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论》卜先生著的这本书怎么样?

倪海厦先生研究中医达30年之久,并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项。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山、医、命、相、卜】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其主要著作涉及:天纪(易经、紫微斗数);人纪(包括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颇为传奇。与之齐名的李阳波亦颇具传奇色彩,可惜均英年早逝,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久而蒙尘。

本文梳理、总结了倪海厦老先生的一些经验,多是方证的提炼,具体用方思路我未系统加以阐述,但如果熟悉方证思路的,理解总结记忆起来应该无甚难度。

再次强调,方证思维只是中医思维的一个面,方便初学者掌握,但不应落入俗套,沦为单纯经验主义者,这样中医的高度也会受限制。

1、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

3、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

栝蒌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4、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牡蛎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5、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6、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7、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麻黄汤) 麻黄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

8、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枣12枚

9、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小续命汤)

麻黄25-40克,杏仁25-40克,大枣12枚,木防己15克,桂枝15-2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川芎15-50克,人参15克,炮附子10克,当归15-5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

10、治疗阴天肌肉酸痛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杏薏甘汤)

麻黄5克,薏苡仁5克,杏仁4克,炙甘草10克

11、治疗风疹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

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术12克

12、治疗产后全身疼痛(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加人参汤)

桂枝15克,生姜2片,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白芍15克,人参15克

13、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三黄泻心汤)

大黄10克,黄连5克,黄芩5克

14、治疗剧烈牙疼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白虎汤)

知母 20克,石膏 50克,甘草 7克,生地 15克,粳米 1调羹

1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经验方

白术100克,续断20克,大黄10克,枸杞20克,陈皮15克

16、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

处方一:(出自《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肝汤) 桂枝47克,干姜47克,五味子47克,竹叶16克,旋覆花16克,大枣 12枚,代赭石 16克

处方二:(出自《伤寒杂病论》--乌梅丸方)

乌梅 300个,黄连250克,蜀椒63克,黄柏94克,细辛94克,当归63克,桂枝156克,炮附子94克,干姜94克,人参94克

17、治疗风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疗粥方

成人:葱白一段,糯米50克

注: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即可。

小儿:葱白一段,糯米30-50克,米醋10毫升

18、治疗老年性腹泻的食疗粥方

山药100克,糯米100克

19、促进乳汁分泌的民间验方

丝瓜络300克,鲤鱼500克

20、孕产妇保健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当归散+白术散+当归生姜羊肉汤

21、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 发热且舌苔发黄者:大青龙汤)

麻黄10克,桂枝15克,杏仁10克,生姜2片,石膏2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

22、治疗脱发的经验方(出自《圣济总录》之茯苓饮)

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芍药30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

23、治疗早上吃的东西下午又吐出来或吃完就吐(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黄甘草汤)

大黄20克,甘草10克

24、治疗三叉神经痛(民间验方) 以钝物刺激天突穴辅以浓盐水催吐,每日一次。

25、治疗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颤(出自《伤寒杂病论》--防己茯苓汤)

防己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

26、治疗跟骨骨刺(出自《本草纲目》)

白术50克,黄芪15克,茯苓30克

注:用水煮取一盆,将患处浸于盆中,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

27、治疗有小便频繁大便呈颗粒状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麻子仁丸)

麻子仁100克,白芍300克,枳实300克,大黄600克,厚朴600克,杏仁600克

28、治疗舌苔白小便淡白小腹无异常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15克,炮附子15克,细辛10克

29、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胀痛无屁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大黄20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芒硝10克

注: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放入融化即可。

30、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厚朴三物汤)

厚朴20克,大黄10克,枳实15克

31治疗受到惊吓引起的持续心动过速(出自《伤寒杂病论》--奔豚汤)

甘草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半夏20克,生姜4片,生葛25克,柴胡15

32、治疗胸闷且平躺加剧不口渴(出自《伤寒杂病论》--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15克,杏仁20克,甘草5克

33、治疗有舌苔发黄且厚现象的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皂荚丸) 皂荚 40克

34、治疗有舌苔发白现象的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射干麻黄汤)

射干15克,细辛15克,大枣7枚,麻黄15克,半夏15克,生姜4片,紫苑15克,款冬花15克,五味子15克

35、治疗早期肺气肿(出自《伤寒杂病论》--越婢汤方加半夏)

