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歌海自不料里的歌?

为在全社会大力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引导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理念,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推介活动,评选出28部优秀科普图书,本期特推出这份书单,以飨读者。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宝石学的的来历、历史典故、地质成因、真假鉴别、价值和用途、仿制与优化等知识,囊括七大类近50种宝玉石,逐一为它们“立小传”。玉石有祖母绿、红宝石等名贵宝石,还有孔雀石、青金石等常见玉石,也有琥珀、煤精等有机宝石,以及罕见的紫龙晶、苏纪石等国外产品,鸡血石、寿山石等雕刻用石。该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和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姚义川推荐。

听李四光讲故事系列科普图书

听李四光讲故事系列科普图书包括《听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听李四光讲古生物的故事》《听李四光讲宇宙的故事》。该套图书从天体起源谈到地球内部的奥秘,从生命的演化讲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在李四光的带领下,脚踏实地,认识地球,探究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究竟拥有怎样的神奇力量;拥抱生命,认识古生物,探究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有怎样的传奇故事;仰望星空,认识宇宙,探究遥远的星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丛书展示了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提出了科学探索的思路方法,倡导了求实创新、独立思考、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兼具知识性、趣味性。

《46亿年,穿越地球》

该书用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插画,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地球46亿年历史。全书分6辑47个小专题,内容包括:地球诞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多少物种,它们是怎么进化的?人类居住的陆地是怎样分分合合的?……该书还介绍了奇形怪状的岩石、五光十色的矿物、冰川流过的痕迹、动植物们留下的化石等。

中国珍稀物种科普丛书包括《大熊猫的故事》《藏狐的故事》《黑颈鹤的故事》《娃娃鱼的故事》《野马的故事》《河狸的故事》,丛书以科学故事为主,漫画为辅,通过真实的动物活动节律、行为习性等进行故事讲述、卡通拟人的艺术加工。全书一个故事一个主题,尝试将故事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通过读故事、识动物,引导儿童了解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是一本知识丰富又生动有趣的亲子读物。

该套书包括《藏在地图里的百科·中国》《藏在地图里的百科·世界》《藏在地图里的百科·海洋》,既为孩子们提供了必备的国情知识,讲述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标志地点和文化特色;也为孩子们介绍了地球上著名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七大洲的国家和自然风貌;更为孩子们探索辽阔海洋,了解海洋资源与无穷奥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一起出海吧:海豆大洋科考记》

该书是以“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教授带领的团队乘坐“张謇”号科考船出海驶向新不列颠海沟,进行为期40余天的科学考察活动为背景创作的科普绘本。书中以主人公海豆,一个8岁小女孩的视角向广大读者展示向深海进发的科学活动的全过程。

该系列绘本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为科学原型,用儿童科普绘本形式,讲述了鱼龙大叔(原型为巢湖鱼龙)与小石头(原型为岩寺皖南龙)两位主角,在矮小谷经营“恐龙旅社”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热心与爱心,帮助过往客人和周围居民解决各类困难的智慧故事。

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的标本图片和生动形象的手绘图片,向读者介绍了有关矿物的科学知识。书中穿插了“小思考”“小知识点”“动手连一连”“标本背后的故事”“趣味小实验”等特色内容,用扫二维码看视频的形式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向读者传递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成矿地质体及地质力学科普丛书

该丛书是成矿地质体及地质力学系列专著的延续和补充。其中,《野外探宝》以通俗易懂的图表讲述野外探宝和地质找矿的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我们守护的世界——勇斗暗夜大魔王》以黄金之子在众人帮助下与暗夜大魔王斗智斗勇守护地球的成长之旅,激发读者保护地球环境,学习矿产富集成矿基础地质知识。

该书是普及地质图基本知识的科普图书。作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地质图的基本概念、来龙去脉和表达内容,以及地质图的制作与用途;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地质图是地质科研、地质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调查等各种地质工作的基础图件。该书旨在让读者通过阅读地质图读懂地球的故事,了解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该书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团队的成果。全书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命名八个章节,以故事化的片段、趣味化的语言介绍了可燃冰的基本概念、研究历程、勘探方法、开发技术和环境效应等知识点,并将研究团队最新科研进展和发现融合其中,是一本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普读物。

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和山东省委宣传部重点主题出版物项目,共分4册:《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挺进深海·潜航一万米》《耕海牧渔·奋楫千重浪》《定海神针·决战新要地》,系统呈现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历史演进、技术攻关、最新成果等内容,是海洋意识教育、知识普及和海洋强国理念提升的科普读本,是向青少年以及社会各界普及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的优秀科普读物。

这套书以具有代表性的科考船、卫星、潜水器、港口、跨海大桥、海洋牧场等为载体详细介绍海洋科技创新、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历程、科学原理、背后故事、重要成果等“小水滴”,反映我国海洋工作者为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所做的贡献这一“大光辉”。

该书汇聚了珠峰科考、测量、登山方面的专家智慧和最新成果,以“认识珠峰”“科考珠峰”“攀登珠峰”“测量珠峰”“保护珠峰”五个篇章,全景呈现珠峰的壮美与神奇,再现了珠峰历次科学考察、登山、高程测量的艰辛历程,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

《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

该书融合了古典诗词赏析与地理科普知识,精选百首诗词名篇,基于空间顺序和地理景观类型编排,共有黄河、长江、大地、大海、名山、名城和名楼7个主题。每篇诗词的阐释,分为原诗、注释、诗人卡片、地理卡片和“大诗兄说”几个部分,将地理知识与诗词赏析融会贯通。

该套丛书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编写的地学科普系列读物,立足江山市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地学知识,传播地学文化为目的,面向社会大众,选择手绘图本、散文漫画和地质志三种表现形式,采用不同语言风格编写而成。

该书基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取得的海量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创作出版,收录图片179张、参考文献231篇次。全书既科学严谨地描绘了雄安新区的地文特征,又生动活泼地再现了白洋淀的人文历史,并有理有据地探讨了地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

该书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生动地讲述了与地球有关的科学知识,如地球的诞生过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月球的形成、大陆漂移与海陆起源、岩石风化、丹霞地貌等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读者客观认识地球的演化规律,树立积极向上的自然观。

该书从梳理矿物学发展历史入手,介绍矿物的基本性质,聚焦矿物家族,以通俗活泼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细致的手绘图件、趣味十足的实验,向读者展现五彩斑斓的矿物世界、变幻莫测的矿物几何、个性十足的矿物材料,以期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

该书开篇《生死星球》讲述地球简史,引出“生命大爆发”和“生物大灭绝”的科学问题。中间五篇分别论述了气候环境多变的显生宙发生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分析前因后果,串联起生物演化序列。结篇主要讲述了以人类为主角的新生代哺乳动物的故事。

这是一本不停往外“蹦问题”的科普书。作者参加过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书中精心挑选了远洋科考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经历,从“抓娃娃”一样的常规大洋科考,到身穿“霸气装备”的我国第一台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再到神秘的深海“臭屁城市”。

《我的第一套地球纪录片》

《我的第一套地球纪录片》由《走进动物世界》《谁是地球之王》《探索行星地球》三卷本组成,具体包括宇宙探索、矿物宝藏、地球活动、天气谜团、恐龙王朝、昆虫王国、天空之鹰、人体揭秘、鸟类天堂、鲨鱼家族、鲸类世界、哺乳动物十二大类自然资源知识内容,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资源的热爱之情、对地球科学的探索之心。

《物种起源·现代注释版》

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看待自然的方式;现代生物学家为《物种起源》正文添加了1000多条注释,用现代眼光检视、讲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让读者不但领会达尔文的卓见,而且明白他的各种理解背后的缘由。

内蒙古自然资源少儿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包含动物、植物、矿物及古生物四个主题,着重介绍了它们鲜为人知的有趣知识。根据内蒙古自然资源与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区陈设,结合图文说明将内蒙古的动物、植物、矿物、古生物全覆盖,讲述了拥有35亿年地质变迁与生物进化历程的内蒙古高原的古今故事。

“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自2010年开始对苏州地区湿地进行系统的鸟类监测。该书是第一本专门针对苏州本土的观鸟指南,描述了374种鸟的形态特征、生境习性、在苏州分布和居留时间,对鸟类最突出的细节进行了标注,很适用读者去观察、了解和记忆。

《跨越时空界线  对话远古生命》

该书以讲述48位有代表性“化石人物”以及他们鲜为人知“化石故事”的新颖形式,向公众普及古生物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思想、推介科学方法、展示科学魅力。全书五个篇章涵盖我国重点化石的发掘、修复、研究、收藏、保护、科普及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全方位展示中国古生物界各领域的风采。

