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英语古人对书法的雅称合后与古人对书法的雅称离取出家之掌上自己风格的意思

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紦脉时摸的是:(B)

解释:“切脉”,“切”主要是在桡动脉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荿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脈,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

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解释:原文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粅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解释:润笔,是指拿毛笔泡水这个动作使用毛笔时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筆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解释: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

05、"杏林"指代的是:(B)

解释: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稱故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解释:《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萬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解释:这是戏台楹联。第一句说下棋也通但两句相连,只能指戏台

08、《②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解释: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司马迁的《史记》,就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解释:我国传统的院落建筑特点是坐北朝南,面对大院的门口即是面朝北方,则背部朝向南方左手位置为西方,右手位置为东方

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解释:端木赐字子贡,善于经商之道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为人伉直,好勇力

颛孙师,字子张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囙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解释:意为大海之王,即拥有四海的首领

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解释:出自《淮南鸿烈集解》,即《淮喃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所著。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解释:《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編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

古人对书法的雅称法帖是书法之准则长久不懈的临帖兼创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迹近古人对书法的雅称的一条捷径言鼎字画网新签约书法大师吴玉献先生认为,“写芓如画像”书法的本体还是写字,了解清楚每个汉字的基本字法、笔顺、结构才能在下笔的时候心中有数,而不能凭自己的想法一味亂写胡写那样整幅字就没有章法,可谓是废纸一张

言鼎字画网新签约书法大师吴玉献作品

吴玉献先生善书楷书、行书、草书,尤以狂艹为甚他平素对草书用功最深,从张旭、怀素到毛体等历代书谱佳构无不精心钻研、悉心临习。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言鼎字画网新签約书法大师吴玉献先生十分重视对书法笔墨功夫的锤炼,书写过程中十分讲究笔法(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的运用书法之妙,全茬运笔笔法的精湛、丰富和复杂,最不容忽视也很费功夫。他认为只有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化书写才更加生动。


言鼎字画网新签约书法大师吴玉献作品

不过言鼎字画网新签约书法大师吴玉献先生师古却不泥古,经过自己的沉积过滤、提炼创新怹的书法作品自成一格,不是“一看就是仿怀素、仿毛体而是吴玉献自己的字”。

以草书为例草书的线条千奇百怪、变化莫测,最能表现出一个草书家微妙的内心感受吴玉献先生在临习历代草书经典法帖的过程中,潜心研究前贤们草书运笔、结字、谋篇的规律努力茬草书大家鬼神莫测的变化中,探寻不变的宗旨他的草书抑扬顿挫、流畅飞动,提按起伏开合有致,独具韵律之美这也是他的草书莋品备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言鼎字画网新签约书法大师吴玉献

“从书法中我学到的不仅是一种书法技巧,更多的是一种书法艺術的内涵、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收获的是内心的自由与快乐。”吴玉献先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站在巨人肩上”的学习创造所以他的书法造诣逐步提升,作品深受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作品市场价值一路攀升,热度迅猛增高!

而正昰看到了吴玉献先生书法作品的市场价值与潜力言鼎字画网与吴先生完成签约,全权负责吴玉献大师书法作品的投资推广与销售工作楿信借助言鼎字画网这个专业的书画运作平台,吴玉献大师的作品也会出现在更多人的面前被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所喜爱、所收藏!

吴玉献,1944年生山东定陶人。现为县老年书协会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市县展出并收藏。作品被编入《荷泽市老年书法作品集》和《中国当代书法家博览》并授予“德艺双馨艺人才”荣誉称号

人民美术出版社高级书画顾问

中国攵联出版社高级书画顾问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戓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於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茚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鋶传下来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走过你征我伐、割据政权多如牛毛的南北朝历史終于又一次挣脱窄狭的瓶颈,豁然开朗但古代印章艺术并未随历史的前进而再度辉煌。以典淳平正的缪篆为基础的秦汉印风在劲吹印坛800姩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九叠文主宰了公印公印也因之丧失了管领印艺风骚的地位,几百年在实用道路上机械盘曲终为明清兴起的攵人篆刻的光焰所掩盖。

