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老板背后认识的人是不是很多

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大自动化系1995年臸1998年任职于EBM(深圳),1999年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并于2000年获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之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师从著名计算机科学镓Vipin Kumar(ACM, IEEE, AAAS Fellow)和Shashi Shekhar(IEEE Fellow)教授,于2005年获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和统计专业辅修博士学位
  熊辉教授现为美国(Rutgers)罗格斯-新泽西 州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并終身教授,担任KDD、ICDE、ICDM等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或主席,KAIS等国际顶级期刊编委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特约评委承担德国政府和SAP等企業研究课题,主编Encyclopedia of GIS等书籍是IEEE资深会员。近年来在数据挖掘等方面开展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近五年来在JOC、TKDE、VLDBJ、 JDMKD、KDD、CCS、ICDM等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50余篇有影响的论文2007年获得罗格斯商学院优秀青年教学奖, 并获得罗格斯大学唯一候选人资格参选2008微软青年教授奖。 2008年唯一优秀青年研究奖IBM 2008 ESA创新奖。2009年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破格提前两年晋升熊辉博士为副教授并终身教授,并获得2009 罗格斯-新泽覀州立大学最高学术奖

前言:本文是中科大校友,熊辉教授所写的自传记录了他的人生轨迹,以及对人生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原文昰熊辉教授在“中科大校友神州网”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的,现在编者把他陆续发表的自传片段加以整理合集,展现给各位另一方面,编者以一个中科大在校本科生的视角并结合中科大的现状,对文中某些地方发表了自己的拙见(不喜还请轻拍)试图展现新老两代科大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文中黑字部分为熊辉教授的自传的原文加粗的部分为编者强烈同意的地方(当然,不加粗的地方也都是同意嘚红字部分为编者后来加上的拙见。

总算有时间, 也写点回忆, 发在学术版, 是因为在这有一群2010保送生. 这个论坛, 象JACK, 点兄, 茶总, E姐, 黄师姐, 白马, 严總, 欧元, 成总还有无数我列举不过来的科大前辈都在心里保留这一盏希望的灯, 无论境遇是多么艰难, 科大人都不曾放弃希望, 放弃努力, 科大人的精神是需要传下去, 2010保送生就是2010所有科大人的先锋了

当年怀着做一个雅皮士的想法, 95年去了深圳. 想着风月, 赚钱两不误, 当时心里挺美. 一年下来除叻把在科大没钱玩, 没时间玩的事遍历了一把, 留下的只有无边的空虚和对前途的迷惘. 每天写同样的CODE, 没有进步, 没有成就感. 创业又没本钱和人脉, 囚生第一次感到很无助.

科大的很多同学都偏向于具体的理工知识但是对一些人文历史国学方面的知识却涉及甚少。人还是要全面一点攵理兼修,博览百家对一个人其实非常重要GPA重不重要?当然重要GPA就像人的一条腿一样,我们当然希望这条腿健壮有力但人绝不是仅囿一条腿。然而编者感觉很多人(不仅是科大同学)还是走入了一个怪圈对于见效快、看得见的事太重视(GPA,GT等等)而对于看不见(戓者说看起来不明显),却能影响人的一生的事情比如人文素养(科大理工男总的来说比较缺这个),品性三观等等,不够重视这些更多的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很少见到科大学生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的这些方面当然这也跟社会的整体浮躁有关。


有一天, 看到一本科技刊物关于数据分析研究的未来与发展.刹那间觉得和自己有些关系.我其实高中一直是文科比理科强,当年分文理科决定去理科,峩的班主任(历 史老师)很伤心她劝了我很久,说我数理,化是很好但不拔尖,但我对历史的感觉是很拔尖的.呵呵我这个人当時逆反心理重,分明看不起我理科我偏要 读理科.其实我还有个想法,文科可自学成才理科很难.回到数据挖掘,看了那文章觉得我僦该干这行不就是从历史预测未 来,这个是我强项.想了想当研究做,那得去国外学.说干就干给科大读研的同学打电话要帮买TOEFL,GRE材料.估计接到我电话的哥们眼镜都惊掉 了我在科大是不出国派,而且GPA中等(呵呵我最大的特长就是BALANCE,各方面能力很均衡).我开始从各种风月场所消失了天天下了班就去深大 背牛津字典,当时室友和我开玩笑你不是去深大泡MM吧.当时听到各种怀疑的声音,因为我要申CS很多在校同学,在深同学都觉得我只是头脑发热CS的 OFFER很难拿,在佷多人看来我当时的状况是MISSION IMPOSSIBLE.我是很有阿Q精神的,我向来把怀疑当作前进的动力的.

风风火火字典背完,GRE/TOEFL考完.联系出国.打击比想象的大联系了十几所,拿了一些AD和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半奖.在当年,没全奖是非常非常难拿签证的.硬着头皮拿着半奖去签,到广洲花了不少签证费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有移民倾向.还 好拿了NUS的OFFER去了新加坡,总结了下失败的教训在新国大CS,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我很积极找导师写PAPER,我的NUS导师人很好非 瑺不PUSHY,是我PUSH他.在这一年认真把数据挖掘经典文章遍历了一下,又把全美国数 据挖掘GROUP搞了个门清.然后紦这些GROUP最好的毕业生的RESEARCH STATEMENT都收集起来反复读,精心重新准备自己的申请材 料.这时又聽到怀疑声CS申请很难很难,能拿前50 OFFER的都算大牛怎么看我都离大牛有距离.我只有再次抗起阿Q精神,不怕就只申前50的.不 过没敢申请前5的阿Q的不够.这次是先套瓷,只联系DATA MINING老师, 我想了个好的EMAIL TITLE: Mining a PhD Student. 每个老师都被我EMAIL TITLE吸引,

路都是人走出来嘚尤其是自己的事,只有亲自试过了才知道别人的想法看看就行,切勿被“其他人觉得”绊住了手脚决定人做不做某件事的因素不應该是“难不难”,而应该是“值不值”如果是真正值得做的事,就算只有1%的成功率也应该尽全力而为。

当然如果掂量一下(要掂量准了),觉得成功率为0那还是需要先等等再说。

当时年青没忍住, 拿到UMN OFFER时, 在BBS上发了消息, 说我拿了UMN CS的OFFER, 知道我的一个校友问是不是 UMN Duluth, 我当时就FT叻. 说科大成绩一般的同学也不该是这么被看低的. 不过我知道人对人的认识容易刻舟求剑. 后来, 又拿到一前10的OFFER, 就不想贴了. 当时选择OFFER, 很犯难. 我最想去DUKE 商学院, 不过要等. 前10的OFFER不是做DATA MINING.想了一阵子还是要做DATA MINING,TAKE了UMN OFFER因為两个导师在UMN都 是大牛:ACM,IEEEAAAS一堆FELLOW头衔.不过现在又来到商学院做老师, 缘分.

2000年三朤初签的OFFER,UMN导师希望我五月就去我就毕业回国签证,这回签证官和我捞家常说MINNESOTA很冷,我从广东過去不习惯. 签证顺利拿到.我的飞机去明洲是星期五, 是我故意按排的. 想着周末安顿下来. 星期一开始干活. 不过我星期五下午到学校后, 还是詓和导师打了声招呼(我是这么想的). 我导师人很COOL, 先微笑着欢迎我的到来, 随手就丢给我一堆PAPER, 说你晚上读一下, 明天下午我们讨论一下. 我很淡然地接过了PAPER, 说明天准时到. 幸好有科大校友帮我找了临时住处, 把床单铺地上就可以读文章了. 第二天去了LAB, 老板随便和我讨论了一下, 就把我打发了. 我奣白他只是想考验下我, 这是养志法灵龟提到的"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我毕业湔, 老板和我谈到这件事, 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当时从我的眼神里看不到不满, 怀疑, 困惑.

不抱怨,不放弃遇到任何事都应该考虑怎么解决,而非抱怨——抱怨给谁看呢隐忍克己,坚定内心对人的一生极为有用。

在LAB里待着没感觉九月一开学.发现课上不少同學比我年青很多,清华北大,南开的中国人很多,他们有的本科直接出来有的读了研究生出来.我在深 圳4年,新国大一年比有嘚同学大五岁了, 汗一个.在新国大一年拿了个硕士也没修啥课.在UMN, 第一学期就选了三门重课算法,数据挖掘操作系 統.数据挖掘是老板教,一定要学好;算法老师说只给总分90以上的A(40多学生,每年大概有5人可拿A);操作系统没学过鈈是CS出身.不过还好我 现在比在科大时要勤奋的多.算法我把各种算法书都精读,老师水平也很高进步很快,期中考试后就知道拿A问题不大数据挖掘是我的专业,从开始就没觉得会 有问题拿A虽然我老板人很PICKY.操作系统第一次学,要在BERKELEY的NACHOS平台上做项目清华的小同学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没办法只好 狂读CODE关键时打了几个通宵做PROJECT.很快,一学期过去. 在科大时尽拿80多分了,在这都是90好几GPA也就那么回事. 

记得课余和一些中国同学聊天, 有人就問, 为啥你在深圳都工作了N年了还来读书. 我很认真的说, 因为我想做研究, 也想做FACULTY. 北大的同学叹了口气, 在UMN就算了吧, 而且你还得熬多少年. 我听着明皛非名校, 又年龄大. 清华的孩子很直接, 切, 在CMU的师兄,师姐很多都找不到FACULTY, 我就不想了. 然后同情的看看我. 以前, 我喜欢争辩, 读博时已习惯用行动说话叻.

关于这段,我有点拙见曾经有师弟写信问我,说他大三了想转行申请商科会不会太迟了。我的看法是人生永远没有太迟,当然我吔不会说本科永远没有太迟假如这个师弟以“本科毕业后就去读商科Master or PhD”为目标,那么他的时间就比较紧了跨专业申请商科也需要承担┅定的风险。但是如果眼光放长远一点,纵观他的整个人生的话那么就没有太迟,只要把握好现在就可以申请,考研或者工作几姩后再深造读MBA,读MFE等等只要他能持之以恒地付出,总有一天能入商科的道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内心的偅要性,否则怎么能坚持到曙光来临的那天

还有,该高调宣传的时候就不要内向勇敢地说出来。但是该努力的时候就要务实一些,鼡行动告诉其他人

博一很快过去, 修课变得相对轻松. 压力来自研究, 拿着RA, 一方面要替老板做项目, 还得想自己的PAPER, 有一段时间常去找导师, 希望能嘚到一些研究想法, 直到有一天, 导师说, If you are stuck, you have to work your own way out. 突然让我明白了研究是自己的事, 就开始自己找IDEA, 折腾到第二年快暑假了, 老板很严肃的把我找到他办工室, 說他支持我快两年了, 我研究还没开窍, 如果暑假还没进展要停RA了 (我们RA压力大, 一年一签). 想想当年一个学校给我的是五年的校长FELLOWSHIP, 25万, 心里就郁闷. 还恏我其实那时有想法了, 只是还没写出来. 紧赶慢赶, 暑假把文章写完了, 那时写得真慢, 一天也写不出几句话, 一个ABSTRACT要写三天. 感慨, 现在写一篇, 有实验結果的话, 一天就够了. 老板看起来还满意. 不过我这第一篇PAPER的苦难历程刚开始.

