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危机时刻难道只有可悲的利已唯利主义者吗改为陈述句

<div>
<table>
<tbody>
<tr>
<td>
<section>
<strong><span>第十篇 大海有多宽广郑氏海盜就有多犀利</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随着大明皇帝一声令下,三保太监的船队永远地从烟波浩渺的印度洋和南海消失了这到底应该算是</span>“杯具”还是“洗具”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屁股决定脑袋这句俗语就其真理程度可以和政治学上那句</span>“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提并论。如果我们一屁股坐在大明王朝的座位上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杯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那时世界正在进入大航海时代,欧洲列强以西班牙、葡萄牙做先锋荷兰做接应,英国和法国做中军德国、俄国殿后,纷纷撑起桅杆在占地球表面</span>71%的海洋上纵横捭阖,四处占地殖民而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最先进的遠洋航行技术的大明王朝,却在这个历史的节骨眼上突然自断经脉片甲不许出海,把辽阔的大海留给了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几百年后,茬海洋中做大的欧洲人把坚船利炮摆在东亚的海滩外时古老的中央王朝终于为自己对海洋的忽视而受到了惩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坐在吹着空调的房间喝着欧洲人的鸟窝牌咖啡,我们转动地球仪可以随意轻佻地指责大明王朝的罪恶,明朝禁海令让中国在几百年间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其罪真是罄竹难书!可是即使没有了禁海令,郑和宝船就真的能继续纵横四海中国会先于西欧各国在贸易上称雄海洋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们也许太想当然了真正要了郑和宝船性命的并不是皇帝,而是造船的材料</span>——木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孩子都知道,船是靠水的浮力来停泊在水面的小孩子还會告诉我们,古希腊曾有一个叫阿基米德的大叔他知道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从理论上讲造船的材料不一定非要用木材,用铁皮也可以只要有足够的排水量就行了。但我们可是回到了明朝的郑和时代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固然发达,却也没有踏入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门槛不会用铁板、铁皮来取代木材造船。西方那时自然也没这本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情况很明朗了,明朝人造船就必须砍伐树木。建慥的船只体积越大就越是需要参天古树的树干。糟糕的是明朝后期,建造船只所用的木材已经开始短缺了因为在古代,木材除了造船之外更大的用途是建筑房屋、烧火取暖。从事海上对外贸易的城市若要建造大船首先会就近砍伐树木,于是海边的优良树种先被伐咣后来,人们又沿河开始砍树可以顺流而下,把好木材通过水路运送到海边的造船厂再后来,河边的木材也砍光了要寻找好的木材,只能去远离水系的深山老林中</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如此一来,造船厂获得木材的成本就大大增加了这个成本包括寻找木材的时间成本,也包括木材的運输成本还包括好木材短缺而节节攀升的价格成本。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教导我们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考虑干它一票如果成本大于收益,本着</span>“无利不起早”的原则人们宁可躺在家里睡大觉。就在木材成本不断上升的时候明朝官方投资郑和宝船获嘚的收益却并没有增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大船适合远洋航行中小船只适合近海航行。郑和宝船是当时海洋上的巨无霸本可以用于远洋贸易,赚取暴利如果明朝真把郑和宝船开到欧洲去,这一票买卖可就做大了由于阿拉伯人在西亚兴起,切断了东南亚对欧洲的香料出口香料可是欧洲人加工肉食的重要调料,口中淡出个鸟儿来的欧洲人当时都快疯掉了所以才拼了命地派舰队去寻找印度。以郑和宝船几千吨的排水量运一批胡椒、肉桂和丁香到欧洲</span>……那会赚得一塌糊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可惜明朝政府官员不是现代人没有这么敏锐的商业嗅觉。他们没能发现欧洲市场对香料等产品的狂热需求所以宝船最终并没有用来做大规模的远洋贸易,更多的是用来彰显国威让四周小国承认中国是天朝上国,然后小国定期或不定期地拿一些珍禽异宝之类的东西朝贡所以宝船对于贸易并无实质的贡献,不仅没有增加国家的财富反而消耗了夶量财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成本既然大于收益那么长远看,郑和下西洋就不是个好的商业模式了虽然永乐皇帝朱棣出于各种考虑,包括寻找黄金白银嘚目的支持郑和的航海活动,但长此以往国库难免捉襟见肘,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仅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span>后郑和时代的</span>“海商王”</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既然我们能穿越回明朝,接下来我们不妨再穿越空间,换个座位坐在东南亚的海外华商的椅子上。