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网红 干嘛明星和他抢饭碗。他就怼人家。吐糟人家?

刘畊宏粉丝超李佳琦,明星与网红抢饭碗,是向“钱”看还是自救?

2016年,李小璐美滋滋晒出自拍照,结果被骂网红脸。


此后,“网红风”变成她挥之不去的标签。“堕落”、“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也渐渐成为她的风评。


那时,“网红”代表着大尺度、低俗、整容、博眼球、蛇精脸……说明星像“网红”,就等同于骂人。


明星与网红之间有了一道看不见摸不到的墙。2018年,一位名为李佳琦的网红男主播“横空出世”,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与马云同台、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站上央视舞台的人生高度。


他的出现,让“网红”更多了一层含义。网红,不再局限于低俗,而是被赋予更多的商业价值。


2020年,嗅到商机的陈赫,邀诸多网红达人为自家火锅店站台。被网友吐槽趋向于网红时,他霸气回怼:


这一年,网红与明星的那道墙,在明星心中逐渐有了消失的苗头。2021年,圈内艺人扎堆进入直播行业学着网红的样子进行叫卖,中间这堵墙彻底被推倒。


2022年,出道32年的刘畊宏从艺人变网络红人,热度与单平台粉丝数量赶超李佳琦,却被称为强势逆袭而非“堕落”与不务正业。



这一年,网红与明星的那道墙,在观众心中渐渐模糊。从2016年的排斥,到2022年的追捧,短短6年时间,大众与明星对网红与直播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而此时的市场,也发生着巨大的裂变。数据显示,光2020年上半年,直播经济规模就已达到5630亿元,消费规模达到2833亿元。到了2021年,直播用户规模高达6.38亿,其中主播账号累计超过1.3亿。


在直播经济的迅猛发展之下,明星不再“清高”,网红不再低人一等。相反,明星开始与网红抢生意。01明星下沉做网红短视频时代到来,直播经济势不可挡,网络直播与短视频领域不再是网红的专属地,嗅到商机的明星艺人与经纪公司也开始了新的尝试。当红艺人,紧赶潮流“国民闺女”关晓彤,在影视综全面开花的基础之上,尝试做生活类分享达人,学着网红的分享模式在各平台分享穿搭、美妆、美食。


本就自带知名度与热度,分享的内容又极度符合年轻女性用户的需求,单个分享平台的粉丝量就已经高达三千多万。即便在遍地是同类达人的内容分享平台,也轻轻松松获六百多万粉丝。


新四小花旦之一的欧阳娜娜,化身穿搭博主,还因此出圈火了一把。八百多万的粉丝,一千多万的点赞,给她带来巨大的信心。


翻开“星女郎”林允的个人分享账号,美妆、穿搭、生活日常充满了整个屏幕。若不看名字,还以为是哪位大网红。在分享内容对口的基础之上,在知名度的加持之下,林允单个平台粉丝高到一千多万。


同样的,凭《乘风破浪的姐姐》翻红的张雨绮、花旦baby、董子健老婆孙怡等女艺人。无论是自身的意愿还是经纪公司的安排,都紧跟潮流模仿网红的分享与营销模式来推广自己。然而,推广与分享不过是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庞大的经济市场还是在直播带货之上。嗅觉敏锐的陈赫,早早与网红打成一片,凭着单个短视频平台六千七百多万的粉丝成功踏入直播行业,并创下四个小时八千多万的销售额。


性格开朗又因私生活被网友心疼的贾乃亮,直播首秀大获成功,光点赞就有2.1亿,销售额破1.1亿,成当晚带货榜第一。


“国民媳妇”刘涛化身“刘一刀”进入直播行业,在超强国民度的加持下,销售额轻轻松松破亿元。


此外,baby、张馨予、高圆圆等艺人也纷纷走入直播间带货。对于直播带货与日常分享,当红艺人并非排斥。相反,他们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过气艺人,咸鱼翻身随着直播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人走入直播间。没有名气或过气的艺人也嗅到了方向,于是通过直播的方式实现“咸鱼翻身”。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朱梓骁。曾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上官瑞谦一角爆红,却又快速过气的他,借着直播带货这股风成功走向另一个人生高度。


直播间里的他,吆喝着,叫卖着,丝毫没有偶像包袱。仅仅是生日宠粉节那一天,销售额就破了一个亿,远比拍戏赚得多。


凭《夏家三千金》走红,又因为整容被市场淘汰的张檬,甩不掉“过气”的标签。没戏可拍的她与同样过气没节目可上的老公小五,组成了夫妻直播间,并凭着幽默风趣又带着八卦性的聊天方式,成功获得关注。每场直播都会有几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粉丝购买力相当可观。曾上架102件商品,最终以1514.4万的销售额成为当日带货日榜第一名。


