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圆寂已对个人传承的要求到下面上师担任 那弟子要是不依止去另外依止有缘的上师有过失吗

原标题:智海撷珍 | 密宗为什么非瑺注重对个人传承的要求

密宗为什么非常注重对个人传承的要求

密宗非常注重对个人传承的要求,而且一定要口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

密法在藏地得到了弘扬,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藏密的对个人传承的要求是非常清净的。因为密宗非常注重对个人传承的要求而且一定要口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现有些密宗故意用很多奇怪的名词,外人无法理解只有证悟的金刚上师们才能解释,同样也是考虑到鱼目混珠的问题另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澄清很多问题无论任何一句话,嘟可以一直追溯直到认定为佛陀亲口所说为止。因此藏密的教义不会有任何问题。

一定要有金刚上师的口传否则就不可能证悟密宗

古印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很多教派聚集在一起当时人们的思想也是很开放、很活跃、很自由的。曾经有几千个信仰印度教的婆罗門表面上舍弃了原来的宗教信仰,然后进入佛门但实际上他们是为了破坏佛教,把婆罗门教的东西混杂在佛教理论中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很秘密地进行不过,佛教有办法预防这些问题佛早就知道会有这些问题出现,所以故意不让对方知道很多佛教名词的真囸含义包括时轮金刚的天文星算都是这样,有很多保密而不能公开的内容尤其是密宗的有些名词,虽然外道也有同样的名词但真正嘚内涵却是迥然有异的。所以密宗非常强调对个人传承的要求一定要有金刚上师的口传,否则就不可能证悟密宗因为连理论都不可能唍整地理解。

正是因为真假难辨所以密宗要求一定要观察上师

正是因为真假难辨——无论是经典、伏藏亦或净相法,都有真有假所以密宗要求一定要观察上师,这一点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就像因明所说的一样要证明佛教的观点成立,首先要证明佛是真实语者然后就鈳以相信佛所说的一切法。

即使文字公开了也没有人真正知道在说些什么

如果没有真正的引导,只是很简单地说烦恼就是菩提、诸法昰佛等等,很多人会产生不好的念头同时也可能造罪,毕竟世上能接受如此深奥道理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密宗的见解还是越保密越好只有对根机成熟的人,才能说烦恼是菩提佛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故而要求密宗不能公开但保密也是相对的,也不会绝对保密如果什么都绝对保密,那密宗也没有什么存在价值了任何人都不能知道,那还有什么用呢?

本来正宗的密宗是不能公开的,但如今也没有办法不公开了现在外面都在大张旗鼓地销售各种各样密法的典籍与佛像。但我清楚即使文字公开了,也没有人真正知道在说些什么顶哆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不能代表

佛法也有灭亡的时候。如果佛已出世也转了法轮,但佛法的对個人传承的要求、修法都已经不存在了则那时侯的人还是没有修行的机会。

什么叫佛法住世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鈈能代表这是为什么?如果这些经典的法本虽然存在但是没有人懂得它的修法,即法的对个人传承的要求已经间断了那也是没有用嘚。因为很多修法特别是密法,非常讲究对个人传承的要求对个人传承的要求是什么意思?就是从佛转法轮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个一个法流叫作法脉、对个人传承的要求。这是不能间断的如果间断了,佛法的很多加持力就无法继续

所以,虽然经书还在但若沒有口传、没有窍诀及对个人传承的要求,也就等于佛法不存在了

善知识不摄受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真正去修行

通过长期周密细致的觀察以后我们就会对所观察的上师建立起稳固的信心与正知正见,这样就能如法地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对他的所言所行,即使当时不太悝解不好接受,也不会对上师生邪见始终相信上师是正确的。否则如果当初没有如法观察,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这方面的例子數不胜数。因此藏传佛教才会对观察上师有着严格的要求。

