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李特多少分?

1923年2月25日,一个天生带着特殊使命的小女孩出生在法国巴黎。

有人欢喜有人忧,这个小女孩的到来并没有让全家陷入欣喜之中,唯独外婆葛健豪给了小女孩最温暖的臂弯。

小女孩有个很独特的名字“李特特”,她是革命者李富春和蔡畅所生的女儿。

因为父母都是地下党,小女孩的到来使得母亲蔡畅焦虑万分,国内正值革新混乱时期,自己又肩负地下党的使命,自身都难保,更别说自己的女儿了,这混乱的年代如何给她一个好的未来?

当年国内爆发大规模的青年运动,母亲葛健豪费尽心思借到了600大洋,带着女儿蔡畅还有儿子儿媳,一起前往法国学习,为的就是提升自己,接受新思想,在海外为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特特的整个童年时期都是和外婆一起度过的,当父母被共产党派去苏联学习之后,外婆葛健豪便带着李特特回国了。

外婆是个要强的女人,在法国也是带着孩子勤工俭学,年近五十岁的她,不仅自学法语,还做手工兼职赚钱,一面照顾李特特。

在李特特的印象里,父母好像对自己并不重视,也很少见面,但是在回国之后,李特特一直和舅舅家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有哥哥姐姐们的陪伴,这个小家伙的童年也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或许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李特特从小就比同龄人成熟和稳重。

1928年,李特特的父母为了隐蔽身份,方便开展地下工作,把上海的家作为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

他们把李特特和外婆葛健豪一同接到了上海的家里,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活化”,李特特舅舅和小姨的孩子也被接了过来。

因为李特特的舅舅蔡和森和小姨同自己的父母一样,身为地下党,没日没夜地工作,所以李特特同表姐表哥们一样,都由外婆照看。

为了防止暴露踪迹,孩子们跟着外婆要经常搬家,还要改名换姓,这就让李特特很不开心。

李特特年幼,不懂得母亲为何总是给自己改名字,有时候还要叮嘱自己说一些“谎话”,可是小朋友不能说谎的不是吗?

李特特对母亲的做法越来越不理解,感觉母亲在教自己做错的事情,还凶自己。

忍无可忍的李特特生气地质问妈妈,为什么总是给她改名字?

“小孩子问这么多干什么?让你叫什么就叫什么,照做就是了。”

李特特年纪小,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忘了这回事。

有一次在玩耍的时候隐约听到母亲说什么跟“尾巴”有关系的词,便颠颠儿地跑去问了问母亲是什么意思,这一问不要紧,又被怼了回去:“不该问的别问!”

在李特特幼小的内心世界里,真的承受了太多来自于母亲的严厉和苛责,李特特甚至觉得母亲或许就不喜欢自己吧?

唯一能给自己安慰的只有外婆,这一切外婆当然都是心知肚明,可是不能多说什么,只有摸摸李特特的小脑袋,安慰一下罢了。

后来因为李特特父母有了新的任务,外婆便回了湖南老家,哥哥姐姐们也被接走了。

只剩下李特特和父母三人一起生活,这才应该是李特特梦寐以求的生活不是吗?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美好。

5岁的李特特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甚至一度还陷入恐惧之中,常常要一个人待在家里一整天,哪也不能去,再加上新搬来的屋子狭小又黑暗,李特特经常吓得躲在被窝不敢出来。

爸爸妈妈早出晚归,早上起来会把一天的食物放在桌子上,然后锁上门,李特特一个人在屋里吃喝拉撒,有时候父母回来了,她也睡着了。

醒了之后,又是第二天的食物摆在桌子上,跟爸爸妈妈几天也难说上话,一个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打雷,都是自己待着。

话到此处,不禁为革命者的付出感到痛心,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更何况自己的小家,孩子固然是他们的牵绊,可是能让孩子活着,就是最大的“照顾”了。

也许只能怪生不逢时,李特特的命运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有着特殊的父母,带着特殊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

就这样,李特特随着父母开始了不断搬家和变换身份,她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多变的生活模式。

但是,她不解的还是母亲对自己的严苛,不准问“为什么”,说什么就要做什么,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母亲的脸上也很少有笑容出现。