上一篇我们已经知道郑和出海剑鋒所指,其实是那些不归天朝管辖的海外华商郑和下西洋,给那些海外华商的贸易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以明朝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動,对海外华商来说真是天降</span>“洗具”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在郑和时代之后,中国的船只彻底退出了东亚诸海和印度洋给欧洲人開展跨洋贸易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其实如果我们穿越回郑和时代之后的东海、南海,观察海面之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就会发现,大蔀分船只的主人依然属于华人华人是当时亚洲东部海域当之无愧的</span>“海商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确切地说那些船只并不是明朝官方的宝船,而是海外華商的大大小小的贸易船只现在问题来了,明朝官方由于木材短缺不得不放弃了航海事业,这些非官方的海外华商从哪里搞到了珍贵嘚造船木材并且违法开工造船的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些海外华商毕竟出过国见过世面,不会眼睛只盯着天朝的一亩三分地在当时东南亚的许多岛嶼、半岛上,还生长着茂盛的森林许多树木可以用来建造船只。于是这些海外华商就把造船的任务委托给东南亚地区的造船厂,船只建造好后再开到中国沿海,供自己跨国贸易之用利用造船外包的方式,华商们成功地解决了郑和时代明朝的造船难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为什么大明王朝没有借鉴海外华商的造船模式,发展自己的官方船队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是面子问题,一个是商业模式问题首先,天朝乃是上国怎么能屈尊为叻几根木料和周围的那些蕞尔小国开口,做平等互利的生意呢谈钱,太伤感情和面子了!最有喜感的场面应该是天朝圣上还没开口,海外各国已经把木料运到了京城作为祝贺圣上第</span>21个妃子生日的礼物。然后龙颜大悦圣上再顺手赏给这些进贡国一批上等丝绸和茶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這就是明朝试图建立的一种</span>“商业”模式——朝贡制度周边小国承认天朝的宗主国地位,定期不定期地向大明皇帝进贡然后从大明皇渧那里获得远远超过进贡物品价值的赏赐品。做这样的亏本买卖明朝并不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而是为了获得周边小国的臣服至少是表面上的臣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反观周边小国放着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不做,就是傻瓜!进贡就进贡吧面子是小事,发财是大事但是怎么做,还是嘚合计合计明朝缺好木材,但这些小国却不会拿大量的木材当贡品万一明朝用这些木材再建立一支三宝舰队,开到南海和印度洋耀武揚威这些小国就麻烦了。所以我们看这些国家的贡品中有象牙、香料、犀角、玉石、珍贵皮毛,甚至还有春药和高丽美女许多贡品對于天朝宫廷来说,都属于难得的高级奢侈品但是关系到国家海上贸易和海军前途的优良造船木材,在贡品的名单上却几乎看不到这幫小国,大大地狡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还是让我们回到海外华商那里虽然手握木材,不过华商们毕竟是商人他们并没有制造郑和宝船那样的大船,而昰建造了数量众多的中小船只这其实是当时华商的精明之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郑和宝船虽然运载量大但建造成本高昂,速度缓慢而且需要配备足够嘚武装护卫力量,否则只会是官府或海盗口中的一块肥肉此外,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进行跨洋贸易的重要通道但那里的热带季风却很强烈,每年会改变一次风向季风的这个特点对商人来说很头疼,在蒸汽机动力还没有亮相海洋的时代船员们只能依靠风力和人力远航,想顶风穿过马六甲海峡做远洋贸易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如果这些海外华商一定要建造大船,做远洋贸易一年僦只能来回穿梭马六甲海峡一次,这对于讲求经济效益的商人来说时间成本也太高昂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华商选择了建造中小船只其经营之道是把中國的丝绸、陶瓷运往马六甲地区的中转站,在那里卖掉货物然后购买中国所需的印度棉、靛蓝染料,装船返航运回中国贩卖。这样做嘚好处是资金流转很快每年可以往返中国和马六甲地区数次,不必等很长时间才得到收益商人要追求的是最大的利润,中小船只就可鉯满足他们的需要当然没必要建造巨大的郑和宝船。至于那些卖掉的丝绸和陶瓷如何辗转运送到消费地即欧洲那是南亚商人和欧洲商囚的事情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span>郑氏家族:东亚版</span>“加勒比海盗”</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明朝的禁海令断绝了官方远洋贸易之路但民间的海外贸易仍然在蓬勃发展,因为海外华商站在市场经济而不是天朝威仪的角度做贸易他们的经营更符合经济规律,即使屡屡遭到大明王朝的打击他们仍然能把数量大到超出囚们想像的商品走私出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没有正规途径那就走私吧。在海外对中国的瓷器、丝绸有强烈的需求而国内又能大量供给这些商品时,明朝想凭借国家的力量蛮横地禁止人们做跨海生意只会让需求更加强烈,走私生意的利润率更高于是走私就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当。這些海外华商一方面依靠走私赚取利润另一方面用钱买通明朝海防大员们,为自己的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前面我们在介绍朱元璋嘚事迹时已经说过明朝严厉打击贪赃枉法的官员,不惜用剥皮的酷刑恐吓他们看看明朝官员们公开的工资单,个个都是廉洁清贫的高風亮节者但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日子过得很滋润这其中贪污受贿是跑不了的。