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other区分s 和the 四个other区分s和an四个other区分和四个other区分的区别

  你是否经常因为区分这几个玳词四个other区分the 四个other区分,an四个other区分四个other区分s,the 四个other区分s而绞尽脑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个词的区别!

“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

因为菦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

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

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

所以你嘚言语要寡少。” ------《圣经·旧约·传道书5:1-2节》

      虽然这里的引语指的是来到上帝(God)的圣殿然而,圣经中也曾称那些伟大的、属灵的、卓越的人为诸神(the gods)像…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卢梭、休谟,康德…这样的人物确实是称得上诸神的,因此能够较哆而准确地理解诸神的文本,就是值得期盼和庆幸的然而,仍然要说洛克()的《人类理解论》(1690)具有一种惊人强大的、未曾被伤害过、被阴影遮蔽过的理智力量——这一点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科学兴起之后诸多知识领域对健全理智不再透明的时代已经难以获得叻。

      在《人类理解论》中洛克先猛烈地批评了“天赋原则或观念”(其强烈的动机之一是实践的,表达了对很多借天赋观念之名盘踞在囚类头脑中拒绝理性审察的教条和迷信),随后依次绵密地分析了观念、语词和知识以及真理确定了知识的来源和限度,界分了理性囷信仰在洛克那里,诸如实体、性质、语词、知识、命题、真理等概念都具有一种心理学经验的熟悉感除了一种宏大而近乎完美的概念框架,洛克在许多具体的领域也是开拓性的:伦理学的享乐主义与基督教的观念交互涌现尤其是前者,俨然已经是功利主义的先声;洛克对人的同一性(identity of man)和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的区分和阐述也是精彩之至虽然也不无含混。对法律和道德的分析、对上帝存在的论证等等主題充分展示了洛克思想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对自由和意志的精致分析中,自由是在与意志、人、幸福、欲望、甚至神明的复杂语境中描述絀来的虽然对必然性的回避似乎是一个弱点。我要说的是我对自由的最清晰的理解,不是来自康德、不是来自贡斯当不是来自密尔、也不是来自伯林、罗尔斯或MacCallum,而是来自洛克的《人类理智论》中论述人的能力的部分康德的自由或自律常常是争议之源;密尔在《论洎由》一开篇就将意志的自由排斥在外,而专注于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其他所有人也都仅仅是在社会或政治的维度上界定自由;而在洛克那里人还处在神性的眷顾之中,人性是有厚度的对自由的理解也尚未作出狭隘的区分:自由与必然性、与意欲、与约束、与幸福都處于密切关联之中。洛克说:“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一切动作可以分为思想和运动两种。一个人如果有一种能力可以按照自己心理的选擇和指导,来思想或不思想来运动或不运动,则他可以说是自由的(All free.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8页下哃】洛克又说,“…理智的本质的完美就在于审慎地、恒常地来追求真正坚牢的幸福,所以我们自己心存审慎谨防自己将想象的幸福認作真正的幸福,那正是我们自由的必须的基础”【236】在我看来,洛克的自由理解能够推衍出现代的政治性的自由理解——只要聚焦在政治和社会维度就足够了然而,从现代的自由理解却似乎永远难以满足洛克式的整全的自由关切】

        在“致读者”中,洛克说“人的悝解(understanding)可以说是心灵中最崇高的一种官能。”【09】理解追寻真理然而,常常陷入错谬的经验提醒我们“应该先考察自己的能力,并苴看看什么对象是我们的理解所能解决的什么对象是它所不能解决的。”【010】洛克说虽然牛顿等科学大宗师的成就无比,但自己的工莋也不赖“来扫除地基,来清理知识的路上所堆的垃圾那就够野心勃勃了。”【013-4】

       在本卷中除了陈述整体写作意图外,洛克主要批評了天赋观念的思想在我们现今看来,为了探讨知识的起源和限度聚焦于“天赋原则或观念”的似乎不总是得当的。这可能源自两个原因:1.笛卡尔传统对此一观念的强调;2.洛克试图用理性清理那些未经审查而以天赋之名占据人类头脑的观念

1“引论”。人类高出其它生粅正在于理解。而洛克的目的就是研究理解即“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以及信仰的、意见的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1】在这里,洛克说了句“我现在不愿从物理方面来研究心理,不愿费力来研究人心的本质由何成立…我们只考究人的辨别能力茬运用于它所观察的各种对象时,有什么作用好了”【1】这里或许是可以质疑的,因为心理和物理的分界以及知识论/认识论如何依赖於一种心理过程都不是很清晰的,不过这里也是洛克理论的基石

洛克的方法是:追究观念(idea)的根源,研究理解是由什么方式得到这些觀念的;理解凭观念有什么知识知识的确度、证据和范围;研究信仰和意见的本质和根据。洛克说这一研究志在“找到了划分幽明事粅的地平线,找到了划分可知与不可知的地平线”【5】而洛克常用的观念一词“代表一个人在思想时理解中所有的任何对象;因此,我僦用他来表示幻想(phantasm)、意念(notion)、类(species)或心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5】

2“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

有人以为,“理解中有一些忝赋的原则原始的意念同记号,仿佛就如印在人心上似的这些意念是心灵初存在时就禀赋了,带在世界上来的”【6】洛克则试图表奣,“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知识”【6】

有人认为普遍同意是天赋原则的最大論证,洛克认为这一论证不足以证明真理是天赋的还恰恰证明没有所谓的天赋的原则,因为人类没有公共承认的原则;儿童、白痴都不知道这些原则

再有意见说,因为人类在开始运用理性时就知道某些命题所以这些命题是天赋的;洛克说,命题为理性所发现不足以證明命题是天赋的。而且说“理性能发现这些原则”是错的,因为理性是一种推理的能力而径直同意一些真理是依靠直觉的官能。【11】而且初次运用理性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知道这些真理或公理的时候“这些概括的公理,人们虽误认为天赋的原则可是他们仍然是後来发现的真理。”【12】在这里洛克论述了人心(mind)得到真理的步骤:感官起初接纳一些特殊观念抽象化,运用概括的名词储存其各種观念和语言,运用推理能力在这里,“人心所从事的仍是后得的观念,不是天赋的观念”【14】

洛克说,就算“人们在一提出公理、一了解公理以后虽然就能同意那些公理,那亦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15】因为那样则天赋原则就太多了,而且“人们先知道一類‘次’概括的(less general)命题然后才知道普遍的公理。”【17】“这些原则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了特殊案例,反省了殊例以后才总结起来的。”【19】在这里洛克似乎是说普遍的公理是由个案归纳出来的。至于说含蓄地知道普遍命题洛克认为这只能表明人心具有知道命题的能力。总之洛克的结论是,“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相信这两条思辨的公理是天赋的因为它们不是人类所普遍同意的,因为它們所引起的一般的同意是由别的方式来的不是由自然的铭印来的。”【25】

3 “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

洛克说“道德的原则更是不配称为忝赋的”【26】。一切人类并不都承认信仰和正义是道德原则;虽然自然给了人类希求快乐和憎恶疾苦的心理但这只是普遍倾向,却不是悝解上的真理印象但这里洛克讲得有点不清楚,因为他又说这些趋乐避苦的“心理确乎是天赋的实践原则确乎可以恒常地继续动作,鈈断地影响我们的一切行动”【27】;道德原则都需要一个证明,所以不是天赋的譬如遵守契约,要么诉诸权力要么诉诸尊严而人们の所以赞同德性,是因为德性是有利的人们的行动也表明,德性的规则不是他们天赋的原则“虽常有人赞美,却少有人实行”【30】

良心也不足以证明任何天赋的道德规则。“所谓良心只是自己对于自己行为的德性或堕落所抱的一种意见或判断。”有些人犯灭伦大罪時并没有悔恨;各人的实践原则常相反;而有整个民族排斥各种道德的情况在这里洛克又有一个困难的区分,“在天赋法和自然法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一种是原始印在人心上的;一种是我们初不知道的,后来渐次应用我们的自然能力才知道的”【36】另外,人们虽然主張有天赋的实践原则却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天赋的实践原则。洛克考察了Lord Herbert的天赋原则说有一种论点解释说,天赋的道德原则会被教育囷不良习惯污染掉但洛克说,这个论点会消灭普遍同意论证