麻黄20克,石膏15克,生姜3片,甘草10克,大枣12枚,半夏10克

36、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

麻黄10克,甘草5克,杏仁10克,桂枝15克,白术20克

37、治疗慢性胃病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15克,生姜3片,桂枝15克,芍药15克,细辛10克,大枣25枚,炙甘草10克,木通10克,吴茱萸15

38、治疗患者舌苔发白且胃痛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连汤)

黄连15克,桂枝15克,大枣12枚,炙甘草15克,人参15克,干姜10克,生半夏15克

39、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泻食物不消化(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人参汤)

桂枝20克,炙甘草20克,白术15克,人参15克,干姜15克

40、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劳(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3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牡蛎10克,栝楼根20克,炙甘草10克

41、治疗胃癌的经验方

葛根30克,柴胡2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人参15克,生姜10克,阿胶15克,白朮25克,大枣10枚,茯苓25克,干姜10克,干地黄15克,黄芩15克,炮附子15克,灶心土15克 (或赤石脂)

42、治疗小腿有鱼鳞状干癣(出自《伤寒杂病论》--抵当汤)

水蛭10克,虻虫10克,桃仁20克,生地黄15克

4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12枚,葛根20克,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浮萍15克,蝉蜕10克

44、治疗长期便秘又受到惊吓所引起的心脏动悸(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加桂汤)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肉桂5克

45、治疗过度惊吓或焦躁不安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牡蛎25克,龙骨20克,大枣12枚,常山15克

46、治疗乳癌的经验方

方一:(治疗乳癌或乳房中有硬块,尚未溃烂破出时使用)

柴胡15克,续断15克,黄芩15克,瓦楞子25克,川芎15克,白芍25克,牡蛎50克,丹皮15克,枳实15克,龙胆草15克,三七15克,乳香15克,炮附子25克,阳起石15克,当归10克,炒麦芽25克,郁金25克

注:体力差、足冷,加 熟地 15克;经期加 桂枝 15克

方二:(治疗乳癌已经溃决破口,有恶臭,有黑臭水时使用)

柴胡15克,黄芩15克,紫根25克,黄连15克,龙骨25克,牡蛎50克,白术25克,炮附子25克

47、身体肥胖平日头晕眼花(出自《伤寒杂病论》-真武汤)

茯苓15克,芍药15克,生姜3片,白术10克,炮附子15克

48、治疗大病初愈胃不舒服睡眠不好(出自《伤寒杂病论》-栀子豉汤)

栀子25克,豆豉25克

49、治疗病人平日腹胀放屁较多(出自《伤寒杂病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15克,生姜3片,生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人参5克

50、治疗脐下动悸且伴有心跳加速(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

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15枚,桂枝15克

51、治疗脐下动悸(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甘草汤)

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

52、病人白天非常烦躁夜晚正常(出自《伤寒杂病论》干姜附子汤

干姜10克,生附子10克

53、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厚朴和杏仁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枣12枚,厚朴10克,杏仁15克

54、治疗青春痘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加减) 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2片,大枣12枚,葛根25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白术15克

55、治疗面部中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

桂枝 15克,炙甘草 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枣12枚,葛根35克

56、醒酒汤(出自《黄帝内经》)

苍术30克,泽泻30克,茜草15克

57、抑制病人剧烈疼痛

延胡索 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炮附子10克,青盐10克

注:将上述两味药研磨成粉,每次刷牙时用牙刷蘸取少许刷牙即可。

59、急救时涤痰通喉痹(三生饮)

生半夏15克,生南星15克,生附子15克

60、治疗吃鱼虾海鲜引起的过敏 紫苏叶10克

61、补血安神的处方 生姜2片龙眼20克

注:将上述两味药煮好后,放入红糖和蜂蜜即可饮用。

62、使人心情舒畅的茶饮

洛神果一枚,菊花5克,甘草5克,远志2克,冰糖少许

63、养护肌肤的方法(玉肌散)

白芷15克,薏仁20克,绿豆10克

注:将以上三味药研磨成粉,做成面膜。

64、治疗总是感觉口苦(出自《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

柴胡10克,黄芩25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65、治疗由于小儿口腔溃疡或牙龈发炎引起的发烧的处方

葛根5克,黄芩5克,黄柏5克,冰糖8小块

66、去除脂肪瘤的方法蓖麻子10克

注:把蓖麻子在锅中翻炒几次,待凉了后,取少许涂于患处,用创可贴粘上即可。

67、促进头发生长的处方(改善头发稀少)