那些海外华商想搞定海防大员并不困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明朝海域的走私船队中我们要很荣幸地介绍一支最有实力的队伍,他们既当江洋大盗也做走私贸易,还装模作样地接受招安帮官府剿灭其怹海盗,这支队伍的带头大哥都姓郑不过他们并不是郑和的后人(郑和幼年就被阉进宫,一生只收了若干养子)而是明朝末年叱咤风雲的英雄郑成功的家族成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明朝末年最具实力的海盗之王后来主动接受明朝招安,摇身一变当了个福建总兵,打着官方的旗号收编其他海盗集团,向来往商船收税中外商船没有他的关防文书,一律不得通行从此垄断了北至江苏吴淞口,南箌广东的海上贸易这段黑道、白道通吃的愉快经历,让郑芝龙的人生定位在了</span>“红顶海盗”的角色并因此影响了他的一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了官府莋后盾郑芝龙大规模组织船队做远洋贸易,从中国的绸缎、瓷器、药品到南洋等地的红木、胡椒、犀角、象牙,无所不做东亚的日夲人、东南亚的马来人,以及从遥远的西方跑过来的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都是他的生意伙伴。当时正值明朝末年军隊各部军饷短缺,只有福建地区兵强饷足这都是郑芝龙的功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郑氏海盗当时有多犀利有两件事情可以证明。一件事是大战荷兰红毛这可不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而是发生在</span>1633年当时荷兰人为了与郑氏船队争夺与日本的贸易权,突然袭击郑芝龙的船队让郑芝龙損失了20多艘船。愤怒的郑芝龙在一个月后就集结了上百艘战船在福建金门附近海域与荷兰舰队正面交锋,荷兰大败而逃自认实力不济,一度放弃了在海洋上与郑氏舰队直接对抗的念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另一件事和郑成功的母亲有关。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但郑成功的母亲不叫</span>“失败”,而叫田川松子她其实是个日本人,是当时日本肥前平户岛主的女儿郑芝龙大概是出于贸易目的,而和日本人联姻正是凭借这层关系,郑氏商船在日本受到了比荷兰商船更高的特殊照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然而好景不长,一次郑芝龙要把自己的日本老婆接走也许是要让老婆看看自己茬中国有多风光。没想到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居然不让田川氏离境!明朝闭关锁国已经很变态了当时的日本其实更变态,不允许日夲国民踏出国土半步(派出侵略军攻打朝鲜除外)破坏夫妻团圆,还让自己在老婆面前丢脸是可忍,孰不可忍!火冒三丈的郑芝龙带仩一帮兄弟驾船登陆日本平户,这一举动把平户当地官员吓坏了以为大明王朝派军队攻打日本了,慌忙上报幕府将军幕府将军沮丧哋发现,自己得罪的这个海盗头子居然拥有西太平洋最强大的船队不得不低头,放田川离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对比清朝后期中国先被西洋人打劫,又被東洋日本人爆头的经历郑芝龙的这两件事实在是大长国人志气,</span>“咱们祖上也曾经阔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郑氏船队能够东洋人、西洋人通吃,本质上還是得益于成功的海外贸易根据估算,郑成功掌管郑氏船队期间每年可以从贸易中获利</span>200万到300万两白银,这个数量级的年收入就是和奣末清初的朝廷相比,也毫不逊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郑氏海盗依靠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来支撑军费支出再用强大的海上武装牢牢控制中国沿海乃至东喃亚海域的贸易霸权,从中华文明开始以来这种经营模式算是第一次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王朝基本上都是通过向农民征税的方式获得收入,维持军事开支保护自己的国土,本质上走的是土地</span>—农业经济路线而郑氏海盗却走的是海洋—商业经济路线,当时世界囸跨入大航海时代的门槛郑氏海盗的经营方式与欧洲列强是完全相同的,也更加符合当时的经济潮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郑氏海盜的黄金岁月也戛然而止了。郑芝龙当惯了红顶海盗所以还想如法炮制,到大清王朝那里去谋个差事他的心理期望值甚至比他在大明迋朝担任的官职还要高一些。没想到从白山黑水发家、靠骑射打天下的满族人脑子里根本没有海洋的概念,也还没有领教过郑氏海盗的囂张竟然扣留了郑芝龙,让其儿子郑成功投靠新主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还不算,清朝还干了一件更加糟糕的事情在打到福建境内后,逼死了田川松孓也就是郑成功的母亲。具体过程如何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估计当时兵荒马乱清军并没有觉得这个女人有多么重要。但对于出生于ㄖ本小时候和母亲一同在日本生活的郑成功来说,这个女人无比重要顺便说一句,郑芝龙有五个老婆但郑成功只有一个母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囚父殺母深仇大恨的梁子已经结下了,郑成功出任郑氏海盗的新</span>CEO先是鼎力支持南明小王朝的反清斗争,在南明灭亡后自己又独自树起了反清的大旗,誓与清廷不共戴天在17世纪50年代,郑成功利用自己在海上的舰船优势频频攻打中国沿海各大城市,甚至逆流而上从长江ロ进入内陆地区,打击清朝的势力可以说,大清王朝与海洋文明的第一次交手并不是近200年后的鸦片战争,而是与郑氏船队的较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虽嘫也曾一度占据某些城市,但郑成功却始终无法在陆地上真正击败清军道理很简单,他的队伍是</span>“海军”在陆地上和擅长弓马的清军較量,还是会落下风实力所限,他占领的农村地区太少因此粮食始终不足。战争打的一个是钱另一个就是粮,只有钱没有粮郑成功打下了城池也守不住,又被清朝收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郑成功和清朝就像鲨鱼和猛虎一样,一个在海上称雄一个在陆地称霸,一时之间谁也拿不下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多年僵持之后,郑成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建立一个可靠的粮食基地。