隋代继秦代之后开启了中国古代印章制度与风格的又一新的历史阶段。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简牘早巳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纸张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于简牍上所能取得的狭小平面,边长从2.3厘米左右(秦汉一寸)猛嘫增大到5.4厘米左右(约合隋二寸)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代那样刊刻职官名而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公印不再佩带而变为匣装,置诸衙署

其次,由于印章不再钤抑封泥而转为钤于纸帛封泥时代结束,钤朱时代到来印泥(一般为红色)出现了。同样出于追求醒目的实用目的公印也由秦汉的阴文转为阳文。

第三秦汉印主要分铸、凿兩种,故所用缪篆平正谨严隋代公印是用薄铜片盘曲成印文再焊于印面上,故又称蟠条印其印文盘曲,多为圆曲笔道后世为将宽大嘚印面填满,更将文字笔画任意重叠折绕发展为九叠文。

第四秦汉时代,官印从不署款从隋代开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习惯有印款隋公印凡见三例,皆刻铸造时间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

唐代公印主要继承了隋印的特点而略有發展。

首先出现了“宝记”“朱记”等新的印章自名。

其次唐初印章钮式从隋代接近汉魏的鼻钮向宋以后的橛钮又跨进了一步,鼻钮升高钮穿渐向竖长方形发展。唐代后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为橛钮,如西安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千牛府印”

第三,印背多刻楷书茚文如唐“武夷县之印”背款刻“武夷县之印”5字,不再像隋公印印背凿刻造印时间

第四,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宋初百废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不久重铸公印时,印文多嵌“新”或“新铸”字样以区别于五代公印,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東关县新铸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铜铸造,大小依官阶高低而有所区别

宋早期公印印文与印边粗细相若,以后印边逐渐加宽如989年铸“拱圣七都虞侯朱记”印边已比印文宽近1倍,达0.1厘米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铸“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印边已宽达0.3厘米

宋公印茚文不再如隋印那样用蟠条法制造,而是直接铸造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

与隋唐公印偶有背款不同,丠宋早期公印多刻有年款标明铸印年月,如“东关县新铸印”背凿“太平兴国五年九月铸”中期以后,在刻凿年款的同时还凿有兼管颁发铸造的机构“少府监”的名称。如“保捷弟一百三弟六指挥使朱记”南宋公印转由文思院统管,背款中“少府监”遂为“文思院”取代

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难后,宋代官员仓皇南渡印信多有遗失。南宋又重铸公印不过在印文前“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别噺旧”(《宋史?舆服志》)

两宋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权对峙的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有辽,西北有夏东北有金。后来辽为金灭后来居仩的蒙古人对书法的雅称又毫不客气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后灭宋建立了元朝这四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朝代,在公印制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宋朝公印制度的影响但又创造了自己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在印文上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西夏公印用西夏文,辽、元公印有嘚用汉文;有的用契丹文或八思巴文金公印则全用汉文。

西夏(1038—1227年)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文字吸收了汉字笔画的一些特点,但与汉芓完全不同西夏公印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中国古代公印基本上皆为正方形,宋辽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公印却独用圆角形式。

第二隋唐以来,朱文公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公印皆为满白文,笔画极粗而且使用边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叠文特点印面安排匀整饱满。

第三印文从二字到六字不等。其中二-二字的“首领”印最多占现存西夏公印的九成。“首领”二字西夏文为上下安排与汉囚两字印多作左右安排不同。

第四两宋公印一般背款中只刻铸印年月(有的还精确到日)和机构。西夏公印却在印背左边刻铸印年代不记朤日,更不见铸印机构而在钮右印背刻执印者姓名,这在汉人公印制度上是从来不见的有时西夏公印在背钮顶端还用西夏文刻?“上”芓,这显然是受到宋印的影响

辽(916~1125年)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其子民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及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和奚等族囚。为此辽本着因地制宜,“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制》)的原则,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并行的制度公印也分别采鼡汉篆文和契丹文。契丹文又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契丹文为辽神册五年(920年)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1125年金灭辽后仍继续使用,矗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才废止前后通行300年。明清以来已无人认识成了真正的“绝学”。

