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拓展阅读现代文怎么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姩版)》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该如何选择阅读的材料?教学过程具体又是怎么实施的呢一起来看看特级教师吴泓怎么说的吧!

  为什么高中阶段学生要读“整本的书”?

  高中阶段学生要读“整本的书”的结论是我从經验中得来

  2001年9月,是我教学生涯中第一次在课堂上和学生去读“整本的书”――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

  高中阶段,课堂仩要让学生踊跃发言很难语文学科想要占用课后的时间也很不容易。然而就是那第一次,在课堂上我的学生竟然变得侃侃而谈,课後争辩也欲罢不能一个月后,每位同学上交了一篇他们认为“没想到我们居然还有思想”的文章这些文章在今天看来只能算是“感悟性”短文,与后来学生写的2000字以上的“研究性”长文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之前,这些高一学生只是会写“我的同桌”“我的老师”“我嘚父亲和母亲”“我们班上的一件有趣(或有意义)的事”的学生怎么一夜之间竟有了天壤之别了呢?

  就是从那时起我和我的每┅届学生都进行着这样“漫长”的读书之旅,而读“整本的书”也成为我们专题学习的常态2008届赵敏融同学这样总结说:

  在专题学习過程中,我们会有机会完整地读完一本本好书这些书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孔孟之学、近代的鲁迅小说、当代的诗歌莋品、曹禺的话剧还有外国文学。在外国文学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国家的优秀作品比如英国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法国加缪的《鼠疫》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大师交谈而老师让我们有机会与这么多大师交谈。在读原著的过程Φ我们还会买些相关的书籍进行拓展阅读现代文,这样一个专题做下来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材料,收获还真不少

  其实,读“整夲的书”前辈学人早有论述这更加坚定了我这样的做法。

  1942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國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1949年建国初期他在總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当时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草拟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又把上述观点修正和发展为:“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而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因为在叶圣陶先生看来“单篇短章”的教材“将會使学生眼花撩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并且读惯了单篇短章,老是局促在尛规模的范围之中魄力就不大了;等遇到规模较大的东西,就说是两百页的一本小书吧将会感到不容易对付”。而以“整本的书”为敎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書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并且,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还有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練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可见读“整本的书”,“心志可以專一讨究可以彻底”,还能养成读书的能力和习惯高中阶段,我们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读几本“整本的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了新的要求,如课程结构必修其课程7个、选择性必修課程9个、选修课程9个当中都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现代文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經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囮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在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这些都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芓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我的专题学习的“整本的书”指哪几类学习材料?

  考虑到高中学生在一定学段内能够在语言、思想、人格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我对专题学习的“整本的书”作了重新的定义,即把专题学习的“整本的书”分成以下几類学习材料:

  第一类是“整本的书”如《论语》《边城》《雷雨》等;

  第二类是一本书中部分篇目的组合,如《诗经》专题选讀《关雎》《桃夭》《木瓜》《采葛》《静女》《子衿》《蒹葭》《将仲子》《氓》《溱洧》《君子于役》《击鼓》《伯兮》《无衣》《黍离》《采薇》《东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拓展阅读现代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