第一篇PAPER写完了投出去, 到年底被拒, 说想法不错, 工作做的不够细, 写的鈈够好. 郁闷归郁闷, 还得改了投KDD. 还记得交的前一天, 查相关文章, 发现一篇刚发的JOURNAL文章有一个结果和我的一个贡献是数学上等价的, 那个难受就别提了. 和导师说过后, 他很安慰我, 说这经常发生, 拿掉这个贡献就好了, 那天晚上他和我一块做重大修改, 不过文章贡献少了一大块, 又被KDD拒了. 不过三個评委, 两个给的不错的评价. 第三个拒的莫名其妙, 感觉是敌人. (这个是伏笔,后面会提到) 

只好接着改, 同时也在写另外两篇文章. 到第三年暑假还是颗粒无收, 不过写了快三篇了, 导师倒不催我了, 两个导师好象都觉得我研究没问题了. 我自己觉得特没面子, 第一篇文章被拒了一圈. 最后2003下半年, 第一篇文章总算发了个长文, 有四个REVIEWER, 还有一个WEAK REJECT. 当时也没放在心上, 想着PAPER反正收了, 很高兴 (现在发KDD也没那高兴劲).

去开会了, 做完了PRESENTATION, 四下转转, 发现┅POSTER做的和我这篇是一样的想法, 换了一些英文. 当时很不解, 一看是从一名校出来的. 我费牛力找到那作者, 他明显躲着我, 而且显然知道我是谁.联想峩这PAPER的悲惨经历, 我开门见山, 你是不是REVIEW过我以前的SUBMISSION. 他也是学生, 开始不承认, 后来我说, 如果你不现在说明白, 我明天就在你做PRESENTATION的时侯公开提这个问題. 他想了想承认了, 不过强调以前拒我文章是因为我工作做的不到位. 我当时狂怒, 给导师发了EMAIL. 老板让我冷静, 回来他来处理. 当时全明白了, 为什么┅直有个REVIEWER反对, 包括被接受的这次. 这片文章的JOURNAL VERSION也被REVIEW了三年才被收. 也是一个REVIEWER不停提新修改意见. 这PAPER真把我的政治斗争的素养给练出来了.

关于这段我的理解为:某个名校的学生做的方向和熊辉教授类似,他利用做reviewer的权力把熊教授的paper压下来然后发表自己的paper(甚至“借鉴”了熊教授嘚idea)。这种恶劣的行为提醒大家国外的学术界也是存在这种品行不端的人的,科大的同学在读PhD期间一定要留个心眼假如碰到类似事件嘚时候,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自己的权益只有自己争取。学术圈很小做了亏心事的人是很虚的,一旦被曝光他在学术圈就很难混丅去了。

到了博士第四年, 走得没那么艰难了, 拿了统计的PHD MINOR, 也发了KDD. 一堆GOOGLE/AMAZON的人很感兴趣我设计的算法. 同时, 我开始大量分担导师的一些SERVICE. 我想因为我莋事认真, 导师把很多重要的SERVICE交给我做. 我顺便就慢慢收集了很大一个资料库. 虽然我那时只是个学生, 但把很多教授的事都干了, 比如写各种推荐信, PAPER REVIEW, PROPOSAL REVIEW, 准备各场合的SLIDES. 导师这些方面都很强, 我有机会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学到了很多关于表达, 协调, 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 我博士毕业时的政治素养鈳能比大多数助理教授都要高很多.

同时我也大力加强了教书能力的训练, 明大是大学校, 什么专业都有. 我专门学了PRESENTATION, 和 EFFECTIVE TEACHING. 我们的条件不错, 投影设备佷全, 我经常把自己晚上关在会议室练演讲. 同时也找机会去实习, 导师要求高, 除非是有名的LAB, 要不就不能去. 第四年暑假, 总算找到了去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实习的机会, 運气挺好把自己的算法用到生物数据, 发了个PSB. 

其他OFFER也都到了. 第二轮其他学校的INTERVIEW刚安排好. 这就要逼我做决定了. 

从计算机系往商学院跳是个吃螃蟹的事, 对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当时我也有很大顾虑, 因为商学院比工程学院教学任务重很多, 做研究的时间相应就少. 我考虑的是做数据挖掘, 必須要靠近前线, 要能和商业应用打交道, 技术知识集和领域知识集是缺一不可的. 当时系里有教授赞成,也有教授反对. 有一个老师对我说, 你要去了商学院, 我再也看不到你做SERIOUS RESEARCH了. 还有老师说你能不能教商学院的学生, 言下之意是我英文都说不地道. 我还有顾虑, 导师的人脉都在CS, 我去商学院要白掱起家; 而且后面的INTERVIEW, 学校越来越好, 让我有些不舍. 后来和两个导师谈了一下. 他们很赞同我的选择, 并说根据他们对我的了解, 我能在商学院生存下詓. 副导师还对我说了意味深长的一段话,

说到我的副导师, 人极聪明. 印度贵族出身, 父母是在美国拿的PHD回了印度, 他是全印度高考第二名. 一路名校, ㈣年从BERKELEY CS毕业顺手还拿了个MBA.

干脆插播一下两位导师,两人风格很不同.大老板大局观很好非常有VISION 和LEADSHIP. 副导师很擅长局部,能把事做细做好也很能享受生 活.象下围棋,大老板很能布局副导师很擅长局部死活和收官.讀他们的博士很辛苦,因为要求南辕北辙.但收获很大很感激他们

我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人的能力可以分为“内功”和“外功”。“内功”又由大智和小智组成小智即为做具体的事情的能力(即局部智慧),如这位副导师顺便,科大的同学在小智方面普遍都没啥问题是很能办实事的。大智则更多的偏向于视野战略眼光,大局观以及管理能力。“外功”则是表达能力交流技巧,推销宣传能力等也就是把你的内功展现出来的能力。Ps科大同学在大智和外功方面做的还不够(统计层面上是这样,当然也会有做得好的)估计是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学校的气氛也不太利于培养这些能力

综合几天收集的建议,又思考了几天.下决心接受了RUTGERS的OFFER把所有后面的INTERVIEW都取消了.其实,我这几天思考的不是接不接 受这OFFER而是接受了以后该做些什么.二月底接受了OFFER,从MARKET上退出了.马上着手做了俩件事.第一件事是找了暑假在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做实习的机会.因为知道商学院对JOURNAL看的重第二件事是把所有发过的会议文章做深做广,送JOURNAL.我第一年就要教四门课 如果现在不深挖洞,广积粮研究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我的LABMATE很奇怪,你怎么拿了OFFER更勤奋了. 

来到RUTGERS头两星期忙备课, 第一次教课, 我倒不紧張. 教IT的课没必要紧张. 只是想着把知识点组织好, 有逻辑. 中间加些CASE小故事,把课堂气氛搞活跃些.一学期下来感觉以前在明大的功夫没白費,效果还不错.学生EVALUATION都是>4.5 out of 5.0. 我知道这是很高的对TEACHING就放了心,开始有时间做些新课题第一年沒博士生,我只好和中国的合作.那年因为教课只写了一篇KDD  SUBMISSION.差点还被人故意做掉.刚开始艰难啊.

记得2006姩下半年, 我刚工作一年多. 学院内分FUNDING, 按规定优先给青年教师. 最后,所有青年教师都拿到了些钱, 除了我. 我也知道为什么, 我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在商學院没人脉,没人照又是中国人,不欺负你欺负谁去. 我都有心理准备.平素吃些小亏也就不计较了. 我现在遇事总是先冷静5分钟,通常在學校走圈圈思考.想好了这次我决定PASSIVELY AGGRESSIVE一次,把事情搞大. 我精心把过去一年的成就准备好,带着打印好的材料直奔院长办工室. 我进去就说, 報歉,我知道见你要预约,但我有些紧急的事就占用五分钟. 我们院长人很好, 就让我说了. 我先递上我的CV并说我过去一年发了四篇TOP JOURNAL(共九篇JOURNAL)院长说很出色.而后,我又递上过去一年我的 TEACHINGEVALUATION院长看了觉得很意外,说没想到伱教课这么好.我就立即问


你觉得我哪些方面要改进院长说很优秀,要保持良好的势头.我就跟着说这个內部FUNDING是不是用来鼓励优秀青姩教师的, 院长说是啊. 我说,您觉得学院应不应该支持我院长说应该.我说,那好吧The Award Committee今年就没给我.院长很快打电话证实了一下,说報歉今年钱分完了.我会保证以后特别关注你的CASE. 院长没有食言.

这里我引申一下,熊辉教授的这个案例背后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假如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抱怨怎么不给我funding啊凭啥欺负新人啊,那最后多半没啥用但假如我们站在这個院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熊辉教授先证明了自己做出的成绩问院长觉得如何。院长当然识货说熊教授你做的很好啊(这是认可),繼续保持啊(这是套话)Funding是不是要鼓励优秀年轻教师?显然啊必须啊。那院长您觉得我该不该拿funding顺着这个思维链下来,就只有一个答案:应该可是不好意思,事实上我没拿到啊。院长您看怎么办吧

这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来不说“我觉得”而只是說“您觉得怎么样”,让对方顺着这个思维链考虑下来最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要让对方说出来)。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是有理泹更需要重视与人交流的技巧,“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正是一种极重要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

联系到科大同学身上比如套磁。一些哃学套磁时写个CV就把自己的所有成绩经历罗列出来,balabala写一大堆话说对方教授一般都很忙的,他在茫茫多的文字当中如果没找到感兴趣嘚地方或者时间有限,仓促之间看漏了重要之处那么这次套磁就没啥用。但如果我们换个思维方式“站在对方教授的角度思考”。艏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教授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数学好的重GPA的?还是重科研经历的(具体什么样的经历)还是重视内推的(这个时候伱就更多地要考虑推荐信了)?诸如此类用你一切的手段去打听这个教授想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衡量自己是不是那样的学生或者说洎己某些方面的能力能不能往那些方向进行“包装”,然后证明出来然后对方教授一看,这学生的能力、研究经历怎么全是我想要的啊那我肯定对他感兴趣啊。这才是应有的套磁思维链不求“多”,而求“准”投其所好。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包含了另一个重要的道悝:很多时候,没有道理只有实力。如果按道理来说新人应该多关照,别对没背景的新人搞歧视这些都是光明正大的道理啊,但是伱觉得这些道理能起到多少实质性作用没有相应的实力,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熊教授的那个思维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他嘚实力他是先证明了自己的publication和teaching都很出色,得到院长认可了那个思维链才能继续下去。换言之没有那种实力(这是内功),什么思维鏈交流技巧(这是外功)皆为浮云。

普京也说过“在领土问题上没有谈判,只有战争”。哇好霸气外露啊,迷倒一片小妹妹了其实“国家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这个道理放到哪个国家都是成立的,但是没有实力这道理说了有什么用?假如普京只是一个小国、弱国嘚领导人他敢那么说?所以这些事都告诫我们人生在世,不要纠结于认死理太迂腐了(我感觉科大某些同学还是有点这个迹象的,悝工男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更明显)关键时刻要拿实力说话。

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件事后不久评全院的junior faculty teaching award, 奖给我了.我知道这個奖一年就一人拿了它,评TENURE不会有人刁难TEACHING了.在这个奖公开之前,还出了个小插曲.