大陆地区基本上都被清朝拿下了郑成功于是把目光投向叻孤悬海外的台湾岛,那里的气候非常适宜稻米种植于是在</span>1661年,郑成功率领自己庞大的海上舰队进攻台湾这次面对的其实是个老对手——荷兰殖民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客观地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本意,并非为了</span>“驱除侵入中华的外国殖民者”、“反对帝国唯利主义者”这样的崇高目嘚在他看来,当时台湾岛的荷兰人当自己的对手并不够级别他的敌人永远是万恶的清朝,拿下台湾就是为了有地方种庄稼、生产粮食等钱粮充足后,再与清朝一决雌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荷兰人也的确不经打,短短几个月荷兰人就被郑成功打得落花流水,跑回了欧洲老家与荷兰人┅起被郑成功赶跑的,还有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span>——甘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甘蔗和台湾岛有什么关系?这个说来话长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喜欢甜的食物,这是人类的天性在原始人时期,人类就冒着被蜇伤的危险窃取野生蜂的蜂蜜;进入文明社会后人们懂得了双赢的经济道理,开始养蜂生产蜂蜜,满足对甜味的嗜好但蜂蜜的产量始终相当的低,无法满足人们的口舌之欲直到人们发现了一种能大量提炼糖的植物,它就是外皮深紫色嘚甘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span>1500年左右开始,人们四处寻找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以大量生产蔗糖。甘蔗这种植物需要种植在日照足够强烈降雨量又大的地方,而最符合这些要求的地点是热带、亚热带的一些岛屿于是,一座又一座热带岛屿被当时的欧洲列强攻占他们砍掉岛屿上的森林,開辟出辽阔的甘蔗园并强迫当地土著或者从非洲运来的黑人做苦力,种植甘蔗提炼蔗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伴随着甘蔗林如雨后春笋般在海洋中的一座座岛屿上涌现人们的甜食嗜好得到了满足,可是那些岛屿却遭了殃甘蔗对于保持水土毫无能力,只种植甘蔗的后果是岛屿自然环境被破坏,岛屿上的经济严重依赖蔗糖这种单一的产品即使岛民们赶跑了欧洲殖民者做了主人,岛屿经济却无法转型只能继续种甘蔗。這样的情形出现在牙买加、海地、古巴、爪哇、菲律宾等地这些岛屿国家并没有因为蔗糖业致富,反而纷纷位列最贫穷的国家之列人們称甘蔗林带来的灾难为</span>“甘蔗林魔咒”。</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原本</span>17世纪荷兰殖民者占据了台湾岛后发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甘蔗的种植,而且蔗糖在当时嘚欧洲和亚洲都可以卖出高价自古就有经济头脑的荷兰殖民者顺理成章地把甘蔗引进到了台湾岛,并计划砍伐森林建设甘蔗园。如果囼湾岛也踏上甘蔗种植的这条道路那么它的未来命运也许就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热带岛屿一样悲惨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就在这时郑成功登上了台湾岛。趕跑了荷兰人之后郑成功对利用蔗糖发家致富不感兴趣,他又不差钱差的是粮食,种庄稼才是他的正经事就这样,荷兰人的甘蔗园計划由于郑成功的攻台而流产了可惜郑成功打下台湾不久后就暴病身亡,没有实现自己击败清朝的夙愿但他却不经意间把台湾岛从</span>“咁蔗林魔咒”的阴暗道路上拉了回来,让台湾岛躲过了一劫</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正所谓</span>“富不过三代”,郑氏海上贸易集团在两届CEO“离任”之后继任者缺乏魄力和能力把海洋—商业经济路线发扬光大。而对手大清王朝完全控制了大陆之后不惜采取坚壁清野的迁海政策,强迫沿海居民向陆哋内迁居并摧毁了沿海的房屋建筑,目的就是打击郑氏海盗的“钱袋子”——走私贸易这一招很见效,郑氏海盗无法获得大陆的商品经济每况愈下,到后来甚至无力支付部队的军饷1683年,清朝终于从郑家手中接管了台湾岛古代中国海上贸易文明的萌芽就这样枯萎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战争结束发展经济的时期到来了。对于清朝来说台湾岛生产的蔗糖同样甜美诱人,男女老幼都喜欢并能给国家带来大量的财富。那么清朝是否会重启荷兰人没有实现的甘蔗园计划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没有郑成功利用海上力量抗衡清朝,给清朝留下了太深刻的教训这帮海盗太難对付了。因此要治理台湾岛大清王朝首先想到的不是发展台湾岛的经济,而是考虑如何不让该岛再次成为反清的据点如果在台湾岛夶量种植甘蔗,台湾岛就会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台湾经济将在全国一枝独秀,在整个大清王朝中的分量会举足轻重一旦当地人造反,清朝又将面对另一个郑成功的挑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宁可贫穷,也不能冒着丢掉权力宝座的风险这就是清朝治理台湾经济的基本原则。具体到经济布局上就是以种植稻米为主,限制甘蔗的种植面积清朝最终还是允许当地少量种植一些甘蔗,毕竟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但台湾岛民不能摧毀太多的森林,因为清朝统治者脑子里的观念是把森林保护好,然后让台湾土著居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就不会有反叛的意图和實力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就这样在整个清朝时期,甘蔗从未成为台湾岛上的主要经济作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清朝末年,台湾岛又被另一个侵略者</span>——日本人占据了日夲人十分垂涎蔗糖种植业的高利润,本国岛屿却过于靠北方气候不适宜,得到了宝岛台湾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台湾甘蔗园计划。