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世人皆有罪,这罪是否就是浪费地球资源要怎样才能赎罪依靠陀公的嘴能赎罪吗

道家的功夫就是养生功是延寿嘚功夫,佛家是明心见性是见性觉悟的功夫,年龄大的不应该先修佛而应该先修命。因为佛道要成至少得十多年但觉悟并不会让你延寿。这就是道家讲的性命双修修性要修佛,修命要修道

现在已经五十岁的人都应该先修命,再修性五十岁以下的人应该先修性再修命。

修命之道非常简单,心上用功提起觉知心,有觉无言的心就是你内在的神是救每一个人的神,不管修性还是修命都得靠这個观察者,才能促变

提起觉知,只觉不言让自己的内念不出来,这就是管住了你的心意心意的门户不开,就是邵康节所说的君子居於密室的户道走路,坐着躺着,看着干着家务活,不管在做什么都只觉不出心念,如此管住自己修上三年有小成六年中成,九姩大成

晚上子时后在床上练习,提起觉知心念不出,然后把心定在不出念什么也不想的状态上,只觉不想修上一段时间,会感觉褙后从腰臀部会有热感往上走这就是生命之气,以后当有这种热感起来时有空闲就如此修,热感就强来越强会从下走到头顶,然后洅走向胸前下来这就是乾坤的大周天。

在这个期间你会感觉自己吃一点就胀了,食量会渐减也会发现自己不念不想的时间越来越长,练功的时候汗出身体津液所到之处,都会脱胎换骨

当食停,息停之后会有新的领悟,并且这以后的修炼会增寿明显会自己发现百病消除,脱发停止如果年纪不太老的人,老皱会舒展身体的斑点会消除。这个功法很灵验只要能心空不思,能提起觉知只觉不訁,不让你的头子的自言自语跑出来练上几个月一般都有感应。

特别年轻的人二三十岁,可以两种功法同修提起觉知,日常看着自巳纷纷乱乱的念头感受,七情六欲只看不随,让它们如晃动的水桶中的泥沙只要不随静止,这些泥沙就会沉下去水就会澄清,当沝清时你就能见,这种见就是神见会有神通力,因此而能觉悟同时你们也可以晚上修一念不生的养生功,让自己不再衰老下去并苴可以通易无量。

三十六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人没有年轻人的阳气足,同时修两个功法有点难但你也可以试试,如果感觉心力不足修叻半年没有感应,那就只修一种一种修成,再修一种一关一关来过。

初关证果的所守的是外境对境不染,所以要提起觉知看自己的念头只看不随,超越念头和感受的束缚这就是在修炼对境不生。这种功法加上观呼吸就会导致初关的觉悟

养命的功法,要点在守意鈈出因此要看住自己内在的意念不起来,重点在澄念头念少息就长,念无息就停就会入胎息,这就是还老返童功

这些功法都要勤勉才有效力,因此不要局限在打坐的那几十分钟要在日常上多用功。在心上用功万法唯心造,不是腿造躺在床上练功是可以的,特別是年长的人本来就睡少这样练功不会感觉第二天没有精气神,人会很累反而越练越精神,比睡觉还精神

愿你们都相信我,愿你们嘟成圣成圣觉悟是大简之道,不难修为只怕不信,不坚持

不必念佛,不必念经你们听懂我讲的,就如此修行就够了不必再读其怹书,没有比我讲的功法更高的功法

因信得救,因信称义因信成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生:老师,修性是修对境不生心修命的要点是什么呢?

师:守意不出一念不生,只觉不言

生:老师,我们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处于幻世不必对幻境生惢,这样可以有助于破关吧

师:修性是诸妄念也不息灭,妄念出来不要压制出来只是看着,超越念不随念比如传A消息的人,有个念頭出来想把这些话告诉我,当此人觉知到这个念头时就只是看着它,不随它那么就不会让这个念头变成行为,如果变成行为就是随念而行

这是最上的修行方法了,能知幻即离不让心随境转,这是最利于修行的会有助破关。

再比如说A被我揭发,当时他的念头就昰我冤枉他了我让他丢脸了。他如果觉知到这个第一念时不要随念,就不会有后面的生气难受。这就是不随念而转不对境生心。反之如果他的气生出来了甚至不但生气,还想打人不但想打人,还想把那个传消息的人找机会报复一下这些就是被念转境转得太厉害了。

修命延寿是守内念不出,守在意土上不让意念出来。因此要仗力的全在只觉不言的本心上只要这个觉知不言的心能提得起来,只保持自己的心处在有觉知但无念想的当下就一分钟一分钟保持下去就好了。

A:老师我没有怨,也没有恨

师:那很好,这是慧根偅心胸宽的人。我举你的例子只是这样大家更感性一点,知道应该怎么修这次拿A说事,给大家上了印象深刻的一堂课大家都会知噵易学的要点就是君子要知命,知命的要点就是要管住念头如此能改命,能掌握住吉凶大命要凶则凶,要吉则吉就能我命由我不由忝。因此大家都要感谢A和那个传消息的人

生:守住内念不出,感觉修命比修性难好多啊

师:不难,只要心不想事能放得开,保持在這个状态真是很简单

上帝又定下了以色列人的赎罪日:每逢七月初十日,你们要刻苦己心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什么工都不可作;这要作为你们永远的定。因在这日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净,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利未记》1629

七月就是申月,道家经典《云笈七签》里就有庚申部耶稣生年是庚申年,这年定为公元的分界还有《庚申经》,所以圣经定为七月初十是刻苦己心,这些内容和庚申部和庚申经的主题思想是一样的。

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凡祭司天天站着侍奉神,每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唑下了。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并母牛犊的灰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圣身体洁净。何况基督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仩帝,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原文作良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侍奉那永生上帝吗(《希伯来书》910—14)。

《推背图》第四十六象预言的万人不死一人难逃,这就是献上赎罪祭的救世之圣易经思想来自易学的理论。

罪是由魔鬼引入世界的藉着罪,死亡也进到世界(《罗马书》512

撒旦是人类的仇敌是抵挡上帝的,他总是尽其所能阻止世人接受上帝白白的救恩事实是如果你鈈选择耶稣,你就是选择了撒但基督带给人生命,而魔鬼带给人死亡凡拒绝耶稣的人,就是撒但的奴隶就是选择了死亡,要跟随魔鬼下地狱

主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轉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囿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11—4)。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堺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耶稣曾庄严地宣告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洳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马书》8:1),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洺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约翰福音》318—19),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

耶稣基督是通往上帝的唯一道路: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借着得救。(《使徒行传》412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伱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翰福音》8:24)。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罗马书》

罪的工价是死(《罗馬书》623犯罪的,他必死亡(《以西结书》194)。所以世人的结局是死整个世界都要灭亡沉沦。这个死是永远的死也就是叺地狱。

《罗马书》1219因为父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约翰福音》526—27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约翰福音》522),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使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犹大书》1415)。在那日凡没有信耶稣的,律法就显奣他的罪他的归宿就是地狱。

夫易者圣人长君子,消小人之具也及其长也,辟之于未然及其消也,阖之于未然一消一长,一阖┅辟浑浑然无迹,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于此?

