问将癥瘕之病皆归于妇人的原因。在论述妇人八瘕时,巢氏对八瘕的发生有一句总括性的话“ 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 ,是指八瘕的产生都与经产有关,如言黄瘕“ 妇人月水始下,若新伤堕,血气未止” ,青瘕“ 妇人新产,未满十日起行,” ,燥瘕“ 妇人月水下,恶血未尽,其人虚惫,” 等,都是经水往来之时,或产后所得。后世所论妇人癥瘕者,也都强调了经产的起因,如《太平圣惠方》中说:“ 夫妇人积年血癥块者,…… 皆由气血劳伤,月水往来,经络否塞” 、“ 产后血气伤于脏腑,……故成积聚瘕块也” ,《妇人大全良方》中说:“ 夫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否涩不通,或产后余秽不尽,……则变成积聚癥瘕也” ,《重订严氏济生方· 妇人门血瘕证治》言:“ 惟妇人血瘕为病异于丈夫,其所以异者,非独

关于饮食不节而已,多因产后劳动太早,喜怒不调,脏虚受寒,或月水往来,

取冷过度,……皆能成血瘕也” ,《万氏女科· 产后瘕块》中论述了产后癥瘕

因误治所致“ 盖由新妇恶露不来,或来不尽,或产妇畏药,虽有痛苦,强忍不言,或主人与医坚执产后血虚之说,不可轻用去血之药” 。另外,经水未尽而合阴阳也是经产不慎的一个方面,如《诸病源候论》中就提出了“ 若经水未尽面合阴阳,…… 因生积聚如怀胎状” ,而《医林绳墨》中对癥瘕的发生则都是从这个方面说的,“ 盖男女交媾之间,男子多泄,女子多闭,…… 是则为癥” 、“ 又或当经之时,经行未尽,交媾阻塞,……是则为瘕” 。

《内经》言:“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邪气内入,必先因人的正气虚弱。《中脏经》言:“ 积聚癥瘕,……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 ,

指出了脏腑虚弱在癥瘕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诸病源候论》言:“ 癥瘕之病,

由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脏腑虚弱,…… ” ,其中也提到了气血劳

伤,脏腑虚弱,而书中也有多处提及其人虚弱的因素。多种因素可导致脏腑虚弱,而脏腑虚弱,就不能适应寒温的变化,饮食不化,故巢氏言:“ 癥瘕者,

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 。《太平圣惠方》、《严氏济

生方》等书中皆由提到脏腑虚弱的因素。

外邪侵袭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历代文献中对寒邪致病论述较多,早 在《内经》中论石瘕的形成即是因“ 寒气客于胞门” 所致,而《内经》中对积的形成原因中也说:“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诸病源候论》中较多的提及寒邪,如“ 产后脏虚受寒” ,“ 经水往来,取冷过度” ,“ 受于风冷” ,“ 风冷相乘” 等,血气的寒则凝,得温则行,寒邪内侵,则血气运行不利,而变生癥瘕,后世医家论述中以寒邪为多见,如《杂病源流犀烛》中的“ 外而感受风寒” ,《医宗金鉴· 积聚》中言:“ 癥类积痃瘕类癖,肠满汁溢外寒因” 等。《诸病源候论》中还提到了其他外邪侵袭的因素,如论青瘕时说:“ 妇人新产,未满十日起行,以洗浣太早,……又当风卧,不自隐蔽,若居

湿席,……化生青瘕” 即是指感受湿邪而言,而燥瘕的发生则与夏日感受暑

热之邪有关,“ 妇人月水下,恶血未尽,其人虚惫,而以夏月热行疾走,……月水横流,衍入他脏不去,有热因生燥瘕之聚” 。

饮食不化则气血不生,脏腑不得荣养,而浊气、滞血等停留,是癥瘕日渐形成而且增大的原因,劳逸伤气,气伤则腠理不密,营卫不行,外邪因而留滞,脾胃之气伤则饮食不化,痰浊之邪随生,二者常相互影响。故东垣有饮食伤胃,劳倦伤脾之说。《诸病源候论》言:“ 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而生也” ,“ 积聚痼结者,是五脏六腑之气己结聚于内,重因饮食失节,寒温不调,邪气重沓,劳痼盘结者也。若久即成癥” ,反复言明,正是强调了饮食因素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所有积聚的形成因素中,巢氏几乎都提到了饮食不化的原因。后世如《太平圣惠方》等书中都指出了饮食劳倦的因素,如言“ 多因产后劳动太早” ,“ 皆由气血劳伤” 等,《杂病源候

犀烛》言:“ 其原由饮食失节,胃气衰,脾元弱,邪正相搏,结于腹中” 、“ 饮食失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有劳伤,……” 等。

《灵枢· 百病始生》曰:“ 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

温气不行,……而积皆成矣” ,忧则气结而不行,怒则气逆而不下,是先因气

滞不行,气为血帅,气以行津,气滞则血和津液皆不得流通,后终可导致积聚。非独忧怒,七情皆有。《诸病源候论》中论狐瘕时言:“ 妇人月水数来,而反悲哀忧恐,生狐瘕之聚” 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则明确的提出“ 内伤七情” 是癥瘕形成的原因之一。《景岳全书》中重点提出了怒与忧思的因素,盖怒则伤肝,气滞而血不行,思则伤脾,气血不生,而痰浊内蕴,二者常相互影响,在癥瘕的发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以上的论述可见,癥瘕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而导致癥瘕的各种 因素往往是相互影响而互为因果的,如正当经行之时而感受风寒之邪,或产后恶露未尽而复受风冷,或忧思气结,大怒气逆而不行,或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而致脏腑虚弱,而为邪气阻碍,滞气、败血、痰饮等相互搏结,停蓄子脏、少腹.而成癥瘕。

