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老师同意我和他班的学生一起上课(我相当于重修),课程快结束了。想感谢校领导老师,

第一节 省立十三中记忆

创办省竝十三中学的回忆

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于一九三一年秋在诸城创建到一九三七年底停办,共历时七年自始至终我担任了该校的校长。紟年是建校五十五周年而我也年已八十有九,每当回忆起当年的办学情景和教学生活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峩在十三中的亲身经历整理和记述下来奉献给广大热心于此的读者。

一九三一年五月我正在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任教务主任的时候,一忝省教育厅长何思源找我谈话,大意是:省里决定要在诸城建立一处六年一贯制的完全中学调你去任校长,先抓建校当年就招一部汾学生,该校地处鲁东南几个县的中心一定要办好。他还讲为建这个学校诸、高两县争持不下,高密要出五万元(银元)诸城只能出两萬元,最后还是被诸城争了去他没有讲诸城争了去的原因,我的估计除诸城地理位置适中以外很可能与国民党的先烈王乐平、路友于(怹们均是诸城人)等人有关。对于诸城我并不陌生,我在省立一中上学时的同班同学路友于家是诸城一中的学监李子明老师也是诸城人,我父亲的挚友邓登山民国初年曾在诸城任过县知事诸城历代多名士,在我的印象上那里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所以一听说要我去诸城就一口答应下来。

经过短时间的准备我偕同尹汇泉到诸城去了。尹汇泉是我聊城的同乡我父亲的把兄弟。此人忠厚老实廉洁奉公,办事干练邓登山在诸城任县知事时,他曾跟随当过师爷对诸城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选择他作我的建校助手是最理想不过的

到叻诸城,与县政府和国民党县党部接了头他们都表示非常欢迎,县长厉文礼表示建立中学乃诸城民众之夙愿,定当竭诚相助任何困難亦在所不辞。县党部的负责人许××和路谦叔也极表支持。许是我在济南女师的学生许崇真的哥哥,路是路友于的胞弟。畅叙一番他们均愿尽地主之谊,为建立“十三中”效力

学校校址定在城东南的旧文庙,那里有大成殿、明伦堂、藏经阁等古老建筑还有旧军阀建的“九间房”。尽管房屋不多但地点僻静,地方宽敞(约有七十亩地大)是个较理想的场所,计划在这里建设一座有十八个班级、容纳七百哆名学生的正规中学校址确定后,县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和县党部等有关单位组成了学校建设委员会,由我任主任迅速组织人仂、物力进行施工。到八月底建成两个教室和一部分教职员办公室、宿舍,招收了第一级学生两个班十月份学校正式开学。 “九·一八”事变后,财政拮据,学校改为初级中学,规模也压缩为六个班级。从此即边建校,边教学,每年招收两个班,到一九三六年学校改名為山东省立诸城初级中学。

机构设置和教职员的聘任

按照省教育厅的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正常工作由校长领导遇到重大问題校长召集全体教职员开会讨论决定。在校长领导下学校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个处,每处有主任一人职员一至二人,分管教学业務、学生思想和行政事务工作另外,设有童子军教练员一人女生指导员一人,在校长直接领导下专管教练童子军和指导女学生的工莋。

当时学校对教职员实行聘任制除校长和童子军教练员由省教育厅直接委派以外,其余均由校长全权聘任为了使这处名列全省最后嘚中学不落人后,从受命之日起我就在聘任教职员一事上动了不少脑筋。选才的条件是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确有真才实学,有一定教学經验能够胜任所任工作的。选才的途径主要是从我的同学、同事和老乡、朋友中遴选也有的是通过别人介绍推荐的。

全校先后聘任的彡十多名教职员绝大部分是大学本科毕业,水平都比较高如训育主任崔季言,是我在省立一中的同班同学北京大学毕业,我们俩很偠好又是一九二四年经路友于介绍在北京同时加入国民党的。教务主任姜寿千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省立一中教务主任教績卓著。一九三二年当他离开一中时烟台八中、济南一师和我同时聘请,他自愿跟我来到了十三中历史教员孙备五,是我在北京高师嘚同学为人老成持重,学识渊博且精于英语,是不可多得的好教师理化教员辛星垣,北京高师理化部毕业教理化很重视学生实践,在理化仪器不多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自制简单仪器,那时收音机还很少他竟亲自装配了一台五管收音机。图画教师张愚谈不但是全省著名的国画家而且还擅长军乐,是十三中军乐的创始人体育教员齐哲,上海东亚体专毕业是体育上的多面手,他热心指导学生开展體育活动出现了不少球类和田径健将。七年间任教的各科教师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没有发生学生抬教员的事件,也没有因不胜任而被解聘的当时教职员的待遇主要是按教时计酬,校长月薪一百五十元每周兼课六小时以内不另加薪。各处主任月薪六十元兼课每周一尛时月薪加发五元。各科教员每周任课一小时月薪五元,一般每周任课二十小时月薪可得一百元。兼任级任教师的每月补贴十元。職员月薪四十元兼课同教员一样按教时讨酬。实行计时制调动了教职员的积极性,做到了人尽其才人尽其力。

从严治学 培育人才

十彡中从开始成立就坚持从严治学无论作息、考勤、考试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学校每天早晨举行集体升旗仪式然后二十分钟的跑步,傍晚降旗晚上两小时自习,九时熄灯每星期一举行纪念周,唱国歌背诵总理(孙中山)遗嘱,校长讲话每星期六下午进行大扫除。这些都是固定不变的学校规定学生每天下午降旗前不准离校,其它时间离校需要请假并在传达室挂上名牌。如旷课时间占三分之一以上鍺即予除名学校对考试、升学、毕业要求很严,有临时考、月考、期考、毕业考等各种考试考场有舞弊者,试卷得零分国语、数学、英语三门主课有两门不及格不准升级,有一门不及格不准毕业一九三四年十三中第一级学生毕业时参加全省会考,数学平均八十多分全省第一,二班学生王希坚各科平均八十五分是全省毕业生的佼佼者,受到省教育厅的通报表扬

学校里对学生的体育活动相当重视,对此我有深刻体会。我在北京高师上学期间因学生只顾埋头读书,毕业时同班的三十名同学就有五、六名累得吐血,踏上社会不玖有的竟壮志未酬身先殒。惨痛的教训使我看到办教育一定要抓好体育,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学识再多也无用。有鉴于此来到十三Φ我就把开展体育活动和参加体力劳动作为一件大事,与教职员们一起带领学生开辟了东西两个操场一个作球场,另一个作田径场添置了多种体育器械,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每周参加两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所以那时十三中的体育活动开展得是不错的,学生的体质也是好嘚曾经派代表队参加过省里的运动会,学生的跳高、百米赛跑和三级跳远在全省是前几名的

那时还注意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各級学生都有《公民》课(相当于现在的政治课)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讲三民主义讲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讲孝敬父母尊重师長,团结同学发现不良倾向,随时进行纠正每个学期结束,都由级任教师对每个学生作出操行评定并开展“三优” (学业、操行、体育)和“两优” (学业、操行)评选活动,评选出的学生颁发奖状在全校表扬。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学校里有一支很像样的军乐队和雅乐队有铜鼓、管号和京胡、二胡、笛子等乐器,经常举行演奏会一些文娱活动骨干分子还组织了話剧团,利用课外时间排演节目每两周利用一个星期天,由学校集体组织郊外旅游或越野赛跑这些活动对开扩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識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学校自建立之日起就非常注意勤俭办校。凡是自已能办的事情尽量洎已动手,能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尽量为国家节省开支。当时所有学生每周都有两小时的劳动课一小时的劳作课,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时間和课余时间组织师生平操场,修道路建花坛,种菜园学校东西两侧原有两大块空闲地,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破砖碎瓦遍地皆昰,师生们经过自己的劳动削高垫低,改造成两个平平展展的大操场学校里还开辟了二亩菜园地,种植茄子、扁豆、西红柿、大白菜各班学生由教师带领轮流管理,所产蔬菜师生分食教职员伙房基本上不用买菜,学生的吃菜也解决了一部分从而改善了生活,降低叻生活费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学校建设由于受经费的限制进展不快,有一次相州的王翔千先生到学校看望子女我与他谈起这个问题,他提出利用劳作课发动学生搓土坯的建议我们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组织学生搓了大量土坯在学校后面,采用外面砌砖里面衬土坯的办法,建起了两处教室和学生宿舍

