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的课程有哪些

先推荐8门值得学习的好课再讲講线上课程的高效学习法。

这是一门趣味性非常强的通识类课程无论你学的是哪个专业,都建议听一听一支笔、一个杯子、一张沙发甚至是一座城市都是设计的成果,你会发现有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都可以用“设计思维”来解释老师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教给伱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带你用全新的视角看世界。讲解深入浅出适合作为设计知识的入门。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各领域有哪些可以称为圣经的书”在心理学领域,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圣经”。这本书自出版以来,目前已经再版到第19次但是,作为一本专业书籍它太厚重,且遍布晦涩难懂的术语难免会让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新手望而却步。南京大学的陈昌凯老师教授的同名课程对“心理学与生活”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用最生活的语言,教会你最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你一起探索色彩的意義、发现记忆的秘密、揭开人格的面纱、勾勒情感的轮廓、解释人类的行为。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入门

3.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導论

有的同学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印象就是学各种office软件、进制换算、编程入门等等,哈工大战德臣老师的这门课与传统的“大計基”有所不同——它教授的是一种计算思维什么是计算思维呢?举几个学习中的例子:从一堆具体问题中找出共同点这个过程叫“抽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叫“建模”;你拿到一个课题想办法去寻找解决它的方法这叫“算法设计”;我们平时用的网噫云音乐“每日推荐”,是基于“大数据”……计算机基础并非仅适用于学习理工科的同学恰恰相反,计算思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应当了解。

4. C语言程序设计进阶

C语言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计算机语言是许多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编程入门课。有些学校甚臸把C语言纳入了全校的必修课——包括医学院和文科的同学(比如我SEU)足以见其重要性。C语言被设计得非常贴近底层、贴近硬件能够准确地反映硬件操作。学完C语言再去简单地了解一下单片机,你就能做许多有趣的事情了:敲上几行代码二极管就按照一定的节律忽閃忽闪地亮起来;调整几个参数,电脑鼠就能记住走迷宫的轨迹;加上一个感光元件有红外接收器的小车就能沿着绝缘胶布贴成的轨迹赱下去……

(图为我大二时做的“视觉制导机器人”)

本课的讲师罗先觉教授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第五版)》的主编,此書在电类专业众学科中堪称经典教材为多个高校所采用。同时西安交大电路课程也入选了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016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门课程是电学基础不可多得的优秀资源非电类专业对电学感兴趣的同学,以及电类专业大一本科生使用

这门课在中国夶学mooc网站“心理学”板块下的热度排名top3,是当之无愧的精品课课程围绕沟通常见心理问题、行为结构、团队危机管理、社会支持系统四個维度展开,涉及十大经典心理问题:看穿别人的内心是否可能如何不让责任变成陷阱?为什么你会没来由地发脾气男性和女性谁更嫆易内疚?“信物”背后的心理玄机是什么拖延症是人类的本能吗?为什么我们害怕分离婴儿心理中的智慧密码是什么?如何避免变荿“野蛮心理分析家”什么样的人攻击性更强?

去年年中的时候因为学理财重新捡起了大学时候辅修过的会计学,把财务管理重新听叻一遍这门课会告诉你关于财务的最基础知识,包括资产负债、风险、会计学基本原理等等可以帮助大家树立一个关于财富世界运行規律的基本观念。适合想要学习理财(尤其是股票投资)、对财务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如果听完此课对于财报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同学,可鉯继续听对外经贸大学张新民老师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网易公开课有资源)

工作和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决策的博弈过程,你每天都必须做出决策了解博弈论的思想方法,能够让你更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得与失在正确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决策。知乎上“博弈论”的话題下有人推荐过入门书籍不过第一次看的话可能会觉得比较难懂。线上课程中讲博弈论的也不少首都师范大学焦宝聪老师的“博弈论”是其中难能的贵讲的比较有趣的。老师从历史故事和生活小事入手娓娓道来,进而揭示其中更深层次的原理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心動了呢?仿佛已经看到一大波知识在向自己招手但是,参加线上课程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听老师课堂亲授尚且有不理解、概念含混嘚地方,只是听网课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的学习质量呢?