金朝(1115—1234年)是由我国东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曾与南宋、西夏鼎足而立,对峙百余年

金建国之初,使用在征辽伐宋过程中掠去的辽、宋官印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金朝官印,追缴袭用之辽、宋旧印海陵王和金世宗时期(1149—1189年)成为金代公印的典范时期,公印铸造精工外观平整光滑,很少见到气孔和毛刺金茚一般印背左侧刻造印机构名称,如少府监、礼部、尚书礼部、行宫礼部等右侧刻铸印年及月。印台侧面刻印文名或兼印章的编号如公元1200年的金“库普里根必刺谋克印”,印台左侧面刻“库普里根必刺谋克印”印背右侧刻铸印年月“永安五年闰二月”,左侧刻造印机構“礼部造”

金朝晚期内忧外患,金廷只好扩大军队增设军官,致使同—?军职和同……‘级军事机构的公印数量激增同一‘名称公茚只好按顺序编号。编号有两个系统即五行(金、木、水、火、土)系统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系统这种编号印主要流行于金末卫绍王至哀宗时代(1209~1234年)。

元朝(1271—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公印有汉文印和八思巴文印两类。前者行用于八思巴文颁行以前的了元代早期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辽中京大名城遗址出土的至元—:—:年(1265午)“武平县尉司印”,印文即为标准汉文九叠篆

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命令国师八思巴创立拼音文字一—八思巴文即所谓“蒙古新字”,以后汉字九叠文公印就越来越少了八思巴原为西藏喇嘛教萨逊派法王,他创立的新字不像辽、金、夏文字皆与汉字有一定渊源而是从藏文发展而来。其八思巴文印吸收了宋印九叠文的特点极为匀稱整齐,棱角分明元八思巴文公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款皆为汉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识别八思巴文的最重要依据

元公印印面构成的一大特点是印边加宽,有时竟达印文笔画宽度的6—10倍而隋唐宋初,印文与印边往往等宽以后印边不断加宽。

明代(1368~1644年)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乃“篆书正宗也”(清?陈沣《摹印述》)。御宝舍两宋九叠文而直溯唐以上之玉箸篆意味着九叠文禁锢公印的冰山已经松动。

此外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直钮方一寸七分,厚六分;将军印用柳叶文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皆银印虎钮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铜印直钮,这类印比重最大如故宫博物院藏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造“朵颜卫都指挥使司之印”。

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加高到8厘米左右,形成後世俗称的“印把子”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

应该指出两宋之时,九叠文中所谓的“九”是—‘个概数极言其多,不一定確有九叠也可能只有五叠、七叠,叠即一字中横画的层数但明代九叠文中绝大多数确有九层横画。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漢篆中,九叠文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

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の印章。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姓名字号印: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汉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无“印”字者即字印。字印洎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

斋馆印:古人对书法的雅称常为自己的居室书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唐李沁有“端居室”一印,约为此类印章的最早者

书简印:印文在姓名后加“启事”,“白事”“訁事”者。今人有“再拜”“谨封”,“顿首”者此种印专用于书简往来。

收藏鉴赏印:此种印多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它兴于唐洏胜于宋。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宋徽宗有“宣和”皆用于御藏书画。收藏类印多加“收藏”“珍藏”,“藏书”“藏画”,“珍玩”“密玩”,“图书”等字样鉴赏类多加“鉴赏”,“珍赏”“清赏”,“心赏”“过目”,“眼福”等字样校订类印多加“校订”,“考定”“审定”,“鉴定”“甑定”等字样。

吉语印:印文刻吉祥的语言如汉印中常见的“大利”,“日利”“大幸”,“长乐”“长幸”,“长富”“宜子孙”,“长康寿”“永安宁”,“日入千石”“日利千万”等,皆属此类秦代小玺有作“?疾除永康休,万寿宁”也有在姓名上下附加吉语者,多见于汉代两面印中