《灵枢· 百病始生》日:“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又日:“ 黄帝日:其成积奈何?岐伯日:厥气生足冤,冤生胫寒,胫寒刚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刚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瘼胀,痍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从这里可以看到《内经》论述积的形成有三个方面,且它们通常都是并存的。温气不行,是积形成的初始病机。其中有三处说“ 著于血脉” ,“ 汁沫与血相搏” ,“ 凝血蕴里而不散” ,是论凝血是积形成的根本病机。四处关于积聚形成的论述都凸显了汁沫的作用,即有形痰浊之邪。《诸病源候论》中论妇人癥瘕则与《内经》有所不同,他将有痰饮之邪积于胁下之疾称为癖,而瘾瘕则“ 多挟有血气所成也” ,如言癥痞“ 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涩,令月水不通也” 。故巢氏已将

血气凝结作为妇人癥瘕的主要病机。这是妇人癥瘕有异予男子的地方。《丹溪

心法》则明言:“ 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 。

因而妇人癥瘕的病机主要责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后气滞血瘀或挟有痰湿之邪积聚于少腹胞宫所致,在发病过程中,三者互为因果,相互转化而使病机变得复杂。

由于情志不遂,悲恐不乐,肝气失于疏泄;或邪气阻滞经脉,气机不畅,或思虑伤脾,气结而不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聚血凝,则积而成块。癥瘕初期的病机常因乎气滞,积犹未久,故积而不坚,推之可移。

《灵枢· 百病始生》日:“ 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逆则六输不通……则积皆成矣” ,《诸病源候论· 积聚候》日:“ 六腑之气聚,名日聚也” ,《景岳全书》云:“ 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 ,《慎斋遗书》言:“ 癥瘕积聚并起于气,故有气积气聚之说,然癥瘕属血病者,气聚而后血凝也,其夹食夹痰,又各随所聚而变 见矣” 等。

妇人新产恶露不尽,或经行不慎,感受寒邪凝泣血脉而不行,或湿热之邪煎熬血液成块,或气滞日久,由气及血,气滞血瘀;气虚而血不行等,皆可导致腹中之凝血积结成块而成癥瘕。

血瘀的病机历代医家论述丰富而统一,《灵枢· 水胀》曰:“ 寒气客于子

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 ,明确指出是由于寒气

凝滞,血脉瘀阻所致,病在血分,故其人月事不得以时下。《金匮要略》治疗

癥瘕用桂枝茯苓丸,以方测证,可知仲景对妇人癥瘕的病机中有血瘀的因素。《诸病源候论》中妇人癥瘕多与经产有关,经即血,经水不行即是瘀血,产后尤多血瘕之证。唐宋期间治疗癥瘕的方药多用或血化瘀之品也可以推测病机乃血瘀不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 妇人癥瘕,并属血痛” ,明清间对癥瘕的病机的论述也多从陈氏所论。《万氏女科· 产后血瘕》言:“ 以致败血停留,久而不散,结聚成块,依附子宫,妨碍月水,阻绝嗣息,夭其天年” ,清代萧赓六《女科经纶》总结前人经验认为“ 妇人积聚癥瘕皆属血病”。《医林改错》一语道破:“ 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 女子癥瘕,多因产后恶露未净,凝结于冲任之中,而流走之新血,又日凝滞其上以附之,遂渐积而为癥瘕也。” 

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或肝郁犯脾,或劳倦伤脾,以致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反生痰湿之邪,痰湿阻滞气机,甚则气滞血瘀,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积结有形,变生癥瘕。中医理论认为“ 津血同源” ,血滞则生瘀,津聚则生痰,血赖气行,津赖气布,血瘀气滞日久,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演成痰瘀互结之证。早在《内经》就已认识到“ 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 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 即是讲津液不布而化生痰湿,与瘀血聚结成癥瘕。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虽未明言痰瘀互结之说,但桂枝茯苓丸治癥病,其中茯苓为健脾渗湿的要药,健脾渗湿即杜生痰之源,

由此不难测仲景之意。《丹溪心法》日:“ 痰夹瘀血,遂成窠囊” ,也指出痰结是癥瘕的病机。清代萧赓六《女科经纶》辑录前人对癥瘕的论述:“ 盖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癥、食癥之内未尝无痰。痰、食、血未有不因气病而后形

病,故消积之中,兼行气、消痰、消瘀之药为是” ,清· 唐宗海《血证论》言: “ 血积日久,亦可化为痰” ,故瘕病虽多为瘀血所致,但并非仅有瘀血往往兼有痰邪作祟。

《内经》认为腹内癥瘕,多是奇经任脉为病,任脉起于胞中,行腹里,主一身之阴,故日:“ 任脉为病…… 女子带下瘕聚” ,“ 石瘕生于胞中……月事不以时下”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气血不足,功能失调是癥瘕发生的根本原因.癥瘕生于胞中,又往往会直接影响冲任功能,而致月经不调。《竹林女科》云:“ 冲脉、任脉起子胞中,为血之海,寒气冲气,血涩不行,成瘕作痛。”《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日:“ 女子癥瘕,多因产后恶露末尽,凝结于冲任之中” ,均可以说明癥瘕是痰、血、滞气等凝结于冲任所致。

纵观历代文献中关于妇人癥瘕的治疗,皆以内治法为主,辅以外治法和针灸。内服方药的剂型以丸剂为主,也有散剂。外治法则主要有腹部的熨法和阴道纳药法。

《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客者除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 ,