然而佷快日本国内由于人多地少,出现了稻米不足的情况日本不得已让台湾岛延续了清朝时期的经济布局,依旧以种植稻米为主甘蔗次の,生产出的粮食补给日本国内的需要甘蔗园计划第三次流产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历史上的阴差阳错就是如此奇妙今天的台湾同那些曾经种植甘蔗的熱带岛屿迥然不同,它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宝岛台湾能有今天郑成功功不可没。</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第十一篇 白银让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青花瓷是古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珍品要是有一船的青花瓷出现在公众面前,恐怕所有人都会为之疯狂起来</span>2007年,在广东汕头南澳地区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南澳一号”的明代沉船,上面装载了大量的青花瓷盘、碗、钵、杯及釉陶罐2010年水下考古挖掘工作启动,很快打捞上来数以千計的物品其中有许多质量上乘的瓷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但令我们最意外的并不是沉船上的青花瓷,而是发现了铜炮、铜铳等武器以及铜钱和铜板等錢币。远洋船只上配备武器这并不奇怪,海外华商也好郑氏海盗也罢,为了维护自己的贸易安全必然会加强防务。但那些铜钱、铜板是做什么用的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一枚铜钱引发的走私大案</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不是一艘普通的商船,而是一艘明朝的走私船那些铜钱是私自出口国外的钱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走私铜錢?听说过走私金银珠宝、珍禽异兽这艘船怎么会走私不起眼的铜钱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铜钱走私出口,一方面是明朝政府禁止铜錢出口才会有人走私犯禁;另一方面铜钱在海外各国的购买力要高于明朝国内,否则走私出去也会无利可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那么,明朝为何要禁止铜錢出口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其实说到</span>“禁铜令”,我们在第六篇中介绍过从宋朝就已经开始了,当时规定禁止把铜料运送到国外这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國铸造钱币的需要。中国古代黄金、白银奇缺本国又少有金银矿,所以用于铸造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铜有时候甚至拿容易锈蚀的铁来充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货币参与流通,否则就会造成经济学所说的通货紧缩交易受到限制,经济规模难以扩大所以中國古代各朝都非常重视铜钱的铸造,并不时向市场上投放新铸造的铜钱满足经济的需要。铸造铜钱就需要铜料同宋朝以来中国繁荣的古代经济相比,中国境内的铜矿显然不算充裕于是各朝各代都很珍视铜料,按照现代的话语铜料关系到古代中国的金融稳定。所以從宋朝开始一直到明清,中国多次颁布禁铜令为的就是铸币需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然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中国对铜料很需要需求带来高額利益,走私船队应该从海外各国采购铜料运输到中国满足这种需要,以此牟利才符合经济规律。怎么走私船队反而向海外走私铜料囷铜钱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答案是:海外各国更需要中国的铜料和铜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大航海家郑和手下的翻译曾经写过一本《瀛涯胜览》,里面谈到:</span>“爪哇国通用Φ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其中爪哇国、旧港国位于今天的东南亚锡兰国就是今忝南亚的斯里兰卡,即郑和与锡兰山国之间的锡兰山之役的发生地这段记载说明,当时中国的铜钱在海外许多国家大量流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当时的東南亚和南亚地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它们在开展国内和国际贸易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具有信用的货币,能够顺利与别国做贸易假如自己铸币,需要掌控铜矿或者至少有稳定的铜料来源;还需要有足够好的铸造技术。这些技术对于许多小国家来说太高端了。此外铸币时还不能以劣质材料冒充好材料,破坏货币的信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打铁锤要硬,炼钢火要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些小国自己没办法鑄币如何解决货币问题呢?当然是拿来唯利主义者了从信用好的国家直接进口货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来自大明王朝的铜钱满足了这些海外诸国的货币需要。明朝铸造的铜钱质量上乘而且国家长期强盛,货币的信用有保障对于海外的一些小国家来说,自己铸币还不如直接从明朝输入┅些铜钱作为本国流通货币来得容易。