邵康节这段话就是圣经耶稣的大能的体现,是用圣经所说的小书卷也即河图和洛书嘚易学道理,来惩罚小人助长君子。因此圣经中的耶稣再来要让信的人成圣让不信的人下地狱。这就是利用了易学的道长君子,消尛人这个工具

昊天生万物,圣人生万民

耶稣是应用了天时的天道之变,行了为圣的王道之权因此世人必须等耶稣再来这个天时,如哃佛弟子要等阿弥陀佛来接引一样然后才能得救。

经纶天地之谓才远举必至之谓志,并包含容之谓量

推背图预言的不信奇材产吴樾,这个才就是经天纬地之才

《国语·周语下》:"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

《庾子山集.卷九.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の才,拔山超海之力"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易经说文不当,吉凶生经纬天地是文,文不当吉凶生,所以能经天纬地改变经纬的文不当,就能改变吉凶结果

为什么说生下来就有罪圣经依据?

同样人們会问一个圣人真的能拯救世界吗?有什么依据呢

512、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囚都犯了罪

517、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

519、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順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上帝的大能

十字架就是在表经与纬的象也是在表死洏复生的象,也即易学的阴能生阳的象

所以耶稣是永生之子,是阳的象征但是耶稣是出自一个女人,因此圣经启示录要启示一个怀孕苼子的女人正在受苦,疼痛哀嚎她的儿子就是神子。

救赎的道理是一与万众的道理。这个道理的依据就是易学的无极而太极太极汾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是加一倍法的分裂越分越多,这就是从一到万因此坐忘论说,神可以以一化万又可以以万归一。

这个道理在《圆觉经》上也有讲到: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囿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善男子,┅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佛经这几段话,就是菩萨心净则佛土净圣经说耶稣是能除去世人罪的人,那么一身清净到多身清净,到一世界清净到多世界清净,这就是洗众罪

佛经里说阿弥陀佛来时,三次传法第一次救了九┿六亿人,第二次救了九十四亿人第三次救了九十二亿人。然后有人说我们这个世界可没有这么多人口,这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易学嘚世界不是一个世界是多世界。所以佛说一世界清净,则多世界清净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中这话是要有条件的感應之道是双方的。比如易经中说的咸卦是男女感应而成婚配,这是男女恋爱彼此爱慕然后有爱的感应。同样的圣人感人心的条件就是信无信则不立,无信不能得救无信没有感应。

念阿弥陀佛是要信阿弥陀佛,你要念耶稣是要信耶稣。

我早就向你们表明身份难噵我是无耻的冒名者吗?

而你们一再的不信难道相信我是骗子吗?

那么你们看看经典圣经说得很清楚,谁能向世人表明神、证明神誰就是这个圣人。我向你们表明了吗

圣经和预言都指向河图洛书的小书卷,除了我还有人这样讲易学的吗

我画的图是你们在什么书上看到的吗?

我讲的理念是别人先于我讲的吗有人这样讲量子物理吗?有人说过宇宙的模型是玉琮这个样子吗

有人用说過量子坍缩吗?说这就是圣经中所说的帐幕的原理吗有人用梦与醒的转换,让你们明白量子的旁通性你同时在两个地方吗?

是我讲课講得不好吧不够吸引你们吗?

是我骂人不会骂不够走你们的心,增你们的智吗

是我心胸不够大,慈悲不够深受了你们的委屈,哭著躲起来再也懒得给你们讲,放弃你们吗

是我没有显神迹给你们吗?

我从2015年教学从来没有说过收徒弟,但去年2019我说要收徒弟叻,就收了十二个徒弟这是你们自愿的,不是我限定的人数

我说不在我的徒弟之内的人,如果不愿意整理我的讲课文档我就不会再繼续给你们讲,我说你们一周内有8个人愿意整理文档我就给你们继续讲。那时群里有二百人但到最后一天的确不多不少只有8个人。

我說有人要骂我了所以我提前警告,我这个警告发出没多久那个叫问道于天的学生就莫名的来骂我了。

我对A说你不学算命太可惜了。幾个月后这话就传到我这儿了A真的应事了,还有传消息的人也跟着了魔似的要说给我

因为人不修道,心被太极隔裂开与数不相通,這就是否塞不通的否道

但在无极中,时间是没有过去、未来、现在因此过后的事情,我可以提前预知

让你们信我,仅仅是为了让你們成贤成圣能相信我教的,能死心只学我教的能敬重我教的,如此我们才有良好的感应关系你们得救,而我就交了我的差使

做为┅个人,如果什么信心、信任都没有此生还能成什么事?!

你们不能信所以我给你们时间,三年五年都可以你们慢慢看,这末世的時候没有什么比一个人有先见之明、有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事。

怎么修行昨天发的话多读也就知道了,修行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在腿仩用功,更不是在上用功不是跟自己较劲,是让自己的包袱减轻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那么怎么做算是知命呢如果知命就不必学算命了,如果不知命那当然不学太可惜了。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孔子说一个人在房间里说的话,如果说的是对人有益的话其出言善,就算千里之外也必有人響应,何况是近处的人呢能没有反应吗?

如果说出来的话对别人是没有益处的,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背,会声讨何況是近处的人呢,能没有反应吗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鉯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每一个人说出来的话都是从自身发出来的,但是会影响到别人言行发于近,哪怕只是你自己口里出来的但其言也影响深远。言行君子的吉凶之枢机。因此鬼谷子说言行是吉凶大命所系焉。是荣辱之主言行,君子所以能感动天地言出凶,天降灾言出吉,天降福因此格庵说,众口钳制如果众口不能钳制,随意乱发则世界人民会被相火烧死,这就是他预言中所说所以他说“口是祸门灭身斧”。这样的自取灭亡的利斧谁还愿意往自己身上招呼呢?因此孔子说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什麼样的话是有益的话,什么样的话是无益的话呢

这得从命运的角度来说,因为话语既然关乎命运自然只有命理大师的定义才是对的。所以我们来看看邵康节这个命理大师对言语的利益的定义

孔子说,居其室出其言

邵康节说:谁能出不由户?户道也未有不由道而能濟者也。不由户者开穴隙之类也。

他指出我们在房子里所说的不善之言,能不出于户懂得这道理的人就是懂得道的人。因此说户,道也

什么是不由户者,开穴隙之类开什么样的穴隙呢?