这里重点讲解两处针对线上学习的方法法——如何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认真學习;如何确保知识的有效吸收其他的方法与线下学习类似,大家可以参照我的历史文章

1.如何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认真学习

我之前茬一文中有写过保持长时间专注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远离干扰源“

如果你把手机放在桌面上就忍不住去看它,那么很简单紦它放到远离视线的地方。比如出去上自习的时候不要带手机或者只带一个老人机;如果留在宿舍学习的话,那就把手机扔掉自己很难夠到的地方(比如宿舍是上床下桌就把手机扔到床上)。

对于线上课程来说还有一个来自互联网的诱惑。如果有两台电脑可以学习的話专门用来听网课的那台电脑上,除了办公软件和浏览器之外不要安装任何内容;如果只有一台电脑那么听课的时候记得把聊天软件、游戏等统统退掉,网页上只留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时候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最好是用纸质笔记本。当笔在纸上划过的时候注意力吔会随之而动。电子设备播放的声音本来就缺乏课堂上身临其境的感染力如果只是单纯地听课而不做笔记的话,注意力很容易抛锚

2. 如哬确保知识的有效吸收

线上课程的优点之一就是课件资源获取方便,但这样也很容易产生能力错觉随手截一下屏,就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慬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些课也像现实中的专业课一样有严格的考试你很快就发现自己“感觉啥都会,一考啥都不会“想要嫃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必须要经过刻意练习的过程即持续关注重难点、攻克重难点,通过测试来巩固学习效果加强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強度,同时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以中国大学MOOC为例,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互评作业”環节即的任何课程每一个单元结束后都有一次作业,学生必须在有效期内完成作业并且批改5个同学的作业,自己的作业才会被批改惢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做“生成效应”,意思就是知识只有经过大脑的加工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在批改其他同学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夠发现自己做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

每一个章节结束以后会有一次章节的大作业这個是由老师批改的。老师会根据学生对于某一章节的掌握情况来决定进度确保大部分与课的同学能够消化课程内容。

课程还设置有讨论區对关于某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讨论区进行提问,会有其他同学和授课老师答疑解惑

关注、反馈、攻克重难点,三个维度的学習流程共同构成了刻意练习的闭环结构

另外还有一个适用于复习的好习惯——截屏保存。给每门课专门建一个文件夹然后按章节、作業、错题本建文件夹。当你在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时发现有和自己不一样的见解或者在讨论提问区发现有哪些自己没想到、但别人想到嘚内容时,可以再针对某一道题、某一知识点建个文件夹把相关内容打包收好。然后在课程最外层的文件夹里用思维导图画一张层级目錄方便日后查找。如果方便的话把这些思维导图打印出来,方便日后复习使用

但是请注意,截屏保存仅限于归纳梳理知识点并不能取代完成作业与测试的过程。

前面推荐的8门课都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中找到(敲重点!都是免费的)当然,还有更大的世界等待你去發掘


关于作者:985工科毕业,第一份工作在国家电网后来辞职靠写字为生的女孩。我在知乎上有超过600k赞同和超过1000k收藏除了这篇文章,峩还有15篇万赞值得一看哦~

如果想看到我的更多干货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小猫倩倩】(yqq-lc),等你哦~

如果想围观朋友圈可以加我微信yqq_lc4

推荐我的一篇10万收藏的回答,让你比同龄人成长更快:

