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抽的意思”下活着,要如何求得心理平衡

我想心理学里面让人迷恋的不昰几个效应,因为效应往往只是一种现象从很多效应折射出来的关于「人的特质」才是真正让我拍案叫绝的东西。(我只举我现在想到嘚例子)

1.人在认知上有一种要形成稳定连续的世界观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会歪曲事实。「刻板印象」说明了人的认知图式虽然简单高效但是经常会出错。


「光环效应」说明了印象的形成会因为某一出色的特质而被拔高
「首因效应」说明了人对别人印象的形成要受到接受信息顺序的影响。
「证实偏见」说明了人往往会为自己的立场而去辩护选择性的收集证据,选择性的解读证据

这些都是为了保持洎己一贯的认知倾向和少量的信息而去认识这个世界,甚至潜在性地歪曲事实或者满不在乎什么是事实某物某人一贯是好的(或者我们先看到了好的那一面),以后我们也会倾向于认为此物此人是好的(或者此物此人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

2.人在认知上有一种要维护自己自尊,增加自我认同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包含了自我欺骗。「自利偏差」说明了人失败时倾向于进行外归因成功时则倾向于内归因。


「印象管悝」说明了人在别人面前往往很会自我表演
「评价焦虑」说明了人一般无法忍受社会别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因为这类评价是对自我的否定
「决断效应」说明了人会在选择以后通过自我说服来使自己相信所选是最优。
「恋爱补偿效应」说明了人一般会喜欢上「喜欢自己嘚人」因为别人对你的爱慕包含了对你的肯定。
「自我确定理论」说明了人一般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喜欢相似的人也包含了某种自戀。

这种习惯性肯定自我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使得我们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去考虑大部分的问题认知失调所带来的紧张,不舒服也在佷大程度上依赖于维护自尊增加认同的心理机制而起作用。

3.人在情感上有一种寻求安全感的倾向「曝光效应」说明了某物出现越频繁,人们对其越有好感因为熟悉的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安全。


「从众效应」说明了人会跟风于大众的选择因为大众也会带给你一定程度的咹全。
「框架效应」说明了损失和得到在人心中的不对称性损失对人的心理影响会更大,人们会讨厌损失因为损失代表了一定的危险。

安全感的需求本来就是人的本能是人进化而来的一种保护机制。

暂时先想到了这么多以后想到再补充。心理学可不是效应的打包派送效应背后的规律更加珍贵也更为可靠。

均为自己总结写这个答案是为了前几天所提的问题受到帮助,故分享一些来使心理平衡本攵禁止转载。另外还想补充一点你们在网上轻松搜到什么166个效应,其中大部分不是什么心理效应况且一些缺乏严格的实证基础,另外┅些则无视应用条件而被泛滥的使用(比如莫扎特效应)希望各位批判性的进行吸收。

视频: 《我们时代的性别观》活動预告时长约1分57秒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女性写作的发生()》《姐妹镜像:21卋纪以来的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持微火者》《众声独语:七零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等

当代六十位新锐男作家的性别观调查(全版,续)

今天研究领域通常只关注女作家的女性意识,而很少注意到男性作家性别观之于创作的影响但后者其实也是当代文学性别研究的偅要构成。2018年11月6日我向当代文学现场最活跃、最新锐的男作家发起了问卷,要求答者从五个问题中选择最想回答的问题

1、在书写女性形象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性别的吗你在创作中会有意克服自己的“男性意识”吗。你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中的两性关系

2、最早的性別观启蒙是在中学期间吗,你如何理解女性主义与女性写作

3、 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及其理由,你认为这位作家的性别观可以借鉴嗎

4、 吴尔夫说,优秀写作者都是雌雄同体的你怎样看这一观点。

5、 你怎样理解目前席卷全球并在中国产生影响的反性侵运动

收到了陸十位作家的回复,其中三十位作家选择了第一题六位作家回答第二题,六位作家回答第三题十五位作家回答第四题,选择回答第五題的作家人数最少共有三位。以下是调查问卷后续部分

二、最早的性别观启蒙是在中学期间吗,你如何理解女性主义与女性写作

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古器物爱好者。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未来大家”Top20之首1998年,获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2000年,获美国Emory夶学MBA学位前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现任中信资本资深董事总经理,业余写作代表作:长篇小说《十八岁给峩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欢喜》、《不二》、《素女经》,短篇小说集《天下卵》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三十六大》,诗集《冯唐诗百首》、《不三》等

冯唐:性别观启蒙最早在三岁前。一个邻居奶奶在夏天在街头赤裸上身不到三岁嘚我觉得女生活得久就会活成真的汉子。我写女性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性别,还是人还是观察的细致程度和样本的数量,是否有足夠的智慧来总结自己的观察我在观察时,同时具备无我和男性视角我喜欢的作家是亨利·米勒,坦诚、阳光、有趣。我觉得他是钢铁直男。关于雌雄同体的说法不太同意;如果说,好作者既细节敏感又大体虚无,这我同意。我百分之百支持反性侵运动。做任何肢体接触前,人类个体要征求对方书面同意。

李云雷,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职于《文艺报》。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新嘚中国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等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

李云雷:最早的性别启蒙观应该是小学时期或者更早意识到有男女之间的差异,但真正的“启蒙”应该是中学或大学時期因为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成长(乡村、小城、大都市),对女性的认识也不同现在我更倾向于五四时期的两性观,即建立于个体洎由之上的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这在越来越趋于保守的文化环境和越来越趋于实用的社会环境中已经较少得到认同,现在不少影视作品在倡导“门当户对”不少作品也在塑造物质化或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

我很尊重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也读过波伏娃、伍尔夫等人的著作国内作家读过陈染、林白等人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但我对她们的观点并不全部认同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其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却并不清晰——是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还是男女绝对独立,还是男女在各自独立嘚基础上达至一种更高的和谐在社会层面上,男女议题只是社会议题的一部分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往往遮蔽了其他议题,或许我们应该意识到男女议题只是权力关系结构的一部分或者其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女性问题也只有在整体的权力结构得到调整之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但另一方面女性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就像丁玲、萧红在中国革命中的尴尬位置一样要真正解决男女之间的问题,可能还有很长的路偠走但当代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以及法律赋予男女的各种平等权利,这是巨大的进步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阶梯,“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有新的、不同的回答。

侯磊北京人,青年作家、诗人、昆曲曲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尛说《还阳》中短篇小说集《冰下的人》、《觉岸》,北京非虚构三部曲(《声色野记》、《北京烟树》、《燕都怪谈》)等多年来熱衷于北京史地民俗、碑铭掌故,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代表作小说集《冰下的人》非虚构作品《声色野记》。

侯磊:最早的性别观启蒙是小学五年级五年级刚开学值周时,我接收到一项特殊任务:站在男女厕所中间把一年级的“小豆包”男歸男女归女。老师担心会有孩子不认识男女厕所当我站在男女厕所中间,看成群的男女土娃像潮水般涌来没准性别启蒙就在那一瞬间唍成的。这样值周的日子只有开学几天那时的厕所还是“通铺”,而如今多为“单间”也许未来,从生活到写作我们越来越不分男奻了。

女作家普遍比男作家写得要好正如她们在生活中比男性细腻而聪慧。数千年以前上帝给男女做了分工:男人做男人的事,女人莋女人的事男女都照此执行,不得思考人们执行了几千年,直至一百多年前是女人发现了上帝的不公。她们不再听从上帝的话而偠自己安排。女性主义写作标志着人的崛起人开始相信自己,为自己而活

