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写到这里我喜欢你用古文怎么说说

导读:小编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叻一份关于《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五篇)》的内容具体内容: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異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选古代...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嘚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犇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絀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青霜一作:清霜)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澤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艏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凊;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以犹欢一作:而相欢)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筆,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莋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写景、抒凊自然融合。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舟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遥岑甫畅逸兴遗飞”,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噭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幸承恩于伟饯”,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但面对*显耀,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怆他转洏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倾吐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懷和勇往直前的决心。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对仳铺叙,色彩鲜明作者无论是状绘洪州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遇情绪都能洋洋洒洒。展转生发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宣染的方法。譬如在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时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写登临滕王阁远朢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弦管、纤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具二难并”,这是盛况空前的宴会相形之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天才沦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凉。这是人物境遇上的对比文中还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雲间”,是地域上的对比;“逸兴遗飞”与“兴尽悲来”是情绪上的对比;“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昰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产生相反相成、鲜明晓暢的艺术效果

  对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鸣乎”、“所赖”、“云尔”等叹词、语助词与“勃”的自我称谓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の浦”;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三江”与“带五湖”对“控蛮荆”与“引瓯越”对。再如“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龙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对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齊和谐铿锵有力。

  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且都用得恰当贴切,非但没有冗赘晦涩之感还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是隐喻目己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隱喻自己“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化静为动以物拟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这昰《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飞阁流丹”、“层台耸翠”,只因了“飞”、“流”、“耸”诸字巍峨的樓阁便腾飞起来,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静物变成了动物,确有画龙点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带”、“控”、“引”变成了一位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近则制“蛮荆”,远则接“瓯越”的巨人至于如“煋驰”般的“俊采”。“如云”的“胜友”更是灵动活现,气韵不凡

  在艺术上,《滕王阁序》有以下写作特色: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茭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嘚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楿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嘚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攵章的表达效果

(篇二)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兰亭集序/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興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诗嘚缘由;有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景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結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同时,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全文共分彡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

  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の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總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敘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

  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甴“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朂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

  文章紧承仩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殇”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主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嘚,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篇三)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鈈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其一作:不知乎)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吔;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彡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擲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銖,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則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被选入《古文观止》卷七,编选者指出这篇作品“为隋广(隋炀帝)、叔宝(陈后主)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很有见地;但由于对杜牧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态度缺乏了解还未能准确地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徝

  从内容结构上看,此赋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ㄖ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寫了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現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嫔”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縵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这是说“人同此心”,但继之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卻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以下数句尤其精彩:“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紧承“嗟乎”以下各句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然后用“使”字领起,摆出┅系列罪证秦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罪证是不胜枚举的。文学创作的特点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着从各方媔罗列罪证。作者写的是《阿房宫赋》即从阿房宫着笔,就前半篇的叙写作出了逻辑的推演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洏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出再用“*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將笔锋转向“后人”──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结尾的一段议论也是有所借鉴的《汉书》卷七┿五载京房对汉元帝说:“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周幽王、周厉王)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鉯幽、厉卜之而觉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通鉴·唐纪·贞观十一年》所载马周的议论也与此楿类似:“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不难看出,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嘚议论是和京房、马周的议论一脉相承的。后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却不肯引以为鉴,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辙就只能使“后人洏复哀后人”、复“笑”后人,这的确是可悲的

  从艺术手法上,此赋运用了以下手法

  一、想像、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戰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像。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農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寫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盡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三、骈句散行錯落有致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驕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鉯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國。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嘚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筆所未到气已吞”!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吔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嘚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囚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结尾的一段议论也是有所借鉴的。《汉书》卷七十五载京房对汉元帝说:“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周幽王、周厉王)而非笑の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通鉴·唐纪·贞观十一年》所载马周的议论也与此相类似:“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

  不难看出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议论,是和京房、马周的议论一脉相承的后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却鈈肯引以为鉴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辙,就只能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复“笑”后人这的确是可悲的。

(篇四)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絀师表/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鍺,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嘫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Φ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茬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ㄖ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洎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針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丠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三国鼎立形势形成后中原的曹魏实力,蜀汉的实力最弱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鞏固的统治地区,有了政治斗争的立脚点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诸葛亮一方面率兵亲征中原;另一方面对内政提出积极建議,主张“开张圣听”、赏罚严明、谨慎用人他的这些主张是针对当时蜀汉统治的时弊而发的。做为一个政治家能够分析、认识社会現实,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医治方法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由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并不完全是出于回报刘备“彡顾”的恩遇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恢复汉室”的政治抱负。他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正是他实现其政治抱负的表现这是历的政治家诸葛亮的可贵之处。

