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里有人偷书?

名人以读书为乐的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①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300字左右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

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② 名人读书的故事200字要快

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名人读书故事雷锋的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

火爆的备孕、怀孕、育儿社区

名人读书小故事(100——200字) 159
急求150到200字的名人阅读故事 41
关于名人的读书故事,100字以内。快! 1073
名人读书小故事(50字) 7595
名人的读书故事150字 3
名人读书而受益的故事,一百到两百字,急急急急! 52
名人读书的故事120字 56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每年到了吃蟹的季节,什么太子蟹、太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海蟹等等各种蟹开始在饭店以及个人家的餐桌上
马来首相为什么会有印度血统?

年过九旬、曾经拜领相位二十余年的马哈蒂尔再一次当选为马来西亚总理。这位老人最近对中国企业入马动作频频
朝鲜、韩国这对“亲兄弟”为什么会分家?

对于中国人来说,朝鲜和韩国是我们最熟悉的邻国。这两个位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是同出一源,同个民族的“亲兄
风王“山竹”来袭,你对它真的了解吗?

今年的风王“山竹”的中心已于16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山竹”的到来不仅给华南带来
自如甲醛房事件频发,链家价值观成根本问题

继滴滴两起奸杀案过去不久,前两日,公众号“哟哟鹿鸣”爆料阿里P7员工因入住的自如房甲醛超标而患白血病
夜里总说梦话,心中的秘密会被泄露吗?
网络知道APP 立即提问
姜杰:校园暴力不仅是法律问题 更是教育问题

作者:姜杰,北京姜杰律师事务所律师 最近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对校园暴力事件思考

网络知道政务频道官方账号

身份证信息更新需要更换新证。以下为《居民身份证》更新全过程:一、办理地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居住
夏天看到这种虫子,千万别拿手拍!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湖南某男子做出了古代侠客染毒之后挥刀断指的豪侠行为——他手指不小心沾染了隐翅虫毒

石灰石不仅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而且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之一。石灰石分为生石灰和

③ 名人读书的故事2个

1、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匡衡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白天他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于是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洞,“偷”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3、闻一多结婚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可是就在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找不到新郎。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穿着旧袍,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4、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这样,他领悟到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5、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④ 古今中外,以读书为乐或因读书而成就美名的名人很多,他们的事例广为传诵.请举两例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

⑤ 名人读书的故事十则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11,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⑥ 以读书为乐或因读书而成就美德的名人故事

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说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内招呼求见容,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杨绛先生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先生这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种风雅乐事了。
“待饭未来还读书”是陆游的诗句,是大诗人见缝插针读书学习的传神写照。
孙中山无论在颠沛流离的日子,还是在戎马倥偬的战斗中,都保持手不释卷的习惯。
牛顿在万有引力的发现中,和时间赛跑,很少在凌晨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是灯兴不熄、彻夜不眠。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一生成就赫赫,硕果累累,发表了70多部著作。他每天核算自己的工作时间,并有自己独特的计算方法。
美国夏威夷的学生上课前有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失,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这段祈祷词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⑦ 有关名人通过读书而成功的事例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人品,才是最高段位的学历

今天看到一个令人唏嘘的新闻。

南京顶级名校的大学生周某多次偷拿小区的外卖,最后被当场抓住。

据了解,周某家境贫寒,为了他的学业,家中3个兄妹都辍学了。

三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的顶级名校,是全家人的希望,本来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这次,因为多次偷拿外卖,不仅面临刑事拘留,更可能因此被学校开除。

多么惨重的后果,只因为一时小小的贪念。

消息曝光后,网友们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网友说:他条件不好,虽然有错,还是应该网开一面。

还有网友犀利表示:护肤品都用上了,房子也租上了,吃个饭还会吃不起?偷就是偷,跟穷没关系。

对于周某,我是很同情的,他家里确实贫穷。

可这不是他偷东西的理由,一个前途光明的大学生,没有什么是熬不过去的,为什么要在几块钱的外卖上动起歪心思?