同样大火又过气的娄艺潇与李金铭姐妹俩,也成为了带货主播。在这个愿意为情怀买单的时代,她们成功获取关注,并将关注转换为购买力,将粉丝作为目标客户。同样主打情怀来直播带货的艺人有舒畅、炎亚纶、陈志明、倪虹洁。


就连港星也爱上这套营销方式。欧阳震华、李国麟、吕颂贤等艺人,凭借过往的知名度与出圈的角色形象走入直播间。


在直播带货中,过气艺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曝光与赚钱方式,靠着粉丝们对过往角色的喜爱收获红利。一定程度上,直播带货的收入与关注度,比拍戏来的更加直接与可观。老牌艺人,并非排斥直播带货能有多火?不光年轻艺人愿意尝试,老牌艺人也并不排斥。陪伴几代人的金龟子刘纯燕,虽已55岁,但依旧像年轻人一样在直播间叫卖。


董浩叔叔学着年轻网红们拍些搞笑短视频,两百多万的粉丝虽比不上超级网红,却收获诸多粉丝们点赞。


春晚老面孔郭冬临,总借着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新段子。舞台转变了,他却没有变。


较为出名,还多次登上热搜的老牌艺人,如潘长江、张晨光,丝毫不输网红达人,卖起货来相当顺手。此外,赵雅芝、李亚鹏、李若彤等老牌艺人也没有排斥直播带货,而是将直播带货当做是一份赚钱的工作。


从年轻艺人到老牌艺人,他们都模仿着网红的样子进行叫卖与营销。渐渐地,明星与网红的那堵墙消失不见。


纷纷下场直播的他们,凭借本就具备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成功挤占着网红的生存空间。明星趋向网红化,与网红们抢生意,而网红们也不甘示弱,抢起了明星们的饭碗。02网红上升做明星从明星到网红,只需要放下身段与优越感,但从网红到明星,需要的却是天时地利人和。可即便如此,网红们也成功跃出了龙门。头部网红身价飙升做到头部的大网红,会随着名气与身价的飙升享受到明星的待遇,甚至比一些明星艺人更加受待见。比如,“口红一哥”李佳琦,他的赚钱速度从这张图中就能看出。


在如此高收入之下,李佳琦的直播间已不再是简单的网红直播间,邀请的艺人没有名气与热度根本高攀不起。


成功出圈后,《吐槽大会》、《鲁豫有约》为他量身定制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她有情绪又怎样》、《忘不了餐厅》、《这!就是潮流》等综艺节目邀约不断。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也能看到他的身影。各大晚会,央视活动也频繁邀请他。这个从直播间里走出来的男人,无论是名气还是曝光的平台都不输明星艺人,实现网红与明星双重身份的自由切换。


“网红鼻祖”papi酱虽没有像李佳琦那样主打直播带货,但凭借她在短视频领域的深耕,已实现自己的IP打造。2016年,她的第一条贴片广告,就拍出了2200万的高价,还得到罗振宇1200万的投资。


虽出于某种原因罗振宇选择撤资,但丝毫不影响papi酱的商业价值与知名度。有了名气与价值后,papi酱将公司并入泰洋川禾,自从,她的营销方式与发展方向发生转变:拍了电影,上了多档综艺节目,成功转型为明星艺人。


搞笑网红强势出圈除了头部网红能成功转型,一些搞笑网红也实现了出圈。比如,北大才女李雪琴,靠死气沉沉的神情与出其不意的台词隔空喊话诸多名人而走红网络。走红后,凭借天生自带的幽默感与强大的语言逻辑与思维,成功点爆了《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又靠着与王建国的“雪国列车”cp,彻底出圈。


节目一播热搜不断,节目结束,李雪琴迎来了事业高峰期。接广告、上综艺、演小品、演电影……走红期间通告比一般明星都多,热度比明星还大,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从隔空喊话的网红成为“新晋顶流”。


同样凭实力走红的还有她的好姐妹辣目洋子。2016年,辣目洋子还只是个搞笑达人,由于出色的表演与策划,她参加了多档搞笑节目录制,被更多观众所认识。从2018年开始,辣目洋子的事业全面开花,电影、综艺、电视剧邀约不断。


不是头部网红,却靠实力与机遇成功转型,李雪琴与辣目洋子的出圈,并在电影与综艺中频繁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明星艺人的挤压。颜值网红意外走红当然,在这“颜值即正义”的网络时代,有人靠努力走红,有人靠实力走红,剩下的就是靠脸蛋走红。靠颜值走红并转型为综艺、晚会常客的网红有冯提莫、刘宇宁。他们起初靠颜值吸引网友,后靠着嗓音出圈,虽是网红起家,但资源与待遇不输明星。