不知不觉李特特已经7岁了,当时李特特和父母一起住在一座三层小洋楼里,一起住着的还有聂荣臻夫妇及其儿子。

一次聂荣臻的儿子过生日,蔡畅买了一套衣服送给他,顺便也买了一条裙子给李特特,这是7年来李特特的第一件新衣服。

这些年跟着父母南辕北辙的搞“革命”工作,李特特似乎懂得了父母身份的特殊性,也渐渐开始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严苛。

自己自打来到上海开始,就是一名年幼的地下工作者了,虽然对母亲有了一丝谅解,但是年幼时留下的心里创伤依然是李特特心里的一道坎。

1933年,莫斯科成立了一所国际儿童院,这个学校负责培养共产党的接班人,面向全世界的共产党员和烈士的后代,中国共产党的子女多数也在这个学校接受教育。

那时,包括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毛岸英,还有朱德和其他革命家的儿女们等等,都被送到这里学习。

李特特当然也被送到这个儿童院。初来乍到,异国他乡的一切都让李特特感到新奇,每天和志同道合的革命后代一起学习,李特特也感到很充实。

她感到,这段日子,好像只有外婆在的时候才有这种不再孤单的感觉,可好景不长,李特特的安逸生活也要告一段落。

1942年,苏联爆发了卫国战争,为了扩充卫国军队的后备储量,开始从儿童院里选拔优秀的学生接受军事训练。

李特特兴致勃勃地报了名,李特特好像找到了人生目标一样,把自己当成男孩子一般训练,并且训练结束后还获得了“马克西姆机枪手”荣誉证书。

这个证书意味着,如果战场上需要李特特,她就要拿着枪,同敌人血拼。

果然英雄出少年,巾帼不让须眉,没想到从小渴望被父母关爱的小女孩一下成长为一名可以征战沙场的战士了,这也让李特特的父母感到无比骄傲。

其实在李特特心里,还是很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注的,在儿童院的时候,母亲来过一次,因为特殊工作前来莫斯科开会,李特特终和母亲敞开心来了一次深刻谈话。

“母亲从未喜欢过我,从未给过我温暖”李特特幽怨地说道

“妈妈是肯定爱你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肩上还有更重的担子,不得不冷落了你。”蔡畅无奈又内疚地回复道。

特特也没有同母亲争辩,也许是自己长大了,也看到身边同伴们的遭遇,各个同自己没有丝毫区别,别人的父母为了革命事业有战死的,有被杀害的,至少自己的爸爸妈妈还健康地活着,想到这里,李特特不禁抽泣了起来。

李特特在母亲的影响下,越发坚强了,在苏联保卫战期间,不仅帮助苏联部队救死扶伤,还同苏联人民一起帮助军队挖战壕。

要知道苏联的地理位置特别,挨着北极,冬天零下40多度,很多时候,李特特手握着铁锹,挖着挖着,手就被冻得张不开了。

可李特特不是矫情的人,虽然只有17岁,可毅力绝不亚于一个成年男性。

可人毕竟不是铁,再硬的身躯,在这样极寒的天气下,也容易生病,这不李特特就感染上了风寒,发烧了两周之久,幸好被队友发现,送去治疗,这才捡回一条命。

1944年,李特特考上了莫斯科的工程学院,因为当时世界大范围内都在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李特特只学习了一年就搁浅了学业。

1948年李特特又转学来到了莫斯科吉米辽谢夫农学院继续学习,也是在这里,李特特也邂逅了自己的丈夫,并且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儿子。

李特特从农学院毕业之后,就回国建设祖国。

因为已经十几年没有回来过了,李特特的父母认为,她应该从基础开始了解新的中国,这样才知道怎么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于是李特特就去了北京华北农业研究所工作。

历时两年的农业研究所工作结束时,恰逢苏联援助,我国北大荒即将开始建立一座现代化农场,这一消息传到了李特特那里,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李特特决定投身于北大荒的事业当中去。

刚回国的时候李特特和丈夫一起来的北京,两年后二儿子出生。

因为不想孩子像自己那般,从小就和父母分离,于是李特特坚持自己带孩子,不让母亲帮忙,去北大荒的时候小儿子只有3个月大。

北大荒的环境极其艰苦,虽然自己父母已经是党中央的重要的领导干部,可李特特并没有使用任何特权来改善处境。

由于粮食匮乏,李特特的儿子没有奶喝,只能吃磨碎的馒头渣冲水喝。北大荒环境恶劣,蚊虫繁多,儿子经常生病,李特特也是咬着牙撑过来。

也许是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母亲的不易吧,李特特瞬间懂得了许多自己小时候无法理解的事情。