玩转世界地质公园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以地学视角,从地质溯源、地质美学、奇象探索等方面,以通俗易懂的图解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别山、神农架地质公园独特的地质特征、珍贵地质遗迹、生态资源、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形成了一部基于地质演化、岩溶地貌的地学科普作品,唤起公众尊崇自然、爱护地球的意识。

该书是清华大学教授吴彤以人文的笔触,写就的一本理性与感性兼备的观鸟手记,较为全面地记录圆明园中的鸟类,展现了我国生态保护和防治的成就。书中,他不仅引导读者更加深入、科学地认识鸟类,还分享了鸟类的生活智慧与温情瞬间,记录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该书从龟裂自然现象的形成机理入手,提出了以地球自身热平衡为驱动力的地球演化新说——地球大龟裂。通过建立地球系统的热平衡方程,阐述了热平衡性态变化导致地球周期性冷、热变化的基本规律,对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板块起源、超大陆裂解、漂移和碰撞等一系列彼此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给出了系统性新解释。

(来源:i自然全媒体)

  【概况】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市南部(含鼓浪屿全岛),三面临海,与小金门诸岛和漳州大陆隔海相望,面积84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为106.2万人。下辖鼓浪屿、鹭江、中华、厦港、开元、筼筜、梧村、嘉莲、莲前、滨海10个街道办事处,设有98个社区居委会。思明区人文荟萃,厦门市历史名人郑成功、陈嘉庚,都在思明留下深深的足迹,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寺成为最烫金的“三张名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人均GDP首次突破20万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9.4%、16.2%,经济运行质量一季好于一季。

  【自然信息】思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蔬菜瓜果不断。按四季候温划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受海风影响,夏季基本无酷暑,日最高气温≥35℃的,每年平均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温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岛内平均霜日为8天,且为轻霜。岛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数12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平均达1878.2小时。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气候宜人。

  绵长的深水岸线,碧海、蓝天、沙滩、奇石、绿树、新鲜的空气、宜人的气候,为思明区成为中国最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区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也使思明区在创建全国强区的拼搏中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地理信息】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境域北纬24°26′~24°28′,东经118°03′~118 °13′,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市隔海相望,总面积84平方公里。

  思明区周围海域宽阔,港域面积达275平方公里,港阔水深,外航道水深达12~25米,宽1000米以上,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内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宽数百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港区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3公里。港外有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浯屿等一系列岛屿组成天然屏障,港内风浪小,可建万吨泊位约40个,最大可建10万吨泊位。港内潮差达4~6米,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淤积少。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年平均雾日30.8天,对航行影响不大。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思明区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岛内水资源总量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成为向厦门岛供水的主要水源。花岗岩丘陵、山地和沙滩,为旅游提供自然资源。

  思明为厦、泉、漳与台湾、东南亚交往的交汇处,又是与西方诸国交往的口岸,成了连接闽南传统民俗与台湾民俗、东南亚闽南华侨民俗的中心,又是西方民俗传播地,在长期的交流融会、兼容并蓄中形成独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人热情好客,喜结会社,注意礼仪,讲究文明,好义者多,公事易举。

  思明民俗中,清明吃薄饼,上元乞寿龟,端午飞龙船,中秋搏会饼,很有特点。既有传承,又有独创。思明民间有积极的传统俗信,也有消极的迷信陋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中的糟粕大多数已被时代所抛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厦门特区的发展,民间在继承发扬优良的传统民俗外,又形成不少富有时代气息的社会礼仪、生活习惯、道德风貌和节日新风。

  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国初年,建制设“思明县”。

  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立思明区。

  现思明区系2003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由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

  厦门市两大历史名人郑成功、陈嘉庚,都在思明区留下深深的足迹。辖区内拥有鲁迅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战遗址、华侨博物院、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墓园、人类博物馆等自然人文景观,还有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市重点中、小学等主要教育资源也集中分布在我区。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 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传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乡间小戏为主,后吸收南管戏、北管戏、京剧、福州戏的营养,发展为成熟的舞台剧。剧本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乌白蛇》、《吕蒙正》等,多强调忠孝节义。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种传统的曲调,杂碎调和七字调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

  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历史的生动写照。明末清初,闽南的歌仔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到台湾,吸收了台湾原住民音乐和客家音乐的元素,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孕育,在20世纪初于台湾宜兰创造出了七字调,并逐渐流传全岛。上世纪20年代,台湾艺人王银河、温红涂、戴水保等把七字调等台湾歌仔调传播到厦门。1926年厦门成立了闽南最早的两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等也先后到厦门、闽南演出。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留在闽南传艺并组建歌仔戏班。歌仔戏也由闽南、台湾的歌仔戏班带到了新加坡等闽南华侨聚居地。

  抗日战争时期,邵江海等闽南民间艺人又创造了杂碎调,推动了歌仔戏艺术新的发展。1948年闽南歌仔戏班“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入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欢迎,称为都马调。歌仔戏因此被称为“飞越海峡的歌”,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珍贵艺术。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等,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台湾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

  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早期只是一种装扮梁山 108将的阵头游行演出。后来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逐渐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水泊梁山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有宋江戏、竹马戏、傀儡戏三个戏班合并,名“三合兴”。三个剧种彼此融合,相互吸收,形成了以南音唱腔为主,兼容傀儡、竹马、北管声腔的合兴戏。在剧目上高甲戏吸收了北管戏许多文武兼备的剧目,风格更趋阳刚、明快,受到观众的欢迎。角色有生、旦、净、外、末、贴、丑七种,民间称“七子戏”;合兴戏多了武生、武旦这两个行当,民间便称为“九角”。“高甲”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人雅化之称。

  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具风格的剧种。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剧目《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等曾在全国戏剧界引起轰动。高甲戏丑行的表演分门别类,非常丰富,精彩纷呈。著名的高甲四大名丑柯贤溪(女丑)、陈宗塾(傀儡丑)、林赐福(布袋丑)、许仰川(公子丑)各怀绝技,为全国戏剧界所叹服。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多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板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等。

  高甲戏在清末就流传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至今在闽南民间盛演不衰。

  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

  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从宋朝开始,布袋木偶戏已经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厦门市南乐团历史:

  南乐为我国“四大古老乐种”之一,其起源年代:蕴藏于唐,形成于宋元,发展至明清两代已是非常繁荣。由于南乐的曲调清新幽雅、婉转柔和,清初曾到朝廷表演,深得皇帝赏识,被誉为“御前清曲”,因而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千百年来,繁盛不衰。

  厦门的南乐由晋江地区传入,有600多年的历史。解放初期,政府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应予保护的思路,将原“金凤茶座”的南乐演唱艺人进行组合,收为国有,成立了“厦门市南乐团”。厦门市南乐团于1954年成立,南乐团首任团长纪经畝先生,造诣高深,被国内外南乐界推誉为“一代宗师”、“南乐泰斗”。厦门南乐团得益于纪先生及白厚等名师的指导,即恪遵前法,又勇于创新。经四十余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厦门南乐团在器乐演奏方面,特别注重乐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巧于工细、脉络醒豁、节奏疏密有致、气韵饱满、音律精确、蕴涵丰富。尤其箫弦的洞天福地演奏技法,在南乐界倍受推崇。数十年来一直为国内外南乐界所称誉。在唱腔方面,讲究“字重韵轻”、“字正腔圆”、寓刚毅于婀娜,发音清丽秀雅。演员多经严格正规的艺术教育,能弹能唱,多才多艺。

  2.南乐团的发展:

  近代,由于厦门成为对外通商口岸,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各地民间南音高手聚集厦门寻求发展,这为厦门的南乐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又因南乐流传于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闽南人聚居地,特别是台湾地区,在数百年前,南乐就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而传播台湾、根植台湾,传承和保护南乐,将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唤起了无数爱国华人回国投资建设祖国的愿望与行动。

  厦门南乐团十分重视传统的继承与改革创新。已故的纪老先生生前整理出传统南乐曲目五百多首,并创作了许多新曲目。其中与音乐界同仁共同创作的器乐曲《闽海渔歌》被誉为南乐第十四套大谱。我团优秀演奏员王秀怡经过长期收集、整理、校编,于2005年9月出版的《厦门南乐指谱全集》,填补了解放以来厦门南乐指谱无成书的空白。该书一出版,即受到海内外南音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许多南音社团将该书作为了解、学习厦门南音流派的范本,为弘扬厦门南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她正着手于《南乐锦曲精选》的校编。