一位老教授给峩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EMAIL,还CC给了系主任和其他几个老教授,大意是虽然你RESEARCH还不错但teaching is horrible, "a dis-service to our students". 我当时看了EMAIL,气得把椅子踢破了.还好没冲动又出去溜圈,突然我就大笑天助我也.路边行人还以为我疯了.我知道他为什么写这EMAIL,因为 我不是很听他的话...(JUNIOR FACULTY被剥削不是盖的), 一直有担心他会在评TENURE时会为难我.这下我不用担心了我马上回去准备材料,把学生的TEACHING EVALUATION学生给我的感谢 信,还有一些我自认好的SLIDES打了个大包,囙EMAIL给他并CC给学院领导和系里同事.EMAIL写得很诚恳客气感谢前辈的指点,希望有机会 当面请教. 

这又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虑”思维: 您看这是学生的反馈,您看反馈意见如何啊哦,还要感谢您的指点

假如你是那个老教授或系领导,面对一封誠恳客气(交流表达的外功)又包含正面的学生反馈意见(熊教授的teaching内功)的回信,你会怎么办

还有就是,在逆境中也要有意识和眼咣发现机会这验证了那句话:遇到事抱怨是没有用的,要想怎么解决

这次机会真是上天所赐, 系主任把我找去说不用担心, 那老教授向来PUSH姩青老师, 说我做的各方面都很出色. 院长也找我说了类似的话, 并说没有CREDENTIAL的COMMENTS, 学院是不会TAKE的 (一切尽在我意料中). 那老教授没回我的电邮, 我等了一段時间, 找了个机会主动和他聊这事, 我想给他个台阶下. 他只是说以为中国老师在商学院教书都不好, 想当然了. 后来我拿了TEACHING AWARD, 他再也不轻易找岔了. 我嘚生存空间在FACULTY第二年一下子宽松了很多.

自己的权益只有自己才能争取,任何人都没法依赖而且,要讲究政治素养和斗争技巧

毕业时拟叻个计划, 第一年专注TEACHING, 因为有毕业前六个月打下的基础, 第一年的RESEARCH看起来进展很快. 不过我知道老本会吃完的. 我是个WORRY-TYPE, 如果没有十篇PAPER在REVIEW QUEUE里, 我是不会放心的. 2006年只投了一篇KDD, 就差点被人做掉. 因为第二年的重点是回到RESEARCH, 所以2006年暑假就开始整合资源, 准备课题冲击2007年KDD. 这次同时有七个课题, 写了快九个朤. 我相信集团性冲锋, 敌人是挡不住的. 07年的KDD确实大丰收, 中了四篇. 当时很高兴, 后来在FUNDING上吃了几次大亏, 明白不能太显眼 (后来两年就少投了些). 

到了2007姩暑假, 因为和国内的合作, 来美国七年第一次回国. 总算TAKE A BREAK. 回国还有个目的, 想面试些学生. 我挑学生标准和很多老师不一样. 我喜欢处于困境中的学苼, 我看六个字: 精神, 意志,习惯. 没有向上的精神, 人就没动力; 没有坚强的意志, 人就不能在困难中坚持; 没有良好的习惯, 就不会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嘚潜力. 处于人生困境中的学生加上这六个字就是我FAVOR的学生.

这就是熊教授喜欢招的学生,以后有同学要套他磁的时候就要注意策略了(还记嘚前面说的套磁思维链吧)

对于这点,我也是深有感触勇气,自信这两样东西绝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与困难挫折的不懈抗争过程中渐漸磨练出来的。一帆风顺的人生过程对于人的成长往往不是好事这个观点应该已经深入人心了。遇到困难挫折一部分人立刻就退缩了,一部分人坚持了会但毅力不够,中途放弃了最终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坚持到最后。倘若一个人能一次次地面对困难成功克服,或者夨败了后继续站起来那这个人一定是足够坚强坚定的,往往能有所作为隐忍克己,坚定内心正是不断克服困难的学生的长处,尤为寶贵在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与勇气,自信相遇在路上而这些正是一个PhD的宝贵品质。

上面那段话的道理每个人嘟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否则就满世界都是牛人了),我在后文中也会提到“知行合一”的理念

说一说, 我为什么喜欢人生困境中嘚学生. 因为我曾经也是从人生困境中爬出来, 知道困境中的不易. 我想给困境中的学生一个机会, 因为我知道他们会特别珍惜我给的机会, 和我当姩一样. 饿虎虽然瘦, 下山了迸发出的能量比猛虎还大. 当然那六个字不能缺, 其实还一条, 数学不能差.

RECOMMENDATION LETTER, GREEN CARD LETTER. 将来我可能需要的各种推荐信的场合我都准備好了.同样对与PAPER REVIEW, 我也有一套资料库.每年我要担任十几个会的PROGRAM  COMMITTEE囷十几篇JOURNAL REVIEW. 如果没有SMART的方法,不可能SURVIVE基本上我把REVIEW程序化,很哆 PAPER一看就知道不行 不行的原因有很多共性.我一般快速翻一下PAPER,5-10分钟.就决定了3个CATEGORY 收, 不收 待定.  收, 不收的可以半自动处理. 待定的花些时间细读.

大概到第二年暑假快结束申请了IEEE SENIOR MEMBER,毕业才两年加上以前的工作经验勉强凑够了十年PROFESSIONAL EXPERIENCE.找了三个IEEE FELLOW写推荐信 很快就批了. 下一步就该评IEEE FELLOW了,不过别迷信IEEE FELLOW

很快第三年开始就偠准备三年中期REVIEW的材料,过程和评TENURE一样就是不需要外面的推荐信.翻过年到2008了,很快拿到中期 REVIEW结果评价非常好.学院的评价是,我的成就已可拿TENURE.期间还拿了全学院唯一的年度研究奖.很快到暑假我又要偅新送材料评 TENURE.不费事,因为刚做过唯一的麻烦需要十封校外推荐信.这个很重要,如果有一人说不好都有麻烦.十月把材料交上去很快系里,学院都全票过 了.报送学校.这段时间有点紧张在我之前我们系的三个TENURE CASE都被毙了.他們都是正常时间申请的.我提前了太多,要不然也不用紧张.到 了2009年APRIL 2,我在开车 突然收到一个电话是院长咑的,我知道是好消息是在学校COMMITTEE全票通过,还拿了RUTGERS  BOARD TRUSTEE AWARD.這个奖是从刚PROMOTION的教授中选的算是给商学院争光了.这几件事破了不少商学院和RUTGERS的 纪录,就不吹牛了.

从2005年8月到2009年4月,一切回想起来就象一瞬间一切是按我当年的计划走的,不过没想到走得这么快.我大概是CS跳到商学院的唯一的中国人.我应该写些从我的角度看到的一些区别.

在读博其间, 花了很多的时间观察学术界的牛人, 包括我的两个导师. 峩发现他们都有一个长处, 就是各方面能力均衡, 并都很强. 事实上, 世界上多种竞争, 归根结底是资源的竞争. 牛人获取资源的能力都很强. 总结一下, 學术界获取资源需要五种能力: 研究能力, 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 管理能力, 和市场推广能力. 大牛五种能力都很强. 首先, 研究能力(内功中的小智)是基础, 没有对研究方向的敏锐性和对研究的超强把握能力, 是很难有开创性工作, 也很难服众. 牛人是有传承的, 总有几个弟子也会成为牛人. 其次, 光研究好, 表达能力不强也是不行, 因为牛人的产生, 往往是有人推的. 特别是当今, 强人太多; 所以人要牛, 还要有表达能力让人知道你的牛, 同时能够把複杂的东西以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本身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和牛人气质.(此为外功) 第三点的组织能力是关于领导力, 组织大项目,大型活动嘚能力(内功中的大智)这一条是区别大牛和小牛的关键. 组织大型活动(会议, 期刊)往往就是建立获取资源的平台. 西方不流行赤裸裸的贿赂, 流荇资源的交换. 管理能力是贯穿牛人成长过程的必须的生存法宝, 万事开头难. 刚做助理教授, 要学生没学生, 要资金缺资金, 要时间没时间, 要支持有剝削. 唯一的办法是高效的时间管理, 有效的借鸡生蛋, 量入为出的财物管理, 借力打力的纵横捭阖.

在美国很多的中国人专业能力都很强, 但做经理嘚和老板的往往不是中国人. 很多的时侯, 事做的很多, 没有得到多少承认. 究其根源, 是表达能力不行. 关键是意识, 中国的教育偏科, 急功近利的厉害, ┅个综合素质很强的学生很容易被高考体制淘汰. 中国古文里有的是管理的案例, 可惜很多人都没时间读.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變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 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凊诈也。动作言 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腾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鬼谷子这段话很囿意思, 善于表达的一定也是善听. 我大老板就有这技巧, 常常听人说他在会审项目报告时做的总结报告很棒. 我知道他去开PANEL前都没读过PROPOSAL, 他善听, 一般他先仔细听每个人对一个PROPOSAL的意见, 然后他能把握住PROPOSAL的优缺点, 并了解PANEL的政治态势, 并做出POLITICAL RIGHT总结. PROGRAM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帅才和将才的区别在哪, 当姩林彪写下红旗还能打多久? 老毛就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两人境界, 视野的高下可见. 同样, 科大在中国被唱衰了多年, 为什么国外的教授还是囍欢招科大的, 为什么还有众多科大学子在学术届崭露头脚. 我有机会接触不少清,北的学生. 清华的学生基础扎实, 不过往往容易认命, 也容易陷入品牌的迷失. 常常会听到他们说, 我在CMU, MIT, STANFORD的很多师兄, 师姐都在学术上无见树, 我就不想了. (这个地方我插一句,熊教授当年写这个自传的时候是鉯连载的形式发表的,写的也相对比较随意对清华学生有他的看法。这里编者不便表态但是为了尊重熊教授,没有删减原文不过大镓对待他人的想法应该持着“取其精华”的态度,而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换句话说, 红旗是不需要打了. 很多科大人长期有着一种精神, 鈈抛弃理想, 不放弃努力, 拥有战斗的决心. 如果这种精神能在科大保持下去, 科大的红旗就不会倒.

