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赌场的数学家不允许数学家有稳定的计划吗求推=荐一下呗

长期资本公司崛起与陨落:拯救華尔街 作 者:[美]罗杰·洛温斯坦 出 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一家仅存活5 年的基金管理公司却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套利基金;一度是华尔街备受 推崇的明星、争相追逐、顶礼膜拜的对冲基金公司,最终却引发了华尔街历史上的一场灾难; 一群将多变的世界视为冷血赌局的投機天才,一群有史以来智商密度最高的套利交易员最 终却输的一塌糊涂。 第1 节:天才崭露头角 1 WHEN GENIUS FAILED The Rise and Fall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投机天才麦利威瑟 小时候约翰·麦利威瑟会赌一把芝加哥小熊队的棒球比赛,每次下注之前,他都会把 芝加哥当天的气象预报搞得一清二楚,以掌握棒球场当天的风向和风力 约翰·麦利威瑟于1977 年负责创立了套利部门,这是所罗门兄弟公司进行转型的一个 极为重要但又不那么明显的里程碑这个部门就是日后长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一个原型。 与好人为伍:一位所有者或投资者如果尽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着好业务的经理人结 合在一起,也能成就伟業 ——沃伦·巴菲特 天才崭露头角 如果说,约翰·麦利威瑟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得到了什么秘诀的话,这个秘诀就是:千万 不要放弃你的損失直到它转变成为你的盈利。那么约翰·麦利威瑟是在何时得到这一秘 诀的呢?1979 年一个名叫J.E. 艾克斯坦的证券自营商面临破产。有┅天满面愁容的艾 克斯坦跑到所罗门兄弟公司一群人(其中还有几个合伙人)面前,当时32 岁的约翰·麦 利威瑟也在这群人当中。“我囿一笔好生意可惜我自己没能力做好它。你们愿意接手吗” 艾克斯坦开门见山地说道。 情况是这样的:艾克斯坦交易的是国库券期货(就像它的名字所表示的那样是一种在 未来某一特定的时间,以某一固定价格交付美国国库券的合约)一般来说,国库券期货的 价格偠比正常的现券价格略低一些在一笔典型的对冲交易中,艾克斯坦会买进国库券期货 卖出现券,然后等这两种价格逐渐趋于一致这種交易有一个诀窍,这一诀窍也就是艾克斯 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以及所有对冲基金管理人在从事对冲套利时所遵循的一项原则。艾 克斯坦并不清楚这两者的价格究竟是会上升还是会下降事实上,艾克斯坦根本就不关心是 升还是降他唯一需要关心的是,国库券期货和國库券现券之间的相对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通过买进国库券期货,抛空国库券现券(赌现券价格下跌)艾克斯坦其实对两场赌 局嘟下了注,两场赌局的结果正好一正一反根据两种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他就可以从一场 赌局中赢钱而在另外一场赌局中输钱。但只要楿对比较便宜的资产即期货的价格比现券价 格多涨一点点(或者少跌一点点)艾克斯坦在赢钱赌局上得到的利润,就会比在输钱赌局 上嘚亏损多很多这就是对冲套利的基本概念。 艾克斯坦用这种方法赌了很多次通常都获得了成功。随着他赚的钱越来越多他的赌 注也丅得越来越大。但由于某些原因在1979 年6 月,市场出现了不合逻辑的异动:期货 的价格高过了现券的价格!由于艾克斯坦相信市场价格最终┅定会回归常态所以,他下了 很大的赌注但是,他所预期的期货与现券价格将趋于一致的情况并没有很快出现相反, 两者之间的价差越来越大结果,艾克斯坦被要求立即增加保证金否则到期将被强行平仓。 因此艾克斯坦急于想把手中的交易作一个了结。 就在此倳发生的同时约翰·麦利威瑟刚刚在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一个套利部门。他 突然意识到艾克斯坦的做法很有道理,一方面因为或早或晚这两种价格一定会趋于一致但 在另一方面,所罗门兄弟公司必须用巨额自有资金来冒这个险而此时,所罗门兄弟公司的 总资本才 2 亿媄元!当时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合伙人都很紧张,但最后还是决定接手艾克 斯坦所有的交易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期货和现券的价差變得越来越大所罗门兄弟和 蔼可亲的约翰·麦利威瑟公司的账面上出现了极其惨重的亏损。当时,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一 位名叫艾伦·法恩的合伙人的办公室外,有一本专门记录所罗门兄弟公司自有资金盈亏的账 簿。每天下午几乎所有的公司合伙人都会跑去看看当天又亏了哆少。但约翰·麦利威瑟却 一直非常冷静地坚持:这些交易最终一定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对此,所罗门兄弟公司 的执行合伙人约翰·戈特弗伦德对麦利威瑟说:“我们都希望如此,不然你就得滚蛋。” 第2 节:天才崭露头角 2 事实证明约翰·麦利威瑟的坚持是正确的。期货价格和现券价格终于趋于了一致,所 罗门兄弟公司因此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在那个年代,从事金融期货交易的人非常之少但 约翰·麦利威瑟对此却极为了解。翌年,约翰·麦利威瑟被提升为合伙人,更重要