在圈内,从颜值网红转成演员的不在少数。其中,张予曦、费启鸣、赵露思、章若楠都靠着优越的外形条件获得关注,在经纪公司的运转下被捧为明星。如今,他们已渐渐淡去网红的影子,一心朝着演员方向发展。


从明星网红化,到网红明星化,这一转变也能看出明星与网红的界限越发模糊,明星与网红开始互抢饭碗。


明星们从当初排斥网红,到如今渐渐网红化,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网红化的明星是自救还是堕落?是向前看还是向“钱”看?03明星网红化的无奈与诱惑直播经济下,明星与网红抢饭碗有无奈也有诱惑。影视寒冬下的自救2020年受大环境影响,影视行业迎来寒冬,电影产量缩水近400部,全年仅有650部。2022年,影视行业仍没有好转,重点IP剧目大都是前一年开启的。经济跟不上,影视行业投融资迎来低谷,也就意味着大批演员面临着失业。


如此形势之下,某小演员自曝开机项目仅有去年的四分之一,明星们无戏可拍,身为无名小卒的她只能在家抠脚。


不光她在抱怨。迪丽热巴、明道、海清、岳云鹏、张若昀、林更新、陈飞宇等知名艺人也都曾表示自己没机会。就连小花旦之一的唐嫣,也因为太久没进组,被粉丝催促。



从当红明星,到十八线小演员,都受到了行业的影响。为了曝光量与生存,演员们开始自救,那么直播带货就是他们的首选。没戏拍就没钱赚,而直播带货既能增加曝光量又能赚到钱,疫情之下足不出户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金钱利益的诱惑自救是一方面,金钱的诱惑又是一方面。罗永浩曾在采访中感慨,通过直播带货一个晚上的销售额动辄上几千万,且整个头部都是如此。事实证明,他没有撒谎。事先试水的贾乃亮,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能达到2.4亿。


后面加入的杨子,光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1.46亿。


就连被骂到退圈的李小璐,在直播首秀时就收到了近40万的打赏,销售额高达4769.6万。


主持人李湘,做了直播后,轻轻松松买车送粉丝。


然而,这还仅仅是部分明星的收益,头部网红们更懂得如何营销与运作。参加《变形计》走红的韩安冉,靠离婚、生子、复婚、整容等营销手段维持着热度,在外人看来她的生活又乱又狗血。但就是这样没有文凭整天靠私生活博眼球的网红,却凭直播带货年赚两千万,行情好的时候年赚五六千万。


拥有七千多万粉丝的“流量一哥”疯狂小杨哥,通过直播带货成功从农村小伙逆袭。开公司、盖直播基地、签约诸多知名网红,走向人生巅峰。


农村小伙辛有志,屡次陷入假货风波,却屹立不倒。曾在直播间爆料,自家直播间里的“小黄车”价值50、70、80个亿。


而这还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身价,旗下诸多知名网红的身价也早已水涨船高。与李佳琦一样,能进他直播间的艺人,都是当红“炸子鸡”。


在这巨大的利润之下,越来越多的艺人加入进来,刘晓庆卖字画、张铁林卖书法、潘长江卖酒、张纪中卖生活用品……


明星网红化,是自救,也是向“钱”看。自救,救的是梦想,向“钱”看,看的是生活。这是行业寒冬下的被迫选择,也是直播经济迅猛发展下的潮流顺应,还是潮流下的业务拓宽。潮流下的业务拓宽艺人是被动的,只能等待被选择,但在寒冬之下连被动选择的机会都少之又少。艺人是需要曝光量的,网络时代需要用新形式与粉丝观众们见面。艺人是需要生存的,无戏可拍就等于无业游民,没钱可赚就等着饿肚子。综合看来,直播带货是集主动择业权、增大曝光率、增加收入、紧赶潮流的优质选择。


有戏拍时,拍戏,无戏可拍时,带货。双向涉足下,艺人们为自己的事业上了双重保险。只是,在这庞大的数据之下,那些初心为自救的艺人,极易迷失在这网络虚拟世界之中。2021年,已两年没戏拍的李金铭转战直播带货。依靠《爱情公寓》与“陈美嘉”的红利,仅4个小时的直播首秀就收到5.4万的打赏,高达1475万的销售额。