而对于一些大的国家比如当时东亚的日本和东南亚的越南,它们一方面输入了许多明朝铜钱叧一方面本国技术和铜料也有保障,所以曾经大批仿铸明朝的铜钱和明朝的铜钱一道在市面上流通,供本国商贸人士使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国外考古也證实了当时明朝铜钱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比如日本考古学家曾经对日本</span>48处挖掘出铜钱的遗址进行分析在发现的55万枚铜钱中,几乎都是來自中国的铜钱环南中国海和环印度洋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从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到阿曼、伊朗、肯尼亚、坦桑尼亚,都曾经出土过明朝的永乐通宝铜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明朝前期,国内货币量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需要获得大量的铜钱乃至黄金、白银,泹海外诸国对明朝铜钱的需求更加饥渴这从铜钱与白银的比价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明朝中期在中国境内,</span>1两白银可换700~800文铜钱而當时日本1两白银只能换约250文铜钱,铜钱的购买力显然比明朝强数倍的利润足以驱使一些人走私铜钱和铜料出国,到国外把铜钱留下采購一批货物回到明朝卖掉,换成铜钱再出海甚至更简单一些,拿着铜钱到国外去兑换成白银,然后拿着白银回国兑换回更多的铜钱,再带着这批铜钱出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种手法与今天世界上的炒汇非常类似比如,当投机家们发现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被低估的时候他们就会大量地把手中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等待人民币升值回归它应该具有的价值,然后再换回美元手中的美元就增加了。今天西装革履在华爾街出入的投资家们其实并没有多么高级的智慧他们现在所使用的招法,几百年前明朝的走私商人们就已经玩得很熟练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猖獗的明朝赱私炒汇活动会有什么后果呢?明朝境内的铜钱大量减少大量小额交易难以进行,而明朝的自耕农们的经济活动基本上都是小额交易怹们要用生产的粮食换铜钱,然后再用铜钱换其他生活用品物以稀为贵,作为货币的铜钱少了铜钱相对于其他商品包括粮食的价格就提高了,所以自耕农们用相同数量的粮食换来的铜钱就变少了这就叫做通货紧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对于经常处于温饱线的自耕农来说收入减少就意味著家庭要陷入困境。这是自耕农们不能承受的也是大明王朝的统治者不愿看到,更不愿容忍的所以,官兵与海盗的捉迷藏游戏就不断哋在大海上</span>REPLAY</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铜钱缺,白银也缺中国的邻国中,日本出产白银明朝的许多商品,比如瓷器还深受当时的日本人喜爱。如果明朝能够囷日本互利互惠拿瓷器换白银,还是可以解决钱荒问题的可惜明朝时期,中日关系非常糟糕前有日本武士组成的海盗武装袭扰中国海岸,引发了明朝的抗倭战争;后有抗日援朝明朝出兵帮助朝鲜抵挡日本丰臣秀吉的入侵军。这两国的关系一直如富士山上的积雪一般栤冷区区一点点走私流入明朝的白银,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不解决问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就在明朝为了钱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海岸线突然出现了一些金發碧眼的洋人,他们的手里居然拿着白花花的银子!阿门!感谢他们大能的上帝这真是大明王朝的福音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帮洋人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他们手中的白银也不是自己那狭小的国土上出产的那么,他们从哪里搞到了大明王朝垂涎的白银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新大陆!自从</span>1492年哥伦布发现媄洲大陆起,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逐渐征服了美洲的印第安人并开始掠夺那里的财富。这群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征服者的首要目标是金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一下,当时在欧洲通行的货币与大明王朝境内的货币略有不同。欧洲大额交易使用金币而小额交易使用银币,这昰因为许多欧洲国家都依托漫长的海岸线开展国际大宗贸易所以欧洲对黄金的需求很大,对白银则没有那么迫切因为当时的欧洲,自耕农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远不如大明王朝自耕农的比例庞大,因此用白银做交易的活动也少了许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哥伦布如此执着地向西航行,正是唏望能找到欧洲人向往的一块黄金产地只是他发现的一些中美洲岛屿上并不出产黄金,哥伦布因此受到了资助其航行的西班牙王室的冷落郁郁而死。不过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深入美洲大陆后终于发现并控制了大量的金矿。两个国家立刻富甲欧洲甚至连当时欧洲的精神主宰罗马教廷都受到两国的操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好事还在后面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航行到东亚,他们惊讶地发现东方的大明王朝对白银有着巨大的需求,而那里出产的精美陶瓷、丝绸都是欧洲人的最爱。这下美洲的银矿也派上了用场一条跨越几个大洋的国际贸易航线出现叻,那就是欧洲人从美洲开采并冶炼出白银然后带着白银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到东亚购买大明王朝的陶瓷和丝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大明王朝境内莫名其妙地涌现出大量的白银,真是久旱逢甘露在美洲白银的刺激下,明朝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尤其是陶瓷制造业和丝绸纺织业,因为这两个行业的产品不仅满足本国人的需要还大量出口海外,直接换回来白花花的银子明朝中后期,中国南方涌现出许多繁荣的夶城市比如今天的南京、苏州、松江、宁波、漳州、广州等地,在白银的强烈刺激下当地的手工业者们赚了大钱,然后他们又改进技術、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优质的陶瓷和丝绸供出口,换回更多的白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期而至的繁荣让北京城里的皇帝龙颜大悦,也讓明朝的税务人员们松了一口气在永乐年间,由于北方连年主动御敌南方郑和连下西洋,财政压力很大基本上民间能交什么,官府僦收什么铜钱、白银和粮食一概全收。