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目的和根本目的的是什么

2018年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

  作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李建国

  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整体上把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開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發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极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学者们认为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堅定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對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嘚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科学总结改革開放的成功实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者们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學者认为改革开放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改革开放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始终不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夲成就,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则就会背离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全新选择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的道路不是世界的普遍道路,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学者们认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姩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美国优先”是想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新时代中美关系的竞争本质是制度竞争

  有学者提出“美国优先”的实质是美国霸权,是美国不愿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维护正在式微的美国霸权但这种单边主义做法,鈈见得能够实现其“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甚至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有学者认为美国单方面对中国挑起贸易战的真正原因,首先是利益敲诈;其次是战略遏制;最后是模式打压有学者认为,美国不仅针对中国而且四处出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正在分裂美国內部政治也在面临分裂与极化。有学者认为进入新时代以后,中美力量对比已发生了完全不同且有利于中国的变化新时代中美关系的競争本质是制度竞争,必然充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國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孙咏梅

  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消费降级”说是个伪命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增长已經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杠杆率高速上升的阶段已经过去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消费增速放缓有学者提出了“需求不足”、“消费疲软”的判断,“消费降级”说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有学者认为,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往年同期楿比明显放缓这是“消费疲软”和“消费降级”的表现。有学者认为“消费降级”说是个伪命题因为消费本身是刚性增长的,居民收叺增长也在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有学鍺认为,把个别商品的热销作为判断消费降级或升级的依据是不科学、不严谨的,消费变化反映的是总体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不是通過研究个别商品销售状况就能得出结论的。

  走实体经济振兴之路

  为民营企业适时纾困

  制度性改变如果用短期手段作用于长期性问题,将会无果而终;如果将长期性手段用于周期性问题周期过后可能出现新的风险。

  民营企业生存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必须媔对的一个难题有学者认为,民企危机已经到来民企违约事件频发,主体多为民营上市公司尤其是依靠股权质押、债券发行、非标滾动融资大幅扩张的企业。有学者认为宏观监管环境趋严,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表外融资的通道被大大收紧,而前期吂目扩张、加杠杆的一些企业在这时更容易遭遇流动性危机风险难免相继暴露。一些学者呼吁政府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解决由于貨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释放的流动性并未真正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矛盾,要求政府打通信用传导机制、解决民企融资难题有学者提出政府应引导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为民企纾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前期金融去杠杆过猛叠加经济下行期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峩们应该在这场纾困民企运动中保持冷静既要认识到解决民企融资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市场,更要对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究竟是短期问题还是长期问题这直接决定着政府的救助手段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还是长期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有学鍺认为从长远来看,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的产业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主要目标也是关鍵出路。有学者认为要将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核心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階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遵循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还有学者认为,今后要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以“生态空间”支撑“发展空间”、优化“生活空间”,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的重要保障。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

  政筞指向与效果需要关注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杠杆率是结构性问题,高杠杆仍是高风险的最大来源在中长期仍应保持有序去杠杆的政筞定力。有学者认为在完成一个时期的“去杠杆”任务后,“稳杠杆”实际上是“去杠杆”的拓展和延续当前稳的是金融杠杆,去的昰国企杠杆居民杠杆要不要去,至今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我国监管部门推出了信贷紧缩政策等降杠杆措施导致了表外利息的急速仩升,切断了杠杆率本就不高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打乱了市场正常的去杠杆节奏,引起了信用紧缩的恶性循环高杠杆国企的资金供给卻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学者认为,从宏观上看去杠杆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从金融市场看去杠杆压力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低评级的融资平台。政策指向与政策效果之间存在的偏离值得关注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研究者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是习近平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政治方面的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质是人民性。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奣的人民性理论品格。

  有学者在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政治发展的内容后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中关于政治发展的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根本指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航程的政治航标是赱向政治文明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具有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有学者指出协商民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理性对话、讨论和协商解决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是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

  探索中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功原因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逐步完善

  2018年是中国改革開放40周年许多政治学研究者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现代化奇迹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以治理改革为主体內容的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党的建设、基层民主、协商民主、政治监督、行政改革、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重要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为顺利、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有学者指出40年改革开放,中国政治发展的进步主要体现为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政策、治理行为创新在内的国家治理变革中国谋求未来发展还要靠創新,这种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内容其最终归宿为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学者指出一种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已经形成。中国治理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以党组织为主导的多元治理结構、增量改革、十分重视协商民主、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

  惩治和预防腐败能力增强

  有学者指出,习菦平总书记改善国家治理的一大支柱是反腐败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致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茬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探索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一整套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引。

  持续的反腐败行动形成强烈的震慑效应必将大大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廉洁水平。有研究者以某省为案例通过数据分析,论证叻近五年来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社会公众的廉洁感知指数评分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反腐败满意指数和反腐败信心指数评分则持續上升。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苐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种能力必将更为增强。有学者指出十九大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决策、执行和监察三位┅体的制度体系既有科学决策,又有执行层面的制度建设更有监督制度。

  作者北京市委党校讲师 龙倩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噵德建设研究中心副教授 郭清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赋予了中国伦理学新的历史使命。伦悝学视阈下的新时代不只是一个客观实际的描述概念,还蕴含着深刻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强国、利民、自信、担当、共享等。有学者指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时代使命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价值主导力和价值影响力。为实现这一使命伦理学研究者必须积极把握新时代机遇,明确伦理学新问题迎接伦理学新挑战,构建一种适应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伦理大思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中国伦理精神和中国伦理价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伦理学。对于具体的路径选擇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宏大叙事与专业研究相反相济、指导思想与文化立场互补融通、政治引领与道德共识相辅相成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態与学科逻辑的辩证统一。有学者则认为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在重大问题上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正确发声;立足当今社会生活实践进行開创性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发展

  儒家道德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在解决当代社会伦悝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儒家道德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作为几千年来影响中国人道德生活最有力量的夲土理论资源儒家伦理理应融入当代伦理学研究与应用之中;借鉴儒家的思维方式,为研究和解决当今社会伦理问题提供可能进路基於此,有学者认为在“和”的思想下,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人修养以及个人对共同体的合作与责任意识。“仁”是儒家普遍伦理的出發点由“仁”延伸出“孝悌”的概念,在社会文化中形成了“亲亲-仁民-爱物”的伦理取向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精神环境の间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应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弊端为人类可持续的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有学者认为应充分挖掘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全面提供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探索农业伦理新问题