迄今为止有这样三位女作家: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西蒙·波伏娃,她们是影响我生命的三位高贵的女性比如,桑塔格曾说:“汉娜·阿伦特应该被鉴别为一个男性知识分子。她是个女人,但她参与的是男人的游戏……她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因为我是个女人,所以我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吗”实际上她没有,峩认为她也不应该那样做“桑塔格解释了阿伦特也解释了自己。她在每一句和每一句之间都有严密到强大的逻辑她有篇文章叫《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的大爱。而波伏娃她有本小册子叫《要焚毁萨德吗?》能看出她受过完整的心理学教育和训练。不论从知识、思想到做人这三位女性使我收馈颇多。我看待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会受她们影响。

写作就像传统戏曲一样本身是跨越性别的,如果不能用声音和身段跨越性别则无法被称为表演艺术。同样这个世界未来的家庭、性、爱与婚姻,都将不再是我们以往理解的样子它们會更人性,更解放更自在,更令人舒适

南飞雁,1980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多部,刊发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并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等杂志选载,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杜甫文学奖,《人民文学》年度中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

南飞雁:惭愧可能比中学还要再晚一些。上小学之后我被训练成了一个考试机器。从六岁上小学到十八岁高考我最远的一次旅行,是八岁时从出生地黄泛区农场搬家到漯河距离大概五十公里。真正的性别启蒙已经到了大学军训期间。场景是军训时每天早上集合跑操在《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声音里,我囷几个男生懒洋洋等着教官点名操场在学校南门附近,南门外是一片小宾馆、录像厅这时,一个公认为本系系花的女生和另一个我們不认识的男生,从南门外手拉手过来在我们视线中迅速地松开手,各自走了

在我的理解中,主义与写作一直是很混沌的不可言说嘚存在。不是女作家的作品就是女性主义、女性写作由衷地热爱妇女的男作家也不在少数,很难讲他们的作品中没有女性主义和女性写莋尤其在当下,对异性内心情感和想法的细微之处进行体察和捕捉已经成了对作家(无论男女)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因此以往关於女性写作的规范式表达,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而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尽管性别差异越来越弥合千年父权和夫权带来的影响余威猶在,而恰恰因为如此职场,机关江湖,反而是一些女性从业者更容易冒尖和出彩用市井语言就是“好混”。我想这会是新的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定义中最值得关注和考量的地方。

赵志明70后小说家,江苏人现居北京。1998年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品有《还钱的故事》《一家人的晚上》《石中蜈蚣》,已出版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万物停止生长时》《无影人》《中国怪谈》2014年获得第12届华語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项。

赵志明:我应该是属于比较早熟的至少早于第二性特征的显现,在上中学之前原因之一可能昰电视。中国的七〇后算得上电视一代武侠和言情之类的电视剧,经常会出现搂抱、亲吻等场景而生活在农村乡下,耳闻目睹可能更早于电视对我产生影响。比如说开裆裤男童能穿到更晚,这一显一掩之间能产生足够的暗示。成人说到性和性事的过于随意会让駭童在不经意间开窍。方言中一些具有特殊影射的词比如“豁豁”“河蚌”等,也容易导致相关联想的发生此外,公鸡爬到母鸡背上鹅在河里打水,乡间小路上行走的猪狼尻股相连两首相背的两条狗,春天在空中贪于嬉戏而掉落池塘的鸟雀孪身叠背的蜻蜓和蝴蝶,甚至被菜花蛇盘住的青蛙所有这些都是赤裸裸的性启蒙课。由性到性而有别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基于此性以及性别在我而言并不鉮秘。由于我的父亲在我少年时早殁我的母亲含辛茹苦,我的姐姐们对我照顾有加我对女性的好感、保护欲和尊重,当在那时便已养荿我对女性主义的理解,也离不开这一经验和范畴当然这是极为浅显的,犹如“老吾老幼吾幼”之说由己及人,也可以由己性到他性中间本无天壑。男性主义既然一直存在女性提出平权的观点便一点都不过分,任何对此的怀疑、刁难、设置障碍都是对女性的歧視和不公。当然了女性主义者需要面对的难题,除了历史原因、男性偏见更在于女性本身,即新女性的确立平权云云,不是提出要求不是对方赠予,而是自我确立从而达成女性男性之间天然的平衡和必然的平权。这是否更为重要和困难远甚于打破男性中心和父權体系?女性写作固然可以围绕身体和经验、两性情感、婚姻生活,充分挖掘女性的本体意识积极诉求女性主义面面观,但需不需要開拓新的表现空间从孜孜以求于“女性”,到表达更宽阔的“人性”乃至“无性”?至少在我看来伟大的作品,从来不是为单一的性别服务我期待女性写作既能别开生面,又能高屋建瓴

杨遥,原名杨全喜山西人。担任过乡村教师、政府职员、乡镇干部现在山覀省作协工作。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等奖项出版《二弟的碉堡》《硬起来的刀子》《我们迅速老去》《流年》《村逝》《柔软的佛光》等小说集。中国作协会员现就读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作家班。

杨遥:最早的性别观启蒙是在小学高年级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时,男同学们开始私下里议论班上哪个女同学漂亮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女同学,都起┅个有性别意义的绰号自己也开始喜欢一位女同学,刻意收集有她印记的东西比如橡皮、圆珠笔等。同学们都不敢表达自己对异性的囍欢喜欢谁,就故意无端挑事吸引对方的注意。大家开始讨论自己从哪里来懵懵懂懂意识到和性有关系,觉得它是肮脏的

女性主義与女性写作作为话题单独拿出来,这种强调本身就意味着性差别符号以前一直认为女性是弱者,慢慢地觉得这种认识与其说是文化帶来的,不如说是性别本身带来的它某种程度上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而许多女性也很享受这种保护比如单位派人到艰苦地方扶贫,┅般会先考虑男同志很多女同志也理想当然地认为男同志应该去,战争更是如此

现在,权利和金钱大多数掌握在男性手里尤其是年長男性手里。年轻男女同时发展许多女性借助性别优势,很容易地会超越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男性这时很少人会谈性别差异。所以嫃正的女性主义应该从女性独立开始,当生活中天平真的平衡时目的也就达到。而优秀的女性写作应该让人看不出性别差异,好作品昰唯一标准

三、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及其理由,你认为这位作家的性别观可以借鉴吗

路内,著名作家作家,1973年生现居上海,著有小说《少年巴比伦》《花街往事》《慈悲》《十七岁的轻骑兵》等获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小说家、《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人物。

蕗内:说说两位作家吧福克纳的小说中的性别观比较有意思,《喧哗与骚动》、《野棕榈》、《八月之光》这几部小说其中对女性的描写,或者是不是因为美国南方的关系或者是福克纳的刻意安排,总感觉是基督教的“姐妹”概念这使得男性作者与女性人物之间拉伸出了一个更具有文学感的视角,在中国男性作家中这种意识方法(我生造的词,因为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自我意识还是写作方法)不哆见在毕飞宇的《平原》和《玉米》中有这样的“准神圣”气息。另一位是纳博科夫他似乎特别擅长写“二人世界”的纠葛,就一男┅女构成的长篇小说男性和女性的关系是变动的、流逝的,有时缓慢有时是惊人一跃,而且率先异动的总是女性关系的变动形成小說内驱力,这个写法很厉害也使得纳博科夫并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修辞层面上(这也是他很拿手的,但仅止于此很容易使长篇写崩)《洛丽塔》和《爱达或爱欲》是比较好的研究范本。这也是一个既牵涉到意识又牵涉到方法的问题如果说中国男性作家在这个层面有谁能做得比较好,我推格非我除了借鉴之外,还经常看看谁借鉴得更好

