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王者突然关机怎么进游戏?

  《王者荣耀》像一个引信,又一次点燃了人们对于电子游戏的焦虑。这款手游不只吸引了众多成年玩家,更成为很多未成年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认为游戏让人成瘾,开发者应该检视自己的道德义务,而有人却觉得,所谓游戏成瘾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成瘾的焦虑一直和游戏的发展史纠缠、伴生。我们试图探讨网游的粘性之源,也希望能寻得纾解焦虑的他山之石。

人们在玩网游。 资料图

  《王者荣耀》中的小学生作为国内目前关注度最高的游戏,《王者荣耀》最备受争议的部分就是其中的小学生玩家。有人认为是游戏本身让孩子们成瘾,也有人认为所谓的成瘾不过是一种心理需求的替代。但无论怎样,一款游戏能有如此热度,它注定是切中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社交关系中某些微妙的部分。

  “爸爸,你不要用亚瑟了,太笨,太慢!”“70后”田丰下班回到家里,打开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玩得正起劲,10岁的女儿突然走过来,这样为他“支招”。

  “你是怎么知道亚瑟的?”田丰好奇,从来没玩过《王者荣耀》的女儿怎么会知道这些。

  “同学们都在说啊!”女儿回答。

  《王者荣耀》于2015年11月26日开始公测之后,成为了目前国内热度最高的游戏之一,而伴随这一切的最大的争议则有关游戏中的未成年甚至小学生玩家。

  游戏的社交属性不仅吸引成年人,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王者荣耀》也已经不再只是一款手机游戏,它成了孩子们课间谈论的“热门话题”,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的“常客”。

  “它是一个不应该那么火的游戏,但它就是那么火了”

  201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年接近3/4的用户在游戏内进行了付费。而在月充值额过千万的移动游戏产品中,《王者荣耀》仅次于《梦幻西游》排名第二。《梦幻西游》是一款由网易自行开发并运营的网络游戏。从201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所发布的数据还可以看到,这一年在中国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中,腾讯和网易两家公司的移动游戏收入占比接近70%,其他企业没有一家占比超过5%。

  在2017年4月20日举行的UP2017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演讲中宣布,《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手游。

  而腾讯浏览指数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王者荣耀”相关搜获和浏览的用户中,12岁以下的用户占比4.58%,小学生占比7.72%。由此看来,小学生显然不是《王者荣耀》的最大玩家群体,不过在网络上一直有这样的声音:《王者荣耀》是一款被小学生“占领”的游戏。新闻报道里,也不乏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的事例。

  5月2日,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派出所接到报警,“00后”少年彭某因沉迷《王者荣耀》游戏,多次偷钱买装备;深圳12岁小学生偷家里保险柜2万元充值游戏;浙江某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使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花掉3.8万元。

1、进入游戏界面,点击右上方的设置,点击“退出登录”可直接退出游戏。

2、如果是在冒险模式中,点击右上方的设置,就是一个小圈圈的形状。

3、点击“退出本局”就可以退出了,不过这局显示的就是失败了。

4、在其他模式中,如果是自己开房间的也是同样的方法,点击设置,“退出本局”

5、如果是在正常的游戏中想退出游戏,需要点击设置的“发起投降”。

6、但如果你的队友中有两个不同意就退出不了。

7、不是通过投降的方式,自己单方面不玩游戏直接退出,不仅被系统扣除信誉积分,还可能被队友举报,扣更多的信誉积分。

  生活报8月1日讯 7月31日9时,“直击手游热,成瘾问题多”座谈会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社会议室召开,来自教育、医疗、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和一部分孩子家长,就青少年手游成瘾问题进行了讨论。

  家长们提出,“王者荣耀”让孩子太着迷,家长越抵制就玩得越“凶猛”,这可怎么办?他们还担心,就算没有“王者荣耀”,也还会有其他的游戏,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成瘾问题?对此,专家表示,教育应先从教育自己开始,同时,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表率,先放下手机,把更多时间用在陪伴孩子上,来填补孩子童年游戏的空白。

  家长:游戏怎么让孩子如此着迷?