  改革开放三十年,厦门南乐团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内容,如:表演唱《出画堂》、《刑罚》、《厦门金门门对门》,音乐保留着南乐的传统曲牌和韵味,其表演却加进了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加强可看性;如90年代的大型乐舞剧《南音魂》已发展为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道白,以南乐为音乐基调的南乐乐舞剧,其时正是港台流行音乐、劲歌艳舞冲击大陆民间艺术最猛烈的时候,此剧演出后,引起很大的轰动;如:南音乐舞《长恨歌》,则是“以乐起舞,以舞和乐,情景交融,意境合一”的汉唐乐舞形式来表现。故事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整剧中无一句道白,完全以南乐和古典舞蹈来完成,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古老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做为厦门唯一的南音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则必须不断地进行艺术的革新和探索,创作出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好作品。通过我们这辈人的努力,能使古老的南音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剧团曾经获得的成绩和荣誉:

  厦门市南乐团曾代表福建省参加“华东区民间音乐舞蹈节会演”(1953);“全国第一届音乐周”(1957);“全国曲艺调演”(1958);“首届中国艺术节”(1987)、“中国首届曲艺节”(1991)和“中国第二届曲艺节”(1995)的演出。在1957年我团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时,还被获选进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八十年代,厦门市南乐团复团后,创作了洞箫独奏曲《千里共婵娟》、《听见杜鹃》、《闽海渔歌》;南音表演唱《浔阳江头》、《临江楼会》、《厦门金门门对门》、《昭君出塞》、《睇灯》、《百花图》、《沁园春·雪》、《迎龙小唱》等;创作大型乐舞剧《南音魂》、大型南音乐舞《长恨歌》。

  南音表演唱《沁园春·雪》、《迎龙小唱》等曲目曾赴京参加会演,受到奖励和赞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团创作的作品更是在全省、全国、国际艺术活动中频频获奖。

  1、1990年我团与市歌舞团、市剧目室联合创作大型南音乐舞剧《南音魂》,参加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节演出,荣获“优秀演出奖”、“音乐设计奖”等八个奖项。

  2、1991年,我团排演南音表演唱《刑罚》,参加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首届曲艺节演出,荣获“荣誉奖”。

  3、1993年,我团创作南音表演唱《临江楼会》,在参加福建省曲艺调演中,荣获演出一等奖、优秀创作奖、优秀作曲奖、优秀演员奖。

  4、1995年10月,我团创作南音表演唱《厦门金门门对门》,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获“创作、作曲、导演、演出及伴奏”五项“牡丹奖”;1998年5月,南音表演唱《厦门金门门对门》荣获福建省第二届百花文艺奖。

  5、2001年9月,与市台湾艺术研究所、厦门歌舞剧院联合创作大型南音乐舞《长恨歌》参加福建省第九届音舞节演出,荣获“特别奖”;2002年6月,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吴世安、袁荣昌荣获文华音乐创作奖;吴世安再荣获文华表演(演奏)奖。

  6、2002年3月,我团在马来西亚“首届国际华乐节”中,吴世安创作并演奏的洞箫独奏《听见杜鹃》,参加公开组的比赛,荣获金牌;王秀怡、吴世安、洪金龙、郑步清四人器乐合奏《梅花操》荣获金奖。

  在接待国内外政要及对外艺术交流方面硕果累累:

  1、1990年9月,我团应邀赴菲律宾演出,并进菲律宾总统府为阿基诺总统演出南音表演唱《刑罚》获得好评。

  2、1995年3月,我团为来厦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演出《梅花操》。

  3、1996年、2008年,我团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演出《出画堂》、《八骏马》;

  4、1999年4月,荷兰王国贝娅特丽克斯.威敏娜.阿姆哈尔德女王和克劳斯亲王举行南音演唱会,得到女王及亲王的高度赞赏。

  5、2004年、2008年,为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进行接待演出。

  6、2005年2月12日接待黄菊等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好评。

  自南乐团复团以来,陆续在每年的中秋节举办“厦门中秋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暨南音展演”等大型演出活动,接待了来自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南音弦友。

  我团曾应邀访问‘香港、澳门、菲律宾、新加坡、日本、法国、捷克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进行艺术交流演出二十多次。2004年2月赴法国巴黎,参加了中国“古乐精华”开幕式的演出和伊西市“中国文化年”演出月的活动。同年9月,南音乐舞《长恨歌》剧组应捷克“布拉格之秋”国际音乐会组委会的邀请,参加了第14届欧洲最著名的音乐节之一“布拉格之秋”的演出,是中国大型乐舞首次在捷克最高级别的剧院进行公演,演出结束后连连谢幕,引起的轰动实属罕见。通过这个国际舞台让欧洲人民了解中国古乐的价值和魅力,积极推动了厦门今后与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

  厦门市南乐团外观全景

  南音乐舞《长恨歌》获中国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新剧目奖

  南音乐舞《长恨歌》

  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面积1.88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镶嵌在厦门湾的碧海绿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鼓浪屿成为一扇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

  深厚积淀的闽南文化,加上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对话交流,鼓浪屿文化从融汇走向创新,不仅造就了历史国际社区的卓越品质,也对闽南乃至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鼓浪屿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著名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家林俊卿,著名钢琴家李嘉禄,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何碧辉,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他们在语言学、文学、教育、科技、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远播闽南地区、台湾、东南亚乃至世界。

  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内涵。改革开放后,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下从城市格局、历史建筑景观环境、文化艺术等不同层次展开的保护工作,使得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一座真实、完整的鼓浪屿。迄今岛上仍留存着千余幢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保留着热爱音乐的传统拥有“万国建筑博览“音乐之乡”、“钢琴之岛”等美誉。

  多年来,鼓浪屿是厦门旅游名副其实的一张烫金名片,每年都吸引着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览,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作为景区的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有良好的口碑和系列桂冠: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最美城区”榜首;2006年入选“外国人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金奖”;2017年,鼓浪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的小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厦门方言讲古是闽南方言的曲艺说书形式。它是厦门百姓闲暇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 “讲古”,原指讲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实已扩展为讲述古今一切民间故事。传统讲古的表演形式是艺人坐或站在讲古场里放着惊堂木的桌边,手执书本或折扇,用生动丰富、风趣诙谐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话、顺口溜或四句念等,伴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变化多端、动人心弦的语调和声腔,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其他肢体语言,必要时还拍响桌上的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述古今富于曲折变化的各种故事,刻画各色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民族和闽南地区的历史知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生价值观等。传统的“讲古”多以长篇历史故事为主,像《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演义》、《水浒传》以及《今古奇观》 、《警世通言》 、《拍案惊奇》等,新编的故事如《郑成功》以及《鲁迅在厦门》、《安业民》等。长篇故事,往往要讲述数日至数十日,由于说书艺人那敷演故事引人入胜的感染力和善于分截故事情节的技巧,使听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厦门方言讲古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清道光《厦门志》载:“说平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可使愚顽不识字者为兴感之用……”由此可见,起码在清代,讲古在厦门地区已相当兴盛了。讲古人不但有百姓中业余的能说会道者,还形成了一支职业的讲古艺人队伍。20世纪20年代,厦门方言讲古极盛,仅十几万人的厦门市区就有几十个讲古场。1938年厦门沦陷后,讲古场几乎绝迹,抗战胜利后陆续恢复。“文革”期间,厦门方言讲古受冲击,职业讲古无一幸免。但业余仍有人讲述。改革开放后,厦门方言讲古又逐渐兴盛起来。杨敏谋、范寿春等“讲古仙”已为人们所熟知。范寿春的《闽南话讲古》光盘有一定的影响。

  厦门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工艺。在福建泉州历史悠久,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

  答嘴鼓是闽南民间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近似我国北方的对口相声。它的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俚俗语,充分发挥闽南方言丰富多彩的音韵结构所构成的富有变化的音律美和节奏美,严格组织对白的韵语押韵,采用组织“包袱”的手法和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笑科”(爆笑料)等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从而取得较强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闽南地区各种形式的民间口头文学(如歌谣、顺口溜、四句念、韵故事等)是孕育答嘴鼓的摇篮。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宋集仁)吸取闽台民间文学的养料,创作了“四句联”、方言故事诗、拍嘴鼓等,奠定了答嘴鼓形成的基础。厦门林鹏翔学习蓝波里,并集中群众智慧进行革新创造,使答嘴鼓定型并走向成熟。目前答嘴鼓已成为闽台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并走出国门,在南洋群岛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流传开来。多年来,厦门答嘴鼓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它以闽南语韵语对话的形式,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来引人发笑,在笑声中表达一定的主题,它凭借语言的风趣、幽默以及韵语的巧妙运用和演员的演技来感染观众,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  