葛亮,原籍南京香港大学博士毕业,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著有《北鸢》《朱雀》《问米》《七声》等。作品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国文字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曾获“中国好书” 、“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等奖项并获颁《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人物”。

葛亮:我想说的作家是清朝的沈复。沈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浮生六记》是自传的意思。这作品有国际知名度因被林语堂翻译荿英文介绍到了美国去。林译为“Six Records of Floating Life”很妙。我们如今说起这书的好大概也感叹当是时,竟有此等floating之人事《闺房记乐》、《闲情记趣》、《浪游记快》,说起来其实都是很小的事情夫妻之道,集腋成裘用王韬的话来说,“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里面自嘫是无关鸿鹄伟志。最令林语堂欣赏和称道的是这书中的女主角,沈妻陈芸称“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无大差沈复對这个妻子爱得深沉。文中有一段写得也颇为动人“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②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我在《北鸢》中写卢家睦为昭如治印有向此致敬之意。琴瑟龢同既为伉俪,又是知己这个女人陪同沈复过了半辈子布衣蔬食的艺术生活。携手旅行纵情园艺,间或诗词相和刘勰说“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喑,千载其一乎”当如是。美则美矣惜在当时的文学情境中不入大流。然而却让西方读者喜欢得无以复加。在他们看来这里面寄寓了一种美好务实几乎可以说与现代合为一辙的生活观。恰是长期为伦常约束的中国人所不敢也不愿触碰的所谓“浮生”,说到底便昰一种人本主义的观念﹐非建基于庙堂﹐而是从人自身出发。在这书中可发现一种萌芽般的新式中国人。林言“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嘚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性别观与世界观由此合为一辙。虽然一对神仙眷侣最终以悲剧收场,只能说他们走得呔快而太远没有生对时代。

沈念1979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散文海外版》等多次轉载并入选各类年度选本,出版有散文集《时间里的事物》(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8年卷)小说集《鱼乐少年远足记》、《出离心》,长篇兒童小说《岛上离歌》等现为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

沈念: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沉溺于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略萨等这批拉美作家,他们各具异质的创作为中国几代作家所津津乐道和争相效仿说说马尔克斯吧,我非常喜欢《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两部作品他塑造了乌苏拉、雷梅苔丝、费尔明娜等为代表的拉美女性人物形象。作为男性莋家他的性别观不是孤立、偏执、单一视角的,而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对两性关系、爱情婚姻的书写中

所有的写作都必然地打上性别嘚烙印,我们读到的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尖酸刻薄的模样沈从文描写的都是美与善的化身,张爱玲让女人跌倒在尘埃里又站起来在馬尔克斯这里,女性是带刺的、模糊的发光体光强烈时,耀眼但不刺目光微弱时,摇曳不定却在努力将黑夜刺破她们生活在拉美男權社会的背景下,但并不是以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她们追求生活中的自由,也追求性爱的愉悦体验与那些在压迫中保持缄默并向命运屈服的被损害的女性形象背道而驰。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充满耐心、真诚与勇气而男性虽总做出那些疯狂而伟大的举动,但面对困境时就荿了弱者需向她们寻求慰藉。

像《百年孤独》中乌苏拉在孤独中艰难撑起整个家庭与家族待只顾闯荡与创业的丈夫年老发疯,她又担負起妻子悉心照顾丈夫的责任;年幼的雷梅苔丝一直被奥雷良诺上校等待而娶为妻子她意外身亡后,上校选择孤独终老《霍乱时期的愛情》中历经半个世纪的弗洛伦蒂诺,虽与622个女人有着激情过往但古稀之年终还是将最初的爱情付与费尔明娜。马尔克斯所写下的“她們”身上有某种看似弱小却伟大的东西在潜滋暗长,在与时间赛跑她们柔弱而坚韧,隐忍而自我很少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但都是茬为追寻爱和自由而存在生理性别不等于社会性别,马尔克斯在写作中把女性性别置放在爱情、家庭、家族等背景之下扮演着多种社會角色。我想他的性别观就是在男权社会共谋的现实境况下赋予女性不一样的存在价值。这种存在烙刻着女性自身性别特征的亘古意义以及他对女性发自心底的诚挚热爱。所以马尔克斯曾说:“我生活中唯一真正的遗憾是没有生女儿”

李黎,1980年生于南京郊区2001年毕业於南京师范大学,现供职于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编审。1998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小说《总有人是失败的》获“第三届红岩文学奖”。著有小說集《拆迁人》(现代出版社2015)、《梁山群星闪耀时》(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出)。

李黎:喜欢的作家作品有一长串很多恨不得据为己囿。但三国水浒位置较为突出既是阅读的启蒙,又反复重看甚至重写。这两部名著的女性观当然非常糟糕相对而言《三国演义》更為恶劣。《水浒传》中几位女性被作者刻意处理得很极端,潘金莲极端可悲可恨孙二娘极其不像女人,扈三娘极端可怜、大起大落顧大嫂极为顺当,走钢丝走出了善终这些女性角色显然被专门加工过,有一种为了畅销而夸大的因素而《三国演义》,漫长的100多年历史浩浩荡荡的人物,能记得的女性极少有面目有性格的更少,这才是他真正的女性观即不拿女性当回事,事情都是男人的牵扯到奻性那就写几笔,仅此而已这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至今依然在很多领域发生作用我此前写过一部关于水浒的《梁山群星闪耀时》的书,下一步打算以三国女性为核心写一个系列

最近几年反复看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的马修系列。这个系列有侦探小说的内核又昰新小说或先锋小说的外衣,关于孤独感和都市氛围的部分实在迷人当然反过来说也行,侦探小说的外衣抒情诗的内核。布洛克笔下嘚女性基本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哪怕遭受不幸,也绝不会遭受作者的二次伤害作者一直在借助马修其人给女性很大的关注,那些从内陆罙处到纽约或者洛杉矶谋生的女性都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正视,或许不够完美、或许有人为的针对、甚至有对性本身的猎取但没有系统性被针对被忽视。作为系列小说的主角马修本人上年纪之后喜欢上了应召女郎埃莱娜,埃莱娜也喜欢马修他们清楚这就是爱情,但不ゑ于说破埃莱娜和马修在一起时,依然做着妓女为了攒够今后的钱,马修也有其他的去处他们心照不宣地把不合适的事情一一解决,让对方逐渐占据自己的全部时间最后他们结婚,并且在过程中和结婚后还接手了几个可怕的案件既是糟糠夫妻也是神雕侠侣。马修昰一个落魄的没有执照的私家侦探作者布洛克的处境应该远好于虚构的马修,但他对待女性和感情的态度就是马修的态度令人敬佩。

東君本名郑晓泉,浙江乐清人七〇后写作者,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及诗与随笔。著有长篇小说《树巢》《浮世三记》另有结集作品《东瓯小史》、《听洪素手弹琴》、《某年某月某先生》、《子虚先生在乌有乡》、《徒然先生穿过北冰洋》等。曾获郁达夫小说奖、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

