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爷爷是谁?

张爱玲的家谱,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张爱玲的奶奶叫李菊耦,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女儿,也就是说,张爱玲是李鸿章的亲重外孙女;张爱玲的祖父叫张佩纶,也是晚清名臣,与李鸿藻、张之洞、陈宝琛等同为“清流”,以经常弹劾大臣而闻名。

很多人也许没注意到,张爱玲是唐山人。他的祖父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同治十年中进士,授翰林院侍讲,后来进了李鸿章的幕府。李鸿章十分欣赏张佩纶,将小女儿李鞠耦(1867—1912)许配给张佩纶作续弦。


李鸿章这个人,一心想着大清朝,似乎就没什么私生活,他的太太不漂亮,唯一的姨太太据说也很丑。李鸿章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比她小六岁的丈夫,一辈子嫌她老;一个嫁给了比她大二十来岁的男人做填房,就是张爱玲的祖母。

虽然年龄相差较大,但李菊耦和张佩纶夫妇感情还不错。张佩纶在日记中写道:“以家酿与鞠耦小酌,月影清圆,花香摇曳,酒亦微醺矣。”李鸿章嫁女的这段故事,被演绎成《孽海花》,书中庄仑樵的原型就是张佩纶。后来张佩纶被贬,他没回老家唐山,而是带着李菊耦去了南京,李鸿章在南京给他们夫妇买了豪宅定居。


张佩纶与李菊耦有一个独子,叫张志沂(1896—1953),又名张廷重。张佩纶去世后,李菊耦靠嫁妆维持生活,她严守世家传统,望子成龙。但张志沂有些不学无术。张志沂娶妻黄素琼(1896—1957),是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翼升所统带的水师也归李鸿章节制。

张志沂与黄素琼生下一子一女。1922年,张志沂通过堂兄张志潭的关系,得到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这个闲差,举家从上海迁到天津,住在一处花园洋房里。


(张爱玲和弟弟在天津)

张志潭这个人也很有些来历。后来张爱玲在《小团圆》写道:“本地的近亲只有这两家堂伯父……两兄弟照大排行称十一爷十三爷,连姨奶奶们都是大排行,大姨奶奶是十一爷的,二姨奶奶三姨奶奶是十三爷的。依次排列到九姨奶奶‘全’姨奶奶,绕得人头晕眼花。十一爷在北洋政府做总长。韩妈带了九莉姐弟去了,总是在二楼大客厅里独坐,韩妈站在后面靠在他们椅背上,一等两个钟头。隔些时韩妈从桌上的高脚玻璃碟子里拈一块樱花糖,剥给他们吃。”

这个在“北洋政府做总长的十一爷”就是张志潭。张志潭(1884—1936),字远伯,前清举人。他的父亲叫张佩绪,是张佩纶的弟弟。张佩绪长住宁河县芦台镇,人称“张九爷”,张家在芦台附近茶淀(今属滨海新区汉沽)一带有许多土地,堂号为“张凤叶堂”。


1917年段祺瑞执政时,张志潭任段祺瑞督办参战事务处机要处处长。后来又做过陆军次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皖系失败后,隐居天津英租界新加坡道33号路(今大理道4号)。

张志潭有三位夫人,生八子两女,他酷好书法,寓所楼下专设写字间,每天练书法,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常来其寓所切磋。华世奎写字题匾必留名盖印,张志潭则既不留名也不盖章,天津名店“登瀛楼”三字就是张志潭所题,交换条件是该楼名厨师要把做全桌酒席的技艺传给张志潭的三夫人。


张志沂正是通过张志潭的关系,得到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这个闲差。但是这位大少爷不喜欢上班,只知道吃喝玩乐,吸鸦片,玩女人、还把小姐带到家里。黄素琼是一位新女性,深受五四思潮影响,在天津生活了两年后,他实在受不了丈夫的不靠谱,干脆撇下一对儿女,改名为黄逸梵,赴英国留学,他在欧洲学过油画,与徐悲鸿、蒋碧微等都熟识。