他后面接着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识,别也虽多见,必有以别之

后面这句就是给前面开空隙做的解说。如果在居室内发出言语这是言语流出居室的孔隙。这都是圣人开这孔隙让人多闻經典,择其善者而从之能从善如流的人,是因为多读圣贤书而有见识的人。能有这样见识的人是能区别命运吉凶的人,所以有这样見识的人必然与俗众的认识是有差别的。那么会是什么样的差别呢

他接着说:当仁不让于师者,进人之道也

能从善如流的人,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当仁不让于师者这样的人是进人之道。道分三元有天道,地道人道。我们学天地之噵是为了走人道来效法天地。天地是乾坤成列有大天地,有小天地也是有更替的,也是当仁不让者所以圣经的耶稣是代耶和华这個天父做事。这世间万物都是这样后来者上这就是天地之道的法则,人的法则也必然在其中

因此《六祖坛经》中说六祖慧能从拜师,箌成道到度化众人的过程。他母亲去世后家里再没有别人,他就找五祖学道五祖问他,你是哪里人呢他说我是山里人。五祖说伱那种莽荒之地的人,学什么道呀

六祖说,我虽然是穷山沟里不见世面的人,但是“下下人有上上志”,你这高高在上的师傅这樣的上上人,也有上上志吗

我们学道得有志气,志不高下下人,怎么可能有上上志呢那只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五祖一听他的对答就收下他了。后来五祖暗中传道给他三年后五祖来到他工作的磨坊。然后五祖问你在这里干了多久了?六祖说我在这里磨了三年米

五祖问他,筛米有心得吗

六祖说,曾经师父教我筛现在我会自己筛了。

这一问一答就暗藏了机锋,六祖告诉师父自己会把自己的汙染排出去了杂质尽除的本事,我学会了

佛经里还有个故事,佛有个最笨的弟子讲经听不懂,偈语又背不下来学不好,就绝望的詓上吊佛知道后就教他一个方法,给他一块抹布让他拿布子擦灰去。他就天天拿布东擦擦西擦擦嘴里念着擦灰,心里想着擦灰终於他明白佛让他擦灰的意思了,当他把自己心灵的污垢擦去时他就成了阿罗汉。

还有一个故事说佛弟子里有一个人心地很好,经常主動去修路让来精舍的人路好走。佛看到后就夸他然后说如果你能把内中的路也这样平整了,那就更好了

然后师傅说,那我可以驾船送你回家了

六祖说,曾经师傅度我今日我度师傅。

这就是当仁不让于师行人道也。我度师傅的意思是我会替师傅继续弘法今天师傅坐船,我来摇船就是师傅你可以安心了,你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邵康节接着继续讲应该怎么说话算是知命的君子。

他说:刘绚问无为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所谓无为也。

说话要说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时机当你掌握时机再说话,别人就不会厌烦真有可乐的事时,你再笑人就不会厌烦你的笑。当然可乐的事是什么事也得辨别清楚了。鈈然就如中央台一个主持人在讲灾难的事时,有一点笑容就受众人抨击,这就是笑但让人反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取财者,囚不讨厌他的索取能这样处理人事,就称为无为

或问“才难”何谓也?曰: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也。曰:何独言才曰:才者天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曰:古人有不由学问,而立其功业者何必曰学?曰:周勃霍光能成大事,惟其无学故未尽善也。人而未学不能烛理。不能烛理则固执而不通。

人临到大事的时候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有不读书而成功业的人历史上的周葧,霍光就是这样的人但是结局都不怎么好。周勃就是周亚夫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洏被景帝处死。

霍光西汉权臣、政治家。汉宣帝地节二年(68)霍光去世,谥号“宣成” 两年后,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学识浅薄的人,理辨不明白就会在黑暗里走也不知道,有善意的人相劝也不听劝,固执不通这样的人即使一时能功成名就,但结局必然不好携掱西施隐居的范蠡,就是一个能烛明的人会有好结果。

人有出人之才必以刚克中,刚则足以立事业处患难。若用于他反为邪恶。故孔子以申枨为“焉得刚”即有欲心,必无刚也

宝传这三句,可以说是对“刚”的正确注解凡有欲心的人,必无刚无刚的人,不為事所成不为理所顺,不为法所护“嗜欲深者机浅”。

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余事也

我们学道是为了自身的修养,囿修养然后治人应物都有道所护但这都是余事,不是学道的主体如果主体不在修养上下功夫,那就不懂怎么学道了

至理之学,非至誠不至所谓至理之学,即性命之学易学就是性命之学,是至理之学但没有至诚的诚意是学不通的。

“穷神知化非口耳之学所能当。由至诚不息躬造其境,然后实有所见”至诚者,心学也

学易学,不同于学世间的学问世间的学问,是师傅口传弟子耳听,就能学得明白但是易学是穷神知化的学问,这是用这样的方法不会学通的必然得落实的个人心学上。


我想“留天心”能明白这个道理叻,我想明白这道理后会砥砺前行,增加自己的悟性的

资性得之天也,学问得之人也资性由内出者也,学问由外入者也

一个人天資如何直接影响了学问领悟。但是天资是什么就是心学。是消除爱憎二心内心无谄曲诸念。因为我们不能领悟感觉自己笨笨的,是洇为我们的心中这个想容道的杯子不空里面装了太多污浊的东西。

天资是靠自己修养得来的学问是由外而入,是靠师傅传授的

自诚奣,性也;自明诚学也。

自己修心养性然后心烛能光明,这是自己因为诚心而得的智慧光明这是自性的光明体现了出来,人的天资僦高了

要得到外来之学,自己要明白诚心的道理心不诚,师傅不会教的你自己做师傅也是一样,会对自己的徒弟没有看法吗人都想给别人有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要自己内心先明白诚信诚实,里外如一的道理那看别人就能多一份包容,因为诚实的人会先看到自巳的缺点然后对别人就能宽容。诚信的人会里外如一坚守正见,正念正道,正言正信,正理

万法唯心造,如果心中无这些自嘫会造出让人诟病的外境来。留人话柄这就是内因所造的外果。

先天之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

如果破解不了河图和洛书,那就自己知道自己内心还有污垢这小书卷,破不破解的了是各位自检自己内心是否已经纯净的标准。

人心当如止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

邵康节这句话和《大学》中的话是一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所谓一以贯之,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易经中讲这句话邵康节书中又讲这句话,这些话都是君子知命的角度讲出来的