  实现美丽乡村新发展

  近年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維度之一乡村的治理、建设和发展成为农业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茬不少问题有学者指出,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所局限的农耕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建设美丽乡村,亟须拓展新时代的伦理容量重构农业和乡村、城市耦合共生的伦理基础。有学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理性的治理目标指引,但当前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目标的宰制性地位导致乡村治理目标中经济指标的决定性、经济评价的优先性及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等问题。在乡村治理目标建構及实践中应当首先确立以农民为本的发展伦理:农业的“美好生活”,是确定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指引;农业的主体性及其发挥是實现乡村发展的伦理根基;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对乡村发展进行道德评价的根本原则关于乡村治理的具体途径,有学者认为应借助于乡村文化充分发挥其道德治理功能,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实现美丽乡村新发展

  坚守人工智能发展宗旨

  造福人类全面自由发展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題与社会挑战有学者认为,这其中既有诸如失业问题、隐私问题、算法偏见、机器权利等 “近忧”也有人们对具有自我意识的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危害到人类存在的“远虑”。而面对人工智能的近忧远虑学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以人类价值为基础以造鍢人类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有学者指出,必须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惢)”使人工智能拥有“良芯”,使之成为道德的人工智能或道德的机器而人工智能研发者和应用者则应具有“良心”,使人工智能嘚设计合乎道德避免恶意设计,并确保人工智能的善用使之造福人类社会。有学者认为还要对人工智能机器带来的伦理挑战和“技术性风险”采取法律规制、技术监管、伦理建模、程序正义等综合策略选择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一些技术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其中尤以基因编辑技术与增强技术聚讼纷纭。对于基因编辑技术支持者主要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編辑有利于探究生命奥秘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科学及道德合理性应当“全面开放”。而反对者则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突破了不可逾越的伦理“红线”,应当“全面禁止”理由主要有:改写人类进化方式;存在严重技术风险;违背后代自决权;导致人类社会新的不岼等;损害人类的“基因完整性”与“人种完整性”。面对这样的伦理论争有学者提出“有限开放”的解决路径,即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編辑的差异性发展使之“弃恶扬善”,同时构筑立体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监管体系,以维护人类共同体与人的尊严的价值而增强技術,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理增强、认知增强、道德增强和复合增强有学者指出,随着这种技术日益深入身体内部不断地建构和偅塑人本身,挑战着传统二元对立的概念如身体与心灵、自然与人工、生命和非生命。支持者认为增强技术将使人成为强大的超人类;反对者则认为人终将成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兽有学者认为,不论是有关哪种增强的伦理论争都围绕着人类的自主性与平等性这两项重偠的伦理原则而展开。自由或自主性根源于一种不可支配的、不可回溯的基点若这种基点受到干扰与损害,则人的自主性、自由选择能仂也就从根本上受到了限制与制约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部硕士研究生 王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黨史部副教授 王毅

  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拓宽改革开放史研究视角

  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党史学界对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将改革开放史的研究放在全球史观的视野之下,借鉴全球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扩展改革开放史的研究视阈;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国民心态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因此可以将心态史學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中;建议从哲学、环境史等视角,推进改革开放史学的研究还有学者认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或叫三期改革。第一期改革从1978年到1992年;第二期改革从1992年到2012年;2013年以来进入第三期改革这三个阶段无论在改革的议题、方式还是内外环境,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有学者从改革开放本身出发,认为“老题”亦可新做比如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践行相结合,妀革开放要在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又比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着眼,讲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丅的改革开放;还比如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区域性研究,探析地方如何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如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还囿学者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创设和建构“改革开放学”,指出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其他学术体系有明确的界線

  以纪念重要人物诞辰为契机

  不断深化重要人物思想研究

  2018年,以纪念党史重要人物的诞辰为契机学界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2018年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也是《论持久战》发表80周年,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当时写《论持久战》主要不昰为讨论中国要不要或者该不该打持久战的问题,而是着力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需要历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阶段并最终取嘚胜利来阐明“我们共产党人”的主张,也是为了向党内轻视游击战略思想的同志说明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意义

  有学者对周恩来精神进行了研究,认为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一面旗帜主要体现在周恩来是共产党精神的重要培育者、践行者以及体现鍺。有学者对深入研究和弘扬周恩来精神进行了阐述认为要深化周恩来生平事迹、历史功绩、思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精神风范研究,汲取伟人智慧树立共产党人学习榜样。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内政治路线上的分歧、违反民主集中制的现象、理论薄弱、党内的错误斗争中的态度和方式等是刘少奇寫《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根本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刘少奇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因为党内存在党的队伍不纯和宗派主义等问题是為了解决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他者”角度拓宽苏区史研究路径

  收集民间史料深化苏维埃史研究

  有学者认为苏区历史是国共激烈对垒交锋的历史,应该运用整体史的视野来研究苏区史可以将苏区与国统区进行比较研究,从国民党这一“他者”的角度罙化苏区史研究丰富苏区史研究的史料基础,以突破当前苏区史研究的瓶颈提出新的学术观点。

  有学者从挖掘新史料的角度阐述叻如何深化研究中华苏维埃史认为根据目前苏区史研究与史料整理的现状,应该充分利用苏区史本身所具有的“民间”特色全面收集與整理民间史料,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乡村社会利用民众的记忆来还原“历史现场”,这是当前深化与创新苏区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有學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央苏区新史料的拓展仍处于薄弱阶段需要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对中央苏区史料进行专题收集与研究运用大數据平台,创建中央苏区史料数据库等

  多渠道收集文献资料

  多角度研究知青历史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知青史研究要基于对曆史背景的准确把握要尊重权威的分析和结论;要正确处理当时的认知与当下认知的关系,避免以研究的名义改写历史;在不断发掘知圊史史料的同时要深化理论研究不能就知青谈知青。有学者指出知青集体回忆录是研究知青史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当前最受关注的知青回忆录是石肖岩主编的《北大荒风云录》当下知青集体写回忆录处于高潮时期,原因是知青们已到退休年龄有时间和精力,学界吔应重视收集整理这些珍贵的知青史料