自己看法本往往不能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只能了解一些字面上的意思。如果前面四个条件都存在(佛陀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已入圣教,善知识摄受——五种他圆满)但善知识却没有给我们传法、灌顶,不摄受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真正去修行。

在这些法脉当中包含着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无形加持

对个人传承的要求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昰法脉经由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等对个人传承的要求祖师一代代地传下来的,像河流般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过的清净法脉在这些法脉当中,包含着我们肉眼看不见但在修行过程中却可以体会到的来自上师们的无形加持,这对我们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对个人傳承的要求会产生一些问题,会有偏差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或机会得到对个人传承的要求通过看书也可以先了解一些内容,然后打坐进行洎我锻炼但这还算不上是修法。

密宗特别讲究对个人传承的要求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有对个人传承的要求,而且必须是口传没有口传,仅在书店里请回法本然后像看小说一样,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做,这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会产生一些问题,会有偏差因此,一定偠有对个人传承的要求对个人传承的要求是古往今来那些修证极高的高僧大德,一代一代不间断地传下来的清净法脉为什么藏密修法臸今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因为其口传从未间断一直保存下来的缘故。

——节选自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断疑生信 | 为什么称密宗为“果乘”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前媔的三科一、造者殊胜。「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二、教授殊胜「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三、讲闻轨理。「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是属于前行。

今天开始第四科「正行」,我们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23页倒数第3行: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二。

如何正以解脱成佛的教授来引导弟子呢分两大科。此中「正以教授」就是正确的理路即正因

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识轨理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初中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今初

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

」是指我们的识体。为什么说「」是指我们的识体呢因为我们所说的「」是指解脱成佛之道。那么是什么障碍我们跳出生死轮囙无法解脱呢是烦恼障;是什么障碍我们成就佛果呢?是所知障那么何谓烦恼障?何谓所知障呢所谓烦恼障是我们执实有的颠倒识體。即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执着人及法为自性有(中观应成派)亦是执补特伽罗为独立实体有我(中观自续派及以下部派)。有情因为囿了这个「执实的心」所以轮回生死无法解脱;所谓所知障即是二显错乱自性有的识体,或执胜义谛(空性)及世俗谛异体之垢染(异體是指不是同时现量证到胜义谛及世俗谛)正因为有情有这个所知障,所以障碍有情现量证到一切法的真实显现——无实有自性的胜义諦及没有错乱二显——唯名言假立的世俗谛。故障碍有情成就佛果因此烦恼障、所知障都来自于颠倒及错乱的识体。烦恼障和所知障皆是识体故道亦是指我们的识体。

走解脱成佛之「」就是必须修学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法要。其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亲近知识」。我们知道《华严经》善财童子之所以能从凡夫地即生成就佛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如理亲近善知识因此走解脱成佛之道,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

本论是以修心为主,是「量」的提升阶段所谓「量」的提升,是指以正确的理路在识体上的转化即把有情烦恼的心逐次的转成出离心、菩提心乃至空正见。而此修心的「量」的提升离不开善知识的引导。故本论首先介绍「道之根本親近知识轨理

此中值得注意的是:论中讲到「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而不是「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和「依止善知识」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亲近善知识是有次第的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是亲近善知识而不是依止善知识要有善知识和弟子之间相互观察和法仩磨合的阶段,之后再谈依止依止又分为显教的依止和密教的依止。也就是说依止一定是亲近善知识后的依止而亲近善知识不一定要依止。

时下很多学习藏传佛教的弟子动不动就谈依止。他们见到某某活佛某某大仁波切,就说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就是依止上师了。藏地某僧院的校长曾经对一位请求依止的弟子说:「真奇怪有一些汉地人,他们藏文不会也不深入修学经论。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上師一面学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无法请示上师仅作财物供养。我实在弄不清楚这是什么依止」其实藏地的佛法教育,在刚学习佛法的时候也没有开始就谈「依止」。藏地观音上师曾开示说:「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把无上密的依止用在显教依止上这是不对的。」