那时候不比现在,至少战争结束了,不再担心生命安全,而当时自己的舅舅与舅妈都惨遭敌人杀害,母亲和父亲也是在危险中得以保住生命。

到了50年代末,农科院也成立了原子能的研究所,正好李特特在苏联学习的是植物生理,又在农科院工作过两年,于是就把李特特从北大荒调回北京工作,进行新的课题研究。

李特特把自己在苏联所学皆数用上,因为擅长俄语,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帮助农科院收集海内外的原子能运用成果和资料,还为我国农科院建立了资料库。

直到1964年,我国成功研制和爆发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李特特又被调往戈壁滩,钻研核效应。

李特特积极投身于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前后为我国培训了1000多名优秀的同位素人才,还组织大家一起做实验,把自己在苏联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尽可能地传授给国内的新型人才。

由于当时国内处于一些特殊时期,李特特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止,直到1974年,虽然李特特被调回了北京,但是也没能继续在核研所工作,而是被调去了农科情报处做翻译工作。

4年后,李特特又被调去农科院做科研管理工作,直至退休,她都在科研管理的岗位上。

李特特这一生对祖国可谓鞠躬尽瘁,倾尽一切,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同异国丈夫分道扬镳,在最艰苦的北大荒和戈壁滩上,数十年的搞研究,还为祖国培养许多科研人才,并且还选编和翻译了国外农业科学方面的书籍,为农业科研做出巨大贡献。

1988年李特特离休,按理说是可以颐养天年了,但是李特特并未从此开启养老的生活,而是将晚年生活精力都用在祖国扶贫事业上,许多企业和个人都向李特特伸来了橄榄枝,但都被其拒绝,在李特特心里,钱财乃身外之物,报效祖国才是她希望做到的。

1989年3月,我国第一个扶贫基金会成立,李特特主动请缨,要去参加扶贫基金会的各项工作。

当时基金会刚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挂牌子,李特特就第一个捐款,走街串巷,鼓动大家为扶贫基金会筹集资金,前后9年的光景,李特特为基金会筹到400多万元的资金。

要知道在20世纪90年代几百万资金的概念,那对于一般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为了筹款,支持扶贫工作,李特特也是殚精竭虑,甚至放下了自己的尊严,也没少麻烦自己父母。

毕竟,要钱这一件事就挺难的,有求于人的事,就要放下自己的身段,面对企业家,李特特也不得不弯腰点头,各种敬语奉上。

为此,身边很多老战友都替她打抱不平:“世道变了,老革命家要看这些小年轻的脸色了!”

已经70多岁的李特特,将募集而来的资金,投入到为山区人民修路、挖井、建立学校中。

此外,基金会还为医疗落后的村庄建立卫生院,严格落实每一笔资金的去处和运用的情况,很多时候,为了安心,李特特亲自前往监工。

扶贫工作道阻且长,李特特跟着扶贫队伍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吃过野菜,住过帐篷,爬过陡峭的山壁,也穿过潮湿阴暗的树林。

一本重达4斤的相册,记录了无数张在贫困地区拍摄而来的照片,为了影响更多的企业帮忙,这本相册就是最好的说服力。

随着多年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李特特意识到,有时候不是给钱就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必须给贫困地区改造和创造财富的机遇,培养奋斗的意识。

农业出身的李特特在扶贫的同时还教授农民同志种植技术,但是他们前面学后面忘,于是李特特意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神上扶持,只有提升了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没有文化,永远没有出路,不学习永远也不会进步,这是李特特扶贫工作中最大的感悟,并不是学习中找到脱贫的办法,而不是一直无所事事等着天上掉馅饼!

2021年2月16日,李特特与世长辞,享年97岁,老人将毕生都献给了建设祖国事业之上,生在战乱年代,殁在祖国最繁荣的时代,见证了新中国的兴衰和崛起,这一生没有人比李特特更加精彩和值得!

何其有幸能够了解到革命前辈李特特这一生的故事,97年的光景,从不情愿被留下的生命,成长到小小的“革命者”,到苏联接受共产主义的培训,再到学业圆满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一生鞠躬精粹,倾囊相授,为共和国耗尽自己最后一丝精力。

新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优秀的革命者才有今天的辉煌他们从祖辈父辈开始,致力于开拓新思想,支持共产党,挽救革命,把建设新中国同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吃尽苦头,饱经风霜,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有谁知道韩国12个男孩组成的新组合SuperJunior(超级男孩)的通讯方式?