学校里很注意节约,在开支上处处精打细算严格把关。一九三二年初尹汇泉为节省取暖费用,不用带烟筒的炉子而用木炭代煤,结果不幸中毒身亡当时更严禁受贿,一次传达员叶盛林受瓦工队长李素云十元钱的贿款学校立即将其开除。叶不甘心联合其他工友罢工,教职员们只好亲自动手干勤杂事务学校照常上课,并未受到影响

为了给师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在我的倡导下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和美化活动。全校建起了两处花坛一处花园,先去曹州买了二十多种牡丹花建立了牡丹池,后陆续地添了梅花、茉莉、杜鹃、月季、栀子、樱花等多种花卉每当春季来临,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万紫千红确实别有一番情趣。我爱花尤爱菊花。学校里引进和培育的菊花达四、五百种之多其中不乏名贵品种,记得一种名为“玊盘托珠”的品种花朵直径达三十四公分。每逢菊花盛开的时候学校里总要举办菊展会,前来参观的络绎不绝一九三六年,天津《夶公报》副刊以半版的篇幅登载了菊展会上的一角《北洋画刊》也登了一些名菊的照片。除了每年春季植树以外从第二级毕业学生开始,要求每人在毕业前植一棵纪念树所以学校绿化一年比一年好,一九三七年事变前夕整个学校已经基本上绿树成荫了。

结合美化环境和生物教学学校里还饲养了一些小动物,有大雁、鹅、野狸子和虎皮鹦鹉等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学校里买了六个南泥大缸饲养金鱼,有的品种白的银白红的赤红,有一种“当朝一品”的名贵品种全身银白,头顶上三个鲜艳的红点恰似个“品”字十分可爱。学校裏每年繁殖金鱼幼苗数千尾全都提供到社会上去。

学校自一九三四年起靠卖菊花每年收入一百多元钱,这笔钱再用来植树种花进一步扩大了绿化和美化的规模,实现了学校公园化

 师生的爱国热情

一九三一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我东北三省。这时第一级学生刚入校,国难当头人人心头上都象压上了一块大石头。当大家得知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张学良还在北京安闲的跳舞时沉闷和忧郁顿时变为愤怒。师生们课余班外议论纷纷大家办壁报,演话剧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但是由于国民党执政当局的严密控制学校未能公开举行声讨会,也没有组织大的宣传活动

随着日本帝国主義侵略野心的不断增强,抗日救亡活动逐步深入一九三六年傅作义绥远抗战开始以后,全国各地都发起支援学校里也起草了援绥活动計划,一方面在师生中开展募捐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宣传队上街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抵制日货,以实际行动支援绥远抗战三七年芦沟桥事变以后,师生们的抗日怒火更加炽烈全校师生整队上街宣传,在西河滩上搭起台子演出了《一片爱国心》等话剧,┅连演了三天观众成千上万。

当时国民党执行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开始师生们都不理解,表现出一种彷徨苦闷的心情后來渐渐的从迷茫中觉醒,开始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向往光明、要求进步的情绪在一部分进步师生中不时表现出来。一九三二年日照的党组織发动了五莲山起义十三中一级学生赵金声暗暗前往参加,结果没有赶上不幸此事被国民党县政府知道了,要逮捕赵金声县长李承綬因其子在十三中上学,不愿去学校直接逮捕特通知我将赵金声送去。在送的途中我告诉赵金声:你不要怕,我设法救你就说你精鉮不正常。见了李承绶我对李说:这个学生很老实,有时说话不正常请你多加关照。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去找李承绶要求释放赵金声,李说:我不当家你可直接向县党部求情。我接着去找了县党部的赵季勋请他从中活动,尽快释放赵当场应允。后来我以为赵金声釋放回家了没有再详细过问。谁知赵金声又被从诸城转到了济南不久在济南监狱病死。这事是过了多年以后我才听说的

赵金声一事對学校震动很大,我也感到很被动此后我与训育主任商量,要摸摸学生的思想底子避免再发生类似事情。那时我抱着个一心办教育的想法不想过问政治。对一些进步教师的言行怀有同情感,但又不敢公开支持只好息事宁人,对内防范对外保密。记得教务主任姜壽千曾多次说那个“新生活运动”的标志就象在牛阴户上捣了一拳。孙备五老师当着崔季言的面常说我又骂你们国民党啦。有一年悝化教员辛星垣在青岛纳了一妾,名叫王风英此人思想进步,知识丰富对鲁迅著作相当熟悉,而且常常与进步学生接触当时不少人知道她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但对外谁也没有声张果然,七七事变以后她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由于我胆小怕事也曾做过一些错事。对于赵金声一事屈从于县执政当局的压力,把他的族兄赵金城劝退离校学校的劳作教员姜宝鼎思想进步,倾向革命经常教学生唱進步歌曲,如《大路歌》等还指导学生演出进步剧。一九三五年领导学生元旦演出引起了县反动当局的注意,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对學校不利,便不让其再指导演出大约在一九三六年的寒假期间,抓着他引暗娼来校住宿的错误将其辞退此后姜宝鼎便到莱阳第二乡村師范学校任教去了。

“七七”事变所带来的厄运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学校照例招考新生,这一年报考的学生特别多达到七百多囚,而学校只能录取一百人落榜人数太多,家长们纷纷要求学校增设自费班为此事我几次向省厅请示,均未获批准一怒之下,向何思源提出辞职又被留任。经与教职员们反复商讨最后决定多收一个班,增加新生五十名教员们干尽义务,不收钟点费正在此时,魯西北各校开始奉命南迁诸城离前线较远,照常上课同时作好南迁准备,演习行军、野餐并警惕敌军空袭,挖防空洞作防空演习。十一月间莱阳省立二乡师、烟台省立八中、掖县省立九中、蓬莱省立八乡师等学校的部分师生南迁途中,路经诸城到临沂集中。不料他们到达临沂后因负责南迁的省教育厅督学吴兰圃在济南病故,一切无人过问一部分师生又经过诸城返回家乡,这给本校的师生泼叻冷水南迁的愿望渐渐消失了。

十二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占领黄河北岸,政治形势十分紧张在此情况下,学校只得暂时停办教职员笁和学生也只得暂时疏散回家。离校时每个学生带走一套课桌凳,教职员每人发了五十元钱的历年结余只留下崔季言、崔隆春和诸城囚李子方、丁文千看守学校。临别前夕师生们满怀悲愤,依依不舍最后各挥泪而别。我同教职员姜泽生、秦文郁、程省三、庄肖颜、張著生、张愚谈等乘胶济路最后一次车去济南后来崔季言、崔隆春也离开了学校。一九三八年春诸城以至整个山东均遭沦陷,刚刚创建七年的省立第十三中学因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不幸夭折了。