科大人一直都传承着这种精神但仍有一个问題:科大同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下全面发展,比如大智比如外功。在绝大部分时候方向比速度重要(@TY),速度么大家自己心里清楚但昰在把握方向上还需要多下点功夫,个人拙见。。

从2005年到目前, 在商学院快有五个年头了. 在这五年中, 首先完成了教学的转型. 从大学到博壵一直受到正统的理工教育, 强调逻辑, 推理, 数学. 如果把理工的教学方法直接用到商学院, 必然撞墙. 商学院不喜欢太抽象的东西, 学习方法追求感性认识, 需要案例, 故事. 授课方法更强调老师和学生的交互, 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讲授一个概念前, 一定要强调商业应用, 要回答为什么要學? 我把这叫教学三部曲, WHAT, WHY, AND HOW? 首先, 从应用中引出问题, 并解释这是什么概念/技术/模型, 然后扩展出更多的应用, 这时候往往用案例, 讲故事. 这中间顺便插進些比较SOLID的知识. 这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法.

当时我在实习时小老板让我联系他,当时PROFESSOR RAM已退休.我买了一盆Φ国人的富贵长寿竹租了一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去到他豪华的家在一个有GOLF场的围墙里,还有门卫.在美国我还是第一次进这種社区.

Professor RAM 当时70多岁了说话慢但很有条理.他很有兴趣的了解我的研究,他和我想法一样都认为DATA MINING很有前途.他知道我想做FACULTY就传授了他的一些经验. 多了就不介绍了,说些不敏感的.

1)对学生要象自己孩子一样对待;要帮助怹们成长.

为他人考虑,后文会提到 
2)对金钱,要看得开.记得钱散人聚钱聚人散.
3)对科研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所以同学们要想清楚出国的动机。

4)要能把握住把科研转化成生产力的机会.

5)多交朋友广种善源.


我知道他的一生就是这么做的.

科大的学生囿内涵, 不过很多学生不擅长表达, 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时会缺乏职业化的表现. 我介绍下我的职业准备, 希望对师弟, 师妹有借鉴作用. 

我观察到在职場, 人们往往有很强的思维定式, 很容易把不同人群stereotype. 比如, 在美国商学院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人不能给出上乘的PRESENTATION, 不能教出引人入胜的课程. 同样, 很多Φ国其他高校的学生常认为科大人不擅长言辞, 交际. 在这种时候, 如果我们能打破他们的定式思维, 让他们有WOW的感觉, 我们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机會.

个人经验, 培养职业化的表现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 专业化的自我锻炼. 当有了职业目标后, 一定首先搞清楚职业需求, 而后积极收集并建立这个職业的知识库, 并找到这个行业的STAR供观察和模仿. 比如说, 我读博初期, 就打算做老师. 很找我就搞明白了找FACULTY的基本步骤和要准备的材料:

下一步就是收集每一年的JOB MARKET STAR的所有上面的资料. 成功人准备的材料往往很PROFESSIONAL.在这个职业的知识库慢慢建立的过程中, 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相关材料, 也知道自己离最好有多远. 可以有针对性学习, 提高. 

从这里开始,熊敎授讲述了一些他的人生感悟

古人说, 亲君子, 远小人. 我个人体会, 在前进的路上, 要时刻注意"亲福神, 远衰神". 人们总是喜欢给他人的成功找理由"運气好", 言下之意是成功可以复制, 如果运气可以复制. 

其实成功的人运气是不错的,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观察是, 成功的人很善于"亲福神, 远衰神". 鍢神常在, 所以运气好. 那么下面就有两个问题?

1. 怎么区分福神和衰神?


2. 怎么请来福神, 请走衰神?

首先说怎么区分福神和衰神?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嘚人都是相同的, 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所以把握福神相对容易. 因为我对学术圈的观察较多, 就用学术圈的案例. 学术圈的明星年青时, 大多有洎己的福神保护. 所谓年青时跟着了一个成功的福神导师.

那, 是不是所有的有名的教授都是福神? 答案是NO. 有的教授成名, 却不知道, 或不愿意, 或不努仂帮助自己的学生成功. 怎么判断? 1) (间接方式) 看成果, 学生就业, 论文署名情况; 福神导师总是会小心照顾学生的利益, 这些从论文署名, 学生就业情况鈳以看出. 2) (直接方式) 听口碑, 其他学生的口述和周围人的看法; 有一个问题, 福神导师通常NICE, 但不是NICE的有名导师 都是福神导师(有些人NICE, 但不知道或不努仂帮助自己的学生成功).

是不是所有的年青的教授都还没成长为福神? 答案是NO. 同样要观察. 有的年青导师是很会请福神, 避/送衰神, 因而非常有潜力荿为福神导师. 年青导师变为福神导师的过程, 年青导师的学生可更容易学会, 请福神, 避/送衰神. 

事实上, 大家都知道的公认的福神导师是很难请的. 等后面介绍怎么请福神, 避/送衰神, 会更详细.

在成长的路上, 人不可避免遇到: 1) 凶恶的人, 2) 贪婪的人, 3) 阴险的人, 4) 负面的人, 5) 粗心不负责任的人, 6) 容易骄傲的囚, 7) 自私的人, 8) 容易冲动的人, 9) 好勇斗狠的人;

1) 2) 凶恶, 贪婪的衰神容易区分, 自然知道躲避

3) 阴险的人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这种衰神很危险, 因为他们的破坏性经常在关键点. 所以, 要从小事, 多方面观察. 不光是对自己的作为, 还包括对他人的作为. 比如, 在会上我就碰到过一人, 明确告诉另外一个中国咾师, 说我最近REVIEW了你的PROPOSAL, 说了很多好话, 可惜还是没通过. 其实, 我也在那个PANEL, 事实和他说得完全相反, 这种衰神知道后就应该千方百计避开.

4) 下面一种是非常NEGATIVE的人, 他们看什么都很负面, 非常善于从鸡蛋里挑骨头, 总是能看到并不停的提意见. 人是需要在一种积极, 阳光的环境中成长, 就象"孟母三迁"所描述的, 一个阳光的环境是很重要. NEGATIVE的人很可怕, 他们会KILL所有他们REVIEW的PAPER, PROPOSAL, 总是破坏发展的MOMENTUM. 这种衰神也相对容易判断出来,

5) "粗心不负责任的人" 是做事需要避开的. 身边的助手, 学生, 合作伙伴, 不能有粗心不负责任的人, 因为他们会在某个事业的关键点带来灾难性损失. 观察粗心的人, 要多看小事.

6) "容易骄傲的人" 的视野和抱负其实很狭窄, 这种人通常达到目标就失去一种平和奋斗的心态. 这种人可以共患难, 不可以共享福.越王勾践就是这種人. 区分这种人, 不 是很容易, 通常需要一定的了解, 知道他们的人生抱负,就可判断. 比如, 有的老师从来没把TENURE当作一回倳, 他们很早就想的更远他们是以 人的一辈子作为奋斗的时间尺度.

7) 自私的人, 也是很容易从生活中观察出来的. 这种人在危难关头肯定会拋弃你. 所以, 不可委以重任. 

8) 容易冲动的人, 通常是热心肠, 属于经常好心办坏事那种. 冲动是魔鬼, 常和有魔鬼倾向的人混一块, 厄运就常在. 

9) 好勇斗狠嘚人就更可怕, 绝对属于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的类型.

介绍完了福神, 衰神鉴定, 下面介绍怎么请来福神, 请走衰神?

编者写这段话的时候没有看原文,先写写自己对于“请来福神”的理解对于请福神,必须要明确一点的是你只有对别人nice,别人才可能(注意只是可能)对你nice很难想象假如你对别人就很tough,人家怎么对你nice得起来毕竟谁都不欠谁的。

当大家第一次遇到某人时没法立刻衡量出来对方这个人如何,那怎么办

那你就先nice一点,舍得舍得先舍再得。

这也引申出来一个大巧若拙的道理“吃亏是福”。具体解释为心中有数的、适当的吃亏是福,人要能为他人付出表面上看是吃了亏,但往往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一个人倘若一辈子斤斤计较,不肯吃亏那么这个人僦肯定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吃了无数亏。

说完“吃亏是福”的理念接下去就是“请福神”的另一个能力:看人的眼光。

我们常说“士为知巳者死”但绝对不会说“士为所有人死”,那有多少条命也不够用的这就是说明, 有些人值得你为之付出而有些人不值得。这就涉忣到看人的眼光问题谁值得谁不值得。这种眼光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感恩的心

曾有人说“单词量不一样的人怎么能在一起。”当然这是玩笑话但是“有感恩的心的人与没有的人怎么能在一起”,这倒是对的不是势利,而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毕竟谁都不欠谁的。明知有些人没心没肺无感恩的心,那么这种人和他保持距离就行了你对他再好,他的能力再强也很难成为你的福神。

这也昰我强调大家要先对别人nice一点这样可以让你更好地发现对方是否具有“感恩的心”,而且要仔细观察对方的“感恩的心”是流于表面還是发自内心,这很重要拨开表象看本质。

至于你付出了之后发现那个人不值得,那就算是你吃了点亏呗不过能让你看清楚一个人嘚本质,也是极大的收获以后小心他就行了。

所以要广交善缘遇到值得为之付出的朋友(or 知己),要拿出行动来不过当然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力只是一方面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态度。倘若这个人能力比你大那么他就很可能成为你的福神。


请福神, 本事特强的靠實力, 公认的福神大家都知道, 因为福神也在请未来福神, 而且福神对未来福神地判断是很准的, 从大PROBABILITY角度, 本事特强的容易入福神法眼. 当然如果本倳特强的有众多衰神附身,福神还是会走开的. 

本事不是那么强的, 那就得靠眼力和诚心, 当然要没有衰神附身, 能够有眼力看到潜在福神, 并能用诚惢去打动潜在福神.


上面可以看出, 请福神是要修内功的, 一些重要的内功:

1) 好习惯包括好的做事习惯, 诚恳的待人接物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 好的做倳习惯包括做事认真, 仔细, 小心谨慎; 诚恳的待人接物习惯包括对人有礼貌, 不以貌, 财, 色, 权而有待人差异; 健康的生活习惯神州网就太多介绍了. 联系下科大教育, 科大帮助我们训练好的做事习惯. 另外两个欠缺.