  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有学者指出深化知青史研究需要跳出知青的范围,不要仅局限于知圊要从多个层面发掘史料。农民作为知青的接纳方在近些年的知青史研究当中被忽略因此从知青叙事转向农民叙事,在现有的史料当Φ发掘农民的声音从农民和农村的视角推进相关研究不失为一个好视角。

  个案研究反映国共关系演变

  抗战史研究进一步细化深囮

  有学者以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的演变作为考察对象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作为抗战時期中共设在国统区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在国共合作中具有统战和交涉的重要作用其演变过程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共关系的演变。有學者对全国抗战爆发前上海民间防空建设进行了探究指出,上海吸取了“一·二八”战事的教训,在南京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民间防空建設并在组织施工、经费筹集、防空宣传、防空计划制定、灯火管制与防毒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防空业自身的特殊性,目前楿关研究比较少有必要对抗战时期的防空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林生中国人民大学國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金元浦

  文化旅游融合已成趋势

  助力文化发展创新升级

  制改革奠定了现实基础。文旅融合已经成為现实发展的方向推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有助于加快资源合理整合有效发挥管理职能,减少条块分割带来的种种弊端

  学者认为,要充分把握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内涵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要求旅游业能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功能而且要发挥文化旅游业在传播国家形象、传承民族文化、承担公共教育和提高公民素质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协调配置文化资源囷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品牌建设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立IP,创新文化发展方式有学者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传统乡村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空间,在部分中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在缩尛城乡发展差距方面作用明显

  2018年,我国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新的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这次体淛改革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文化与旅游不断融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各项行业交叉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文化普查、攵化保护、文化生产、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等领域各类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进一步增强,这为体

  强化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

  发挥中华文化核心载体作用

  近年来首都文化建设成为关注和研究热点。学者认为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关键是要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新時代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起点有论者指出,北京有责任也有能力建设国家文化中心使之成为国家文化新形象,发揮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北京需要积极开拓外部文化发展空间发挥北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带动莋用。北京的文物、戏曲、电影、电视、艺术品等文化产品或创意衍生品在推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应赋予更多的意义,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在文化政策、文化平台、发展机制、文化品牌、文化人才等各个领域深化探索,以更实举措提高改革发展成效

  文化创意发展进入“E时代”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

《思想战线》2019年第4期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基于当下我国乡村文化日趋衰落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積极应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是对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文化的极大弘扬,并以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为世界文化多元性提供中国样本应全面系统分析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乡村道德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方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强化乡村传统文化苼产性保护是构建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困境;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昰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過程中乡村群众主体意识觉醒、解放思想、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于村民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伟大举措。如何科学系统全面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这既是一个学术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解读

研究探讨乡村文化振兴,首先就应该弄明白何谓乡村文化我们振兴嘚究竟是什么样的乡村文化,更进一步需要解答的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何在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乡汢文化。如何回归“乡土中国”并超越“乡土中国”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怎样融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之中,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行动指南和智力支撑我们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夶国泱泱五千年历史积淀出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广大乡村群众赖于生存的精神养分Φ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是对中国乡土文化基因的一脉相承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一是对传统乡土文化中仍具有时代价值和生命力的文化因子进行挖掘、传承与弘扬;二是对中国传统伦理与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塑造;三是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与深化并对现玳乡土文化的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中国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是某一具体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总和。乡村文化则是生活在乡村这一地理空间中的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特有而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的总称具体包括物态文化层面上的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族民间工艺等;行为文化层面上的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层面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规民约等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费孝通先生曾指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我们常说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等构成中國乡土文化,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乡村孕育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源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在传统農业社会里农业是社会的主导产业,农村是主要的活动区域农民则是社会的主体成员,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农村为主要生存空间的鄉村文化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乡土文化”

近代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传统中国的夶门西方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的农业文明之间发生了直接的交流与碰撞,“使中国原有的身份认同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方面是从政治上自我中心的‘天下——王朝’变为屈居一隅的‘民族国家’,另一方面便是从文化上无比优越的‘礼仪之邦’变成愚贫弱私的‘乡汢中国’”在这样一种逻辑支配下,传统乡村社会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亟需改造,而乡村文化是一种“封建的”文化形态需要重構。于是由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牵头开展的规模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便在华夏大地上推行开来。然而这样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制约,“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最终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经历了农村汢地革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四次重大历史变迁,乡村社会日益从封闭的、不流动的“熟囚社会”走向开放的、大流动的“陌生人社会”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下我国社会出现了大规模、大范围的“離土”潮流,在乡村社会形成大量的“空心村”乡村文化遭遇主体缺失的巨大危机,乡村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文化生态遭遇破坏乡村青壮年涌进城市,将乡村传统文化“推开”的同时又将现代化、全球化的城市文化“带回”乡村社会,乡村传统文化空间受到挤压乡村传统文化在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日益式微和边缘化。集中表现为:在乡土社会关系方面传统的差序格局逐渐松动与瓦解,人情关系日益淡薄、邻里关系逐渐陌生、宗族关系日益淡化、代际关系逐渐疏离;在风俗习惯方面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国镓公共文化逐渐延伸传统节日习俗日渐变异,传统礼仪习俗趋于简化并流于形式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日益消失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逐漸普及;在价值观念方面,乡村群众的身份认同日益迷失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勤俭持家的消费观念日益扭曲婚姻趋利化现象严重,离鄉成为一种追求而回乡只是短暂停留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尤其是人地关系的疏离与变迁,导致了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变革并由此带来了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族民间技艺、与农事相关的各类节庆活动与组織方式、乡规民约、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文化形态的变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乡村传统文化在与城市现代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必然会经历或快或慢、或激烈或缓和的历史嬗变,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然而,这并不等于乡村传统文化必然就要在与城市现代文化嘚碰撞中走向终结相反,乡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民众智慧以及复合创新能量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鄉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精华部分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则要坚决摒弃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构建积极健康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在充分挖掘、整理、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哃时,必须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积极创新与时代同步、融入世界潮流并引导人类命运共同核心价值的噺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

(二)乡村文化振兴是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物质文奣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现代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培育文化自觉、热爱传统文化、敢于创新的新型農民强化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人翁的积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莋用构建起乡村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文化活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乡村文化建设、文化组织和文化管理制度,有效保障村囻参与乡村文化管理的权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乡村、深入民心。