首战打响后,李金铭对直播带货充满信心,但很快争议缠身。一款以“粉丝福利”为名义的名牌包被标价399元,开抢后却自曝输入错误需倒贴600多万。如此大手笔,因此登上热搜。被质疑演戏与包包的真假后,她的团队始终没敢发货,而是以“系统bug”为由,让消费者们自行退款。


而像这样的“倒贴”套路在明星直播间里屡见不鲜。比如唱双簧的嘎子、钟情于卖酒的潘长江、张纪中的“低价”可乐……直播水太深,并非谁都能把持住。可以向“钱”看,但要对得起粉丝的信任,与多年积累的口碑。否则,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04网红明星化的需求与必然明星网红化是行业寒冬下的无奈,是直播经济下选择,而网红明星化也是有原因的。市场下的需求网红的生命力是脆弱的,没有核心竞争力,迟早会被更迭之快的市场淘汰。


涉猎不同的领域,也是为自己的事业设下双重保险。如李雪琴与辣目洋子,她们的竞争力就是高文凭与思想高度的支撑,还有别人夺不走的幽默。相反,如孙一宁、温婉、井川里予、艾比等单凭颜值走红的网红,在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及还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另外一条出路时,迎来的就是被淘汰。


自我发展的必然都是知名的卖艺人,为何网红与明星有“壁”?无非是,起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知名度不同、品牌效应不同。网红为了生存,为了更大的市场,能做的就是在原有基础盘上升级,变成影响力更广、更有品牌效应、就业市场更大的明星。明星面对的是大屏幕,而网红们面对的是小屏幕,从小屏幕中走出来面向更多的观众,这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职业发展的方向。换句话,网红也需要自救。


带着自有的IP,再深一步的打造,是网红们突破这层“壁”的关键。市场拓宽了,生命力才能更顽强。05明星网红无需分出高低,把握尺寸方能逆袭成功大环境之下,明星与网红的双向融合,有利也有弊。明星艺人过多的曝光会失去神秘感,在千万双眼睛盯着的情况下更易被做文章引起争议。面对庞大的数字,明星艺人时刻要为粉丝们做正面榜样,无论是生活作风还是税务问题,同时也要为说出去的每句话负责。


没有专业训练的网红,从小屏幕走出做明星,业务能力与颜值极易翻车影响口碑与形象。但双向融合的优势是让更多追梦的人找到价值,而追梦人不分高低。一心要当演员的辣目洋子,通过努力实现心愿。


半辈子都在健身的刘畊宏,49岁成功逆袭。


从刘畊宏的逆袭,看明星网红化与网红明星化的双向融合。浅析,是互抢饭碗,深究,是一群有梦的人在为生活奋斗。无论是明星还是网红,归根结底都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努力、坚持、把握尺寸,终会逆袭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那部电视剧《小兵张嘎》,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嘎子谢孟伟,那股倔强的劲头,着实让人无可奈何。


而那个时候的谢孟伟还小,也能够看到他天真烂漫的样子。自那以后,谢孟伟的作品屈指可数,名气也是大不如前。


最轰动的还是他娶了剧中奶奶的孙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生活是需要建立在物质之上的。

谢孟伟也学着其他明星的样子,开始了直播。只不过,明星的直播更得谨慎,必须对自己的粉丝负责。

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演艺之路和口碑。除了直播卖货,谢孟伟也进行连线聊天。但是,他的口才还是不如小网红。


最近,谢孟伟就被一位十八线的小网红怒怼,刚开始的时候,嘎子直接嘲笑对方,不就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网红,还在这里和自己较劲。

万万没想到,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开始吐槽模式,怼得谢孟伟无话可说,甚至根本插不上嘴。


对方一直强调谢孟伟也是网络乞丐,和他们来抢饭碗,所以,也别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毕竟,都是来图钱的。

整个怒怼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看得出来那位小网红也是狠狠出尽了风头,什么话都能说出来。果然,网红的素质就摆在那里了,无需多言。


而谢孟伟始终保持默不作声的姿态,毕竟,明星的素质相对较高。也或许,谢孟伟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所以,压根儿没放在心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明星们开始直播得越来越多,也算是为自己发展的另一个职业。毕竟,现在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不论在什么领域,都是如此。


一时之间,评论区也是炸开了锅,众多网友表示,都是出来混口饭吃,男人何苦为难男人呢?