是对积聚等有形之邪提出的治则,有形结块,非攻不足以去之。这个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如《景岳全书· 杂证谟· 积聚》中引徐东皋言:“ 若夫大积大聚,如五积之久而成癥病坚固不移者,若非攻击悍利之药,岂能推逐之乎?” 《丹溪手镜· 积聚》在认识到癥病为痰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 咸以软之,苦以泻之” 的原则,丹溪之言为后世所效法。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 瘀血》中指出即使其人体虚,攻病之法也不可少,他说:“ 癥之为病,总是气与血胶结而成,须破血行气以推除之,元恶大憝,万无姑容,即虚人久

积,不便攻治者,亦宜攻补兼施,以求克敌” 。故“ 结者散之” 是治疗癥瘕的第一大法。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中同时提出了积聚治疗的另外一个原则:“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后世医家对此看法较为一致,如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 积聚》中言:“ 经日:大 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已。故去积及半,纯与甘温调养,使脾土健运,则破残之余积不攻自走,必欲攻之无余,其不遗人夭殃者鲜矣” ,指出在去积及半的时候即当停止攻积,而应健运中土,俟脾胃健而积自去,即元素“ 养正积自除” 之意。《杂病源流犀烛》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后俟脾胃健运,积聚自消” 。何梦瑶《医碥· 杂症· 积

聚》中说:“ 凡磨积之药,必用补正之药兼服,消及半即止,过则伤正” 。

《金匮要略》治疗疟邪不解结于胁下的癥瘕和妇人素有癥病分别治以鳖甲煎丸和桂枝茯苓丸,虽病势有缓急,但张仲景都采用丸剂缓消癥结的办法。这对历代医家治疗癥瘕有很大的启示,如唐宋方书中治疗癥瘕的方剂大多以活血化瘀、攻下行气、软坚散结等法,而且多为丸剂。《杂病源流犀烛》中说:“ 且夫积聚必成块,治块宜丸,不宜煎,煎药如过路之水,徒耗元气,无损于块” ,丸者,缓也,因为妇人癥瘕,结于少腹或胞中,居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故用汤药难以见功。《医宗必读》言:“ 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匪伊朝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太亟则伤正气,正气伤而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 。不仅快药荡涤不能为功,下药也不可用,《丹溪心法· 积聚痞块》言:“ 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 《校注妇人良方》言:“ 窃谓罗谦甫先生云:养正积自除。东垣先生云:人以胃气为本。治法宜固元气为主,而佐以攻伐之剂,当以岁月求之,若欲速效,投以峻剂,反致有误” 。《临证指南医案》言:“ 总之,治癥瘕之要,用攻法,宜缓宜曲” 。《济阴纲目》亦云:“ 凡攻击之药,病重病受之,病轻则胃气受伤失” 《景岳全书· 妇人规》论述下法时,强调“ 然下须详慎,非有大实不得已之证,不宜妄用。” 指出下瘀血法宜慎重,须详审其邪气盛实而形体健壮者

方用之,否则病气未去而正气先伤。

至于明清之际,又有医家将《内经》的治则更加具体化,演变成治疗癥瘕的三阶段。《景岳全书· 杂证谟· 积聚》中指出:“ 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之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则不死于积而死于攻矣” ,《医宗必读》言:“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医学心悟· 积聚》详细记载分阶段论治:“ 治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之三法焉,邪气初客,积聚未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日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须以补泻相兼为用。若块消及半,便以末治,即住攻击之药,但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更有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攻之法” 。《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日:“ 凡治诸瘕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虚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扶正气,而后治其病。若形证俱 实,宜先攻其病也。” 由此可见,治疗癥瘕,古人根据患者体质强弱、邪正盛衰、病程的久暂提出在癥瘕的初期,癥瘕初结,人之正气尚强,则以攻为主:中期,邪势已患,而人体正气也渐衰弱,则当攻补兼施:而后期,人体正气衰退,不堪攻伐,则当以补益正气为主。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以攻为主,或以补为主,或攻补兼施等多种方法灵活施治,对癥瘕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金匮要略》中鳖甲煎丸和桂枝茯苓丸采用丸药内服的方法治疗,揭开了后世治疗妇人癥瘕的帷幕。如历代所载治疗癥瘕之方多是以丸药为主的,即取消癥宜缓之意,宋代也有用散的,这与当时治病多用煮散之法的风气有关。消积之法,仲景言:“ 当下其癥” ,唐宋时期一般只出方证,而不明确的指出治法,但治法已寓其中,大抵有温阳、行气、活血化瘀、消痰利水、软坚散结、补益气血、攻下等法,而常常是以活血化瘀为主,多种治法综合运用,体现了妇人癥瘕多为血病的特点。《丹溪心法》言:“ 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蓬术、

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下,瓦陇子能消血块,次消痰” ,则比较明确的示人消积之法,不过活血、行气、软坚、消痰之类,而后世所论皆从丹溪之言。《慎斋遗书》言:“ 消积之法,三棱汤、延胡丸、保安丸、无忧散、鳖甲汤等俱可选用” ,《医林绳墨.癥瘕》中指出:“ 治法主意,癥瘕之症,利气行血,调脾向导为要” ,《女科经纶》总结前代治法,如引武叔卿之言:“ 痞一癥二,曰血日食,而不及痰饮,何也?盖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癥食癥之内未尝无痰” ,强调活血之外,并提出行气消痰的重要性。《医级》中亦言:“ 癥瘕虽云血病,而亦有痰食之殊,未可全作血病治” 。林佩琴《类证治裁· 积聚》中则在总结叶天士治疗络病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兼通络瘀之法:“ 然初病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必理血分( 如归尾、桃仁、苏木、延胡、郁金、琥珀、桂心) ,兼通络瘀( 如归尾、韭根、桂枝尖、新绛、鸡血藤) ” 。唐容川《血证论》日:“ 故凡血癥,总以祛瘀为要” ,故妇人癥瘕的治法当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但又必须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之久暂,酌用攻补。

