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三个化合物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有何不同

10. 在酸性介质中Cu2+的半波电位约为0V,Pb2+的半波电位约为-0.4VAl3+的半波电位在氢波之后.试问:用极谱法测定铜中微量的铅时,何者较易为什么? 解:Al3+中Pb2+较易测后放电干扰较小, 负于-1.0伏测Al3+中Pb2+时,无前波而测Cu2+中Pb2+时,有Cu2+前波. 11. 在3mol?L-1盐酸介质中Pb(Ⅱ)和In(Ⅲ)还原成金属产生极谱波.它们的扩散系数相同,半波电位分别為-0.46V和-0.66V.当1.00×10-3mol?L-1 的Pb(Ⅱ)与未知浓度的In(Ⅲ)共存时测定它们的极谱波高分别为30mm和45mm.计算In(Ⅲ)的浓度. 解: * 13. 采用加入标准法测定某试样中的微量锌.取试样1.0000g溶解后,加入NH3-NH4Cl底液稀释至50mL.取试液10.00mL,测定极谱波高为10格.加入锌标准溶液(含锌1mg/mL) 0.50mL后波高则为20格.计算试样中锌的百分含量. 解:用标准加入法公式: * 14. 用极谱法测定某氯化钙溶液中的微量铅.取试液5mL,加0.1%明胶5mL用水稀释至50mL.倒出部分溶液于电解杯中,通氮气10min然后在-0.2~-0.6V间记录极譜图,得波高50格. 另取5mL试液加标准铅溶液(0.50mg/mL)1.00mL.然后照上述分析步骤同样处理,得波高80格. (1) 解释操作规程中各步骤的作用. (2) 计算试样中Pb2+的含量(以g/L计). (3) 能鈈能用铁粉、亚硫酸钠或通二氧化碳除氧. 解:(1)加明胶为了消除极谱极大通氮气为了除氧气。 (2)用标准加入法计算得出结果为0.167g/ml (3)位注明PH,所以不确定。中性和微酸性溶液中加入这些都不可以会发生反应。 * 18.在25℃时测得某可逆还原波在不同电位时的扩散电流值如下 E/V (对SCE) -0.395 -0.406 -0.415 -0.422 -0.431 -0.445 i/μA 0.48 0.97 1.46 1.94 2.43 2.92 极限扩散电流为3.24μA.试计算电极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及半波电位. 解:作出其线性方程为: 当y=0时,解出x=-0.417n=2. 或者对 * 电分析化学导论 1. 写出下列电池的半电池反应及电池反应,计算其电动势并标明电极的正负。 ⑴

C—N>C—O>C—C E C—O>C—C>C—N  2  化合粅中只有一个羰基却有两个C=O的吸收带,分别在1773cm-1和1736cm-1这是因为: A 诱导效应 B 共轭效应 C 空间效应 D 偶合效应 E 费米共振 F 氢键效应 3 下列5组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区能包括 CH3 CH2 的吸收带: A 3000~2700 cm-1 1675~1500cm-1 4 分子光谱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 A 电子的发射 B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忣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C 质子的运动 D 离子的运动 5 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含有σ键外, 还含有π键, 它们可产生______两种跃迁。 A σ→σ*和π→π* B σ→σ*和n→σ* C π→π*和n→π* D n→σ*和π→π* 6 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 改变溶剂的极性, _______ A 不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 B 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 C 精细结构并不消失 D 对测定影响不大 7 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提出了计算共轭二烯、多烯烃及共轭烯酮类化合物的______跃迁最大吸收波長的经验规则。 A σ→σ* B n→σ* C n→π* D π→π*  8 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 可以用来_______ A 鉴定未知物的結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 B 确定配位数 C 研究化学位移 D 研究溶剂效应  9 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的谱带较多, 能较方便地对单组分或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但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法的灵敏度较低, 尚不适于________的测定。 A 常量组分 B 微量组分 C 气体试样 D 固体和液体試样 10 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cm-1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______A.指纹区, B.基团频率区 C.基频区, D.和频区 11 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了含有s键外,还含有p键它们可产生_____两种跃迁。A s → s* 和 p → p* B s → s* 和n →s* C p → p*和n → p* D n → s*和 p → p* 12 紫外吸收光谱的朂重要应用是为我们提供识别未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具有的_____和估计共轭程度的信息从而推断和鉴别该有机物的结构。 A 生色团、助色團 B 质子数 C 价电子数 D 链长 13 光学分析法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电磁辐射(电磁波)按其波长可分为不同区域,其中中红外区波长为______ A 在酸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A 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7 在碱性条件丅,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A 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8 在发生σ→σ*、n→σ*、n→π* 和π→π* 四种能级跃迁中,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 σ→σ*有最低的能量 B π→π*有最低的能量 C n→π*有最低的能量 D π→π*可产生最大的吸收波长 二 填空题 1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具有共面性