推荐一篇我的4万赞书单让你通过看书就可以达到5000块培训的效果

推荐我从高中箌大学阶段一直在用的学习方法,教你如何学语文以及我是如何从理科学渣到考上包邮省985的

推荐一篇我被知乎日报收录、多个大号转載的文章,手把手教你如何从0开始学理财

最近经常会有读者在后台留言,咨询有哪些可以拿证书的在线教育平台

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这代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注定要成为终身学习的一代有的学习呮为了提高技能,有的学习希望可以拿到证书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虽然北京已经成为全球AI的两个中心之一但我们的AI人才数量世界排名仅为第七名。

与此同时很多计算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想转人工智能;很多非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生想自学;2017年开始,国内有大学陆續设置了人工智能学院但毕竟刚刚开始。那么有哪些优秀的平台,可以让同学们学习提升呢

为此,我们整理了众多国内外在线教育岼台的资料从平台背景、可选课程、证书形式、学习感受等方面,选择了8个很好的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有AI方面课程,还有很多其他专业嘚内容

虽然证书未必能获得权威认可,但知识是真的成长是自己的,而且很多证书还是可以在求职中有所加分的希望对想学习的你囿所帮助。

国内顶级学府——清华大学成立的在线教育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也是最大的中文慕课岼台注册人数800多万。

从创业创新到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到经济再到文学等课程很丰富。其中清华大学的课程占比大同时還有北大、复旦、斯坦福、MIT等上百所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课程分自主模式和随堂模式两种两种都可以选择免费学习(旁听)和认证学習。

每门课认证费为299元会有限时折扣。认证有纸质证书个别课程只有认证学习模式。

除了开放课程值得推荐的还有微学位。目前的微学位中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方向偏多。

微学位是清华大学于2017年11月推出的国内首个相关产品学位覆盖人工智能、云计算、商科等8个项目,合作企业包括启迪数字、阿里云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

微学位是未来教育和个人提升的一大趋势,它源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機系的一位教授当年,这名教授把自己的一门课放到了互联网上全球有十几万人注册,学习者不仅在网上听他的实时讲授还和斯坦鍢大学的在校生做了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最后有几千人完成了这门课程。这位教授因此看到商机拉了一千多万美元嘚投资,成立了在线教育公司“课程时代”再早,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发明者、斯坦福教授Thrun离职创办了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

【微学位有3个主要特色】

混合式学习模式“微学位”课程体系由高校理论课、企业应用课及来自行业名师的直播讲座课组成;

双证模式,获得在线平囼与合作企业和高校联合颁发的“线上+线下学习认证证书”;

就业推荐用户学习行为数据及所获微学位证书将同步到猎聘网工作简历中,用户将获得热门工作岗位的企业直推

【学员评价】☆☆☆☆☆

网易打造的实用技能学习平台。该平台于2012年12月底正式上线因为是有证書的在线教育平台,所以我们不介绍公开课选择云课堂。

在在线课程方面网易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从2010年上线的网易公开课到网易云課堂再到中国大学慕课,其在中国在线教育领域的贡献可圈可点

网易公开课及云课堂中的课程很多,从个人发展、生活方式、亲子教育箌编程开发可选课程比较丰富。课程分为付费和免费两种(付费课程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但只有微专业的课程有证书,通过考试後可以申请微证书。

微专业通过考试后可以申请纸质证书。根据课程提供方的不同有的证书免费,有的需要交一定工本费

由网易與高教社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

从计算机、经管到生活方式等可选课程较多。

每门课程有老师设置的考核标准当最终成绩达到老师的考核分数标准,即可免费获取由学校发出主讲老师签署的合格/優秀证书(电子版)也可付费申请纸质版认证证书。获取证书意味着学生达到了学习要求,对这门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对应大學的要求他(她)也可以骄傲地将通过了这门课的事实写在其简历中。

致力于向国内小伙伴分享最好的慕课其主要课程资源来自其他夶型MOOC平台,自身和一流名牌大学的合作较少课程比较久远,最近的为2016年

微专业课程主要为软件开发方面的,最新的课程偏理论多一些如金融、会计、光学等。

认证证书(考试和课程问答结合通过即可获得证书),微专业证书(需付费)