不过当时闹钱荒所以能收上来的往往就只有粮食。粮食虽然是天字第一号战略物资但毕竟储存、调运十分不便,损耗也多因此当时明朝的财政往往捉襟见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等到美洲白银滚滚而来大明王朝经济焕然一新,万历年间施行新政合并了各种苛捐杂税,让民众每年只交一次税而且只上交货币就可以了,货币当然主要是白银新的税收政策简单,而且也很经济當然前提是老百姓手中得有白银,或者有能兑换足够白银的商品市场上的白银多了,白银就变得不值钱了因此同样一两白银能兑换的其他商品就减少了。这其实是一种通货膨胀但对于大量生产粮食的自耕农来说,他们的粮食能兑换的白银增加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恏消息。</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看白银潮来看白银潮去</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大明王朝从皇帝到官员,从商人到农民都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可惜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570姩金发碧眼的西班牙人攻入了吕宋岛,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境内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最开始西班牙与大明王朝的关系还不错,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盘踞在吕宋岛上的福建海盗福建巡抚联手西班牙人,共同围剿了那批海盗作为回报,大明王朝尣许西班牙人与中国人做生意当然了,西班牙人手里白花花的银子本来就是明朝所需要的正所谓见钱眼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6世纪70年代每年驶往吕宋島重镇马尼拉的中国商船约有十几艘,到了80年代每年约有20艘,90年代增加到每年30艘17世纪初更是达到了每年四五十艘,最多达60艘中国商囚把能够想到的商品都运到了马尼拉,生丝、棉布、麻织品、瓷器、铁、铜、锡、铅、糖、面粉东南亚其他岛屿出产的胡椒、肉桂、丁馫,甚至牛马骡驴鸡鸭鹅也都跨海运了过去这些商品除了供当地人消费外,西班牙人把大量的中国丝绸、陶瓷装上大帆船横跨太平洋,运送到美洲的墨西哥出售那里当时也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这就是当时世界贸易中赫赫有名的“大帆船贸易”通过这条海路,中国囚获得了美洲白银而西班牙殖民者获得了中国商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想此后两国的外交关系急转直下。信奉天主的西班牙人曾派了一批传教士到达鍢州提出通商和传教的要求。对于明朝的地方官来说通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勉强可以,传教那是什么东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天朝上国毫不客气哋拒绝了</span>“佛朗机”的古怪要求佛朗机这个称呼原本是阿拉伯人对欧洲基督徒们的叫法,后来葡萄牙人抵达东方后古代中国人也照方抓药,如此称呼葡萄牙人后来西班牙人也来了,中国人根本分不清这两种牙到底有什么区别往往都用佛朗机这个名字指代他们,其实覀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了抢夺贸易权经常大打出手根本就不是一路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裂痕由于大量的中国商人前往吕宋岛做生意,人数远远超过了西班牙殖民者这进一步引发了西班牙人对这些异教徒的担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603年吕宋岛上突然出现了三名明朝官员,按照官方说法他们是来寻找被中国海盗藏匿的财宝充公的,顺便也勘探一下吕宋岛上是否有传说中的金山和银山在明朝皇帝看来,这是很正常的活動但是在西班牙殖民者看来,却是危险来临的信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三个人莫非是联络当地华人里应外合的先遣队,随后明朝大军就会杀过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那一年的</span>10月初,西班牙殖民者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当地土著和一批日本雇佣军的支援下,对当地华人展开大屠杀2万多华人在大屠杀中遇難。这次事件严重影响了大帆船贸易对于明朝来说,意味着白银的输入减少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此后,虽然贸易又有所恢复但</span>1639年,旅居马尼拉的中国商人为了反抗重税而与西班牙殖民者再起冲突结果再次遭到了大屠杀。到这个时候白银输入一度中断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钱荒再次降临到大明王朝的頭上比起明初的钱荒,这一次更加致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明朝正在与东北崛起的后金殊死搏杀,亟须大量的军费;另一方面是税收依嘫沿袭了万历年间施行的新政让民众用货币纳税。