这个组合就是有崔始源、韩庚(中国的)、金基范、李特等12个人组成的组成的。我非常喜欢他们。 
如果,有人知道请告之!
  • 你可以开通ufo哦!可以直接和sj的偶吧们对话,不过他们是在演唱会是群发的
  • 恭喜你,你非常的幸运! 
    本来想与他们通讯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恰逢"SJ家族"的一位韩国成员即将回韩国一趟,
    所以SJ家族将举办一个感动SJ活动,
    收集中国歌迷们的留言,并且交由她送给SJ。
    想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SJ的朋友们,
    千万别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毕竟想和韩国艺人接近是很难的。
    你的留言100%肯定会交到SJ手中哦!
    详情请至SJ家族:www.superjunior.org查看置顶帖,
    时间有限哦!

公元316年,神州大地那叫一个乱。

之所以混乱,是因为称王称帝的太多。

偏安江南的司马睿虽然承继了西晋的血统仍称晋(东晋),但其控制范围却已大幅度缩水。

北方大地上,五支从东汉时期就迁入内陆的少数民族匈奴、氐、羌、羯、鲜卑,纷纷立国。

比较有名的有这样几个:

巴蜀氐族酋长李特、李流父子(成汉),

匈奴酋长刘渊(前赵),

羯族酋长石勒(后赵)、

陕甘宁氐族酋长符健(前秦)

辽东鲜卑族酋长慕容皝(前燕)、

羌族酋长姚苌(后秦)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过去都是依附在西晋帝国麾下的藩属,如今天下大乱,便全部宣布独立、谁也不服谁。

氐族人苻坚长期生活在今甘肃、青海、四川、陕西四省交界之处。

他是前秦皇帝符健的侄儿,因为皇族血统和战功,袭封东海王兼。

尽管苻坚作战勇敢且颇有威信并颇受伯父器重,但还是不能继承皇位。

因为伯父符健有儿子,他的儿子叫符生。

符生生性残暴,喜怒无常,赏罚不公且时常无端诛杀大臣。

据说,苻坚也被列入诛杀名单。

于是,为了自保,为了帝国伟大事业前途,苻坚在朝中众人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

暴君符生被斩杀,仁君苻坚被大家拥立为帝。

由此,前秦帝国在苻坚的带领下,进入了跨越发展时期。

苻坚执政之后,首先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大张旗鼓地开展拨乱反正工作。

过程:众多奸邪官员被清出官僚队伍,一大批饱受符生迫害的老干部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结果:大秦帝国满意率达到空前的99%以上。

其二,大张旗鼓地开展机构改革工作。

过程:许多吃空饷的机构被撤销、合并,一大批汉族人士和社会名流登上了政治舞台。

结果:一代名臣汉人王猛横空出世。

其三,大张旗鼓地开展民生工程。

过程:弱势群体、孤寡老人可以享受政府补贴;适龄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忠、孝、廉之人被树为榜样、楷模;矿产资源可以官民合作开发;全国人民提倡节俭过日。

结果:公民有了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王猛等一批汉臣的鼎力辅佐下,安定了国内局势的苻坚开始把目光投向周边舞台。

这时,北方大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政权在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期间,因为战争和内乱,许多小国已经土崩瓦解。

但是,仍有前燕、前凉、前仇池、代国等独立政权存在。

当然,还有偏安江南的东晋。

苻坚决定完成帝国统一。

从公元370年到公元377年,猛人苻坚率领着前秦铁骑用了7年的时间逐一灭掉了北方大地的所有割据政权。

放眼天下,北方霸主苻坚认为唯有螳臂当车的南方东晋一家了。

他想到了当年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他也想超越曹孟德。

然而,苻坚却不知道,他只是前秦帝国的半个猛人。

另外那半个,属于王猛。

苻坚和王猛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猛人。

可惜,此时的那半个猛人王猛已经作古了。

所以,半个猛人苻坚帝国大业仅完成了一半。

王猛在结识苻坚之前,籍籍无名,不过是隐居山中的一只大虫。

结识苻坚之后,王猛横空出世,就如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一样成了一条飞天之龙。

苻坚发动政变之前,王猛便受邀成了苻坚麾下的幕僚。

之后,王猛官拜前秦丞相、大将军,成为苻坚身边的臂膀。

苻坚称帝之后之所以能够富国强兵并扫平北方大地,王猛辅佐之力功当第一。

然而,在苻坚准备彻底完成帝国统一之前,王猛不幸早早病逝了。

王猛在病逝之前,挣扎着向苻坚说了不多的话。

这些话大致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大王您不可骄傲自满。

(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明君圣王深知创业守成之不易,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其二:大王您暂时不要急着灭掉东晋啊。

