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13~15章的励志金句是哪一节?

旷野吗哪:2016年1月19日 旷野吗哪的灵修信息《谦卑满足》

读经:路加福音6章20-26节

金句:路加福音1章53节

「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喜欢闲逛市场,并且用欣赏的目光凝视各式各样陈列的商品。他的朋友对苏格拉底这样的举动感到很困惑,因为印象中,哲学家应是清心寡欲的人。于是就问他为何会如此着迷?苏格拉底回答他的朋友:「我喜欢到那里去看这些商品,就是要看看我能够在不拥有多少东西的情形下,还能感到幸福。」

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体发达的时代,广告商每天花费巨资向我们灌输,如果我们不拥有某样最新的商品,我们就不会拥有幸福。但中国的老子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在古罗马时代有一位官员名叫库力欧(Marius Curio),有人拿贿赂引诱他,要他出卖国家。当时他正坐在家里吃晚饭,桌上只有一盘大头菜,他晚餐就只吃这个。他对拿钱来贿赂他的人说:「一个能够有一盘大头菜就满足的人,是不会被你们的赏金诱惑的。」

这让我想到孔子的弟子颜回,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有另外一层超越物质的心灵的满足,是别人不知道的。

希腊犬儒派哲学家狄奥金尼斯,住在一个木桶里面,所有的财产就是一件斗篷,一根棍子,和一个面包袋。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听说有这么一个怪人,特地去拜访他。亚历山大威风凛凛的前来,问他需要什么,并且保证会实现他的愿望。狄奥金尼斯回答:「我希望你站一边去,不要挡到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提醒这个老哲学家说:「我是王,你要什么,我都可以赏给你。」狄奥金尼斯说:「我要的是你不能给的,因为我要的是有永恒价值、永恒意义的东西,这些你给不了。」

亚历山大大帝经过这次拜访后说:「要是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作狄奥金尼斯。」

约翰福音第四章记载,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结束后,门徒买食物回来,对耶稣说:「拉比!请吃。」约翰福音4章32,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耶稣的食物是什么呢?约翰福音4章34节,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主耶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是要完成主的旨意。当人自以为「应当」享受舒适安逸,「应当」享受荣华、富贵、声望,彷佛人活着无非只是为了享乐,他就容易成为魔鬼试探的对象。但若活着为了荣耀神,甘心让神按他所喜悦的带领,愿意降服在他大能的手中。魔鬼就不能拿什么诱惑他,因为试探动摇不了一个知足的人。

谦卑满足是宝贵的属灵品格,因为「知足」跟我们堕落的本性相悖。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有一次马丁路德有感而发的说:「神要怎样对待我们呢?好的日子我们承受不了,坏的日子我们也不能忍受。神若使我们富有,我们就会骄傲得没有人能和我们相处。我们到处要人们把我们顶在头上,抬在肩上,像神明那样崇拜。神若使我们贫穷,我们就会丧气难受、怨恨他。所以他待我们,除了把我们埋起来以外,实在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箴言30章7-9节,雅基的儿子亚古珥说:「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

人很容易忘恩,很容易自满骄傲,很容易把神善待我们的地方变成陷阱,将神所给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一个人若不是真正认识神,不明白他的大能,心里会有许多贪求,想要去倚靠这些。神却要我们寻求他与他的能力,天天寻求他的面,他要我们知道,他是活水的泉源。希伯来书13章5节,作者说:「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我们都希望当「强者」,都企图靠自己掌控环境。但路加福音6章20节记载:「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耶稣是不是要我们过贫穷的生活,个个在地生活上都像讨饭的拉撒路一样?不是的,不要忘了,亚伯拉罕是财主,在所寄居的迦南地,人们看他像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创世记23章4-7节,经文记载,亚伯拉罕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