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紦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大数据实验室”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置顶了这样。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更新您都能容噫找到。

战胜赌场的数学家不怕你赢就怕你不来,因为战胜赌场的数学家游戏基本都是“久赌必输”很多玩家迷信“运气”,而经营戰胜赌场的数学家的人相信概率这就是输家和赢家的差别。

例如轮盘赌(见下图)博彩中玩家可以押任何一个数字,如果转盘上的小浗正好停在这个数字上战胜赌场的数学家赔35倍。听着很诱人对吧电影《卡萨布兰卡》中那个从欧洲逃难出来的小青年接连押中几手22,詓美国的旅费就有了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如果只有1-36这36个数字,那么玩家每次押1元平均每36把赢一次,赢的35元正好抵消另外35把输的钱但战胜赌场的数学家在轮盘左边加了个“0”,玩家的赢面变成了1/37赢的35元不足以抵消另外36把输的钱,战胜赌场的数学家占据了1/37 = 2.70%的概率优势也就是说玩家每押100元,平均要输2.7元

这还是“仁慈”的欧洲式轮盘赌,美国人觉得还不够黑又加了个“00”。现在平均38把押中一次玩家的劣势扩大了到5.3%。

除了押单个数字轮盘赌还有押红黑等其他玩法。无论是1赔35的单个数字还是1赔1的押红黑,战胜赌場的数学家的赢面都一样但两者之间仍有个重要差别:押单个数字的输赢波动显然比押红黑大的多

此处先简单提一句:赢面和波动性昰赌博和投资中极为关键的两点 “久赌必输”的赌博最好不要碰,实在要玩就挑输赢波动性大的;“久赌必赢”的投资则应该选波动性尛的关于这个原理,后文将详细讨论

回到赌博,绝大部分战胜赌场的数学家游戏都设计的和轮盘赌类似:战胜赌场的数学家拥有概率優势这些游戏中,玩家如果只玩几手还可能靠“运气”赢点钱长期玩下去几乎必输,数学中称之为“大数定理”(Law of Large Numbers)然而战胜赌场嘚数学家机关算尽,还是被数学家找到了一处破绽

1960年代初,一位名叫索普(Edward Thorp)的美国数学家利用刚出现不久的计算机找到了21点游戏中的機会发展出一套通过计牌(card counting)打败战胜赌场的数学家的方法。索教授理论付诸实践用自己的计牌法连连大胜战胜赌场的数学家,很快仩了黑名单眼看赌不成了,于是索某人干脆就写了一本书!然后大彻大悟上华尔街发财去了,后来又在对冲基金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索某达人也!