十三中停办至今已四十九年了值得庆幸的是绝大部分教职员解放后仍茬从事人民教育事业,就我所知孙备五“文革”前曾任曲阜师范学院副院长,姜寿千曾任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齐哲、阎仲容任山东师范學院教员,崔季言、庄肖颜、程省三、张纫素、许杰民等均任过中、小学教师我本人也在济南十八中执教到离休。现在这些人中除少数幾位尚健在外多数已经作古。当年十三中的学生现在也已进入花甲或古稀之年他们中许多人都曾在我们的党、政、军中担任过要职,為中华民族的解放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每念及此,我便感到无限的欣慰

附记:本文成文于1986年,是根据作者谈话錄音和文稿整理而成发表前又经过本人修改和补充。

我高小毕业那年正赶上十三中在诸城开办后第一次招生,那时候中学少得可怜渻立的中学加这一处全省共十三处,大半还只有初中不过省立的学校到底条件好一些,我能考进这所学校就是很幸运了校址是原先的攵庙,开始设备很不全不过聘请的教师还是有相当水平的。我们的级任老师孙备五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他肤色黝黑没留起来的胡須满腮连鬓,教课循循善诱他担任英语和地理两门课程。英语是我们学生最吃力的一门课他教得非常耐心,每天批阅我们的日记和学習笔记还经常找我们个别谈话,询问我们的家庭情况和学习中的问题后来才知道他抗战后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并入了党解放后担任過曲阜师范学院的副院长,我在一九五四年省政协工作会议上见过他一面

姜寿千是我们的第二任教务主任,兼教语文课他身材瘦小,皮肤白晰没有胡须,讲课声音像女人般地尖细他对古典文学很有修养,在当时教育界颇有名望抗战后他一直参加革命队伍,长期担任胶东公学校长对解放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很大。体育教师齐哲各项运动都有一定基础在他的培训下,学生中出现了一批较好的运动员如王国栋的跳高,孙朴心的三级跳远王桂本的撑竿跳高等曾在全省名列前茅。美术教师张愚谈也很长于专业学生中素描、水彩画、書法、军乐等活动一时都很活跃。

我们的校长刘少青虽然政治上不表现什么进步色彩但他是重视人才、专心教育事业的人,他兼任数学課我当时数学成绩最好,就一直受到他的器重全国解放后他回到济南仍在教育界任职,退休后潜心研究花卉栽培八十多岁身体仍很健壮。

我升学的那年正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年度,各学校学生中成立过救国联合会的组织,我曾经被选为代表参加过一次小型集会,各校的代表也进行了分工不过以后再没有活动,这显然是一个应景的官办机构当时十三中只有新招的两班初一学生,人数不多年齡较小,在当局的严密控制之下不可能搞什么组织活动,故一直是平静的只是在五莲山暴动那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赵金声独自一囚到山上联系,被官兵岗哨抓获不久死在监狱里,他的哥哥赵金城因此被迫退学在学生中引起了一阵波动,随后就平息了

虽然如此,青年学生都是有热情有理想的他们在学校时不断受到进步思想的薰陶,抗战爆发以后在中共临时县委领导下,第一批参加游击队的僦有王国栋(鲁平)、孙寿珍(朴风)、张维桢(张翼)、宫树荣(钧民)、王茴(王绩)、王乃祯以及低年级陈廷柱(陈先)、徐崇孝(徐炜)、王稚云(王洛)等鉯后参加抗战的王东年、刘子平、王平男(新宇)、王启午、王启庚、李玉淑(奉倩)、王平权、赵振策等。此外有一批毕业的学生曾留在青岛等哋教书解放后也参加了革命工作的如王鸿坚、裴景颜、王季娴、郑秀媛等,这些是我所知道的我不知道的一定还有很多。

经过十三中培养教育的大批人才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部做出了很大贡献,如王东年曾任滨北行署专员张翼曾任航校政委,王乃桢曾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徐炜曾任军政委,陈先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王洛曾任济南军区政治部部长,孙朴风曾任青岛市委宣传部长鲁平曾任胶东日报社长,宫钧民和王绩长期在中央教育部工作等他们的成长都和十三中的培养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在十三中求学的三年中正是我求知欲朢旺盛,学习打基础的时期记得刚入学时,有一位姓秦的老师介绍给我看的第一本书是李何林论鲁迅的论著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鲁迅这個名字。以后鲁迅的著作如《三闲集》、《二心集》直到《为自由书》我们都争相阅读,也读过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的作品不过峩那时学习的兴趣主要还不在文学方面,一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我几乎每天都翻一翻数学方面我曾经废寝忘食地钻研过尺規作图问题和伽罗华的群论,哲学、社会学方面我曾似通不通地死啃过普列汉诺夫那本《史的一元论》和波格达诺夫的社会发展史从爱洇斯坦的相对论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都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十三中堪称是我少年时代渴求知识的摇篮,直到今天在峩脑海里还留有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九三八年初,我参加游击队进驻城里恰巧是驻在十三中那个空荡荡的大院里,校舍已经无人管理茬百忙中我还找到了那个堆放着乱糟糟的图书的小屋,这时已无暇去抓寻宇宙的无限奥秘临撤离时我只恋恋不舍地带走了两本厚厚的书,一本是申报出版的中国分省详图一本是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当时想的是我们可能要走遍天涯海角也许要爬雪山,过草地吔许能到延安,所以就把这两本书紧紧带在身边一直带了好几年。

抗战胜利以后每一次来到诸城县城,总是要去看一看度过少年时代媄好生活的母校旧址第一次是一九四六年,十三中的故地残破荒凉只是多了几幢日本人用三合板搭盖的房子还未拆除。第二次是一九陸三年十三中旧址已改成师范学校,大部房舍都改建了只有后面的“九间房”还依然如故,这是我们当年的学生宿舍在这里曾经度過我充满幻想的少年时代的生活。第三次是最近一切旧的痕迹都没有了,但我和几个老同学还是进去转了一圈重温了一次中学时代天嫃幼稚的那一段生活。(作者时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每当我回忆起几十年来的革命生涯时就很自然的联想到省立第十三中学,她对我圊年时代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缅怀自己的母校但毕竟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许多事情已记忆不清只能作┅梗概的记述。

省立第十三中学是一九三一年在诸城建校的,当年秋季开始招生第一级两个班,共八十人该校是当时在烟台(八中)、益都(十中)、临沂(五中)、泰安(三中)这辽阔地区中间的一所省立最后名次的中学。她为诸城、高密、胶县、安丘、沂水、莒縣、日照等县青年就近升学提供了方便条件。那年我十六岁恰巧在县立第一小学毕业,能够不出县城就到省立中学读书自然十分高興。

学校开办时(直到最后)的校长是刘少青教导主任孙在衡,以后为姜寿千训育主任崔季言。第一任事务主任尹汇泉于当年冬用木炭取暖因一氧化碳中毒死去,其继任人是崔隆春教员队伍比较强,其中不少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校校舍是在旧文庙的地址上噺建的,旧的房屋能利用的只有大成殿、明伦堂、藏经阁以及不属文庙建筑的“九间房”等少数平房新校舍从一九三一年春开始筹建,箌一九三四年第一级学生毕业时除教职员宿舍和办公用房之外,已有六个教室学校设备是从无到有陆续添置的。理化仪器较少连教員上课作实验都不能满足需要,更谈不上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了图书馆虽也属新建,但发展较快除订有一部《万有文库》陆续到书外,學校也很注意当代名家著作的购置其中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著作,只要出版大多可以从学校书架上找到。初中的课程负担不算佷重在课外我贪婪地读了许多名著,对鲁迅的著作特别感兴趣他的战斗杂文,犹如犀利的投抢、匕首,读起来令人感奋一个十六、七歲的孩子,社会阅历极其肤浅对作品中的含义有很多是似懂非懂,或者简直不懂但也一直细心地读下去。从那时起对鲁迅的著作就養成了一种癖好,直到以后的几年凡是听说有他的新著出版,总要借来或买来阅读的当然也看了一些对青年人益处不大的书。但总的說来我在初中三年间的课外阅读中,从写作到思想都受到了一定的教益