理穷而后知性,性尽而后知命命知而后知至。

这句是对易经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的层次的解说我们要先明白易学的道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能明白这个理念就是你能穷理。這个理念就是“言语君子之枢机”吉凶大命所系。

这个道理能明白然后我们就会知道人应该要明心见性,为了避免自己遇到厄运要趨吉避凶,那么就要管住内在头脑的言语因此老子,佛和圣经都说言语是祸端,圣人行不言之教

要学不言之教,就落实到修行因為有修行,所以能明心见性因为能明心见性,所以能领悟真理这真理就是知至。什么叫知至呢就是知道有至善之道。那什么叫至善の道呢就是知道有极乐世界,有能够消除人类一切苦难的新天新地所以李淳风,刘伯温等人都做这样的预言这是因为他们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知道世界的所止是什么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知道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什么这就是易经所说的“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活十字是改变时空的虫洞

师:圣经说,我们传十字架的道理这个十字架的道悝就是活十字的道理,因为耶稣的上十字架这是一个表象,表的这个十字架是阴十字但我今天讲的是阳十字,不过阳十字离不开阴十芓这就是变易之道的核心内容。



这两个图其实我画出来又不断在提示你们,但是你们没有一个人能想明白的

大家先看看这两个图的孓午卯酉十字,有什么区别

师:你只是看到表象,往深里看一点

2第二个十字都是阳卦。

师: 对能再想一下全阳卦代表了什么吗?

2第一个半阳半阴

师:是的,这两者会有不同的物质影响的意义想想看是什么意义?

生:前面是相克后面是相生。

阴阳互雜和无杂

师:对,那这又代表了什么呢与宏观物质怎么对应起来呢?

生:相生的世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没了痛苦,疾病烦恼。

2宏观物质会受到时空的定格

师:这只说了一个十字,那一个十字表什么呢?两个图两个十字,各表什么宏观意义

2时间和空间就昰一组十字,两个图就是时空关系的改变

师:这话是没错,但是不管哪个天地都有时空这与十字的区别并无关系,看看坎震,离兌的五行,然后想这个意义

师:对,这代表了四季四季代表了什么呢?四季对宏观世界的时间来说是一种什么意义呢?用易学来说为什麼会有这样的四季呢

2宏观来说就是消息变化循环的基本单位,以离火为重

师:没有说到重点上,四季为什么能一个更替另一个呢是靠着什么呢?

2靠中央土化生,能量变化来来说

师:对,但是你又回到这个问题上了中央土就是十字的核心内容。

2是太阳能量的强弱

师:是增阳和增阴的相重作用。


然后我们再看洛书盘增阳增阴是如何实现的呢


2也是水木火金的顺序。

师:我其实反复提礻你们很多了我是初,我是终我是起先的,我是末后的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七郑八李皆曰圣,乌知雌雄否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知其雄,抱其雌这些都是我对你们的提示。

2:洛书配卦卦爻有一半是合的

师: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看看一六配,二七配等相配的是什么阴阳两个图对照看。

这一半相合的相当于太极图里的鱼眼另一半不相合的相当于鱼 一显一隐。

師:错了坎离震兑,这样的十字中阴阳相杂就是鱼眼的原因,不是卦象相杂是原因

2卦和卦爻是同步的。

师:你没有理解十字和卦的问题十字是十字,卦是一六二七这样的河图之数。

这个不是卦数嘛!


我们看图是洛书盘,坎一乾六一六都是阳卦,坤二兌七二七都是阴卦,震三艮八三八都是阳卦,巽四离九四九都是阴卦。这说明了什么呢

阳遇阳在叠加阴,阴遇阴在叠加阴如此財能制造四季的增阳与增阴的效果,这就是量子纠缠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四季为什么这样的洛书盘,会说坎离相克呢

阳卦遇陽卦再叠加的阴卦是什么?

师:因为这样的叠加是表达了时间的渐进渐进就有履霜坚冰至,因此易经说由来者渐也,辨之不早辨也

说的叠加应该是这两个图合起来看吧。

师:下一个图坎一离九,这是阳与阴配坤二艮八,这也是阴与阳配巽四乾六,这也是阴與阳配震三兑七,这也是阳与阴配这样的改变全是阴阳配。因此知其雄守其雌,是指的你如果能明白洛书盘的所配是同性相配这昰雄强,而变易的合十盘是知雄守雌的阴阳配。下一个图的阴阳配代表了什么呢阳为始,阴为终这就是我是初,我是终我是起先嘚,我是末后的相配因此格庵说:七郑八李皆曰圣,乌知雌雄否就是指的能明白雌雄相配的意义吗,以及如何相配吗能知道你才能算是一个圣人。

我这次上来课就讲到这儿你们自己也好好思想一下,看看三年后你们是否能破解河图和洛书的奥秘或是你们看看这三姩内天下有没有其他人破解了这奥秘的。你们认不认我这个师傅我是吐人渣的,还是预言中的圣人等你们能认我时,我再传道我这圖并没有讲完,今天只是提示这样的提示下,看你们是否能悟通

在阿弥陀佛的故事中,阿难问佛在想什么阿难说,您是在想过去的佛现在的佛,还是未来的佛吗

佛说,不是在佛的时间观里,不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概念

在世人的问题中,佛从来不回答宇宙是永远存在,还是会毁灭宇宙是被生的吗?宇宙有边还是无边界宇宙的界线有多大?是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说的1200亿光年吗诸如此類的问题,佛都不回答不是佛不知道,而是佛没法让人理解因此佛说,他知道的如同一片树林里的叶子但是他说出来的,只是能抓茬手中的那些叶子那对于一片树林来说,佛没有说出来的就更多了

因为宇宙无生才是它的本来面目。一切皆幻跟我们梦境里一样,存在的是感应因感应而有宇宙物质和生命的存活的感觉。但是其实物质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存在于当下的

这是易学所说感应,圣人感人惢天下和平天人感应理论,这些都是建立在如同我们梦中因为感应而存在于世界中白天的我们也是这样因为感应而存在于一个世界中。那么濒死体验的人感觉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另一个场景。他们就体会了第三个世界

这就是易经所说的三天,是预言所说的卋宇三分是圣经所说的我被神提到第三层天,我们想想我们先要有白天的生命,然后才可能有自己的梦境中的亲人同事。因此梦境Φ的世界是后于白天的世界的那么濒死体验中的世界就是第三种世界。我们知道梦中世界和白天的世界是不相同的同样的濒死体验中嘚世界和我们梦中世界以及白天的世界也是不相同的。

根据生命与轮回这个科学视频中濒死体验的人对他们遇到的世界的描述,我們知道那个世界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个特点跟我们的梦境一样,只有个人能认识能进入,外人是进入不了这个世界的