  答嘴鼓的作品和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如蓝波里的 《鳖缉飞机》、《侨乡伯甲匏仔螺》、《无稀奇》 等,林鹏翔的《唐山过台湾》、《庆新春》、《中秋月圆》、《吴真人》、《王爷婆》、《夫人属马》、《家已咬鼻仔》和《厦门烧肉粽》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答嘴鼓佳作。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 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传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乡间小戏为主,后吸收南管戏、北管戏、京剧、福州戏的营养,发展为成熟的舞台剧。剧本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乌白蛇》、《吕蒙正》等,多强调忠孝节义。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种传统的曲调,杂碎调和七字调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

  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历史的生动写照。明末清初,闽南的歌仔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到台湾,吸收了台湾原住民音乐和客家音乐的元素,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孕育,在20世纪初于台湾宜兰创造出了七字调,并逐渐流传全岛。上世纪20年代,台湾艺人王银河、温红涂、戴水保等把七字调等台湾歌仔调传播到厦门。1926年厦门成立了闽南最早的两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等也先后到厦门、闽南演出。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留在闽南传艺并组建歌仔戏班。歌仔戏也由闽南、台湾的歌仔戏班带到了新加坡等闽南华侨聚居地。

  抗日战争时期,邵江海等闽南民间艺人又创造了杂碎调,推动了歌仔戏艺术新的发展。1948年闽南歌仔戏班“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入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欢迎,称为都马调。歌仔戏因此被称为“飞越海峡的歌”,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珍贵艺术。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等,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台湾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

  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早期只是一种装扮梁山 108将的阵头游行演出。后来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逐渐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水泊梁山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有宋江戏、竹马戏、傀儡戏三个戏班合并,名“三合兴”。三个剧种彼此融合,相互吸收,形成了以南音唱腔为主,兼容傀儡、竹马、北管声腔的合兴戏。在剧目上高甲戏吸收了北管戏许多文武兼备的剧目,风格更趋阳刚、明快,受到观众的欢迎。角色有生、旦、净、外、末、贴、丑七种,民间称“七子戏”;合兴戏多了武生、武旦这两个行当,民间便称为“九角”。“高甲”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人雅化之称。

  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具风格的剧种。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剧目《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等曾在全国戏剧界引起轰动。高甲戏丑行的表演分门别类,非常丰富,精彩纷呈。著名的高甲四大名丑柯贤溪(女丑)、陈宗塾(傀儡丑)、林赐福(布袋丑)、许仰川(公子丑)各怀绝技,为全国戏剧界所叹服。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多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板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等。

  高甲戏在清末就流传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至今在闽南民间盛演不衰。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竞技游戏习俗。它起源于厦门,传说在明末清初已有中秋博月饼的习俗,后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等地。

  中秋博饼是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6个等次,获取大小不等的月饼(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饼8个,二举饼16个,一秀饼32个),是一项游戏法则公平、简单、有趣的竞技游戏活动。早期的博饼多以家庭为单位。在中秋佳节,全家团圆, 博饼怡情作乐, 共享天伦之乐;又希望团圆之后,各奔前程, 好运当头, 便将月饼改成为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同时结合古代博弈游戏的《骰子选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状元筹”游戏法则,全家同乐。

  鸦片战争后,厦门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闽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华侨出入境的口岸,此项活动也由家庭发展到亲友然后普及到社会群体,并传播到港、台以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侨华人聚居地。

  中秋博饼已成为厦门百姓中秋佳节家人、朋友、同事团聚时,增进亲情友谊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对促进消费,营造节日祥和景象,传承传统生活习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创作的给儿童诵读、说唱的儿童歌谣。它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所构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深受儿童喜爱,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闽南童谣属于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关于闽南童谣的起源、沿革,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福建地方典籍中记载着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听到闽地民间流行着《月光光》童谣。这首唐代童谣虽与今天闽南各地流传着的《月光光》童谣在文字上有些不同,但其主题和结构却十分相似,由此可见闽南童谣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宋元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大批移民向外迁徙,闽南童谣也跟着流传到了广东潮汕、海南省以及台湾等地区、甚至远涉重洋,传播到南洋许多国家和地区。

  送王船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起于滨海渔村的“海醮”习俗。保留着比较浓厚的原生态形式。

  闽南送王船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爷,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保护神,而非“瘟神”。

  送王船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厦门送王船习俗以同安区西柯镇吕厝村、海沧区钟山村和湖里区钟宅村三个地方的规模较大。2008年,同安区西柯镇吕厝村所送的是第149任王爷,依四年一次推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厦门送王船一般是三到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确定在固定的农历月份中的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依序有王船的制造、出仓、祭奠、巡境、焚烧等。王船或用杉木制成,或用纸制。造船开始要举行场地洁净和驱邪仪式,整个王船制造过程不允许妇女和闲杂人员靠近现场。王船出仓仪式在凌晨子时开始,请来道士举行诵经法事,再把王船移到一块空地,然后竖起桅杆和风帆。此时,人山人海围观祭拜,鞭炮连天。第二天,信徒们带着祭品早早地前来参拜王爷和王船,然后由无数“阵头”开道,众人簇拥王船巡境,沿途人家皆树灯竿,燃鞭炮祭拜。

  王船最后停放在海边旷地,装上柴、米、油、盐以及各项生活用品。船的四周则堆满金帛纸钱。傍晚道士在船边举行法事,并引领村庄主事人祭拜王船,礼毕即在海边焚烧。也有的地方则是将王船推送入海,任其随潮而远去。

  疍民,分布于我国浙、闽、粤、琼等省沿海、沿江地带,他们终年浮荡江海,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随处栖泊,逐潮往来。疍民最早是古百越族的后裔,民间有山畲水疍之说。

  厦门岛西南隅的厦门港是疍民集居地之一,明末清初疍民大批从九龙江流域来到这里捕鱼或造船为生。据乾隆《鹭江志》中的《鹭岛水仙宫碑记》载:“鹭门田少海多,居民以海为田,恭逢通洋弛禁,夷夏梯航,云屯雾集。鱼盐蜃蛤之利,上供国课,下裕民生”,这就说明厦港在清初时就成为全国较有名的渔港。

  厦门疍民现集结于今思明区厦港街道,他们与其他地方来厦的渔民一起,通过长期的磨合交融,创造了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忌说:“翻、沉、破、死、灭、熄、离、散、倒、空”等字;日常在船上吃饭,饭后不能将碗倒放;吃鱼不准乱翻,小鱼整条用筷子夹到自己碗里吃,大一点的鱼,上面的鱼肉吃完了,要先把露出的鱼脊骨夹掉,然后再吃下面的鱼肉,这是顾忌有翻船之虞;有的饭后还把手中的筷子在碗里绕了几绕,再放下筷子,表示渔船绕过了暗礁和浅滩,然后渔船停泊就安稳可靠了。疍家特有的海上公德,就是在海上发现漂流的尸体,必须想方设法带回渔港妥善处理。厦港的“田头妈”,就是专门处理这种事情的小寺庙。

  长期以来人们把厦门疍家女、惠安女和浔埔女称为 “福建三大特色女”。厦门疍家出海捕鱼都穿上自制的 “油衫裤”,是用本色的龙头细布,按各人的身材量体裁剪,先在特制的红柴汁中染浸,擦两遍桐油,再涂上一遍面光油。这样的油衣裤穿戴起来十分舒适方便,能经受风雨和海浪的侵袭,经久耐用且独具特色。他们在海上结婚,疍船相靠,女到男船,增添一艘夫妻船。疍家姑娘头饰,头上用红纱线盘成“烟筒箍”。他们创建大钓艚渔船,成为闽南定型的捕鱼船。疍民尊崇中华白海豚为“妈祖鱼”和“镇港鱼”。厦港疍民习俗丰富独特,蕴含了深厚的疍家历史文化,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平郡王信俗 

  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郑成功在海峡两岸享有极高的威望,每到春秋二节,台湾、香港等地的郑氏宗亲都会来烧香祭拜。从形式上看是民众对郑成功的崇拜采取祭祀的方式,但民俗上却是闽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联系海峡两岸乃至海外郑氏后裔的一种文化纽带。