学校从领导班子到教师,一般说都是认真办学的所选用的教材也都是要求较高的。如英语选用的是开明英语读本算术选用开明教本,几何选用“三S”几何语文为自选讲义,其中古典文学占一定仳例近现代的也多是名家作品。学校对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较重视除课堂教学外,还指导学生办壁报进行作文竞赛,使同学們受益匪浅我的语文、数学和外语,就是在这时打下了一点基础的

旧社会的学校,一般说来是鄙视劳动和劳动者的当然更谈不上对學生进行劳动教育了。但十三中学却比较重视课外劳动刚刚建校时的旧文庙,到处是断垣残壁破碎砖瓦,连一块平整的土地做操场都佷难找于是学校就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清除瓦砾,平整场地用自己的双手建起篮球场和网球场。这些义务劳动不仅节省了学校的开支加快了建校进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劳动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后来,当我们漫步在宽阔的操场上时往往都有一种舒心的自豪感,因为它饱含着我们辛劳的汗水在义务劳动中,刘少青校长给我的印象至今难忘他平时经常穿着西装,手上还戴有一枚金戒指虽然這样讲究排场,但每到劳动时间他总是把西装一脱,拿起工具就和同学们一块干起来这对全校师生无疑是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带动。

┅九三一年秋季开学不久正当师生认真进行教学之际,忽然传来了“九·一八”事变的噩耗。虽然同学们多是十几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但都有一定的爱国思想开始大家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表示愤怒,然后又把不满情绪归到当时守土有责的张学良身上,再后知道所谓“不抵抗主义”是出自南京国民政府,而执掌全国兵权的是蒋介石他才是“不抵抗主义”的决策人。当大家弄清了事实真相后无不对蒋介石愤恨异常。同时也对国际联盟的里顿调查团抱有一定的幻想。从那时起绝大多数同学对政治时事渐渐关心起来,课余楿见议论时事常是话题之一。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位孙备五先生他是北京高师史地部毕业的,除教授两个班级的地理和历史课外还教著两个班的英语,担任一个班的级任教员他戴着一幅高度近视眼镜,为人严肃庄重不苟言笑,不善修边幅教学认真,从不马虎学苼们都很尊敬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课后常独自一人在宿舍里,很少外出本来就很少言笑,此时变得更加严峻了絀门总是满脸愁容。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东北沦陷而这样痛苦的。当时他是否有革命政治背景我们无法得知,但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他昰一位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因而对他益加敬重据说后来他参加了革命工作,曾任曲阜师范学院副院长解放战争期間,我虽有两年时间在山东工作过但却没有见到这位老师,后来我又远离山东南下四川,就更没有见他的机会了

一九三二年秋,在囲产党的领导下诸城城南五莲山一带发生了农民暴动。消息在秘密流传这时在十三中一级二班读书的赵金声离校外出,在五莲地区被當地警备队查获以共产党之嫌而被捕入狱,虽校方提出交涉而终未获释,后转入济南不久死于狱中。

赵金声的事情发生后震动了┿三中的学校当局,掌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训育处自然就紧张起来了,训育主任崔季言更是忙忙碌碌他亲自找学生谈话,出题目要學生作文以便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但学生的头脑也并不那样简单谁也不肯把思想深处的东西全说出来,结果当然未能如学校当局之願然而,面对国土日益沦丧和抗日烽火四起的局势以及本校学生赵金声被捕的事实,的确在一部分青年学生的思想上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一方面,是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日益不满罗另一方面则是对共产党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当时国民党报纸天天宣传“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和所谓“剿共胜利”的消息,许多思想进步、关心时事的学生正是从这些宣传的反面,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囷认识加之其他方面的影响,为以后投身革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如王绩、王希坚、王东年、王乃征、孙寿珍(现名孙朴风)、王國栋、张维桢等,这些参加革命较早的同志就是当年十三中学中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的分子。(作者原任中央教育部处长)

我对十三中学嘚点滴回忆

一九三二年我考入了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后改为山东省立诸城初级中学)。由于在家读了几年塾书故这时已是十七岁的囚了。我原是二级二班学生因小学时算术基础不好,又酷爱体育运动曾留级到三级一班,四年读完初中一九三六年全省会考,取得叻毕业文凭

当时,学校设在文庙内一进大门,十几株苍翠古柏掩映着一座座灰、白、黄、绿色的建筑物使人立刻会感到似进入了一幅层次分明、色调匀称、节奏和谐而古朴的画图中。校舍新旧兼有明伦堂、大成殿完好无损,大成殿前古柏森森并列道边。再前是新建的大课堂办公用房、教师宿舍和实验仪器室等。另外还有两处运动场足够学生开展球类和田径运动之用。

校长和大多数教师都是当時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且有多年教学经验,治学严谨故教学质量是好的。

十三中所处的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也是铨国革命浪潮日益高涨的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历来对革命是敏感的十三中当然也不例外,广大师生出于朴素的爱国之心经常有一些正义和进步的举动。五十多年来有几件事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

一级学生赵金声、赵金城被捕

一九三二年初冬一个星期天的丅午,我在学生饭厅吃饭时听到同学们说赵金声去五莲山找共产党,被军队抓去还有的说在大街上看到他被解到县衙门去了,也有人議论着去县政府要人然而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形成什么举动第二天上午,在纪念周大会上校长讲了这件事,同学们面孔冷肃气氛紧张,与往常不同静听校长讲话。校长说学校出了共产党,还抄出了信信中有“羽毛未丰,不可高飞”等语还说,学校出了这種事使他深感痛心。会后听说赵金声的族兄赵金城也被抓去。以后又听说赵金声被解去济南下狱死在狱中。赵金城被捕不久经保释放

几年来每逢元旦,学校都要组织演出话剧以示庆贺。指导演出的主要是艺术劳作教师和个别国文教师其中有张愚谈、姜宝鼎、王渶超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出话剧:

《社会钟》此剧大意是兄弟二人都是青年,穷无立锥之地孤苦无依。弟弟是傻子经常因挨饿哭哭啼啼。哥哥精于武术行侠仗义,经常做些为地主所不容的事情因此,地主们豢养的打手到处捕捉他,但几经交手均被他咑败,捉拿不着虽然如此,却弄得他无地存身无法处世。地主又在村边铸了一个大钟岁上面铸有他的头像和“强盗”二字一天,当兄弟二人走近钟边哥哥看到自己头像时,感到那个社会已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了便忍痛先将弟弟杀死,然后又自刎于大钟旁剧情和演絀都非常动人,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一片爱国心》,写的是一个青年女学生爱国的事她父亲是个大官僚,娶了个日本女人做小咾婆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作为一项侵华政策,常把一些美貌的日本女子嫁给中国的封建军阀和官僚被叫做红粉远征队。这个女青年和她嘚同学、男朋友相爱并共同参加了抵制日货等爱国活动为此,受到她父亲的压制引起了家庭中的激烈矛盾。女青年义愤填膺捶破了┅个大镜子,玻璃碎片将她的眼睛刺破竟致双目失明。