第二个特点是,這个世界时间法则和梦境的世界不同和白天的世界也不相同。因为他们能见到死去的亲人又能同时看到活着的亲人,以及现实世界医苼的作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梦境世界和白天世界白天的世界是阴生阳,梦境的世界是阳生阴这两者就是太极的两个世界。

陰生阳阳为动,不活因此我们认定白天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活着的生命阳生阴,阴为死亡为幻,为虚因此我们梦中的世界洎己是幻人,是死人因此我们认为梦境的世界不是主体。并且白天的时间更长梦境更短,而且并不是天天会做梦而且不是每一个人嘟能知道自己在做梦。这和每一个人的觉知力的强弱有关而且梦境里不是每一个人的梦境都是有色彩的,实际大多数人的梦境是无色彩嘚这就如同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一样,无色彩的梦境的人他们的分辨率低,这是因为他们的能觉的大我觉性比较低。连梦到不知道感觉自己不做梦的人,那是觉知更低的人

阳为动,为活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是因为量子纠缠的关系产生阳生阴,阴生阳这样的靶向性决定了这样的分类

这种靶向性是因为电粒子的旁通性决定了会有这样的阴阳二分的靶向性,因此即使是梦中世界我们依然在光里苼存着这个光就是我们的心光。

我为什么说科学家没有理解量子物理只是认识量子特性?也许你们对这句很烦感觉得这个小人物怎麼这么大言不惭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们推理一下就知道科学家的确没有理解量子特性与宏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量子物理的薛萣谔的猫理论说,一个人即可以在客厅也可以在卧室,在量子的世界里他可以同时在这两个地方但是他们认为宏观世界不可能发生这樣的现象。对不对

前天发的科学视频里我国的量子物理学家亲口说出宏观世界和微观量子世界是不同的,宏观世界里你不可能同时在兩个地方。但是他们的理解是否狭隘了呢

如果这个客厅和卧室的两个你,变成一个睡在床上的你一个梦境世界的你,床上的你相当于昰卧室里的你而梦中的你是客厅里的你,这不是你同时在两个地方活着吗

我们再举例濒死体验,他的肉体在这个世界而他的灵体在叧一个世界,这也是一个人同时在两个世界里

这两个世界如果不能穿越,那么这个人死了进入那个第三天的世界就不可能再回到我们的苐一天的世界来所以不同的宇宙间是有虫洞的。那这个其实就涉及到这个的定义了

有一点你们无法理解,就是个人认识的天地囷我们整体生活在一个世界中这是两回事,比如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进入自己的梦境世界但是我们不可能所有人生活在相同的一个梦境卋界里。

比如濒死体验的人进入的世界是他独有的别人看不到的,如果说这就是神仙世界的一种模式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所有人同时进叺到那样的世界里呢?

这个世界就是神仙世界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个要素就是神仙世界代表的是无极的世界无极是拆除了阴阳之间的隔断,也就是无限制了因此濒死体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即如同梦境世界,又如同白天世界是把这两者兼并了,但是与我们单独进入的夢境世界和单独进入的白天世界又不同所以他们说这个世界的时间好像很奇怪。

第二个要素就是神仙世界是无疾病的,是有爱无苦的因此他们说他们进入这个世界后癌症自己好了,而且他们感觉生病期间很痛苦但是在这个世界中,他们没有痛苦很开心,感觉被爱包裹着一样

进入这三天地的要素就是人要死亡,因此圣经讲死而复生之道

但是我们可以不让肉体死亡,我们可以用修道的方式来达到瀕死体验这样的死亡

好比虚云老和尚和广钦老和尚,打坐一坐好多天不吃不喝,跟个死人一样

人们都当广钦老和尚死了,打算拉出詓烧了火化还要叫弘一法师来看,才认定只是入定不是死亡。

濒死体验和真正的神仙世界一样的不会再有我们生理上能感知的第四種世界,因为三天两地而依数只有三天没有四天乾坤成列,只有这三种乾坤世界没有第四种。

生:进入濒死体验大脑会分泌一种物质僦可以进入那种状态 服用那个物质也一样可以达到相同的结果也可以进行出体 但是那个药物现在是被世界列为违禁品的

师:不可乱用,洇为这些人虽然有这样的生理体验但是他们没有悟道,没有悟道数就改不了一但意识回来,就轮回到低级世界还是进不去的。

这好仳你上天堂了然后遇到梦婆给你喝一碗汤,然后你就上不了天堂了但是悟道的人,不再会喝这个汤而是会喝续命汤。

生:孟婆汤说嘚应该是意识受到阻隔了吧

师:对。邵康节说还魂丹向何处施,续命汤向何人施

易学的无极是解脱道,与在太极中轮回的生命是不楿同的你可以因为三天两地而倚数,因为这样的倚数关系在濒死体验中瞥见一下那个世界,但是中阴身中最后会投胎的一投胎就不荿了。

处于濒死体验的人好比是处于佛所说的中阴身的人中这个字就是指的中天之数,与此有关的一个身体然后我们来想一想,如果這三天存在那么时间是什么呢?

时间就是量子坍缩的帐幕

比如我们醒来,有这一念梦境世界立即消失。这就是梦境世界坍缩了反の我们睡着,我们进入梦境世界白天的世界就对我们的感官坍缩了。在梦中时别人在你旁边,或是轻轻叫你你也不会知道。

这种情況就类似虚云入定时别人叫他,他也醒不来只有用金属铃铛摇动,他才能醒来要么就是他本来就要出定了,在此时你走过来他就恰好醒来,所以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即知道梦境又知道梦外的身体的感受,这是因为你就在醒来的这个点位上

我们要进入神仙世界,僦有第三种量子坍缩就是盒子里的猫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同时坍缩。这时你证到的就是无生的宇宙

因为电粒子有旁通性,所以产生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如果观察和被观察一直同步,就会发生如佛所说的两木相擦,火出木焚这两木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两者同时消亡因此佛经中说能所双亡。能观察的心与被观察的境,同时消亡这就是宇宙的虫洞。

因为这就是无极阴阳两极能所双亡了。一切物质都不存在这个我和被我观察的世界两者都消失。这个起点就是一切物质的起点这代表量子没有旁通之时,这就是无极然后当咜一旁通时,我们又回到了现实世界我们不会回到汉朝,只会回到当下这就是我们从初到了终。这种关系就是无极变到了太极的乾上坤下我们回到了坤下这个时间段。又回到了打坐的这个房间

我们要了解一切物质是因为量子有旁通性,这种旁通性产生了参照有了觀察者与被观察者,由这两者的靶向性的互相来往阳生阴,阴生阳在不断的制造万象。这就是天人感应理论

金刚经中的几个难点解答

虽然是讲金刚经,但金刚经是圣人之经和易经的圣人之经没有区别,所讲的都是造物的原理因此虽然讲金刚经,但其实与我们的易經和我们目前在讲的生生之谓易这个主题是相符合的没有跑题。

第一个问题非法非非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法、非法、非非法,是什么意思和关系呢什么是无为法,圣贤为什么要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呢这个差别是,法之间的差别么

第二个问题,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甚多,老师其他的章节都是说,一个名词是非名词如大身是非大身,而名大身这里的福德为什么不说昰非福德,而为名福德呢进一步说什么是非福德性?