这本书就是《战胜庄家》(Beat the Dealer)——狂销70万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这就是成为当时赌徒们最爱看的一本书了。

索普计牌法的原理并不难先讲讲21点的规则:玩家和庄家(战胜赌场的数学家)对赌,看谁手中牌的点数之和更接近(但不能超过)21点 10,JQ,K都算十点2至9 按各自点数计算,A可以算1点也可以算11点例如下面的一手牌可以算8点,也可以算18点

牌局开始,玩家和庄家各发两张牌庄家的牌一明一暗(例如下图)。然后玩家先做决定:可以抓牌做加倍等特殊行动,或在任何时候选择“停”如果玩家超过21点(爆牌)就直接输了,否则“停”后轮到庄家行动庄家不能“见机行事”,只能按固定规则:手中的牌达到17点或以上必须“停”否则必须抓。最后双方比谁的牌更接近21点

此外还有个特殊规定:一张A和一张十点牌(10,JQ,K)叫“黑杰克”(Blackjack)拿到者直接取胜。如果玩家拿箌黑杰克可赢取1.5倍筹码。庄家拿到黑杰克只能赢取1倍筹码

很明显,21点游戏中庄家和玩家各有优势庄家的优势在“后发制人”:玩家洳果先爆牌,庄家可以不战而胜而玩家的优势在于灵活机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牌和庄家暴露的那张牌决定战术此外,黑杰克3:2的赔率吔有利于玩家

十点牌和A越多,出现黑杰克的机会越多也越容易爆牌,玩家“机动灵活”的优势更有价值反之,34,56等小牌越多,爆牌的可能性越小对庄家比较有利。索普时代的21点多用1副或2副扑克牌当牌刚洗好时,战胜赌场的数学家占据0.5%左右的概率优势妙处在於,随着牌局进行某些时候大牌和A的比例会变高,概率会转为对玩家有利索普战胜战胜赌场的数学家的方法就是:通过计牌估算概率,当形势有利时下大赌注!

数学家是如何下注的呢

形势有利时如何下注很需要技巧。 押太少了浪费机会押太多了“牺牲”的风险大增。 什么才是不多不少的合适赌注呢 1956年,科学家凯利(John Kelly)就此发表了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凯利公式

其中,f* = 投注金额占总资金的比例

b = 赔率唎如在轮盘赌中押单个数字,b = 35押红黑,b = 1

第十一届(2017春季)中国量化投资国际峰会 量化投资高级研修班

培训时间:2017年4月21日—22日

上文中讲箌的21点下注问题,假设总赌本10,000美元玩家取胜的概率是51%,赔率1:1(实际胜率和赔率略有偏差但相距不大),那么凯利公式给出的最佳赌紸是: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数学公式就头大但要玩好赌博和投资没法不用到数学。 最重要的不在于带公式计算数字而是要弄明白公式背後真正的“意思”。

首先公式中分子的bp - q 代表“赢面”,数学中叫“期望值”(expectation)凯利公式指出:正期望值的游戏才可以下注,这是一切赌戲和投资最基本的道理也就是前面讲的“没有把握,决不下注

其次,赢面还要除以“b”才是投注资金比例 也就是说赢面相同的情況下,赔率越小越可以多押注 这一点不容易直观理解,我们用个例子来说明 下面三个正期望值的游戏,你看看选哪个:

三个游戏的数學期望值一样都是20%,或者说押100元平均赢20元 按大部分国人的赌性,恐怕会选“小博大”游戏吧 但是用凯利公式中的“b”一除,“小博夶”游戏只能押总资金的4%“中博中”可以押20%,“大博小”可以押40% 赢钱速度“大博小”快多了! 前面不是讲过“久赌必赢的游戏应该选波动性小的”吗? 说的就是这个了

现实中,爱玩“小博大”的多半是赌客 谁爱玩“大博小”呢? 战胜赌场的数学家! 华尔街的职业投資家们很多玩的也是“大博小”因为便于使用杠杆(押大赌注)

最后凯利公式指明了风险控制的至关重要性:即便是正期望值的游戲也不能押太大的赌注。

从数学上讲押注资金比例超过了凯利值,长期的赢钱速度反而下降还会大大增加出现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 舉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每手都押上全部资金,那么不管你赢过多少钱只要输一次就立刻破产。正所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常言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纵使是数学家也不可能永远都是胜利的你认为呢?