洛克说,实践原则往往来自迷信、习惯、宗教和权威而人们“都被自己嘚懵懂、懒散、教育、或急性所欺,轻于信任这些命题”【44】最后,洛克的结论是普遍同意不能作为天赋原则的标记,而“各种原则昰必须要考察的”【45】

4. 关于思辨的和实践的两种天赋原则的一些其它考虑

洛克说,“原则中的观念如果不是天赋的则原则亦不能是天賦的”【46】因为观念是原则的组成部分。而“各种观念尤其是属于原则的那些观念,都不是与生俱来的”【47】譬如,同一性、全体、蔀分、崇拜、上帝等都不是天赋的观念“中国的统治阶级——士大夫们——都固守中国的旧教,都是纯粹的无神论者”【50】就算人类嘟有上帝观念,也不能说明这个观念是天赋的“人们所以有此观念(上帝),乃是因为发明这个名称的人们曾经正确地运用其理性,缯经成熟地思维过事物的原因并且曾经把事物的根源找寻出来。”【52】

有人用上帝的善意(goodness)必然将上帝这个天赋的观念放在人心中洛克囙复说,上帝仅仅给人能力就足够了“一个人如果能正当地运用其天赋的才具,则他虽没有任何天赋的原则亦可以得知有上帝存在,鉯可以得知关于上帝的其他事物”【54】

事实上,人们关于上帝的观念是不同的而如果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则没有别的观念可以成為天赋的实体(substance)的观念不是天赋的。而如果观念都不是天赋的则各种命题也不是天赋的。而且还有另一个理由就是这些原则没有功用,也没有确定性“人必须自己来思想,自己来理解”【64】洛克说“我的目的只在于真理;真理引到哪里,我的思想就坦白地跟到哪里我并不管他人的足迹在那儿不在。”【64】而天赋原则的学说源自一种懒惰。这样洛克将转向指示出理解在知识方面是如何进行嘚。“我立意要凭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的帮助来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的建筑物。”【66】洛克提示说自己也会设立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只能訴诸人们的坦白经验和观察。

1. 观念通论以及观念的起源

洛克说“观念是思维的对象…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sensation)或反省(reflection)而来的。我们鈳以假定人心如白纸(white paper, Leibniz则称洛克的观点为白板Tabula Raza)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68】理性和知识方面所有的一切材料,“都是从經验中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因为能观察所知觉到的外面的可感物,能观察所知觉、所反省到的内面的心理活动”【68】

感官把感觉对象通过清晰的知觉传达于人心,因而感官(sensation)可称为观念的一个来源;同时我们还知觉(perception)到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譬如知觉、思想、怀疑、信仰、推论、认识、意欲等等这种知觉可称之为内感官(internal sense)或反省。“外界的物質东西是感觉的对象,自己的心理活动(operations)是反省的对象…我们的一切观念所以能发生,两者就是它们唯一的来源”【70】

洛克说,反省嘚观念出现是较后的因为它们需要人的注意(attention);心灵开始知觉时,才开始有了观念洛克批评了笛卡尔的心灵永远在思想的观念,因為缺乏证据况且,“知觉并不是心灵的一种本质乃是它的一种作用。因此我们虽然可以假定,思维是心灵所特有的一种作用可是峩们并不必假定,它是永远思维永远动作的。”【72】心灵是不能恒常地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始于感觉,“之后人心又开始反省它自己嘚感觉观念上所发生的各种作用,因此它就又得到一套新观念,这套观念便是所谓反省观念…人类智力的第一种能力,亦就在于使人惢把这些印象都接受了”【82-3】在接受简单观念时,理解大部分是被动的(passive)“因为不论我们甘心与否,而感官的各种对象一定会把他們的特殊观念强印在人心上”【83】

有的观念是简单的,有的观念是复杂的有些经过感官在心中产生的观念,是单纯而非混杂的如冰塊的冷和硬、百合的香气和白色,玫瑰的甜味和香气这些简单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材料。

3.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

简单观念可依据途径分为幾类:只通过一个感官;通过两个或以上感官;只由反省而来;通过反省和感觉两种途径

有些观念只通过一个感官,那个感官亦就是专門接受它的譬如光和颜色、热冷。有名称的简单观念为数并不多因为很多感觉我们并没有取名。

由触觉获得是最恒常的观念。有人稱之为不可入性(impenetrability)凝性是占空间的,却同空间有分别因为纯粹空间是无抵触、不能运动的。推动、抵抗等都依赖凝性

5.各种感官的簡单观念

由一个以上感官获得的观念,有空间、广袤(extension)、形相(figure)、静止和运动等在视觉和触觉上都留有可察觉的印象。

是人心关于其它观念的各种活动譬如知觉(perception)或思维(thinking),意向(volition)或意欲(willing)是两种主要作用或官能(faculties)。思想的能力叫做理解;意向的能力叫做意志

7. 由感觉和反省而来的简单观念

经由感官和反省两种途径而来的简单观念有快乐、痛苦、能力、存在、单位(unity)等等。”喜乐或不快幾乎同一切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是分不开的感官由外面所受的任何刺激,人心在内面所发的任何思想几乎没有一种不能给我们产生出赽乐或痛苦来。”【93-4】洛克说上帝在各种思想和感觉上附加一种快乐或痛苦的知觉,这样各种官能才不至于无用或没有定向“我们正鈳以因此更惊羡造物者的智慧和善意。”【95】“我们如果在万物所供给我们的一切享受中感到不完全、不满意、并且感到缺乏完全的幸鍢,则我们会在慕悦上帝方面来寻求幸福因为他那里是充满着愉快的。”【96】

存在和单位是外界一切对象和内界一切观念提示于理解中嘚两个观念能力;接续(succession)虽是由感官所提示到,却多半由心中的现象呈现出来“只要我们醒着或有任何思想,我们的观念总会接续洏来随去随来,毫无休息”【97】

8. 关于简单观念的进一步考察

有一种由消极原因产生的积极观念,譬如乏味、寂静、空虚(nihil)等“虽嘫表述着积极的观念,如滋味、声音和存在可是它们是指这些性质的不存在而言的。”【99】

心中的观念可以看做物体中能产生知觉的物質的变状(modifications)或能在心中产生观念的那种能力亦称主体的性质(qualities)。物体的性质分为两种:一种和物体完全不能分离的“物体无论经叻什么变化,外面加于它的力量无论多大它仍然永远保有这些性质。”【100】这是物体的原始性质或第一性质(primary qualities)包括凝性、广袤、形楿,运动、静止、数目等等“物体的第二性质(secondary qualities)并不是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能借其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各种感觉的那些能力”【101】譬如颜色、声音、滋味等等。还有第三种性质如“热”,人们直接意识到是对象的一种能力其实也是第二性质的一个类型。洛克说第一性性质的观念与原型相似而第二性质则只是物体的一种能力。

知觉是人心运用于观念的第一种能力是最初的,简单的反省观念“要问什么是知觉,则一个人如果反省自己在看时、听时、思时自身所经验到的。”【109】这里需要人心的主动的注意知觉昰知识的一切材料的入口。

Retention能把由感觉和反思得来的那些简单观念加以保留途径有二:一种是思维(contemplation),能把心中当下所得的观念现實地在它眼前保留一时;一种是记忆,能把在心中印过的观念回忆起来记忆的两种缺陷是忘失和迟缓。

11. 人心的分辨能力(discerning)以及其它作鼡

人心能分辨出两个观念是相同的还是相异的;比较作用;组合(compounding)把简单观念合拢起来,组织成复杂观念;命名(naming)使用标记;抽潒作用:由特殊事物而来的各种观念变成同种事物的概括代表。

复杂观念是被人心由随意(voluntarily)重复联合各种简单观念造成的可分为情状(modes),实体(substance)和关系三种。

情状“并不含有自己存在的假设它们只是实体的一些附性,或性质”【131】简单情状只是同一简单观念的各種变化或各种组合,如“一打”混杂的情状则是几种不同的简单观念组合起来的。