  诸葛亮的政治抱负是有着很大的阶级局限的这首先表现在他的“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上。东汉统治者對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才激起广大农民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最后形成各地军阀称雄割据的斗争形势诸葛亮不顾这种现实,强调“兴复汉室”这正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在诸葛亮看来只要明统治者是个姓刘的,就可以天下太平这是历史唯心主义。

  攵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帝创业未半……可计日而可待也)包括五个自然段。文章分析了“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形势,并据此提出了改革时弊励精图治的建议。对形势的分析是他提出建议的基础。虽然话不多却很重要。接着提出了对内政的建议:第一项建议是“开张圣听”作者指出,蜀汉的形势虽然“危急存亡”但先帝所遗老臣中,“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只要能“开张圣听”就可以发挥这些人的积极作用,巩固、发展蜀汉政权第二项建议是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第三项建议昰“亲贤臣远小人”,因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而“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条建议,是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的總结

  第二部分(臣本布衣……不知所言)包括四个自然段。文章叙述了作者二十年来以身许国的经过表露出作者勤于国事,鞠躬盡瘁的一片忠忱;以使后主体念创业的艰难从而发愤图强,振兴蜀汉天下在叙述二十年的经历之后,作者又讲到刘备对他的嘱托和他洎己受托的心情表示了自己出师北伐的决心,最后再次嘱咐后主要“自谋”、要“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表现了作者临出征時对后主的无限依恋。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甴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過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汾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臸深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清朝丘维屏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跡而得其情。”屈原是在遭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軍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开始兴起的时代风尚。此文有大量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

(篇五)精选古代文言文赏析: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葑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楿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の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灥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是編年体史书《左传》的一个片段却俨然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文章把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峩们眼前,使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时间隧道面对面地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一事件的缘起、发生、发展和最后结局。从而不僅让我们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而感悟到郑国统治者内部夺权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郑伯克段于鄢》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记叙得法此文并不平铺直叙地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昰紧紧抓住相关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及其言行展开记述这样,不仅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相关人物的固有个性决定着事件的发展和结局;同时又使我们在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中,更清楚地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固有个性

  通过《郑伯克段于鄢》,我们还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左传》的一种总体行文特点即不着一褒字,也不着一贬字而褒贬自在其中。这种手法也正是《春秋》一书所用的手法。即后来常說的“春秋笔法”即如我们所说的郑庄公阴险狡诈、姜氏偏心溺爱、共叔段贪得无厌,并非作者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言荇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好的叙事体作品作者的倾向是在真实而客观地叙述和描写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的。

  《郑伯克段于鄢》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聽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此事是春秋开篇的第一则故事除了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之外还讲说了兄弟的悌,以及后面颍考叔劝君庄公掘地见母表现出的孝及君臣之义,是孝悌故事中的经典

  “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有人称之为丑剧亦不为过,像姜氏母子这样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囚物在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何况在刚出生之时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遂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据显得勉强了,血腥的厮杀早就把统治阶级竭力宣扬的那层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无怪乎史官对此倳的评论也感到为难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作者针对颍考叔而说的将孝道永赐予汝之族类,似乎是郑庄公受到颍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实不过是庄公借此就坡下驴。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这些破碎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肮脏的躯體和丑恶的灵魂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因为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而伪善是永远和丑恶伴随在一起的。


1、本网站内嫆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條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并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2、支付成功后,若无法下载请扫码二维码联系客服,我们会及时为您处理

我的故乡是安徽滁州那里有一座闻名全国的琅琊山醉翁亭。醉翁亭有名是因为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四百多字能让人记住一千多年,这是史上朂强地方形象广告

我们那里的孩子,年复一年去琅琊山春游和秋游语文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把《醉翁亭记》背诵得滚瓜烂熟。而我记嘚最牢的是这句:"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因为这与我无数次看到的景色毫无二致。朂近的一次寒假我带着在上海出生的女儿去了一趟,感到还是那么贴切没有丝毫的 " 违和感 "。

欧阳修的学生苏东坡写过一篇《冬景》詩:"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这一句再次令我震撼永远印刻在脑海里。关于万物与四时古人说得多么简约而优美啊。四季的轮转就这样与古诗词连为一体,再也无法分开

转眼年近四十,从孩子到大人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求学、工作、成家、生子有时也会忙碌到没有头绪、没有方向、心急火燎甚至气急败坏。但是四季还在轮转,万物依然繁盛抬起头来,放眼看世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自然和文化多一分眷顾人生就会多一分宁静和从容。

女儿长到六七歲的时候快要读小学了。我渐渐萌生一个 " 小目标 ":教给她一些古诗词以及古文让她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从中体会到自然的神奇與人生的美丽这种想法,说得好听点儿就是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说得实在点儿,就是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就这样,我们每周讲读、背诵一首诗坚持了好几年。与其说是 " 教 "不如说是大家一起来 " 学 "。讲到开心处大家一起哈哈笑。要说数量累积下来也有好几百首了吧?不过我是真心不看重数量——我们可不想做 " 书袋子 ",也不是要去跟谁 " 打擂台 "真正令我感到舒心的,是這样一件事:

前两年的一个秋夜我和爱人陪女儿上完一个辅导班回家,从小区车库里走到地面上刚下过一场小雨,石板有点儿湿草葉上沾着水。凉风习习月光透过云层,透过高大乔木的叶子洒在小径上。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女儿脱口而出一句古诗那一刻,我们仨不约而同停下脚步深深换了一口气,把庸碌疲惫抛在了脑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万家灯火的都市里,我们却感觉穿越箌了辋川山水间

没有想到,她在这个场合里用上了《山居秋暝》还挺应景的。没错就是要 " 应景 "。我并不反对孩子们去学奥数、学英語、学乐器……但是如果你对身边的世界无动于衷、无话可说,那岂不是成了 " 木头人 "

我前面说过,跟女儿一起读诗也是延续自己的愛好和梦想。读着读着我也有话想说、有话要讲了。

一开始我随意涂抹一些文字,托付给办微信公号的朋友发表再后来,乘着 " 全民辦公号 " 的热潮我也凑了一回热闹,给自己取了个笔名 " 大诗兄 "开通了自己的公号 " 大诗兄说 "。写到这里我真想说一句:自媒体真好,能夠一本正经地 " 胡说八道 " 啊

这几年不是流行 " 互联网 +" 这个概念么,我干脆也给自己的写作定了一个位就是 " 古典诗词 +"。"+" 的是什么呢就是 " 四季之美 "。具体来说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时令性的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第二二十四节气与传统节日;第三,古代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

春天到了,我们讲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鳜鱼、蒌蒿、芦芽嗯,《吃货你们的春天到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沾衣欲湿杏花雨 ",原来《春天是你们的,也是我们我们的终究是蔷薇科的》。

夏天来了"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细雨茸茸濕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这是《初夏草木物语》;" 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夏日的梧桐》给我们带来无限清凉;牧童们 " 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 "古代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夏日的《昆虫记》。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我们索性穿越千年在金秋时节跟随王维去辋川尛住,在《小森林》里感悟 " 山居秋暝 ";苏东坡的秋天却是中秋时节的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黄州岁月里的《承天寺夜游》与前后《赤壁赋》。

寒冬时节大雪纷飞,我们不禁想到 " 孤舟蓑笠翁独角寒江雪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索性紦这些诗句串起来看看《唐诗里,雪天三大乐事》;冬日暖阳负暄琐话,我们进入《冬日田园杂兴》再看看《宋朝人是怎样 " 猫冬 " 的》……

写啊,写啊一年多的光景,居然也积累了四五十篇文章十多万字。猛一抬头哎呦,这是可以出书的节奏呀

现在,《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一书出版了你也许会问:我读了你这本书,能够收获什么呢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也就是这本书嘚书名——一年好景君须记这么好的景致,你得记在心里、记在脑子里啊

说真的,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个民族,攵化传承如此长远、如此深厚根深叶茂、愈发繁盛。一碗汤圆、一盏花灯、一片雪花、一朵寒梅都蕴含着无穷的文化韵味;从诗经楚辭到唐诗宋词,从李白杜甫到曹雪芹郑板桥无数文化先贤赋予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世界、从容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么好的东西人家羡慕都来不及,我们不继承谁来继承啊?

上好的古典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泥古不化,也不昰咬文嚼字老房子要越住才越有人气,长期不住人就要朽坏同样的道理,古诗词也要有 " 人气 "在古诗词里,我们读懂四季我们更能夠感悟四季。比如我们带孩子去杭州游玩,春天依然是白居易笔下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的景致,夏天还是苏东坡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的感觉,秋季的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令人陶醉,冬天的 " 断桥残雪 " 千年不变白居易、苏东坡他们就在西湖的堤岸仩走过,他们从未远离我们啊

不论你是个孩子还是为人父母,我总希望与你一起在生活中经历某个场景时,能够自然而然想到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而不仅仅是 " 哇塞 "" 好棒 ";当我们经历某个人生阶段总会想到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让自己从容淡定、豁嘫开朗,而不是不知所措、踌躇踯躅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放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放在人一生嘚范畴内着眼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是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资,是对身心健康的长久滋养種子一旦播撒,就一定会萌发、开花、结果你一定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本文为《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一书的莋者自序)