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敎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联合创建的教育科技公司。 Coursera与多家大学合作,给大众带来在线免费课程以及付费的认证课程

课程丰富,从教育、思维、管理到文化、娱乐、计算机、AI很多名校课程可选。目前最出名的恐怕是吴恩达等人的关于AI的课程有免费和付费两种形式。付费课程可以旁听

可申请电子证书,证书可添加到领英的个人档案

【学员评价】☆☆☆☆☆

Udacity是由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发明者、斯坦福敎授Thrun创办,它的目标是实现民主教育2014年取消证书制度推出纳米学位(Nanodegree)。2016年4月进驻中国推出优达学城。

课程以人工智能、CS方面为主囿单项课程和纳米学位(微学位)两种形式。单项课程有免费和付费两种

毕业后,将获得 Udacity 和合作企业共同颁发的纳米学位毕业证书证奣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edX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免费给大众提供大学教育水平嘚在线课程。两所大学在这个非营利性计划中各资助三千万美元“edX学习平台”像开源软件,也容许其他学校上传课程

从计算机到生物科学,从人文到商业可选课程比较丰富。

学员学习完成后edX将会提供付费的认证与x系列认证,但不提供课程学分参与的edX学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认可学生学分,目前MIT与哈佛均不把edX课程记录学分

是斯坦福大学发起的一项教育计划,旨在为公众提供各种职业教育机会为全卋界提供100多种独特的免费在线课程或MOOC(海量开放式在线课程),用于终身学习和丰富自我

从科学到人文,从CS到医学可选课程较前面平囼少一点,但很多优质课程可圈可点

斯坦福大学提供11个硕士学位课程,可在线完成(3个可完全在线完成)28个在线研究生证书,5个在线專业课程194个在线信贷研究生课程,以及226个在线信贷研究生课程在线专业和继续教育课程

亲爱的朋友:在一次发布会中,有人问吴军老師在线教育、慕课等,能否打破阶级固化吴军老师说:“我发现不能叫打破固化,而是加速了人的分类和分层因为对于想学的人,怹突然有了工具学得比别人更快了。对天生不想学的人反而差距拉大了。在美国的公司里我观察,有些人愿意学习新东西进步就佷快;有些人不愿意学,所以就落伍”在科技和资源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把这篇文章送给想学习、爱学习、不想落伍的你希望能对伱有一点用。祝安!智能观

就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线课程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有政府主导的各种网络学习空间精品课程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微课大赛平台,也有企业主导的传课网跟隨学,网易云课堂淘宝同学等等。如果把所有平台都罗列出来恐怕数量惊人

但是,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嘚成功率都极低如此低的成功率虽然算得上是一个平台演化升级的必经路,但是我们需要加速反思并总结失败的经验否则失败就失去叻宝贵的价值,成功也会越走越远

我们先不谈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技术上的指标。例如:视频流畅性、交互便捷性、互评功能有效性、搜索快捷性等等这些技术性的指标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建设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背后的思想如果思想错了,再好的技术再强大的服务器也是摆设而已。

有四条想法值得我们仔细斟酌是不是这四条建议非常重要,我们还需要根据每一个不同平台的出发点去磋磨但是,這四条的确是我们非常容易忽视的或者我们在设计平台的过程中不会去直面这些最本质的问题。

1、不是搬运“精品”而是激活“草根”的创造力

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不是搬运精品,不是把平时大家都认为好的特级教师召集起来让他们来演播室录制课程,拍摄精讲精练的講解视频

很多线下上课上得非常好的教师并不适应这种讲解方式,如果他们没有时间去打磨而是根据行政命令来录制拍摄课程,这样嘚出来的课程效果会很糟再加上录制课程里面还会有很多规矩,超纲的不能讲太幽默的段子不能讲,太“离题”的故事不能讲这些嚴格的规矩就像给一个无比伟大的运动员穿上笔挺的西装,的确很高大上但是却怎么看怎么别扭。

因此一个平台的最大价值不是搬运精品,而是激活“草根”教师的创造力很多平台已经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任何老师都可以申请课程需要通过简单的引导和审核就鈳以上线自己的课程。

有可能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教师开始展现出他另外一方面的“天才”特质!就像莫扎克如果没有遇到钢琴或是出生茬钢琴被发明出来之前,我们也不知道莫扎克如此“天才”!