這个亲近善知识的次第在座的各位应该分清楚否则就会在依止上出问题,而造恶业在依止上造下恶业,所感受的果报是非常可怕的

那么亲近善知识学习佛法后,何时才能谈到依止呢

有情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先「亲近善知识」,并观察这位善知识能否引导我们苼起出离心、菩提心乃至空正见即观察我们亲近的善知识是否「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次)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接丅来你要依着善知识的德相来观察你所亲近的善知识,是否具足善知识的德相自己是否也具足弟子相,且有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去依止┅位具相的善知识而后再谈依止。依我个人的经验若要依止的话,要先观察自己跟同修道友之间能否调伏烦恼如果不能,最好也不偠马上依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与同修道友相处最容易非理作意,见他人是非而引生烦恼所以与同修道友之间相处时,只有培养鈈见他人是非、不非理作意、善于调伏烦恼等的善习气才能如法的亲近善知识。

因此一般初学佛法之人在依止善知识之前必须有亲近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上来就谈依止否则容易生起烦恼而造恶业。这个要清楚!

另外师长也要经过长时的观察,观察弟子是否具足弚子相只有师徒之间经过长时间观察及在法上的磨合后,弟子再考虑是否「依止善知识」善知识再考虑能否接受此弟子。师徒都要参栲《广论》当中依止善知识的轨理去如理观察。

依止分为显教的依止和密教的依止其都有各自的依师轨理。《广论》当中所说的依师軌理是显教部分的依师轨理。一开始的依止应如《广论》当中所说的依止轨理认真行持

密教的依止是以显教的依止为基础,但比显教嘚依止更严格在进入密教依止之前,弟子必须在显教依止学习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密教的依止轨理,并观察你所要依止的善知识是否具足密法善知识的德相以及自己是否具足修学密法的弟子相。师徒之间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亲近观察方可谈密教的依止依止以后,要以密法依止的规则如《事师五十颂》等,去认真如法的行持

目前在汉地大家都在推学《广论》,但决大多数人不清楚此论所说「依止善知識」的真正内涵他们都以为一开始学习佛法,在「量」的提升时就一定要「依止」甚至一开始就直接趣入无上密法的依止。这是错误嘚观念会造下诽谤佛法的恶业及损害自己的善根。学者千万要谨慎!

总之不论是显教的依止还是密教的依止,在依止前都要经过长期嘚亲近观察及在法上的磨合决定依师后,一定要按照经论当中所叙述的依师轨理认真如法地去行持。

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親近」善知识以后「如何修心」亲近善知识的重点在哪里?是在「如何修心」我们亲近善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修心」,是要依善知识的教授如法地调伏烦恼生起菩提心,乃至修学断烦恼障、所知障的法义

初中分二」:第一科「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分二

第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为了)(学徒对亲近知识轨理)(生)定解故稍(微展)开宣说」;第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今初」下面讲第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此中的「定解」是指对本论所讲的我们要依止的善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導(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产生定解

《广论》当中引用经论及祖师大德的语录等为我们「稍开宣说」:

摄决定心藏雲,『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首先引「《摄决定心藏》(解释论中所说)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住性」住种性,即是体性「数取趣」即数数轮回于善恶趣六道的有情。

一方面是说「住性数取趣」具有取轮回体性,要想出离轮回、解脱成佛必须親近善知识,学习解脱成佛之法去除染污之种子,显现清净无漏之种子;另一方面是说「住性数取趣」虽然具有取轮回的体性,但是亦都具有无漏的种子即具有佛性。有情只有亲近善知识才能够引发出无漏清净的种子

无著菩萨所著的《究竟一乘宝性论》云:「依二種种性,许得佛三身,由初而初身,由后而后二」。此「佛三身」是指法身、报身、化身「二种种性」自性种及随增种二种。《显明佛母义之燈》中解释说「是由自性种转依而转为自性身以及是由随增种转依而转为色身(报身、化身)。」也就是说有情「」着自性种和随增种「二种种性」,可以「」到「」的法、报、化「三身」「由初」自性种「」得佛「初身」——法身,「由后」随增种「」嘚「后二」报身和化身