当归 20克,侧柏叶 20克

柏子仁10克,决明子10克,枸杞10克

注:把前两味药炒过之后和枸杞一起用开水泡着喝即可。

69、养颜美容的茶饮黄芪5克,甘草5克,旋覆花5克

注:将上述三味药用开水泡一会即可饮用。

70、补气健身的茶饮黄芪5克,甘草5克,枸杞10克

71、使乳房中的乳汁得以顺利流出的处方冬葵子 20克

注:用葱白擦拭乳头,用葱叶尖刺一下,即会出奶。如果还没有分泌乳汁,再服用冬葵子汤药。记住,给宝宝喂奶前把乳头用温水擦干净,不然,有异味孩子可能不愿意吃。

72、促进乳汁分泌的处方(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

注:用上述两味药和猪蹄一起煮。

73、治疗女性阴痒的方法蛇床子10克

注:把该药研磨成粉,涂于患处即可。

巴戟天50克,菟丝子25克,肉苁蓉 50克,黄连5克,黄芪25克

注:把以上几味药泡在黄酒中,一个月之后即可服用。

75、治疗视物模糊和眼球萎缩

柴胡25克,黄芩15克,蕤仁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生姜2片,大枣10克,菊花5枚,白蒺藜20克,决明子10克,巴戟天20克,枸杞10克,川芎20克,牡丹皮20克,桃仁20克,牛膝20克,郁金10克,山茱萸20克,合欢皮15克,夜明砂10克,草决明15克,蛇蜕20克

注:将以上药放入黄酒中浸泡2小时以上再熬煮。

76、口腔溃疡或生疮五倍子10克

注:将该药研磨成粉,涂抹于患处即可。

77、帮助醉酒者醒酒的处方

苍术15克,泽泻30克

78、治疗鼻窦炎的处方

辛夷15克,苍术15克,菖蒲15克

注:如果患者流清鼻涕,再加干姜15克。

如果患者流脓鼻涕,再加杏仁15克,麦门冬15克。

79、治疗肺炎的处方千金苇茎汤+桔梗汤+大承气汤

苇茎3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5克,牡丹皮20克,桔梗50克,甘草25克

注:如果病人同时有便秘,再加上大黄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芒硝10克,其中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再放入。

80、治疗血崩(出自《伤寒杂病论》—胶艾汤)

阿胶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干姜15克,当归15克,白芍25克,干地黄 35克

处方一:若白带呈黄色,有异味:黄芩15克,黄连15克,黄柏10克,白术10克,赤小豆 10克

处方二:若白带呈白色,没有异味:炮附子30克,茯苓25克,白术15克,泽泻25克,猪苓15克

82、治疗小儿癫痫出自《伤寒杂病论》--甘麦大枣汤)

炙甘草15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

83、治疗产后抑郁和产后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 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84、治疗孕期全身或下肢水肿(出自《伤寒杂病论》--葵子茯苓散)

葵子500克,茯苓100克

注:将以上药研磨成粉,每次2调羹,每日三次,温水送服。

85、治疗孕期见红(出自《伤寒杂病论》--胶艾汤和当归黄芪建中汤)

处方一:阿胶15克,艾叶15克,干地黄3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白芍25克,桑寄生15克

处方二:桂枝 15克,大枣12枚,炙甘草1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生姜2片,黄芪15克

86、治疗肝脓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和枳实芍药桔梗散)

柴胡15克,黄芩15克,炙甘草15克、枳实25克,白芍15克,桔梗15克

87、治疗胃脓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枳实芍药桔梗散) 枳实25克,白芍15克,桔梗15克

注:将以上三味药研磨成粉,每次一调羹,一日三次,温水送服。

88、治疗慢性盲肠炎和腹部及阴部脓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薏仁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50克,炮附子10克,败酱草25克

注:将以上三味药研磨成粉,每次一调羹,一日三次,温水送服。

89、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20克,牡丹皮5克,桃15克,冬瓜仁30克,芒硝15克

90、吃了变质食物或食物中毒(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黄甘草汤)

91、病人经常下痢,吃完饭不久就腹痛肠鸣(出自《伤寒杂病论》--半夏泻心汤)

半夏15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10克,黄连5克,大枣4枚

92、促使患者病危时打嗝不止停止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茯苓四逆汤)

茯苓20克,人参5克,生附子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5克

93、患者呕吐并伴有剧烈头痛(出自《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 吴茱萸15克,人参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94、患者吞咽困难(出自《伤寒杂病论》--利膈汤)