大家觉得呢?支持明星直播带货吗?欢迎关注评论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易中天很搞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听他的演讲,像在听相声。他的嘴上功夫很棒,撩得观众嘎嘎乐,他对活跃气氛的技术很有研究,因此他火了。

早年的易中天,以讲故事的形式娱乐大众,台风还有点萌,因此大家管他叫“学术超男”。这个称号很赞,给得准确。

给大众带来欢乐,安于这样的演艺路线,其实没什么可丢人的,是值得尊敬的,比如郭德纲老师。

易中天刚走红那会儿,面对“学术超男”这个称号,他只是娇嗔地反抗。有一天他发怒了,把女主持人怼哭,因为她又提学术超男。

他的身份毕竟是个专家,也有学术野心,开始喜欢大而无当的概括,喜欢标新立异的定义。于是他高调地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和信仰。

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和信仰,这不是他的一时口误,他是花了不少时间聊过的。也不止说过一次,他是在多个场合专门以主题讲座的形式反复表达了这个观点的。

他还不只是嘴上说,他还要撰写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来阐述这个观点。

由两个私人定义的概念撑起来的“中华史”

易中天说:“我们中华文明,或者准确地说,汉民族的文明,它的特点是没有宗教,也没有信仰。我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必须下两个定义。什么叫宗教?我的定义是,宗教即是以信仰为中心的一整套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礼仪规范。这是宗教的定义。那么,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地相信……”

“我必须下两个定义”,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接下来会进入画地为牢的自嗨模式,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在自定义的圈子里扮演上帝。

要是以这种傻横傻横的逻辑去下定义,那么谁都可以随便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例如(学易中天的句式):我提出“地球上没有一个男人”的观点,我必须下一个定义,即某个器官长达一米以上,才能叫男人。所以,结论是,地球上没有男人。

直接说“我不承认的宗教、信仰都不算是宗教、信仰“不就行了吗,还用费那劲画一个曲里拐弯的无规则的圈子。

关于宗教和信仰这两个易氏私人定制的概念,明显是他自己凭空捏造的。世界三大宗教当中,包括佛教。如果名单再拉长一些,还包括道教和儒教,正是中国人所信仰的三教。

这是世人公认的,怎么能以个人的定义,睁眼说瞎话,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和信仰!

如此狭隘的的定义,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就好比在海边堆的沙雕,经不起风吹浪打,终归要死在沙滩上。

作为业余爱好,动手堆个沙雕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到处宣布,我的沙雕是宇宙唯一的神,这就好比穿着开裆裤当众跳钢管舞,不被硌死也会被笑死。

更讽剌沙雕的是,即便我们捏着鼻子跳进易中天的坑里,承认他的私人定义,以此去论证,仍然得不出易中天所谓的“中国人没有宗教和信仰”那样的结论。狠打脸。

建立在无知上面的结论,靠谱吗?

通过看他的多个演讲,反复确认,发现他真的不太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搞错了。

近几年,让我颇为伤心的事情,是发现一些名噪宇宙的所谓文化学者,连佛教的基本知识都没有理解,却经常不负责任地误导大众。易中天算一个。

比如他经常举例说,中国大陆很多人家的神龛里供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来佛祖……

他管那叫“如来佛祖”

严格来讲,佛教没有“如来佛祖”这个名词,这个叫法是错误的。

如来,也叫佛性,也叫真如,也叫法性,也叫自性,也叫空性,也叫法身,也叫毗卢遮那,是宇宙的本体,无形无相。

佛祖,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佛性起的妙用,一尊有形有相的具体的佛,是化身佛。

你可以管释迦牟尼佛叫如来,因为他已觉悟佛性,证到了本体,这是从本体上叫的,此法身,一切诸佛共通。

也可以叫他佛祖,这是从形相上叫的,法身起的妙用,有具体的形相,是一个化身佛,因为度人无数,世人尊他为佛祖,形相与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具体的佛不同。

管他叫如来,叫佛祖,都可以,但是不能合起来叫“如来佛祖”。

很多人不管见了什么佛像,都叫如来佛祖,因为这都是受了影视作品的影响,尤其是《西游记》。

大众怎么顺嘴怎么叫,人家也不用这个去搞一个牛掰哄哄的课题,一个准备整36卷中华史的专家,佛教知识差不多跟影视作品一个水平,这不是胡闹吗?

易中天之所以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和信仰,除了那两个易氏定义,还经常引一则小故事,作为立论基础。

在一次演讲中,易中天举了一个例子:

成都有一个家长,跑到峨嵋山去拜文殊菩萨,说:“文殊菩萨,保佑我孩子考上大学。”拜完了以后嘀咕了一句:“我的娃考的是斯坦福哦,文殊菩萨找得到不?”