(晋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不可急图之。)

其三:大王您要明白前秦帝国国内不稳定啊。

(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亦是秦之仇敌,早晚会成祸害,应彻底铲除他们,以利国家长治久安。)

苻坚执手相望,顿时泪飞如雨。

王猛由是心安,就此作古。

王猛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他对前秦的贡献有多大?

借用中国当代作家柏杨的点评:

“王猛是中国成功的伟大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诸葛亮,在他之后有王安石,诸葛亮欠缺军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坚强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得以独展长才,把一团乱糟糟的流氓地痞、土豪恶霸,硬是凝结成金钢;不但国泰,而且民安。距今虽已一千余年,但仍使我们对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怦然心动。可惜王猛早逝,假使上苍延长他十年二十年寿命,他带给社会的政治轨道,会更巩固。”

王猛的遗言是不是危言耸听呢?

苻坚在开疆辟土的过程中,由于比较顺利,此时确已自我膨胀几倍。

苻坚不但爱江山爱美人更爱美人!

一个小名儿叫“凤凰”的花美男。

这个花美男还有一个身份是皇子,敌国前燕的皇子。

前秦苻坚的崛起,让北方大地的诸国迎来了噩梦。

前燕是最早被前秦灭掉的政权。

那年,男孩凤凰12岁,其姐清河公主14岁。

国破了,皇子也好公主也罢,都成为了苻坚的战利品。

姐弟俩非常漂亮,苻坚便把他们收入宫中。

清河公主是女孩,很快被扔上苻坚的龙床。

凤凰是男孩,是不是罚作宫奴呢?

苻坚“嘿嘿”一笑,于是,男孩凤凰也被扔上了苻坚的龙床。

甚至于到了后宫专宠姐弟俩的地步。

京城里流传出了儿歌:“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两个敌国的姐弟整天躺在前秦君主的床榻上,绝对是隐患啊!

苻坚可以不在乎,但王猛却不干了。

王猛劝道:“大王,这样下去不好啊,凤凰再美毕竟为雄,比起女人还是有拿刀的力气呀。”

苻坚说:“朕不怕。朕对凤凰是真心,凤凰对朕也心仪。”

王猛再劝:“大王,试也试过了,尝也尝过了,还是除掉凤凰吧。我们毕竟还有伟大事业呢。”

苻坚叹口气说:“猛子啊,你是不知道呀,朕着实难舍呀。唉…”

不过苻坚最终还是听了王猛的劝谏,只是没有杀掉凤凰,而是把凤凰放出了宫,还封了个平阳太守。

凤凰出了宫做了封疆大吏,也恢复了真名——慕容冲。

虽然还是凤凰,但却要成为火凤凰了。

因为从入宫的那天起,慕容冲就发誓要实现凤凰涅槃。

国仇、家恨、屈辱、耻辱,让12岁的男孩迅速成熟。

原来他只是强颜欢笑曲意逢迎苻坚。

姐姐清河公主说:“凤凰,你必须要保住命。只有这样,以后我们才有机会。”

为了保住命,姐弟俩百般讨好苻坚。

苻坚以为这一切都是真情,所以,他不但宠爱凤凰姐弟而且对凤凰姐弟的族人也爱护有加。

因此,凤凰的叔父慕容垂、堂兄慕容弘在此期间也都得到了苻坚的重用。

十二岁入宫二十二岁出宫的凤凰慕容冲逃离了囚笼,到了今天,他总算是有了复仇雪耻的一点可能。

这时候,王猛已经病死,苻坚也早把王猛的临终遗言忘了个干净。

他让人在皇宫阿房种植了大面积的梧桐和竹子,期待着有一天凤凰还会飞回来。

以至于长安群众纷纷传唱:“凤凰凤凰啊,请停在阿房。”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集中了全国九成以上兵力,悍然对东晋发动了灭国进攻。

战前,苻坚豪气冲天的说:“我们的部队仅仅是投下马鞭,就能让长江断流。晋,要消失了!”