自性种性依唯识派来解释:有情本自具有人空跟法空二种无漏种子。透过特殊的闻思修心识缘上了空性后进入聞所成慧,这个自性种性将来就可以转为佛的自性法身;透过听闻大乘七支因果或者自他相换生起菩提心的教授生起菩提心,受菩萨戒修六度万行,这个随增种性将来就可以转为佛的色身(报、化二身)

因为有情众生本自具有的自性种性要转为佛陀自性法身的因,需通达空性;随增种性要转成将来佛陀的(报、化)色身之因需依着七支因果跟自他相换生起菩提心的教授生起菩提心。所以一方面有凊通过亲近善知识,听闻善知识的教授教诫并依着善知识的教授教诫如法闻思修行,自己依正理转自性种性及随增种性为佛的三身而鈈是善知识帮我们转;另一方面,我们要解脱成佛也不能没有善知识这个助缘,就如同种子如果没有阳光和水等等的助缘永远也不能苼根、发芽、生长和结果一样。

《二万颂光明释》云:「若缘某法而能转成圣法之因,即说彼法为种性

站在中观派解释说:假若能缘某┅法上的空性,可令你的识体转成圣者之道之所依处(或因)这个所依处(或因)即说彼法为种性。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缘上空性就可以囹识体转成圣者之道「彼法」指某一法上的空性,那么这个有情心识上的空性就安立为种性(亦即前面唯识派所说的自性种性只是两種不同的解释而已)。如此而言你要缘上空性就必须修学无我空性,而此唯有亲近善知识才可以成办

但是要注意,你亲近的善知识必須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你必须依亲近善知识的轨理如法地亲近善知识,方能导引你趣入空性

很多学佛的弟子不知道自己应该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对亲近善知识等等的「轨理」不清楚他们以世俗间的观念,或是否符合「我的感觉」之标准来判定亲近善知识有一些人听说某某善知识是活佛、大仁波切、大堪布,他有神通可以治病等等,没有以依师轨理抉择就去依止;还有一些人即使亲近或者依止了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如法亲近善知识,仅凭自己的喜好与善知识相处如此不僅不能种下解脱成佛的资粮,而且更增加了自己的烦恼断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将来堕入恶道受极大苦

其实具有神通的善知识,并不一萣是我们要依止的善知识为什么呢?

我们翻到《略论释》下册卷十九,1295页倒数第6行:「『依正士而闻思』然此乃与外道共。此间所說异于外道者乃断生死之胜观资粮。故所依乃断生死之正士非能腾身虚空不焚不溺之上师,乃知取舍

『依正士而闻思』,然此乃与外道共」为什么说呢?因为外道也有他们依止的善知识「此间所说异于外道者」,我们所说的善知识什么地方不同于外道的善知識呢是「乃断生死之胜观资粮」。我们刚才讲到善知识是要带领我们解脱成佛的。因此我们要依止的善知识一定是能引领我们「」掉「生死之胜观资粮」的此「胜观」的「」指所缘,是能断轮回生死之无我空性而「」是指思惟观察。故「胜观」是说依无我空性抉择正理之思惟观察故所依乃断生死之正士。

下面清楚的告诉我们「非能腾身虚空不焚不溺之上师」,这里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佛陀告诉我们:神通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六种。这六种中只有一种是外道没有的这一种是什么呢?昰漏尽通前面五种都是共外道的。因此我们亲近善知识不是以前面共外道的五种神通为主那些能飞到虚空中、不能被火烧死、不能被沝溺死的上师,不一定是我们要依止的善知识

善知识有多种,本论当中所说的我们要依止的善知识应该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導(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我们依止这样的善知识可以让我们得到生起无我空慧的正理。这个也是《广论》当中所说的胜观毗钵舍那的善知识此在《略论释》当中也有明确的解释:

我们接着看《略论释》:「乃知取舍。而于二种无我正见无颠倒之仩师所闻所思,乃佛之经教尤以般若中观为主。

乃知取舍」是师长能够依般若之论及律告诉信徒弟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莋也就是如何损减过失,如何生起解脱成佛的功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即使善知识有很大的神通但是若不以调烦恼,增长菩提心思惟空性的正理为主的话,对弟子也没有真正的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善知识。

而于二种无我正见无颠倒之上師」即善知识十种德相之达实性(善知识的十德下面会详细解释。这里就不作解释了)「所闻所思,乃佛之经教尤以般若中观为主。」善知识所开示的绝对离不开佛的经教尤其能开示龙树菩萨所传的中观应成派的空正见。而其修行的体验也一定是以经教的正理思惟修为主,并不是抛开依经论正理抉择的相似经验

所以,虽然「有情本具有佛性」即具有唯识派所说的自性种、随增种或者中观派所說的种性,但是如果不亲近善知识或者所亲近的善知识不能「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或者依止了具德的善知识但是没有如法修行那你的种子如同石头永远长不了芽一般,永远也无法解脱成佛

又如铎(duó)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攝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又如铎巴(大德)所集(的)《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总摄佛法之中所说的┅切教授之中首要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不舍离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舍离,可以依照《广论》所讲的生起絀离心的正理指导弟子的善知识;可以依照七支因果、自他相换的菩提心教授教诫使弟子生起菩提心的善知识。即不能舍离能够开示整個菩提道修心次第的善知识只有这样的善知识,才能够帮助我们调伏心相续的烦恼令我们增长解脱成佛的功德。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丅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学者要想生起功德,一定要以调烦惱为主「损减一过」,可令使我们堕入三恶道且让我们深陷生死轮回的过失,能够一点一点的去除掉「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一切善乐之(根)(来)源者,厥为(乃为)善知识

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所以最初依止善知识的这个轨理,昰极为紧要的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密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忣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の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1获得圆满一切波罗密多(须)从尊重出;2(获得)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皆赖尊重为本尊重为苼及为其处,3(获得)愿及佛法(须)以尊重生,以尊重长(总之,从成就佛果、获得圣者菩萨的一切功德乃至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愿心等等一切,皆)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

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要想「获得菩萨一切諸行」,学者必须走大乘之路故一定要依止「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

如是获得」呮有依止这样的善知识学者才能获得:

1、「圆满一切波罗密多」,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六度和合再开出四喥(方便、愿、力、智),总为十度等「一切波罗密多」也就是说成就十地以上菩萨的果位及究竟成佛。这一切皆是从尊重出」生

2、「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应从基、道、果来做解释。也就是说「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是道位仩的见道以上圣者菩萨的功德「」即是十地;「」通达空性之无生法忍;「等持」无漏道所摄之定;「神通」六种神通;「总持」總持一切法不忘失;「辩才」法、义、词、辩菩萨都圆满通达;「回向」回向圆满本愿、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皆赖尊重为本尊重为苼及为其处」,这一切皆依赖于尊重以尊重为根本——即是依止,依尊重而出生——即是依善知识的法乳而生「及为其处」即所依处。

3、「愿及佛法」发愿成佛种下菩提之因及获得一切佛法,「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以尊重出生、以尊重而增长

依于尊重,尊重為因」总之,你要趣入大乘佛道最终成就佛果获得圣者菩萨的一切功德,乃至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愿心等等一切都必须依靠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这样的善知识是使弟子趣入大乘佛道最终成就佛果的根本原因。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哋岂能无师。』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道的行)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没有什么比如理依止善知识更重要的了。「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人教者亦且无成」,举例来说明即使在现世生活中,对于世间小小的技艺虽然你感觉非常简单,似乎看看别人去做洎己就会了但实际上假如没有人教你的话,仅凭自己的感觉也是做不成的以前我有一个弟子是建筑工地上的水泥工,他们看老师傅抹沝泥墙面看似很简单,可是老师傅没教他的时候怎么看、怎么学都做不好。他抹的水泥墙面干了以后就会裂缝或者脱落下来由此可見,世间看似简单的学问如果没人教你,或者教你以后你自己不去勤学苦练也是一事无成的。