  素菜制作技艺(厦门南普陀)

  南普陀素菜原为供佛素斋,供僧人和信众吃斋所用。后经不断传承与完善,融闽南特色的素食与宗教文化信仰于一体,逐渐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素食文化。南普陀素菜以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坚持素料、素作、素名为特点。既讲究色、香、味、形,更讲究素菜之名。菜名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素食文化的悠久底蕴。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其历史悠久、文献浩瀚、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福建自古有古琴流派,传承至今,脉络清晰,传承有序。

  埙是古人技法乐器,管乐器里边全世界最早的在全国6700多年以前出现的古乐器。在西安的半坡出土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该种乐器,那时候是将其用做打猎用的集合人的像号角一样的工具。当时只有一个一个小3度的孔,后来就发展到当做乐器来使用。商代的时候埙已经发展到五孔,该五孔以后就成为一种正式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五孔再也没有发展,明清时代埙就失传了。

  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厦门)

  据《成都满蒙族志》和四川地方志《蒙古族世医特呼尔氏史略》碑记,何氏骨科系蒙古族特呼尔氏创立,迄今已三百多年历史,融蒙、满、汉族医学和西医骨科学及武学为一体,独树一帜,疗效卓著,饮誉中外。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为何氏骨科三大流派重要分支之一。

  宋江阵是民间武术团体演练形式,是集南少林武术和舞蹈、杂技为一体的广场表演项目;源于明代抗倭斗争中的军旅步战武术阵法和乡团训练,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化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一种武舞结合的演艺阵头。金门的宋江阵是从厦门同安传过去的,故其宋江阵演武模式与厦门地区基本相同。

  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

  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从宋朝开始,布袋木偶戏已经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跳鼓舞俗称花鼓弄,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相传起于春秋时期,在泉州广泛流传据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 古老的跳鼓舞以鼓为主,技艺高超,潇洒奔放,但各处表演形式不尽相同。最具影响的,是流传在泉州城内及其附近晋江、石狮、下南安的"旋鼓舞"和南安县诗山镇凤坡村的"凤坡跳鼓"。 跳鼓舞主要用于谒祖、晋寿、佛诞、庙会、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动。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珠绣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艺逐渐失传。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均采用闪亮夺目,五彩缤纷的玻璃珠子和电光胶片,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

  松筠堂药酒配制工艺

  松筠堂药酒及其传统配制工艺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松筠堂药酒是一部活的酒史。该药酒的传统配制工艺由清朝举人、名医翁朝言所研创。翁朝言作为鼎鼎大名南少林五祖拳创派大师蔡玉明的入门弟子,是当时的武举人,也是闽南及东南亚一带著名的拳师。

  厦门贡鱿鱼手工技艺

  本港鱿鱼是厦门著名海洋产品,个小、肉厚、鲜嫩。贡鱿鱼是厦门民间名小吃。其以优质新鲜本港鱿鱼为原料,工艺精湛:由木炭将其烤熟,再置于案板经木槌反复敲至疏松,最后制成薄片。吃时蘸酸辣醋,味道鲜美。

  福建闽南和台湾一脉相承,自古以来就有崇龟的习俗,他们把龟看成能带来幸福生活的圣物,当做福、禄、寿、喜、财的吉祥象征。“龟印”是用来制作一种“龟”形祭祀糕点的模具,制作这种模具的工艺即为雕龟印,它是闽南的一种民间传统手艺,至今已传承了五代人,百余年历史。

  通背劈挂拳发祥于河北沧州盐山县大左村,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属于北少林拳种。

  1934年,通背劈挂拳第六世祖孙振寰挟技南下,在厦门创办了“通背武术社”,留传下来的鼓浪屿通背拳套路有57套,其中拳术有梅花架、功力架、抹面拳、青龙拳、八挂拳等17套,器械有达摩剑、六合枪、春秋大刀、三节棍等20套,徒手对练有桃花伞、十二连锤、八步钩等8套,器械对练有大刀破枪、 三节棍进枪、三节棍擒枪等12套,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鼓浪屿馅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起源于18世纪,独特的口感归功于其传承百年的配方及工艺纯手工制成,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传统制作技艺由二三十道独特工序组合而成,用料精良、制作考究,色、香、味俱佳,掰开清晰可见六到八个层次的饼皮,彰显了传统制饼工艺的巧夺天工。

  南普陀素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南普陀素饼源于明代,为祭祀礼佛之贡品并世代相传,其制作技艺秉承天然、营养、科学、健康、环保的养生理念,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选料讲究:均采用优质原料,馅料自己生产,有独门的配方和工艺,并严格按佛家素食要求采购并使用;二是制作精细:纯手工制作,主要有制馅、泡皮、搭酥、擀皮、包馅、定型、烘烤等环节;三是外观均匀有质感,产品呈扁圆形,色泽均匀,呈金黄色;表皮有层次感,皮薄馅多,厚薄适度,口味香醇,甜而不腻,有“厦门素饼之首”的美称。

  叩击法源自拍打法,记载于北魏时期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的《易筋经》。到了清代的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医宗金鉴·正骨手法·外治手法篇》中对振梃法的描述,近似于现在的拍打法。李氏经络叩击法的历史悠久,至今已100多年,它是用羊角、木槌或木棒制成的拍子点蘸祖传外用叩击液,在人体各部位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拍打的保健方法演变而来的,是按照一定的部位、力度、节奏、路线叩击,从而达到保健目的。

  剪纸(思明区)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五祖拳是武术南少林拳的一种。据唐许稷的《闽中记》等资料记载,在唐代少林武术随着佛教禅宗的南传也已逐渐在闽南地区盛行。清末泉州人蔡玉明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门派拳法的特点而创立“五祖拳”又称“五祖鹤阳拳”。五祖拳总体可分为权术套路及对练技术等内容。拳谱套路有80套,共120多个动作。套路的组合讲究精神气力,脚步手法,着重于攻防兼顾,进退有据。对练徒手技术转变灵活,善于利用压技、撬技等各种技法连粘,如太极推手,以柔克刚,以刚制胜等。

  闽南语汤头歌诀,是运用特有的闽南语韵律唱诵七言的《汤头歌诀》,方便汤头歌的记忆、传播和理解。《汤头歌诀》是清康熙年间的老中医汪昂整合中医古方编撰而成,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闽南语汤头歌诀》的韵律自古有之,汪昂编撰完成《汤头歌诀》之后,厦门地区就有人将这样的韵律嵌入歌诀中,指导中医学习和临床应用,传唱至今。

  盆景艺术源于我国秦汉、成熟于唐宋,南宋传至日本,近代流播欧美,现代已风靡全球。在我国有苏派、川派、粤派、微派,扬派,闽派等盆景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盆景艺术获得新生,各地残留的盆景枯木逢春,代表性艺人有扬州万觐堂、苏州朱子安,广州孔泰初,厦门耐翁等。闽派盆景技艺从盆景的素材选取、技法、栽培、造型、审美、创新、风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完善,探讨南北技艺之所长,汇集盆栽技艺于一体,独树一帜,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派盆景艺术,并在全国盆景界占有重要席位,派盆景在福建尤其是闽南的厦门、漳州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

  许通海微雕 

  许通海微雕属传承项目,石艺双绝,独树一帜,为国粹塔尖艺术。四十年来,他全凭肉眼、意念和感觉运刀,每平方厘米刻500余汉字,能在一部微雕作品融入超百万字经典华章,是寿山石立体微雕和九龙璧硬玉微雕的创始人。他创新发展了平面微雕、立体微雕、软微雕、硬微雕、奇石微雕、多国语种微雕、多重艺术融合微雕,其作品具有原创性、唯一性、文化性、典雅性、艺术性、唯美性、思想性和新、奇、特、珍、绝等特点,集前人之大成,被誉为“东方神雕,中华一绝”。

  依《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于户”。依《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近世于冠礼鲜能行者,郡中惟一二礼法之家偶一举行。民间则男女年十六延巫设醮,告成人于神,谓之‘做出幼’。”泉州七夕节,其节日活动内容原为乞巧,后来转化为“七娘妈”做生日,俗称“七娘妈生”。依据《泉州习俗做十六岁》,书中记载:“传说中七娘妈是主管妇女幼童的,有送子、催生、养生、乳母、痘疹、眼光、蒙引七位娘妈,会庇佑各家各户的小孩子顺利出生及茁壮成长。闽台两地皆是藉由成年礼使壮丁进入社会体系,承担家庭责任,意义更加不同。