这时候张爱玲住在天津法租界32号路61号的洋房,张爱玲回忆,院子里有个秋千架,后院还养着鸡,天井的一角架着个青石砧,有个通文墨、胸怀大志的男的下人时常用毛笔蘸了水在那上面练习写大字。这人瘦小清秀,讲《三国演义》给她听。


张志沂胡作非为,搞得声名狼藉,张志潭被免去交通部总长之职后,张志沂失了靠山,只好离职,此时他心里大受刺激,这才痛下决心,赶走了姨太太,写信求黄素琼回国,并于1927年春天,带着张爱玲和儿子张子静搬回上海。至此,张爱玲在天津生活了五年,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这些记忆,频频出现在她日后的作品中。

张爱玲在《天才梦》里写道:“我3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这文中的满清遗老,就是指张人骏。


3岁时,张爱玲正在天津。她记忆中这位摇摇摆摆的满清遗老,其实不是当过交通总长的张志潭,而是做过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张人骏(1846—1927)。张志沂的祖父张印塘,与张人骏的祖父张印坦是亲兄弟。张人骏与袁世凯是盟兄弟,又是儿女亲家,但是老年之后,却因与袁世凯不合而翻脸,两人终至“老死不相往来”。


(张志潭在天津的旧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南京白下路273号院内,有一栋门窗用红砖垒砌的旧式洋楼,民间叫它“小姐楼”,部门定名“张佩纶宅”。张爱玲的爷爷奶奶曾在这里居住。

103年后,旧式洋楼已经变身“江苏省级文保单位”,由于“身子骨”堪忧,房顶破了10多个洞,首次迎来大修。目前,常州天一仿古园林装饰装潢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正在对这栋旧式洋楼进行,还有10天就将进入尾声。修缮完毕后,旧式洋楼将作为书画办公用地使用。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文顾炜/摄

病危:“再不修,三五年后就塌了”

在江苏海院伯利兹科技园内,“小姐楼”名声在外。这是一栋旧式洋楼,一共两层,坐北朝南,西式外廊式建筑风格,由青红砖相间勾勒出门窗线条,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洋楼前有两棵银杏树。银杏树前,立着一个铜牌,上面写着“小姐楼”,讲述了这栋洋楼的前世今生。

在洋楼大门入口,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有的正在刷门窗上的油漆,有的正在刷墙壁。沿着南面的木质楼梯上二楼,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斑斑点点的水渍。

“我们接手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危房,再不修,不出三五年,它就会坍塌了。”修缮施工单位常州天一仿古园林装饰装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朱子平对现代快报记者说,修缮前,他们提前对洋楼进行了考察,发现,洋楼情况非常不妙,二楼楼顶有10多个大洞,木质地板、廊柱都伤痕累累。

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栋洋楼建于1912年,103岁的它“身子骨”已经不行了,不仅骨质疏松,内部结构也已经松散得不行了。就拿木质楼梯来说,现在大家能爬上来,是修缮后的。“修缮前,整个木质楼梯都已经坍塌了,是用千斤顶顶上去的。”

接骨:木胎腐朽了?灌混凝土来加固

朱子平说,这栋洋楼“玄机”大了,100多年前,造这样一栋楼,没个几千两银子造不出来。

为啥?朱子平敲敲墙壁,又敲敲回廊上的廊柱,说,这栋洋楼建造的时候,做工极为讲究。在搭建的时候,先造了一座两层的木房子。而后,又在木房子外包上了青砖和红砖。“这是木胎房子,很少见。廊柱用的是比较大的松木。”

朱子平说,一般的老宅,由于相对潮湿,容易遭白蚁。但奇特的是,这栋洋楼,却不见白蚁踪迹。“为了修缮,我们对廊柱、墙壁进行了检测,发现里面的木结构由于历史久远,加上雨水腐蚀,很多都断了。”为了修缮,施工单位不得不把木结构已经腐烂的部位打开,然后动手术。比如廊柱,如果1米多处发现里面的木头腐烂了,就在两米左右,把柱子打开,然后浇入混凝土对它进行加固。

被包裹在砖墙内,如何发现里面的木头有问题?朱子平说,主要是看哪里的砖有破损,有破损的地方里面的木头就容易受到雨水等侵蚀造成断裂。

美容:老砖难寻?到外地拆迁工地“淘”