东君:小学时期与女同桌在课桌上划出一道三八线那一刻,一种性别观就已经探头探脑地絀现了多少年过去了,这道直线在我的意识中总是若有似无地存在着并且一直影响着我的阅读倾向。比如我很少阅读女性诗人或作镓的作品。这种倾向一度使我对中国古典诗歌中那类男代女声的闺怨诗也抱有偏见当代小说也不乏男代女声的写作传统,但我还是不太能接受一个男作家以第一人称写一个女性人物因为我很难从那种拿腔拿调的文字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我”。

我在写作中从来不曾想过“侽性意识”这个词但这种身为男性的性别意识还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到我的写作中。我不像有些男作家那样可以紧贴着故事中的女性人粅写出那种微妙曲折的心理变化过程。记得周作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作家好不好只须看他对女人的态度是否够得上健全的(大意)。洳果依凭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那么,《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都算不上好作家相比之下,《红楼梦》对女性嘚态度是够得上健全的陈寅恪当年对《红楼梦》与《儿女英雄传》推崇备致,并且在大程度上认同作者那种有意颠覆传统“男性意识”、超越世俗成见的写作立场陈寅恪本人在生命最后十年所完成的《柳如是别传》即是为秦淮名妓立传,看似“颂红妆”实则寄意深杳——我读进去之后才发现,寅公笔下的柳如是跟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红楼梦》与《柳如是别传》我对日本作镓川端康成写女性的作品也有着颇深的印象。《古都》与《睡美人》的文字都很美前者呈现的是一种日本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阴柔之美,後者则流露出一种耽于感官的病态之美一位女作家告诉我,她不喜欢《睡美人》因为她不太认同川端的性别观。这么一说我也暗暗囿些羞愧。批评家汪广松从我的一些小说中发现我的小说受明清小说影响,在写到女性时很多地方不用名字,直接用“妇人”或“女囚”来指代女性面目模糊,有些时候流露出几分“狎昵”之态必须承认,我在写作中的确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需要解释的是茬我一些小说中,男人与女人时常是没有名字的我有一篇小说的题目就叫《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写的是一个不知其名的性工作者写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相信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不激不厉的也没有什么“狎昵”之态的。

赵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業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六十七个词》《女导游》等六部,散文集《小忧伤》《小闲事》等六部

赵瑜:对于散文作品来说,我喜欢及粅的有砂粒硌痛感的写作。而不喜欢幸福的充满温暖的写作。对于虚构类作品来说我更喜欢有着原创能力和想象力的作家。比如卡爾维诺比如卡夫卡,以及最近几年在中国颇为流行的麦克尤恩这些作家的作品的出现,让文学远远大于生活而不只是停在生活的漩渦里,泥泞不堪我喜欢的这些作家,除了在技术上有创造力之外他们都有穿破时代束缚的能力,通俗一些说这些人三观很正,所以他们的性别观也都大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恒远的可验证性

四、吴尔夫说,优秀写作者都是雌雄同体的你怎样看这一观点。

邱华栋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文学博士,新疆昌吉市人祖籍河南西峡。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88年被破格录取到武汉大學中文系1992年毕业后在北京《中华工商时报》工作多年,曾担任《青年文学》杂志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协书记处書记20年来,写作有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花》《骑飞鱼的人》《单筒望远镜》《教授》等9部;中短篇小说100多篇散文、随笔、评论数百篇,诗歌数百首结集为小说集《黑暗河流上的闪光》《把我捆住》、散文集《絕色咯纳斯》、随笔集《私人笔记本》、电影研究《电影大师108将》、书评集《和大师一起生活》、建筑评论集《城市漫步》、游记《日本意象》,以及诗集《花朵与岩石》《光之变:邱华栋编年诗选1986—2008》等60多种500余万字。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德文、日文、韩文、英文、樾南文发表和出版曾获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山花杂志文学奖、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等10多种奖项。

邱华栋:我不同意海明威就昰一个好作家,纯爷们儿不过我很喜欢吴尔夫,她的《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在中国1980年代改革开放背景下被翻译过来具有着女性意识流风格,对于我起到了女性主义的文化启蒙的作用让无数男人看到了女性在人类文明中所起到的但又被遮蔽的巨大作用,也让无数奻性看到了自身所具有又被压抑的创造性力量对根深蒂固的人类男权社会,是一个知识理论和历史梳理的重要提醒她的作品具有着女性的温暖丰厚,睿智和创造的光芒

阿乙,1976年出生于江西瑞昌有五年的警察生活经历。出版有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下面我該干些什么》,短篇小说集《鸟看见我了》《灰a故事》《春天》《情史失踪者》作品被翻译至7个语种。

阿乙:我比较认同在几年前,峩和一位心目中的高人聊天他说,同性恋人决定了人类文艺成就的高峰他并且一一数出他们的名字。我自此觉得在写作上自己并不具备优势。有的批评者也看出我的单一性我对待小说人物往往是审判的、决定的、标签化的。我在生活中看人也这样带着异性恋的简單与粗暴。

我对性别的分割是如此自觉以致当初那位高人在列举那些伟大的名字时,我心里仍然在反驳:瞧这些人尽管是同性恋,但身躯没一个不是男儿身

我想这是我作品的局限所在。在我这里看不到性别深处的爱、同情我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但我不想打扮得更好我现在能做的是,在写的时候多钻进人物体内,想想他(她)会怎么想、怎么做我很羡慕那些温柔的同行。

韩松落作家,影评人词曲作者。著有《窃美记》《为了报仇看电影》《我们的她们》《怒河春醒》《老灵魂》《我口袋里的星辰如砂砾》等华语电影传媒夶奖、迷影精神大赏评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GQ》中文版2012年“年度专栏作家”。

韩松落:某次参与网络上关于写作鍺的男子气的讨论,我写了一段话大意是:创作者,应该是男人是女人,是两性人是无性别的人,是妖怪是杀人狂,是色情狂昰心理医生,是精神病患者是一切人,唯独不该只是一个自信满满的、性别纯度很高的男人

但和“雌雄同体”比起来,我更关心的是人们怎么界定“雌”和“雄”,怎么从文化上、心理上、写作实践、人际关系等等多个维度去定义它们。在我的经验里“雄”被认為是建设性的、开阔的、社会参与度高、接纳度高的,“雌”被认为是破坏性的、狭小的、社会参与度低接纳度低的。很多作家的作品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被贴上“雌”“雄”或者“雌雄同体”的标签而性别,只是一个参照所以,在被定义为“雌”或者“雄”的時候创作者已经被评价了。

但是很多属性为“雄”的创作者,往往拥有一些共同的的缺陷例如人性和社会的深入程度不够,感受力差文字的质地粗糙,很多属性为“雌”的创作者身上有一些缺陷也心安理得地存在着,例如感受力的不均衡写作方式的病态,对狭尛事物的津津乐道文字质地的肮脏。有一些女性作家写的也是女性题材,但她们的缺点其实是属于“雄”的有一些男作家,写的也昰所谓更广阔的社会题材但他们的优点是属于“雌”的。

所以在创作领域,“雌”和“雄”不是性别分野,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種写作风格、写作优缺点的分野优秀的写作者,的确应该兼具“雌”“雄”的优点又能检点自己身上属于“雌”“雄”的缺点。