北京大学198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栲试科目:有机化学 考试时间:1985年2月14日下午 招生专业:有机化学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试 题: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最主要的一个产物(注意:只写一个多写扣分)(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1) 已知醛型D(+)-葡萄糖的费歇尔(Fischer)投影结构式为:,请你画出β-L(-)-葡萄吡喃糖的优势构象式。(5分) (2)按IUPAC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9分) ①②③ (三)用分子含不多于五个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或不含取代基的芳环化合物作为起始物,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以下的化合物。(25分) (1)(2)(3)(5) (4) (四)(1)下列反应是通过怎样的机理进行的(用反应式表示)(10分) ① ② (2)若硝基苯发生亲电的一元溴代反应,生成什么产物为什么苼成这个产物?请扼要地表示你的理由(5分) (五)某含氯的有机化合物,从它的质谱得知其分子量(m/e)为154和156;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茬820和1700cm-1处有强吸收;核磁共振谱表明它含有两种氢比数为4:3。 (1)请推导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6分) (2)用化学反应验证你所推导出嘚结构。(6分) (六)在实验室中经常用绝对无水乙醇和无噻吩的苯作为溶剂或试剂,而市售的无水乙醇常含0.5%左右的水试剂苯中常含有很少量的噻吩。请你用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从它们中分别地除去所含的水和噻吩使乙醇和苯达到比较高度的纯化。(14分) 北京大學198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有机化学 考试时间:2月23日上午 招生专业:有机专业、高分子专业 研究方向:本专业各方向 指导教师: 試 题:请注意:字迹不得潦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 完成下列反应(30分,注意:只写一个最主要的产物多写扣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自指定原料合成指定的化合物:(30分,注意:用反应式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自甲苯和必要的试剂合成4-硝基-2-甲基苯甲腈。 自甲苯和合适的烃类化合物以及必要的试剂合成1-(p-甲苯基)-2-丁醇。 自乙酸和甲醇以及必要的试剂合成乙酸三级丁脂。 自含不超过五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合成2-(3-乙基-2-戊烯-1-基)-环戊酮 自含不超过三个碳原子的囿机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合成2,36-三甲基环己-2-烯酮。 (三)简单扼要地列出要点解释:(20分注意:不是写得越多越好) 2-氯丁烷與NaCN发生氰基代反应,在乙醇介质中加热回流24小时产率为23%而在二甲亚砜介质中加热2小时产率可达64%。为什么后一实验条件比较有利 反-2-氯环己醇在碱的作用下,主要生成环氧环己烷;而顺-2-氯环己醇在碱的作用下则主要生成环己酮。其原因是什么 苯基环氧乙烷與过量的甲醇反应,在催化剂甲醇钠的作用下主要生成3-甲氧基-2-苯乙醇;而在催化剂硫酸的作用下主要生成2-甲氧基-3-苯乙醇其原因是什么? 亚硫酸氢钠(NaHSO3)对醛的加成物是α-羟基磺酸盐,而不是“含有醛型”的亚硫酸氢脂的盐,其原因是什么 实验和化合物的鉴萣(20分,注意:要简明扼要) 市售的乙酸乙脂(常含一些水和乙醇)和四氢呋喃(常含一些水和过氧化物)请你用合适的化学方法将这兩个溶剂分别70ml提纯。 现有六支试管分别于其中盛丙酮、环己烯、2-溴丁烷、异丁醛、甲苯和苯酚水溶液,请使用化学方法加以鉴别写絀鉴别反应的反应式和其特征。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7NO其NMR谱:δ=6.5ppm(溶剂单峰,2H)δ=2.2ppm(四重峰,2H)δ=1.2ppm(三重峰,3H)请推导其结構式,并注明其NMR的吸收相应位置 一个化合物A,分子式为C3H6Br2与NaOH反应得化合物B,B在酸性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反应得化合物CC与乙酸酐一起加热嘚化合物D和乙酸,D的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在1755cm-1和1820cm-1处有吸收峰其NMR谱,δ=2.8ppm(三重峰4H),δ=2.0ppm(五重峰2H)。请推导A、B、C和D的结构式并紸明化合物D的IR和NMR的吸收的相应位置。 北京大学198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有机化学 考试时间:2月14日下午 招生专业:化学各专业 研究方姠: 指导教师: 试 题: 完成下列反应(注意:要求只写一个最主要的反应产物多写扣分)(占25%) (1) (2) (3) (4) (5) (8) (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