半夏15克,栀子15克,炮附子15克

95、治疗胃癌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黄土汤)

甘草15克,干地黄15克,白术15克,炮附子15克,阿胶15克,黄芩15克,灶心土50克

注:把灶心土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如果没有灶心土可以用赤石脂代替,阿胶不用一起煮,待其他药煮好后,放入即可。

96、治疗胆结石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海金砂15克,五倍子15克

97、治疗酗酒造成的便秘

麻子仁15克,柏子仁15克,薏仁15克,杏仁15克,当归15克,酸枣仁15克

98、防止蚊虫叮咬的方法

取肉桂50克,艾草50克,煮水,涂抹在皮肤表面即可。煮一次,可以用较长时间。

99、治疗肌纤维疼痛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汤)

桂枝3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炙甘草15克,大枣15枚,玉竹30克

100、治疗疝气和脱肛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当归15克,桂枝15克,芍药15克,细辛15克,木通10克,大枣8枚,炙甘草15克,升麻15克

101、治疗冻疮和坏疽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当归15克,桂枝15克,芍药15克,细辛15克,木通10克,大枣8枚,炙甘草15克。

102、治疗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四逆散)

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 10克,滑石 10克,五倍子10克,海金砂10克

103、治疗失声和咽炎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半夏散)

生半夏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

汤药煮好后,用生淀粉放入汤中,待完全吸收后,阴干,制成粉剂,温水送服。

104、治疗大肠炎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桃花汤)

赤石脂25克,干姜15克,粳米10克。赤石脂一半生用,一半和其他两味药一起用。待汤药煮好后,将准备生用的赤石脂研磨成粉放入汤中,服下即可。

105、治疗严重惊吓和顽固性失眠的处方(出自《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黄连 2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阿胶15克,鸡子黄2枚

先煮前三味药,煮好后趁热放入阿胶,取生鸡蛋2个,去壳和蛋清留蛋黄,待汤药稍温,放入蛋黄后立即服用。

106、治疗体股癣及疥疮的处方(出自《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5克,甘草5克,金银花10克,蝉蜕10克

107、治疗眼睛发炎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栀子15克,炙甘草5克,黄柏15克

注:9碗水煮成7碗水,过滤后,用纱布擦拭眼睛.

108、治疗黄疸的处方(出自《伤寒论》--茵陈蒿汤)

茵陈蒿15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

先把茵陈蒿熬煮,将9碗水煮成6碗,然后将大黄和栀子放入一起熬煮,6碗水煮成3碗。

109、治疗肝硬化、肝癌的处方(出自《万病回春)--分消汤和《济生方》--补气健中汤)

早期患者:苍术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香附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枳实5克,大腹皮5克,砂仁5克,木香5克,灯心草一把,干姜5克,生姜5克

晚期患者:苍术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泽泻10克,人参15克,麦门冬15克,黄芩10克

注:如果病人感觉非常冷,再加入生硫磺30克,生附子40克,(这两味药熬煮时要用棉布包好)

110、治疗肾病引起的全身水肿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四神方)

夏天使用:绿豆15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薏仁15克,白果15克,红糖15克

冬天使用:红豆15克,龙眼15克,绿豆15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薏仁15克,白果15克,红糖15克

111、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尿路结石的处方(出自《伤寒论》--猪苓汤)

猪苓5克,茯苓5克,泽泻5克,滑石5克,阿胶5克

112、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炮附子25克

113、治疗长期失眠健忘和心率紊乱的处方(出自《伤寒论》--炙甘草汤)

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桂枝10克,党参5克,生地黄50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阿胶5克

用米酒5碗+水4碗,将前八味药煮取3碗,待凉至微温之时,把阿胶放入,服用。

114、治疗痛风的处方(出自《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桂枝 15克,炙甘草10克,炮附子 25克,白术15克

115、治疗腹痛并伴有下痢的处方(出自《伤寒论》--黄芩汤)

黄芩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大枣12枚

116、治疗下痢不止的处方(出自《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10克,禹余粮15克

117、治疗恶心反胃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

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 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枣 4枚。

118、治疗胃炎的处方(出自《伤寒论》--黄连汤)

黄连15克,炙甘草 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党参15克,半夏15克,红枣15枚

119、治疗乳腺癌的处方(《伤寒论》--柴胡桂枝汤+牡蛎)

柴胡4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桂枝10-20克,牡蛎20克

120、应付喝酒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苍术+泽泻)