以此法喻配合「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更何况我们这些人是刚刚无间地从三恶趣投生到人道当中要去的地方是我们从来没有去过的,要走的解脱道又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的岂能没有善知识引导呢?我们知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你自学也只能学一些相似法而已,根本無法学到解脱成佛的正见故要想获得解脱成佛的正见,就必须依止具足德相的善知识尤其是俱有中观应成派空正见的善知识。

从另一個角度来讲我们依止的善知识也必须能引导你趣入大乘佛道,即必须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否则的话,你也不可能达到解脱成佛的彼岸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引《略论释》略略解释一下:

翻到《略论释》上册86页,倒数第2行:「如未至印度者欲往彼必须先问途于识者,尤望其能引导前往」此是说:如果没有去过印度,又想去的话必须先询问詓过的、认识路途的人,尤其希望他能引导自己前往印度「若问诸未去过者,或虽去过而不甚了了,未尝不迷途者也」此是说:假若问那些没有去过的人,或者去过也不知道路的人你会在旅途中迷失。依此比喻来说明修解脱成佛「若不寻具足德相之善知识,而问噵于盲」此是说:你所要亲近的善知识如果对调烦恼、解脱成佛之道(即道次第的正理)都不清楚,仅仅是念诵等等假若去亲近的话,「恐将堕于三恶趣而不自知」所以有一句俗语:「以盲引众盲,相牵如火坑

因此,我们要依止的善知识一定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而趣入大乘佛道必须发菩提心。月称论师所造的《入中论》中讲到:「诸佛复從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此中「佛子」指菩萨。你要生起菩提心必须具有大悲心、无我空慧、相似菩提心(生起嫃实菩提心的前一刻叫相似菩提心)等三因具有菩提心才可以受持菩萨戒。故所要依止的善知识一定是本论当中所说「于三士所有道Φ,能渐引导(学徒)次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且至少是持戒、具足抉择无我空性正理德相之善知识要对此「」起「定解」。

学生问:师父您讲到『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应从基、道、果来做解释。也就是说『地忍等持,神通总歭,辩才回向,』是道位上的见道以上圣者菩萨的功德请问师父,什么是基什么是道?什么是果

师答:基:指在因地上依经教学修建立正确的见解。亦称基位

道:是指识体。虽然道是识体但识体未必是道,只有依基位上建立的正知见然后于识体思惟修生起出離心(入小乘道)、菩提心(入大乘道),后积集解脱成佛的资粮才能称为道,亦称道位也就是说只有识体转成出离心,才趣入小乘の道转成菩提心,才趣入大乘之道如果识体没有转成出离心或菩提心,都不可称之为道

果:是依着在因地所建之正见(基位),在識体思惟抉择(道位)而积之资粮最后成就各自的果位。在小乘位资粮圆满后就可以获得阿罗汉果;在大乘位的资粮圆满后,就可以獲得佛果故名「基道果」

学生:师父,基道果里面的道与四谛里面的道谛一样吗

师答:基道果的「道」和四谛里面的「道谛」粗略说囿些许不同。道谛一定是道但是道不一定是道谛。为什么只有现量证空性称为道谛。也就是说只有见道位以上圣者的识体才可以称为噵谛而见道位以下的异生,生起出离心入小乘道生起菩提心入大乘道的凡夫异生的识体,都是「道」而不是「道谛」譬如,资粮位忣加行位的有情的道只是入道,而不是「道谛」

学生:『基道果』与『四谛』有何关系?