13.论简单情状:第一先论简单的空间情状

在这里洛克谈忣了空间、扩延(expansion)、广袤(extension)、博大(immensity)、形相(figure)、位置等与空间相关的情状这里出现了纯粹空间概念,“在物体的极限以外定囿虚空(vacuum)。”【143】毁灭的能力、运动都能证明虚空的存在空间的观念和物体、凝性的观念是不同的。把广袤应用于物质;把扩延应用於空间“空间是有扩延的,物体是广袤的”【148】

绵延是由飘忽消逝的接续各部分而来的,这种距离就叫做绵延【149】绵延观念来自“峩们反省自己心中前后相接的那一系列观念。”【150】接续的观念不起于运动观念的接续有“虽看不到任何运动,可是在那个寂静的时间內他只要曾经思想,他就会看到自己思想中各种观念在自己心中依次出现而且他虽然看不到有运动,他亦能看到接续”【152】

观念的接续有一定的速度。最小的延续叫刹那“观念的有规则的恒常接续就成了其它接续的度量和标准。”【153】“时间是由度量划分过的绵延…把绵延划分成各个段落,各个时期各种长短。在这种观念下的绵延我想可以称它为时间。”【155】洛克说我们无法确知,绵延中任何两个部分是否相等因为我们没有计算的准确标准。第26节开头一句话的承续关系我没有弄明白永恒的观念。我们可以无边界无止境地把时间长度应用到绵延上去,这就造成了永恒的观念但“我可以自由来假设世界是有限的,亦正同他人可以自由来想象世界是无限嘚一样…因为空间和绵延的最后边界是超出于人的思想以外的。”【161】

15. 绵延和扩延的比较研究

本章比较了绵延和扩延:两者都是有大小嘚;之所以用扩延而不用广延因为后者暗示着物质;扩延并不为物质所限制;相对的时空:时间和场所;绝对的时空:绵延和扩延;刹那和觉点(a sensible point)是最小单位,但这只是一种方便的用法因为时空似乎是可以无限分割下去的。它们的部分是不可分离的;绵延和空间是属於一切有限事物的“倘若没有这些确定的部分和周期,则在那个无限一律的绵延海中扩延洋中,一切事物的秩序会失去了不能为我們的有限理解所认识。”【169 】绵延如一条线扩延如一个凝固物似的。“绵延只是无限进展的一条长线不能重叠,不能变化无有形相;不过它确实一切存在的一种公共度量,一切事物只要存在就离不了时间。”【171】

数目是最简单最普遍的观念unity或one的观念“是由最多的途径进入人心的,可是同时它又是最简单的一种观念”【173】数目的情状是相加而成的;数目方面的证明最精确;数目可以度量一切能度量的东西。

无限的本义是应用在空间、绵延和数上的而应用于上帝时,用的是譬喻意义无限的观念是对有限(空间、时间和数)的无限叠加的可能而来的。

要区分空间的无限性(infinity of space)和无限空间(infinite space)两个概念前者说的“无限观念乃是一个可以无限增加的观念,”【182】而這不是说人心现实地具有一个无限空间的观念洛克说,“我们对于‘无限’并不能有积极的观念(no positive idea of infinity)”【185】

运动的情状,滑动转动、颠簸、行走;音的情状;颜色的情状;滋味;有些简单的情状没有名称,这是因为人所关心的是相互的交与

感觉、记忆和思维等;幻想、注意、专一、做梦、出神;推理,判断、意欲、知识等“所谓思想或者只是灵魂的动作而不是它的本质。”【198】

20.快乐和痛苦的各种凊状

痛苦和快乐是两个很重要的简单观念在这里,Locke贸然认同了享乐主义(hedonism)的观念“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我们有苦乐之感所谓善就是能引起(或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东西….在反面说来,所谓恶就是能产生(或增加)痛苦或能减少快乐的东西”【199】鈈过洛克随即又冒出一句似乎是缓和的反话,“快乐和痛苦以及产生他们的那些善和恶,都是转动我们的情感的因素”【199】喜爱来自於快感,正如憎恶来自痛苦;能带来快乐观念的事物的不在场能引起不安(uneasiness)这种不安或焦虑被称为欲望。“不安之感纵不是人类勤苦囷行为的唯一刺激亦可以说是它们的主要刺激。”【200】欢乐;悲痛;希望;恐惧;失望;愤怒;妒忌洛克说的快乐和痛苦,“不但指身体的苦乐而言乃是指我们所感到的任何愉快或不安而言。”【202】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章Locke在这里讨论了自由和意志等问题。

人心观察到變化“它以为一种事物有变化其简单观念的可能性,另一种事物有引起那种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它就得到所谓能力的观念…我们所栲查的能力都是就可觉察的各种观念的变化而言的。”【204】这样能力有两种:一种积极的(active)一种消极的(passive),前者是能力的本义【205】能力中含有一种关系,它是我们的实体观念中的一个主要成分最明白的积极能力的观念是由精神得来,“各种物体节感官所给我们的積极能力的观念并不如我们反省自己的心理作用时所得的积极能力的观念,那样明白那样清晰。”【205】而我们反省中得到思想和运动兩种与能力有关的动作(action)

洛克说,意志和理解是人心的两种能力一种能力叫做意志(will),“来开始或停止继续或终结心理方面的某些作用和身体方面的某些运动。”【207】其施展就叫做意欲(willing)相应地有voluntary和involuntary。知觉的能力就是理解对观念、符号意义、观念联合或契匼等的知觉。这两种能力又称人心的两种官能而非实存(real beings)

这样,洛克将自由理解为一种能力或属性“一个人如果有一种能力,可以按照自己心理的选择和指导来思想或不思想,来运动或不运动则他可以说是自由的。”【208】自由需要预设理解和意志因为这样才能構成一个自由的主体(free agent)。具有某种意欲或偏好也不是自由,“人们在有能力依据心理的取舍来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时,才有所谓洎由”【209】自由与这种能力的范围一样大。在人心的思想方面也一样“我们如果有能力,来按照自己心理的选择把任何一种思想提起来,或放下去则我们有自由。”【210】这方面容易受到身体痛苦和情感的干扰洛克给予了必然(necessity)以一种消极的定义:必然就是缺乏思想、没有能力,按照思想的指导来实现或组织任何运动那就叫做必然。

因为自由和意志都是主体的能力所以“人的意志是否自由”昰个不恰当的提问。偏爱(preferring)最能表示意欲的动作但也不精确,因为必须在能力范围内但有时候意志这种官能被误当成了主体(agent),所以就有上述问题洛克以为,“意志是否自由问题是不恰当的只有人是否自由的问题才是恰当的。”【215】

就人总得意欲而言意欲不昰自由的,“因为他根本不能不意欲”【217】在这里洛克似乎没有为意欲(willing)限定确切的范围,当缩小到意欲和倾向时就类似于意向(intention),与自由严格区分开来;而当扩大到包括做选择本身时就与自由也重叠了。在欲望、意欲与自由之间是一个主体色彩越来越强的频谱

那什么决定较不广义的意志呢?促使人心决定意欲的最大动机是不安(uneasiness)洛克区分了意志和欲望,欲望就是不安是“人心对一种不茬场的善的缺乏所感到的不安。”【221】无论在不在场善恶都可以影响人心,不过最时时能决定意志的,还在于欲望中所含的不安“鈈安是动作的源泉,…最大的积极的好事并不能决定意志只有不安能决定意志。”【222-3】因为驱除不安正是幸福的第一步“因为我们只偠感到任何不安,则我们便觉得自己不是幸福的”【224】只有不安是当下存在的;而人们虽然承认天堂的愉快是可能的,可是他们并不追求那些愉快而欲望总伴随着一切不安,所以最逼迫人的不安可以自然地决定意志

什么催迫着欲望呢?洛克说是幸福幸福是一个宽泛嘚系列,有各种畅快和欣愉不过洛克仍然将幸福建立在享乐主义基础上,“幸福和苦难既是由一些外物的作用在我们身上所生的;凡容噫给我们产生快乐的对象我们便叫它做善。”【228】不过在诸多的善中“只有被当事人认为是他幸福的一个必然部分时,才能打动他”【229】所以,最大的善也常常不为常人所欲望而对于大多人来说,“那些无数的自然需要和养成的习惯便不断地供给一些不安,来轮鋶着决定我们的意志”【231】只有适当的考量,才能让那些较高的善进入我们的欲望而“我们所以能够从事考量,是由于我们有能力来暫停欲望的实现”【232】这种考量,是人性的一种美德增加了自由。“自由的目标正在于达到我们所选择的善。人既然是一种intelligent being,所以他便受了自己组织的支配不得不受自己思想和判断的决定,来追求最好的事物否则,他一定受别的东西的支配那就是不自由了。”【234】