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苍术25克,泽泻30克

在饮酒之前一小时服下。饮酒时,小便会很多,喝酒像喝水一样。

121、治疗肠梗阻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大陷胸汤)

大黄10克,芒硝10克,甘遂10克。

注:大黄煮好后,盛入碗中,放入芒硝,甘遂,即可服用。

122、治疗胃下垂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吴茱萸汤+旋复代赭汤) 吴茱萸 10克,生姜20克,大枣8枚,旋覆花10克,代赭石5克,半夏10克,党参15克,甘草炙10克

123、治疗子宫癌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抵当汤)

水蛭15克,虻虫15克,大黄50克,桃仁20个

124、治疗烦躁所致失眠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栀子豆鼓汤)

125、治疗频繁遗精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12枚,龙骨20克,牡蛎10克,炮附子15克

126、治疗小儿尿床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12枚,龙骨10克,牡蛎20克

127、治疗因外伤阴部所致小便不利或尿血(出自《伤寒论》--桃核承气汤)

桃仁15克,大黄15克,桂枝5克,芒硝5克,炙甘草5克

注:其他药煮好后,盛入碗中,将芒硝放入。

128、治疗小儿体弱厌食和小儿多动症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建中汤)

麦芽糖3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炙甘草5克

129、治疗乳房肿块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柴胡牡蛎汤)

病症较轻者:柴胡 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大枣8枚,半夏25克,牡蛎20克,生姜3片

病情较重者:当归20克,生地1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紫根10克,木防己15克,竹茹10克,瓦楞子20克,炒麦芽15克

130、治疗痛经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

处方一(柴胡+白芍汤):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姜 2片,炙甘草5克,半夏25克,大枣4枚,白芍40-50克

处方二《四物汤》:白芍30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附子15克,熟地黄15克,茜草30克

处方三(桃核承气汤):桃仁12克,大黄12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

131、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柴胡桂枝汤)

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桂枝10-20克

132、治疗肠病毒的处方(出自《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炙甘草10克

133、治疗孕妇呕吐不止的方(《伤寒杂病论》--半夏甘草汤和人参半夏干姜汤)

处方一:半夏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

处方二: 半夏15克,人参10克,干姜 10克

注:将上述三味药研磨成粉,每次一调羹,温水送服,每日二到三次。

134、治疗呕吐不止和小儿吐奶的处方(出自《伤寒论》--五苓散) 猪苓15克,泽泻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

135、治疗体位变换产生的眩晕的处方(出自《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 10克

注:如果同时伴有恶心症状,加一味药半夏 15克

136、治疗小儿流鼻血(民间验方) 鲜藕榨汁一杯,服下即可。

137、治疗更年期烦躁(出自《伤寒论》--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干姜9克,大枣3枚,炙甘草6克

138、治疗肾炎、肾积水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青龙汤)

麻黄12克,芍药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桂枝6克,炙甘草 6克,细辛 3克,五味子3克

139、治疗下肢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的处方(出自《伤寒论》--白芍甘草汤+炮附子+牛膝)

白芍40-50克,炙甘草40-50克,炮附子20克,牛膝20克

140、治疗眼底病变的处方

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密蒙花20克,龙胆15克,石决明15克,草决明15克,当归20克,黄芪20克,黄芩15克,赤芍15克,木贼15克,蝉蜕15克,黄连10克

141、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药方之一

生附子30克,黄芪30克,甘草30克,当归20克,荜拔30克,夜明砂20克,牡丹皮20克,灵芝15克,水蛭10克,赤芍20克

本文方药仅供中医经方学习参考,不能自己试用。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沪”你周全,“鄂”来了!)

4月6日,上海新增32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966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两年多来,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显示出独特优势,在近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显身手。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有关栏目下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

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如何?报告明确指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干预,不仅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与单纯的常规治疗亦相仿。

在4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中医疫病防治基地负责人房敏表示,中医药在上海针对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新冠病毒中医药诊疗方案来了!这套“起居导引防疫法”直播等你参与→

你知道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原理是什么吗?

感染者在什么阶段比较适合应用中医药?

没有感染的阴性人群有必要服用中医药预防吗?