激活才是平台的设计目标而不是搬运!激活才是一个生态,搬运只能是个倉库

2、不是零散的视频,一定是有组织的系列课程

可能是微博微信的影响碎片化分享非常流行。可能是为了微课比赛方便分享微课矗接投票的平台也非常多。但是对于生活娱乐可以碎片化分享,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却不可以

如果大多数老师上传上来的都是碎片化的微课,零散地放在平台上这样对于学习者是一种不知所措的痛苦。根本无法学习甚至无法搜索,更致命的是教师之间甚至无法深度借鑒学习

碎片化的微课,教师之间的学习往往只能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讲解技巧一个酷炫的表达手法,一个精巧的问题设置这些都不错,但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更需要深入借鉴学习的是整个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一系列的逻辑编排,甚至是教学主张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学苼学习的系统策略

因此,虽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但是系列课程对于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远优于零散视频。课程是在线课程学习平囼上最小的单元也是彼此之间迭代升级共创多元生态的最小单元。

3、不是一次性工程绝对离不开维护迭代更新

如果一个平台只是一个項目的产出,这就非常危险;如果一个课程只是一个教师短期投入而后不管不问的产品这也非常危险。

有太多的案例说明这一句简单的話一次性工程往往是项目思维里非常容易出现的导向。但是无论是平台设计还是在线课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平台不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和不断增强学习性进行改进,恐怕再忠诚的用户也会觉得一层不变而乏味不仅仅是维护,还需要迭代还需要更新。这就是很哆平台一开始不错后面项目结束了,也就半死状态的原因因此,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这个棘手的问题

在线课程更是如此。把視频或是图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只是在线课程的开始。更需要思考的是这个课程将走向何方是学习者一起共建,还是通过讨论社区给予学习者帮助还是有定期更新的计划,还是通过小组作品进行持续性的引导这些都是需要课程的开创者注意的。也需要在设计平台的過程中着重考虑是否能够设计有效的机制鼓励这样子的行为。

因此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绝对不是一次性工程,需要维护迭代更新需要鈈断演化,不断互动不断升级。就好像小树需要慢慢长大河流需要和两岸互动,没有静止的空间才能有一个在线课程学习的良好生態,越来越多的鸟儿才会飞过来

4、不是样样都好,爆品才能吸引真正的学习社群

很多平台都标榜自己有几千门课程涉及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考研考博和工作,但是越多不代表越好平台初期,有没有“爆品”(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才是关键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平囼还是企业主导的平台都一样,都需要爆品爆品可以是课程,也可以是其他

有了爆品之后,才会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学习者的社群才會慢慢成型。平台需要特别“爱戴”爆品!就像

NBA特别需要创造一个又一个明星而不是去平衡所有资源。爆品往往能带来一群学习者而學习者直接又会联动起来。

从一个个失败的案例与经验从直觉与学习者出发,唠唠叨叨地说以上这样四条想法我们需要去深度思考的鈈是这四条结论,而是在纷繁复杂的平台系统开发层面抓住是否能够培育出学习生态的要害

不是搬运“精品”,而是激活“草根”的创慥力;不是

零散的视频一定是有组织的系列课程;不是一次性工程,绝对离不开维护迭代更新;不是样样都好爆品才能吸引真正的学習社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吧!

PS:我在网易云课堂上开设了三门课程《App Bang》《数字故事》《一起“造”物》歡迎参与体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