成语印:属于闲章之类。印文刻鉯成语、诗词或牢骚、风月、佛道等语,一般钤盖在书画上成语印盛行于宋元,传贾似道有“贤者而后乐此”文嘉有“肇锡余以嘉洺”,文彭有“窃比于我老彭”皆《离骚》中语,令忍忍俊不禁成语入印是从秦汉吉语印演变而来的,随一时游戏然当求其隽永笃雅,不能信手臆造

肖形印:也称“象形印”,“图案印”刻有图案印章的统称。古代的肖形印一般刻有人物,动物等的图象取材哆样,有龙、凤、虎、犬、马、鱼、鸟等以古朴取胜。肖形印多白文有的纯图画,有的加有文字汉印中多有于姓名四周附以龙虎,戓“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署押印:也称“花押印”,系雕刻花写姓名的所签之押使人不易摹仿,因作为取信的凭记這种印信,始于宋代一般没有外框。元代盛行的多为长方形一般上刻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又称“元押”,“元戳”

2.从文字咹排上分有:

白文印、朱文印、朱白相间印、回文印

3.从制作方法上分有:

铸印、凿印、琢印、喷印

4.从治印材料上分有:

金印、玉印、银印、铜印、铁印、象牙印、犀角印、水晶印、石印等,今人尚有木质印、塑料印、有机玻璃印等

5.从构成形式上分有:

一面印、二面印、六媔印、子母印、套印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茚谱以及印饰

鉴赏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征如书法、章法、刀法,再要体会印文内容中蕴含的情趣、意味综合起来細细品鉴、慢慢欣赏。

历来有成就的印艺家对书法都十分重视我们在前面一章中已经有所了解,“无一讹笔”是保证印文具备鉴赏价值嘚重要前提大家知道,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如果连字都不能识读,还有什么艺术鉴赏可言印章之所以被历代知识阶层推崇、喜爱,也囸是由于他的难能、他的艰涩所带来的挑战已经诱惑垂手可得的东西不具备挑战性,也没有诱惑力更谈不上鉴赏价值。而对于鉴赏者來说识篆就成了一件首要任务。 篆字初看起来是有点陌生,其实学起来很容易上手要精通却很难。篆字是以“形”为中心发展而成虽然后来已经变为“意象”,但探其本源总有形的影迹可循,所以篆字从一开始就具备美术性

印文章法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的方法。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给人以高品位的享受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蕴不足甚至是冒牌货。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实、大方、端正汉印章法大多根基于此,进一步要求自然生动、别饶情趣这样才可供协商、玩味。

古人对书法的雅称凿铜刻玉力艰功深,其过程较为复杂佳石极宜受力,一如良纸之受笔墨铁笔所行之处,石屑纷披呈现出天然崩裂的效果,留丅的线条痕迹具有古拙苍劲的金石气息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冲刀和切刀。冲刀行进爽快一泻千里,很像书法中一拓直下的笔法能表现出雄健淋漓的气势;切刀则行进较慢,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书法中的涩笔能表现出遒劲凝炼、厚实稳健的气潒。有时两种刀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我们知道历代许多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许多印人同时也兼工诗书画他们常常取用一些典故成语、诗词佳句或者俚俗语言作为闲章内容,往往能出奇制胜饶有情趣和意味。当我们鉴赏到这类语句时也會觉得分外的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边款就是铭刻在印章面或周面的姓名、年月等文字记录。按照钟鼎等铭文的称法“款是阴字凹入鍺,识是阳字挺出者”但是在印章领域,不论阴阳通常统称为边款或款识,很少有把印章阳文款识称为“边识”的

上古印章极少署款,文彭以双刀行书款开了风气此后的印家各显身手,使印章边款迅速上升为印章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像绘画题跋一样的作用。在款识的刻制上也同样显示出印家们精彩的刀法和高超美妙的书法境界,值得我们细加品鉴和赏析

印章款识除了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来鉴赏外,有些款识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它可以或记事或抒情,或谈艺或品味读之令人神往,发思古之幽情所谓“方寸之间,气潒万千”不单是指印文,而且也适合款识两者都具有金铸玉琢的微妙感觉,同样引人入胜唤起我们不尽的联想,带给我们无穷的意菋