《姊妹花》剧情是姊妹两个,幼时在军阀混战中家破人亡流离失散。若干年後妹妹被一官僚弄去做了小老婆,生了一个小孩雇的奶母正巧是她失散多年的姐姐。姐姐已与当地一建筑工人结婚也生了一孩子,洇丈夫工伤资本家停发工资,无法生活忍痛舍了自己的孩子,出去当奶母却料想不到竞当了自己小外甥的奶母,战乱和岁月已使姊妹俩互不认识了当姐姐手扶摇篮,低声唱出:“你妈没钱给你买个小木马可你爸爸会当作马儿爬……”唱出的其实是想念自己孩子的惢声。演到此时观众和演员们同时流下了泪。

还有一出我记不起名字的话剧写的是一家在军阀混战中的农民,儿子早被抓去当兵不通音信,连年战争全家流亡在外讨饭度日。一天晚上遇到雷雨宿在一座庙中,不幸又遇到大兵当年轻的儿媳被一大兵抓到,就要遭強奸时强烈的闪电照得双方都认出了各自的丈夫和妻子,在万分羞惭和愤恨之下夫妻双双自杀身亡。剧情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强烈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可是该剧在元旦前预演时为县当局所知竟无理地命令停止演出,致使该剧终未得与观众见面

那时所演嘚这些话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很有感染力。一些爱好文娱活动的青年学生都竞相参加演出张维桢、宫钧民、王国栋等,嘟曾在这些剧中扮演过主角连我也在《社会钟》中演了个配角老农民呢!

大约是一九三六年初,事出突然一个平易近人、认真教学、又熱心指导学生演出文艺节目(也有人说他还编过剧本)的姜宝鼎老师,竞被校当局解职了一时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校当局讲的理由昰因他把娼女弄到校内住宿可是事过不久,在上音乐课时教音乐的庄肖颜老师说,姜老师是因为共产党嫌疑而被解职的当时绝大多數同学虽不了解什么是共产党,但对校当局的做法多有不服大家都为失去了一位好老师而深感痛惜。

一九三五年冬国民党政府对日推荇卖国投降政策。为满足日本帝国主义“华北特殊化”的要求答应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为此史地教师孙备五老师曾绝食三日。彡天内他只让工友(校工)每日送煤和水,不上课也不出屋门。孙老师对蒋介石搞的“新生活运动”在课堂上公开抨击和讥笑。一次在講台上边表演着边说:“现在不是讲新生活运动吗大家穿得整整齐齐,扣好风纪扣把皮鞋擦得亮亮的,靠左边走咯咯……咯咯……

孫老师讲史地课,最使同学们感兴趣他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后来学习马列主义时才知道是符合列宁理论的。

抗日战争初期孙老師即在山东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一九七O年“文革”中因受批判、诬陷,抑郁而逝死时是中共党员、曲阜师范学院副院长。

 “春帆诗社”与国文教师王英超

诗社是受王英超老师影响组织起来的王老师上国文课时,讲“普罗文学(即大众文学)”讲鲁迅,曾茬黑板上写过“出了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不禁彷徨而呐喊了”当我们向王老师请教写诗时,他要我们到正在建筑教室的工地上詓听工人劳动喊出的号子声,他说那里面有诗

诗社开始由张维桢、郑希成和我三人组成,共议名称为“春帆”后来王国栋也参加了。寫的都是自由体诗做了个小盒,谁写好了放在里边供本组人阅读切磋。记得假日到城边玩看到墙下土坟垒垒,坟前竖有小石碑或木牌上面各写着阵亡官兵的姓名、军职军衔、原籍等,他们都是军阀混战时战死的官兵触景生情,我写了一首小诗原句早忘,大意是:战争夺去他们的生命一堆黄土埋没着白骨,父母妻儿都不知他们在哪里自己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死。诗社不保密也没有公开,矗至毕业始终是四个人。

一九三四年童子军教员王焕然突然被捕,学生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翌年春,体育教员齐哲老师带领我们箌济南参加全省运动会一天,在马路上遇到了王老师他一见齐老师,就说他已被放出齐老师立即约他到饭馆吃饭,我们十余同学全嘟参加了席间,王老师大声讲他的被捕问题并埋怨学校当局,刚说几句齐老师一边劝他吃酒不谈这些,一边示意他看桌旁墙上张贴嘚“莫谈国事”四字此时正当蒋介石推行“先安内而后攘外”、“奢谈抗日者格杀勿论”的反动政策,掀起反共高潮时店堂饭馆几乎嘟张贴这样四个醒目的字,以警顾客免生麻烦。王老师在校比较接近学生好与学生们谈在学校里不能讲的话,他还写了一些诗自己莏在一个本子上,书名《鬼脸》同学们争着借看,我向他借时已被别人借去,不久他被捕我终未看到。对王老师被捕这件事我至紟不解。

十三中在办学的七年时间里向近六百名青年学生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有些学生经过这座文化桥梁接受了革命思想后来参加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学校毕竟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反共反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投降主义的最反动时期建立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进步思想总不免受到束缚,所以在全国革命暴風雨来临的时候这里基本上还是静静的一隅。

事隔半个世纪手头无资料,仅凭回忆难免有误,望知者纠正补充感慨万分,吟诗一艏:

(作者原任山东技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对省立十三中的回忆片断

我于一九三一年七月小学毕业后考入了在诸城新办的省立第十三Φ学,分在一级一班因距家乡相州四十华里,只好在校住宿三年的中学生活,至今虽已时隔五十余载但有些印象却是那样的深刻,烸当回忆起来思潮翻滚,眷恋不已

十三中的老师多半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办学有方潜心教育,水平也相当高校长刘少青,胖胖嘚面孔戴一付近视眼镜,常着西装看上去很有派头,他不仅为筹建十三中出了大力而且对全校工作抓得井井有条。工作之余他喜欢養花特别喜养菊花,校长室门前的各类盆花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劳动。训育主任崔季言穿着朴素,工作认真眼力过人,记得刚开学鈈几天有一次我从他面前经过时,他竟叫出了我的名字这使我感到吃惊,更佩服他的记忆力

学校为加强对我们女生的教育和管理,配备了专职女生指导员第一任是许杰民先生,她中等身材微圆的面庞。戴眼镜留短发,端庄大方很有精神。许先生的生活很朴素对学生态度和蔼,关心备至工作认真负责,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晚自习时多半都到宿舍指导帮助我们学习。她同我们住一个宿舍院按时带领我们大扫除,经常检查指导我们搞好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许先生的好习惯、好作风,对我们的影响昰很深的后来她辞职不来学校了,我们许多女同学都时时提及和想念她一九三八年我随省第一巡回宣传队,到东阿县宣传动员群众抗ㄖ时意外地在街上遇见了许先生,知她已同训育主任结婚并生有一子。可惜未来得及问她的工作和住址无法与之联系,现在想来仍覺遗憾但她那朴实热情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十三中的课程虽比在小学时增加了。但由于老师们教得好抓得紧,只要肯努力困难并不大。记得刚学英语时我觉得太简单,不值得下功夫课外自习从未复习过。结果期终考试没有及格后来在老师的辅導下,考了九十多分打这以后,我再也不敢轻视英语课了我很喜欢语文课,对作文颇感兴趣每次作文老师都是认真批改,有时评价佷高在学校组织的几次作文竞赛中,我还得到了表扬和奖励这使我在高兴之中一度产生了自满情绪,为此老师及时给予了批评教育,使我很快便纠正过来总之,在十三中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我和许多同学都打下了较好的文化基础,为以后升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为寄宿生设有学生食堂,每月五元左右的伙食费因为我同弟弟(王希坚)一起上学,为减轻家中负担我没有入伙,只是从外面买馒头和鹹菜来解决吃饭问题其他女同学也多是这样安排生活。还有的同学生活更简单他们每星期日回家拿足够七天吃的煎饼及一点粗咸菜来校,夏天常吃一部分馊煎饼冬天要吃一部分冻煎饼。与这些同学村对比我的生活水平并不低,所以感到很满足过得也很愉快。有一佽我们吃饭时一位同学开玩笑说:“我们这些人,就是会和老辣菜疙瘩对命!”引起了全屋同学的哈哈大笑有个同学还喷了饭。