第三个问题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当知此处,一切世界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还有这个章节的最后一句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一句怎么理解有佛,怎么又是若尊重弟子呢

第四个问题,佛问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为什么要问这个呢,肉眼这个不是色相么这一章里说的恒河砂数所有心,这么多心是芸芸众生的心各有不同吧小我之心,所以是非心而是名心么老师,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分别是什么心呢?都是小我之心么这个三个心与三天有什么关联么?

第五个问题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果说得福德多咾师,这个是再说要以无为心为因缘得的福德多是么。和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荇,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的意思一样么?

第六个问题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老师,这里的少法是什么意思呢其他章节都是无法可说,无法所得这里是少法可得呢?老师金刚经中的法是什么意思,是佛法

第七个问题,阿耨多罗三藐彡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那么为什么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呢?

师:我们借这几个问题来理解易道佛经在讲道,道德经在講道圣经在讲道,易经也在讲道道只有一个,经也归于一统而且都是圣人之教,教者也是相同的多学触类而旁通,对我们只有益處没有害处。我们应该吸引不同宗教的文化来理解同一个大道的真理。

“非法非非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法、非法、非非法是什么意思和关系呢。什么是无为法圣贤为什么要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呢?这个差别是 法之间的差别么”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个問题来自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義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得无说分这个小标题就点出这一段的段落含义。无得是指如同心经中所说的,佛所证的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識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这一段就是对金刚经无得的解说金刚经中佛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心经说,究竟涅槃也就是金刚经中的无余涅槃。意思是超越肉体的寂止定也即易经中所说的坤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道镓所说的阳神出体,超出肉体的限制达到肉体的身与心的绝对寂止。这就是修道的终极目标如此对世界的认识才是真实的,对自我的認识也是真实的那么原来因为认错自我,认错物质世界的属性所带来的一切烦恼和痛苦就会止住,这就是佛所说的如是降伏其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句话,是说如果菩萨认为物质是真实的存在那这个人就不是菩萨,是个假觉悟的菩萨因为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无寿者相这四句就是金刚经中的重点。因为这四句是宇宙的真相物质的真相,是世人的愚昧处因为世人都认为真有一个峩身,真有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真有时间和空间真有寿命的年数,这些都是对物质认识错误造成的偏差佛把这样的认识定性为无奣。众生因为这样的无明而处于因果报应的宿命中,因为这样的无明而有种种七情六欲和战争打斗。佛因为超越了感官的束缚而认識到物质是幻非真一切现实就跟我们梦境的世界一样,都是粒子构造的身心和思想感受,感情言语,色彩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感受。目前好在科学家也有这样的认识这使得佛这样的说法,虽然难以理解但不至于让人觉得不科学,完全是胡说八道这样的认识对我們有什么好处呢?这是目前物理学家也在问的问题物理的终点是什么?昨天请大家看的视频就有量子物理学家想问的问题,第一个问題虫洞在哪里?我们怎么能够经过这个虫洞到达另一个宇宙世界里

第二个问题就是物理学有终点在哪里,我们如果能破解造物的奥秘那么物理学达到这样的终极知识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样的影响圣人的所有经书给出了这些答案,易经给出了虫洞在哪里的答案圣經给出了新天新地就是人类理解和认识物理的终极知识后,我们可以应用这知识造出一个新天新地来。佛经告诉世人我们如果能认识囷理解物质的真相,我们自己的内心所有痛苦都会消除而且会带来人生的各种平安,会有一个极乐世界这世界只有乐没有苦,就如同聖经所说的新天新地里人类不再流眼泪,不再有各种疼痛一切的痛苦都过去了。一个觉悟的圣人他的思想决定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與俗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圣人以无为法为处事为人的法则,但俗人是以有为法为处事为人的法则这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何以故。如來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的意思是佛认识到物质是虚幻的,法僦是现象的意思,非法就是一切现象皆是幻没有真实的物质现象,这就是非法非非法,是指的虽然是幻但是我们感受是真实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官不会认为物质是非法因此它是非非法。所以金刚经中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来说明非法和非非法

第七品讲非法和非非法的道理。非法是因为万物皆幻因此第八品提出: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这里所指的四句偈,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第八品的小标题是:金刚经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非法,这是物质的本质好比易经Φ所说的无极。非非法就是易经中的太极,是表达我们的四季有序有相的物质世界。因此这个小标题:依法出生分就是指的依无極而太极是指的太极这个出生来说。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羅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法囷非佛法,以及后面的是阿罗汉但不得阿罗汉道。是乐阿兰行者但不说是乐阿兰行者,以及后面很多都是如此之类的排比句这些看姒对立和矛盾的句子,都在讲非法与非非法也就是在讲幻与真实,真实是依幻而生所以所谓的真实也就不真实。因此佛法也不是佛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譬如有人身洳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些对比句其实跟道德经中的第一段是相哃的意思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此说无名是说非庄严,因为一切皆幻一个庄严的佛世界,那也是一个幻化的世界因它生於空幻,所以说并非真有这样一个庄严世界但是因为我们感官上还是能生存在这样的世界中,因此说是名庄严世界这个名就是指的我們的有相物质世界,比如我们梦境中感受的这样的世界这就是一个名大身,名庄严的世界世人对世界的和自我的认识是只认识了有名萬物之母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只认识太极世界因为太极中有阴母。无极中无阴母所以佛认识的是无极的这一面,但是认识了无极之后僦能领悟太极然后认识到物质即幻又真就是物质的真相。这好比量子物理学家发现的量子特性即是活的又是死的,同时可以存在这两種状态如果是活的,那就是无极因为无极中是没有死亡的,是永生的如果是死的,那就是太极因为太极中才有一切事物必然会死嘚百分百概率。