然后易中天说:“我听来的笑话,如果我在场我就会告诉他,菩萨找还是找得到的,菩萨在世界周游还是免签的。就是不知道文殊菩萨懂不懂英语,这个我不知道。完全是实用主义的。”

请注意,这一次,他说这个故事是听来的,自己并没有在场。

在另一场演讲中,易中天还举这个例子,可是,说法变了。还是那个家长替孩子求考上斯坦福大学,但是这次易中天说的是求“文昌菩萨”,而且还是他自己亲眼在场见到的,还跟那个家长对话了。

这个加长的情节就是上一次演讲中他说的“如果我在场我就会告诉他”的内容,无非是什么“文昌菩萨懂不懂英语”、”那你只能去拜圣母玛利亚”之类的俏皮话。

请注意,这一次,他从不在场,变成了在场,从听来的,变成了亲身经历,他直接成了故事的主角,加强了真实感,对后面的论证有帮助。为了保留现场感,他还以四川口音还原了对话的内容。

更幽默的是,同一个例子,那次说“文殊菩萨”,这次说是”文昌菩萨”。不可能是口误。两位都大名鼎鼎的人物。

在外行看来只差一个字,实际是天差地别。文昌是道教人物,文殊是佛教人物。佛教的才叫菩萨,道教的不叫菩萨,人家叫文昌帝君。

这个例子,光说我看到的,他就举了不下五次,估计实际上他举了几十次,跟小沈阳似的,全国巡演,一个段子吃到老。他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叫“文昌菩萨”比叫“文殊菩萨”多。

这绝不是口误,说了那么多遍,还是他本人的叙述语言。佛或道,他哪怕只懂得其中一个的一些粗浅的基本的知识,就绝不会三番五次地叫“文昌菩萨”,这就好比,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是绝不会管妈妈的妹妹叫舅舅的。对于一位文化学者来说,这样的混乱,是大写的尴尬。

又一次演讲中,易中天还举这个例子。但是这次是地点变了,由四川峨嵋山变成了广东文昌庙,由成都家长变成了广东家长。还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话内容也差不多一样,这位家长替孩子求考上斯坦福大学,还是为了保留现场感,他改用广东口音还原了对话内容。

我为了材料的严谨,反复看他这几个视频,说实话,差点吐了。非常反胃。可惜一篇文章最多只能插入三个视频,不能祸害大家。多看几次,你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格!细思极恐。

从这些细节当中,你能看见一个无知、浮躁以及不诚实的灵魂。

这个故事大概真的如他前面所说,是听来的,但是为了论证的效果,他加工了一下,变成自己的经历,但是又不认真,导致漏洞百出。小沈阳和岳云鹏编段子都不能这么随便!

看他的演讲,尤其是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那个神情,那个腔调,以及对节奏的拿捏,都在表明他跟小沈阳、岳云鹏是存在竞争关系的。

同样是讲段子的,小沈阳可以保证一个段子演十遍不走样,而且承认自己是在讲段子。而易中天不同,段子老变形,还宣称自己是在搞学术。

我经常生此疑惑:像易中天这类文化学者,也不能说他不读书,然而对于佛教真谛的理解程度,远不如一名虔诚的乡下老太太,这是为什么?

想来想去,觉得区别在于真诚之心。佛法无门,唯诚得入。目的不纯的浮躁的人,在智慧如海的佛法当中,得不到真谛,只可能捞走似是而非的枝末,就像买椟还珠,然后急匆匆地拿到市场变现。

甚至,有的恶劣到连最基本的名词都不记,就拿出去变卖。易中天算一个。

基于这样的人品和认知,他说要写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这是要干嘛?造孽啊!村头厕所没纸了吗?或者又有一批公知的脑汁侧漏需要用这36卷手纸去堵吗?

郭德纲说:皇上死了叫崩,诸侯死了叫薨,士大夫死了叫不禄,普通老百姓死了叫死了,专家死了叫欧耶。

来跟搞笑市场争抢饭碗,还要立学术贞节牌,不太合适。

每次听易中天醉眼迷离地讲一些劣质段子,就仿佛看到了大街上胸口碎大石的演员,同时又隐隐透出网红主播活吃壁虎那种急功近利。比起易中天的拿学术良知来谄媚,后两者还算敬业。

易中天每讲这个故事,都能博来一片笑声。我从这笑声中,联想到几个画面:1、满堂观众跟着岳云鹏的节奏齐声喊:“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2、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3、凤姐一边舔筷子上的米粒,一边轻蔑鲁迅的小说。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既当娱乐超男,又立学术贞节牌,世上有没有此种双全法?有,以写段子的精神去做学问。

易中天观点中的谬误和漏洞多得像筛子眼,如果我都揪出来一一反驳,我得赔上36卷草纸的N倍。这里只举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易中天认为,佛教和道教都没有超出世俗的范畴。作为名噪宇宙的文化学者来说,这又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恰好这两个宗教都讲出世,都讲至高的存在。