癥瘕的治疗以方药为主,古代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妇人癥瘕的有效方剂,对这些方剂的研究必能给临床治疗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导。现对《癥瘕专辑》中所辑录的唐宋时期的方书《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妇人大全良方》中的治疗妇人癥瘕共54首方剂作了简要的统计,这些方剂不仅继承了唐以前如《金匮要略》中治疗癥瘕的思想,而且对明清时期的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具有代表性。统计结

出现频率高于50%的药有3味,分别是桂心( 肉桂) 35次,当归30次,大黄29次。除此之外,出现频率为5次及以上的药物有33昧,桃仁21次,干姜19次,芍药16次,木香、硇砂14次,巴豆、鳖甲、川芎、干漆、牛膝

12次,三棱、芜花、吴茱萸11次,10次以下的药物依次是丹皮、人参、细

辛、附子、川椒、虻虫、黄芩、水蛭、地黄、硝石、槟榔、没药、斑蝥、蜇

虫、皂荚、琥珀、莪术、青皮、牡蒙、鬼箭羽。在统计中,前3味药的应用

唐、宋时期都显示了同样的高频率,桂心的应用突出了以温散为主的治疗思

想,而当归则显示了妇人瘕瘕血虚的一面,大黄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可使瘀

血积滞由肠胃而下,3味药充分反映了妇人癥瘕多因寒而致、以血瘀为主的特

点。在从其他药昧上看,有附子、干姜、细辛、吴茱萸、川椒等温药散寒,

还有三棱、莪术、丹皮、芍药、水蛭、虻虫等活血化瘀,有人参、地黄等补

益正气,有木香、槟榔、青皮行气,硝石、巴豆、芒硝等以攻下,黄芩、黄

连、白薇清热,鳖甲、牡蛎、昆布、海藻软坚散结,瞿麦、茯苓利水等,显示了癥瘕用药的范围之广,而所涉及的药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癥瘕的证候特点。而在统计中还发现唐宋时期用药不同的一个方面,唐代《备急千金要方》等书中用药都以攻补兼施、寒热并用为法度,用药多平和而不峻烈,而宋代如《太平圣惠方》中用药则多取毒性较猛烈的药如斑蝥、芫花、硇砂、砒石、水银等,由此可见,宋代所治妇人癥瘕中较多可能是恶性的。唐代用药多以桂心、细辛、干姜、当归等为主,注重散寒活血;宋代则多以三棱、

莪术、木香、槟榔等为主,而注重行气活血。

早在《灵枢· 水胀》中论述石瘕的治疗时就指出“ 可导而下” ,即是用阴道纳药的方法治疗。《伤寒论》中对阳明病滓液内竭之证采用密煎为导的方法治疗,对导法治疗癥瘕也有很大的启示。在《外台秘要》中对妇人八瘕的治疗记载了较多导法的有效方剂,如疗黄瘕皂荚散导之方、青瘕导药方等。《证治准绳· 女科》也有导药法治疗癥瘕的论述:“ 疗妇人血瘕攻刺腹胁时痛,导药方……内阴中” 。而关于腹部熨法治疗癥瘕的方法,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即有“ 熨癥法” 的记载,其法“ 架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令熟,布帛物裹,以熨癥上,冷更均番用之,癥当移去” ,《景岳全书· 妇人规· 癥瘕类》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妇人久癥宿痞,……外以阿魏膏贴之,仍用熨痞

方,或用琥珀膏亦可” 。他如《济阴纲目》、《慎斋遗书》等书中也有提到。此

外还有如《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的导弓i 之法:“ 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

瞑目,闭口不息,极张腹、两足再息,烦阆吸腹、仰两足、倍拳,倍拳,欲自微息定,复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 皆愈。积聚者,张吸其腹,热乃止。癥瘕散破即愈矣” 。以上诸法都展示了我国古代在治疗癥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效法。

针灸之法治疗癥瘕在历代针灸医籍中部有记载,《内经》就有毫针治疗癥积病的记载。《素问· 长刺节论》云:“ 病在少腹有积,……刺夹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髂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都提出针水道可以治疗癥瘕,“ 胞中瘕,子门寒,引髌髀,水道主之。” “ 水道主胞中瘕” 。膀胱俞也是古人疗癥瘕的常用穴位,《黄帝明堂灸经》日:“ 女子瘕聚,烦满,汗不出,小便赤黄。” 《类经图翼》取天枢主治“ 女子血瘕,血结成块” 。《针灸聚英》云:“ 凡癥瘕结积之病,甚宜火针” ,总以疏通经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而达到治疗癥瘕的目的。

灸法治疗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日:“ 曲泉治女子血瘕。……可灸三壮,针入六分” ,“ 膀胱俞治女子瘕聚,……针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壮” 。《针灸资生经》以“ 妇人瘕聚瘦脊,三焦俞百壮,……又灸气海百壮。” 《针灸聚英》“ 带下血瘕…… 灸关元百壮” 。《针灸大成》中还有关于配穴治疗如“ 海底、归来、关元、三阴交” 或“ 关门、关元、水道、三阴交” 治疗癥瘕等。

桂枝茯苓丸中单味药研究

现代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多改丸为汤,作为改善短期症状的手段之一,且常在原方的基础上作一些加减,而通过对桂枝茯苓丸中单味药功效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本方的作用更加明晰,也为临床在坚持仲景治疗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加减运用提供参考。