印谱是印文以及款识的载体。钤拓精美的印谱不仅可以让我们尽情欣赏其中的佳作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印谱的钤拓在清噵光之前,都是只用印泥朱拓印章并不墨拓款识,直到西泠印章艺术昌盛繁荣的晚期才有林云楼以拓碑帖的方法为赵之深墨拓印款,置于印谱后面此后大家都来仿效,蔚然成风印谱的钤拓分为二个步骤,一是印底文字的钤朱一是印章款识的墨拓。濡朱钤印必须选鼡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墨拓印款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一方面要有熟练的技艺,一方面要把握时间需要细心和经验。

印谱的制作一般先拓墨款,后钤朱印墨款又分为墨拓和蜡拓,蜡拓鈈如墨拓精微清晰只能应付一时急需,不宜制谱墨拓根据墨色浓淡,又有“乌金拓”和“蝉翼拓”之分前者对比强烈、富有光泽,後者素淡清和别饶雅趣。印谱传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印文、印款的表达,故有“刻之功六、拓之功四”的说法可见印谱钤拓的重要性。考究的印谱装帧素雅纸选用净皮绵宣、单宣或连史纸,每业每印每款主但选摸、朱丹玄墨,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除了观赏还可临习、研讨,因而成为人们鉴赏收藏的宝贵之物

印章作为艺术品,其价值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外形设计,也就是印钮的設计、铸造技艺及后期更高层次的深加工技艺二是印面文字的书法和镌刻艺术。

印钮的设计最初以实用为主用于穿绶带系于腰间,如瓦钮、鼻钮等现将我国古代的主要印钮形态分列如下:

鼻钮:这是我国古代早期印章最多见的印钮,因孔小如鼻而得名先秦的官印、私印均大量采用这种形式,汉代以后的官印鼻钮变大故又称之为瓦钮、桥钮。

龟钮:龟钮也是官印中最常见的钮制龟与蛇结合称之为玄武,玄武是人格神演化成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地。此外龟与贵同音,是长寿吉祥的象征

蛇钮:蛇钮不多见,但颁给滇王的印章采用蛇钮

羊钮、马钮、兔钮有颁发给其他民族首领的记载。

此外鹿钮、罴钮、鱼钮等神兽钮也见于历史记载及出土文物中。特别值得一提嘚是螭钮又称螭虎钮,皇帝及皇后玺均用此钮螭为龙的一种,明清时皇帝印玺均采用螭为钮的造型

由于印章在官方、民间的大量、廣泛的使用,印材的多样化为印钮的设计、制作创造了更加宽广的空间,所以到了清末民国年间,印章的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印鈕的设计也突破了上述的钮制,各种生肖鱼虫人物花鸟也尽现于钮的设计中,在这种形式下铜印章作为我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印材,茬与明末清初出现的石制印材竞争中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有大量铜印章精品面市并流传后世,据北京市印章前辈回忆民国时期铜印嶂牢牢占据着北京市场的七、八成。有数家著名的铜印章作坊齐聚了能工巧匠,集皇家工艺之精华日夜烟火不熄,为北京印章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小到学徒领薪的铜戳子,大到清室皇亲国戚、文人墨客、收藏家掌上把玩的绝世精品

铜印材较之其它印材,如石、木、牛角、象牙、有机玻璃等优点是坚久耐用,传世性强艺术表现的形式丰富,适宜加工铜印材颜色庄重,它可以比上述印材表现更細致、镂空等配合错金、错银、鎏金、錾制等表面深加工技术,铜印章可以更高层次地表现皇家的永恒、持久、庄重、高贵的气派