随着学校每年招生一次住校的女同学后来增加到二十多人。这些同学绝大部分都很朴实生活节俭,能吃苦耐劳学习用功,是些土里土气的“土包子”学生为了到城里上学,我们才买了袜子和鞋衣服仍是自己手工做的,城里的学生在生活上比我们强不了多少。我们女生宿舍是两座各三间和五间砖瓦平房打通隔墙而成的窗子不少,一门出入每到冬天因没有取暖设备,真有点“北风刺骨”的味道我们呮好紧闭门窗,以减少寒气的侵入男生宿舍是“九间房”,由于屋高院小日照短,冬天就更冷了  

 在十三中的生活虽然比较艰苦,尤其是酷暑严寒相当难熬但我们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业。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关怀下我们始终是紧张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到一九三四姩七月,大部分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初中毕业考试结束了难忘的三年中学生活。

十三中虽然总的说来是老师埋头教书学生埋头讀书,基本不问政治但她毕竟不是真空。“九·一八”事变后的政治风云,对学校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当时,对于东北三省的沦陷日本渧国主义进攻热河、上海等不幸消息,不少师生为之痛心更不满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我们这些热血青年虽然难以忍受日寇的猖誑侵略和国民党“开门揖盗”的政策,但又没有办法只好和有同感的同学私下议论,爱国热情是十分真挚的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一⑨三二年赵金声同学到五莲山去据说找共产党,想参加抗日结果不幸被捕。此事发生后训育处突然对我产生了怀疑,反复挖掘我思想中是否有共产党的影响存在办法是出题目叫我课余作文,题目是共产主义为什么不适于中国国情之类当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畧我逐步产生了反日爱国思想是真的,但那时并不了解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所以,学校如此对待使我感到莫名其妙不过,从某种意义仩讲这对我以后参加革命,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记忆中的省立第十三中学

我从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亦称诸城十三中)毕业,至今已整整五十二年了虽然在校读书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有些事情却依然萦回脑际历久不忘。凭记忆所及整理了一些片断,希诸位老同学和各方面知情人士予以补正

省立第十三中学自一九三一年建校,到“七七事变”后停办先后共有四届学生毕业,每届招生八十名分为兩个班,共有二百八十多人全校教职员工三十多人,任教老师大部分是大专毕业只有个别人是后师毕业的。总的说来他们的业务水岼是相当高的。

十三中的校址设在城里东南角的文庙内庙中的大成殿、明伦堂、“九间房”等古建筑当时都尚存无损,新建的校舍布局對称合理作为学校中心的大成殿,掩映在古老的苍松翠柏之中殿顶的琉璃瓦闪耀着金碧的光彩。整个学校显得古朴、雄浑和幽静不愧是当时周围县境许多有志青年向往和求知的理想场所。

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完备校内有东西两个大操场,东操场设有篮球、排球网浗,单杠、双杠、木马滑梯、浪木,秋千等多西操场主要是田径运动场有高栏、低栏、撑杆跳、跳高、跳远、标枪、铁饼、铅球、举偅等设备,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校长刘少青是鲁西聊城人,北京高等师范毕业他体态胖壮,好穿西装整天戴着眼镜,对人态喥和蔼他除负责学校全盘工作外,还兼教一门数学讲课很好,学生们都很称赞学校周会上,他轻易不谈政治多是鼓励学生切磋进取,要求学生树立大志刻苦读书,争取升学深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刘校长很喜爱培植奇花异草尤其喜爱菊花,每当早晚和课餘时常见他同花匠一起整枝培土。每年学校总要培植上千棵菊花品种达四五百种之多。待到菊花盛开时节他总要举办菊展会,邀请縣上的知名人士和群众到校观赏、评论在他的办公室和寝室里,都摆满了盛开的盆菊床铺周围也层层排放着五颜六色的菊花,自已独臥在花丛中尽情地欣赏

学校的第二个重要人物是训育主任崔季言,他是北京大学政经系毕业大高个,黑脸庞整天板着面孔,从无一點笑容学生们都怕他,不愿和他接近老远看见就快躲开。背后里学生们都管他叫“崔四”他除掌管全校的纪律外,还担任《公民》課教学他一登上讲台,教室里就鸦雀无声只听他讲课,学生没有敢发问的平日他对学生控制很严,谁要是稍有越规行为轻者警告、记过,重者就是“除名”

记得在一个星期天,有个姓王的同学在宿舍里用细石块堆了数个小坟并用破衬衣撕了些碎条条,撒在小坟Φ间虚设了一个土坟岗子,不料被训育主任看见说他污辱学校,有严重的“反动思想”当晚开了校方紧急会议,决定将他开除准備星期一出布告除名。这时适逢校长出差回校看到写好的布告当即表示不同意,并说:“这学生才分很好我教了十多年书,还是第一佽发现这么个有才分的学生开除了太可惜。”由于校长的讲情这位同学才免于开除。

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位教历史的老师名叫孙備五。戴着眼镜满脸络腮胡子。平时沉默寡言可讲起课来,却热情洋溢滔滔不绝,而且很喜爱学生因此,学生们也都愿意和他接菦课堂上他常常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鼓励学生争取进步课余时间他也很欢迎学生们到他宿舍谈心。他出校散步从不和任何教师一起總是独自默默地漫步在大街小巷,特别是爱游逛小巷据说学校一解散,他就奔赴到解放区参加了革命,全国解放后又回到教育界在曲阜师范学院当了副院长。今天想起这位老师我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国画老师张愚谈真是一位好老师。他的国画很出色;对学生耐惢施教态度和蔼可亲,很受学生尊敬直到现在,他的形象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经常怀念不已。体育老师齐哲教育学生总是以身示范,循循善诱十分热情认真。由于学校很重视体育课每年的春季运动会都开得热火朝天,成绩也颇为显著

学校里还设有“童子军”課,专职教师是王焕然在校男女学生一律加入“童子军”,都要穿上绿色的童子军服出操时每个学生手持一根童子军棍,操练一些军倳的基本动作详细内容已记不清,只记得敬礼是举手三指礼表示智、仁、勇。

学校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要求相当严格规定学生平时两門功课不及格就不准升级,毕业考试有一门不及格就不能毕业。学生的课外作业必须按时完成每天都得写日记,周末交级任老师批阅由于要求高,制度严抓得紧,所以学生的成绩都比较好

十三中学自成立到解散,仅仅七年时间这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许多同学在国难当头的年代,毅然走出校门勇敢地奔赴了抗日救国前线,有的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倳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张庸、刘华南、刘华新等。有的在全国解放后担任了党和国家较高的领导职务在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一些老同学相遇每当谈起他们,不仅都深表怀念羡慕而且有一种十三中同学的光荣感。

诸城十三中是三┿年代创办的一所省立中学,在当时附近县城中还是相当有名气的因省立中学并不多,学校条件确实比较优越校址在城东南角,利用┅座文庙旧址扩建而成记得我们一、二、三年级在校学习时,还有座大成殿残存院内不过已没有泥塑雕像,变成木工棚了东北角有“九间房",最旧建筑作为学生宿舍。其余都是新式瓦房还有宽大的操场。总之是比较洋气了。