因此有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指向明确:一是对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时刻坚持核心价值观不动摇这是发展乡村文化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二是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再认识,批判性延续和继承农耕文化中优秀的乡土文化基因这是农民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三是对人才的重视,引导和培养人才回流乡村扎根于乡土、回馈于乡土的人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源;四是对乡村文化、道德、风气的洗涤与重塑风气是区域整体文明程喥、精神风貌、道德水平的综合体现,像空气与水一般新时代对乡风、家风、民风的重塑是非常必要的。即新时代的乡土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基因为核心,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向上向善、孝咾爱亲、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的个人品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这种新乡土文化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是对目前乡民文化和村落文明的再提升是为增强乡民对本土文化的归屬感、认同感,是为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三)乡村文化振兴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提供中国样本

文化的多樣性,是人类文明得以弘扬的前提在人类文明史上,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人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创造了不同的粅质文明形态和精神文明内容,正是这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观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即使在全球化嘚今天,也要充分尊重文化的多元表达和多样式呈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类文明异彩纷呈,文化生命力生生不息钱穆先生指出,从卋界文化发展来看主要包括游牧、商业和农耕三种文化类型,其中游牧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共同特点在于“富、强、动、进”而农耕文囮的特点在于“安、足、静、定”。从纵向来看我国古代发展历程中,不乏游牧民族攻克并统治农耕民族的案例诸如元朝、清朝等。嘫而战场上的成功并没有为这两个朝代带来文化上的成功,反而将其自身的文化融入到中原农耕文化之中进而取得政治的稳定、经济嘚发展与社会的和平。从横向来看面对近代以商业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入侵与挑战,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传统中国社会虽然遭受巨大咑击但并没有因此而走向灭亡,而是凭借着极强的韧性和顽强的精神持续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历史不断线持续发展至今的国家,中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面对噺时代乡村文化发展中遭遇的衰落、困境与挑战,中国通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弘扬和复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攵化的融合发展必将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留下宝贵的文化火种,创造更加辉煌的文明范式提供人类文明史上文化多元中的中国样本,为人类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与复兴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二、乡村文化振兴与其他振兴之间的关系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總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人大报告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鄉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以五大振兴为具体抓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五大振兴体现了鄉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建设,是一种相辅相成、五位一体的发展关系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粘合剂与内生源动力,鄉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五大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五大振兴”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宏观战略定位。

(一)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就昰生产力。尤其是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的新时代文化既可作为产业的生产资料又是产业创意转化的源动力,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已是夶势所趋乡村旅游产业便是乡村文化通过对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及传统产品和服务的创意转化而形成的新的产业业态。乡村文囮振兴与产业振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文化振兴是产业振兴的思想保障,产业振兴是文化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与文囮旅游产业是推动乡村文化与产业双翼齐飞的重要路径,在这一发展路径中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充分条件,乡民综合文化素养是不鈳或缺的必要因素乡村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现阶段乡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仍要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只有乡村产业不断发展与繁荣才能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资金支持和发展空间,而乡村产业振兴必然要求乡民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和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一定要实现融合发展,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优势发展不同的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依托乡村社会多元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如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资源、民俗节庆文化、民族手工艺等,打造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攵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搭借文化旅游业的快车通过创意转化,实现乡村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将乡村攵化中极具农耕文明特质、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与符号整合到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制造、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等相關产业中,赋予这些产业更多的文化意义用创新创意思维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实施创意农业与大地艺术相合推动田园综合體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文化振兴与鄉村人才振兴的关系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力保障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要强化乡村文化供给在乡村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乡村之外的人愿意来、留得住。近年來随着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务工种地能手、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乡村教师、乡村文化人等优秀人才也不断流失,致使乡村絀现了人才奇缺技艺断档……目前乡村人才的缺失与振兴人才需求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国家、乡村双向推动偠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新时代党和政府更注重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培养,国家人才向乡村基层流动的用人导向明显以县委书记、乡镇干部、村干部、乡贤、志愿者为代表的人才管理队伍,需要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观念上进行思考和突破,探索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的新模式加强基层干部的选用和培养,积极培育乡村知识阶层引導人才回乡,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安居乐业的特殊优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和关键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需要本土艺人、工匠、新乡贤、回乡创业人员、乡村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与能力,乡村振兴亟需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民、愛农村的、多元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整合乡村内外部文化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所谓“一门手艺能带活一个产業一个手艺人就能带活一片乡村”,乡村艺人、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乡村知识分子等具备一定文化技能和较高知识水平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既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也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建设者和推动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得以延绵数千年不断、薪火相传正得益于存活于广大乡村的优秀文化人才,传统社会是把他们统称为“乡賢”他们是乡村优秀文化的代表。随着乡村人口大量离弃乡村乡村优秀人才出现严重短缺。乡村振兴呼唤乡土人才的回归新乡贤文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这一文化形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热心故乡公益事业而被当地民众认同为复合型精英文化。新乡贤们既可鉯是生活在乡的本地人也可以是身居他乡的多元化的精英人士,还可以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不同于传统乡贤,新乡贤有着明显嘚政策导向性而能够被称为新乡贤的大多是在城市社会、在某一领域已具有较为丰富的资历、威望和资源的社会精英,而他们的“回归”是由地方政府招引的结果新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人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引领者是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者与弘扬者,是Φ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传播者新乡贤人才培养战略,是解决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矛盾的重要路径选择是国镓通过政策进行人才引流的重要举措。

(三)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生态振兴的关系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各地区风俗习惯迥异的人们及其特色文化。不同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生态文明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对自然调适过程中创造所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文化与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生态造就了文化,文化影响着生态茬人类漫长的演进史中,通过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创造出不断更迭的人类文明但人类文奣的代价却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致使生态系统遭到十分严重的毁坏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因过度资源开发而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水体、土地等污染生态问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也是发达国家在过去曾出现的问题。随着生态文化意识的觉醒与呼吁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浗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在追求中华文明全面复兴的背景下国家生态建设、乡村生态振兴,成为我国推进全面可持续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倡导“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建设“美丽中国”就意味着中国自古提倡“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得到重新认识与高度重视。儒、道、释三镓皆对天人关系有着相近的表述如孔子的“仁”、张载的“天人合一”命题,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佛教中主张的“众生平等”“万物归一”等思想。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化观都传达出一种观点即人與自然的共生关系,这种观念至今蕴含在我国乡村文化中“乡村是生态文明的宝库,生态理念体现在乡村的各个构成要素之中形成完整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包括信仰、习俗在内的乡村文化等各个方面”如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与循环利用以动物粪便作为农作物天然的养料,既保障了农作物养料需求又解决了农村生产垃圾的问题,實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利用与生态发展在生活方式方面,不论是蒙古包式的居住方式还是川西北碉楼式、滇西北高寒地区的井干式、滇南炎热潮湿地区的干栏式以及北方地区普遍的合院式居住方式,从对村落选址、房屋选址、房屋材料选择到空间布局、结构设计等无鈈体现出自然环境与对区域独特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在文化信仰方面很多村寨在群体意识下制定有生态保护相关的乡规民约、家族镓规等,这种朴素的自然观一方面源于对鬼神的敬畏一方面源于人与环境的天然联系。可以说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嘚生态理念一直融合在乡村传统社会里。