你们的疑问可以从下面的文章里找到答案↓

市卫健委今早(7日)通报: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其中15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2例确诊病例和1902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国家中医药局:世卫组织专家评估会报告

充分肯定中医药抗疫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有关栏目下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体现了世卫组织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未来中医药在抗击世纪疫情中仍将大有可为。

两年多来,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显示出独特优势,在近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显身手。对此,报告予以充分肯定——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且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指标显示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有利于降低轻型或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对于轻型与普通型病例,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中医药在作为附加干预措施时,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如何?报告明确指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干预,不仅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与单纯的常规治疗亦相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报告对中国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防控救治实践和“中国方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必将推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世界传统医学更好、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维护各国人民健康。

从应对突发疫情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国不断修订完善中医诊疗方案。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表明,“三药三方”等方药对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患者依然有效。

而此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早介入、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控,推进防控救治临床科研一体化,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并挖掘分析其疗效证据,科学阐释中医药疗效和作用机制,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和应对局部聚集性疫情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中医药一直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此次发布的报告不仅肯定了中医药的价值,还建议世卫组织鼓励其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事实上,为国际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中国一直在行动。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支持举办了11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

据悉,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代表团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递交了《中医药治疗COVID-19循证评价研究报告》,并推动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评估会于2月28日至3月2日在线召开,世卫组织国际专家围绕中国专家的科学报告进行提问并逐一得到回答,从而得出结论形成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中医药局将继续优化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科学阐述中药作用机理,并愿意对外分享方案和经验,协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传统医学在其卫生系统中的作用。

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专家:

推进上海中医药全民覆盖

“基于上海目前的现状做到精准预防很难,应当及早让中医药关口前移、防治并重,应积极推动面向普通人群,包括高风险人群的全体上海市居民发放中医预防方药的防治工作”。

正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新冠肺炎救治点参与抗疫工作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疗领队,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执行队长、原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主任、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方邦江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药不仅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和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而且在新冠肺炎预防方面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预防效用”。

方邦江教授与运送患者的医务人员交流

“自新冠肺炎在我国流行以来,包括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我们领队参加武汉雷神山医院援卾抗疫时,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很好,纯中医治疗达70%。扬州、成都疫情蔓延时,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制定的预防方,在江苏扬州和四川成都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干预研究显示了良好的预防作用。目前在香港政府为市民发放的防疫物资包中也含有大家熟悉的抗疫中成药,目前我们团队也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方邦江说。

“中医药全人群全覆盖是阻断上海疫情大面积扩散的有效手段,也是花小钱办大事的重要举措”,方邦江教授说,“针对普通人群的预防方一般都是选用药食同源的食材,包含黄芪、沙参、西洋参、金银花、薄荷、苍术等。它们有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助杀灭病毒的功效,几乎没有毒副作用,短期、少量使用更没有副作用”。

方邦江教授查看患者情况

“现在在普通人群推广的这些预防方剂,是我们在第九版国家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新冠肺炎奥密克戎感染者发病特点和上海地域特点,并汲取武汉抗疫和全国名中医严世芸、刘嘉湘国医大师等学术经验,在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拟定的以扶正、化湿、解毒等为指导原则的预防方,可广泛适用普通人群的预防,尽管在上海不同的医院使用的预防方名称不同,但其与组方原则几乎一致,比如我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自制方子叫龙医正气方、龙华镇疫饮、龙医御疫方,分别适用于普通人群和密接、高危人群,在社会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不错的预防效果”,方邦江说。

方邦江教授了解患者情况

“已有研究证据显示中药可提高免疫和杀灭抗病毒作用,可有效减少发病。比如这次我们在上海市最大的方舱医院——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新冠肺炎救治点里,接管了近1500张床位,用百分百纯中药治疗,效果非常好,有的病人来的时候发烧,甚至个别患者40多度,用上不到一天中药烧就退下去了”,方邦江说。

“此前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医院时制作的‘现代冥想新冠肺炎辅助防控’系列专辑音乐悦心,目前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新冠肺炎救治点的应用反响也不错。建议除医疗机构之外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相关体育、音乐、文化、艺术等院校、研究机构、国家团体等社会力量都能共同参与,这对促进疾病康复和社会稳定将会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方邦江说。

“现在的病人与武汉疫情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重症与危重症,基本上都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对密接、高危人群,中医应当早起介入,防治并重、防治结合,可有效阻止新冠肺炎奥密克戎毒株蔓延,将会大大缓解当前疫情压力。我们认为在原有预防三件套(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基础上,加上中医药,八段锦、太极拳等预防干预功法,预防效果会更好的。同时也希望社会大众不要恐慌,中医讲‘恬淡虚无’,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如此才能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助于抵御新冠肺炎”。