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技,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春季割取嫩枝,晒干或阴干,切片或切段用,其幼嫩而香气浓郁者质量较佳。气辛、甘温,《神农本草经》载其功用:“ 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伤寒论》中入方43次,《金匮要略》中入方56次,与麻黄同用发汗散寒,用于外感风寒之表实证,如麻黄汤:入桂枝汤中,与芍药合用外和营卫而解肌表,内和肝脾并治腹痛;与附子合用温经散寒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证,如桂枝附子汤;同茯苓则有痛阳利水之功,但凡一切水饮停留致渴而小便不利,心悸等证,皆可用之,如苓桂术甘汤等;同桃仁合用则能入血而散寒滞,除瘀血,用于热结膀胱之证,如桃核承气汤。清代邹润安《本经疏证》中总结桂枝的功用为六种:“ 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日和营,日通阳,日利水,日下气,曰行瘀,日补中” .又李时珍《本草纲目》言;“ 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 ,甘入脾而补中,辛入肺故能走肌表而开瞎理,肺气得宣而气下。桂枝有得春生之气,其性条达而通肝木,肝木为小寒所抑不得条达而发为气上冲胸,气温而善通,故又有温通心阳之用,心阳不足而下焦水气上逆者,桂枝皆可治之。故黄元御《长沙药解》言:“ 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达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寒湿。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本草纲

目》也言其“ 温通经脉” ,张璐《本经逢源》言:“ 桂枝本手少阴血分药” ,但从桂枝的用法来看,它有入心肝血分之用,应当是由于它的辛温之性善通血脉中寒滞,寒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血凝泣而不行,寒不去则血不行.二者桂枝皆可用,故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等中皆用桂枝。若有 血瘀而不行者,则当加入桃仁、大黄、水蛭、虻虫之类活血,非桂枝之擅。《本经疏证》中指出桂枝行瘀之功乃因寒阻而不行者可用,而血热而瘀者不可用,“ 攻瘀之方,不皆用桂枝,浅言之,则瘀因寒阻则用,因热阻则不用,……以此知非特血盛乃能结,惟其血盛,乃能即结而仍行,此桂枝专破血虽行而结自若者也” ,如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土瓜根散中都可见下血症,曰本

桂枝茯苓丸用于瘀血实证和虚实中间证。由此可见,在桂枝茯苓丸中,桂枝

与桃仁合用散寒凝而行瘀血,与芍药合用则虚中有补,调和营卫,使瘀血下而不伤正。

但也有认为桂枝茯苓丸中桂枝当是桂心,如张璐《张氏医通》中言:“ 世

本作桂枝茯苓丸,乃传写之误,详桂枝气味俱薄,仅堪走表,必取肉桂之心

方有去癥之功” ,缪仲淳《神农本草经疏》中也说:“ 气薄而发泄,桂枝上行而走表” ,而“ 消瘀血,破痃癖癥瘕,疏导肝气,通行瘀血之力也” 当是桂心与肉桂之功“ 。张氏之言不无道理,因为从历代方书中治疗癥瘕的方剂多是桂心,如《妇人大全良方》十二卷夺命丸治妇人小产,其方组成与桂枝茯苓丸大致相同,而桂枝则作桂心,桂心气雄而力厚,对因沉寒宿冷所结之癥瘕确有破寒凝而消癥之功。故缪氏也对其禁忌所言甚详,“ 然大忌于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鼻衄,齿衄,汗血,……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证,法并忌之,误投则祸不旋踵” 。故《金匮要略》中桂枝茯苓丸用于治疗妇人宿有癥病妊娠下血之证,用桂心是不适合的。若审系沉寒痼冷,经闭而不行,其人虚不甚者,方可用桂心散寒破阴而消癥瘕。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0.2%~0.9%,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桂皮醛,约占70%~80%。水煎剂中主要成分是:反式桂皮酸、香豆精、原儿茶酸、硫酸钾结晶、长链脂肪酸等。桂枝煎剂可兴奋汗腺,对伤寒、副伤寒疫苗或湿热刺激引起的发热兔均有解热降温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及常见的皮肤真菌、流感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桂皮油有缓解胃肠道痉挛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利尿等作用,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桂皮醛则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使胃肠蠕动亢进,抗肿瘤作用等。此外本品尚有抗过敏、祛痰止咳等作用。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7-9月采挖入

药。性甘、淡、平,甘先入脾,淡能利窍,作用平和。《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

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伤寒论》中与白术同用健脾利水,用于脾虚水停见口渴、小便不利等症;与桂枝同用通阳利水;与猪苓、泽泻等同用去膀胱之邪水。《本草衍义》言:“ 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缺也” ,故《神农 本草经疏》言:“ 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大抵虚而有热、浊气在上者宜之,若虚雨生寒、清气在下者不宜。《本草各要》言:“ 能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能清化源,而后能下降利水也” ,东垣言其“ 阳中之阴,降而下” 。故茯苓之功总在健脾利水,水去热除则肺清而心神安宁。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有8一茯苓聚糖、乙酰茯苓酸、茯苓酸,此外尚有

麦角固醇、胆碱、组氨酸、钾盐等。茯苓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有抗溃疡、保护肝细胞等,心血管系统有增强实验动物心肌收缩力、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还有促进细胞和体液免疫等作用。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入药。味苦、酸、微寒,《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但宋以前芍药尚未分,至宋始有赤芍和白芍之殊,而二者功用自别。《神农本草经疏》言:“ 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白芍“ 专入脾经血分,能泻肝家火邪,故其所主收而补” ,赤芍之功在除疝瘕,“ 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破凝滞之血,则痹和而疝瘕自消”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言:“ 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功,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本经逢源》言:“ 白芍药酸寒,敛津液而护营血,收阴气而泻邪热” ,“ 其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皆指赤者而言,与自芍无预” ,由此可见,赤芍与白芍的功效是很不同的,白芍主在收而补,补中有泻,放有和营,调肝脾而止腹痛之功:赤芍入血分而主在散血中瘀滞,故有除血痹疝瘕之能。宋以后方书中治疗癥瘕多用赤芍。仲景《伤寒论》中入药34次,《金匮要略》中入药35次。芍药每与桂枝、甘草、附子、川芎、当归等同用,皆在和营敛阴而泻邪热之功,故其中所用芍药当以白芍为多。且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人妊