要知道今天你手脚不干净,明天到了社会上面对更大诱惑时,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论语》里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贫穷是贫穷,品德是品德,两者不可以相互抵消。

一个人困难的时候,往往就是磨砺品性的时候。

困难是暂时的,只要走对路,总会拨云见日。

可一旦养成了恶习,就会造成长久的危害。

徐世昌曾说:“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没有钱可以想办法挣,没有底线,迟早要遭逢大难。你的品格远远比几份外卖来得珍贵。

没有谁的人生是无风无浪的,不要因为眼前的艰难困苦,就放弃了尊严和自我约束。

须知人品才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

学历可以过滤学渣,但却不能过滤人渣

其实杨某并不缺钱,他毕业于知名高校,研究生学历,在上海干着高级白领,收入不菲。

就是这样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工作的人,却在蝇头小利面前丧失人格。

为什么?杨某自己说。从读书的时候就爱耍小聪明,用别人的饭卡吃饭,拿别人的护肤品,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恶习一旦养成,真的很可怕。

捡起了小聪明,放下的却是人品;逃得掉420次票,终逃不掉人品缺失的报应。

我身边有个真实的故事。

高中隔壁班的学霸在清华大学读研,妥妥的超级学霸。

可前两年,却听说他被清华开除了,理由竟然是读书期间偷窥女厕所。

一个本来金光灿灿的天之骄子,却沦落到干这样的事情,真的让人寒心。

这还不是个案,和他一起被处理的还有十多个人,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偷盗、婚外情、学术不端、偷窥异性入厕、殴打工作人员等等。

他们中最高的是法学博士,最低也是在职研究生。

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人格,没有底线,再聪明也没用。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

学历可以过滤学渣,但却不能过滤人渣。

人品可以弥补低学历的缺陷,但高学历永远弥补不了人品的缺陷。

社会不要求你做圣人,但你可以选择不做小人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人的人格高低,看他如何对待服务员就知道了。

在现实生活中,德不配位的大有人在。

人都是有私心的,想自己舒服点,本来没有什么错。

但是有一条必须牢牢记住,你的舒服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的任意不能以损害别人为前提。

就像南京的周某,拿了别人的外卖,看起来是件小事,自己爽了就好,可是想到过外卖小哥的痛苦没有?

外卖小哥送一次餐才赚几块钱,可以丢了一个外卖,要赔10、20块。

丢一次,半天就白干了。

我曾经见过大雨里,30多岁的中年外卖员因为被偷了,坐在地上嚎嚎大哭。

《道德经》里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活在世上,谁都不容易,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活得艰难。

即使我们做不到高尚情操帮助他人,至少做到不要互相损害,拿别人做垫脚石。

社会不要求你做圣人,但你可以选择不做小人。

品行,才是世间最好的通行证

北宋思想家张载在《西铭》里有两句千古名言: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忧戚贫贱,庸玉汝于成。

一个人富贵也罢,贫贱也好,人品却是刻在骨子里的。

所作所为决定着他的命运,内心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人生格局的宽窄。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富人却为富不仁,也见过太多穷人却慷慨大度。

我见过满口仁义道德,内心却男盗女娼的大学教授,公司高管,也见过许多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清洁工、快递小哥。

不管你在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

品格其实是一种选择,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还。

没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岛,在人世间讨生活,就一定要有支持,有同盟,有朋友。

而真的朋友,绝不是冲着你的名利地位而来,而是冲着你的品德而来。

人品好,朋友多,人生自然顺利;人品差,树敌多,道路自然曲折。

人生百年,犹如一瞬,金钱权势往往带来无穷烦恼,唯有品行,才是世间最好的通行证。

《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漏》优秀教学设计 篇1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角色朗读文,说说你认为那些内容你觉得最有趣。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2:课文第一幅插图)

  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

  预设:图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和一头胖驴。

  预设: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讨论什么。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

  (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老婆婆脊背一个贼莫非巅散架粘胶旋风顺势一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