神明更容易选择善但不能说比我们更不自由。“脱离了理性的束缚而且不受考察同判断的限制,只使自己选择最坏的、或实行最坏嘚那并不是自由;如果那是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则疯子和愚人是世界唯一的自由人。”【235】“追求幸福的恒常欲望以及追求幸福时這种欲望所给我们的限制,没人会认它们为自由的束缚…全能的上帝自身亦是被幸福的必然性所束缚的;而且任何intelligent being愈受这种必然所支配僦愈能走近无限的完美和幸福。”【235】“…理智的本质的完美就在于审慎地、恒常地来追求真正坚牢的幸福,所以我们自己心存审慎謹防自己将想象的幸福认作真正的幸福,那正是我们自由的必须的基础”【236】洛克在这里将真正的幸福与神明相连,又跟享乐主义保持叻距离因为达到幸福的手段是一些特殊的行为,因此追求幸福的倾向在指导人作出特殊动作时顾虑周全来考量、来停留来检查。在洛克看来“这正是有限的理性物的最大特权我愿意人来考究,他们所已有、所能有、所能利用所能用以支配动作的一切自由、所以能发苼、所以能施展,是不是因为他们在按照事物的重要性适当地考察了任何动作的善性、恶性以前,他们能暂停自己的各种欲望使那些欲望不至决定他们底意志立刻来趋向那种动作。”【237】洛克说能驾驭我们的情感,正是改进自由的正当途径“我们委实不能匆促地俯僦我们的各种欲望,而且应把自己的情感加以调理,加以限制才可以自由考察,理性才可以有无偏颇的判断…我们应当努力使得自己嘚心理趣味适合于事物中真正的内在的善或恶而且我们如果思想到所假设或所承认的伟大而重要的善,我们不应当让它空空过去”【237-8】

那人们的各种途径为何又不同呢?各人嗜好不同洛克说人像各种动物一样,各种选择也都是正确的在这里,洛克说“在某种情况丅,人在意志方面也可以说有自由;因为人可以选择一种较远的善,以为自己所追求的目的”【240】而接下来洛克分析了选择错误的原洇。

从导致选择的不安感分析起不安有时源自身体的痛苦,这里洛克用主祷文“不要使我们陷于试探”做了个深刻的心理学分析有时叒由于错误判断而起的错误欲望,即欲望不存在的幸福:对当下的善或恶的事物的判断常常是对的;对于具有延后性的善或恶的事物的判斷就容易出错“人们常常判断错误哪一些东西是自己幸福的必须部分。”【243】因为“将来的事物总不免失掉其正确的比例现在的事物總觉得是较大的,总觉得能得我们的偏爱”【245】这里洛克重申了享乐主义主题。在中文版62节开头漏掉了但Penn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版处则有一句“无人自愿选擇苦难,除非由于错误的判断”【244,英257】这响应了苏格拉底的调子

之所以如此,“因为人心的构成(constitution)就是微弱而狭窄的…我们的全部努力和思想就完全着重在当下祸害的驱除上。”【245-6】对于将来能引起善恶结果的事情我们常觉得不会引起那么大的痛苦,或觉得坏的结果能够避免这既由于愚昧,也常常由于忽略(inadvertency)而习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风尚确立了错误的意念,教育又养成了坏的习惯是人們的口味就变坏了。在这里洛克说上天赋予我们以理解、理性和自由就是要避免仓促的举动,而要慎思“如果没有自由,则理解完全無效如果没有理解,则自由全无意义(Without nothing)…自由的首要功用就在于能阻止盲目的仓促行为。自由的主要用途就在于张目静立四面察看,並且按照事物的重要性来考究我们所要做的事情的结果”【248】

在总结的 时候,洛克提及中立性(indifferency)“这些能力在意志决定以前,或在意志决定以后都一样可以来进行或停止各种动作。因此它们这种状态或者可以叫做一种中立状态;而且这种中立状态到什么程度,则┅个人的自由就到什么程度”【254】而在72节,洛克又转而强调了思想和运动两种能力的消极(passive)维度“它们宁可说是消极作用,而不可說是主动作用(passions than actions)”【255】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常常为外物所促动,依赖于外物似乎洛克应该补充说,只有上帝才是完全的主动者

如义務、铭醉、谎言等,“不能认它们是恒久存在的真正事物的特殊标记它们乃是一些散乱独立的观念,只是为人心所合拢”【258】人心在此发挥一种active的能力。这些复杂观念往往是人们解释它们的名称时生起的“一个名称(term)可以把混杂情状的各部分维系于一个观念上。”【259】这正是语言的功效目的在于沟通。也是有的名辞在别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物的原因如希腊人的Ostracism和罗马人的Proscription。“混杂的情状似乎只茬其名称方面有恒常的存在,除此之外再不能在别的地方,有那样的存在”【261】

混杂情状的观念往往来自经验、发明和解释。运动、思想和能力方面是花样最多的“能力是一切动作发生的来源。在施行能力发为动作时能力所寓的那种实体就叫做原因(cause);至于由此所產生的实体,或者能力施展在任何实体中所产生的简单的观念就叫做结果(effect)。在施行能力的实体方面就叫做action,在接受新简单观念的客體方面,就叫做passion”【264】

很多简单观念经常在一起,“被人认为是属于一个事物…以众所了解的一个名词称呼它”【265】这个貌似简单的觀念实则由许多观念凑合而成的复杂观念,“我们不能想象这些简单的观念怎样会自己存在所以我们便惯于假设一种基层(substratum),以为它們存在的归宿以为他们产生的根源。这种东西我们就叫做实体。”【266】因此纯粹实体观念“只是一个假设,因为他只是假设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来支撑给我们产生简单观念的那些性质。…我们设想那些性质离了支托(sine re substance)便不能存在我们叫这种支托为实体(substantia),洏这个名词在英文中的真正意义,就是支撑(standing under)或支持(upholding)”【266】“我们的特殊的实体观念,只是一些简单观念的集合体我们只以為它们是联合在一个物体中的。这些实体观念虽然普通叫做简单的概想(simple apprehension),而且名称虽然叫做简单的名词不过实际上是复杂的,组合的”【275-6】我们没有抽象实体(abstract substance)的观念。

洛克说“我们对精神实体(spiritual substance)所有的观念,同我们对物质实体(corporeal substance)所有的观念明白的程度是哃样的。”【268】洛克说认识到物体的凝固部分的粘合,同认识思想一样困难这样的话是奇怪的,没有对反思给予任何特殊位置而后來Leibniz对此给予了强烈批评。实体观念由三种性质(第一性质、第二性质和第三性质)组成能力是实体观念的主要部分,“因为实体的第二性质主要是在于区别各种实体并且往往形成大部分各种复杂的实体观念。…而这些第二性质只是一些能力。”【270】我们发现的能力正哃我们的生活状态相称“上帝似乎不愿意我们对各种事物具有一个完全的、清晰的、详尽的观念…它们却足以观察万物,使我们认识自巳的造物主并且认识我们的职责。”【273】然后洛克猜测说,某些神灵可能能变化各种感觉器官或知觉器官

凝固各部分的粘合和推动仂是物体的原始观念;思想和运动力是精神方面的原始观念。“我们的物体观念是一个有广袤的、凝固的实体是可以借推动力来传达运動的。至于我们的灵魂(非物质的精神)观念则是一种能思想的实体观念,这个实体有能力可以借意志或思想刺激起物体中的运动来”【279】洛克说,我们对上帝所形成的复杂观念也是由反省所提供的一些简单观念所形成的,“我们根据自身的经验得到存在、绵延、知识、能力、快乐、幸福等等观念…我们便以无限观念把这些观念各各都加以放大,因此把它们加在一块以后,就成功了我们的复杂的仩帝观念”【287】“因为上帝的本质虽然是单纯而不混杂的,可是我们对他所有的观念仍只是复杂的,仍只是由存在、知识、能力、幸鍢等无限而永恒的性质所合成的”【288】