娠素有癥病,下血不止,血虚有热自不待言,有桃仁与丹皮之行瘀,而独得

白芍益营泻热,使去瘀而不伤正。或有疑白芍敛邪之痹,殊不知白芍补中有泻,诚与此证相宜也。《本经疏证》言:“ 芍药十月生芽,三月放花,破阴寒凝滞而出,乘阳气全盛而荣,故能破阴凝,布阳和。盖阴气结则阳不能入,明结破则阳气布焉。是布阳和之功,又因破阴凝而成也。特其味酸,苦而能降不能开,故凡阴滞之结于上,非开无以致其力者,忌之。酸则能破能收,故凡阴结既破,不欲其大泻降者宜之。此则所宜分别者也。统计两书,用芍药者六十四方,其功在合桂枝以破营分之结,合甘草以破肠胃之结,合附子以破下焦之结,其余合利水药则利水,合通瘀药则通瘀,其体阴则既破而又有容纳之善,其用阳则能布而无燥烈之虞。虽必合他药始能成其功,实有非 他药之所能兼者。世之人徒知其收,而不知其收实破而不泄之功也” ,又言:

“ 盖芍药外能开营分之结,不能解筋骨问结;内能开下焦肝脾肾之结,不能开上焦心肺之结也。……能治血中之气结,不能治血结,……是以芍药所主之血证,多拘急腹痛也” 。

现代研究:芍药的主要成分有芍药甙、芍药花甙、苯甲酰芍药甙、牡丹酚及苯甲酸、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蛋白质、B.谷甾醇、三萜

类化合物等。其中芍药的主要成分芍药甙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对子宫具有特异性作用,芍药的配糖体对离体小鼠子宫低浓度时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呈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芍药还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抗溃疡、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对心血管有降压、扩张血管、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等作用。并可抑制血栓形成、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免疫系统能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等。此外对大鼠蛋清性、甲醛性急性炎症及棉球肉芽肿等炎症模型均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还有抗细菌、病毒、真菌等作用。

毛莨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产于山东、安徽等地,秋季采收入药。性辛、苦、微寒。《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寒热中风,瘛疯,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 。《本草纲目》言:“ 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神农本草经疏》言;“ 牡丹皮禀季春之气,而兼得乎木之性,阴中微阳,其味苦面微辛,其气寒而无毒,其色赤而象火,故入手少阴、厥阴,足厥阴,亦如足少阴经。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八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 ,又“ 辛能行血,苦能泄热,故能除血分邪气及疲坚瘀血留舍肠胃” 。《本经疏证》言:“ 大抵牡丹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之热结。桂枝究系枝条,其性轻扬,故凡沉寒痼冷未必能通;牡丹则本属根皮,为此物生气之所踞,故积热停瘀,虽属成脓有象,皆能削除尽矣” 。故总以丹皮入心、肝经而散瘀血,除邪热。其除血中伏火而性平和,故肾气丸、温经汤中咸得用之。故张璐言其:“ 能行瘀血而又能安好血,有破积生新,引血归经之功” 。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牡丹酚、牡丹酚甙、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没食子酸、苯甲酸、蔗糖、挥发油、植物甾醇等。药理研究认为其有降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并能抑制环氧化酶反应,使血栓素A2合成减少,从而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还能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肝枯否细胞的吞噬能力。其中牡丹酚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又能使子富内膜充血而具有抗早孕作用。此外尚有镇痛、镇静、抗惊厥、解热降温等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仁。味苦、甘、平。《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瘀血,血闭瘕邪” ,《名医别录》言:“ 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

血,破瘢瘕,通月水,止痛”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桃仁多与大

黄同用以攻下瘀热,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大黄牡丹汤、下瘀血汤、大黄

蜇虫丸等,但桃仁味苦而甘平,故虽有破血之力,而较之大黄、水蛭、虻虫等作用缓和。又桃仁是种仁,质润而有润燥之功,故其人可见肌肤甲错、面色暗黑等外在表现。《本经逢源》言其:“ 桃仁入手足厥阴血分,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毕竟破血之功居多” 。抗凝血及体内抗栓实验结果表明:桃仁生用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出、凝血时间,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体内抗血栓作用也以生品为强。并证明桃仁皮也有显著的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炒桃仁抗凝血作用缓和,抗血栓作用明显降低 。故炒桃仁作用偏于和血润燥,李时珍也说:“ 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 ,因而,从仲景桂枝茯苓丸桃仁炒用是审慎的,正是针对妇人妊娠而有癥病患者设的。

现代研究:本品含有多种脂质体、甾体、氨基酸、黄酮及其糖甙类化合物、苦杏仁甙等。药理作用可扩张小动脉,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抑制实验性体外血栓形成,促进纤溶,改善微循环作用,可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炎性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还有抗癌、抗肝纤维化、抗炎抗过敏、镇痛、镇咳等作用。

虽然桂枝茯苓丸在现代临床各科的广泛应用和治疗妇科癥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并不能作为《金匮要略》中桂枝茯苓丸证就是妇人癥病的证据,只能看作是桂枝茯苓丸的扩大应用。因为《脉经》中关于本条的原文可以解释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的疑虑,近代名老中医蔡小荪的观点则解释“ 下血者,后断三月者血不也” 并非是论胎癥的鉴别,现代临床调查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还是较高的,有力的支持仲景时代胎癥合并存在的可能性,再者,桂枝茯苓丸的组成方药都比较平和,而用法也较缓,故当时为素有癥病的妇人妊娠下血而设。故桂枝茯苓丸的方义当是去癥保胎。