  漏喂胖驴狼厉抱偏粘胶莫贼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边音“漏驴厉狼”,前鼻音“偏”,后鼻音“胖”。

  (2)学生写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喂狼抱偏粘胶

  (2)熟字比较。如:伴一胖户一驴厉一历

  (3)组词扩展:漏雨莫非山贼贼寇

  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偏”:左窄右宽,注意右下角同字框里面是一横两竖。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字。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6)

  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2、思考:故事是分几个部分写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7)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第二部分(10~18自然段)虎和贼偷驴不成,反而被对方吓昏了过去。

  第一部分(19~20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

  (板书:说漏吓跑虎和小偷;偷驴不成,反被吓昏;了再说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漏》优秀教学设计 篇2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2、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3、指导书写“漏、贼”。

  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一、回顾故事,交流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漏。(指导书写:漏是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就像滴落的小雨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就是漏雨的漏。)

  2、出示字典上漏的意思,漏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看一看。你觉得漏可怕吗?

  可是,故事中的老虎和贼却很害怕。他们的恐惧来自谁说的一句话?引出老婆婆的话。

  你能读出老婆婆的担心吗?指名2生带头饰读。

  老婆婆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老虎和贼就以为漏是很可怕的东西,因此就有了后面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

  3、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靠着老百姓口耳相传,流传至今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并来练习复述故事。

  二、概括故事内容,梳理地点变化,为复述故事做铺垫

  1、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有哪些变化呢?

  提示: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2、学生梳理故事发生的地点,教师根据回答相机板画:

  老婆婆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老婆婆家

  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么多的地点变化下发生的。

  3、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借助提示说内容。

  评:你表达的很清楚,老师要为你竖一个大拇指。谁再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能把一篇长长的故事读短,这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呀!也为你竖大拇指。

  三、学习1―9自然段,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

  这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它,再来感受感受吧。出示提示:

  (一)默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二)交流有意思的内容

  如果你读完了,就可以举手让老师看到你想和大家交流的样子,请你说说哪里最有趣。

  1、预设1:莫非句。理解“莫非”有猜测的意思,指导朗读后半句话。

  (1)莫非是什么意思?老虎和贼听到老婆婆的话在猜测什么?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齿?……有了这样的想象,他们的心里怎样?

  老虎翻山越岭、贼走南闯北都走过了很多的地方,见识很广,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可是却没有听说过漏的时候就有点害怕了。谁来扮演鼎鼎有名的老虎大王读句子?评:你可真是一只胆小的老虎大王啊!谁再来读?谁来扮演见多识广的贼读句子?评:你走进了贼的内心,可真是小心翼翼啊,为你点赞!

  2、预设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

  通过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撒腿、拼命抱住进一步体会老虎和贼的惊恐。

  (1)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接着交流。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评:你不仅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可真厉害!

  (2)演一演,指导朗读

  浑身发抖和腿脚发软是什么样,请你演一演。你看贼吓得连路都走不好了,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想象一下贼的狼狈样,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贼,读读演一演。你看,贼都不知道漏是什么东西就吓成这样了。

  3、预设3、坏事句。

  (1)体会老虎和贼的内心

  你发现了吗,这也是描写老虎和贼什么的句子啊?――心理活动。你感受到他们此时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恐惧、害怕)

  老虎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撒腿就跑);贼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2)演一演,读一读

  起立,可以加上动作边演边读8、9段。

  4、分角色朗读4――9段

  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4――9段,我请四个孩子带头饰读,一个孩子当旁白,我们听一听谁读的形象。

  他们读的真是趣味盎然呀,还想读吗?我们一起当一当配音师给动画片配音吧。

  5、体会老虎和贼害怕的原因

  “漏”并不可怕,那么老虎和贼为什么会害怕成那个样子呢?是呀,老虎想吃小胖驴,贼想偷小胖驴,他们想干坏事情,所以心里就特别害怕,这就叫“做贼心虚”。

  6、字理学习“贼”。

  出示图片:“贼”字在古代是这样的:左边是古时候的贝字,贝和什么有关?(财物)右边的部分表示武器,我们看着图片来猜猜贼是什么意思?(看到钱财、宝贝,就拿着武器去抢。)能用这个字组词吗?来读读:贼头贼脑、贼眉鼠眼、贼喊捉贼、做贼心虚。我们现在把这种人叫做什么?