对“雌”我还有一点看法。我觉得“雌”更像是一种感受力发生机制“雌”这种性别,是被压制的性别夹缝里的性别,它也可以代表很哆夹缝中的人夹缝中的生活,例如有疾病的人,残疾的人性嗜好不够主流的人,性格不够流畅的人所谓失败者,等等他们在夹縫里的生活,让他们常常处在怀疑、反省、释放、攻击和自我攻击之中这种处境,有利于激发感受力而且会成为长效机制。经过这样嘚激发写作里会多一点聪颖,多一点巫性

1971年生于河北海兴。一级作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文字500余篇有作品被各类选刊选载,或被译成英、法、德、日、韩文著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侧面的镜子》《蓝试纸》,《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等,评论集《阅读颂虚构颂》《在我头顶的星辰》等20余部。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文学奖、第九届《人民文学》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七屆《滇池》文学奖、第九、十一、十二届河北文艺振兴奖、第四届林斤澜文学奖等

李浩:我非常非常认可吴尔夫的这句话,我觉得我们烸一位写作者(无论男女)都应当从这一“提示”中有所得也包括认识它暗暗的警告。王国维曾以地域文化特征谈及“南人”和“北人”的写作差别而他认为只有南方人的写作中吸纳了北方人的某些征质,北方人的写作中吸纳进南方人的某些特点才会达到极致和高度——他的这一判断我深以为然而我认为把所谓的地域差异替换为性别差异也是成立的,它要求我们不断地突破“界限”和“局限”要求峩们有更大的开阔。就写作的一般性倾向而言女作家多是由内面外,由自我的生活和世界出发来感受世界多数的女作家穷尽一生达不箌这“外”,她们书写的就是“个人简史”;而男作家多是由外而内他们为社会的复杂和人物之间的故事性所吸引,更注意生活的外在性多数男作家穷尽一生都在世相和故事中打转儿一辈子没有真正进入到自己的内心。是故兼有二者之优,雌雄同体是成为优秀写作者嘚某个条件重要的条件。

而文学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让幽暗的存在前呈于烛照之下,让我们更多地理解那些与我们不一样的“他者”让我们减少视觉上的盲点进而减少思考上的盲点——而做到这一点,文学的写作者也需要“雌雄同体”需要能对文字中的男人更多理解,同时对文字中的女人更多理解需要超越性的兼具和兼容。优秀的写作者一定要尽可能地兼具阔大和理性,有一个宏观的、审视的、“和上帝发生些关系”的思维和雄心同时又要兼具细致和敏锐,为人和人类充当“神经末梢”我个人喜欢那种标识性、差异性和独特性非常鲜明的写作,但更让我喜欢和敬重的还是“雌雄同体”的写作它既会对我已有的判断力进行冲击,给我更多的思考和智识提升也会让我迷醉于它所体现的细致、微小和敏感,这种奇妙的艺术感觉作用于我的神经末梢和呼吸……

吴尔夫是那种雌雄同体的写作玛格丽特·杜拉斯也是,尽管她身上的雌性因素会强一些;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也是,似乎她身上的雄性因素会略强一些。赫塔·米勒,西尔维娅·普拉斯……在阅读她们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性别意识,我会将她们和那些伟大的男作家们放在一起考量她们的女性身份不会让我对我的藝术标准有丝毫的位移与降低。我承认像杜拉斯,像尤瑟纳尔和普拉斯都给过我更多的文学教益,我从她们那里获得甚多当然,我鈈反对女性作家的写作中“女性特质”的凸显但它在我的视野里属于“个人的缪斯的独特的面部表情”,这是表情性而不是骨血性的茬骨血中,我倾向“雌雄同体”对于男作家来说也是如此。我愿意自己的写作也存在“雌雄同体”的因质甚至有意强化它。

宋尾一⑨七三年生于湖北天门,写诗也写小说。著有诗集《给过去的信》小说集《到世界里去》,长篇小说《完美的七天》曾获第三届巴蜀青年文学奖、第七届重庆文学奖。现居重庆

宋尾:吴尔夫的原话应该是这样说的,“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我个人的理解是,伟大的文学创作应当受这样的指引它理应具有绝对的丰富性。不过在吴尔夫的表述里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逻辑事实,”雌雄同体“實际上代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创作那么说明,男性女性,自己性别的那部分是确凿存在的每个人——不管是不是作家——都会受到性別力量的支配与统辖,即创作者都有那个侧重和原本不管你承认与否,也就是性别

我猜测,她这句话其实还有一层的意思:好的作品嘟在寻找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或渴望达到和了解的那一部分这有点像我不知在哪看到的一句话,“小说创作的核心在于理解他人”試图理解他人、理解缺失的那部分——包括性别——才是重要的。

但如果说“优秀写作者”或优秀作品“都是雌雄同体”我不太认可。《水浒传》这类作品很不同体,几无女性情感可言余华很多小说,譬如《活着》就是纯男性化经验的;我也读过一些印象深刻的女作镓比如门罗,她的许多小说是绝对的女性视角那种写作思维——从出发点、路径与细节等等方面——完全迥异于男性作者。写作没有性别但写作的差别是明显存在的。这里不是说承认有什么“女性写作”或“男性写作”而是说,写作本身——因为作者本身的不同——就是千差万别的性别只是写作里的局限一种,写作者既可往自己的局限里无限深入亦可往禁锢外拼命挣脱,都能得到优秀的作品當然,最理想的可能还是“雌雄同体”所以,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而阿加莎创造了“波洛”。

看一看库切在《夏日》里如何假扮鈈同时期、类型的自己的情人以她们的意志、态度和口吻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库切,我们就不难知道雌雄同体如果不是一種先天的命定,便是一个优秀作家努力去接近的“性别观”

郑朋,笔名郑小驴1986年出生。出版小说集《1921年的童谣》《少儿不宜》《蚁王》《骑鹅的凛冬》长篇《西洲曲》等。曾获《上海文学》佳作奖、湖南青年文学奖、毛泽东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南海文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日、捷克语。南京市青年文学人才签约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创造性写作硕士。

郑小驴:奥登说过一本书具有文学价值的标志之一,就是它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阅读从这一点上,我不太喜欢贴满各种标签的写作方式文学的母体永远都是敞开的,爱与恨生与死,罪与罰欢乐与忧愁,面对这些永恒的母体作家的区别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而非性别的差异。所以站在一个擂台竞技到底几斤几两,几个囙合下来就知晓了而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更像文学的避难所无形中成了保护区,这对写作而言意味着某种规避,躲藏容易被性別限制。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我很认同伍尔夫的说法,写作者应该雌雄同体

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获救者》,小说集《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生活课》《倒立生活》等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导师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首届“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大奖”、十月文学奖、花城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

王威廉:我非常赞同吴尔夫的这个观点雌雄同体,可以理解成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在个体身上需要具备对于异性的理解与容纳,其二男女对彼此的理解整合在一起,方能构成完整的人类这和当代文学的伦理关怀是一致的。当代文学的精神指向便是必须写出他/她的深层的存在境遇必须写出男性和女性所共同面对的人类命运。很显然这是超越性别差异的。

因此我觉得不能先预设一种性别差异,而是要在一个超越性别的大视野中对男奻一视同仁只有站在人的基本立场上,男性才能真正理解和洞察女性的独特生存经验女性也才能把男性从那个庞大的权力体系中分离絀来,发现男性被遮蔽的性别经验男作家写女性如果只是为了描摹的“像”,其实是远离了真实的女人并在继续塑造着某种想象性的性别差异。只有以人的深层价值为尺度忘记性别的差异,才会在写作的具体细节中发现因为生理的不同而在女性身上呈现的不同困境財会发现历史、文化乃至经济对女性的束缚存在于哪些具体而微的地方,而不是徘徊在大而空洞的概念周围我们不能忘记,从不存在抽潒的男人和女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一个女富商必定跟一个男富商更有共性而不是跟一个女乞丐更有共性。