历代文献中癥瘕的涵义趋向一致,就是指结块的意思。在汉以前,癥瘕和积聚的涵义差不多,且有瘕聚、疝瘕、石瘕、癥坚、癔瘕等名,即癥和瘕二者并无大的区别。但到了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将瘾瘕以结块能否推移而分别,坚硬不移者为癥,虚假可动者为瘕。并有七癥、八瘕等病名。

癥瘕常与其他结块性疾病同称,如癥积、癥癖等。后世对癥瘕的涵义多从巢

氏之说。至宋代陈言以七癥八瘕不必琐分,但以在气在血辨之之后,关于七

癥八瘕之说遂不多见。而明代张景岳等人以癥瘕与积聚之义相同,便将癥瘕限定为女子少腹所生之结块类病,从而使癥瘕的涵义更具体。这种提法一直流传至今,但清代也有许多医书并不主此说,仍以癥瘕为积聚的互辞而广泛使用。

癥瘕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少腹部的结块,或胀或痛,或突出有形,且常伴有妇人经、带、胎、产等生理活动的改变。月经改变主要有经闭,月经提前或错后,崩漏,月经不调等;带下有颜色和量的改变,如带下赤黄等;癥瘕还可以导致妇人无子或胎动不安。此外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浮肿、腰胁酸痛、不欲食、寒热身重、小便不利等,甚者可见精神恍偬,或发狂,烦躁等。

癥瘕的发生是内外合邪的结果,常由于妇人月经期或产后气血空虚之时,或调摄不慎,感受外风寒、湿熟等邪气,外邪内陷,遂致气血瘀滞,久而不去,积成癥瘕。感受外邪中以寒邪为多,因寒则血气凝滞而不行。又脏腑虚弱、饮食不节、内伤情志皆可致气血运行不利,久则气血停滞而生癥瘕。癥瘕的病机主要有气滞、血瘀、痰结和冲任不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言“ 妇人癥瘕,并属血痛” ,确立了在妇人癥瘕中的核心病机当是血瘀,这是与男子不同的地方,也是由妇人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癥瘕的治疗当分三阶段,初期邪气盛而正气未虚者,以攻去邪气为主;中期邪气缠绵不去,正邪相持,当于攻逐之中辅以扶助正气;后期正气以虚,则不任攻伐,而当以补益为主。治法有温阳益气、养血滋阴、活血逐瘀、行 气消痰、软坚散结等,其中唐宋时期以大黄、肉桂、当归使用频率最高.剂型多采用丸剂。此外尚有外治法和针灸,外治法有腹部熨法和阴道纳药法,针灸常用的穴位有水道、膀胱俞、天枢等。

桂枝茯苓丸功能活血利水,缓消癥结。其中桂枝当是桂枝而非桂心,芍药当为白芍,但从临床辨证的角度,若其人宿有沉寒者,桂心也可用,或加入附子、吴茉萸等,若血瘀较甚者也可加入赤芍,并加重活血化瘀之药,如归尾、延胡索等。此外尚可随证加入化痰利水、软坚散结等药,如半夏、南星、海藻、牡蛎等。

桂枝茯苓丸的药理作用和子宫肌瘤的病因病理的研究显示,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调节机体免疫力、降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等有关系。本文转载自/

黄帝说,五脏应四时,四季,各有收受,什么季节中间的,五脏跟我们四时的节气,生长收藏有什么关系。

岐伯说,东方的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我们先看肝脏,肝脏开窍于眼睛,常精于肝其病发惊骇,胃酸,其内草木,其畜是肌,其谷是麦,其应四时尚为燧心,燧心就是木心,是以春季带头,其阴是绝,所以我们知道病是在经,味道是燥味。

讲五行时,把人区分成这样。直立站起,东边,南,西,北。东方应肝,肝脏,颜色是青色,南方赤色,定为心脏,西方是肺,为白色,北方是肾,为黑色,正中央这个地方就脾,土是黄色。

青赤黄白黑出自《黄帝内经》,所有的中医理论全部是来自《黄帝内经》,这是最早的源头。如果单独讲肝是青色,心是赤色,脾是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难以能让人理解是什么意思。

人的相生为吉,逆为凶,例如,有人来找医生看病,脸是发青的,一看肝病,而且这个人很痛,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当医生调理以后,过些日子颜色变红色,顺着相生的颜色,代表快好了,代表方向是对的,不要改变方向,继续用。如果一开始人的脸是青色的,被医生治疗后,成了黑色,那么方向就是错了,是医之过。如果是黑色的脸色来找医生,肾脏病,治的时候脸色发青,方向就对的,如果发白了,就是错的。

蔬菜食物中,青,黄,红,黑,白色,入肝,脾,心,肾,肺。蔬菜的颜色对应相应的五脏。所有的蔬果类,味道淡的全部入气分,所谓的气分跟血分不一样,气是行水,水气,三焦都属于气,血呢味厚,味比较厚的都入血分,肉类的味道比较重,中药类的味道很重。

从《黄帝内经》里得知,对中药的认识,望就可以知道。从它的形色气味,象和数,最难懂的就是象和数。

东方是青色,正色的青色,春天的时候,春天,人脸色带一点点青色,这是好的现象。春天的时候看到白色,就不好了。当令的节气一定要看当令的颜色,这是正常。相生的颜色,春天看到红色,因为是相生的颜色,就是正常。相克的颜色,克在这里是制衡的意思。