由于屋顶有10多个大洞,洋楼渗水、风化严重。就连里面的青砖和红砖也出现了残缺。“修缮的时候,采用的是最大程度的不干扰原则,如果老砖、木头都是好的,就不动。但有的地方砖头实在破损严重,只好替换。”朱子平说,但替换砖头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难题。窗户旁的红砖厚5公分,长24公分,廊柱用的青砖则是厚6公分,长28公分,这样的砖现在都停产了。“为了找到这种民国老砖,我们就到外地拆迁工地现场去找。”

朱子平说,一修才发现,这栋洋楼设计处处精巧。这栋洋楼24根廊柱都留有透气孔,这些透气孔一直通到房顶,和二楼天花板处式的气孔相通,这样加强空气流通,减少木质建筑受侵蚀。同时,如果有雨水,也可以顺着透气孔排出来,一举两得。“这次修缮,原本已经堵塞的透气孔都恢复了。”

二楼回廊上,还有阳光板。“经过檐下的遮挡,正午时阳光只能到达窗户底部,傍晚时也只能到达窗户底部上方10多厘米,既能保证采光,也能挡住西晒。”朱子平说。

“小姐楼”得名于张爱玲的祖母

这栋洋楼的标志牌有好几块,分别标注:小姐楼、张佩纶宅。其实,它们都是一个意思:张爱玲祖宅,只是“小姐楼”所称的小姐是张爱玲的奶奶李鞠耦(ǒu),而张佩纶是张爱玲的爷爷。“小姐楼,传为李鸿章女儿闺房,故名。据南京地方志登载,海校现址原是清代有名的张侯府,系江南提督张云翼所建。同治年间,此宅为张佩纶所购居。张在福建马尾中法海战败后,被李鸿章延入幕府,并以女妻之,当住于此。经过历史变迁,张侯府老屋已经无存,惟余此楼作为。”其中一块金属牌上写道。

100多年前,张佩纶在中法海战中战败,被贬官外放7年。回京后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此时的张佩纶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年过四十、官场失意、两位夫人先后离世。这样一位老鳏夫,却突然被李鸿章相中做了女婿。婚后,张佩纶与夫人李鞠耦一直住在李府。几年后,夫妇迁居南京,买下了位于南京城南原江南提督张云翼的旧宅,将这里改名“驯鸥园”(又名鸥园)。

而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就在这里出生长大,并在这里迎娶了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

抗战期间张爱玲曾专程来探访

“张爱玲祖宅原来面积非常大,南侧一栋为主楼,东西两楼各连着一个花园,占地150亩,如今只留下一栋‘小姐楼’了。”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历史变迁,其它老房子都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这栋103岁的小姐楼。

那么,张爱玲在这里住过吗?对于这个话题,有人说,张爱玲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但也有人说,张爱玲的父母因为受排挤,在张爱玲出生前就搬到上海去了。“张爱玲究竟有没有住过,已经没办法考证了。”

不过,张爱玲儿时常听父母提起南京,对昔日名门贵族的生活充满了探究兴趣。据说后来她曾在堂兄陪同下来到南京。当时南京已经沦陷,张府大门口挂着汪伪政府机关的牌子,张爱玲徘徊流连于自家旧宅外倍感凄凉。

从张爱玲的文字里,同样可以窥探到她对祖上辉煌的尊崇之情。晚年作品《对照记》里,她写道:“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者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

洋楼10天后修缮完工,将用于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栋洋楼预计8月21日左右将修缮完工。修缮后它将作何用?运营方江苏海院伯利兹科技园相关负责人雷宁表示,将来它将用于文化产业,主要是交流研讨和办公使用。“附近市民也可以过来参观。”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朱状元府、小姐楼外,南京还将对李公祠后堂进行修缮。李公祠位于四条巷内,是李鸿章辞世后,慈禧太后拨银两建成。目前尚存院墙、照壁、大殿和后堂等。如今114岁的后堂,“身子骨”还算硬朗,“最主要的是漏雨,所以我们要尽快抢修。”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爱玲的亲属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