上海:湖北援沪医疗队首批队员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6日下午,湖北援沪医疗队首批队员进驻上海方舱医院,正式接管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1区。据悉,此次湖北医疗队将共派驻345人进入方舱医院,实行轮班制,全面加强舱内患者救治。

陆续进驻上海多个方舱医院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随着上海临港方舱医院5日晚开舱接收患者,来自江苏、浙江的医疗队与上海的医疗队联合进驻,开展救治工作。

至此,来自安徽、浙江、江苏的医疗队已陆续进驻多家上海方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的

在护送一位87岁老先生

老人手指夕阳,医生驻足眺望

上海援鄂医疗队是第一个

进入疫情“风暴眼”的地方医疗队

武汉也毫不犹豫冲在前面

现在的上海,2年前的武汉

“帮助家人是无条件的,去就是了”

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程芳

瞬间想起了两年前的武汉

没有什么车,也没有什么人

“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体会不到

往事幕幕浮现,程芳红了眼眶

就是一种要去给家人帮忙的感觉

程芳搭乘专列从武汉站驶出

她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

这一次随湖北省援上海医疗队

程芳和同事们在出发前合影留念(受访者提供)

金银潭的护士姐妹报名非常踊跃

当初,是上海援鄂医疗队

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钟鸣

作为上海首个逆行出征的专家

奔赴金银潭,指导救治重症病人

与金银潭的医护并肩作战

程芳(右二)与钟鸣(左四)的一张同框照片,照片中还有时任金银潭医院院长的张定宇(右三)(受访者提供)

上海就像“家”一样亲切

专列一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

程芳就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工作人员热情帮他们搬东西

一路说着“谢谢你们!”“辛苦了”

她收到了小孩送的感谢卡片

上面歪歪扭扭画着两颗爱心

这些关心,让程芳瞬间破防

援沪的金银潭医护人员。采访对象提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情谊了

而是上海医疗队和金银潭之间的情谊

也是上海人民与武汉人民之间的情谊

上海人不用跟武汉人客气!

有全国各省份兄弟姐妹支持的硬仗

我们有何惧?上海有何惧?

紧急驰援“沪”你周全,“鄂”来了!

金银潭医院与上海的故事

上海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来自湖北的一支支医疗队火速集结,紧急驰援

由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组建的

江夏区援沪医疗队集结完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呼吸、心脏、肾脏、ICU等科室的医护人员

赶赴当天第一班通往上海的专列

武汉市第六医院援沪医疗队

最开始原本只有15个名额

结果却有100多人报名

纷纷都派出医护参与援沪

“2020年上海援助过武汉

这次轮到我们援助上海!”


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疗队

武汉市中医医院援沪医疗队

“沪”你周全,“鄂”来了!

与医疗队一起抵达上海的

62.3吨防疫物资

10666次防疫物资专列

从汉西车务段舵落口车站开出

此次从武汉运往上海的防疫物资

共计医用外科口罩280万个

这就是武汉热干面与上海生煎包的双向奔赴吧

全国10多个省份派出的援助医疗队

一位名叫“安逸面条ah”的网友

在“吭哧吭哧”打包抗疫物资时

一辆来自江苏扬州的大货车

抵达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

志愿者循声找到了这个红色手机

手机已交由货运车司机捎回

菜收下了,手机还是还回去吧”

这是“一只扬州手机的魔都奇遇”

分批次通过空运支援上海

这次搭载牛羊肉的B767全货机

B767型号全货机承载力48吨

共9个班次,运载5天完成

8辆满载着湖南援助上海市的

从长沙县黄兴镇科迪现代物流园发车

他们贴心地提前将蔬菜分包好

包括莴笋、土豆、胡萝卜

并紧急动员党员、商户、志愿者

共130余名进行分拣、包装、装车

1454公里的长途跋涉

4月4日早上7时50分

河北驰援上海的11726次保供物资专列

从保定站安全抵达上海北郊站

该趟专列由47辆货车编组而成

1250吨牛奶、方便面、果子露等

民生保障物资在快速卸车后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全国一心,共患难的这份真情

特别是武汉人民,有着更深的感触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

“印象中一直是上海在支援外地

看到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逆向而行

“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团结

上海: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98%以上

已配送超过2100万人份中药预防方药

4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中医疫病防治基地负责人房敏介绍了中医药在防治中的使用情况。房敏表示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针对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市级中医专家组和各定点医院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中药方案开展临床诊治,结合海派中医辨证特色,取得较好效果。临床数据初步表明,在加快出院率、阻断进展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目前,上海已派出市、区多个中医医疗队入驻各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收治场所,中医师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药抗疫方剂深受患者欢迎。