所以亚伯拉罕是一位尊大的王子,但耶稣所说的「贫穷」是「灵里的贫穷」。一个灵里贫穷的人,感到自己一无可靠,他切切仰望神的恩典,专心依靠神,这种谦卑的态度就使得他在天国里有份。与之相对的就是那些以为自己「够好了」,好到足以进神的国的人。他们因心里骄傲、自满、自义、刚硬、固执,感到不需要神的恩典。这种自恃,仗着自己是义人,轻看别人的,他就远远的离开神的国。他感到自己灵里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自己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他的自欺,就使得他在神的国里无份。

一个感到灵里富足的人,不会呼求神,不会求告他。他向着神只有骄傲自夸,认为自己很有荣耀,好像凭着自己能做什么。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转而拯救那些承认自己灵性破产的穷乏人。他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因为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那些承认灵性穷乏,向神呼求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这样的「困苦人」一呼求,神就垂听,救他脱离一切患难。他感到一无可靠而求告神,投靠他,让神在他心中坐王掌权,这样的人就有福了,他们有分于神的国。诗篇34篇18节,大卫说:「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

那些灵里的谦卑的人,呼求神,来到神的面前,向神承认,说:「神哪,我们无以自救,我们两手空空付不出代价,唯靠救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神就开恩可怜他,把恩典赐给他。

奥古斯丁在所写的《忏悔录》这本书里说:「骄傲是一个人领受恩典的最大障碍。直到他了解自己的成就和财产都不算得什么,基督才能为他作事。所有愿意在灵里贫穷的人也一样。」难怪耶稣基督在「天国八福」里要把「虚心」摆在第一位,为什么摆在第一位?因为这是一个,人能不能领受恩典的关键。一个骄傲的人,因着自大的心,就看不见自己灵里的贫穷,就不会感到自己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

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一个人若不感到自己根本不够资格进入神的国,就不会谦卑仰望神的怜悯。唯有当他觉悟,知道若不是神开恩怜悯,他是无从进神的国的。当他深感不配,这种心灵的苏醒,就促使他在神面前谦卑;这种「灵里的贫穷」就使得他在天国里有份。

传道书10章19节,所罗门说:「酒能使人快活,钱能叫万事应心。」有钱能叫万事应心。箴言:18章11节,经文说:「富足人的财物是他的坚城,在他心想,犹如高墙。」

耶稣说:财主进入神的国是难的,因为心里依靠无定的钱财。如果你读路加福音十八章,你会读到有一个年轻的财主来找耶稣,跟耶稣谈话。谈到最后,就「忧忧愁愁的走了」。为什么?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耶稣对这个少年的官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不肯,因为他放不下他的财富。路加福音18章24-25节记载:「耶稣看见他就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弟兄姐妹,要学会和世界分手,不要贪图虚名,爱慕那些虚浮的荣耀。1927年,宋尚节博士从美国搭船返回上海。宋尚节在美国留学7年先后拿到了3个学位,其中一个是博士学位。当时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在中国是不得了的。

当船靠近中国的的时候,宋尚节做了一件事情,他在船上扔掉了所有的文凭、奖牌和校友通讯簿,只留下要给父亲过目的博士文凭。因为他已经决定一生要服事基督,不叫这些文凭,学位,奖牌和关系妨碍他日后的服事。他不夸这些,也不彰显自己,而是作神忠心的仆人,在世界各地火热布道,领人归主。神重用宋尚节,借着他带领许多人悔改。宋尚节不倚靠他的文凭,而谦卑向主大大张口,主就给他充满。他不因为感到「有什么」而自满,主就把更丰盛的恩典赐给他。

保罗为基督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什么是「粪土」?有人说,就是「可以轻松地随意抛弃的无用废物。」在神永恒的国度里,你不认为这些有什么价值,心里也不常想的,就是「粪土」。

今天我们不能被主重用,很多时候因为我们还没有把这些当作粪土。我们还是在意那些彰显自己的事情,以致于没有全心倚靠神,没有好好的为主而活,结果做主的工就没有能力。

保罗与主相遇之前,追求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想要靠自己的功劳。他曾经感到,就律法上的义说,他是无可指摘的,因为他第八天受割礼;他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在血统上是最纯正的,而且又是按照犹太教最严谨的教门,作了法利赛人。但腓立比书3章7-9节,保罗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