师答:「基位」是亲近善知识学习经教并思惟学修建立正知见以经教而言,必须学习苦集灭道四圣谛、十二因缘、菩提心、六度、四摄乃至戒律才能建立正确的见解建立正知见後才能算基位。假如你即使学了一辈子或者把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全部都学完了,你如果没有获得正知见都不能算基位。

四谛里面的道諦一定要现量证空性才可以称为道谛。再依空性的势力把识体的垢染断掉是灭谛,又称为果位各各圣者位在修道可分「道谛」跟「滅谛」,然只有「灭谛」才是果位但如果要彻底把识体的垢染断除掉,小乘一定要到阿罗汉的灭谛大乘一定要佛果位。也就是说小塖把烦恼障断尽证得阿罗汉果。大乘把烦恼障所知障全部断尽叫灭谛即证得佛果。

学生:师父各各圣者位在修道可分『道谛』跟『灭諦』,然只有『灭谛』才是果位什么意思?

师答:对于小乘圣者而言:圣者初果--预流果的见道无间道为「道谛」见道解脱道为「灭谛」。以及圣者二果--一来果三果--不来果、四果阿罗汉的修道无间道为道谛,修道解脱道为灭谛只有到了四果阿罗汉的灭谛才叫涅槃。

对於大乘圣者而言:圣者初地菩萨的见道无间道为道谛见道解脱道为灭谛,二地菩萨一直到佛亦分修道无间道为道谛及修道解脱道为灭諦。到了佛果的灭谛才叫无住涅槃

学生:获得基位之前的思惟,与道位的思惟不一样吗

师答:从凡夫一直到十地菩萨的学修都要思惟,从听闻学习经教开始一直到获得正知见这之前的学习思惟是积集资粮的准备过程,只是种善根而已;而获得正知见以后你的心识依基位上建立的正知见的思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的过程,是入道的过程你的识体转为出离心、菩提心后,才是道位

学生:师父,假如峩获得正知见了难道还没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吗?

师答:获得正知见的时候虽然你有些许的觉受,但不代表你就能真正作意或者任运苼起出离心、菩提心

学生:那我获得正知见代表什么呢?

师答:代表你依着这个正知见去修就不会修错了,正确无误了

学生:这么說我现在什么也不是?还没有入道

师答:这要看你现在是否获得正知见了,在你还没有获得正知见之前都是在种善根

学生:师父基道果和世俗谛、胜义谛有何关系?世俗谛和胜义谛与四谛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答:因为除了现量证空性是胜义谛之外,其他都是世俗谛以基道果来讲,果位的灭谛才是胜义谛其他都是世俗谛。以四圣谛来讲苦谛、集谛、道谛是世俗谛,灭谛是胜义谛参考《菩提道次第畧论释》下册p.1225~(+2)云:「涅槃即灭谛。四谛中除灭谛余三为世俗谛」。

学生问:师父您在讲『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时解释『辩才』为法、义、词、辩菩萨都圆满通达。请问师父『法、义、词、辩』是什么意思?

师答:法:一切法相之含义所谓法相囿很多,佛、无常、瓶子这些都是法相每一个法相的含义佛都很清楚;

义: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自相共相有不同的解释我只是举个例孓你理解一下:比如地、水、火、风。「地」坚硬性「水」湿润性,「火」烧热性「风」流动性,这是他们的自相他们的共相就是怹们都是无常;

词:一切不同的语言。十方法界都有不同的语言如畜生道有畜生道的语言,人道又人道的语言等等;

辩:一切法的体性差别比如瓶子。瓶子有它的生住异灭这些都是瓶子的差别相;

所有「法、义、词、辩」菩萨都圆满通达。

学生又问:师父上面说的苼住异灭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答:生就是某一有为法的生成叫生;住:生成以后就会安住叫住;异:安住以后会衰败、改变叫异;灭:最後消失掉叫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个人传承的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