面对传播力超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应当尽早使用中医药,关口前移、防治并重。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和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和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中医药介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而且药物大多具有益气健脾、化湿清热、解毒化瘀等功效,因此具有阻断毒邪深入的作用。同时对于普通人群包括高风险人群,在疫情严峻的时候服用抗疫中医方药,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月初,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由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制定的《2022年春季易感人群外感疫病中药内服预防方案》,向隔离点及重点封控的街镇、小区、楼宇人群提供中药预防方药,深受群众欢迎。在此基础上,开展面向全市全人群、全覆盖的中医药预防干预工作,目前已累计向各街镇配送超过2100万人份中药预防方药,对尽快建立防疫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在各家中医医院配备了系列的方药,广大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医院的医生来实现个性化的防治干预

新冠病毒中医药诊疗方案来了!

这套“起居导引防疫法”直播等你参与→

你问我答!快来看看中医药如何治疗新冠肺炎#上海加油

传统中医药在新冠肺炎诊疗中

但你知道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原理

感染者在什么阶段比较适合应用中医药?

儿童感染者适合应用中医药吗?

有必要服用中医药预防吗?

你们的疑问可以从下面这张图里找到答案↓

近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 春季版)》发布,其中指出,近阶段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以解热毒、化湿毒、祛瘀毒为治疗核心,以减少病情加重,加速病毒清除为治疗目标。中医专家们结合了时令及疫病的特点,分层分类制订了诊疗方案。

除了《共识》中提到的治疗方案外,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会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专家共同制定预防今春呼吸道传染病的穴位按摩方案。

合谷穴自我按摩一般采用拇指按法或者揉法在穴位上操作,右手拇指按揉左手合谷,左手拇指按揉右手合谷。

以左手合谷为例。操作时,左手自然放松,右手拇指螺纹面按住合谷穴,按压的方向朝向第二掌骨,持续下按、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10秒左右后,缓缓上抬,再往下按,反复操作,按8-10次;再换手按压对侧合谷。如果用揉法,应该在下按之后,再缓缓揉动,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以顺手为宜。

揉动的过程中,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拇指和皮肤之间不能够有摩擦;在一侧合谷穴上按揉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做1次。

迎香穴自我按摩一般采用中指按法或者揉法在穴位上操作,左手按左侧迎香、右手按右侧,双手中指同时按揉;食指可以搭在中指上助力。

操作时,头部自然放松,中指螺纹面按住迎香穴,按压的方向垂直面部,持续下按、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10秒左右后,缓缓上抬,再往下按,反复操作,按8-10次。如果用揉法,应该在下按之后,再缓缓揉动,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以顺手为宜。

揉动的过程中,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拇指和皮肤之间不能够有摩擦;按揉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做1次。

风池穴自我按摩一般采用拇指按揉在穴位上操作。

操作时,双手放在后枕部,掌心对着耳朵,双手拇指分别按在两侧的风池穴上,其余四指放在枕部两侧。用拇指螺纹面按住风池穴,按压的方向斜向头顶,持续下按、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10秒左右后,缓缓上抬,再往下按,反复操作,按8-10次。如果用揉法,应该在下按之后,再缓缓揉动,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以顺手为宜。

揉动的过程中,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拇指和皮肤之间不能够有摩擦;按揉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做1次。

穴位按摩手法都学会了吗?

如果你想强筋骨、展心颜、调作息

以美好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以经典为据,以传承为师,将中医导引学与“天人合一生命整体观”相结合,整理出一系列贯穿日常工作、生活的“起居之法”,并以此为抓手,形成了适合我们的“起居导引防疫法”。

仅需2平米场地就能练习

其能够及时消除身心疲劳

非常适合居家工作、生活的人们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322+19660!刚刚,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诊疗方案在这!沪你周全,鄂来了!全国多支医疗队进驻方舱

(综合新华社、上海发布、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上海女性、文汇报报道)

新华社记者:潘旭、岑志连、金立旺、丁汀、陈杰、袁全

策划:刘冬赋、张伟弟、闵卫国 统筹:林艳兴

责编:邵子怡、孟妹 校对:孙洁华 制作:季宇亮

图编:张大伟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基础理论谁讲得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