当神把他的儿子启示在保罗的心里,保罗真正认识耶稣是谁的时候,他立刻丢弃这些他先前以为「与他有益」的事。把这些事情当作有损的,为了要得着基督。那些从前他所矜夸的事,因着主赐给他新的眼光,他感到尽都如同粪土。

主拣选保罗,作为他合用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他的名。保罗是伟大的使徒,但是他感到自己一无可夸,哥林多前书15章9节,保罗说:「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以弗所书3章8节,保罗说:「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提摩太前书1章15节,保罗更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保罗夸自己的软弱,依靠神的恩典,颂赞神奇妙的作为。保罗说:「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又说「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大卫也是如此,大卫在神面前自卑说:「主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你竟使我到这地步呢?」

弟兄姐妹,是主在你我的生命里做成的一切,我们不过是运用他在我们里面的大能,尽心竭力罢了。离了主,我就不能做什么。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是出于神的帮助。神是「以便以谢」的神,他一生牧养我们,到如今他都帮助我们,让我们感谢神,恒常按着神所喜悦的属灵节奏来生活,掌握神所赐下的属灵原则,不要自视太高,而要有自知之明,求主帮助我们照自己真实的样子来看自己,远离愚昧和狂妄,这样必能减少人际之间的张力,也更容易去爱人。

「主啊,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帮助我,贴近你的心意,使我更懂得从你的眼光看自己,帮助我一年比一年更加成熟,一年比一年更能讨你的喜悦。主啊,我知道我靠自己无力面对生命中的罪恶,和我里面老我的性情,我时刻需要你。求你救我脱离自我的泥潭,引导我走在义路上。主啊,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没有离弃寻求你的人。求主用你的大能扶持我们,成全我们心中所羡慕的良善,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坚固我们。祷告祈求奉靠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旷野吗哪020年3月9日:深知所信

金句:提摩太后书1章12节

“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要证明有神很难,但要证明没有神,更难!”因为一切受造之物反映出神的荣美,是人不能“视而不见”的。罗马书1章20节,保罗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神已经把足够的证据向我们显明,叫我们知道祂的存在。当你看见沙滩上有一排清晰的脚印,你可以勉强的解释说是“风吹成的”、“海水冲成的”,或是“海沙自然凹陷形成的”,但是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人来过”。这是最简单、最合理的推论。

你说:“我不相信。”那么,怎么去解释这排脚印呢?你说“可能是风吹成的。”或者“潮水造成的。”又或者“海沙自然凹陷形成的。”

相信“有人来过,留下了脚印”需要信心,因为你没有看到本人。但是,相信“风吹出来的”和“潮水造成的”或“海沙陷下去形成的”需要更大的信心。

你说:“我看到这排脚印,就知道有人来过。因为脚印清晰可见,明显是刚刚才留下的,而且这脚印是小孩子的脚印,脚印不大。”虽然脚印不大,但是陷得很深。你就能判断:“这个孩子的体重不轻哦,可能是个小胖子。”你不相信是风吹成的,你说:“风哪里吹得那么刚好。”你也不相信是潮水造成的,你说:“冲成一个脚印都很难了,何况是整整齐齐一排脚印。”你更不相信是“海沙自然凹陷形成的”,你说:“这绝不可能!”

要相信一个靠自己形成的世界,相信简单的胺基酸能够变成蛋白质,从蛋白质变成细胞,慢慢“演化”成一双眼睛看着你,而且对你充满情感,需要更大信心不是吗?