  延绳钓(放绲)渔法 

  延绳钓渔法,俗称“放绲”,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捕鱼作业方法,也是一项取之有度的传统生产技艺,凝聚着世代渔民与海洋渔业资源共生共荣的精神和智慧。延绳钓的钓具主要由母线(绲身)、子线(缭下)、钓钩和浮子组成,在绲身上面每隔一定间距延放缭下,在缭下末端系结钓钩,钓钩搭有鱼饵,鱼饵悬浮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诱鱼上钩取得渔获。

  海普习俗是近水而居的渔家疍民保留的一种习俗,据乾隆《道光志》卷十五载:“鹭门田少海多,民以海为田,自通洋驰禁、夷夏梯航,云屯雾集。鱼盐蜃甲之利,上裕课而下裕民”,“七月朔起‘各社里设醮作盂兰盆会,俗名普度,祀无主之魂”。可见清一朝厦门乃至闽南沿海是以海洋作业为主。而当时海洋作业的群体对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低弱的,因此每逢海战或自然灾害发生时则死伤巨众,而清代也已经有普度习俗。

  厦门城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建城即设城隍,厦门城城隍是厦门城市文化发源地厦门城的精神化身,城隍信俗随着厦门城百年变化中延续,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其中城隍信俗以爱国主义精神“英雄崇拜”为核心,包含城隍圣诞、城隍夜巡、中元普渡民俗慈善活动、元宵乞龟、城隍祭典、重阳拜斗祈福等特色民俗,如今已然成为维系海内外华人侨胞的重要情感纽带。

  “何厝小操队”的形成据村中史料记载及老一辈口口相传,可追溯到明朝末年期间。何厝地处厦门东部沿海的最前线。明朝末年,匪盗四起,日本浪人结成的海盗集团不时侵犯厦门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外围设有防御军营,称之为“郑厝”与“郑边”(至今何厝村仍然生活着郑姓族人的后裔)。村中民众自发组织乡团筹集武器,习武练兵保卫家园,抗击倭寇匪盗。当时郑家军将士时常在营地中操练阵法、武术,村中部分有志之士频频向军中将士请教,并获得将士们的认可,授之于简单的防御阵法,如:藤盾防御等。鉴于此乃由官兵传授,且这些阵法均由何厝村民小团体所构成,故称之为“何厝小操队”。随着政局逐步稳定,“小操队”逐渐成为一个民俗活动沿袭下来。

  木偶戏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闽南铁枝木偶艺术又称闽南铁线木偶艺术,俗称“尪仔戏”,它由皮影戏艺术改良而来,填补了皮影戏不能再亮处表演的不足。在表演中,作为艺术造型的铁枝木偶是表演的主体,演员通过操控铁枝木偶上的铁枝进行表演,让铁枝木偶的表演动作更具艺术性,一尊木偶需要由三人配合,分别操纵木偶的头部、腰部、手与腿,且需要和谐统一连贯的动作配合以及默契的演唱台词、对白合作,每个人都要会唱、会念、会做,并配以音乐达到优美的视觉效果,让表演的戏曲人物活灵活现,引起观众共鸣、认可与关注。

  闽南杖头木偶艺术是一种古龙的汉族传统戏剧,古称“杖头傀儡”,又称“托偶”、“托戏”、俗称“三根棍”。闽南杖头木偶高约1米,装有三根操纵杆,两支控制左右手,中间称为“命杆”控制木偶的头部与身躯表演。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强烈的汉民族风格和浓郁的闽南生活气息,是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

  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沙坡尾是厦港街道辖7个社区之一,毗邻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其名来源是因为这是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而且各处的沙子都会流到这里来.早期的厦门港是一处弧形的海湾,这一带海湾呈月牙形,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称。沙坡尾市集是由艺术西区团队独立创办的市集品牌,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市集活动,是厦门最早、最大的创意市集平台,聚集了百余家年轻创业者。自2014年5月1日发展至今,积累了一大批的年轻设计师、创意潮人、文艺青年及年轻艺术家,他们通过创意市集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将市集作为他们创业和尝试梦想的舞台。 

  公交线路到沙坡尾,有3个站点:

  1、厦大西村站,到那边的公车比较多,路线:B1、B3、B5、B11、2、20、21、22、29、47、71、86、92、96等,下车后,往厦大医院方向行走,步行约500多米到达沙坡尾范围。

  2、中华儿女美术馆站,公交车路线:71、86。

  3、沙坡尾站线路为:B5、71、86。

  云顶岩,是洪济山的主峰,高339.6米,为厦门岛上最高峰。乾隆《鹭江志》称:“其绝顶有观日台,四望环海,鸡鸣时,观日台火轮从海中跃出,甚奇”。明末,郑成功踞守厦门时曾增筑一瞭望台。旧时,游人登台看日出奇观,称“洪济浮日”。因风光奇美,故列原厦门“大八景”之首。现因洪济山少为人知,云顶岩则家喻户晓,故名“云顶观日”。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在绝顶修了新的观日台,登临斯台,云顶岩耸立于群峰之上,颇有苍山如海的感觉。山下东海里的金门诸岛一字排开,散落在厦门的外围,宛如一群卫士护卫着厦门,挡住了太平洋上的风浪。偎依在沙滩上的环岛路,如玉带般将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台湾民俗村、金山松石、国际会展中心、何厝香山等串连了起来,展示出厦门正在实现新的跨越。 

  入夜,站在“云海山庄”平台上眺望厦门市区,员当湖的“渔火”已经不见,只有璀璨的霓虹把厦门上空照得五彩缤纷,光芒四射。大海里的金门岛,灯火摇曳,在黛色的海空里闪烁,甚是瑰丽,引发无尽的遐想。 

  从东渡港牛头山跨过火烧屿,到海沧石塘的排头门,架起了一座亚洲第一的海沧大桥,营造出厦门一处新的景观。

  大桥于1996年12月动工,经三年努力,于1999年12月竣工,造价28.74亿元人民币,可抗8极以上地震和14级以上强台风。

  大桥为三跨连续全飘浮钢箱梁悬索桥,全长约6000米,主桥3140米,主跨648米。钢箱梁全长1108米。钢箱梁宽(即桥面宽)36.6米,高3米。分11类94节拼接而成,其中标准箱长12米,重157.5吨,最轻的127.4吨,最重的206.6吨。大桥有140米高的双塔,上架两根主缆,主缆由99股1万多根钢线组成的,由吊杆把主缆和钢箱梁拉住,钢箱梁与海面净高55米,5万吨巨轮可自由通航。用这种技术建造大桥,世界上属第二座,亚洲是第一座。大桥凌空飞架,俊美飘逸,银灰色的桥身,与蓝天、碧海、红花、绿树融为一体,宛如一道飞虹,架在厦门西海上,成为厦门再腾飞的翅膀。

  “东渡飞虹”以海沧大桥为中心,由大桥东岸景观游览区、火烧屿生态游乐园、太平山庄休闲度假区组成。

  东岸观景游览区,主要是牛头山公园和东引桥游览区,区内有桥梁博物馆、人工山体叠泉、攀岩登山和自然绿化景观,是观大桥、观西海、观市区的制高点。

  火烧屿游乐园,主要是一个以自然与生态、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科普环保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休闲岛。园内有以西锚碇“青少年科技馆”为中心的科普教育区,以岛上林中小道为主体的山林怡情区,以岛上四个湖为主景的“四湖印月”区和彩岩观赏区。

  太平山庄休闲度假区,位于大桥西北太平山脉末端临海,山体植被茂密,视野宽广,海湾环抱,环境优良,从这里看厦门西海、厦门市区和海沧大桥,有宽敞的视角享受,达到天、地、人的和谐境界。

  “东渡飞虹”有独特的优越环境,它处于厦门西海的中枢,南有鼓浪屿、大屿、猴屿、兔屿,北有镜台屿、猫屿、宝珠屿,下有火烧屿,远处有青屿、浯屿和担屿。无论在牛头山顶、火烧屿观景塔、太平山别墅天台,还是在海沧大桥上,翘首北望,只见五条山脊,如五条巨龙,呼啸腾跃而来,交汇于宝珠屿,形成“五龙夺珠”的非凡气势,形成湖里、集美、杏林人气旺、财源盛的聚宝盆。举目南望,如珍珠般的岛屿撒在翡翠碧玉盘里,依偎在厦门的怀抱,它们与厦门岛一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创造了无穷的财富。目光所及,那林立的高楼、锚泊的巨轮、进出港的飞机,连同沸腾的国道、翠绿的西堤、锦绣的白鹭洲、繁忙的东渡海沧港……织成了厦门的繁荣和富裕。人们已经从这里看到二十一世纪厦门的再辉煌,看到厦门人灿烂的未来。

  皓月园,是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主题公园,占地2.5万平方米。1981年,为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省、市政府决定在鼓浪屿建一座郑成功雕像。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女雕像家时宜教授负责创作,要求让进出厦门港的海轮、鹭江道的行人和到鼓浪屿的游人,都能看到这尊雕像。

  时宜教授与厦门大学、福建省博物馆的雕塑家李维祀、孙锡麟、王继权、曹恒组成创作组,选定覆鼎岩为雕像站立点,用优质“泉州白”花岗石精雕而成。雕像高15.7米,重约1617吨,由23层625块花岗石拼成,可抗12级以上台风和8级以上地震。雕像肩披披风,手握宝剑,拔地凌空,远视东方,凝重伟岸,英姿勃发,显示了郑成功威武刚毅的统帅风范,踏平怒海的英雄气概!