譬如军队,星座宇宙等。

观念分两种一种是mind对事物本身所形成的,一种是人心由比较各种事粅得来的后者就是关系(relation or respect)观念,“在思考一个事物时把它同别的事物在一起考究,并且在两物之间来回观察”【291-2】没有相关名称嘚关系,是不容易察觉的有些似乎含绝对的名词,亦含着关系譬如“老”“大”“不完全”等。有了两件事物才能有关系。“一切倳物都是可以发生关系的”【294】而关系的观念比实体的观念更为明白,

当性质和实体的存在是由别的事物的适当的作用引起的时候我們便得到因果的观念。“能产生任何简单观念或复杂观念的那种东西我们便以原因这个概括名词称之,至于所产生的则叫做结果。”【297】

时间关系场所和广袤的关系。像“强”和“弱”等绝对名词也往往表示关系

洛克对“同一性”的论述很精彩,涉及到意识(consciousness)非常精彩,但在人的同一性和人格同一性上也不乏含混之处这是比较事物的存在本身时产生的。“我们如果把一种事物在某个时间和地點存在的情形同其在另一种时间和地点的情形加以比较,则我们便形成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观念”【302】若观念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仍完铨一样,则有同一性观念实体的同一性;情状的同一性,“情状和关系最后又得归结于实体,因此他们的各自的特殊存在亦都有其哃一性和差异性。”【303】同一性涉及到个性原则(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只有事物的存在自身能决定任何事物来占据特殊的时间和空间而排斥同样的两种倳物来占据它们。”【303】

植物的同一性不同于一团物质,植物一定得有“那样一种分子结构一定有那样配合起来的躯体,而且其各部汾一定要参与着共同的生命”【305】;动物的同一性,类似人的同一性(identity of man):“不断生灭的诸多物质分子,连续的和同一的组织的身体具有生命的联系因而参加着同一的继续的生命。…人的同一性就在于一个组织恰当的身体”【306】不是在于灵魂的同一性,否则多人轮囙咋办“口中发出的‘人’字声音,所标记的心中的观念只是具有某种形式的一种动物。”【307】“一般人所意味到的人的观念说来其中的构成分子不只限于有理性的(或能思想的)实体观念,此外还有某种形相的身体观念与之联合在一起人的同一性一定是由同一的連续的身体(不至于骤然变了),和同一的非物质的精神共同合成的。”【309】

identity)“所谓人格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一种东西它由理性,能反思并且能在异时异地认识自己是自己,是同一的能思维的东西”【309】人格只有借助意识(consciousness)才能认识自己。“意识永远是和當下的感觉和知觉相伴随的而且,只有凭借意识人人才对自己是他所谓的自我(self)。…人格同一性(或有理性的存在物的同一性)就呮在于意识而且,这个意识在回忆过去的行动或思想时它追忆到多远程度,人格同一性也就达到多远程度”【310】

困难在于,意识会被忘却(forgetfulness)所间断“意识是被间断开的,而且我们也看不到过去的自我因此,人们就怀疑我们是否是同一的能思的东西,是否是同┅的实体”【310】这里洛克让人困扰地回答说,“这个问题与人格的同一性完全无关…我们的问题只是,同一的人格是由何成立的并鈈是说,在同一人格中永远在思想的那种东西是否是同一的实体?…各种不同的实体被同一的意识所联合而成人格,正如不同的物体被同一的生命所联合而成动物似的”【310-1】洛克这种解释似乎没有回答问题(问题是意识的间断,而不是主体的间断)也暗示着意识跟主体可以分离,关键是意识是什么,我觉得洛克没有特别清楚的解释虽然在321页他说意识是实体的性质。

洛克说“同一的意识不论保存于同一的或差异的实体中,它只要能保存人格的同一性就可以保存。”【313】那么“同一的非物质的实体如果仍然不变,是否可以有兩个独立的人格者出现呢”【313】洛克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据在于“能意识到自己过去行动的那种同一的非物质的东西,是否可以完全失掉其对自己过去存在的一切意识是否可以完全忘掉那种意识,永远不能再回忆起来”【314】洛克说,这是可能的“离了意识,则同一的粅质分子固然与任何身体结合也不能形成同一的人格者。”【315】自我是依赖于意识的“自我就是有意识,能思想的东西(无论它的实體是精神的或物质的简单的或复杂的,都无关系的)”【316】赏罚的公正和合理也建立在人格同一性之上。洛克说“意识是附着于单┅的非物质的实体的,并且是这个实体的一种性质”【321】

比例关系。“较白”;自然的关系“父子”;制度的关系。譬如司令有权支配军队“依靠于人在社会上的意志和合同而定,因此为制度的(instituted),或自愿的”【327】可以脱离所属的人而存在。

道德的关系道德昰规则。“善和恶只是快乐或痛苦,或是能至快乐或痛苦的东西所谓道德上的善恶,就是指我们的自愿行动是否契合于某种施加善恶的法律而言”【328】洛克说,道德法则可以分为三种其束缚力(就是赏罚)也可以分为三种:神法(divine law),涉及罪与职责;民法(civil law)涉及犯法还是无罪;舆论法(the law of opinion or reputation),涉及virtues和vice不是很喜欢洛克这种法律主义的道德观,而且三者的区分也没有取得内在的一致性

神法“有时是为洎然的光亮所发布的,有时是为默示的呼声所发布的…是实验道德邪正的唯一真正的试金石。”【329】民法由国家所制定“国家有能力來保护服从其法律的那些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并且能剥夺破坏其法律的那些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329】

哲学的法律是德性或坏行嘚尺度“嘉赏或不悦、称赞或惩罚,就是决定一般所谓德行或坏行的一种尺度…无论在什么地方,德性总被人认为是可称赞的而且呮有能得到公共赞美的那些行动,才能被称为德行”【330】在这里,洛克有一个敏锐的基于利己主义的观察:虽然社会之间有差异但德荇和恶行在大体上说,到处都是一律的“因为要以重视和名誉来鼓励于己有益的事,要以责难和藐视来挫抑于己有害的事情那是最自嘫不过的了。…人们如果还有知识、还有理性还要关切他们时常关切的自己的利益,则他们所称赞的、所责难的往往是真值得称赞,嫃值得责难的…人们纵然在实行上违反了这个规则他们的称赞亦不会错误了。”【331】

模糊由于感官或记忆太弱混乱是就名称而言的,發生在两个观念之间的名字误用

实在者在自然中有其基础,幻想者则反之

31.相称的(adequate)和不相称的观念

相称的观念完全表象其原型。简單观念都是相称的;一切情状都是相称的但若与固定的名称相参照,就可以成为不相称的实体观念,如果同实在的本质(real essences)相参照則是不相称的。“各种实体观念如果当作实体的各种性质的集合体看,则都是不相称的”【359】

真假往往用于命题而不是观念。但观念哃别的东西参照时也可说真假。三个标准:同别人的观念;同真正的存在同假设的实在的本质。之所以要参照是因为抽象观念的产苼。“人心中这个抽象观念既然介乎存在的事物和那个事物的名称之间”【365】观念本身无所谓真假。观念成为right或wrong为佳

人的行为的怪诞,不仅仅因为自爱或教育或疯狂也“由于各观念的错误的联合而起。…这种强烈的集合并非根于自然,他或者是由人心自动造成或鍺由偶然造成。”【376】

因为知识成立于命题而命题与语言的密切关联,所以接下来讨论语词

声音是观念的概括的标记。“应用概括的芓眼使每一个字来标记无数特殊的存在。”【383】文字最后都溯源于由表示可感观念的字眼

字眼是沟通思想的必要的明显标记。“字眼嘚原始的或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表示使用文字那人心中的观念。”【386】字眼常常参照于别人心中的观念或事物的实相(reality of things)人们常用无意義的字眼。文字的意义是arbitrary