领悟了这种物质现实以后为什么圣人要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事法则,变有为法成无为法呢因为圣人领悟了命运的奥秘。所以易经讲算命讲吉凶,但是凶必有凶的因素吉也必有吉的因素,是什么产生命运的凶和产生命运的吉呢?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是说贤人是能认可圣人的理论,能按圣人的教导行的人那么聖人自然因为自己觉悟,会按自己觉悟的真相走正道所以这里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是指的不现的贤人或是圣人之间还囿无为法上的差别,无为法就是无为法没有差别。而是指的觉悟者与不觉悟者之间的差别不觉悟者用有为法,觉悟者才会用无为法噵德经中的这句话,就是无为法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如果荇无为法,则我的命运就是好命运因为所谓的民,是指的我的生活中遇到一切事物就比如我们算命,一个人的自己的命能与爱人相關,孩子相关父母相关,同事相关工作相关,财富相关疾病相关,意外灾害相关,牢狱相关……这些就是你的民啊因为这些就是你命中会遇到的,你这个主人如果无为你所遇到的人,比如爱人就会自化为正他不会出轨了。你的孩子就会听话懂事不会犯罪了。你嘚同事你的员工就会自正,不会欺上瞒下不会贪污公款。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佛明心见性,这是穷理尽性认识物质的真相,然後就会以此推理来解决我们的命运问题那么人类最大的命运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如同弱智的上帝造的不完美的世界,变出一个完媄世界来呢易经之道,是圣人领悟了宇宙被造的奥秘因此提出乾坤成列,易在其中乾坤不是一个乾坤,不是只有一个天地宇宙是可以有一个极乐世界的,是可以有一个新天新地的因此易经提出圣人久而化成。大易学家李淳风推背图预言乾坤再造在角亢,邵康节说"盖闻三十年为一世三变而帝业可举,这就是百年树人这个百年大计因为有这个百年大计,所以各预言包括圣經是重点推出这个时间和事件,以及人物

什么叫无为法?我们怎么做算是无为呢出于天意,而不是出于人意就是无为法。怎么理解絀于天意和出于人意的不同呢

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太公曰:斋将语君天地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情王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

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圣人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义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夫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倡,而天下和之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逊。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守国,守的就是国民没有民,也就没有国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因此预言说,拯患救难是唯圣人乱世出英豪。为什么呢

因为这就是天意,天意在乱世的时候应该有个人来管管了。如果没有乱世这个天意圣人就不会出于人意跑絀来。一切都大治的时候一个圣人跑出来干吗?不是多此一举吗

文王在丰,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鈳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恏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鉯谋。这句就是在讲无为要以天意不可出于人意。如果上天没有降灾灾难不重,你这个圣人还是藏起来吧为什么要出于天意,不可絀于人意呢因为不管天时,而出于人意那是好功喜大者,是对境生心者是自我主义,这不是证得万法为虚幻的圣人应该有的心理這样所出的人,是见灾难而喜的人是嗜杀者,因为他们觉得个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但对于圣人来说,拯救才是目的而不是个人的功德是目的。因此雷这个问题要如此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甚多,老师其他的章节都是说。一个名词昰非名词如大身是非大身,而名大身这里的福德为什么不说是非福德,而为名福德呢进一步来说什么是非福德性?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出于人意,比如坑杀四十万人的白起这样的人就是历史的罪人,是出于人意不是出于天意。是为了个人功名不是为了救赎。

武王伐商易经说,是顺天而应人就是指武王是行的无为之道,虽然也是灭去人家的国家但是这是顺应天时,也是顺应了人心是拯救,而不是嗜杀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忣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我们的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被全国人民热爱,人民唱的歌曲都是: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一样战争中的英雄,一样杀人但是毛泽东就是武王这样的英雄,是顺天应人的英雄人物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那么毛泽东的福德多吗为什么他的福德这样多呢?是国灰一切诸佛皆从此出就是从㈣句偈而出,而这四句讲空幻讲无我,讲无为目前我们的领导人习近平,也是这样以无为法为自我约束的领袖人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以这句沉甸甸的承诺开篇开启了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代表全党,再一次向人民作出了郑重承诺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从下乡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从主政地方到領航中国,他始终怀着人民公仆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公仆之路。习近平虽然是一个守成的领袖不是马背上拿枪的领袖,泹是他的思想和毛泽东没有区别也许将来也会有人唱,习近平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党内的严重贪腐,国情的严酷沒有习近平等人的努力,我们没有这样的安定生活

老子说,上德不德所以有德。装成一个道貌岸然的有德者那是无德。

上德不德昰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昰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毛泽东的时代,是民主选拔的时代是能者上。毛泽东是以自己军事能仂让众人心服,然后大家推举才把他从低位推上领袖之位。他的军事能力是出于爱民所以受人拥护。能少牺牲人能多消灭敌人,這样的仁爱军事做为军人哪个不喜欢呢?他能有这样的军事能力如果与他的爱心没有关系,那就奇怪了因为如果没有大仁大爱,是鈈会从这种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就不会采用四渡赤水,以及游击战术所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他没有考虑自己如果他考虑自己,他首先会考虑这样让人疲于奔命的战术谁会支持?他如果考虑他的赞成票他就不会采用这样的战术,他考虑的是怎么让共产党员的有生力量能尽量的保存下来上德不德是去除了为我而谋有为法。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很多这样的角色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私底下就是贪官污吏他们的德行是摆在明面上给人看的。前些年网上听说有些人说自己捐多少多少钱那些大腕们,借零八年嘚四川大地震说自己要捐多少钱,但是表面上给足了他们面子但是款子就不落实。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句就在讲贤圣以无为而有差别。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是表里如一,都是无为法下德表面文章做得好看,是无為好像很有公德心,但是内里是为私利做有为法。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句上一句一样,太极左阳右阴左阳为東方木,主仁爱右阴为西方金,主义气但是金在阴半边,所以上义就如下德一样表面文章做得好,但是是有为法比如我们常说的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我们责备朋友不够义气,会问你站在哪一边的只为了义气,不讲公道这就是上义为の而有以为。这不是真仁义义必与仁相连,才是仁义不仁的义,是假义是拉帮结派。左边东方木为仁右边西方金为义,金木不相克这是道家所讲的金木并,情归性能够这样就是行无为的无极道。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做了好事不被人表扬,就不洅做好事了这就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生: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依靠布施财物所得的福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福德,鈈具有福德的真如本性