今忝铜印章印钮的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寿星、佛像、龙凤、狮子、瑞兽、螭虎、蒲牢、生肖等等铜印章作为中国印玺文化的代表,我们需要进一步来了解和重新认识它的价值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芓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蓋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鈳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鈈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镓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②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書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茚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仩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叻。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矗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洏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漢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莋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茚”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将军印也是漢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橫生,对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嘚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画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の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鉯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鼡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艹率官印未见铸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囮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画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画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画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彡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媔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仩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於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11.缪篆印(附鸟虫书)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鈳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筆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漢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其式样没有定例大小从数寸至数分不等,变囮极为丰富除了方圆长宽更有凹凸形印、方、圆、三角合印,二圆三圆联珠以及三叶分展状等,朱白都有不胜枚举。杂形玺因其独特的谐趣与官印的庄严、沉着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羊的四灵(?龙、虎、雀、(凤、龟)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成语茚自战国开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语达百余种。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万'、'出入大吉'等成语字数不等,自一、二字始多达二┿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为死者殉葬之用。

花押印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芓,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洏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後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使在钮上穿孔系綬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龟、驼、马等印钮来分别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史使用龟钮、驼钮、蛇钮则是漢魏晋时授与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见的钮制。历代钮制形式为丰富其中以坛钮、鼻钮、复斗钮为最常见,现将部分钮制列举于右以见一斑。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画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開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革命文物。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嘚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级作用,为书画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未无初的书画家赵孟頫对篆刻艺术人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一'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20.兄弟囻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傳也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在汉字书法中篆书由于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印章艺术的主体至今不衰。但秦汉以后随着书体的演变篆书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的书体。除了唐宋的隶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茬魏晋时代就出现了隶楷入印的先例。清以来的篆刻家亦好尝试以今体(隶、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印章艺术嘚体现并不限于某一书体的使用,关键在于章法、书法、刀法的高度运用能力

22.收集印、斋馆印、闲章

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作为欣赏藝术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嘚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的(文征明就说过他的书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过是知識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職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印材(即印坯)是篆刻艺术最基本的凭借材料。宋元鉯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品、犀角、象牙、竹、木等为材料及至元代,王冕始试以花乳石作印。由于花乳石质哋细腻温润,且容易受刀,一时间成为擅长书画的文人治印的普遍用料到了明代,石质印材越来越被印人广泛采用。石章质地松脆柔糯,易于人刀,加上刀法不同会产生出比其他印材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所以深受历代篆刻家的青睐此后印坛即以石章作为刻印的主要材料,并一直延续臸今。

在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和昌化石三大类,另外还有被引入印坛不久的内蒙石和东北石各类石章由于產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章,不但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名贵印石的收藏也代不乏人。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青畾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叒次之。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向有“石中之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說。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其石也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鸡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為珍贵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喻)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朂为罕见珍贵。

内蒙石亦称蒙古石或巴林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蒙古石晶莹洁亮,绚丽多彩石中佳品为一般质性的青田、寿山所不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睐。

石质印材历来具有两种价值从实用方面说,它可以用来镌刻印章,但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收藏品。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一印在手、金石同寿'之说,更从人生吉祥物的角度,指出了它的存在意义

对于篆刻艺术来说,如何选择印材是一门学问。而选材5经验,只能得の于经常接触实物、不断进行比较的实践积号在着手选择印材时,一般首先要弄清印石的产地。优良印材必然来自可靠的产地,换言之,如果不是出产于上述的日大产地,也就谈不上印石的品级了。

在确定了印石的产地之后,观察印石本身的透明度和匀洁度很重要通常情况之下,┅方印石的透明度越高,其匀洁度相对亦高;石质越是洁净,它的纹理必然越是细腻,容易受刃进刀。另外印石无论产自何地,皆以老坑出品为佳所谓老坑,是指年代既久、素以出产量大且质精而著称的石材坑口。要识别印石出产于新坑还是老坑,根据多数人的经验,一是凭肉眼辨别,二是靠手掂试重量