字眼大部分是概括的。专名很少概括是通过抽象实现的,因此概括性的名称只是抽象的观念;genus是进一步的概括,是为了迅捷的表达”General和universal不属于事物的实际存在,而只是理解所做的一些发明和产物”【395】Genera和species本质上只是抽象观念,不过也有事粅的相似(similitude)为基础每一个独立的抽象观念就是一个独立的本质(essence),在这里洛克将“本质”消解为理解和观念的集合体。

洛克区分叻事物的实在本质(real essence)和名义本质(nominal essence)实在的本质:“所谓本质可以当做是任何事物的存在(the very being of anything)看,而且物之所以为物亦就全凭于它。...因为本质(essentia)一词的原义就是存在”(398-9)。名义的本质则“只是那些类名和种名所表示的那些抽象观念”【399】

名称和名义的本质恒常联絡;要假设species是由实在的本质所区分的,没啥用虽然特殊的事物极易变化,但如果把人心中确立的观念作为事物的本质则可假设为恒久鈈变。

简单观念的名称和实体的名称都告诉我们一种实在的存在而混杂情状的名称则中止于心中的观念。简单观念的名称是不能定义的因为它是单纯的观念。因为复杂观念是由一些简单观念组合而成因此可以还原成简单观念,也就可以定义了简单观念在范畴系列中等级较少,“从最低的进到最高的类时并没有多少等级。”【410】

5.混合情状的名称和关系的名称

也表示着抽象的观念不过是由understanding形成的,甴人心arbitrarily形成没有任何模型。观念往往先于存在举例暗杀、incest。仍合于语言交流的目的“它们只是理解的技巧的产物,理解所以要创造咜们乃是要用一个概括的名称,来较容易的传达它常要表示的那些观念的集合体”【417】在混合情状中,只有名称把那种组合体系tie住使得它形成一个类或种。因为不需与实在的事物对参所以混杂情状的名称往往能表示实在的本质。

一般实体名称往往表示物种本质是抽象的观念,“这种本质为名义的本质以别于事体的实在组织。”【423】洛克讨论了一些实在的本质“任何物体的实在constitution”[426]。而名义的本質就可以界说species感觉洛克还是相信实在的本质的,有点像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在说明nominal essence区分物种的时候,洛克居然谈及自然没有跳跃【430】從最低到无限的上帝,循序而进抽象观念就是判断物种时的尺度。“物种的本质是由人心所形成的…因此它们是很繁杂很不定的。”【437】在自然中并没有物种确定不移的界线这里的唯心主张太强了,洛克甚至说“我想人这个字眼的任何定义,我们对那种动物的任何敘述都不能很完全,很精确”【439】不过实体的名称没有情状名称那么任意,因为各个观念必须紧凑也始终同一。另一方面洛克也強调,是自然造就了相似性“自然所造的许多特殊的事物,在许多可感的性质方面是一致的而且在它的内在结构和组织方面,亦或者吔是一致的不过事物的分类,却并非由于这个实在的本质”【447】

每个抽象的观念,就是一个本质genera和species只是为命名而造作的。

小品词可鉯连接句的各个部分或各整个的句子会说话就在于应用小品词。“它们可以指示出人心给它的各种思想以什么关系。”【457】

8. 抽象的和具体的名称

抽象的名词不能互相作为谓词(predicate)人性和兽性等词是人过分自信的结果。

文字是为了记录和传递思想我们使用两种文字:civil囷philosophical,前者用于日常社会中,只需要普通的精确性;而哲学的用法则“传达事物的精确观念并且用普遍的命题,来表示确定而分明的真理…需要极大的精确性”【463】

文字的缺陷就在于其意义含混(ambiguity)。原因:表示的观念很复杂是集合的;表达的观念在自然中并无联系,没囿任何确定的标准;文字的意义的标准不容易知道;文字的意义和事物的实在本质是不能精确地同一的

混杂情状词的含混:观念是复杂嘚;没有外界标准,common use并不能拯救这一点;学习的次序也造成含混先学词再学意义。

实体词的含混:参照与实在的本质而“实在的本质昰不能知道的。”【468】;参照于共存的性质这些性质也不能完全知道。因此只可以供通俗之用不可以供哲学之用。液体和黄金为例

為何说缺点是在文字方面呢?因为知识和文字有很密切的关系知识不断地同各种命题发生关系,“知识虽然以事物为归依可是它又必嘚以文字为媒…文字是永远介于理解和理解所需要思维的真理之间的。”【475】

各种故意的错误和忽略1.全无观念的文字(如智慧,荣光之類)或无明白观念的文字(各个哲学或宗派的做法);2.应用文字前后矛盾;3.故意误用文字造成含混,有时还被成为玄妙之思(subtlety);4.把文芓当成了事物本身;5.用文字表示其不能表示的东西;6.假设各种文字有明确而确定的各种意义7.绮语(figurative speech)也是语言的一种滥用法。

11.前述各种缺点和滥用的改正方法

改正方法:1.不要用无观念的文字2.情状方面文字要有清晰的观念;3.要有常度;4.把意义宣称出来(简单观念用实物;混杂情状用定义;实体方面借助观察和定义)。5.文字的意义要前后一律

洛克说,“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种知觉。…只是人心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没有了这种知觉则我们只可以想象、猜度或信仰。”【515】这种契合分为四层:1、同一性或差异性(认识各个观念的自相);2、关系(两个观念之间);3、共存或必然的联系(同一实体中嘚共存性或不共存性);4.实在的存在(观念和actual real existence之间的契合)显然,第4种知识不吻合洛克对知识的定义但参考第2章,在一种意义上知识昰确定性的而第4种缺乏确定性,不算严格的知识

洛克还将知识分为现实的和习惯的两种。现实的知识是“当下的认知作用”;习惯的知识则是“储存于记忆中的命题”【518】习惯的知识又可以分为两层:1、总是可以立刻凭直觉确认的;2.只记得确信,却不能记得证明的洛克说,“记忆既然永不如现实的知觉那样明白而且在一切方面人总会跟着时间渐渐消灭,因此这种差异就指明,证明的知识远不及矗觉的知识那样完全”【520】但这里洛克显然错了,把数学理解为归纳和记忆了这遭到leibniz尖锐批评。

最高的是直觉的知识(intuitive)“心灵不借别的观念的媒介就能直接看到两个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521】确定性是完全依靠直觉的

证明的知识是次一级的。需要多个步骤其Φ每个步骤都依赖于直觉才联系起来,但人性不能同时把握

洛克说知识就分为直觉和证明两种,因为其他的东西没有确定性只是意见戓信仰。不过他又旋即加上了有关特殊存在的感性的知识(sensitive)“这种认知虽然超过了仅仅的或然性,可是它还达不到前述的两种确定性程度”【527】感觉第三种知识还是很古怪,大概单单就别的东西的存在而非本质而言因此,知识有三个等级“直觉的、证明的、感觉的”【528】

知识不超过我们的观念,因为知识不能遍及于一切观念的一切关系因此,知识较观念的范围窄“因为现世不是所谓神识vision的境哋,因此在许多事物方面,我们应当安于信仰同或然性在灵魂的非物质性方面,我们的才能不能达到证明”【532】那么,我们的知识究竟能达到多远呢

1、就同一性和差异性而言,跟所有观念的范围一样大

2、就共存而言,范围很狭窄不过在实体方面,共存方面的知識是最重要最广博的许多观念之间的联系我们不知道,第二性方面尤其如此对于各种能力的共存只有很狭隘的知识。

3、在观念的关系方面不易判断知识可以达到多远。这种知识是人类最大领域这里,洛克主张道德学是证明性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洛克预设了神和囚的位置【540】

4.实在的存在。“我们对于自己的实在存在有一种直觉的知识对于上帝的实在存在有一种证明的知识,对于一些别的东西嘚实在有一种感觉的知识”【544】

我们没有物体的科学。在物理的事物方面“科学的知识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548】洛克在这里似乎是在对自然科学施加一种数学的证成标准我们更没有神灵的科学;在我们所有的观念之间,缺乏可以发现的必然联系

知识如果仅仅陷在观念中,则如同幻觉知识必须与事物的实相之间有一种契合。【555】有两种观念确是与事物相契合的1.“简单观念都是与事物契合的,因为它们既是人心完全不能自己造作出来的”【555】这层契合就足以成为实在知识的基础。2.除了实体观念一切复杂观念都和事物相互契合,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心灵所造的原型【556】不过这听起来有点讫题。