什么叫制衡?比如说肝脏,肺金克木,要去制衡它,如果金没有制衡它,肝脏就出问题了,这五脏之间是互相制衡的,拉力它们平均,才能够相安无事的生存。如果不平均,就产生问题,不平均产生问题的时候,这是病的阴,当我们把它变成正常,就是治的方法法则,五脏相生相制衡,是人身体的规律。

肝脏青色,它们的畜是鸡,肝主筋,那换句话说抽筋的时候,去吃鸡肉,它是木的动物。肝开窍于眼睛,为什么开窍于眼睛?因为肝经直接落到眼睛的后方,病发惊骇,因为肝藏魂,发病的时候我们所谓有志神,人的精神,那惊骇一吓很容易受到惊吓,肝脏都有问题。

酸味属肝,例如柠檬,表面上是绿色的,切开了面很酸,摆明了就告诉你柠檬就属肝,不需要化验的,中医没有说拿药去化验,化验是形,化验的那个水出来,H2O没有用。

中药里有激流水,就是从瀑布取水,那个水是往下,化验出来是H20,但是当吃风湿关节炎药的时候,用激流水煮这个药,一下就冲到脚上去了,肠胃会吃坏肚子。

如果我们到河里面去取些水,到井里面取些水,河里面见太阳的叫阳水,井里面叫阴水,把阴阳水放在一起,喝下去身体里不消化的食物或者食物中毒的食物通通吐掉了,因为即使身体正常,去喝两种水也吐掉,这是吐法,应急用的。

以前为什么这些很多好的方法出来,我们中国是农业社会5千年呀,吃坏肚子怎么办,需要要救命啊,总比食物坏了烂在肚子里来得好,所以方法很多,所以学中医呢要应变很快,你必须要做到什么东西都没有,发生事情,一样可以很快,旁边都是你的武器,要做到这样字啊。那跟西医不太一样,西医要把医院整个TEAM带来,中医两只手就可以了。

当我们知道酸味的东西,进入肝的时候,那到底是补它还是滋润它还是怎么样?是滋润它还是同时排泄它,拿柠檬,切片泡一泡,搓一搓,让津液出来,连皮,因为皮是青色的,当你这样字泡水喝一点都不酸,要保养自己,所随时随地可以保养好自己。

其谷之麦,这个麦是肝脏的谷类,所以我们疏肝的时候肝像木头,树木长得太茂盛了,太密了,你一定要把它残渣切掉啊,不切的话树木死掉,这个时候我们肝一定要疏,要一些酸类的东西进去疏肝,所谓的酸类就是天然的酸,就是你吃的自然而然产生的酸,这种都是很对肝脏非常好的东西。

肝的数是8,《易经》跟《内经》有一定关联的地方,我们河图跟洛书,在河图上面写,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五十就是为土了。

河图的数字都有它的意义在里面,每一个数字都有代表的意义,都有它的五行的属性,我们有很多是用数字来命名的东西,五相,八角,三灵,三七,很多中药以后都会用到这些数来看,当你看到数的时候,你就知道它的五行是说哪一个,马上就知道这要怎么用了。

那肝属木,这个为什么讲天和地?

就是有这个天和这个地,有这个数才生成这个木,这是它的最早的来源,所以它数是8,8数是阴的极数,阴就是双数,2468;单数13579,所有9是阳的极数,8是阴的极数,阴之极,所以人的阴到顶,底边,所以人体最深的极限的一个脏就是肝脏。肝主筋,全身的筋,木头有曲有直,所以自然界长得有曲有直的这个象就是筋,都是属于肝脏。

肝脏它的果实,春天的果是李,所以说东方肝之果,肝的果是李,所以很多李用了在治疗肝上面,比如说李根白皮,李树的根叫李根白皮,还有一个治安叫郁李仁,李是肝的谷类的东西。那为什么说肝它的味道是骚味,吃草木类的野生动物,离得近些就能闻到骚味,因吃草木而产生的骚。

  •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

  • 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网络来源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

  •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

  • 心脏怕累 心主血脉,主藏神,是一个阳气非常旺盛的脏器,主宰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心气旺盛,则面色红润,精神十足,反之...

  • 肾气虚肾其华在发发不任头发,没有光泽度干枯,掉发,肾五行属水,毛发,五行食物是水木五行相生的一个流程,头发干枯证明...

  •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脏,而五脏亦配合五行。五行除代表我们熟悉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之外,也代表了我们的五脏:...

  •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

  • 五行与自然界和人体的对应表 1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2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3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

  • 我印象里,身边的老人们,总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嘛,总得,自己学会适应生活!”...

  • 今天是第三周周一,三八女神节祝自己每天开心一点,工作顺心顺意 起床:4:25 就寝:23:56 天气:雨天 心情:...

  • 张利平「学习《情绪按钮》第20天收获: [太阳]今天学习内容: 第七章《情绪的来源》(五)情绪的来...

  • 这周的作文题目是:假设你现在在火车上,对面坐着一个漂亮的异性,去构思一段故事,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么接下来我的...

  • 参引言。撒迦利亚对来自伯特利之代表团的答复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为开端。他的答复的头两部分在...

  • 人们问爱因斯坦为何能在1905年提出那么多改变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他谦虚地回答道: “并不是我很聪明,只是我和问题...

  • 我一点也不开心。 负面情绪已经完全超越了理智。我知道自己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可是我只想逃离。 难受极了!

  • 过年时一帮好友聚会,几杯小老酒下肚朋友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前夫再婚组建了新家庭,今年又生了个儿子,他们不仅复婚无望前...

  • 七律 赴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参加蓝氏文化研討交流会以记 “天下蓝氏一家人” (...

  • 以前在主楼一楼上班,需要随时进出大门,早上上班时会有保安守在门口迎接大家,保安会跟领导敬礼,后来搬到副楼一楼以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