股票与股指期货日内交易训练营(第七期)

股指期货及股票日内交易基础

板块联动的标准策略及两种典型入场点

大盘及股指期货交易策略

下单指法训练、止损练习……

感谢你的反馈峩们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关于套利与内幕交易——赌神数学家(12)

作者: [美] 威廉·庞德斯通

源自《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

保罗·萨缪尔森对哈佛大学充满热爱,但这种热爱却没有换来同等的回报。

25岁时萨缪尔森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已经超过他的年龄数。但哈佛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们給萨缪尔森安排了一个教经济学的低薪岗位,获得终身职位的希望非常渺茫而萨缪尔森的一个同事由于所谓的身患残疾而被授予终身职位。

实际上只是因为他来自堪萨斯州而萨缪尔森来自印第安纳州的盖里(Gary)。说白了就是来自堪萨斯的这个家伙不是犹太人,而萨缪爾森是

1940年,萨缪尔森接受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邀约搬到了3英里外坎布里奇的另一端。

有人认为麻省理工学院比哈佛大学低一个档次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科院校,其经济学系并不出名也几乎没有培养出几个经济学大师或是政坛领袖人物。

当时那个年代常春藤名校通常暗中排斥犹太人。正因为麻省理工学院身处局外所以愿意雇用他这个犹太人,仅仅因为他的聪明才智

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研究偅点与萨缪尔森的天赋完美契合。萨缪尔森把经济学视作一门数理科学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想法。

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大多数时候经济学只是空谈。在哈佛大学经济学也只是空谈。但在麻省理工学院萨缪尔森把它当作数学来研究

薩缪尔森对微分方程的运用像物理学家一样得心应手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称为“定理”,在他的论文中比比皆是他的演讲和出版作品Φ融入了一种敏锐的智慧,使其与那些伟大但乏味的经济学家论调迥然不同

萨缪尔森是一位出色的教员。或许当今的经济学家中没有人能够像萨缪尔森那样在麻省理工学院教育出一批如此出色的追随者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坎布里奇的范围。

1948年萨缪尔森运用自己的百科知识和语言天赋为《经济学入门》课程撰写了一本教材。教材的名称很简单就叫《经济学》,却成了一本常年畅销书

萨缪尔森曾说過:“如果我能撰写国家教科书,就让那些撰写法律条款的人赶紧去拟条款吧”

萨缪尔森是民主党派。他曾为总统候选人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和肯尼迪总统做过经济学辅导他在肯尼迪执政时期一直是值得信赖的经济顾问。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萨缪尔森对经济学领域的影響力已经无人能敌。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的声誉提高到与自己齐名

1950年左右,萨缪尔森开始对认股权证产生了兴趣认股权证是企业发行的一种股票期权,持有认股权证就可以认购企业股份有些人认为投资认股权证比投资股票更容易赚钱。

萨缪尔森婲125美元订阅了一年“RHM认股权证及低价股票调查”资讯据说该资讯能为顾客提供能够赚钱的市场信息。萨缪尔森认为他每年只要能大赚一筆就够了

但事实证明这项服务并不能让懒人发家致富。萨缪尔森从暴富失败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他推断如果资讯提供的这些购买认股權证的建议真的奏效,就不会每年只收125美元了而且这些建议凭什么要奏效呢?认股权证持有者凭什么把股权赔钱卖给你呢

1953年,英国统計学家莫里斯·肯德尔(MauriceKendall)在伦敦为皇家统计学会(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做报告虽然报告的受众是统计学会成员,但报告主题非常接地气:芝加哥商品市場每周小麦价格(1883~1934年1915~1929年除外)。

肯德尔想知道人们根据历史信息预测未来小麦价格的准确程度

肯德尔得出的结论出人意料,他指絀根本无法预测小麦价格他提到小麦的价格随意波动,“几乎就像是机会的恶魔每周随意拿出一个数字然后加到小麦的现行价格上,鉯此就决定了下周的小麦价格”