你说:“我既然看不见神,怎么能相信有神呢?”很多事情不是“凭眼见”,而是从神在人心里“已经显明的事”去推论、判断。以赛亚书45章15节,先知以赛亚说:“救主以色列的神啊,你实在是自隐的神。”

神是“自隐的神”,虽是眼不能见,但在宇宙各部份的创造中祂已经表现了自己。诗篇19篇1节,大卫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

这是一个能够被人理解的宇宙,因为一切都是按着“道”的原理,借着道(就是箴言8章里拟人化的“智慧”)造成的。

基督就是神借着创造万有的“神的智慧”,在祂创造的万物里能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说:“耶和华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

你看一只小小的蜜蜂。养蜂的人知道,在暖热的天气里,蜜蜂通过自身的“搧风”使巢内的空气流通,来降低巢内的气温。在流蜜季节里,蜂巢里的气流会加快蒸发生蜜所含的过多水分,这样,蜂蜜的品质才会好。所以在整个夏季你可以看到蜜蜂在那里不断的“搧风”。尤其在采集到大量花蜜的日子里,傍晚前和黄昏的时候为最多。

这不是“碰巧”,而是智慧的设计。神的作为坚定可靠,祂是永活的神。人能够领受启示,能够对神和祂的作为发出赞叹。诗篇139篇14节,大卫说:“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神按着祂的形像造人,是要人领受祂所赐的一切恩典,反映祂的荣耀,同时受托管理祂手所造的,代表祂作“大地的主人”。当神把人造好了,祂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天地万物才算造齐了。诗篇8篇4-9节,大卫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耶和华我们我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感谢神,给我们无比的尊严和崇高的地位。但这个“甚好”里面却带着危机性,就是人可能误用自由。会因为自高自大,而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

“骄傲”是罪的原始。人会因为骄傲,不敬奉造物的主,而是自以为聪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你说:“那么,神所造的世界,就不完美了。”不!神是完美的,祂不会造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当神造人的时候,特意把人造成“有灵的活人”,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

人是很奇妙的被造在“永恒”和“暂时”之间的活物。人领受神所给的“暂时”的身体,和“永远”的灵魂。神这样创造,是为了人犯罪还可能得救。所以人的堕落是在神的旨意里发生,是神预先知道的,在神并不意外。神为了祂的荣耀和“末后的亚当”-基督的来到,许可人误用自由,又开恩让他们在末后的亚当-基督里得永生。

神知道人可能犯罪,在创世之前祂已经为人预备了救恩。提摩太后书1章9节,保罗说:“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

始祖亚当原本有能力完全且永久地顺服神,但结果他背约了。罗马书5章19节,保罗说:“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

人破坏了行为之约,“死”就临到众人,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但三位一体的神早已协议好“恩典之约”。罗马书6章23节,保罗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创世记3章15节,就是神的恩赐,神为人预备的“救赎福音”的首次宣告。

以弗所书2章8-9节,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我们能够得救,是本乎恩,借着信。亚伯拉罕被称为“有信心之人的父”。圣经说:“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而那些“以信为本”的人,就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罗马书8章29-30节,保罗说:“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奥古斯丁说:“人对神的顺服,是众德之源。”他说:“两种爱创建了两座城:爱自己以致轻视上帝的人,组成了‘世俗之城’。而爱上帝以致轻看自己的人,组成了‘上帝之城’。”

魔鬼会蒙蔽人的心,使人容许“疑惑”和“不信”的种子在心里。激动人顺从自己的情欲,偏离神的旨意。结果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自高自大地说上帝是“弱者的心灵寄托。”

但人说“没有神”,难道就没有神吗?人能够逃避神吗?不能!诗篇139篇7-10节,大卫说:“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神,人逃避神,只是阻挡真理。天堂、地狱不因为人的信或不信而有任何改变,但人要在哪里渡过永恒,却是自己在神的恩典之前的抉择。当人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能救他的福音,却故意离弃,在神面前弃绝这道,就是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

他不能得救,是因为他没有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求告祂。保罗说:“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10章13节)

圣经不是一本“粉饰太平”的书,而是指出人的真相,并且告诉我们当如何行的“救恩之书”。就是因为人不能救自己,所以要仰望神恩惠的福音,把信心建立在神和祂恩惠的道上。

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曾经偏离这个核心,缺少对神“强而有力”的信心,想要靠人自己的苦修,和许多迷信作法得救,甚至无知地去买“赎罪卷”。直到马丁路德重新发现“因信称义”的真理,把焦点放在神和祂向人施行的救恩上,而不是放在人和自己的善工上,才引领教会走上归正的路。