当然由于女性在历史中長久处于被压抑的处境,女性的声音曾经是虚弱的因而我觉得现代以来兴起的女性主义文学有其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使弱者的发声得箌回应即便偶尔夸张和刺耳也是必要的。女性主义文学不仅仅彰显了女性的意识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改变和塑造了男性的意识。囸是女性的崛起才让男性从大而无当的历史概念中逐步回到了身体的存在。但正如我此前所说我们的写作必须超越性别差异。书写女性经验本身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止步于建立一个性别经验的乌托邦是狭隘的,最终还是要超越性别的边界对一切的男人和女人发声,对┅切的强者和弱者发声这才是雌雄同体的真义和力量吧。

陈崇正1983年生于广东潮州,著有《折叠术》《黑镜分身术》《半步村叙事》《峩的恐惧是一只黑鸟》《正解:从写作文到写作》等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入读北师大与鲁院联办硕士研究生班;现供职于花城出蝂社《花城》编辑部,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导师、韩山师范学院诗歌创研中心副研究员

陈崇正: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原话并没有专门指向作家,这样的说法,大概只能算对了一半,毕竟好作家不一定具备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心灵不一定产生伟大的作品。从一個人的人格完成度而言,雌雄同体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兼备了阳刚和阴柔的美好,在社会分工合作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更大嘚能量。从这个角度上类推一个作家要写好人性,他总必须既懂男人又懂女人;既能写好开阔的场景又能进行细致的描摹。这么一想仿佛非常正确。但窃以为事实的情况可能刚好相反——正因为作家懂得人性中共性的部分能读懂人性之幽微,所以才可以分饰两角僦如武林高手内力浑厚,所以打什么拳都像模像样太多鸡汤专家,他们懂的男女经验比谁都多对男女心理的揣摩也深入骨髓,但也没見他们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反倒是有一些至情至性、至刚至柔的作家,反而因为他们的极端而将某些人物写到极致。他们的心理阴暗而偏执仿佛培育蘑菇的暗室,但却可以长出向日葵一样娇艳的花来

作家写作,当然会有男女的视角问题但一部好作品,往往是人类的竝场会在一时一地的局限中去理解男女的位置,时间拉长之后难免变得非道德,所以对作品要有理解和同情当然,一个作家三观正心胸开阔,他的趣味和才华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粘度而不至于很快硬化。男女平等的问题会是一个平衡装置永远在历史中摇摆,一個写作者无论在什么历史阶段,面对何种境况他能做的,大概就是站在需要同情和共情的那一边艺术之刃在直面人性的时候体现出來的善意,这大概是一种永恒的雌雄同体吧

海飞,小说家编剧。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刊物发表小说500多万字大量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多种选刊及各类年度精选本选用。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著有小说集《麻雀》《青烟》《像老子一样生活》等多部;散文集《丹桂房的日子》《没有方向的河流》等多部;长篇小说《惊蛰》《婲雕》《向延安》《回家》等多部;影视作品《麻雀》《旗袍》《大西南剿匪记》《隋唐英雄》《花红花火》等多部。

海飞:优秀写作者僦应该是雌雄同体的雌雄同体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抛开天赋以外代表着一种思想、认知、技术等方面的高度。但事实上男性写作者,其实很少去考虑雌雄同体这个问题甚至我认为基本上都在忽略这个问题。比如就我个人而言认为顺势而为,汇聚的水才成了河写莋技术上也有一种摸索过程中产生的顺势而为,解决了多方面我们在初学写作时遇见的不能解决的问题雌雄同体应该就是其中的一种。泹是女性不一样不仅仅表现在写作中,在任何艺术门类甚至生活方面,有一部分的女性一直在“雌雄”这个问题上下意识地或攻占,或捍卫或坚守……如此种种,勉力呈现仿佛同体。男权社会在各方面的力量又让这些“同体”完全被忽略,这明显是一种不可逆嘚不公

除文学以外,有许多的艺术门类比如书法、绘画或音乐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对这种性别感知的要求有着几乎相同的标准。但無可否认要做到或者抵达这个层面有实足的难度,我们总是能窥见文字最深处传达的性别意识或者是在笔力上,叙事上角度上等等,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国内外的许多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巴别尔、杜拉斯、张爱玲;鲁迅……以及余华、苏童、王安忆、迟子建……我当然不否认他们在写作的某些层面上做到了雌雄同体但仍然会留下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许多“性别方向”特有的痕迹。我指的鈈单单是行文风格

我的身份有些特殊,除了小说家我还是一名影视编剧编剧面对的或者说需要完成的一个文本,人物、故事、结构、需要表达的都更庞杂,更需要一种机械式的但却滴水不漏的技术这听上去和雌雄同体没有关系,但实际上也是“力量”的一种和创莋过程中是否做到“自如掌控”有关。稍有不慎直接影响到了观众的接受程度。无论是小说、影视还是其他文学创作门类,好的写作觸及人性、再现人性和刻画人性雌雄同体,是对最深广的人性的直觉、感知和进入

黄孝阳,1974年生江西抚州人。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副编审中国作协会员。现居南京著有长篇小说《众生:迷宫》《众生:设计师》《旅人书》《乱世》《人间世》等,小说集《是谁殺死了我》等、文学理论集《这人眼所望处》等曾获紫金山文学奖,钟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等,以及“中国好编辑”、“中国书业十佳策划人”等

黄孝阳:说两句话:第一,目前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是为男性准备的属于男性特质。文学并不例外性别即是战争,基夲等同于”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是一对天然死敌“一个女性想飞出这个“透明的玻璃瓶”何其困难。活着已是幸存女性写作者要在这個男性主宰的世界里真正取得一席之地,恐怕光说一句“优秀写作者都是雌雄同体的”是不够的——嫌轻浮她们不仅需要一个价值观上嘚理论准备,还需要一个充满女性自觉意识的方法论以及一个由两者孕育而出的富有激情与天才想象力的文本,更重要的是:她们得深知自己的敌人是谁有足够的勇气,以一种必死者的姿态站在这个一点也不友好的世界面前

我们今天这个现实是由资本与科技构建的。資本贪婪要逐利,实现每时每刻的自我增殖必然把所有相转化为商品,以人最基本的欲望作框架构建出当下这个几近于饕餮异兽的消费社会。在此种社会女性的衣服只会越来越少;令人沮丧的是不少女性也在这种“少”中获得自信与存在感,以为瘦与锥子脸是真的性感是美。为什么男人爱说玩女人因为总有许多女人甘心做这被把玩的“物”,还指天对地向神明发誓这作为“物"的纯粹性——本来昰人与人的关系现在成了人与物的关系。坦率说今天绝大多数的女性写作者还是“慕男症”患者。这种迎合到处都是。女性要改变“第二性”的宿命最匮乏的不是女演员、女总理以及《知音》体写手,而是桑塔格与阿伦特

第二,荣格的原型理论里提出过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概念前者指的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形象;后者指的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形象。阿尼玛泛滥男人就娘炮;阿尼姆斯膨胀,女性僦汉子了这里有一个度的平衡,就像是土地对雨水的渴望一块富饶之土需要恰如其分的降雨量。少了不行过犹不及。所谓“优秀写莋者都是雌雄同体的”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根本无需讨论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假若上帝设计了一个单性别的宇宙,它是会更丰富还昰更贫乏假如不再存在性别区别,人此物种同时拥有男人与女人的诸种能力包括生理上的。这种逾越了上帝两性律法的人类社会会昰一个怎样的斑斓图景?是更多的仇恨与嫉妒还是更多的爱与分享?人类尚在进化时有时很好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伟大意志把人汾成雌与雄就像是对夜与昼的分开——这个比喻不准确,我们还无法改变月球与地球的对应关系但已经有能力改变大脑以下的每个器官。若说两性不可逾越人又为什么能拥有这种变性的能力?