肯德尔表明股票价格可能也符合这个原理。那些认为可以预测股票市场的人(指的是股票经纪、投资顾問或者投资经理人)其实是在自欺欺人。

肯德尔的言论被冠以“虚无主义”的标签有人说他的言论“直击经济学的核心”。解构主义認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事物的可预测性,而一切事物都一定是可以预测的

萨缪尔森从一个出席了报告会的朋友那里听说了肯德尔的思想。作为一个天生的叛逆者萨缪尔森对肯德尔的虚无主义感到欣喜。他决定深入验证一下股票和商品价格不可预测的这种假设在收到伦纳德·吉米·萨维奇(Leonard Jimmie Savage)寄来的明信片后,他更加坚定了研究这个项目的决心

火烧眉头之时,“救场”关键时刻延续报复性反弹:①大盘千钧一律之际,“白衣骑士”进场千亿级资金誓要将将此类上市公司搞起来; ②黄金时点,白菜价位某5G概念股精准卡位优质赛道;③一阳穿四线背后的动机!携手腾讯共闯AI大数据天涯,率先引领大盘开启反弹行业

萨维奇是美国的统计学家,戴着高度近視镜喜欢扎领结,当时他正在芝加哥大学任职萨维奇的出版作品署名都是“伦纳德”,但大家都习惯叫他“吉米”当然大家都知道怹的性格和他的姓氏也很一致,因为“savage”在英语中还有“野蛮”之意——在他看来,不认同他的人都是笨蛋据传,萨维奇不停地换工莋和他总是说同事愚蠢也是有关系的

1954年的某天,萨维奇正在图书馆书架上找书偶然看到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写的一本薄册子。巴舍利耶在书中提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完全随机的于是,萨维奇给很多他认为可能对此感兴趣的人寄去了明信片其中就包括萨缪尔森。萨維奇在明信片上写道:“你听说过这个家伙吗”

答案是否定的。路易斯·巴舍利耶已经被世界遗忘。1900年他在《投机理论》一文中提出,股票价格的日常变动从根本上是不可预知的如果股票价格反映的是企业的一切已知信息以及所有合理推测的话,那么根据定义股票價格未来的变动就应该是不可预知的。

股票价格不会为了满足大众期望就上涨股票的表现优于人们的预期时,其价格才会上涨如果表現没达到人们的预期,价格就会下跌因此,股票价格受到一连串不可预知的、或好或坏的新闻事件的影响会随机波动

这就表明如果一個人购买一只股票然后立即将其卖掉,那么他的输赢概率是相等的巴舍利耶写道:“那么,这个投机者的数学期望值就是0”

这篇论文呮获得了中等成绩。巴舍利耶后来的职业生涯一直默默无闻人们对他的生活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生于1870年卒于1964年。萨维奇和(尤其是)薩缪尔森重新发现巴舍利耶的作品并将其推崇为20世纪经济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巴舍利耶已经去世将近10年

讽刺的是,股票价格的不可预知性同时又使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预知——从统计学角度巴舍利耶坚信股票价格具有随机游走性质

这个术语指的是统计學课堂上的一道经典练习题一个醉汉靠在一根灯柱上睡着了,他时不时醒来随意向一个方向踉踉跄跄走几步然后再倒下睡一会儿。这個过程无限重复那么,这种毫无目的性的旅程进行多次后醉汉离灯柱有多远?

你或许认为答案无从知晓当然,我们没办法给出确切答案但你至少能够计算出醉汉离灯柱的平均距离。

假设有一群醉汉都从灯柱出发然后如上所述进行随机移动(忽略互相撞到的问题),那么人群的整体分布将始终以灯柱为中心那是因为没有任何因素“推动”乱逛的醉汉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移动。对于他们来说所有嘚方向都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朝着各个方向向外扩散。这与我们熟悉的情况并无二致当你迷路时,你会漫无目的地徘徊然后總是趋向于离起点越来越远。

如果你追踪某些醉汉的路线你会发现他们走了很多回头路,而且移动的轨迹是一个“圈”最终只有很少幾个醉汉远离灯柱,因为他们在移动过程中恰好大部分时间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的他们的移动轨迹几乎是一条直线。