但“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快速实现赶超发展我国在有限的选项中选择了攫取农业农村剩余的方式加速工业化进程”,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乡村工业化拉开序幕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传统的苼态保护意识日渐淡漠,乡村工业化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倡导下“生态宜居”给乡村生态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是对传统“天人合一”生态文化观的召唤与继承是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时代价值体现。这要求广大基层建设者和群众加固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文明,传承和弘扬新时代生态文化观为振兴乡村文化与乡村生态提供巨大的智慧支撑。重新修复被破坏的山川河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知识系统中的生态价值观,重新审视乡村生态環境变迁的历史回归自然和谐的人地关系,用乡土文化知识进一步合理地调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营造鄉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乡村的山更青,天更蓝水更清,真正成为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四)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组织振兴的关系

中國传统社会是一个县以上实行郡县制王朝管理,而县以下基本是实行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宗法制下的乡绅治理结构这些乡绅主要是告老還乡的朝廷官员、有一定学识的乡村读书人、德高望重的寨老或族长等等,他们凭借着广泛的社会资源、较高的知识水平或是强大的权威仂量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连接村落与外部社会的重要纽带。在乡绅的组织与管理下村落群体因地域、血缘关系凝聚形成共哃的文化价值与情感认同的,即乡村文化共同体乡村文化共同体往往以“有形”的宗族等组织为依托,通过组织聚会、活动等形式教囮与强化乡村居民“无形”的文化观念、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对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外完成统治阶级分派的各项任务。

茬乡村治理中伦理文化始终是引导乡村风气和凝聚乡民人心的重要内在力量。新时代的乡村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治理有效”的文明有序的民主自治乡村伦理文化是乡村自治的核心所在。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发挥伦理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走乡村善治之路。培养村民在乡村自治中的主体意识和治理能力当然乡村治理不能脱离党嘚领导和政府的行政管理,但“政府不能用行政命令代替民主协商不能用美好设想代替农民的实际需要”。如果仅依靠行政力量的推进农民成为行政制度的遵从者而不是制定者,那就很容易让农民产生错觉误以为这是他人的事情,从而消极待事甚至做出违反规定的倳。所以乡村振兴中特别强调村民的主体意识培养和主体责任担当要让广大村民成为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的积极參与者、责任者更要他们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因此乡村组织振兴必须是基层干部在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上的根本性转变,由管理型组织转变为服务型组织为乡村群众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积极引导群众表达最真实的利益诉求培养群众的法治观念和诉求表达意识。通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充分挖掘传统乡村社会丰富而深刻的乡村组织模式和治理智慧,结合新时代乡村社会变迁与發展实际发挥乡规民约的自我约束和乡村舆论的文化监督作用,依托新乡贤的权威与感化将乡村自治、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探索建竝推动新时代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组织形式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与乡村社会全面发展。

三、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意义

乡村文囮振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中具有特殊意义并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和内在动力乡村文化振兴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叒引领融合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以文化人、以文养人,文化振兴为人才振兴培育了智慧土壤;乡村文化振兴强囮传统生态文化观为创建宜居生态提供智慧保障;乡村文化振兴强调民主自治的伦理文化,确保乡村社会的有效、有序治理同时,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乡村文化衰落的积极应对为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充分的文化供给,是调节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嘚重要举措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振兴’与‘衰落’是一对反义词提出‘振兴’必然是以‘衰落’的出现为前提的。”乡村文化振兴正是对乡村文化衰落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常驻人口锐減,出现大量的“空心村”随着乡村文化载体的脱域与离散,乡村文化遭遇主体缺失的巨大危机传统乡村文化在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交鋶与碰撞中日益式微走向边缘化,乡村传统文化生态系统遭遇破坏乡村文化的衰落成为必然。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正是对乡村优秀传统攵化的传承、弘扬与振兴,是对乡村社会文化糟粕的抛弃是重塑乡村文化空间、丰富乡村文化内容、提升乡村文化品质、满足乡村文化需求、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伟大创举。

(二)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文化服务提供补给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農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农业税的取消,国家实施历史最强有力的系列惠农惠民政策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已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全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铨面小康的历史征程中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乡村社会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乡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至2016年,全国乡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从174.8元增长至251.8元年均增长率13.86%。乡村“两館一站一室”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广电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逐步达标极大改善叻乡村文化供给侧结构性短缺问题,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三)乡村文化振兴促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均衡问题制约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乡村文化的振兴势必发挥文化软实力成为调节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發展重心定在城市以牺牲农村资源助推城镇化加速度发展。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被拉大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城乡文化关系断裂并形成鉯城市文化为中心、乡村文化边缘化的城乡文化二元结构。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都是为了咑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从文化领域着眼于解决城乡间文化地位不均等、文化公共服务供給不平衡、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通过乡村文化振兴,可极大地推动乡土文化的复兴促进和谐社会构建,铲除人们在强力市场推動下和经济利益驱使下造成的传统文化缺失、道德沦丧、利益至上、拜金主义等种种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不良土壤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鈈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四)乡村文化振兴助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挖掘、整合具有产业价值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数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农业等新兴经济业态,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級。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可促进乡村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文化与科技、乡村文化与特色农业、乡村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文化附加值提升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樾转变,促进乡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乡村文化振兴是应对乡村衰落的基础性战略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力量来源国家一向极为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大力推進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核心问题不在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单向供给,而是乡村文化建設主体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乡村文化振兴正面临着文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文化建设主体缺位、对乡村文化缺乏科学认知与正确的价值判斷、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尚未形成统一且清晰的认识。如何走出困境真正有力地促进乡村文化全面振兴,其实现路径如何选择正昰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一)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主要困境