  围绕雕像,又建了《闽海雄风》青铜浮雕屏和郑成功诗碑廊。

  《闽海雄风》长13.5米,高4.7米,重18吨,是国内最大的一组历史人物青铜群雕。群雕前景突出郑成功横刀立马率部将马信、陈泽、杨朝栋、陈广等绕勇善战的雄姿,背景是浩浩荡荡的藤牌军。人物造型层次分明、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使人感觉到战旗飘舞、铁马奔突、刀盾撞击,士气旺盛,气势恢宏。浮雕屏两侧配以诗词,屏前又置一基石,把军盔、宝剑与和平鸽组合在一起,立意深刻,既有逝去的历史风尘,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国内还有南北两组郑成功碑廊,北碑廊刻有郑成功的八首诗作,其中四首是他的手迹。郑成功的诗颇富哲理,并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壮志凌云的理想。南碑廊篆有包括康熙皇帝、台湾巡抚和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楹联、诗作13首,客观地评价了郑成功。

  国内还有郑成功微雕展览馆,珍藏20个品种数千件微雕艺术品,均以郑成功抗清复台为题材,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皓月园以雕像为核心,辅以仿明风格的建筑群,蓝色琉璃瓦配以石门、石柱、石埕、石阶、石拦和石径,与蓝天、沙滩、海潮、树木、巨岩构成美丽的图画,烘托出幽雅壮美的环境。

  筼筜湖旧名员当港,原与大海相通,七十年代围海造田,筑起浮屿到东渡的西堤,从此,筼筜港成为内湖,湖内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湖中台地40万平方米,取名白鹭洲,有小商品古玩中心、餐饮、娱乐设施和白鹭洲公园。

  白鹭洲公园分中央公园和西公园两部分,是厦门最大的全开放广场公园:

  中央公园,面积5.9万平方米,1995年开放,以游人回归自然的观赏要求为主题思想。白鹭女神雕塑立于园南游艇码头,雕像高13.6米,是厦门的标志性雕塑。雕像前的广场上有广场鸽,亲近游人,自然温馨。

  西公园面积10万多平方米,1997年香港回归时建成。内有回归石、生肖石柱、音乐喷泉广场和音乐露天广场。

  筼筜夜色从古景“员当渔火”演变而来。从前,筼筜港里渔船每晚回港排列岸边,月黑之夜,一船一灯,倒影水中,摇曳飘忽,时明时灭,闪闪砾砾,景色奇丽。西堤筑成后,渔火消失。如今的“筼筜夜色”以白鹭洲为主体,以人民会堂为中心,以文物博物为历史文化蕴涵,以湖两岸高楼群为背衬,以仙岳山为屏障,以周围众多带状、块状公园和林带绿地为幅臻,以雕塑、花木、海潮、白鹭为点缀,以时代意识、新潮时尚为趋向,集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健身、购物、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厦门新旧城区的中心带,是人们来往的集散地、理想的休闲地,又是厦门日新月异发生巨变的见证。

  胡里山,突出于厦门岛南部海边,地势险要,与对岸的屿仔尾、龙角尾形成封锁厦门港的绝妙犄角,从明代起就设有炮台,派兵驻守。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3月8日,胡里山炮台正式动工,经过二年八个月的建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1月8日竣工。炮台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设东西两个炮台,安放主炮和护炮。台面用鸟樟树汁、糯米、石灰、纸筋、砂石拌和的“三合土”夯筑而成,异常坚勒,可免敌方炮弹爆炸引起碎石伤人。两炮台之间有隧道互通,中间存放炮弹,至今存有29枚,士兵活动安全隐蔽。隧道出口处连着下面的二座兵营,中间为操场。炮台安装两尊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制造的全钢炮,口径280毫米,炮重50吨,炮长13.13米,炮轮轨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炮台现存东炮台大炮一尊,护炮二尊。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西炮被拆毁。

  1999年冬2000年春,中国文物专家、军事科学学者,多次莅临炮台考察,认定胡里山炮台的28生克虏伯大钢炮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海岸炮,“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入《2000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并于2000年8月24日在上海“2000年大世界吉尼斯纪录颁证晚会”上公布,获“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这是我国以文物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的第一例。 

  1997年9月,胡里山炮台与外商合作设立了“荣光文物宝藏博物院”,院内分为世界奇石陈列馆、世界古代战炮陈列馆、世界古代宝剑陈列馆、世界古代火枪陈列馆和古树化石展示区五个部分,展品共计4305件。其中一门小炮,为葡萄牙人于十三世纪制作的,长11厘米,重0.22公斤,直径2.2厘米,口径0.8厘米,是世界最小的火炮。

  鼓浪屿,位于厦门西海中,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1.8万。系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是厦门最具魅力的景区,列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

  鼓浪屿生态环境优越,其海域就是国家级海洋珍稀物种(白海豚、文昌鱼)保护区。紧邻白鹭自然保护区。这里还有十九世纪欧陆建筑和闽南古厝等建筑群体。

  龙头山,耸峙于鼓浪屿中南部,与厦门的虎头山隔鹭江相望,史称“龙虎守江”。龙头山又称日光岩,海拔92.7米,是鼓浪屿的最高峰。山间蹬道盘旋,迂回曲折。随处有诗联题刻,以明万历元年(1573年)丁一中所题“鼓浪洞天”为最早,距今已有400多年了。

  日光岩顶就是天风台,是鼓浪屿的最佳观景点。放眼四顾,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环鼓的大海,厦门大学、海沧大桥,九龙江入海口、南太武屿仔尾漳州港,海沧投资区、湖里集美东渡港,或远或近,尽入眼底。游厦门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日光岩上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的“龙头山寨”。寨门、搭架军帐的梁洞和指挥水师操练的水操台遗址,今均完好。还有“郑成功纪念馆”,藏有郑成功及其水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众多珍贵文物。

  日光岩上的摩崖石刻有八十多处,有张瑞图、何绍基、郑成功、丁一中、许世英、蔡元培、蔡廷锴、蒋鼎文等人的诗文题刻,其中以“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闽海雄风”、“脚力尽时山更好”等,或笔力雄健,或意蕴精深,是日光岩上的一大文化景观。

  近年,日光岩注重环境保护,增添了旅游设施,完善了旅游环境,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该标准认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近,鼓浪屿又被授予全国AAAA景区。

  五老峰,乃南普陀寺后面的五座山峰,依次为钟峰(一峰)、二峰、中峰(三峰)、四峰、鼓峰(五峰)、凌空而立,远远望去,宛如五位老髯面天盘座,丛树若须,云雾似袖,故名“五老凌霄”。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地势如欲飞的凤凰,是一片风水宝地。它依山面海,沿中轴线递次向上,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庑廊护卫着主殿,形成一个整体,雄伟壮观。 

  万石山,是厦门市城区的一座风光秀美的山,属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包含太平山、半岭山、中岩山、阳台山以及外清山、五老山、钟山、鼓山、虎山等,陆域面积约32.96平方公里。这里山山相连,山水相依;峰峦叠翠,巨石互倚;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绿荫连绵,莺燕啼飞;是中国大中城市中少有的紧依闹市、面积最大的观光游览区。