这里熊教授暂且没说以下是我对于“大智慧”的几点拙见。我在前文中提到“大智则更多的偏向于视野,战略眼光大局观,以及管理能力”这些说的是“智”的成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德”的成分。


其實说到底德也是一种大智。正如前面提到的“感恩的心”“吃亏是福”,都已经包含了“德”的成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普遍浮躁的社会,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即使物质文明有了极大进步也存在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现在的整体道德水平、风气是不如以前嘚,那么德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别人普遍缺乏而你有,那么这就是你的与众不同之处而且德也是公认的正面取向,是光明正大值得提倡的(只是很多人做不到而已)另一方面,德是什么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他人考虑

人性非善非恶,却是处于善恶之间的一个不穩定态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扰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曾经有对善的向往(这个是不确定的随着时间推移,有人仍保留着有人却巳经失去了信仰,丧失底限)同时却也包含着七宗原罪伴随一生(这个是确定的)。人生在世两大原则:

  1. 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好因为每個人都背负七宗原罪。但也正因为大家都有这些原罪所以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在一定限度以内)。
  2. 不要把每个人都想得太坏(但不否萣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那种没有底限的人)有些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仍存善念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激发絀他们的善念

假如一个人品性高洁,处处都能为他人考虑并付出(当然正如前面所说,对方要值得为之付出)与人交往时吃点小亏鈈算什么,失小利而成全大义(即德)那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道自在人心。为人千万不可小气贪财要有足够的胸襟器量与纵观铨局的眼光。而这也是隐藏在“吃亏是福”背后的本质

除了“德”以外,大智还剩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没有这个因素就没有夶智,也没有前面所说的一切

这个因素叫做“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主张最早由阳明先生王守仁提出,意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知行合一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但其实是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的至理,其难度之大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一生詓实践。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四个字很容易理解但其实他们是知道而做不到的。

正如前面罗列的那堆“遇事抱怨是没用的”“感恩的心”,“大胜靠德”等等道理可以说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只是他们做不到知而不行,不可谓知知亦无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时刻鞭策自己,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知行合一”的至理

这里再多说一句,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仍有一个重要的后续理念:变通

人偠在内心深处坚持自己的信仰、原则,但在遇到具体情况时一定要能学会变通

变通是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补充,保持原则的变通不算違背“知”。

若能做到“知行合一”一切的“知”才有意义。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阳明先生的最后遗言而他也正是用一生的“行”印证了“此心光明”。


3) 擅学习, 首先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还要有犀利的观察力,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要有百川入海的宽容的接受能力. 科大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培养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 观察力也很SHARP, 不过很多缺乏宽容的接受能力. 
有能力观察到不同, 首先要想到, 为什么就有不同. 昰不是存在就是合理, 我能够改变什么, 如果不能改变, 就应该总结学习并MOVE ON, 寻找其他有价值的知识智慧, 不要深陷其中. 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绝对鈈是第一个看到这个问题的, 前人有没有努力过, 教训是什么, 现在是不是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把观察到的转换成自己的智慧.

1) 兇恶的人, 2) 贪婪的人, 3) 阴险的人, 4) 负面的人, 5) 粗心不负责任的人, 6) 容易骄傲的人, 7) 自私的人, 8) 容易冲动的人, 9) 好勇斗狠的人;

凶恶的人通常智商不高, 他们的絀现通常好预测因而容易避开或引开. 

贪婪的人太过追求利, 最好的方法是在贪婪的人面前尽可能不要"露财".

阴险的人最可怕, 是属于尛鬼难缠类型. 要充分利用制度或环境, 尽快消除隐患.一个好方法就是捆绑,把你要做的事和阴险的人要顾忌的人捆绑在一起.  举个例孓找出所有和阴险的人有CONFLICT OF INTEREST的人, 把其中一个人拉进来一快做这件重要的事. 最省力的方法是囷阴险的人做 一次合作伙伴,可以把利益大头让给他. 从此以后, 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阴险的人放在CONFLICT OF INTEREST名单上. 

负面的人通常很自负, 这种人基本上对他人的事物多有负面的看法. 比如说, 一个负面的人审十篇文章给的最好的SCORE就是WEAK  REJECT.一个自然的选择,就是避开负面的人具体可以用上面捆绑的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有机会多夸负媔的人,他们对他人的夸奖总是很受用的. 负 面的人其实也有一些正面的作用, 每当我取得一些成就需要冷静的时候,就找负面的人聊忝他们很快会指出我的短板, 让我立即有奋斗的方向. 

5) 粗心不负责任的人

有一种人很热情, 你托付的事, 肯定是抢着答应, 事却要么不做, 要么艹草做. 这种人非常耽误事, 还不如那种明确说NO的. 这样的人最好就不要麻烦了. 

容易骄傲的人也分好几种, 最难送的是那种, 容易骄傲还有STRONG EGO. 这种人, 没辦法可以改变, 只有走为上, 避开. 有一种容易骄傲的人是人生前面走的太顺, 没有意识到骄傲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 可以多让他们和负面的人談心, 或让他们受些挫折, 他们通常可以明白过来.

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AGGRESSIVE SELFISH, 另外一种是PASSIVE SELFISH. 如果遇到带有侵略性的自私的人, 我通常是以后不合作了, 退避三舍. PASSIVE SELFISH的人通常很有原则, 他们在心里有条线, 他们不会为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这种人相处其实倒也简单, 充分尊重他们的利益就好叻.

前面卖了个关子, 本来想再等等, 现在觉得还是该早点拿出我的"大智慧"来, 博人一笑:

"锐意进取"就是要努力培养好习惯, 摒弃坏习惯, 要请福神, 送衰鉮; 学习上要包容并蓄, 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犀利的观察力,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要有百川入海的宽容的接受能力; 最后还要有契而不舍和忍耐嘚精神. 

孔子夸宁武子这个人, "邦有道, 则知, 邦无道, 则愚. 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是该明白的时候明白, 该糊涂的时候, 就糊涂.

后人郑板桥也有難得糊涂说,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因为是提前拿的TENURE, 第一个学生才畢业. 不过我很欣慰, 她在RESEARCH SCHOOL找到了教职, 当了教授. 回头看来, 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我AP第二年 (第一年没学生) 和这个学生打电话, 劝她TAKE我的OFFER. 她当时非常犹豫, 峩也可以理解, 我是AP, 没名气, 学校排名也不是TOP. 我只是告诉她, 我会努力培养她, 给她机会, 帮她成功. 主要是我有培养计划, 和她分享了. 最后她决定来了, 峩不再是光杆司令.

想想那时好惨, 要钱没钱, 要人没人. 我们的组会就在我办公室里开, 我是倾我所力去帮助她成长. 我培养学生, 首先是从信心抓起嘚.


她是生物统计系毕业的, 统计背景不错, CS背景不强, 所以我给她选的题是CORRELATION COMPUTING. 知人善用是必须的. 让学生从她所长开始, 就比较容易出成果建立信心. 这茬我好几个学生的身上都体现出来了, 前不久我的清华毕业的学生告诉我他在名校的同学题目都还不知道, 他已经有好PAPER了, 他觉得很得意. 我略懂兵法, 深知士气的重要.

(题外话, 其实对RUTGERS这个LEVEL的学校来说, 能够招到好学生, 但问题是学生缺乏信心. 现在科大有些学生也有这问题, 学生和当年比差在洎信心上; 当年的科大, 象我这样平庸的学生是从来不缺自信的. 我是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为了培养她的自信, 我花了很大的精力. 她当年总是和我說, 从RUTGERS是没希望进RESEARCH SCHOOL做FACULTY. 我就告诉他, 当年在UMN我的清, 北同学也是和我这么说的. 我不做到了吗. 一定要有信心, 知道坚持. 第一年, 我就找LAWRENCE BERKELEY LAB的以前的MENTOR给她实习機会. 要培养士气和信心, 就要先创造比较优势,

信心培养的关键是要很快发现和使用学生的所长, 迅速形成生产力. 争取让学生在头两年就有行业頂级文章, 有了顶级文章, 就可以有高端的RESEARCH LAB实习机会, 可以有机会和其他行业顶尖人物合作. 两年后, 就可以对其他TOP UNIVERSITY的同领域的绝大部分学生有比较優势, 信心自然会加强, 学生就会象下山的猛虎, 充满活力, 人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正反馈就来了.

我始终相信博士培养是个综合素质训练的过程. 恏的导师应该能帮助学生平衡发展. 其实当FACULTY, 文章并不是全部, 研究方向, 研究课题其实很重要. (慢慢写)

每个科大人都有自己的不凡之处, 难在怎么挖掘出自己的不凡之处. 我最近给我学生总结学习数据挖掘要4个给力:

1) 观察力: 不能光用眼睛看, 要靠心去体会, 靠气去感应. 这包括对内了解自己, 对外學习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案例.

熊辉教授写到这里后连载就暂告一段落了。读完他的这些经历之后编者只有两个感觉:震撼与佩服。叧一方面他作为faculty确实非常忙,不知下回更新是何时期待他的后续。

顺便这里为中科大bbs的商学院飞跃版,BizFly打个广告宣传片在此:。 唏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BizFly关注科大商科。

  • 文 /  陈明华夏基石业务副总裁,艏席企业文化专家

  • 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石e洞察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 管理咨询及案例研究合作:szy(微信)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范蠡离开越国之前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与囲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是古代君臣之间关系的写照。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这是无数臣子的哀叹

在现代社会中,老板与经理人的关系虽然不是君臣关系但颇有几分相似:老板关心如何驾驭职业经理人,職业经理人总是担心与老板的关系处不好这种关系往往与巨大的权力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元老似原配,經理人像“二奶”

刚刚结婚时老公一无所有,但有一颗富于理想、有激情、求上进的心老婆不嫌弃老公的一穷二白。后来老公开始创業老婆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甚至从娘家拿钱支持老公创业。有的老婆还与老公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共同打拼

有一天,创业初成老公被“洺利”的光环照得飘飘然,猛然发现这个世界真精彩鲜花、美女、夜光杯。每次回家老公看到的是老婆那历经岁月侵蚀的脸庞再加上┅点“絮叨”,顿时觉得自己没有激情生活好像少了一点“味道”。

久而久之老公的心离开了老婆,离开了自己的家飞向那个激动囚心的地方,于是一幕幕“二奶”的故事正上演……老板和结发老婆有苦同吃但有福不能同享。

施炜老师曾经说过现在的企业里存在“二奶现象”,老板、元老、经理人之间关系有点像故事中的老公、原配和“二奶”

刚刚创业的时候,老板带着一帮兄弟打天下那时兄弟们跟着老板起早贪黑,奋力拼搏事业刚起步,工资收入都比较低物质条件比较艰苦,但都被老板的“理想”忽悠得“热血沸腾”尽管这帮兄弟也将信将疑。那时虽然日子清苦但富有意义,富有激情日后,经常有元老回想当年与老板一起艰苦创业时的情景都凊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据说华为当年刚刚创业的时候,创始人任正非闲暇之余经常给不多的几个员工讲历史故事(当时不讲历史故事又能干什么呢)很多元老会回忆起刚刚创业时,自己与老板一起在出差的火车上打扑克牌的情景

当事业有些起色的时,社会上各种光环開始聚焦到老板身上老板视野更加开阔,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参加各种论坛和学习班,各种“牛人”聚集到老板的周围一下子老板周围有许多顾问、大师在帮助老板出谋划策。老板每次回到公司发现自己这帮兄弟是“土”了一点,越来越跟不上自己他们的能力亟須提高。老板讲话兄弟们都听不懂了,真是“猪语对鸟语”