  (三)交流复述故事的方法

  1、下面咱们来练习把这部分内容复述,你们有复述故事的好方法吗?学生交流。

  2、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一会儿我想你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这些方法一定可以帮到你们。

  (四)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

  这么长的故事要复述下来有困难吗?是呀,很不容易,我想一定要找故事情节的规律才行。

  1、默读课文1――9段,你发现故事在情节上有什么规律?

  小结:是呀,老虎做什么,贼就做什么,类似情节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来找找,找到后同桌对应着读读。

  师:老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小胖驴

  生回应:贼手痒,一心想偷这头小胖驴

  师: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

  师:老虎吓得浑身发抖。

  师:老虎吓得腿脚发软

  (民间故事,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

  小结:你看,老虎做什么,贼就做什么,这就是这个故事情节的规律。明白了这个规律,复述故事就会容易多了。

  3、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1――9段

  下面就请你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在老婆婆家发生的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讲,评一评:你觉得他这部分讲的怎么样?你给他什么建议?

  四、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10――12段

  1、默读课文10――12段,思考这部分内容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2、根据这个规律,同桌之间根据提示,合作复述10――12段,空白处可以变成自己的话。

  提示:老虎驮着贼,贼(),他们跑哇,跑哇,()。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

  到了树跟前,老虎(),贼()。

  3、指名一组同桌复述。

  五、利用上述方法,学生尝试复述13――20段。

  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我们学习复述了1――12段,现在大家尝试自己复述13――20段吧。

  六、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1、刚才我们根据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了故事,现在我们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把这个故事再复述一下吧。

  生准备复述,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校准备举行讲故事比赛,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好,就会被老师推荐参赛。谁想来挑战?

  (2)复述具体要求及星级,你觉得他们可以得几星?掌声恭喜优胜者!

  大家把故事复述的这么有趣,真是太棒了!回家后,就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给弟弟妹妹和身边的小朋友听,让故事流传下去吧。

  《漏》优秀教学设计 篇3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

  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幼儿翻阅图书,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出示图片。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

  2、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出示图片。师:这时,谁来了。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出示图片。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出示图片。师:晚上。他们来了。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出示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

  7、出示图片。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奶奶说:……。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出示图片。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 石头)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二、幼儿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 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翻阅,找到答案。

  2、幼儿自由翻阅。注意阅读姿势,留意页码。

  3、师:你在哪一页上找到了答案。驴怎么样?漏到底是什么?

  4、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三、幼儿自由完整阅读。

  1、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请你自己开始阅读《漏》。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一页,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有趣。

  四、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画面的页码,教师点出相应页码的画面,让幼儿说说有趣的原因。

  《漏》优秀教学设计 篇4

  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故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2、出示课题。(漏),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

  (1)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老虎和贼认为“漏”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 脊背? 胸脯? 窟窿?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旋风

  (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

  (3)“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diān,不要读错。

  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生字组词,巩固识字。指导书写“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大,右下部分不是“衣”,注意不要多加笔画。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得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而不是“力”。

  一、回顾内容,再读故事

  1、 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漏雨)

  2、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用引号引起来。

  3、师提问:同是漏,因为理解不同,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那回忆一下,

  这个故事里除了有老爷爷、老婆婆、老虎、贼、还有谁?(小胖驴)谁能看着黑板,给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老爷爷、老婆婆养了一头( ),老虎、贼啊都惦记。

  老虎和贼正在( ),却听老婆婆说怕( )。

  它们听见赶紧( ),一直到了( )。

  贼下树,虎回走,它俩树下( ),吓得大喊( )啊!