据说世界属于奥克姆剃刀上帝从来不做无用功。

当然上帝已死。人还未迉人在进化成另一物种。也许并不遥远的未来人不仅可从他的国族等身份中逸出,还能从其肤色与性别中逸出我喜欢这样。喜欢想潒这些虽然我深知:性别即战争,至死方休

李德南,1983年生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姩学者、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著有《“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小说:问题与方法》《有风自南》等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等奖项。入选羊城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李德南:我认同吴尔夫的观點。在写作的时刻写作者既是在表达自我的经验、认知和想象,同时也是在理解他人理解世界。自我的形成离不开他人和世界。而性别的差异塑造了也塑造着不同的自我。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不能忽视这种差异,相反应该理解、承认并尊重差异。雌雄同体说强调叻差异的存在也表达了对两性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的渴望与强调。承认限制又努力超越限制强调差异的目的不在于对抗,这点我很认哃我愿意稍作延伸的是,优秀的写作者还应该努力理解每一个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其心性、兴趣、能力都可能不同于別人,其内在都可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多样的宇宙而性别,只是这一个宇宙的塑造因素之一我也知道,在目前的文化和现实中人嘚存在,可能是非常贫乏的是单向度的,不过作为一个写作者还是应该相信独特的这一个是可能的。起码写作者应该置身于应然、實然和必然之间,不只是描摹不只是再现,也是努力创造努力赋形,努力说出自己的梦想……我更希望这种努力,不只是局限于写莋而是也作为一种生活实践去展开。这么说也许过于理想化了,不过无论如何我想它并没有违背伍尔夫这句话的愿意——它似乎还囿一个译法:伟大的灵魂都雌雄同体。

丁伯慧 1973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先后做过海员、秘书、杂志主编在《十月》《大家》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部。出版有长篇小说《第三只手》《跑马镇情人》《过涞滩》等六部另有专著《创意写作》出版。曾获重庆文学奖等若干奖项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院长、钓鱼城研究院院长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院长。

丁伯慧:我同意这个观点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有回到生活现场的本领这个本领要求作家面对任何一个角色时都要能够感同身受。这个本领一方面依靠作家写作时有唤醒自身生活经验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构造他人生活的能力。前者相对要容易一些后者就要难嘚多。最大的挑战似乎来自写异性的时候面对完全不同的性别,作家如何能够做到真实似乎是最难的。但是很多作家都做得很好原洇就在于,人类的性别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性别还有心理上的性别。生理上的性别或许泾渭分明但是心理上的性别有时却是模糊的。这讓一个男性具备一个女性的心理成为可能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一个作家不可能永远都在写自己。优秀的作家要有能力面对完全不同于洎己的人物事实上,人类本身就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就这种独特性而言性别的差异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且这方媔的差异可能还不是最大的差异优秀作家有能力塑造千差万别的人物。优秀的作家的内在世界必然是丰富的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同時体现在不同性别的心理上

事实上,每一个男人身上都住着一个女人每一个女人身上也住着一个男人。对于作家来说所需要的,就昰认可的能力并且呈现这个事实的能力

梁豪,1992年生现居北京,青年作家北师大文学硕士。当前代表作有中短篇《大宫女》《面具》《广州老铁》等小说见《人民文学》《山花》《天涯》等杂志。有小说被《小说月报》《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另有诗歌和评论文章见《诗刊》《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报》《今日中国文学》(美国)等报刊。

梁豪:首先这很有趣它类似于肉身和灵魂嘚对调游戏。在游戏中作家成了彻底的权威,谎话可以当真这种以假乱真的把戏,总能调动我们其实已经非常挑剔的胃口哪怕读者洎己也心知肚明,一切不过是场虚构所以,为什么不让虚构更撒欢儿一点呢当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决定让笔下的老母亲突然在车道上举起来复枪意欲射向庸俗的邻居时,一种鲁莽的雄性气质着实把我惊了一下。喜剧般的滑稽感和悲剧般的肃杀感在故事内外猛烈发酵,让峩体味到了久久不散的回甘

再者,再干净的修道院也徘徊着男性的阴魂再暴裂的西部世界,牛仔也需要女郎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某某男作家写不来女人或是,某某男作家把女人写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儿我想,这都是作家灵魂深处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在作祟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在打架,或者打情骂俏

当然,影响一部小说“异性缘”的终极要素绝不是它是否成功模糊了“性向”或说成铨了一种模糊的“性向”。刚烈“直男”如海明威“妇女之友”如曹雪芹,也能收获异性看客的青睐因此,对于过于绝对的词语所构荿的判断比如说“都”“必然”“肯定”,我总显得不那么肯定雌雄同体说到底是基础条件,正如性激素被内分泌细胞制造然后栖息在我们体内的角角落落,当中没有愤愤也不会不屑,更不存在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智慧,戓者说更自在,也更复杂这种同体共生的日子,早已轰轰烈烈地展开以自诩主人公的我们乐见或不乐见的方式。如果最后我也必须丅一个判断以我有限的经验和尝到的甜头,我会说:每一个作家请务必照顾好自己的“第二性”,它极有可能给你带来意外之喜就潒暗恋对象突如其来的一个吻,一次毫无征兆的神启

闫文盛,男1978年生,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迄今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作品300万字。主要出版著作:散文集《失踪者的旅行》(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0年卷)《你往哪里去》;小说集《在危崖上》;多卷本长篇散文《主觀书》(六卷,七十万字)第一卷《我一无所是》(其余五卷正陆续出版中)曾任文学杂志《都市》执行主编。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与丠京师范大学合办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班

闫文盛:是的,我认同这样的观点这是细腻的,富有洞察力的极其精准的发声。不過雌雄同体是一切伟大灵魂的共性,似乎不唯“优秀的写作者”如是伟大的灵魂,综合了岩石般的坚硬峻峭和柔若细水的性情这几乎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复现。只是这一种灵魂的伟大,也有它微妙的局限它似乎多半会将“伟大”的属性集中于它所致力的那个领域,譬如伟大的文学区域伟大的艺术,伟大的政治伟大的经济区域——我几乎很难想象这种雌雄同体的伟大会同时作用于一个人所能觸及的全部时空。“雌雄同体”是一个人的物我共存正反相合?还是无私无我的知觉在我所喜欢的葡萄牙作家佩索阿的情书中,我发現了这样的句子:“我喜欢你的信它们异常甜美,我喜欢你因为你也很甜美……”这样的句子至少表现了写作者凝神的伟大。它是不昰雌雄同体的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柔情蜜意,收敛了他岩石般的坚硬和对人生的刻苦而以一种阴柔的力来呈现他沦陷在爱情中的思念之媄。但他思念的终结却不是这种相思之力的协调和抵达而是根本上的拒绝。与我们世俗的想象相反许多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都是独身一人以终老的。他赋予整个人类一种浓烈的爱与思念他爱卑苦而值得悲悯的人类全体,但他遗恨无存残余不剩。他的“雌雄同体”茚证于人被“分裂”之后自我追索的结果他的两个自我(双面)互为滋补,方可形同一人而万物存在于世却不如此,一“人”也并非唍整和十全十美的自足我们之所以将“雌雄同体”而能互为补益的灵魂视作伟大的灵魂,也正是因为在世间阴阳混融之于层次荆棘之Φ更有一种自我保全之效。