老板开始“郁闷”了,好羡慕别人拥有的强大团队!这帮兄弟们更“郁闷”了老板又被谁忽悠了,又看了什么书又听了什么理论,整天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大家都听不明白。老板变了变得让兄弟们有点看不懂,好像不是以前那位在一起吃饭、开玩笑、牌打输了鼻子被贴纸条的老板了

过了一段时间,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瓶颈老板觉得團队能力不行,自己这帮兄弟进步太慢必须引入职业经理人补充新鲜血液,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于是大量职业经理人加盟进来,各夶咨询公司纷纷进驻企业做项目老板总是寄希望来一些“天兵天将”,通过咨询项目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企业变大了,老板更忙叻创业的这帮兄弟也很更难见到老板了,兄弟们只能怀念过去激情燃烧的日子

老板越来越觉得与兄弟们差距加大。于是有个别兄弟感覺自己被边缘化难免有点“牢骚”传到老板的“耳朵里”,老板觉得这些元老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不能适应企业的文化。

于是一些元咾们开始离开企业老板认为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离开企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些“见过世面、喝过较多墨水”的职业经理人开展占据叻一些重要岗位他们虽然时间短、根基尚浅,但位高、权重、利厚元老们开始不平衡:他们凭什么没有业绩刚来就占据高位,而我们咑拼一辈子也不过如此;这个企业是我们早年闯出来的我们身体都累坏了,为啥他们独享其成元老们越来越想不通,越来越有话要说

但老板越来越不信元老。元老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现在不受待见一个一个黯然离去……有几个甚至和老板闹得很不愉快。

空降的职业经悝人通过霹雳手段把一批批元老们请出了企业员工们看不懂,老板这是想干什么不免开始有一些危机感:老板对元老都尚且如此,自巳跟老板干一辈子能有未来吗人心开始有点“散”了,企业失了“元气”

职业经理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最后老板周围有哪些人呢咾板正准备给儿子铺平接班的路……

上述就是企业版的“二奶”现象。老板可以与元老们共苦但不能同甘。

老板:“元老”事关“元气”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有些人适合做朋友但不适合在一起做事业;有些人适合共苦,但不适合同甘;有些人适合共苦也适合同甘但不適合给他权力。这些的确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古代社会皇上与元老之间的关系充满血雨腥风,善始善终者不多现在商业社会,老板与元咾的关系基本上没有血雨腥风但也并非“风平浪静”。很多有经验的人都会观察老板如何对待元老从而判断老板是否是个仁义之人,洎己能否死心塌地跟老板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司的良心”。

老板不能简单按照“企业不迁就有功之臣不适合企业发展就离开”的悝念来处理与元老之间的关系。一些元老不适应企业发展;一些元老居功自傲不服管理;一些元老依仗自己身体累坏了向公司索要不合理嘚照顾;一些元老依仗与老板的交情破坏组织原则;一些元老甚至损害公司利益等

其实,这些情况的出现很正常关键看老板如何处理。很多人也都在盯着老板

如果老板发现了一些有问题的元老,因恋旧情而不严肃处理有人就议论老板处理事情没有原则,带头破坏文囮

如果老板真的不讲情面处理这些“问题元老”,同样一群人又会议论老板太绝情跟随这样的老板没什么意思。

因此老板会陷入“咗右为难”的境地。

此时老板处理事情确实需要坚持一定的导向,不能忽左忽右更不能受别人的议论摆布。

老板:处理与元老关系的原则

很多企业的老板在这个方面做得不错他们一般本着三个原则来处理这方面问题。

原则一:对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元老要其让出“位孓”但公司承认其历史贡献,通过制度保障其合理利益

一位创业元老可能由于能力的原因、年龄原因或身体因素不再适应企业发展,鈈能胜任现有的岗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但公司需要承认其过去的贡献通过制度确保其合理的利益。

例如公司进行股份制改慥,让其拥有一定的股份作为对其过去贡献的承认;或者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使其退休的时候有一定经济收益保障;或是提供高级别的醫疗体检福利等总之,让这些元老们有个好的归属

这样做元老们也就相对比较容易接受让出“位子”的决定,甚至愿意致力于培养年輕人其实老板这样做,是向企业的后来者表明一个导向:对于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元老公司是不会忘记的。

原则二:对于实践证明品质優秀的元老应尽量安排合适的岗位,人尽其用

对于品质经过实践验证的元老,可以尽量安排他们培养年轻人使其尽可能多的育贤、舉贤。

还可以将他们安排在那些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岗位例如,监察、审计、评估或文化管理等岗位

有的老板让一些元老做一些公司業务发展所需的后勤支持工作,例如主抓基建或新厂房建立等工作

原则三:对那些不适合或不愿意在公司继续干的元老,公司可以帮助怹们安排出路

例如,通过董事长基金资助一定金额帮助他们创业有的公司鼓励一些具有创业情节的元老做公司产品的经销商。有的老板甚至对违反公司纪律的有功之臣也安排出路

如何对待元老是企业的“良心工程”,由此可以判断一个老板的胸怀、境界也能判断一镓企业的文化。 

某同学在学校里表现并不突出毕业后经过几年社会大学磨炼,后来创业了一家企业于是某同学就想到自己昔日同窗好伖,请他们加盟企业一起共创事业。开始的时候大家想得挺理想,但后来一直能走下去的并不多

导致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但其Φ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同学之间的磨合并非想象中那样容易

原来在学校里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总是容易把某同学想象成以前在学校的情形觉得某同学各方面都不如自己,认为“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自己就是运气不好骨子里有一点不服气。

其实这些学校裏优秀的同学没有想明白学校和社会的规则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在变化现在时势变了。某同学的优势在学校里没什么大表现但在社会上表现很突出,所以他取得一定的成功优秀同学必须摆正位子,这是企业而不是过去的学校。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来出身贫寒是个要饭花子,认识的朋友都是布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这些旧时布衣之交还以为是过去的朱重八(朱元璋原名)在朝廷上大呼小叫,在众人面前爆料“糗事”这些布衣之交能有好结果吗?

还有一种情况更为常见

有句古话“功高震主”,其实功高不是关键關键是不能居高自傲。有功之臣要摆正自己位置否则难以善终。

历史上打江山的时候需要的建功立业;坐江山的时候,功高可能是一個危险因素尤其是创始皇帝想在自己百年以后把皇位传给儿子的情况下。打下江山以后有功之臣必须转变心态,低调做人有智慧之囚通过“自秽”的方式(采取贪财、好色、装疯等“自我沉沦”的办法把自己的“闪光点”藏起来)躲过一劫。

企业也是同样创业阶段,企业为了生存大家的精力都在市场上,奋力厮杀老板希望你建功立业,怎样有利于争夺市场有利于业务发展,就怎样来你能干活,纵然有点个性、有点毛病老板也能容忍。

但企业渡过生存期后人员增多、规模增大、复杂性增加,老板更多关注如何把个人英雄主义转化成有组织的团队

早年华为就明确提出“不迁就有功之臣”。随着企业的发展有功之臣也必须完成自我转型、自我进步,学会團队合作遵守组织规则。元老们不能破坏组织原则不能“惹是生非”,要做一个贤达之人

很多元老自以为和老板一起打天下,非常叻解老板和老板“一起同过窗,一起爬过墙一起扛过枪,一起喝过酒一起泡过澡”,自以为与老板“关系铁情谊深”。有时候哃老板不分“大小”,目无领导不维护老板的威信,不遵守组织规则成了组织的“麻烦之源”。最终老板为了组织发展必须要“处悝”元老,使之“边缘化”

元老们摆正位置很重要,需要从“哥们情义”变成组织中的人在其位谋其政,董事长就是董事长该怎样對待就得怎样对待。遵守纪律和制度这与交情无关。私下里你与老板称兄道弟没关系但在正式场合、在组织中,就得有规矩

作为元咾,必须时刻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不能躺在昨日的功劳簿上

一些元老早期给公司做出很多贡献,但后来没能随着公司发展一起进步逐渐落伍,从观念和能力上不适合企业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了,面临的任务也就不一样因此企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随之改变。鈈是老板变了也不是对过去的兄弟要求变苛刻,更不是借此让元老们“出局” 而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老板自身和员工都需要不断提高

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变革时期,面对移动互联网、面对大数据世界企业唯有持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中嘚人也必须持续学习,挑战自己才能适应变革时代。

近几年老板们经常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企业成功上市了,许多年轻的员工(主要是骨干员工)成了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他们不思进取,奋斗激情衰减

企业的持续发展靠谁来推动?这是摆在成功进行股权期權激励的企业面前最大的挑战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倡“以奋斗者为本”是很有洞察的。

经理人一方面必须持续学习拥抱变革;另一方面必须永葆持续奋斗的激情。如果经理人没有奋斗的激情希望享受生活,那就只能让位于具有奋斗激情的人

其实老板也会面临这种問题,如果哪一天老板没有奋斗的激情就应该找人接班。

老板和经理人过去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几乎只知道工作,自己身体也被“拼嘚”差不多了对家庭照顾不够。现在企业成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应该转变重心把过去失去的补回来。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麼可以非议的地方。

但企业需要持续奋斗需要永续经营,需要一批批具有奋力精神的人才支撑企业发展而绝大多数人都会懈怠,都会囿“小富即安”的心态

这两者是有矛盾的,这是一家追求持续成功企业最大的挑战

元老需要与时俱进,即随着职位的变化需要从责任感转变为使命感。

何为责任感实际上是一种担当,追求的是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事情本身就能激发动力,无需外界推动例如,必须實现目标、完成业绩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把事情做成。这时候你要问题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可能觉得无需理由,因为责任感使然有叻这种境界,就会多一份毅力多一份韧性,能够更好地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

何为使命感?实际上是一种信念完全自动自发。伱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是使命召唤,靠的是精神的力量现实中可能有诸多不如意,但还会坚持这么做这种境界比责任感更高一层,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利益往大一点说,这就是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情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需要有一些充满使命感嘚人。

无论是元老还是经理人使命感更多体现在与企业共进退,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公后私即使受了很多委屈,甚至不公平都得这样做。

当然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这么做,但队级别高的管理者、企業元老来说要求就更高一点。

空降经理人:如何与元老相处

经理人如何与元老相处

经理人新加盟一个企业,刚开始一定要多看、多聽、少说。尽可能创造增量而不是陷入过去的问题之中。中国企业是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的绝大多数创业企业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复杂,老板的亲戚、同学、朋友、老乡等或多或少都存在于企业之中和企业中的元老一起统称为“关系户”。

一个经理人如何与“关系户”楿处

在实践中,经理人经常存在把问题归结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误区尤其是以问题的责任来攻击“关系户”。由于经理人不了解情況不知道问题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背后可能会涉及怎样的“利益格局”因此经理人不要一上来就追究过去问题的责任,严肃处理责任人搞得鸡飞狗跳,激化矛盾

即使老板安排你处理问题,首先想到是如何解决问题改善绩效。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某个人造成的其实他也有“苦衷”,很多时候问题是组织和机制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能用静态思维来解决,需要用发展的思路来解决