神的话是复兴的根基,当人晓得真理,真理就叫他得自由。重新坚定对神的信心,就带来了生命的翻转,使人重新在神的恩典中刚强。事奉主不再靠自己,而是恭敬把焦点放在主的身上,基于爱主、靠着主丰富的恩典服事祂。

日本知名女作家曾野绫子说:“神的话像一幅‘度数正确’的眼镜,戴上之后可以把人生看得清清楚楚。”神对我们没有任何疏忽、遗漏,但我们的“老我”并不甘愿顺服神。没有意识到圣灵的引导,忽略神要帮助我们,使我们满有能力过得胜的生活。所以虽然信了主,还时常活在血气里。

让我们时常察验自己的信心,是否像保罗那样,全心信靠“我所属所事奉的神”?还是不知不觉的转移了焦点?

如果你发现,你已经远离了神,让神在你的生命中消失了,没有活在神的同在中,你是否愿意重新开始?

神一直就在这里,祂要显大能使你成圣,供应你一切的需要。重新发现这个事实,将使你喜乐欢呼。求主保守我们不失去信心,而是靠恩得坚固。

父啊,谢谢创造我们,不但使我们能够对你“普遍启示”产生回应,知道你的存在。你又借着所默示的圣经、文字的道,使我们认识你。主啊,你是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你成了肉身,是使徒们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父已经将万有交在你手里,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已经赐给你了。帮助我们不再疑惑,而是在你的恩典和知识上继续长进,能够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站立得稳,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主啊,我们的指望在乎你。你能保守我们不失脚,叫我们无瑕无疵、欢欢喜喜站在你荣耀之前。我们不求你改变环境,叫我们从压力之下得释放,而是求你加深我们对你的信心。愿你显明你的同在,叫我们洁净自己,像你洁净一样。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

旷野吗哪2020年1月29日:永不孤单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有时候不足、软弱和极度的孤单的“感觉”,会令我们完全不知所措;但主的恩典和慈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祂爱教会、为教会舍己。祂是我们灵魂的大牧人,祂爱护我们,保守我们,因我们是祂的产业,是祂草场上的羊。阿摩司书3章2节,耶和华说:“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

这不是说,神不认识其他人,祂当然也认识。这里的“认识”是有特别的含意的,所指的是“亲密的认识”。好像出埃及记33章17节,神对摩西所说:“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

神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祂特别关心我们、专爱我们、赐福给我们。主认识祂的羊,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所以你永远不用害怕被遗弃,即使其他人远离你、朋友背弃你,或者环境迫使你与所爱的人分离,你永远不会孤单,因为主始终与你同在。

我们的软弱无助主都知道,祂要我们信赖祂,享受跟祂之间的关系。祂许可我们经历一些仿佛被隔离的环境,是要我们知道,“有祂同在”就够了。诗篇73篇23-24节,诗人说:“然而我常与你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我们何等蒙福,所走的是“以马内利”的天程;主与我同行,一直到我安抵美丽的天家。

今天我们已经听了很多道,明白了很多真理,但是我们缺少把“真理”和“经历”配合起来的处境。主要我们学习倚靠祂行过黑暗的地方。祂给我们“逆境”是让我们有机会体验所明白的真理,诗篇34篇19节,大卫领悟说:“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

因为我们终身的事是在神手中,因此要把“行过行过黑暗的地方”,看作是一门伟大的艺术,不要慌忙行过。主是我们的牧者,有祂在我们的前头领路,仇敌所有的攻击,都要把祂算在内。不利的环境可能给我带来们威胁,但是威胁不了我们的好牧人。主会用祂的杖赶跑仇敌,用祂的竿引导我们,使我们得安慰。祂按着心中的纯正牧养我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我们。祂知道行过旷野的路,祂决不会引我们到祂的恩典不及之处。