由于每次的移動方向都是随机选择的因此不可能像轮盘赌中同一个数字的移动轨迹那样。

人群离灯柱的平均距离会随着时间逐渐增加更确切地说,昰平均距离随着时间的平方根逐渐增加平均来讲,如果一个醉汉移动到离灯柱一个街区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为1小时那么移动2个街区的距離就平均需要4小时,移动3个街区则需要9个小时左右

很多情况下都会发生随机游走。正如我们此前所见赌徒在概率游戏中的资金波动也構成了随机游走(属于单向随机游走,因为财富值只能向上或向下波动)赌徒的财富值随时间偏离原始值越来越远,最终导致破产

巴舍利耶写论文的时候,爱因斯坦正在刻苦钻研布朗运动即悬浮在液体中的微观颗粒的不规则运动。爱因斯坦推测这是微观颗粒受到看不見的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的撞击而导致的这些无规则的碰撞导致颗粒发生不规则运动。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对布朗运动的数学解释虽嘫与巴舍利耶对股票价格的论述相似,但论其精妙巴舍利耶更胜一筹。实际上爱因斯坦和其他人一样,从未听说过巴舍利耶这个人

【007研报】超跌了吗?能抢反弹了吗长针探底形态下,机构紧急上调了这几只超跌股预期:①业绩超预期+投资收入超预期+市占率超预期這家国企改革先锋开启了第一个涨停!②供给方断货持续且加剧,价格大幅上涨促利润暴增121%卖方紧急给予“买入”评级。③想垄断这镓高科技公司效仿谷歌,巨资投入研发大幅提升行业壁垒进军军工领域还取得了爆发式增长。

萨缪尔森将巴舍利耶的观点融入自己的思栲中他竭尽所能让人们了解巴舍利耶的才华,这正是他一贯的处事风格但他总是说巴舍利耶的观点“荒唐可笑”,这也是他的风格

薩缪尔森在巴舍利耶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错误。巴舍利耶的模型中没有考虑到股票价格不能为负值

如果用传统的随机游走来描述股票价格,那么价格将可能游走到0值以下最终价格为负值。但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投资者受到有限债务责任制的保护。无论企业出现什么问题投资者都不会负债。

这就打破了巴舍利耶的有效模型萨缪尔森发现一个简单的修正方法。他指出每天每只股票的價格都是乘以一个随机因子数(像98%或者105%)的结果,而不是按照某个随机定量上涨或者下跌

比方说,一只股票的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上涨到原来的2倍或者下跌至原来的1/2。这种模式称为对数正态随机游走(log-normal random walk)或者几何随机游走(geometric random walk)这就避免了股票价格出现负值的情況。

对萨缪尔森而言这种随机游走表明股票市场其实相当于被美化了的战胜赌场的数学家。如果股票价格的日常波动像每天的彩票数字┅样难以预知那么在股市中赚到钱的人或许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很聪明而仅仅是因为幸运。

由此可以断萣那些为顾客购买股票提供建议的人都是骗子。换一种你更能接受的比喻那就是你或许也可以摊开财经杂志,然后向上面扔飞镖来决萣买哪只股票

这种怀疑论逐渐正式演变成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指出市场非常擅于设定公平的股票价格没有人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好的收益,除非纯粹靠运气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深入开发。

有效市场假说是非常有道悝的存在的主要争论在于这项假说可以推进多远。问市场是否有效就好比问地球是否是圆的一样问题的最佳答案取决于提问者期待得箌什么样的答案以及提问者的学问程度。

如果有人问地球是圆的还是扁的——或许15世纪欧洲人曾问过这个问题——那么最好的答案当然是“圆的”如果提问者已经知道了这个事实,他想问的是地球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几何球体那么答案就是否定的。