  驴圈里,( )在吃草,老婆婆的屋顶( )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尝试回忆文章,将主要内容补全,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做准备。】

  二、理清层次,梳理文意

  同学们小小年纪却这么厉害,老师给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大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真是太会读书啦!

  1、学习1-2段,感受小胖驴的诱人

  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谁能给老师讲讲?(生讲)

  文: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

  师:除了这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这小毛驴的哪个部位最诱人?(肚子圆圆的)

  师:看看这胖胖的小毛驴,这么诱人,老虎想肉很好吃……;贼想卖个好价钱……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

  2、学习3-5段,“偷”

  所以他们都要去偷,终于有一天,他们要行动了,谁接着讲?(2生讲)

  它们好厉害,一会儿就挖了个窟窿,小毛驴危险了,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成为贼的摇钱树了,关键时刻,谁接着讲?(两生讲)

  就这样,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

  文: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师范读)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师范读)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师范读)

  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谁来当老爷爷?谁来当老婆婆?老虎呢?贼呢?老师来当旁白。

  你看看,贼和老虎本事好大,贼走南闯北什么都听过,老虎翻山越岭,什么都见过,他们却不知道漏是什么,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齿……

  【设计意图:感受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带学生更深层次的走入情景。】

  3、学习6-12段,“逃”

  他们越想越害怕,就想赶紧逃,可别让“漏”捉到,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两生讲)

  文: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它们为什么这么远拼命的跑?(它们觉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着呢)而且,贼觉得这个漏跑得真快,跟旋风一样,一刻也不停;老虎觉得这个漏抓的真紧,就像粘胶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越想越怕,越怕越跑,它们跑过……跳过……穿过……

  它们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歪脖树,谁来讲讲这幅图(“砰”一声,老虎撞到树上;“嗵”一声,贼跳上树,还掉了一只鞋子。)这一幅呢?(好险呐)

  文: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设计意图:图片欣赏,想象老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解脱时的如释重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片,锻炼口语表达。】

  4、学习13-18段,“遇”

  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谁接着讲

  说的真好,老虎还想吃小胖驴,就往回走,贼还想偷小胖驴去卖钱,就要下树,结果他们又在树下相遇了,(图片,小偷一回头,老虎一抬头,都吓得大喊“哎呀,漏又来啦!”小偷手一松,老虎腿一软,咕噜咕噜滚下山)

  你瞧瞧,这一晚上,他们冒着雨,跑啊跑,跑过山,跑过河,还撞过树,贼成什么样了?老虎呢?(描述图片)

  你们把自己当成老虎和贼……大喊一声“漏啊!”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设计意图:经过一晚上的折腾,老虎和贼都疲惫不堪,贼衣衫破烂,老虎也没了往日的威风,如此这般都是因为“漏”。】

  5、学习19-20段,小胖驴

  文: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师范读)

  老爷爷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又漏雨了!

  总结:同学们,看看黑板,老爷爷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叫做“歪打正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作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毛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这样“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老虎和贼的狼狈与小胖驴的悠闲形成对比,可怕的“漏”与屋顶漏雨形成对比,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三、整理思路,复述文章

  1、复述: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的等等(部分或全篇)

  2、续写: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老虎和贼、小胖驴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

  老爷爷 老婆婆 漏 歪打正着

  老虎 贼 “漏” 作贼心虚

  《漏》优秀教学设计 篇5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1、感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1、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屋里说话,一头小驴待在驴圈里。这幅图描绘的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读这篇故事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贼、纵”是平舌音,“颠、旋”是前鼻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应读三声,“颠”的读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读错。

  4、课件出示“积累词语”。

  (1)“窟窿”的“窿”读轻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喂”“贼”“狼”“抱”。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是上中下结构;“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不是“力”。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后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第1、2自然段),经过(第3~18自然段),结果(第19、20自然段)。