在旧约创世记,我们看见神的竿引导约瑟。诗篇105篇16-22节,诗人说:“他命饥荒降在那地上,将所倚靠的粮食,全行断绝。在他们以先打发一个人去,约瑟被卖为奴仆。人用脚镣伤他的脚,他被铁链捆拘。耶和华的话试炼他,直等到他所说的应验了。王打发人把他解开,就是治理众民的,把他释放。立他作王家之主,掌管他一切所有的,使他随意捆绑他的臣宰,将智慧教导他的长老。”

约瑟被卖为奴仆,被铁链捆拘,结果就是作了埃及的宰相。神许可我们落在黑暗的处境里,不是忘了我们,而是在预备我们,来承担未来的工作。人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神的恩典临到我们,闯进我们的生命中。

章伯斯(Oswald Chambers)在他所写的《竭诚为主》这本书里说:“耶稣很少在我们期待祂的时候出现;祂常在我们最料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并且是在最不合逻辑的情况下出现。对主忠心就是随时预备好,迎接祂出其不意地造访。”不要带着惧怕的心去看待未来可能的改变或挑战,而是信赖神的作为,以祂为牧者,顺服祂,与祂同行,并期待见证祂的恩典、祂的信实和大能。

既然神说:“我的义人必因信得生。”在患难之日就不要急于脱困,不要慌忙走过,而是专心仰望神、等候祂;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以赛亚书30章20-21节,经文说:“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如果我们是飞行员,在迷雾中圣灵就是塔台,随时告诉我们该向左,或向右。“眼见”是跟我们“有限的理智”相连合,但“信心”是跟神“无限的大能”相连合。当“眼见”停止的时候,“信心”就开始工作。相反的,一直凭“眼见”,就是让“信心”一直休息。

有一次,彼得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走,就对主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圣经说:“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彼得有过“在水面上走”的经验,但可惜,马太福音14章30节,经文说:“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

彼得一凭眼见,一害怕,信心就没了,就照他见的“将要沉下去”。因为转移了焦点,疑惑分心了。彼得赶紧向主呼救,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不要忘了生命的源头在神那里,是祂让我们到世上来,也会指导我们该怎么活。

在患难中,只管求神紧握你的手。哪怕前景并不明朗,不要害怕,也不要惊惶,只管把把不可知的未来,交托给“连风和海都听从”的主。以赛亚书64章3节,先知以赛亚说:“你曾行我们不能逆料可畏的事。”4节又说:“从古以来,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眼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为等候他的人行事?”

“等候神”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尝试越过神”去做只有神能做的事。在黑暗的处境中,神会成就祂旨意所喜悦的事;祂知道要怎么做,祂会持续展现祂的信实。每一个危机,每一次威胁都是经历神的信实和大能的机会。因此在危难中只管交托和安息。

神知道人性,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经历某一种困难,永远不可能成就日后的美事。神作事有目的;不要陷入盲目的悲观,而要依靠神,信心坚固。作“站立得稳,坚定不移待命”的人。在苦难和困境中好好去体会神怎样保护我们,祂的恩手怎样扶持我们。

旧约圣经记载,犹大王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率领大军前来攻击犹大。面对来势汹汹的亚述大军,神借着先知以赛亚要希西家拒绝埃及的帮助,吩咐埃及使者回家去,祂自会为犹大解决亚述。不久,西拿基立派使者送来“招降”的书信,列王纪下19章14-19节记载:“希西家从使者手里接过书信来,看完了,就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希西家向耶和华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是天下万国的神,你曾创造天地。耶和华啊,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啊,求你睁眼而看!要听西拿基立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神的话。耶和华啊,亚述诸王果然使列国和列国之地变为荒凉,将列国的神像都扔在火里;因为它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头石头的,所以灭绝它。耶和华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独你耶和华是神!’”