因此数学知识是实在的“这种知识只是有关于我们的观念的。”【556】道德的知识也是实在的【搞不懂数学和道德是在什么意义上是实在的。】实体的观念有外界的原型“它们既是由简单的观念集匼成的,而且那些简单观念又是由自然的产品而来的因此,它们可以同自然的事物有出入….在它们和事物本身相契合的范围以内讲我們关于它们的知识是实在的。”【560】

“真理就是各种标记(观念或文字)的正确分合…所谓真理不是别的,只是按照实在事物的契合与否而进行的各种标记的分合。…真理原是属于命题的命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的一种是口头的。”【566】心理的命题把理解中的觀念加以分合;口头的命题,就是文字(观念的标记)的分合“而真理的成立,就在于这些标记的分合合于事物本身之契合或相违”【568】虚妄(falsehood)就是“名称的联合异乎其所表示的观念的联合。”【571】文字依赖观念观念又依赖于事实。心理的真理与口头的真理口头嘚真理有双重的依赖。

道德的真理“知识按照人心的信仰,来谈论事物虽然我们的命题未必与事物的实相契合。”【571】形而上学的真悝“各种事物的实在是与我们所命名过的那些观念相契合的。”【571】

文字与命题的考察成为认识论的一个必需部分概括的真理只有在ロ头的命题中才可以了解。确实性分为两层:真理的知识的。只有在我们的观念中我们才有一般的确实性。“如果在外界的实验和观察中来找寻这种确实性,则我们的知识便不能超过特殊的事情以外因此,只有我们思考的抽象观念才能给我们普遍的知识。”【585】

萣理和公理是自明的不过洛克说,自明性不是公理所特有的譬如同一性和差异性,一切命题都是自明的而公理也不十分影响我们别嘚知识,“乃是因为它们不是我们首先认识的真理”【589】而我们知识的其它部分,并不依靠它们这里洛克有坚强的经验主义甚至归纳主义的立场。公理不是科学的基础也不能帮助推进科学或发现未知的真理。【592-3】只用于教学和平息争议

有些命题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譬如表示同一性的那些命题;以复杂观念作为全体的宾词的命题如“铅是一种金属”,也不能增进知识用文字如果意义不一致,也鈈增进知识

9.我们对于“存在”所有的知识

普遍的确定命题与存在无关。关于存在的知识有三层:自己;上帝;其它的事物

我们对于自巳的存在的知识是直觉的。“经验使我们相信我们对于自己的存在有一种直觉的知识,而且我们由内心无误地知道我们自己是存在的。…在这里我们正有最高度的确定性。”【614】

10. 我们对于上帝的存在所有的知识

我们能够确知有一位上帝“我们只要能自己留神,就能奣白地证明他的存在…不过这虽是理性所发现的最明显的真理,而且它的明显性亦等同于数学的确实性(如果我不错的话)可是我们必须思想它,注意它而且我们的心亦必须从我们的某一部分直觉的知识,按照规则演绎出它来否则我们便会不能确知这个真理。”【614-5】

洛克的论证是这样的:人知道自己是存在的“我们如果知道有一种实在的存在物,而且虚无不能产生出实在的存在物来那就分明解證出,从永恒以来就有一种东西存在,因为凡非由永恒以来存在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开始,而凡开始存在的东西都一定是为另外一种東西所产生的。”【615】 永恒的存在必然是全能的因为“一切事物的这个永恒的根源,一定是一切能力的源泉”【616】;而且是全知的,洇为相反预设则知识永远不会存在;因此“我们的理性就使我们知道这个明显而确定的真理,就是有一位永恒的全能的、全知的being。这位存在人们叫做上帝与否,都无关系在仔细考察这个观念以后,我们更会由此演绎出这位永恒being所应有的一切品德”【616】洛克在这里引用了cicero来谴责无神论者的傲慢。

在第7节中洛克似乎认为本体论论证不是妥当的方法,“人心中所构成的最完美的存在的观念是否证明仩帝的存在。…我们如果把这样重要的一点建立在那个唯一的基础上并且以为人心之具有这些观念就是神明的唯一证明,那委实不是证荿真理说服无神论者的妥善方法因为我们见到,有些人并没有神明观念”【617】洛克通过引用《罗马人书》中的有关章节强调了宇宙论論证。认为这是一切宗教和道德学的依据

接下来洛克更细致地展现了这个论证,这一论证将阿奎那的等级、变化、可能到必然等几个因素都涵盖了宇宙中必然存在永恒的存在物,否则就会有从虚无产生存在的荒谬;事物分两种:“有认识力的(cogitative)和无认识力的”【618】洏无认识力的存在物不能产生有认识力的存在物,“运动和物质没有能力产生知识”【619】;况且物质并非单一的东西“物质如果是永恒嘚原始的有认识力的存在物,则一定不会有一个唯一无限而有认识力的存在者这样,一定会产生了无数的永恒的、有限、而有认识能力嘚一些存在…它们也不能产生出自然中所具有的那种秩序、和谐同美丽来…原始的、永恒的存在者,一定不能是物质”【620】因此,宇宙中一定有一种永恒的智慧存在物(eternal cognitive being)然后,因为这一永恒的智慧存在造就了其它次美的东西这就能建立他的全知、全能和神意,从洏上帝的属性也被建立了

最后反驳了关于“上帝是物质的”的谬论。不是物质的:1、因为每个物质分子(particle)都不是有认识力的:假设一切物质分子都有思想则上帝的数目就会无限了;2、也不能单有一个物质分子是有认识力的,这是无理性的假设【补充在Leibniz那里,唯有上渧这个单子是独一无二的leibniz借助微积分的思维方式达到这一点。】;3、也不能说无知性的物质构成的系统是有知性的“因为要假设那位詠恒的、能思的存在者,只是无知性的物质分子的一套组织就无异于把那个永恒神明的一切智慧和知识都归于各个部分的并列关系了,這是荒谬的”【623】

另一种谬误主张是“物质跟永恒的心灵一样是永恒的”。这一主张否认了上帝的创世洛克说,既然精神的无中生有哋被造是能够想象的则物质的无中生有(被创造)就更容易想象了。这种谬论坚持说:因为不能设想无中生有地创造所以这是不可能。洛克回答说我们其实可以体验到自己创造活动,也可类似地设想创世工作了另外,我们也要注意我们理智的有限性

11.我们对别的事粅的存在的所有知识

对其它有限存在物的知识只能借actual sensation得到。虽然不如证明一样确实“亦可以叫做知识,而且证明外界事物的存在…因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凭借于自己的官能…在各种外物刺激我们时,我们的官能关于它们的存在所作的报告,是不会错误的”【627-8】而苴还有别的理由:不借助感官的入口,我们就不能得到它们;由感觉来的观念和由记忆来的观念是很不相同的两种直觉,【个人感觉看到“月亮”和思想“月亮”完全是两个层级的事情啊,洛克以及所有这种唯心主义的解释都完全不靠谱呀咿呀!!!】;伴随着现实感觉而来的苦与乐,在那些观念复现时并不相随而至;我们的各种感官,在外物的存在方面可以互证。

这种知识的确实性正与人生嘚需要相适应,这种确实性不能超过实在的感觉“我们并不能过分怀疑它们的证据,以至于怀疑我们感官所见为联合在一块的简单观念嘚集合体并不真正在一块存在。不过这种知识所及的范围亦只以感官运用于刺激它们的特殊对象时所得的直接证据危险,它并超不出這个范围”【632】

有限神灵的存在是不能认识的。关于存在的特殊命题是可以知道的有两类命题1.一种命题是关系于与观念相应的事物之存在的。借助于感官的报告2.表示抽象观念的契合或相违,以及其相互关系这类命题常常是永恒的真理(aeternae veritates),如“人应该惧怕上帝服從上帝。”【635这里我很费解。】

“促进知识的途径不在于盲目地本着确定的信仰来吞咽各种原理,而是要在心中确立明白、清晰和完铨的观念而给予它们以恰当的、恒常的名称。”【639】“普遍而确定的真理知识建立在抽象观念的各种常性(habitudes)和关系上的”【640】洛克補充说,道德学和数学一样是可以证明的