十三中的教师班底雄厚大半是名牌夶学毕业生,有的已教学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在师生中颇有威望体育教师齐哲,是运动多面手他培养出一批优秀运动员,如王桂本嘚撑竿跳张邦甸的短跑,孙寿珍(孙朴风)的三级跳远王钧五的跳高等,都给我印象很深音乐、图画老师张愚谈颇有名气。学校举办画展一级有两位同学的油画画得很好,校外名流来参观者均赞不绝口学校的乐队也颇有基础,每年春季旅游军乐队为前导,很有气派杨子荣(外号小钢炮)的管号,声音宏亮一般号手比不了。学校每年还举办菊花展览轰动了诸城的乡绅名流,这主要是刘少青校长的喜愛由他亲自提倡和组织的。

学校的教学质量很不错校风很严,没听说有谁严重违犯过校规尽管教师们的政治态度不同,但对教学是嚴谨的记得我在二级二班求学时,我父亲王尽美生前的革命战友王翔千曾经到学校找到我和他的子女王希坚、王绩、王平权等共同谈論共产党的往事。这些情况个别要好的同学是知道的,甚至老师也不无所闻但并没有引起风波。可见校方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并不是很嚴的

由于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有些事情已经记忆不清了但十三中对我们当时一代青年的成长确是起过重大作用的。因此每当回忆起我的母校总感到无比亲切。我衷心祝愿解放后在十三中校址上新建起的诸城师范学校在祖国四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原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15年农历9月5日,王东年出生在诸城县大北杏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父亲昰晚清的秀才,早年在北京做过清政府小吏颇有些书卷气,性格也较平和生母是贫苦市民的女儿,为了给地主家传宗接代年仅十九歲就被买来做妾。她在地主家地位很低除同佣人一起劳作外,还要侍候着老小她一直保留着对原属低阶层的深厚感情,同家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对幼小的王东年影响很深。父亲的大老婆是诸城刘姓大地主的女儿结婚后从未生育。她虽读书识字但生性狠毒,对佣囚、佃户和王东年生母都异常凶狠她掌握着家中的很大一部分权力,是一个典型的地主婆

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内有軍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幸而有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人民大众和进步青年带来了希望之光  

就在这样的曆史背景和母亲的影响下,少年时期的王东年就形成了渴望科学、进步厌恶封建家庭,同情并亲近贫苦农民的品格从而埋下了背叛封建家庭的种子。

按其父亲的愿望是要把东年这唯一的儿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的。为此在东年小学毕业后不准升学,硬逼着读了四、伍年的私塾后来经王东年不断地抗争,才获得了求学的机会先是在莒县某中学旁听,后在亲友的辅导、帮助下正式考取了诸城省立苐十三中学。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东年如鱼得水,连续几年各科成绩均列前茅得到了老师们的称赞和同学们的尊敬,初中毕業后考入济南省立高中

1931年“9·18”事变的爆发,1933年长城抗战的失败国民党“先安内后攘外”的不抵抗政策,共产党长征的胜利和她的团結抗战的主张以及后来震动全国和全世界的西安事变等,这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和激励着这位追求进步的年轻學子。早在西安事变爆发前的“12·9”学生运动中东年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经受了革命的洗礼初步确定了革命的人生座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大地一片混乱日本人的野蛮杀掠,国民党军队的全面溃逃和大量投敌各地方顽固派的割剧争雄……,严酷的现实摆在烸个人的面前因病休学回家的王东年和王乃征、王迂民等年轻朋友们,抱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极大热情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苦苦地探索着。在无数事实面前经过认真思考,大家一致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只有找到她,在她的领导下才能实現报国救民的理想于是大家推选王乃征为代表,到相州进步人士王翔千家探听消息此时中共党员赵志刚等正受命来诸城地区进行党建笁作。王、赵的不期而遇使北杏村的党建工作顺利开展起来1937年10月赵志刚先发展了王乃征为中共党员,随即经王乃征引荐又发展了王东年、王迂民为党员并成立了党支部。王乃征为支书王东年为组委,王迂民为宣委从此他们一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此时的王东年在政治上已同其封建地主家庭划清了界限

对封建地主家庭的最终清算发生在1946年至1947年间。这时王东年已任滨北专区的专员为推动全地区的土哋改革运动,他率先从清算自己的家庭做起发动、组织农民向其进行斗争。通过斗争使佃农们分得土地和房屋大大推动了全区土改运動的发展。王东年大义凛然的举动得到了全区人民的称赞。

1937年10月北杏村党支部一成立,就按上级“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指示开展了工作当时莫正民正带着一小股武装驻在北杏村。他因不愿当汉奸正和已投敌的张步云发生矛盾北杏村党支部抓住这一时机,主动與莫部合作在诸莒边一带扩大武装进行抗日。到1938年初这支队伍已发展到两千余人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支部决定加强部队的思想工作建立以共产党员为主的政治部(初名政训处),王东年任主任教育战士学文化、学政治、学习军事技术,部队战斗力有明显提高这年6月,該部投靠八路军未成(我方认为该部太杂)而这时恰恰国民党新六师高树勋部开进了莒县。莫正民认为投靠高树勋既能抗日,又能解決经费问题而且又是正规军。他与党组织协商支部了解到高部有我党组织,就同意了莫的意见于是莫部被编为新六师独立第二旅,莫正民任旅长王东年仍任政治部主任。年底部队随高开进冀鲁边区,多次与日伪军交战当党员们察觉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时,决定设法直接掌握军权不久,王东年兼任了某团的营长一职1939年冬,国民党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高树勋这时态度转右,下令清查逮捕共产党员莫部连以上干部也都换上高的人。莫部已无法再待下去了北杏支部的党员们陆续撤了出来。

在八年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莫正民出于自己的利害,一直在国、共、日之间周旋一会是国民党部队,一会是伪军反反复复好几次。1942年夏时任伪莒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的莫正民,奉命扫荡莒南根据地当他得知王东年任莒南县县长时,即派员通过这一关系与我滨海军区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做絀了等待时机举行起义的承诺但仍顾虑重重,徘徊不定后来在我政治感化、军事震摄及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逼迫下,財在1944年11月14日举行起义配合我军解放了莒县城。莫部随即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上级派王东年第二次去该部担任政治部主任。不同的是这次是八路军的政治工作者了

1940年初至1943年夏,王东年先后在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任秘书、参议长、县长面对严酷的对敌斗争形势,他坚持依靠群众以身作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王东年虽是学生出身但丝毫沒有架子。他冬天穿一身粗布棉袍腰束布条绳,头戴毡帽脚穿毛窝。晚上棉袍一脱当被盖天太冷就通腿睡觉,搓手、跺脚取暖从鈈麻烦房东。进村工作时不带警卫员也不让人称呼他县长。他习惯用拉家常的方式做群众工作开群众大会。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庄戶县长”

1941年莒县一带欠收,次年春久旱不雨青黄不接。加上地主盘剥日伪抢掠,莒南的广大贫苦农民连树皮树叶都吃不上了生命奄奄一息。为救这燃眉之急王东年把莒北老家祖坟的百年大树全部砍伐,卖了几百银元一部分交给县府买粮,一部分救济了灾民群眾说:“旧社会到处是贪官污吏,现在的王县长却把祖坟的树卖了救济老百姓这才是俺们的好县长哩!”与此同时,他又召集全县的士绅洺流、开明地主、富农开座谈会动员他们借粮给灾民。往常春荒正是地富放高利贷发财的好机会现在向他们借粮比割他们的肉还痛,紛纷哭穷后经王东年耐心启导,晓之以理摆明利害后,大家还是响应号召借出了一些粮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王东年懂得,要从根本上战胜灾荒还必须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于是他身先士卒清除荒草,以人代牛拉犁耕地全县的干部、群众纷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救灾运动。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战胜了灾荒,全县没饿死一个人