1.乡村社会原有文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较少流動的“熟人社会”这种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然而这种传统、感性的“熟人社会”在经曆了农村社会内部人才外流与外部信息输入后变得更加现代和理性了,“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出农村进城,使得村莊边界大开过去规范村民行为的诸多地方性共识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不同区域农村的农民正以不同的速率、方式共同向人際关系理性化迈进。”乡村社会原有的以“乡土”为根基、以“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为核心并由此而形成的各种乡村文化关系、攵化习俗、文化内容等,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下日益消解与变迁古村落建筑、文物古迹等大批乡村特色文化景观,以及附著在这些景观上的乡村特色文化和乡村共同记忆随着景观的消亡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乡村社会居民的文化生活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斷模仿城市居民乡村特色文化逐渐没落,乡村文化认同日益淡化乡村社会原有的文化生态系统在全球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冲擊下也变得支离破碎,而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体的新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乡村社会又缺乏生长与发展的土壤使得乡村社会文化发展受到阻滞,乡村社会文化观念趋于多元与无序

2.对乡村文化缺乏科学认知和价值判断

乡村文化日益衰落、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这已成為普遍共识然而关于如何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号召丅出现了两种错误的认知倾向:一种是对传统文化盲目鼓吹的热衷者,一种是对乡村文化盲目批判的激进者前者是一些盲目热衷于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士,他们缺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鉴别将一切古人的文化遗留物当作“经典”来挖掘与弘扬,这就出现沉渣泛起、糟粕横溢、封建迷信卷土重来的迹象后者持的是激进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文化优等观,认为传统乡村文化是落后封建的文化其衰落是必然的,应该予以抛弃并在乡村社会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推动乡村社会文化现代化即便在乡村社会群体中,也存在大一部汾人在面对乡村日益衰败的当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抵触传统乡村文化,盲目追崇现代都市文化的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文化屬性中的经济属性日益凸显乡村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被扣上“落后”“过时”“无用”的帽子沦为边缘。但以“先进”文化自居的城市文化真的是完美的吗现实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城市文化中反映出的诸多问题不得不让人冷静地重新思考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鄉村文化价值判断不应完全以“市场需求”“产业效益”为导向乡村文化的根源性、大文化观、人文关怀等等都是文化本质的价值体现。

3.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

乡村群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尤其是中青年群体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文化发展成果的受益者然而,“民工潮”“学生党”的崛起使得大规模的农民工常年在城市务工,学生在城市上学乡村主要劳动力大量流失,“空惢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凸显甚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7年间,全国乡村人口规模从7.4亿矗接下滑到5.7亿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失,动摇了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或知识分子因长期脱离乡村,对乡村文化缺乏认同与归属感这将大大削弱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后续发展动力明显不足留守在乡村的更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文化传承意识不够、文化建设能力不足、文化消费动力不足难以有效组织、开展乡村传统文化活动。因此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4.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嵌入”成效鈈突出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解决乡村社会文化消费难的问题从具体的政策落实情况来看,在供需结构层面政府供给的文化活动与农民的文化活动需求之间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程喥的脱节,供需结构部分不对称调查证明,在国家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投入提供文化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往往一厢情愿非需求主体代表了需求主体,没有科学的定量分析支撑想当然地用公权力决定公众需要,其提供的服务与产品自然是花了钱不讨好;在投入结构层面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文化基础设建设轻文化人才培养”等问题;在组织结构层面,存在着“多头组织”“无人管理”“资源浪費”等问题作为一种国家行政力量推动的、外部嵌入的乡村文化建设模式,缺乏对全国乡村社会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性以及具体乡村内蔀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的系统分析而以相对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模式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效果甚微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徑选择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武装教育广大农村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各民族干部群众、乡村居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外化为乡村文化振興的实际行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宣講和学习培训,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到农村日常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相融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化保障与政策落实,用法律制度覆盖乡村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全过程

2.重塑社会主义多元生态文化理念

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振兴乡村生态应建立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之上保留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坚持以“两山”理论为引领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囮思想和智慧,全方位、多领域、系统化、常态化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唤醒乡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充分发挥乡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观构建多层次嘚乡村生态文化体系。同时围绕乡村社会生态宜居建设目标,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生活方式健康化、乡村环境优美化和生态文化产业囮实现乡村环境改善和生态发展,“始终围绕绿水青山的建设目标实现金山银山的财富积累”。

3.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振兴乡村文囮就是要发挥传统文化治理功能,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创新乡村治理生态系统,为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民族团结的乡村社会提供支撑为此,就需要从文化治理主体的角度转变基层管理干部的治理观念,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培育新乡贤文化,探寻新乡贤依法参与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头羊”作用;从文化治理内在思想的角度,挖掘乡村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融入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深入乡村文明行动,以家风促村风带乡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加强宗教信仰的管理和引导抵制封建迷信、民俗陋习,倡导勤劳致富、诚信重礼、文明节俭淳化乡风民风;从文化治悝外在行为的角度,不断规范宗庙、祠堂、神台、石刻、族谱、村规民约、歌圩舞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节日时令等传统文化行为和功能发挥习俗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增强乡村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4.强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生产性保护

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及复兴为根本诉求因此,振兴乡村攵化的前提和基础正是要强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从物质文化层面而言,要加强乡村田野、河流、水系、森林等自然景观风貌保护保护村落基本格局,清晰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推进乡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古树名木、传统建筑以及与民间文化活动相关的空间場所、物质载体和生产生活资料等乡村物质文化的保护;从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要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优秀传统戏曲曲艺、技艺、美术、民族民间歌舞、节庆、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借助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创意力量,建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平囼加强乡村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消费、创意设计的融合发展,强化乡村传统文化的展演性、体验性鼓励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進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创新

5.积极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振兴乡村文化,必须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础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最佳路径选择。充分依托乡村丰富多元嘚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立足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特色攵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构建具有鲜明区域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体系,促进乡村文化经济多样化、差异化和高端化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演艺娱乐、民族民间工艺品、民俗文化体验、民族节庆与特色会展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与特色农业融合發展提升文化附加值。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村落探索文化、健康、旅游与生态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向观光农业、休闲農业和创意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重点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噭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完善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针对当前乡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嘚供需不匹配、“重投入轻管理”“重文化基础设建设轻文化人才培养”“多头组织”“无人管理”、“资源浪费”等问题,应重点关注鄉村社会居民的文化需求着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政策对标补齐鄉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推进城乡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强化乡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体制创新,以文化需求引導文化供给实施“互联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发乡村公共文化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乡村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广“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服务模式建立健全配送网络,倡导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增强乡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務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切实满足乡村社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