  4、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叙述顺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四、读懂起因,感受有趣。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画出描写小胖驴、老虎和贼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小胖驴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1)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小胖驴非常诱人)

  (2)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老虎和贼都惦记着小胖驴)

  欣赏图片,朗读句子,感受小胖驴的诱人,弄清老虎和贼的特点,体会故事的有趣。

  小胖驴有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多么诱人啊,老虎想小胖驴的肉肯定很好吃,贼想小胖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那么,老虎和贼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3、回忆故事的起因。

  板书:小胖驴老虎贼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故事的起因,弄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为理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做准备。

  二、细读经过,感受有趣。

  1、默读课文第3~18自然段。

  2、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体会,学生读勾画出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写老虎和贼来偷小胖驴的句子最有意思,一个“抓”字和一个“挖”字写出了老虎和贼的急切心情。

  (2)老公公和老婆婆说话的时机真巧,正当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的时候,他们说话了,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3)老婆婆说的话真有意思,先说什么都不怕,再说就怕漏,让老虎和贼摸不着头脑,都以为“漏”比自己厉害,所以害怕起来。

  (4)描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形象。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然后把这两句话改为陈述句,理解“莫非”的意思,体会老虎和贼的心情。

  ①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5)描写贼从屋顶跌下来摔到虎背上的句子很有意思,真是不巧不成书。

  (6)描写老虎往外跑的句子真形象,有心理描写还有动作描写。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7)老虎驮着贼跑得真快呀,“筋都快断了”“贼骨头架都快散了”,真是速度惊人,使尽了平生的气力。板书:驮贼

  (8)描写老虎和贼逃跑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有意思。

  ①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②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③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这几句话写出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谁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二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形象。

  (9)描写老虎和贼把对方甩掉的句子真具体。出示歪脖老树图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0)读了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跟前相遇的情景,如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读课文第16自然段。

  (11)老虎和贼都被吓得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吓昏了过去,真可笑啊!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读课文第18自然段。板书:滚下山坡昏了过去

  4、自由读课文第3~18自然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5、小结:一个“漏”字,把走南闯北的贼吓得腿脚发软,把翻山越岭的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使尽平生气力逃跑,想方设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让“漏”吓得昏了过去,这“漏”的本领真大啊!

  通过感受故事里最有意思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性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在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感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品读结果,感受有趣。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结果。

  3、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婆婆说的“漏”是漏雨了,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

  4、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通过朗读感受老虎和贼的狼狈、小胖驴的悠闲,理解“漏”的真正含义,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四、回顾总结,感受有趣。

  1、借助课后第三题,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道听途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采取行动)

  《漏》优秀教学设计 篇6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偷和老虎都来到王老汉家偷驴。可是,他们撞上了“漏”!“漏”是什么呢?这个故事内容来源于流传在我们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民间故事。著名画家黄缨用童趣盎然的角色造型、细腻传神的笔触、动感十足的画面,将这个故事以图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深受成人和孩子喜爱的中国原创绘本。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来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主要是根据大班下学期即将入小学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学、善问,对语言文字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图画书的阅读更是十分喜爱。绘本《漏》的特点是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而且语言和画面十分生动、幽默,对幼儿来说,阅读这样的图画书会是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体验。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绘本《漏》人手一册,图片、黑板、毛笔等。

  (一)引出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本很有意思的图画书,先来看看书的封面,有问题吗?为什么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在往上看呢?

  (评析:鼓励幼儿通过对绘本封面的观察,大胆提出疑问,揣测故事情节,在悬念中诱发幼儿产生深入了解绘本的兴趣。)

  (二)集体阅读前半部分图画书。

  1、师:这个故事里有谁?这时,谁来了?他们看见大胖驴会想些什么?

  2、小结:“山上的老虎想:这大胖驴,一定很好吃。山下的小偷看见了,心里想:这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评析:这一段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清角色关系,分析角色心理活动,使幼儿逐渐进入到故事情境中。)

  3、师:到了晚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学校书总被偷怎么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