希西家定意仰望在高天“安静观看”的神。神看“出手”的时候到了,就感动先知以赛亚打发人去勉励希西家,并且预告会用钩子钩上西拿基立的鼻子,把嚼环放在他口里,使他从哪条路来,就从哪条路转回去。又预告虽然亚述大军来势汹汹,但是必不得来到耶路撒冷,不能在这里射箭,也不得拿盾牌到城前,也不得筑垒攻城。因为神会保护拯救这城。列王纪下19章35-36节,经文记载:“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就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

当神的手介入历史,亲自出手,用祂的杖保护耶路撒冷,管教西拿基立,一夜之间整个局势就扭转。考古学家在西拿基立的王宫内发现,有浮雕描绘西拿基立在攻下拉吉之后,正在欣赏战利品。同时自信满满的差遣使者往耶路撒冷招降。

在美国芝加哥的“近东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一件古物,就是被埋在西拿基立王宫地基之下的“西拿基立菱形立柱”,上面刻着西拿基立征战的记录。提到西拿基立封锁了耶路撒冷,让希西家犹如“笼中鸟”。他说:“至于希西家,这个不愿向我称臣的犹大人,我包围和攻取了他的46座有坚固城墙的城镇,及周围无数的小村庄。……至于希西家本人,我把他关在耶路撒冷的王城里,他就像笼中鸟一样,困在耶路撒冷。我使城的四周遍布哨站,派兵昼夜看守他们,任何人都无法从城里进出,企图踏出城门半步都会送命。”但结果,却没有提到他攻占了耶路撒冷,碑文上没有交待原因,但圣经给出了答案。

亚述王西拿基立心高气傲,不可一世,挑战希西家,说:“难道耶和华能救耶路撒冷脱离我的手吗?”神随即“挫折王子的骄气,向地上的君王显威可畏。”那些围困耶路撒冷的亚述大军,就像当年沉在红海里的法老全军一样,心中勇敢的人都被抢夺;他们睡了长觉,没有一个英雄能措手。神的斥责一发,坐车的、骑马的都沉睡了。西拿基立只能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几年后,他儿子亚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杀了他。相信他万万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

神会护庇敬虔人,暗暗保守他们。诗篇46篇1-5节,诗人说:“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传统上认为诗篇46篇,就是以神拯救耶路撒冷脱离亚述王的事迹作为背景而写的。诗人说:“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镕化。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而犹大王希西家因为坚心倚靠神,百姓靠他信心的宣告安然无惧。那鸿书1章7节,经文说:“耶和华本为善,在患难的日子为人的保障,并且认得那些投靠祂的人。”神扶持谦卑人与他们同在,却将恶人倾覆于地。祂的手介入历史,保护属祂的人,向他们施行拯救。

诗篇112篇4节诗人说:“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发现;他有恩惠,有怜悯,有公义。”我们在黑暗期间中所学习到的属灵功课,远比我们在光明的日子中所学的要多。

历代志下32章22-23节记载:“这样,耶和华救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脱离亚述王西拿基立的手,也脱离一切仇敌的手,又赐他们四境平安。有许多人到耶路撒冷,将供物献与耶和华,又将宝物送给犹大王希西家。此后,希西家在列邦人的眼中看为尊大。”希西家在黑暗中对神的信靠,使神在关键时刻显大神迹,叫人知道祂是神。

当神仿佛领我们经过“死荫的幽谷”的时候,只管存着乐意的心,接受祂安排,紧靠着祂,看祂怎样用笑脸帮助我们。不要心里忧愁。诗篇91篇5-16节,神说:“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或是白日飞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人仆倒在你右边,这灾却不得临近你。你惟亲眼观看,见恶人遭报。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祸患必不临到你,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棚。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你要踹在狮子和虺蛇的身上,践踏少壮狮子和大蛇。神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我要使他足享长寿,将我的救恩显明给他。”

感谢主,人生崎岖的道路上,有主同行绝不孤单。愿主的爱激励我们,使我们懂得从内心深处感谢祂,并甘心顺从祂。

主啊,愿你借着你的灵,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使我们真知道,无论住在任何地方,有你同在就是天堂。你许可我们行走在黑暗之处是要我们知道你、经历你,以致丰丰富富地认识你。求主叫我们作最靠近你的羊,在行过死荫幽谷的时候,用心去感受你的杖和你的竿给我们带来的安慰;帮助我们明白你对我们是何等宝贵。赐福我们所听见的,激励我们的心,一生爱你,将你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你!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世记10章金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