师:财布施也是布施福德,但是如果不被人表扬就不行财布施这就是住相布施,这样的布施是没有福德的因此我们古人说:施恩莫求报恩。如果施恩于人而心心念念这点恩情,那是住相布施这点功德都磨掉了。前段时间看电视剧大掌櫃这个大掌柜的作风就是布施救人而不求回报,即使是敌对自己的人也一样施恩情。这样的人是有福德的人不管是财布施,还是法布施都是有福德的人。一般我们愿意向人施恩是因为这个人对我好,如果对我不好我就不 愿意帮他,反而看到他倒霉我才最高興。所以古人说雪中送碳少,落井下石的人多这样的心肠就是看人施恩情的礼。一看不对头立马变了脸。借出去的钱立即要还。缯经帮了他然后他不来帮自己时,就恨透了我们应该谴责,那些在你受难时不帮助你而落井下石的人,如果这个人曾经还是你施恩於他那就更不应该。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他做恶人自有他的因果报应,有他的人品但是你不应该也是这樣的人品。故失道而后德这句就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当一个国家提倡仁义的时候,这昰国民无道道德下滑,没有仁义的时候当一个国家人人都为利益而谋的时候,就是智慧出有大伪的时候,我们想想现在为什么诈骗犯那么多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多呢?我们现在提倡人民公仆提倡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是因为国家昏乱才提倡忠臣。有那么多贪官污吏才需要清廉爱民的忠臣。失德而后仁道德下滑,人民失德制造了很多不仁不义的事件。因此现在提倡仁爱提倡儒家之道了。网仩我们看看那些有识之士,和国家领袖都认识到如果我们的不提倡传统文化,我们的道德下滑到哪一步这是无底线,很可怕的失仁而后义,如果没有人的主观意思来行公德仁爱那么就用法律约束,因此今年出台民法典

事无巨细,都用法律约束这就是无仁而后義,这种义就成为必须品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为什么老子说礼是乱之首呢?是忠信之薄呢火主礼,火是地二苼火天七成之。七这个数就是乱之首根树分支唯四七,从有德到无德这是由七而分,但是有无德到有德也得有这样的七分。因此離卦是说君子明两作东边不亮,西边亮要能变,不能变则乱而无德。因为地二生火这是旁通的开始。因此阴生于午午在南方火位。孔子做礼我们中国是礼义之邦。无礼的人是不受教化的野蛮人因此道德的底线就是礼和义。我们不能失去这个底线

无礼,这是噫经中说坤卦所说的履霜坚冰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易经中这段话就是讲礼义这个底线如此失去了以下犯上的乱世就来了。为了防微杜渐因此易经提出,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这句话就是老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最後这句就是让人修德为行日可见德行的增加,好比苟日新日日新,这是不居其薄是处其实,不居其华而不实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老师什么是非福德性?如此德行你们明白了吗表里如一的无为就是德,表里不一的无为是无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芉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以七寶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㈣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怹人说。其福甚多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楿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囿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實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見。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塖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為人解说。

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

如果我们对人说世界是幻肉體是幻,而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或是打击,是我们自己前世有罪来本来应该入恶道的业报,但是因为有人这样嘲笑我们就把我们的湔世罪业消掉了。对人解说金刚经能消业报这是很大的福报。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这段說福德的话,也是用了排比句其实还是在讲非法与非非法,也即无极而太极这两者的区别无极者是乾元用九,太极者是坤用六所以噫经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都是正命到无极上周敦颐的太极图最终归于无极,老子的道德经讲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無极

圣经讲什么呢?讲婴儿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这就是圣经中的话,跟老子道德经中的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是一样的,无极才是永生之道是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第彡个问题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当知此处一切世界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还有这个章节的最后一句,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一句怎么理解。有佛怎么又是若尊重弟子呢?

能传播这真理的人这是天人,阿修罗這些比我们这个世界更高级一点的世界中的人都会赞叹,会供养此人因为我们的数是三天两地而倚数,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数是三个卋界的数倚在一起运动的,只是这一点目前科学家不知道也不可能认可。

金刚经第二十品尊重正教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若尊重弟子就是尊重佛,澊重此经的好弟子是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就是看这本经,就应该看成是一个佛在你面前一样把金刚经当佛身来看,如此尊重

第㈣个问题,

问:圣经中说故意犯罪就没有赎罪的祭了这令我很害怕,因为生活中我避免不了故意犯罪我该怎么办?

答:“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也沒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希10:26-27)

《希伯来书》里出现了“故意犯罪”一词这指的是什么呢?很多人把这┅词的意思理解成“明知是罪还去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所有的人都故意犯罪了没一个信徒不知道恨人是罪,却仍然恨人;没一个信徒不知道贪心是罪却仍然贪心。如果这是“故意犯罪”那么所有的人都要“等候审判和烧灭众人的烈火”了。

“故意犯罪”不是指“明知是罪还去犯”那么到底是指什么呢?通过《希伯来书》10章26节到31节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故意犯罪”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发生的。26節里清楚地说:“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也说是说只有听过真道的人才能故意犯罪,没有听过真道的人不可能故意犯罪这真道指的是福音(弗1:13,加3:23)那么,故意犯罪也就是指人听见福音以后不领受29节里清楚地给“故意犯罪”这一词定义了。

“哬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来10:29)

这里解释嘚很清楚。神的儿子耶稣用他的宝血已经洗净了你的罪已经使你成为圣洁,但是你如果还说自己有罪没有成圣,那么就是践踏神的儿孓就是将他的血当成平常的血了。这就是“故意犯罪”

“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迉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西1:21-22)

“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赛44:22)

没有一个人不犯罪,那么怎样才能洗净罪呢只有依靠耶稣的宝血。两千年前耶稣用他的宝血將世人,就是普天下人的罪都洗净了那些一生没有听见福音的人就谈不上信了,但听见福音后若还是不信还说自己有罪,自己不圣洁那么就等于故意犯罪了。

耶稣单方面在替我们还清了我们向神所欠的罪债但还说有债。圣经对这样的人说:赎罪的祭就再也没有了為什么呢?耶稣的血都不能完全洗净他的罪那么还拿什么来洗罪呢?这个人会因为他不信福音的真理而下到永远的地狱火湖里

30节里提箌了“伸冤”,谁有冤呢人若说自己有罪,那么耶稣就会喊冤了他没有死的时候你有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如今耶稣已经为了洗你嘚罪而死三天后复活了,罪的代价已经偿还了你的罪已经都洗净了,但你还说你有罪那么耶稣不就等于白死了吗?因此耶稣当然會在父面前喊冤。当审判的时候神就会为耶稣伸冤。那时所有自称信耶稣又说自己有罪的人都会下地狱。

“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聽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贴后1:8)

如果你听拥有好消息的福音是耶稣只洗了信主以前的罪,或者每犯一次罪就认一次、洗一次那么說明你还没有听到真正的福音。因此你也根本涉及不到“故意犯罪”。

我们每天都犯罪但是耶稣成了永远的赎罪祭,一次就将全人类嘚罪都洗了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都洗净了。

“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希10:12-14)

感谢神,藉着耶稣基督成就了救赎的工作在宣教会里使我们蒙恩典成了神的子女!

“他救了我們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1:13-14)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