  专家: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肯定和位置

  游戏怎么就那么让孩子着迷?我省中医心理治疗与教育心理咨询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宁式颖认为,孩子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无法获得,而“手游”可以获得自己应有的肯定和位置,他们喜欢这种感觉。另一面,家长对未来的焦虑无形中转移给孩子,使他们身心沉重,更希望寻求愉悦的境界,而手游恰恰可以满足,因而很多孩子开始痴迷游戏。

  哈市虹桥第一小学校培训主任柳杨说:“目前的70后、80后,童年时都有好多伙伴,玩的游戏也很多,像跳皮筋、跳飞机格、打口袋等。而目前的孩子找不到那么多伙伴,虽然说游戏本身是有声的,可是孩子进行的却是一种无声的游戏。在学习生活中,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团结互助,而孩子们的关系,本质上是竞争的关系,这就让孩子渴望团结协作得到成果的想法一再落空,而正在此时,手机游戏填补了这个空白。”

  家长:为何越制止孩子玩得越多?

  专家:过分禁止只能强化孩子游戏欲望

  现在的孩子不好管,越让他放下手机,越是不肯。他们甚至用“你在影响我的专注”、“你在影响我在同伴中的形象”等理由,来反抗家长的管教。省政协委员孙飞提出,现在的很多孩子因为玩手游,眼睛视力下滑很快,可即使这样的代价,仍然挡不住手游的诱惑。

  “手机游戏占用了孩子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一些家长采取了断然的措施,那就是完全禁止。结果效果并不好,相反,一些孩子玩得更凶了,在我们接触的病例中,甚至有孩子要求辍学玩手机游戏。”普宁医院心理科主任张海燕说:“父母越禁止,越增加了孩子的抵触情绪。试想,如果我们自己在玩手机的时候,有人突然来打断,我们不烦吗?过分的禁止和过多的压力,只是能更强化青少年玩手机游戏的欲望。”

  张海燕认为,家庭关系中更应该强调相互尊重,夫妻间相互尊重,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一样。尊重孩子的爱好,应该允许孩子玩游戏并限定时间。这样一来,孩子游戏就不再是暗地进行,更加便于了解情况。

  哈市第一医院心理科主治医生钟程认为,孩子的脑发育不全,更多的是在模仿大人,一味抵制也只是在强化孩子的游戏欲望。家长应该以身作责,少玩手机,抽出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的事情上。

  家长:孩子为什么不愿停止游戏?

  专家:因为他们父母自身就没有做到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停止游戏?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做到。”省社科联社会学家崔家善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在父母身上都会有。一些父母在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吃饭走路时,谈话交流时,有时孩子在提问,父母都在玩手机,漫不经心地回答着,这就给孩子造成了极坏的镜面效应,即:吃饭、走路、与人说话的时候是可以看手机的。对于这些家长来说,最应该先检讨的就是自己。”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健康教育办主任史文红认为,在以往的亲子互动中,家长们通常无视孩子的想法,主观地去告诉孩子要怎么说,怎么做,孩子的主观意识得不到体现。而在游戏中孩子体现了主观意愿,因而与其说孩子是被游戏所吸引,不如说孩子在被自己的意志力得到展现所吸引。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有助于帮助孩子戒除手游瘾。

  “我外孙子一直在玩手游,我一直在试图管住他,但是没有效果。通过这次讨论会,我想也许我应该让我女儿放下手机。”一位网瘾少年的姥姥说。

  家长:用什么填补孩子的娱乐空白?

  专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和伙伴

  宁式颖说:“孩子喜欢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只是一个表象,透过这种现象应该看到本质,那就是孩子童年时间的娱乐空白。如果有一天,谁拿走了王者荣耀,那么势必要补回一块相应的时间和娱乐项目。”

  柳杨说:“有一句格言: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也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作为父亲,应该带孩子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带孩子玩更健康的游戏。一些家长总是主观地认为,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早就过时了,其实他们根本没试过,又怎么能真正了解呢?”

  柳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应该更多的带孩子参加一些团结协作才能得到胜利的游戏,去肯定他、支持他、鼓励他去取得自己在现实中的胜利。同时,还要把孩子当成朋友。这样就能有效分散孩子对于游戏的过分沉迷。

  史文红认为,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他们玩游戏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在寻求学习的方式,另一个是在宣泄家中的不满。家长应该建立一个相互尊重的沟通手段,孩子并不是不尊重父母,更多的情况是父母根本不尊重孩子,根本没有听孩子说的话,也不愿意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玩游戏时突然关机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