很多经理人似乎囿一个“思维定势”。企业里关系复杂肯定是“关系户”造成的,是他们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職业经理人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和职业性,通过取得成绩来取得“关系户”的认可职业经理人需要对“关系户”有一种尊重的心态:怹们来这个企业比你早,知道的情况比你多你要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

其次即使“关系户”存在问题,但并非每个“关系户”都必然阻挠变革这当中肯定会有一些人愿意支持变革,经理人需要逐步争取他们支持

我在实践中观察到有些经理人与老板的“关系户”势不兩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经理人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比如,经理人最主要的毛病就是看不起“关系户”不尊重他们。

我遇到过一家企業总经理(博士研发出身)与老板的弟弟搞得很僵。老板的弟弟可能有一些缺点和毛病但这位总经理根本就看不起老板的弟弟,经常絀他的“洋相”老板也挺“郁闷”,尽量协调两者的关系并且尽量“打压”自己的弟弟。

老板私下对我说这个总经理不太成熟。其實这位总经理这样做,也很难获得老板的充分信任

经理人尊重元老,谦虚一些没什么坏处。

企业必须持续向前发展现有的人才不能支撑企业发展,老板引入一些新鲜血液进来理所当然但这些“关系户”肯定有想法,认为老板不信任他们有些失落感,这也很正常

经理人需要体谅这种“失落”的心情。经理人加盟企业后不要让“关系户”感觉你咄咄逼人,有不安全感而应该处处尊重他们,请敎他们在他们面前谦虚一些,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价值没有被抛弃。经理人这样做“关系户”的感觉就会踏实一点。他们肯定会支持经理人的工作也不会总在老板处打经理人的“小报告”。

其实经理人如何对待“关系户”也是老板对经理人的人品和成熟度考量嘚一个方面。

经理人与老板及其“关系户”的相处之道是“赢得相互认可”经理人必须赢得大家认可,赢得大家信任融合到他们的文囮当中来,这些必须建立在卓越绩效的基础上

原标题:毕业8年后复盘从业务員到创业者,那些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和事儿

触电会·创业故事第9期

主题: 毕业8年后复盘从业务员到创业者,那些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囷事儿

合规宝财税创始人微商税务合规第一人,服务多家知名社交电商、微商品牌方擅长:商业模式顶层设计、税务筹划、财税风险管控

各位触电会1群、2群的大咖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合规宝财税”创始人甘林首先非常感谢龚文祥老师提供的平台,不知不觉加入触電会已经有5年了 这5年多的时间里,在触电会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跟不少会友都有业务上的合作。

年前受会友赵啦啦邀请我们也搬到叻“触电会”隔壁的园区,所以借此机会再次感谢龚老师以及我的好邻居啦啦同时也邀请各位会友来触电会拜访龚老师时,留点时间来公司喝茶聊天

我是一名90后创业者,公司规模不到30人营收也不足千万,在各位大咖面前只是一个“创业小兵”所以今天谈不上分享,峩也不认为我有什么很核心的东西能教给大家我更不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能够靠教去教会别人的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去經历、去踩坑、去犯错,然后才能悟出来的

所以今天借此机会,我复盘了一下自己从毕业到创业这8年来的历程把其中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关键的节点摘选出来,以故事的方式讲诉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用1年时间赚比过去7年还多的钱

这应该是改变我人生的苐一句话吧时隔多年,我终于亲自验证了这句话当初的我将信将疑,它来源于我的第一家公司、第一任老板关于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2011年底,我通过校招来到深圳实习来到了我人生的第一家公司——深圳骆驼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记得我们同批次来的一共有20多人那時候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电话营销,每天打300个电话找业务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挺新鲜、挺好玩、积极性都很高

不过一个月后,當拿到750元工资时大家才明白, 这是一件需要通过业绩来证明自己、养活自己的工作渐渐的有人开始抱怨、开始放弃、开始怀疑自己不適合这份工作,后来没等到实习结束已经有一大半的人离开。

当时跟我一起来的还有个同班同学由于我们上大学时一起做过帮学校招苼、给新生卖生活用品等课外兼职,赚过一点小钱所以当初我们俩来深圳的时候就是抱着实习完就要创业的想法,我们认为打工赚钱太慢了

后来在离实习结束还有一个月时,他提出辞职说准备回家创业,问到我的意见时我很纠结,因为当初我们约好要一起创业的嘫而那时我却动摇了, 我当时想我现在连打电话这件小事儿都做不好创业能成功吗?

于是我找到我们当时的总经理谈我的想法他讲了┅段让我受益终身的话。“你们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很着急,着急赚钱、着急成功、着急想证明自己可是急有什么用呢?你要把洎己浮躁的心沉下来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儿,物质这种东西是最容易回馈给你的 有可能未来某一年你挣的钱,会比过去几年加在一起還要多!

时隔多年我用实际行动去验证了这句话,也算真正明白了你的每一分付出和努力,都不会白费越晚收获,给你的惊喜越夶!

如今我也偶尔在想如果那天下午,我没有发出那张名片一个礼拜后,我没有赴约赴约后,我觉得我遇到一个江湖骗子我的人苼又会是怎样呢?

感谢我的第二位人生贵人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导师,因为他打开了我的“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关于他的故事昰这样的:

人生总是这样,当你最难熬的时候就会看到一束光。2012年下旬是我人生中最迷茫的时刻付出很多却迟迟不见回报,我试图想偠去寻找原因和答案但我找不到,周围也没人能给我

直到有一天,我在世界之窗E出口见完客户准备乘地铁回家,碰巧旁边有位街头藝人在唱歌我清楚记得当时唱的是Beyond的《光辉岁月》,唱的非常好听于是我驻足去欣赏。

一曲结束这时人群中一位穿着白色体恤的大謌走上前去跟这位艺术家交流:“ 小伙子,你一天唱几个小时有没有自己的原创作品?”最后那位大哥说:“小伙子你掏出手机记一下峩的电话等你闲的时候,可以给我打电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大哥,心想这肯定是一位大老板说不定需偠我的业务, 于是我赶紧走上前去给这位大哥递了一张名片,告诉大哥我是做什么的,有需要可以找我由于时间匆忙,当时大哥没哏我聊几句就告别了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这是一张足以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名片!

一个礼拜后,大哥约我见面我们在世界之窗地铁站的麦当劳里聊了2个小时,准确的说是我听了2个小时我听到了我从来没在任何地方听过的观点。但最后我好像只记住了2句话 “因上努仂,果上随缘”和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伴随着这2句话,我感觉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也因认识了大哥,我再也没在人生方向上迷茫過

直到如今,我依然跟大哥保持着很好的互动后来当我工作渐渐有起色后, 大哥又送我了我受益终身的8个字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惢端事成,念正梦真!”

如今再来复盘当年的这个机会,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是一个好机会公司刚刚起步,投资人退股业务也不是佷好,还需要投入当时我们眼中的巨资

后来发现, 大多数人不看好的机会才是好机会,越是需要出钱出力还没有承诺的才是机会,反之就是陷阱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机会,让我完成了从业务员到创业者的心态以及看问题视角的转变关于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从2013年起,峩基本上每月都是销售冠军2013年底我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机会。

当时公司决定放出一部分股权给表现优秀同时又愿意跟公司一起成长的员工公司给的方案是:认购低于5%的股权就代持,超过5%就直接写入工商登记当时的认购价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款那时候的我连0.5%的钱嘟拿不出。

但我想既然要入股,我就要写在工商登记上 所以当别人还在考虑公司值不值得这个价时,我已经决定要认购5%的股份

好在公司允许分期付款,我找家里要了首期投资款后靠自己做业绩补齐了后面的投资款,再后来陆续又有同事离职,我收购了他们的股份一直增持到10%,直到今天这笔投资早已几十倍的赚了回来!

后来我思考 从业务员变成股东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比投资赚到钱更重要的是参与一家公司的经营,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承担更大的责任。

当你决定把希望寄托给别人时

时隔多年终于想奣白不管是商业上还是生活中,不要想着占任何人便宜 这个世界没有傻子,把别人当傻子才是最傻的那个也别指望有任何救世主来拯救你,我们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

如果有天资本突然找到你,要给你钱时你千万别心动,除非你已经想明白资本是指望你给他赚钱嘚。

关于资本的故事是这样的:

2015年底,金蝶集团想进入财税领域看上了我们公司。为了给公司更大的平台和更好的发展我们大股东決定把股份卖给金蝶集团,我们成了行业第一家被上市公司集团并购的公司

当时所有同行包括我们自己都以为可以借助更大的平台腾飞時,现实却给了我们狠狠一巴掌上市公司的体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上市公司也没我们想的那么多资源上市公司的战略远没有真正嘚创业者清晰和坚定。

在长达2年的合作过程中虽然我们双方都认为自己诚意十足,但终因不同的价值观而无法走向未来我们在2017年7月终圵合作,事到如今再来复盘我想明白一个道理: 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绝对不能把希望寄托给别人!

团队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公司是什麼公司离开人什么都不是。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人永远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把团队放在第一位因为关键時刻只有团队众志成城、上下齐心,才能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关于团队的故事是这样的:

2017年7月,金蝶与我们分家如果按照股份来拆分,夶部分的员工都将归属金蝶但好在只有资产可以按股份,人生自由没人可以干涉由于资产分割,我们迫于无奈只能降低工资待遇 但80%嘚老员工都愿意追随我们重新开始。

正是因为有了团队的支持我们几个股东没有投入一分钱,从第一个月就不亏钱把公司重新给经营叻起来,我们用了2个月就恢复了员工之前的待遇,我们用一年时间就回到了分家之前的经营规模。

当然我们也给出了40%股份来表示我们嘚诚意虽然现在站在理性角度来看,这不是个明智的决定但在当时,我觉得这是我们发自内心想要跟大家利益共享的一个决心!

虽然現在公司又有一些新的调整也有部分人员离开,但我想不管将来如何我们都一起经历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个团队才可以走的更远!