股票市场比很多小型投資者想象的更加有效研究显示,大多数主动管理型互惠基金的表现都低于市场指数但把钱投在这些基金中的人们认为基金管理一定对嘚起他们付的费用。

比较难的一个问题是某些极有才华的投资者能否战胜市场

萨缪尔森对此持开放态度。他写道:“上帝或者热力学第②定律并没有规定一小群具有聪明才智又消息灵通的投资者不能在相对较低的平均变量下获得较高的投资组合收益”——但萨缪尔森也沒有发现任何有利证据证明这群人的存在

他的立场或许和当今的怀疑论者对灵媒或者不明飞行物(UFO)的看法相似萨缪尔森向那些炙手鈳热的资金经理人发起挑战,要让他们证明自己的高超技艺

法玛和杰克·特雷诺(Jack Treynor)、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费雪·布莱克(Fischer Black)以及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等经济学家热切地想要找到真正可以战胜市场的投资者或者投资技巧。

高级投资经理人(像这个超常规业务的其他从业者一樣)似乎总是习惯大肆宣扬自己的成功而忽略自己的失败认真审查这些声称战胜了市场的案例时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站不住脚的

經济学家们所要寻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又有哪些情况是有效市场理论学家们没有说到的呢这一点值得说明。很显然他们并没说沒人能从股市中赚到钱。因为大多数长线投资者确实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他们理应如此——否则还有谁会投资股市呢?

他们也没说没人能獲得比平均收益更高的收益“平均”收益是根据像道琼斯工业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数这样的指数衡量的。这些指数对一组代表性股票的表現进行追踪很多投资者的表现都连续多年优于指数,还有一些投资者的表现连续数十年优于指数

理论学家们也没说所有战胜市场的人嘟一定仅仅是靠运气取胜的。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你通过接受更高的风险来实现收益的增加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利用杠杆。一个激进的投资鍺或许会借钱超负荷购买股票这就成倍地增加了预期收益——同时承担的风险也将加倍。

基于以上原因投资高手的定义需要谨慎界定。评判的标准就是他们要能通过某种逻辑体系获得优于市场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而不是靠运气。经济学家们缺乏的正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確凿证据

今天,很多人都会想到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曾说过:“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我可能就得去大街上要饭了”巴菲特已经洇为在对冲基金上取得的成功而一举成名,他还在奥马哈创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而此时萨缪尔森写道:“‘有效市场’或‘隨机游走’假说从宽泛的角度来看,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他又补充道:“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实际情况正符合纽约(以及芝加哥和奥马哈)的情况”

萨缪尔森明显感觉到巴菲特的成功应该归类为极少数“无法解释的案例”。怀疑论者不可能对传言中的每个灵媒、每起UFO绑架案或者每个战胜了市场的人进行调查。诸多调查无果后人们对此开始有些玩世不恭的想法也实属正常。

尽管如此萨缪爾森还是对自己的个人投资进行了对冲——他把自己的一些积蓄投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有效市场的说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令人不安嘚最明显的就是让那些管理互惠基金或者为有钱人做投资管理的股票经理人们感到不安。如果有效市场假说是对的那么这些人提供的垺务就是毫无用处的。

不满情绪蔓延至华尔街外很多怀揣美国梦的人都想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少的努力,在更短的时间内赚到更多钱在基福弗听证会上,威利·莫雷蒂给“暴民”(mob)这个词下了一个强有力的定义:“所谓暴民就是那些从投资中赚取的收益比别人多6%的人。”

并不是只有罪犯才相信世界上存在发财的捷径小型投资者们周遭全是互惠基金和经纪业务公司的广告,这些广告一直在暗示:如果伱只满足于“平均”收益那么你就是个笨蛋。

有些美国人坚信可以根据晨星机构对基金的评级选择“优秀的”互惠基金“优秀”大概指的是比指数基金更赚钱。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小型投资者居然坚信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信息再看看财经频道的评论就可以选出能夠战胜市场的股票。

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市场信息和投资收益的关系。尤金·法玛写道:“在有效的市场中,聪明的参与者们之间的竞争导致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个时间点证券的实际价格已经反映出了已发生事件以及市场预期未来发生的事件的综合信息对其产生的影响。”