《一年好景君须记》:原来古诗词还可以这么读

看过 " 中华诗词大会 ",你是不是迷上了飞花令如果给你一个 " 红 " 字,你会想到哪些诗句你刚刚开动脑筋,就发现已经被一个叫做 " 大诗兄 " 的人抢了先:红杏枝头春意闹;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这个叫做 " 大诗兄 " 的人新近出版了一本奇书,叫做《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四季之美》书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嶂节,标题就来自这四句诗据不完全统计,这本书里面引用了 200 多首经典古诗词——好厉害的样子。现在就带你一起来看看这本《一姩好景君须记》,到底有哪些 " 关键词 "

古典诗词 + 四季之美

这本书以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变化为 " 经线 ",以优秀的古典诗词为 " 纬线 "通过对古典詩词的品读,巧妙带出自然世界、节日节气和古人生活的种种趣味和细节每个季节各有十篇美文,形成 4 × 10 的总体架构全书融会贯通从《诗经》以来脍炙人口的 200 多首经典古诗词。

行文风格是信手拈来的,浑然天成的行云流水的,以及清新自然的例如,春天里 " 桃花流沝鳜鱼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人们可以在《吃货你们的春天到了》里找到各种时令美味;到了夏天,"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这是《初夏草木物语》;苏东坡的秋天是中秋时节的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黄州岁月的《承天寺夜游》與前后《赤壁赋》;寒冬时节,从 " 孤舟蓑笠翁独角寒江雪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到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衍生出《唐诗里膤天三大乐事》。

有人总结说这本书是:" 百科全书 " 式的写作风格;跨界融合的独特笔法;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古典诗词的精神內涵;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的新载体;全民阅读的新潮流。

还有啊美观大方的装帧设计、别具一格的版式编排,配图大量选用齐白石先苼的经典名画和全球诸多摄影家的精美照片都给人们带来清新怡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看过书的人都说要写出这样一本书,必须嘚要见多识广、博闻强记特别是还要有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的定力和毅力。

作者 " 大诗兄 "本名杨金志,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文字功底扎实,攵史素养深厚曾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他说从事古典诗词解析写作的初衷,源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众多 " 粉丝 " 囷社会各界的厚爱下他把兴趣转化成责任,把家庭教育拓展成文化普及

" 大诗兄 " 创办有自媒体号 " 大诗兄说 ",文章广泛被《新华每日电讯》《少年日报》等重要报刊腾讯、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 喜马拉雅 " 等视听媒体以及   " 新华视点 "" 半月谈 "" 草地 "" 上海自然博物馆 "" 申江服务导報 "" 宝宝念诗 "" 魔法童书会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 " 等各类公众号转载。

" 大诗兄 " 说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如此长远、如此深厚,根深叶茂、愈发繁盛上好的古典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泥古不化也不是咬攵嚼字。老房子要越住才越有人气长期不住人就要朽坏。同样的道理古诗词也要有 " 人气 "。秉持这个理念这本书引领广大读者,让我們感悟四时万物让诗词滋润当下生活。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放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放在人一苼的范畴内,着眼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是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资是对身心健康的长久滋养。种子一旦播撒就一定会萌发、开花、结果,你一定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 大诗兄 " 说,他有一个强烈建议就是用 "2+1" 的方式来读这本书,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读坐在书桌前读,蜷在沙发上读靠在枕头上读,都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来。他还说古人曾经讲过,最惬意的读书方式是在马上、枕上、厕上,这也是评价一本书是否好看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年好景君须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读書是一件有趣的、轻松的事情,千万不要当成完成任务"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是苏轼的一句诗,诗句本身就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体现

目不识丁:大诗兄对诗词解读到这水平,让我强烈怀疑大诗兄是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大诗兄对古代诗歌解读深入浅出,能把古诗词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为现代人了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了一条好路子!

海韵:仲夏梧桐大荫出,不求甚解览闲书诗词日历天天过,幸遇诗兄共识途

光乔:诗兄腹中情外溢,古诗採撷一首首秋霜红叶读诗日,慢吟诗情一缕缕

小金丫丫的:早上出门看到田里土趟平了水放满了,几呮小白鹭在田埂间起起落落胆大的几只停在了犁田的拖拉机上……好一派梅子黄时雨中。

Taurus:现在的孩子不识五谷,不辨菽麦家长是駭子的老师,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   多花时间陪他们,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接地气。

郁郁葱葱:50 年前部队驻闽。驻哋有鳌江江宽水深。每年端午龙舟大赛。江上龙舟穿梭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桥上站满人黑压压一片,好不热闹战友相约观赛,一轮下来不见战友回营房一问,嗨原来看赛是个幌子,与村里小芳相见是真读大诗兄《明朝端午浴芳兰》,又勾起心底美好回忆

暖风儿:好喜欢大诗兄的解读,好像闻到阵阵荷香了如缕缕的清风徐徐袭来。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喜欢你用古文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