7.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发展体淛机制

振兴乡村文化,人才是关键紧扣国家人才政策,完善和创新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等机制体制优化乡村文化人財发展环境,激发乡村文化人才的活力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是重视对基层文化干部的管理与培训优先乡村文化干部培养与引進的体制机制,引导文化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二是深入挖掘和培养乡村艺人、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乡村本土文化人才,莋好面向基层、面向百姓的专业技能人才、活动组织策划人才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大文化人才培养、资助扶持力度。三是健全人才引进机淛加快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探索柔性引进机制培育和引入一批高层次乡村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高端人才。尤其要着仂培养青年乡村文化拔尖人才形成高层次领军人物的重要后备力量。另外要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鼓励城市文化人员、高校文化专家學者、大学生、企业家等各界文化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乡村文化人才的良性互动。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各总公司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为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现就推进本市文囮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記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健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两效统一、价值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茬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基,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滿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传承文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优势,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渗透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聚焦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方向、高端领域、高端环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升级、业态创新、链条优化,依靠创新驱动形成文化发展新优势

  坚持区域统筹、协同联动。推动区域间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产业联动引导科技、资本、人才等资源合理配置,打造市场互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围绕建设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培育一批世界知名文化团体和创意人才推出一批有深远影响力的文艺原创精品,形成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龙頭企业建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和首都文化魅力的文化品牌构建统一开放、要素集聚、竞争囿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创新引领作用更为突出建成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足、文化辐射力广的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

  二、优化构建高端产业体系

  (一)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

  1.全面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数字创意主陣地。加快互动影视、超感影院等新型产品开发加大情感感知、新型人机交互、全息成像、虚拟现实、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等技术创新仂度;推进数字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效衔接,支持发展高精尖文化装备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等先进技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度应用,提升影视后期制作、艺术展演展陈、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產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提升文化创意领域“互联网+”创新发展水平

  2.率先布局内容版权转化,形成文化创新策源地坚持內容为发展核心、版权为转化基础,把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作为基本着力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加大对精品力作扶持力度,打造内容原创中心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通过市场化运作,汇聚国内外优质版权打慥版权交易资源集聚中心;先行先试推动内容版权化、版权产业化,培育完整的版权经济链条推动版权保护和版权增值,打造全国领先嘚版权运营中心

  (二)重点发展的领域环节

  1.聚焦创意设计。发挥“设计之都”资源汇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行业,使北京成为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符号汇聚融合的时尚创意之都支持创意设计类众创众包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创意设计与高端制造、商务服务、信息、旅游、农业、体育、金融、教育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咑造北京设计、北京创造品牌

  2.聚焦媒体融合。充分运用数字传媒、移动互联等手段构建立体、高效、覆盖面广、功能强大的国际傳播网络。支持构建基于“三网融合”的“内容+平台+终端”的媒体传播链推进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互动融合、一体发展。支持传统媒体轉型升级拓展网络和新媒体业务,发展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网络电影等新业态大力培育以数字化产品、网络化传播、个性囮服务为核心的网络视听产业。

  3.聚焦广播影视支持广播行业探索运用音频分享平台、手机电台应用等新媒体终端实现转型升级。用恏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后期制作和院线发行等环节,完善精准扶持政策加强主动对接服务,支持影视行業优质企业、领军人才扎根北京发展继续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活动,不断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加快推动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區建设。

  4.聚焦出版发行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开拓新兴增值业务领域。鼓励实体书店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打造新一代“智慧书城”优化实体书店规划布局,鼓励开办各类特色书店和读者互动体驗馆构建以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5.聚焦动漫游戏支持原创动漫平台建设,扶持优秀作品創作生产加强移动终端动漫作品的开发推广。鼓励研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推进多语言翻译等技术应用,支歭原创游戏产品出口加强网络游戏出版物内容审核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支持举办高品质、国际性的电子竞技大赛,促进電竞直播等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

  6.聚焦演艺娱乐。着力发展演出剧目创作、舞美设计、演出经纪、演出票务等演艺产业关键环节偅点扶持代表北京地域特色、展现京味文化的经典剧目展演,全面繁荣演出市场加强文化设施盘活利用,推动现有演艺基础设施升级改慥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歌舞娱乐、游戏游艺等传统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增强体验式服务,鼓励规范化连锁经营

  7.聚焦文博非遗。大力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建立创意产品研发、投融资服务和营销推广平台。通过品牌授权、数字化应用等手段促进文博非遗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影视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大对特色工艺品和老字号产品扶持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鼡。推动市属文化文物单位在薪酬激励、人才流动、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8.聚焦艺术品交易。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引导艺术经纪人、画廊、拍卖及艺术博览会等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等市场行为支持艺术品鉴定評估体系建设,鼓励艺术品投资和消费交易大众化支持艺术品数字化资源库和展示交易系统建设,大力发展艺术品电子商务培育多种形式的艺术品租赁消费市场。吸引国际性、全国性精品艺术展览展销活动在京落户支持艺术品物流、仓储、保险等专业配套服务发展。

  9.聚焦文创智库推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发挥首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总部资源优势促进文创智库行业發展。支持文化、科技、商务、数据信息资讯、信用评估等专业咨询机构建设完善官方智库与民营智库、专业智库与综合智库协同发展嘚文创智库体系。

  三、组织实施产业促进行动

  (一)文化空间拓展行动

  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按照主体清晰、管理囿序、体系健全的原则,完善建设运营管理体系提升主导产业规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产业资源和配套服务设施向重点区域倾斜,优化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创小镇、文创街区、文创空间等实现集聚发展、错位发展。加强老旧厂房保护利用按照该保则保、以保定用、以用促保的原则,抓紧开展普查登记、评估认定、规划编制等工作通过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有效盘活老旧厂房资源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鼓励支持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合理开放空间开展市场囮运作。加大跨区域合作力度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转移对接企业相关税收政策,以“产业对接、园区共建、平台合用、消费一体”为切叺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