法玛的话让我们想起了香农的完美密码系统密码要通过信号模式才能被破解。因此所有代码都会受到噪音的干擾。市场中如果存在可预测的模式就会产生超额收益。而人们在预测市场下一步动向时出现的“竞争”现象能够有效地清除这类模式的影响因此,没人能够战胜随机游走和有效的市场

法玛并没有打算像凯利那样用比特来衡量市场信息。尽管如此信息仍是法玛的分析Φ的关键内容。在1970年的一篇文章中法玛通过信息来源这一因素将有效市场假说的3个版本加以区分。

法玛的“弱式”(weak form)有效市场假说坚稱你无法通过对过去价格的了解推测股票未来的价格,进而战胜市场有些人以技术分析为目标观察股票价格图表,试图找到可以预测未来动向的模式弱式假说(事实上,所有类型的有效市场假说)指出技术分析是毫无价值的

火烧眉头之时,“救场”关键时刻延续報复性反弹:①大盘千钧一律之际,“白衣骑士”进场千亿级资金誓要将将此类上市公司搞起来; ②黄金时点,白菜价位某5G概念股精准卡位优质赛道;③一阳穿四线背后的动机!携手腾讯共闯AI大数据天涯,率先引领大盘开启反弹行业

。套路太深怎么办?点击下图进叺研报007小程序从此与机构牛散同一起跑线

“半强式”(semistrong form)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无论如何利用公共信息都是无法战胜市场的。

公共信息鈈仅包括过去的股票价格还包括所有新闻稿、资产负债表、彭博社资讯、分析师报告和专家评论。无论你多么认真地听新闻报道多么擅长总结新闻要点,仅凭直觉或者某款精心设计的软件你无法战胜市场。基础分析(对企业金融、其他业务和经济因素的研究)也是毫無价值的

最后,“强式”(strong form)有效市场假说中特别加入了内幕信息这一因素提出即使你能够了解到还未公开的企业信息,你也无法战勝市场“内幕交易”毫无价值。

法玛并没有进行深入阐述他只是列出了逻辑可能性。当然也存在很多企业内部人士提前获知股票交易信息而从中获利的案例也有研究证明,在公告之前泄露内幕信息影响了股票价格结果,内部人士或许会发现市场已经根据他们的内幕消息而调整了价格

法玛对有效市场假说的3种版本进行的阐述有一个共同点:没有人拥有有效的股票市场“内幕消息”。人们根本无法持續获得优于市场的收益

没有人在批判对立观点时能像萨缪尔森这样追求艺术感。他在《投资组合管理杂志》(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74年首刊上公开发表了他朂著名的批判性文章节选如下:

对证据的尊重迫使我认为大多数投资决策人都应该改行去当水暖工、去教希腊语或是去做企业高管以帮助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NP)。尽管这个建议很好但很明显没人乐意遵从。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几乎没有人愿意自杀。

在法玛和萨缪尔森的強烈倡导下有效市场假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正好是“明星”投资经理人、主动管理型互惠基金和股票投资媒体报道繁盛的年代)席卷了学术界。它的影响力获得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可

1970年,萨缪尔森把美国人获得的第一个经济学奖带回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法玛将來也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项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颁给了与萨缪尔森在有效市场理论上持相同观点的学生和同事由于这群人的影响力和科学态度,他们被戏称为“随机游走黑手党”

有些人认为由于麻省理工学院这群“黑手党”的存在,其他人很难在《金融杂志》(The Journal of Finance)和其他著名出版物上发表对立观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信息理论学家罗伯特·法诺撰写了一篇文章,争论称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完全是随机游走,而是存在可以预知的周期。

他把论文拿给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征求意见他们对论文的反响异常强烈。法诺在描述此事时说:“除非你能通过某种方式利用某种理论观点证明自己,否则你就是错的”

他被告知论文发表无望,因为评审“會给麻省理工学院的某些人打电话然后他们会说,‘噢是的,他是个疯子’”

(未完周末待续...)

《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

作者: [美] 威廉·庞德斯通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权声明:「宽客演义」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DGGKF2微信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胜赌场的数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