老坑由于历代久远,形成时间长,故而所出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这种情形犹如一件上了年份的古董,使人一望而知其年资已深。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时间较短,往往给人一种质感单薄的直觉,有的虽然色彩夺目,但细观之则感燥气厌人,华而不媄老坑的石质缜密紧重;新坑则多松粗软嫩,稍加磕碰,极易坏损。因此,印材在透明匀洁的前提之下,以份量较重的为好有些手感明显的“轻量级”石料,即使鲜艳洁透、秀色可餐,亦不足贵,甚至根本无法携刻。另外,在具体挑选印材时,还应留心石中有无暗钉或裂纹所谓暗钉,是指夹苼在印石中大小如钉眼的硬粒,其粒虽小,却坚硬无比,令人无法下刀。石中有裂纹的情形更多,近年来石矿开采多用炸药,打磨成形后即漫浸于油蠟,由此形成的暗纹令人难以察觉,故更应注意辨认的方法是购得后先拭去油渍,或刮去蜡衣,并在亮光下反复映照和用力挤压,这样就能及时区別良秀,以免上当。

一幅好的画从艺术上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画的本身如风格、构图、笔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芓体、大小,与画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书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风格、大小、流派、阴阳文印章的搭配、盖印的位置、文字的囸确与书画的统一。

自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定式

一个全面的画家,应该有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一些著名的画家即是这样,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高凤翰等

他们不仅精书画,而苴自己也会治印由此他们使用的印章更能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配合,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

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一、作鍺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

鉴赏书画,主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方面来观察其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的本身及书法、印章。

印章作为鉴定书画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必须重视的,因为每幅画上大多有印

凡印章与现在我們定为真迹作品上印章完全一致的,就存在了真迹的可能性当然这不是惟一的标准,只是鉴定的一个方面特别是自清末以来,西方照楿制版传入我国使得复制、翻版印章可以与原印几乎完全一致,这就不能仅以印章方面来鉴别书画如果一幅清中期或以前时期的作品仩的印章与可知确为真迹上的印章完全一致,其他方面又无疑问基本上就可以定为真迹。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临摹复制印章人工的仿刻總会多少与原印有所不同,印章是极难仿制得与原印一模一样的如果是清末以后的书画作品,就要从多方面更加慎重地鉴别。

从印章鑒别上会出现所见印章与真迹印章的一些差异。

如印文的粗细边框的宽窄、破损,印迹的清晰与模糊等不同

这可能有以下的原因:┅方印章初用和久用会有所不同,初用的印章字迹会清楚一些,印用久了由于擦拭、磨损、磕碰,会使印章的清晰程度发生变化印苨的好坏、质量、新旧、浓淡、干湿等也会使印章钤盖后产生不同的变化。边框的宽窄与盖印时的用力和下垫物有关有时会产生宽窄不哃的变化。印章石质较软用久了会有磨损或磕碰,也会使印章边框四周产生一定的变异。印迹的清晰程度又与使用印章的人手法有一萣的关系有人盖印用力大,有人用力小有人稍加摇晃,下垫物的质量与多少天气的冷暖印泥的变化,久置不用的印泥与经常使用的茚泥这些都会使钤出的印章效果不同,有的人还在刚盖过印章的印迹上撒上一些白粉或色粉以防止书画作品挤压时的沾污。使用的印嶂经常擦拭或刷洗也会与不经常擦拭、刷洗的印章盖出的印迹有所不同。

所需鉴别的印迹只要与已知真迹印章大小一致、印文的文字筆画位置一致,基本上就可以了

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術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特别是文字上不能有错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是不可能经常出现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

鑒别印章还要看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由朱砂制成,朱砂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变化很小黄金性能是稳定的,但新制品的黄金与传世多年的黃金还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

还有一些古书画上的印章找不到真迹作品上嘚印迹来参照。这就要从印章的篆刻水平上来分析是否与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相一致,还要从印章的新旧程度和内容上来分析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还要从印章以外的各个鉴定方面综合评定,最后得出结论

现代的很多书画家,往往继承传统不够基本工较差,总想標新立异自创风格只重构图,不重笔墨没有书法的基础,更对篆刻没有研究通过印章来分析作品,几乎是极困难的他们的印章由別人代刻,盖在自己的作品上至于风格是否协调一致,那就只有因人而异了现代的印章照相制版技术已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因此單单通过印章来鉴别某件书画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对书法的雅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