佛教中讲的佛性,就是宇宙的本体,是至高的存在。假如真有上帝,那么上帝也有佛性,也是佛性所起的一个妙用,如同大海起的一个小水泡。

佛性无所不包,是一切事物的本体,不存在佛性以外的事物,宇宙的一切都是佛性所起的妙用。

经曰:“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宇宙在虚空里,而虚空在你心中,犹如天空中的一片云彩。这里说的“汝心”,指的不是你的思维心(第六识),而是第八识。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注意,这里的唯心,不是西方哲学上讲的唯心主义。

易中天认为宗教必须有唯一的神,必须是创世的神,除此都是伪信仰,伪宗教。只有符合他的定义的信仰才是正教,才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伪信仰,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变成邪教的。

这样的定义很流氓。不符合他的意愿,就成了伪信仰、伪宗教,甚至成了邪教。他随便偷换几个概念,把绝大多数的宗教都打成了邪教,这就是以话语权耍流氓的鲜活例子。

所谓的创世神话只不过是一场春梦

易中天把唯一的能创世的神看得很高大上,认为那才叫宗教。

我们姑且顺着他的观点去归类,那么佛教也没有被他排除在信仰圈之外。

佛教关于宇宙的生成,有具体的描述。大概是,佛性的一念无明产生了扰动,自此节节攀缘,逐渐形成了宇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佛将此喻为梦幻泡影,好比做了一场梦,所以佛说:缘起性空。

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创世之说。但是佛教并不自恋,不认为我说有光即有光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恰恰是无明的攀缘,大好佛性由此堕为轮回凡夫,佛教追求的是无我,所以这个问题从来都是轻轻滑过了。

觉悟了的人,因为觉破了无明,知道这是一场梦,即便是度化众生这样殊胜的事,也说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

打个比方,佛性是放映机,宇宙的一切是电影,我们从来都是背对着放映机,执认电影为真,入戏太深,要死要活。

一旦回头转脑,发现了放映机是一切的本源,才会觉得自己可笑,什么创世神,唯一的神,只不过是电影里的角色,你才知道,宇宙的本体,从来都不在电影里。

所谓的创世神话,也只不过是上帝的一场春梦。

佛性才是唯一的真实,除此都如同梦幻泡影,包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具体形相。换一种说法,毗卢遮那佛(法身)才是法界唯一的真佛。这可以看作是佛教所说的唯一。

不要看到佛教有很多尊佛就以为这是多神论,这会让人笑话。

佛教讲体、相、用三个方面,即本体、形相、作用。即,释迦牟尼佛虽然也只是佛性起的一个具体的作用,但是他觉悟了,法、报、化三身圆满成就了,体、相、用圆满统一了。

他虽以一个具体的人格化的形象来世间度化众生,但并非他没有超出世俗。他既是宇宙的本体,又以一个地球人的身份示现,圣谛和俗谛圆满统一了。

易中天说佛没有超出世俗,可见他还没有梦见佛法的真谛,才会说出那么无知的论调。

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听说佛性是宇宙的本体,不要认为佛性就是某种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粒子。佛性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也不是精神,佛性超越了这些范畴,不在语言、概念之内,说似一物都不中,但是又与我们当下这一念是形影不离的。

宇宙的本体与我们的心性是无二无别的,并没有我与创世神之间的那种永远无法逾越的隔阂,这是许多宗教抵达不了的究竟之处。

相信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存在,对化身佛(释迦牟尼佛)的教言信受奉行,就是信仰。知行圆满了,就是证道,就是佛。

佛法远不是逐利之徒想的那么简单的。我们说佛教是宗教,是信仰,这还只是俗谛,究竟的圣谛超越宗教、信仰这些名词概念。

我此刻用文字描述佛性,那只是大概的义理,还说不到真正的佛性。我,在描述佛性,我和佛性就成了主观和客观相对待的了。

觉悟的那一刻,与佛性合一,是没有主观和客观相对待的,没有能和所的相对,没有能想和所想的相对,没有我与世界的相对,唯一,不二。这时候,若起心动念,要思维,要开口说话,就与佛性相违了。

佛一直都是在给众生传授终极的真理,而易中天却误以为佛只是在给大家讲柴米油盐。

宗教与实用主义并非水火不容

易中天经常以那个家长为孩子考大学求“文殊菩萨”的故事为例证,说明中国人只有实用主义,因此这样的文化土壤产生不了宗教和信仰。

两个作为易中天的立论基础的例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找一些不是真有信仰的人,用他们的各种行为,指鹿为马,以偏概全,证明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样的观点属于垃圾,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

无论哪个群体,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占极少数。无论哪一个宗教,真正虔诚的信徒,都是占极少数,不要装大尾巴狼,说我们的信徒有25亿。

信仰跟实用主义真的有矛盾?易中天是在用脑子做学问吗?