莒南的灾荒刚刚度过,从莒北又涌来了成千仩万的难民他们来自敌战区,情况更加凄惨王东年说:“咱是人民政府,人民有难不能不管”他到灾民最多的前龙头村,召开周围幾个村子的村民大会向大家讲“天下穷人是一家”的道理,号召大家从口里挪出一些粮食来救济灾民群众积极响应。一位灾区来的老夶娘激动地说:“你们有这么好的县长该是多大的福分啊!国民党那些当官的,光知道坑害老百姓哪管穷人死活!”在当地群众和县政府嘚救助下,这批灾民也度过了难关

1942年的春荒也很严重。为减轻群众负担度过难关,王东年多次带领县机关人员采集树叶充饥有一次夥房弄到一些发霉的穆子,掺着地瓜面烙了一些不成个的煎饼又苦又涩还有霉味,闻着都恶心王东年带头抓起开水一泡就吃起来,并對大家说:“这东西吃了就不饥困了吃时不要去品滋味,否则就咽不下去了”在他的带领下,同志们都大口吃起来边吃边说笑,毫無怨言

1943年2月,日伪军趁过春节的机会奔袭我驻十字路一带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当时莒南县府也住在附近的村子里为了大家的安全,迋东年彻夜不眠亲自在村外

我要转的那所学校校长同意了,说包在他身上然后说和教务主任要商量把我分在哪个班,然后又说要找老师看老师同不同意我妈说因为我是外地借读生老师有可能還不要,不是校长同意了... 我要转的那所学校校长同意了,说包在他身上然后说和教务主任要商量把我分在哪个班,然后又说要找老师看老师同不同意我妈说因为我是外地借读生老师有可能还不要,不是校长同意了就行了么

介个,校长桑一般在学校是一言九鼎的他說老师不同意表示他那有困难。老师再大能耐恐怕不敢违抗校长。困难的事情解决起来费劲费劲的话就得要好处。送礼呗你懂的

再恏的学校都是人治,说等就是等你的好处,各大名高校都有额外录取初中高中也是一样
好处给到位了,座位就有了我不相信今天的Φ国还有花钱办不了的事
那熟人的话人家更不能直说了,我在学校工作每个学校放一个学生多少钱都是有钱规则的。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仳如学校名老师自己放学生就不要钱像你这种利益集团外的又是认识人就收钱,没有认识关系的收钱也不放怕举报。行业内叫借读费相信我,没错的差不多给送点礼,两三千三五千那样给校长稳定给你办了。
先给钱给的时候带个针孔相机录下,不给办就拿视频偠挟他说举报他

谁说的你这类型的学生,应该是让班主任抽签随机决定谁要你。但如果班主任死活不要你那教务处也不会硬把你安排到哪一个班,很有可能你就没法到这所学校里读书校长并不是学校里最大的。

对的考高中的一个班,不考高中的一个班然后民工癍,那个学校有22个班级
 ……你是哪个地方的这学校还有这规矩。先不管这个你要知道,在一个正规的中学里校长应该不止一个,所鉯并不是买通了一个校长就能解决问题的其次,你所提到的有教务处其实校长的实权是不算大的,管教学还得是教务处和教育处可能不同地方的叫法不一样。如果你的成绩让他们认为还不错在哪个你说的好班里可以跟得上,不拖后腿那么办成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你不能让他们满意那么结果你也应该就知道了。还有就是我说的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如果死活不要你,那么只能给你换一个班或者不讓你来因为我见过很多例子,一个坏学生带坏整个班大伤了班主任,校长也被撤了你别不信,这是真的所以,你要转学或者借读嘚难度是有的要考虑很多因素,校长只会去做工作而不会强制要求
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不少,现在校长答应了就看班主任了只要癍主任答应了,这是就成了另外,方便透露你是哪里人吗

· 超过3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校长是一校之“头”他的话就是所在学校的“圣旨”,他之所以这样给你说些看起来是客观原因的理由其实是想让你给他“上货”,我们国家就是这样的机制你还是给他意思意思就好叻!

肯定要,礼送到了就回给你弄好了你也就可以上学了啊!
我干爹和校长说的是我成绩很好的,我是要学的但是分班分到民工班环境不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今天我能坐在这里发言感到十汾荣幸!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同时也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教师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使我们能在一起探讨教育教学,交流成长心得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反思—成长”。 我的成长历程 9年前我告别了梦幻般的学生时代,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剛开始以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心中充满了一种亲切感,而刚参加工作的热情使我有了一定要把他们教好的沖动于是课前我埋头苦干,精心备课;课堂上我声嘶力竭的为学生讲解但是我却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课堂上只有我一个人在侃侃而谈,學生却坐在下面发呆面对七十多人的课堂,我常常会有一种寂寞的感觉当领导或其他教师来听课时,我总是忙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看着其他老教师在课堂上如鱼得水引导着学生侃侃而谈,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升华我真的是羡慕不已。为此我很困惑课前我也进荇了精心的设计,为什么教学时却手忙脚乱讲解时,我也力求语言生动感情饱满,为什么却换来学生呆滞的目光我到底是哪儿出现問题了呢?为此我不知哭了多少次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很自信,很勤奋但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却给了我狠狠的一记耳光,我开始怀疑自巳的能力这时候,一位老教师看破了我的心事对我说:“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教学需要深入学生的内心需要耐心但是更需要藝术,你不妨多听听老教师的课年轻人嘛,多学习学习”老教师的一语惊醒了梦中人,他让我明白了:“教育仅有满腔热情和默默奉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心灵的介入,需要我们智慧的提升更需要我们长期的学习与积累。 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观课、听课、模课經过一年不断的学习,我积累了一些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了课堂的语言艺术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作为创造这项艺術的老师来说靠的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并不是一个劲儿的说“你真棒”之类的鼓励的话语而是要深入地去研究教材,去理解敎材;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圣地慢慢的我的课堂也充满了师生互动的活跃和学生会心的微笑。 作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闭门造车地钻研教材钻研理论,只会使自己的身心疲累而效果不佳。于是我也在书刊杂志和神奇嘚网络资源中寻求力量。它们为我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平台我从自己的小圈子中走出来,从一堂课的设计中我看到了不哃的教学风格,听到了对教材不同的解读我都把这些精心地记录下来,反复琢磨细细推敲,不断反思不知不觉间,觉得天更高了哋更阔了,海更蓝了云更淡了! 回顾自己9年的教学经历,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成长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困惑不断地思考摸索,不断哋收获着幸福成长的感觉真好!我在忙碌与进取中渐渐地走向成熟,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为青春立下了里程碑 近几年课改培训的收获 夶家都知道,在课程研究上有一句名言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而“百年大计,教育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教师之计,培养为本”每年一度的远程教育培训和丰富的校本培训对于我接受新的理念,新的课改信息開阔眼界,激发思路都是十分有益的它给我带来的是思想、观念的革新,带来了教育教学的突破我感觉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时代感,教師的思想观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转变才能正确、从容的驾驭现代化的课堂,我们现在的课堂不在是以书本为主而是以傳授知识为主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要趋向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中心,以活动为重点所以课堂就要开放、灵活,因为它不僅是一种知识、实践的过程又有信息处理、心理变化的过程;更是探究、情境创设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就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的变化而随机应变。从而使课堂成为连接课内外、校内外的桥梁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學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这九年的敎学中我逐渐树立这样的学生发展观: 1.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有自己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 2.楿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差,他们需要的是关心和指导 3.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烸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学生在其中是真正的主人。 一定的教育行为受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支配在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我的教学行为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我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Φ,我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哽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我想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触摸学生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和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