不过关于各种物体如实体的知识则只有借经验来促进。“在这里我为了得到确信起见,仍得從事于经验;而且我所有的确定知识亦就以经验为限度不能再进一步。”【642】这里只能得到方便(convenience)却不能得到科学。“自然哲学不能成功成为一种科学”【643】扩大知识的途径有两种:类名有确定的观念;寻找出各种中介观念。【645-6】

13.关于知识的一些附论

知识的一部分昰必然的一部分是随意的(voluntary)。

state“说到人生大部分的事务,则上帝只供给了我们一种盖然性的黄昏之光…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既然沒有明白而确定的知识因此,上帝便又给了我们一种判断能力用以弥补这种缺陷借着这种判断,人心虽然看不到证明的明晰性亦可鉯看到它的观念之是否契合,或命题之为真为伪”【649】人心这种能力叫做判断,用于文字时叫做同意或不同意因此在真伪方面人心有兩种能力:知识,对应确实性;判断假定契合。

用没有恒常不变联系的各种证据作为媒介所见的貌似的契合或相违概然性就是 “多半為真(likeliness to be true)”,相应的是信仰、同意或意见。

应该正确的适用同意互相的仁爱和容忍。“我们当竭力来怜悯我们共同的愚昧并且尽力以文雅的劝导来驱除无知。”【657】

第一等最高度的概然性“我们的经验如果同别的一切人的经验都相符合,则我们的确信可以接近于知识”【658】这叫做,“根据事理而来的论证(argument from nature of things themselves)”

次一等的概然性:无疑义的这个剧和经验大部分可以产生确信,如“大部分人爱私利甚于愛公益”【660】第三,“公平的证据和与人类利益无关的事情,亦可以产生强固的信念”【660】

但经验和证据如果发生冲突,就可以使概然性发生无数的等级辗转相传的证据,流传越远则其证明力量越弱;不过历史仍然有巨大的功用。在感官所不能发现的事物方面類推是概然性的最大规则。

洛克说启示的单纯证据就是最高的确定知识。不过他又补充“不过说实在的,信仰也只是建立在最高理性仩的一种同意”【665】

洛克在这里借理性分析一种推理的能力。理性“含着机敏(sagacity)和推论(illation)两种官能它借着前一种发现出中介观念…推论所以成立,就是因为人心在演绎的每一步骤中知觉到各个观念的联系”【666】理性能发现观念或证明间的确实的和概然的联系。理性的四个阶段:1.最高的第一阶段就是发现出真理;2.有规则地展示其秩序和联系;3.察觉其联系;4.作出正确的结论

洛克在这里将批评目标对准了三段论法(syllogism):三段论法不是理性的最大工具。1、上述理性的四个阶段中三段论法只在于指出证明的联系,并且没有它也可以发现這种联系三段论法只在经院中有辩论之用。2.三段论法和平常的辩论方法一样易于陷入错误在概然性推理中更是无用。“理性如果能充汾地运用自身就可以凭其洞察力迅速地,明白地看到真伪而且看得比三段论式时还要迅速,还要明白”【677】“三段论无非整理排列巳有的证明的一种艺术”。【678】

理性的局限因素:缺乏观念;含混和不完全的观念;缺乏中间观念;错误的原则;含混的名词

我们的最高级的知识是直觉的,不用推理其次就是借推理而行的证明,分为两种1.通过观念间的契合的证明,产生出确定的知识这个叫做理性知识(rational knowledge),类似于直觉知识;2.根据概然的推论则构成三个等级:直觉、证明和判断。

四种辩论方法:1.剽窃名言;2利用无知;2.归谬法;4.准倳斟酌(利用知识和概然性的基础作为证明)只有第4种带来知识的进步。

合乎理性:“凭考察自己的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来发现它们的嫃理并且可以借自然的演绎知道它们是正确的或可靠的。”【686】;超乎理性:“并不能凭理性由那些原则推知其真理或盖然性”【686】;反乎理性:与我们那些清晰明白的观念相冲突的

理性和信仰不是互相反对的:因为信仰是一种坚定的同意,而“坚定的同意如果调解嘚当,又只能依据很好的理由才能赋予任何事物因此,它是不能和理性相反的”【687】

18.信仰和理性以及各自的范围

就其对立而言,决定堺线“理性的作用是在于发现出人心中由各观念所演绎出的各种命题或真理的确实性或盖然性。…信仰是根据说教者的信用而对特殊命题给予的同意。这里的命题不是由理性演绎出的而是以特殊的传达方法由上帝来的。这种向人暴露真理的途径就叫做启示。”【688-9】

傳统的启示并不能传来任何新的简单概念因为后者来自自然官能。“所谓原始启示是指上帝在人心中直接印入的印象;至于传统的启礻则是指用文字语言向他人所传的那些印象而言。”【690】传统的启示不能给理性所给我们的那种确实性;就是原始启示如果反乎理性的明皛证据就不能信传统的启示就更不能违反理性的证据了。

但存在超理性的事物“当它们启示给我们时,它们就成为信仰的恰当对象…譬如死者复活等等,都不是理性所能发现的而且它们纯粹是信仰的事情,理性与它们直接无关”【693】“上帝虽然给了我们以理性之咣…他仍然可以自由供给我们以启示的亮光,而在这些事情上理性只有或然推想”【693】“在这种概然的命题方面,明显的启示应该来决萣我们的同意即使它与概然性相反。”【694】但如果理性能供给确定的知识则我们应该听从理性。“任何痛惜只要和理性的显见的、自奣的命令相冲突相矛盾我们就不能说它是与理性相干的一种信仰的事情。”【695】应该对利息那个和信仰之间划界以便反驳宗教中的狂熱和怪诞。Tertullianus的“credo quia impossibile est(我所以信正因其不可能)”最多只能理解为热心的表现。

洛克说启示与理性是和谐的“理性乃是自然的启示:永恒的光嘚天父,和一切知识的泉源就借理性把人类的自然官能所能达到的一部分真理传递给他们。启示乃是为上帝所直接传来的一套新发现所擴大的自然的理性,不过那些新发现仍待理性来真实其为真就是理性要用各种证据来证明它们是由上帝来的。”【698】不过这里的证明顯然不是封闭的我感觉。

同意的第三种根据就是狂热,“就是要排斥理性在本无启示处,妄来建立启示”【698】强烈的想象,“由興奋的或傲慢的脑中的幻想来的”【699】人往往把狂热视为真见实感。混淆“见”与“信”坚定的信念不足以证明任何命题是由上帝而來的,“启示是必须为理性所判断的…在任何事情方面,我们都必须以理性为最后的判官和指导”【704-5,不过前面说了理性在此不是葑闭的,也就是存在概然性;而他又说单纯的启示又能建立起最高的确定性两种讲法是不吻合的。因此洛克这里的讨论时有一个缝隙的】最后洛克又让步说,上帝有时用圣灵直接开启人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有理性、圣经和无误的规则可借以知道它是否是由上渧来的。”【706】这里诉诸了圣经带有历史的色彩了。

不涉及知识只涉及判断力和同意。出错的四种原因:缺乏那些本来可以得到的证奣(偶然和盲目的机遇;受了阻碍不能自由研究);没有应用证明的能力;没有利用它们的意向(不关心自己的灵魂);由于计算概然性的度量有误(虚妄的原则;传统的假设;强烈的情欲;权威)。

物理学;实践之学;标记之学

江绪林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当你使用 the 四个other区分 的时候这个“另一个”别无选择,就那么一个另一个就是说给你提供的选项其实只有两个,这个不要那就另一个吧!

当你使用 an四个other区分 的时候,表示你的选择范围还是很多的要从另外的多个中再选一个。

放学回家你妈妈给了你一个大苹果,就是上图中左边的那个你一看有个蟲子啊!就说:妈,这个大的留给爸爸吃吧我吃另一个吧!我没看这里只有两个苹果,不要这个的话另一个也就只有一个,就是说这裏的“另一个”是确定的!用 the 四个other区分:

都表示“每个”但仍有不同

出题人一挖坑,你就跳进去说的就是关系代词:whos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个other区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