只是战后,苻坚惊慌失措的喊:“不是风声,不是鹤鸣,是晋军又追来了!快跑!”

这场战役便是鼎鼎大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对历史走向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对前秦苻坚影响更甚。

战前,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疆域,其军事和经济实力乃是超一流;

战后,前秦开始陷入内乱和分裂,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已经沦为二流。

蛰伏在荥阳秣兵历马了许久的慕容垂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率先反叛前秦,宣布复国(史称后燕)独立。

在平阳积攒了一些军事力量的凤凰慕容冲自然积极呼应叔父,也趁机举起了叛旗。

与此同时,受封在关东的慕容弘和受封在陕甘宁的姚苌也各自拉起了一支队伍搞起了分裂。

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

前秦帝国就这样被陷入了四面是敌的局面。

慕容弘和慕容冲、姚苌组成了联军,开始大举进攻前秦首都长安。

特别是慕容冲,这个曾经饱受身心摧残的凤凰,不但是联军先锋,而且亲自披挂上阵。

苻坚得知城外的大军统帅竟然是当初的小凤凰。

苻坚舒了一口气:“是小凤凰,他怎么来了?是看到了长安的梧桐和竹子了吗?想起了寡人吗?”

于是,苻坚命使者带着一件自己最心爱的锦袍送给慕容冲。

使者问:“大王,您觉得用一件锦袍就可以退去叛兵吗?”

苻坚喝道:“你小子当然不懂!放心去吧。”

使者带着苻坚的锦袍去了慕容冲的军中,然后就再也没能回来。

苻坚在宫城里满怀期待。

两天后,凤凰终于来了,带着杀气腾腾、军刀雪亮的大军前来。

二话不说,慕容冲猛攻前秦都城。

到了这会儿,苻坚明白了,凤凰可不是来鸳梦重温的,而是来要人命的!

梦碎了一地的苻坚匆忙出逃长安。

进了长安城,慕容冲开启了狂暴模式,曾经的屈辱、曾经的痛苦......

长安一片血,万户命难逃。

艰难逃出了宫城的苻坚很快就遇到了姚苌的部队,姚苌很干脆,绞之(白绸勒死)。

好了,到此为止,前秦帝国的大猛人算是走到头了。

神州北方大地也因此再次陷入混乱。

本来,慕容弘、慕容冲、姚苌都是以慕容垂为领袖的。

于是,慕容弘、慕容冲和姚苌就各自产生了裂土为王的欲望。

慕容弘在山西称帝建立了西燕,但很快就因做人刻薄寡恩而被部下所杀。

其弟凤凰因受封皇太弟,就顺理成章的接过了西燕的大旗。

也许是苻坚多年种植的梧桐、翠竹太美了,也许是童年的经历让凤凰太难忘了,所以慕容冲虽然接任了西燕的帝位却不肯离开满是梧桐、竹子的阿房宫。

于是,这位非常传奇的美男皇帝也很快被部下哗变所杀。

杀来杀去,直到权臣慕容永掌控了西燕,大家才离开长安回归山西首都。

姚苌则借机占据了长安,建国后秦。

乱象之下,后燕的慕容垂不干了。

最不能容忍的是慕容弘、慕容冲的西燕。

“当初你们也都承认我是大燕皇帝。可是现在呢?你也称燕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慕容垂首当其冲的开始了剿灭西燕的运动。

从公元384年西燕建国到公元394年西燕灭亡,短短十年,慕容弘、慕容冲建立的燕国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后世史学家修书时说:好了好了,别争了,你慕容垂是后燕,他慕容弘、慕容冲是西燕。

再后来,另一只鲜卑族拓跋氏领导的势力壮大并崛起,这就是后来再次统一的神州北方大地并影响了南北朝历史走向的北魏帝国。

从苻坚应该看到人性的弱点。

知己能立于不败之地,知彼只能等别人犯错误,斗争中,只要对手不犯错误,你是赢不了的。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甚至可以说是死亡的前兆?

打了100场还没彻底干掉敌人,那这100场胜利有个毛用?

还搞得主公自大,百姓疲倦不堪。

主骄而民疲,怎么能不亡?

“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民疲,此其所以亡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晨语姓名多少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