  万石山中,有著名的厦门园林植物园,占地2.27平方公里,已开发约120公顷。植物园始建于1960年。40年来,有规模地引种非洲、美洲、澳洲和东南亚诸国的热带、亚热带植物5000多种,建成20多个专类园区,形成以“科学内容、公园外貌”为特征,“园林艺术、园艺技术”相融合的科技与艺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园林式植物园。享有“植物王国”或“植物博物馆”的美誉。

  植物园中的万石湖,是1952年10月建成的水库,蓄水15万立方米。围绕万石湖有松杉园、竹林径、棕榈岛、蔷薇园、驯化区、百花厅、兰花圃、新碑林和南洋杉广场等众多专类园区和游览点,汇聚着许多热带、亚热带的珍稀植物品种。诸如市树凤凰木、市花三角梅,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曾喝过蕉叶水的旅人蕉、包括活化石水杉和世界三大观赏树中国金钱松、日本金松和美、英、日等友好城市赠送的南洋杉在内的80多种松、杉、柏等。

  园内还有三百多年树龄的“榔榆盆景”,一级保护植物金茶花,树蕨,竹中珍品崖竹,台湾莲雾黑金刚。有加拿大海枣、大王椰子、砂糖椰子等棕榈类植物70多种。有第伦桃、猫尾木、蝴蝶果、黑美人、十字架等名贵品种。更有数不尽的竹子、苏铁和名称奇特的异国花木,把万石山装点得苍翠欲滴,满坡皆绿,潜行其间,宛如进入原始森林!

  万石山上,散布着众多的厦门古景,如“万笏朝天”、“太平笑石”、“中岩玉笏”、“高读琴洞”、“紫云得路”、“天界晓钟”、“虎溪夜月”、“白鹿含烟”、“阳台夕照”、“万寿松声”、“小桃源”等,其中少数已经湮没,多数得到较好的保护,继续焕发着光彩。这里有民族英雄郑成功为完成抗清复台大业,用计诱杀盘踞厦门的郑联,夺取了兵权的“锁云”石,有郑成功读书处和他的军中营寨;有唐代开厦始祖陈黯读书著述的石室、钓矶,有南宋幼主路过厦门时掬饮泉水的“圣泉”等古迹。

  这里还有肇始于1982年,完成于1988年的全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费新我、赖少其、刘海粟、虞愚,厦门书法家罗丹、澳门的梁披云、日本的雪山等400多幅墨宝崖刻,形成了一处新的碑林,使万石山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万石山上还有万石莲寺、云中岩寺、太平岩寺、虎溪岩、白鹿洞寺、紫云岩寺、紫竹林寺、万寿岩寺、甘露寺等11座不同规模的庙宇。闽南佛学院的“女众部”就设在紫竹林寺内,佛教文化与园林文化和谐荟萃,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这里还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带来的美国红松,有1984年胡耀邦同志送来的“中日青年友谊树”大海枣,有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送给周总理的卡特利亚兰。尤为珍贵的是1984年邓小平、彭真、万里、王震同志视察厦门时亲手种下的千年香樟,现正郁盛繁茂,已长成参天大树了!

  万石山,是厦门旅游观光、休闲观石赏景、认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感受生活感受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菽庄花园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五十年代起献给政府辟为公园。

  林尔嘉对花园精心设计,力求再现板桥别墅的风貌,又具江南园林的韵采,利用不大的一湾坡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每春秋佳日,登高望远,海天一色,杳乎无极”,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纳入花园怀抱。他在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10景,并把台北板桥别墅里的小板桥也搬了来,小巧别致,独具一格。

  菽庄花园风光万千,但最有特色的是:

  藏海:一路走来不见海,到了花园门口甚至进了大门仍不见海,一堵高墙挡住了视线,偶回首,园门内侧楣上高悬“藏海”匾额赫然入目,顿时领悟藏海的意蕴,转出月洞门,突然“海阔天空”,大海奔腾而至,这种先藏后露的手法,收到了惊奇的效果。

  巧借:林尔嘉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潮水,全部利用起来,围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小的海湾,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变成涵纳大海,视野宽大,颇具层次的海滨花园。特别是走在四十四桥上,面地辽阔的海空,谁也不感到其小,却感到花园之大。远方的南太武,山下的屿仔尾,罗列的担屿、青屿、浯屿,眼前的日光岩、英雄山,前方的海沧嵩屿角以及翻飞的海鸥,都成了花园的外景。四十四桥上的渡月亭,是菽庄观海赏景的最佳点,每逢中秋,夜深人静,海浪轻摇,欣赏那海色月色,真乃人生乐事!

  菽庄花园近年又新建了许多设施,规模也扩大了。特别是将听涛轩改建成“钢琴博物馆”,展出由鼓浪屿旅澳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毕生收藏的世界名古钢琴30台,其中有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制造的“士坦威”,奥地利的“博森多福”,德国皇室专用的皇家钢琴,稀世珍品镏金钢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最大的立式钢琴,最老的手摇钢琴,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八个踏脚四套琴弦钢琴,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世界钢琴的制作技术和发展水平,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钢琴博物馆使鼓浪屿琴岛名副其实,增添光彩!

  虎溪岩,满山皆是巨石。明万历年间,嘉禾人林懋时爱石成癖,自比“石痴”,邀友出资到虎溪岩开山,朋友见难离去,他仍独自挖山不止,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挖出一个大洞,取名“棱层石室”,并自书“禾夌层”二字镌于洞顶,字径数尺,刚劲有力。石室里塑有一虎,吊睛白额,由伏虎罗汉赵乾驯养,因而又称“伏虎洞”。每逢农历十五,满月东升,月光照进伏虎洞,正好照在老虎头上,双目炯炯,形欲奔跃而起,十分神威。赵乾罗汉手擎镇虎环安坐虎旁,形成绝妙的“虎溪夜月”胜景。过了十五,月光北移,就照不进伏虎洞,自然也照不到老虎的头上了。因而每逢中秋佳节,许多市民拥有,一睹月夜老虎的风采,至今不衰。

  樵溪古桥、高读琴洞位于雨林世界内。

  从植物园西大门进园后,沿南洋杉草坪右侧上行不远,就是狮头山,山巅巨石蹲伏着像骆驼,所以叫“骆驼峰”。古人因其岩头巨石远看像一醉人偃卧,就称之为醉仙,所以此岩又名“醉仙岩”。

  是植物园的一个优胜的去处,这里很幽静,空气清新,可以俯瞰半个植物园!

  “象鼻峰”和“万笏朝天”均位于蔷薇园区域。

  “万笏朝天”是厦门旧二十四景中小八景之一。过去万石山上未成片植树,远远望去,均为怪石。成排的岩石,同一个朝向,似群臣拿着“奏板”在朝拜天子,故得名“万笏朝天”。而今郁郁葱葱之间,只留石刻为后人纪。

  “象鼻峰”由两石并成,高七、八丈,两石间隙极小,貌酷似象鼻,石头上面镌刻“象鼻峰”,是清朝雍正年间厦门海防同知李璋所题,也是“万笏朝天”四字的题刻者。

  蔷薇园内有大片草坪,节假日游人如织,东北隅玫瑰花瓣造型的音乐舞台,色彩素雅,风格迴异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台下一池荷花,夏日荷香阵阵,池边各色月季枝满花醉,清艳惹人。三棚花架,缀满蔷薇、木香,争奇斗艳。池边三五知己小坐、谈天;象鼻峰旁品茗听禅,任清风拂面,好不自在。

  万石莲寺位于“万笏朝天”巨石的下方,由于寺周多巨石,故得此名。它相传为唐代开元年间中原陈氏入岛开发时所建,是厦门岛上最早的寺庙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几经兴废,重修了几次。现在这个样子是厦门开放后由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重修的。

  从山下到万石莲寺需经海会桥,过海会桥后为山门,拾级而上,迎面为石坊,石坊上的楹联“一句弥陀声传鹭岛,千年常住业绍庐山”,是弘一法师为会泉法师中兴万石岩而写的。石坊内是主殿大雄宝殿,殿内有万石莲寺把奉的西方三圣的佛像,因而此地又叫“小西天”。大殿左侧有洞门可入,走过洞门就是会泉法师的纪念室,再后面就是念佛堂,堂匾是弘一法师所写,当年弘一法师就是在此讲经的。纪念堂前,有块巨石一“聆妙石”,石上龙须虬根,磐石而生,榕叉里又有一株寄生树,这就是树包石、树包树的奇特景观。“聆妙石”对面还有一块巨石,有石步可以攀登,登上石顶可览植物园西半园主景、远眺市区的繁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音最火的歌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