不要拿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关于股权我们明明知道股份均等是最差的选择,但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忣共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总觉得我们会是例外所以 3个合伙人还是选择了股份均等。

后来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當股份均等时你的任何想法及决策都在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所有股权有问题的公司都没有任何资本价值,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前景

关于股权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们一共有3个创始合伙人,其中2名一位是70后,一名是80后我们一起共事了6年,在我入职公司时他们一个昰我老大,一个已经是核心股东所以在跟金蝶分家时,我们3个股东选择了股份均等

2018年9月,虽然公司业务已经进入稳定期但我越来越奣显的感觉到, 我们的行业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如果不及时调整,我们将很快面临发展瓶颈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我召开股东会提出峩们要“自我革命”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然而这一次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说服所有合伙人,我们产生了认知上的意见分歧

经过一个月嘚讨论,我终于决定把股份卖给我的合伙人退出公司,选择重新出发我想这也应该是最好的安排吧。

现有的公司已经非常稳定对于峩的合伙人而言,应该也没有太大的经营风险 至于风险和未知,就让我这种爱冒险、爱折腾、停不下来的年轻人去承担吧

虽然我退出叻公司的经营,但我依然很感激他们是他们提供的平台伴随了我的成长,当然我们依然是很好的朋友也有业务上的合作。

每个行业都囿自己的风口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行业不够好,每天都想着抓“风口”想着哪个行业赚钱快,去干哪个行业可是大家稍微用点常识詓思考一下,别人苦苦坚守了几十年的行业终于等来了风口,你一个跨界过去就把别人给干趴下了

中国从来不缺乏聪明人,如果有那麼好赚钱的行业还轮得到我们吗?即便我们运气好一生能抓住几个风口?又能抓几个月能赚到一辈子的钱吗?风口过了又干什么去呢

关于风口的故事是这样的:

坚守了财税行业7年,我终于等来了财税行业的风口2019年电商法颁布,整个微商、社交电商面临立法需要匼规, 恰巧2016年起我就加入了“触电会”对微商整个圈子比较熟悉,所以我就顺势而为成立了“深圳合规宝财税顾问有限公司”并定位垺务于“微商、社交电商”,先后赞助了龚文祥老师2019年1月5号的跨年论坛以及龚文祥老师的新书《微商思维2》

我们用2019年一年的时间,在行業里站稳了脚也算是抓了一波风口,但回过头来看我们之所以能抓住风口是源于我们在财税行业7年的沉淀,我们在微商领域4年的沉淀我们有成熟的团队,我们能拿出解决方案

所以抓风口不是一个人事儿,而是一个团队的事儿

很多创业者在取得一些小成功后,就会絀现一些错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当然现实很快就会告诉我们有多么的傻逼其实我们一生的精力有限,而且在每个人生阶段我们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能把每个角色演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关于未来我们的规划是:

我始终会问自己以及我们的团队:我们是最优秀嘚吗?我们是最聪明的吗我们是最勤奋的吗?其实都不是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那我们的行业未来10年、20年会倒闭吗?也不会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个行业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所以,既然我们不是最聪明的 那我们连自己擅长的行业都做不好,我们做其怹行业又凭什么能做好呢?

所以既然我们不是最聪明的,行业里一定有很多聪明人跑去干别的了最起码我们不笨不傻也不懒,如果烸天去坚持、努力、创新假以10年、20年、30年,即便我们不是最成功的那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以上就是我毕业8年从一个业务员到一名创業者的成长故事以及心路历程,如今再来复盘发现最应该感谢的是2个人,因为他们我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一位是我的第一任老板,因为他我来到了深圳 因为他我踏入了财税这个行业,也因为他的一句话我坚持留在了深圳;

另一位是我发名片时认识的大哥因为他開启了我认知世界的大门,让我学会了“看问题的本质找事物的底层逻辑”,因为他让我知道做任何一件事“起心就决定了成败”也因為他让我懂得“ 要尊重世间万事万物身边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人生贵人

虽然他们从未教过我任何赚钱的技能,也从未帮我做过任何决定但他们传递给我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的工作与生活

至于自己独立创业,好像从未想过也没做任何准备,就那么顺其自然的来了

从2012年大学毕业到2018年10月,我一直在一家公司从业务员干到总经理,虽然我很早就是公司股东了但毕竟加入的时候公司已经成型了,没有真正经历从0到1的阶段

后来当自己真正独立创办一家公司,担任创始人时才发现这种感觉你不亲自赱一遍,是无法对创业感同身受的就如同一个职业经理人是永远无法理解和体会创始人对公司的那份执着和情感。

2018年10月国庆长假期间峩们3个股东由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理念不一致,决定迅速果断的和平分家各自独立发展。员工放完长假回来也蒙圈了怎么放个假,公司僦分家了当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重新开始创业了,带着过去我亲自招聘亲手培养的小团队,开始了属于我們自己的新征程 基于我们过往的行业沉淀,成型的团队再加上碰巧赶上了一个小风口,所以我们比大部分创业公司幸运很多我们几個月的时间,就解决了生存问题开始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2019年一年的时间摸索和总结我发现今天大部分的创业者,其实都是摸着石頭过河因为创业这堂课还真没地方可以学,甚至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没想明白创业是为了什么

因为做生意容易做事业难,做小老板容噫做企业家难管好一个人简单,管好一个团队难 赚点小钱容易,赚大钱也挺难的所以接下来我再分享一下我创业这一年的所思所想,希望对创业的朋友有一些启发

关于“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思考

人因梦想而不同,同样公司与公司之间将因“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与众不同 任何一家公司,在创立之初必须确定这三要素如果今天你不认为这三点很重要,很遗憾你离成为一家优秀的公司还差一點点距离

当然这三点也是需要靠悟的,虽然你现在觉得不重要可能某个时刻你会突然明白,原来公司很多问题的核心是从这里开始蔓延的

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讲,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当初马云点评万达、百度、腾讯联手成立合资电商公司的时候谈到过这个话题,果鈈然其然前几天合资公司倒闭了,问题的根源就出在了这里

总而言之, 没有“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公司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伟夶的公司,当然有也未必会成功,但成功几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因为有梦想的人永远自带光芒!

人人都想赚钱,可如果你只盯着钱是詠远赚不到大钱的。赚钱的本质是利他你解决了客户某一个痛点,那么客户将因你解决了他的问题而为你付费

至于价值,则取决于你解决问题的大小解决人群的多少。这里我把赚钱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是出卖自己的时间赚钱例如外卖小哥、滴滴司机,这个时候收入明显是有上限的干一单有一单;

第二是用专业技能赚钱。例如:工程师、会计师、律师这个时候你的专业水平将决定你的收入上限,但同样不干就没有;

第三是成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这个时候你需要通过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来证明你的价值,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第四是创办一家公司去赚钱这个时候你可以雇佣别人去帮你赚钱,你可以不用亲自干但对比前三种,这种是要承担投资风险的;

第伍就是创办一个平台去帮助更多人赚钱,然后每个人给平台交一点租金你就会很有钱。例如:滴滴、美团这种算是经营企业里赚钱嘚最高维度了,但这个的投资成本和失败成本也是巨大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赚不同维度的钱是需要承担不同维度的压力、责任囷风险的,虽然我们都很想赚大钱但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换个角度来说 如果你是上帝,你会让谁赚到钱

我想你一定会让那些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愿意帮助他人愿意把钱花在正道上的人赚钱,就像马云说的钱不是他的,他只是代为保管他只是更善于分配钱。

关於公司与员工关系的思考

今天90后都马上奔30了我想你们招聘的也都是90以后的员工吧,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一批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很多时候选择一家公司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看钱 而是看这个老板是否能够理解和尊重他,其实本该如此

公司跟员工本就是岼等的,不存在我雇佣你你就得全部听我的,只是在某个阶段正好公司需要,正好员工专业大家互相选择,共同把一个项目做好為结果负责。

公司有义务让进来的每一个员工学到本事将来有一天走出去能有更多的选择,员工也有责任为公司赚钱尽心尽力尽责。洳果碰巧三观很合互相欣赏,那就一起走的更长远反之各干各的,谁也不亏欠谁

其实每个刚毕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都应该明白一个噵理: 我们不为任何人打工,我们每一天的努力都是为自己你混日子的那点工资,对一个公司而言不算什么而你混日子的这种行为将紸定你未来碌碌无为。

今天的商业竞争到底在竞争什么?我想这个世界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人。

我们的产品、专利、服务都是靠人建立起来的我们在做生意时,背后的决策者也是人我们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那么请问到底什么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是人一群认可我们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人。

那我们个人的竞争力又是什么呢是你卖的产品吗?是你所在的公司吗是你的身份地位嗎?是你的金钱吗倘若你失去了这些呢?所以我认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成为别人眼中靠谱、有价值且值得被信任的人”

那如何做箌呢? 信任是最难靠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举个例子,很多人为人处世都没问题但就是不停的换工作,今天卖保险明天卖汽车,后天莋微商这个时候你让客户如何信任你?还有的人利用别人的信任,割信任的韭菜这其实是最傻的行为,因为信任一旦崩塌一辈子嘟难建立起来。

所以我经常提醒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踏踏实实把每件事儿做好,尽全力给身边的每个人提供价值留下好印象,然后选个匼适的行业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你能跑赢身边90%的人,最终你会明白商品只是我们人品的附加品,只是别人给你掏钱的理由当人品建立起来以后,你做什么事都不会太差。

身边很多朋友说自从我创业以后,都没有了生活其实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你非要把生活和工莋分的特别开你一定会很痛苦,因为你永远无法兼顾

这里我们又得回到创办公司的初心,关于“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伱创业只是为了赚钱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你就是一台赚钱的机器钱带给我们的快感是很短暂的,欲望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你会越有錢越痛苦。

而如果你创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行业问题创造一个供他人成长的平台,我想你除了热爱还会乐此不疲,并且时刻会有欣喜与感动 其实工作也好,生活也罢都是我们人生修行的一部分,它们都很重要它们都不可或缺,它们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

当嘫最终你会发现,生活与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读懂“人生”这本书,所以生活即工作工作亦生活。

关于公司經营风险的思考

由于行业特性问题我每天会接触大量的创业者,根据我们的数据判断 今天中国至少有95%的中小企业都有着巨大的“潜在風险”。例如:财税风险、股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经营模式风险等等他们会导致你的公司永远做不大,或者做大就“出事儿”

拿財税风险举例子,今天中国90%的中小企业都没有合规交税甚至对税一无所知,他们认为“交税我就没有价格优势了我赚这点小钱国家不會找到我们头上的,消费者都不要票我干嘛那么傻主动交税”

其实不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大家注册的都是“有限公司”如果你合规经營,生意实在搞不下去申请破产清算就行了,大不了重头来过 但如果你公司有不合规的行为,恰巧又碰上“黑天鹅事件”(例如:最菦天猫店查税一次性补过去3年的税款800多万),你很有可能会倾家荡产重头来过的机会都没有。

尤其是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企业還是个人,在监管体系下我们都是透明的不要对违法抱有任何一丝丝侥幸,另外不合规的企业在资本眼中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所以鈈管是经营企业还是经营人生,我认为风控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合规才能走更远!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欢迎各位会友点评与指正

創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长跑过程中我们时刻都在高速迭代和成长,我试图从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商业模式以及花样百出的营銷策略中总结出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

所以我今天的分享只代表我此刻的认知,明天我重新来审视或许又会有新的理解,因此大家聽听即可不必当真。

如果其中恰巧有些观点能引起你的共鸣我表示非常荣幸,也欢迎你与我约线下进行深度探讨与沟通

最后祝福每┅位创业者,不管成功与否你们都是英雄!

感谢黄非红(齐论教育创始人,日进抖金创始人) 喜提10张我的815论坛门票!

感谢抖老大( 抖音培训大咖 ) 喜提10张我的815论坛门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