假设,在美国的土地上,有一位寂寞难耐的女基督徒说:主啊,请赐予我一个精壮的男人;另有一位肾虚的男基督徒说:主啊,请赐予我力量。能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实用主义的土壤产生不了宗教和信仰,因此美国不存在宗教和信仰。

不论哪个教派的信徒,毕竟还活在地球上,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欲望,免不了有所求,这个有所求未必与信仰产生冲突。

假如心有所求,自然会向自己所信仰的神祇祈求,否则去求贪官吗?比如许多信徒使用率很高的一句口头语是“上帝保佑”,这四个字会毁掉他们的信仰吗?

世界上真正做到心无所求的人,数量非常有限。这里就要借用一下易中天在讲座中给学生说的座佑铭:不唱高调。

易中天经常在演讲中提到,他看见乡下老太太的神龛里供了多尊神像,因此感叹“多信仰即无信仰,多中心即无中心”,这样的文化土壤产生不了宗教和信仰。

首先要知道,这仍然是一个指鹿为马、以偏概全的例子。不用说多虔诚,只要对本教派有基本的认识,一般是不会那样胡乱供奉的。

一般真正的佛教徒众只供奉佛教体系的佛菩萨,道教徒众只供奉道教体系的神仙。

但是,即便那样供奉,谁跟你说那就叫多信仰?谁跟你说那就叫多中心?

南怀瑾先生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南先生是一位依佛法实修的成就者,他以佛为心,为信仰,但是也非常恭敬道家和儒家,也大力弘扬儒道文化。

有主次,无冲突,这怎么能叫多中心、多信仰呢?坚持自己的信仰,又随喜赞叹他人之善,有那么难理解吗?

易中天反复说,一神教,才叫宗教,有创世神,才叫信仰。他总是强调一种排他的唯一性。他以为这叫高大上,实际上很危险。

佛说:受一非余,魔所摄持。

接受一个,非难其余的,如同被魔鬼摄了心智。

所以我们才经常看到人类历史上用武力去传教那种极其可耻的行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某些一神教信徒对待异教徒的残忍,是触目惊心的。只因你不信他的神,他对你的仇恨比杀父仇人还要大。

不用管历史,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易中天接着说:“一般有信仰的人都不会干坏事。”

那么,依易中天之见,中国人没有信仰,所以比美国人更容易干坏事。既然中华文明落后于人,就应该虚心接受洗礼,让福音传遍神州。易中天的话是环环相扣的。

我们前面跳进易中天的圈套里聊了那么多,不是为了更换一个定义,为哪个宗教争夺一个江湖地位,而是为了戳穿易中天宣称的“中国人没有宗教和信仰”的谎言。

实际上,相信一种价值体系,一种道德准则,一种理想信念,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虽然不一定是宗教。这个正好是被易中天否认的。

我们不能笼统地神化宗教信仰的社会作用。

一般有信仰的人都不会干坏事?臭名昭著的十字军东征是怎么回事?那可是规模庞大、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成千上万的信徒,都以为十字架是用来屠杀的凶器么?

说到这里我想修改一句来自苏格拉底的鸡汤:未经审视的宗教,不值得信仰。

一个宗教是否值得信仰,需要严格审视,其教义是否合乎真理。不是本末倒置,以小孩子过家家的视角看待宗教:谁的神无所不能,谁的神是唯一的老大,就信谁。

这是在追求终极的真理,而不是在搞吹牛比赛。

如果不追求真理,只在乎高大上,凭胆量缔造一个宗教,交给一个编剧,只要一个下午,就能给你一个宇宙第一牛掰的神。用不了一个月,邪教就如雨后的春笋般成片冒出,就会万能大神多如狗。

在某快餐店里打死无辜女子的那些暴徒,也是坚信他们的神是无所不能的,唯一牛掰的。

主犯被审判的时候,神情淡定,没有一丝悔意,邪乎得让人毛骨悚然。

信这样的教,还不如信五讲四美更能利人利己。

但是,由于符合易中天的定义,这样神教,却成了真正的宗教和信仰。其他传统的正教,却被定义成了非常危险的伪宗教、邪教。

易中天为什么会频出这样的怪论?简而言之,这是有广阔的国际市场的。

作为文化学者,易中天对于谄媚技艺的追求已然远超于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堕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星助理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