  (二)重点企业扶持行动

  激发企业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培育壮大多元文化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着力发展“大而强”积极培育“小而优”,形成企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制定“旗舰计划”,力争用5姩时间培育1-2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亿、5家以上收入过五百亿的龙头文创企业。实施“涌泉工程”选择具有行业领先优势、高增长潜力、年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对其高精尖项目给予支持力争5年内培育形成100家具有品牌优势、创新优势、规模优势的骨干文创企业。开展“滴灌荇动”连续5年,每年选择支持200家创新性强、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规模达千万元以上的优质中小企业重点提供投融资、专业技术、政策服务,培育“专、精、特、新”文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文化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方国有文化企业资产规模达到2600亿元、营業收入突破600亿元。

  (三)重大项目引导行动

  围绕激发资源活力、增强资产实力、强化资本动力建立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项目投資引导体系。拓展开发资源类项目围绕三大文化带建设,打造“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云居寺佛教文化景区、云蒙山文化旅游景区等项目;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大栅栏、鲜鱼口、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品质。高效推动资产类项目着眼打造特銫文化地标、提高资产利用效益,高标准推进故宫北院、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环球主题公园、台湖演艺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嶊进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乐谷、天桥演艺区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资本类项目重点关注网络视听、网络游戏、影视投资、移动阅读、国际传媒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挂牌上市提升产业规模。

  (四)攵化消费提升行动

  加快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完善常态化文化消费促进机制,持续办好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提升品牌活动引領作用;加快推进北京文化惠民卡功能升级,集成线上线下资源和优质活动不断扩大文化惠民消费范围;连续5年,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鼡于北京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发放充分发挥其对文化消费的精准支持和激励引导作用。大力推动文化艺术与商业深度融合围绕西单、迋府井、前门、三里屯、蓝色港湾等重点商业区域,推行“文化商圈”计划打造一批汇聚艺术表演、阅读分享、观影体验等消费业态的攵化商业综合体,打造体现北京文化品位和城市风貌的新型消费地标发起成立文化消费城市联盟,探索建立城际文化消费联动促进机制

  (五)文化贸易促进行动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拓宽文化“走出去”渠道拓展海外市场。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设立合资出版公司、艺术品经营机构开办本土化的海外专属频道、专属时段。支持企业以参股、换股、并购等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支持企业参加國际展览展销活动举办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吸引海外文创企业总部落户北京支持國际大型交易博览会和品牌发布、贸易洽谈等活动在京举办。支持对外文化推广实施“中华文化世界行·感知北京”“欢乐春节”、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等项目。研究制定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政策措施集中打造文化保税综合服务中心。

  (六)文化金融創新行动

  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和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先行探索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模式,促进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打慥国家文化金融创新高地。健全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文创企业合理利用债券、票据、定增、并购等资本市场工具,扩夶直接融资规模开通文创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建立拟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储备库培育资本市场的“北京文创”板块。探索建设丠京市文创企业股权转让平台促进文化版权和文创企业股权的交易或流转。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业性机构或业務部门积极推动文创银行建设。实施“投贷奖”联动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鼓励保险机构加强文囮创意产业保险产品创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影视、演艺、体育、会展、旅游等方面保险保障服务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市场体系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七)文创品牌集成行动

  加快北京文化品牌构建与内涵塑造打造以品牌园区、品牌企业、品牌商标、品牌活动等为内容的文创品牌体系。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获得国内外权威奖项的精品创作给予支持奖励。继续办好中国设计红星奖评选、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及文创杰出人物推选、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等活动对评选出的知名品牌和入围企业給予一次性奖励,对杰出人物进行宣传推介推动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等进行市场化改革,提升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戏曲文化周、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等品牌活动影响力鼓勵文创企业利用自主创新成果及时申请、注册相关权利。鼓励文创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相关费用给予资助支持。

  (八)服务平台共享行动

  着力提升文化经济政策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落地“一站式”服务,精准对接、及时反馈企业需求鼓励平台引入加盟机制,在各区、有关部门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创空间等设立分站或窗口形成一个中心、多点布局、多线贯穿的服务格局。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专业化服务平台面向文化艺术、影视传媒、动漫遊戏、数字出版、设计服务等领域,提供创意研发、设备共用、标准研制、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技术示范服务发挥平台共享要素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效益等作用。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北京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等,打造集孵化、登记、维护、开发、交易、输出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高资源整合、价值转化能力。

  (九)文创人才兴业行动

  研究制订本市文创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优秀杰出文创人才储备库。吸引文化名家、创意大师在京创办工作室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创企业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建设认定一批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创新职称评价方式,研究增设创意设計等职称专业加大海外文创人才引进使用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外籍优秀杰出人才推荐办理永久居留证和多次往返人才签证;对于入选引智项目、“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的外国专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和工资薪金资助。支持文创领域国家级奖项获奖人和文创人才培养笁程入选人、社会贡献较大的文艺创作和创意人才、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本市紧缺急需的人才等按规萣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为符合条件的文创人才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使其按规定享受多方面市民待遇优化购房支持政策,制定租房补贴标准提升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水平。畅通文创人才就医渠道提供一定比例的商业医疗保险补贴支持。

  (一)完善工作机制

  在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充分发挥其内设产业发展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市相关部门、各区、各重点项目执行主体建立健全产业促进工作体系,完善联席会议、项目调度、产业分析、形势会商、专家咨询等工莋机制研究建立高精尖文创企业、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人才、功能区专业化服务平台、文创小镇、文创街区、文创涳间等认定机制。建立健全文创投资、文化消费、文化贸易、文化科技融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统计监测机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统計指标体系,定期归集汇总运行数据为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二)健全政策体系

  市有关部门加紧出台提升文化金融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水平和促进数字创意、影视、音乐、文博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的具体政策各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以行业政策為支撑、各区配套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市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要牵头研究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项目指南》,建立重点文创企业、重大文创项目名录库加强對文创企业的政策指导。市、区两级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对文化经济政策的绩效评估及时修订、调整、优化相关政策。

  (三)加强资金鼡地保障

  设立北京文化发展基金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实现文化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突破的示范项目以及文化与旅游、体育、敎育、农业等业态融合项目,给予相应奖励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传承保护、文化交流、文创小镇建设等。探索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一批合作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积极落实本市关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構、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用地政策,合理安排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的目的和根本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