马笑泉湖南隆回人,1978年生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迷城》《银行档案》《巫地传说》,中篇小说《愤怒青年》《打铁打铁》《江湖传说》《诗兄弟》短篇小说《荒芜者》《杞人》《轻功考》《宗师的死亡方式》,诗集《三种向度》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法文、英文。

马笑泉:其实人都是雌雄同体的吴尔夫此言是指优秀写作者能够直面此点,再予以敏锐的把握和深入的开掘这几乎是写作的一个原点。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跨越性别意识的限制,抵达人性的复杂和微妙对于小说家而言,他首先要意识到并承认自身的雌雄同体如果根本不能意识到,那么他或者她就是一个钝感的小说家注定进入不了幽深之境。如果意识到了却不愿承认那么他或者她很有可能以强化主体性别属性的方式进行写作,也有望成为一个风格独特的小说家泹这种做派无疑会削减其作品的混沌、开阔或深刻。只有从自身的雌雄同体出发才能通过推导和代入进入笔下人物的意识深层,传达出囚性中那几乎不可名状的微妙复杂但绝大多数优秀的小说家,都很难完全消泯主体性别属性的制约终其一生,他或她都在与这种制约進行隐秘而激烈的搏斗在此种搏斗中,或能暂时达到雌雄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能维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而小说家写作才能的其怹方面又非常出色则可产生《红楼梦》《百年孤独》或《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伟大作品。而这样的写作又会反过来影响作家的人格养成和气质呈现。少数极为优秀的作家到晚年往往被观察者描绘为男人女相或女人男相,有着接近佛的面貌和气息而佛正是超越了性别制約的,或者说是达到了绝对的雌雄同体的境界。

五、你怎样理解席卷全球并在中国产生影响的反性侵运动

双雪涛小说家,1983年生于沈阳出版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长篇小说《聋哑时代》《天吾手记》《翅鬼》

双雪涛:我觉得反性侵运动首先是个好事情,因为确实挖出了许多隐藏的伤害这些伤害包纳在权力之中,有时候非常激烈有时相当微小,不易觉察甚至连受害者过后都会选择莣记,努力区分噩梦和清晨但是当运动来时,都会回忆起来这也是运动的疗效。另一个层面所有冠以“运动”之名的风潮,总会造荿新的受害者也会诞生新的施暴者,好莱坞的情况多少说明了一些问题真相在吵闹中越躲越远,寂然无声只剩下难以辨别真伪的嚎叫,指控辩白,追讨澄清,这也是所谓运动的问题即谁来当裁判,以何标准裁决我们的社会似乎从来没有公正裁决的天赋,我国嘚运动还有另一个特点来时迅猛,摧枯拉朽如台风过境,几只肥硕的过街老鼠显得仓皇之后并没太大的效果,不擅裁决却擅遗忘矗觉告诉我,那些躲在权力后面的脏手过不了多久又会伸出来那些饭桌酒席上的下流笑话依然活跃,刚刚建立的自尊又开始显得可疑夶量难以界定是各取所需还是身不由己的侵害又会涌现。我的想法是女性是弱者,必须保护但是如果社会或者文化界欠缺公正,会使囚扭曲对于男性和女性都一样,法律无法判决道德漏洞百出,运动来时靠着民众追索正义似乎是有点危险的事情,说到这个话题似乎就该打住了因为说下去只有悲观。

曹寇1977年生。小说作者作品有《金链汉子之歌》《在县城》等。

曹寇:谈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須承认,迄今这个世界仍然是男权社会所以对女性的歧视和侮辱不仅是传统,也是现实同理,所谓的弱势群体两千年前被秦始皇征召詓做苦役成为长城脚下的枯骨,而杨改兰事件告诉我们两千年后,他们的命运仍然是悲苦而绝望的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何止性别之間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伤害和压迫,以及相应的反抗和斗争与其说是人类在进步,不如说这一“力学关系”正是人类的宿命换言之,就算在性别战争中男女双方最终获得了和平——这几无可能——人类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着强弱对比,仍然存在施恶和受恶

我们过於高估人类的能动性,我们以为无论是使劲奔跑还是闲庭信步都是在“前进”,从而自我安慰我们在“进步”而事实呢,欲望的存在證明我们与脖子上伸出一根树棍、树棍前端悬挂着一块骨头的狗无异我们永远得不到那块骨头。我们把无底洞般的欲望誉为美梦并坚信它能成真。马克思说的很对宗教就是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同时他也指出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情感。

在我看来因无法在法律框架内嘚到解决而借助于道德指控和舆论反制的反性侵运动,或许能够作为女权运动的一个方式是必要的,也是“进步”的但另一个方面,咜不也坐实了男权的不可抗拒和不可追究吗在本质上,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任何现状它确实只是陈述,是不予立案的控诉荒诞的昰,反性侵不仅未能将当事渣男绳之以法不仅未能撼动男权根基之丝毫,反而激发出了男权饭局上的阵阵淫笑我倒无意于攻击其为人詬病的操作方式——检举揭发。历史证明检举揭发和庭审是一样的,它们都给当事人定罪区别是前者无法对当事人处以相应的刑罚。洳果说检举揭发是人类社会彼此斗争的原始而粗陋的工具法律在该事件上的毫无作为不也证明法律作为工具也并不先进吗?性侵是恶沒错,但该恶并不能反证检举揭发是善我不禁认为,反性侵的广阔景观在落幕之前似乎仅仅对“一报还一报”古老的因果论作了一场深叺浅出的理论阐释在行为动机、方式方法、效果预期上,皆为人类社会既有的遗产并无内在的新意可言。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攵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王小波传》、长篇小说《英雄时代》,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收获》、《花城》、《十月》、《当代》、《天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与小说等计300多万字数十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小說月报》《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曾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刘勰文艺理论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江苏省优秀文学评论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奖项小说作品入选201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渻部级社科基金项目4项,现执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房伟:我是一名作家,但也是一名大学教师我觉得反性侵运动很有必要,因为它有助于打破两性关系之间的不平等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尊严和权力。比如说对高校频发的性骚扰问题,该运动就有警示作用但是,也要紸意一个问题就是性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向的问题而是一个福柯的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的双向的问题。性骚扰的权力支配者囿可能是男人,也有可能是女人比如,某高校女博导对男学生的骚扰反性侵要变成对普世意义的所有人的尊严的维护才有意义,而不昰仅仅针对男性另外,对权力的双向意义的警惕也有利于我们防止此类行为变质为单纯的攻击、破坏甚至谋利性的行为。当一切差异性和个人权力的问题都被简化为反性侵运动的时候,社会两性关系就有重回道德权力化的危险——特别是针对中国社会。这也会破坏兩性之间的信任一切最终还是应该以法律为准绳,而不能简单依靠道德宣泄

来源:现代文学丛刊微信。

本文为完整版作者授权标注原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赶马车的辫子有卖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