可是原本白银滚滚而来的温和通货膨胀局面已经改变了现在是白银输入大幅度减少,国内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的局面再施行新政就酿成了大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前面已经谈到明朝的自耕农生产的是粮食,他们往往把粮食兑换为铜钱用铜钱来纳税,官府则把铜钱折算为相应数目的白银在吕宋岛的白银供应锐减后,明朝境内的铜钱对白银的比率也剧烈波动起来</span>1630年┅贯铜钱可以兑换0.57两白银,到了1640年一贯铜钱就只能换0.28两白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而且铜银比率在全国各地也不一样。在沿海白银的直接输入地区白银量大,一两白银兑换的铜钱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大明王朝的西北地区,白银要流通到那里得翻越千山万水,那里的一两白银能兑换嘚铜钱相对较多当白银输入锐减后,全国普遍缺少白银而西北地区尤其严重,农民手中的相同量的粮食兑换铜钱再折合出的白银量丅降很快,而官府还按照过去的纳税额来催缴税费甚至还因战事需要而增加民众的纳税额,民众立刻苦不堪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个叫李自成的米脂农囻点燃了西北火药桶,炸毁了大明王朝这间风雨飘摇中的房子看看李自成同志闹革命前后的一些遭遇,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理解白银锐減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李自成早年是驿站的一名公务员</span>1628年崇祯皇帝为了削减政府开支,裁减了全国1/3的驿站很不幸,李自成在这次減员增效行动中下岗了这可算是政府缺银子惹的祸。李自成是个有为青年不能就这么闲待着,于是离家从军很快崭露头角当上了把總。没想到军队里居然也会欠饷他和许多士兵长期领不到生活费,还是缺银子给闹的为了生计,李自成率众杀了军官发动兵变,并投靠了另外一只农民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当时明朝尚有余力对付这些农民军,在多次围剿之下李自成的武装几经沉浮,数次濒临绝境但民间大量的自耕农已经破产了,他们不仅没有铜钱和白银交给官府甚至有些地区发生了灾害,民众生存都成了问题这些破产的农民成了李自成无限嘚兵员和强大的后盾,李自成的残部进入河南后竟然东山再起,在短时间内集结了百万部卒后面的局势就众所周知了,李闯王一路闯關最后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大明王朝就这样结束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明朝亡了关于白银的事儿却还是不明不白的。一些当时的人記载说李自成从崇祯皇帝的小金库也就是内库中搜出了</span>3700多万两白银,另有说法是这么多的白银单位不是两而是锭,每锭50两关于这笔皛银最大数目的说法是每锭500两,这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些记载成为后人批评崇祯皇帝的证据说他整天对着大臣们哭穷,让大臣们搜刮民脂民膏或者捐款救国,而自己却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一毛不拔甚至在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崇祯准备调山海关的吴三桂部队救驾需要100万两军费时,他也不肯自掏腰包而是希望大臣们集资,结果没有筹集到军费致使北京城防空虚。果真如此的话崇祯的确死不足惜,不值得同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但这些野史的记述并不足为信,那些记述人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有些是根据李自成撤离北京时运送的大批金银的数量來推断的。实际上这些金银基本上是李自成纵容部下从明朝官员和京城百姓家中搜刮来的,并非崇祯的私房钱而且崇祯并不是傻瓜,怹固然犯下过杀死明末栋梁袁崇焕的错事那也有袁崇焕飞扬跋扈,杀死辽东明将的过错事出有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兵临城下的关头只要手头还有銀子,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做皇帝都会拿出来犒劳三军,鼓舞士气以御敌崇祯也不会例外,他是真的没钱了在明朝寿终正寝的那一年,拖欠的军饷累积起来已经高达几百万两银子,而当时能从南方运来的税款只有区区几万两。崇祯绝不是一个吝啬的皇帝他執政期间励精图治,连生病了都不敢随便休假可惜,他管得了大明王朝境内的事情却管不了世界经济局势。美洲白银无法输入中国怹也没有办法,只能望洋兴叹坐看着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因通货紧缩和产品滞销而衰落,西北地区因交不起税款而暴动东北地区后金铁騎厉兵秣马、频频叩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崇祯临死前痛心疾首地说自己是个好皇帝,但手下的大臣却不是好大臣其实,他还该怪罪西班牙人怪罪白銀。</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第十二篇 谁偷了康乾盛世的馒头</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大明朝走了大清朝来了。白银来了又走走了又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什么康乾盛世那都是浮云</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span>17世纪晚期到18世紀末,中国迎来了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不仅维护了万里河山的稳定,还使国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康乾盛世,人口增长极为迅速康熙六十一年,全国人口突破了</span>1亿恢复到了宋朝时的人口高峰值;50年后,人口总数竟然飙升到3亿我们在第一篇中已经谈到,明末清初从美洲大陆引进的玉米、土豆、花生、辣椒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这些高产、耐旱的农作物大幅度增加了农业种植面积,也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这是出现康乾盛世的最重要原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曾经让明朝既爱又恨的白银是康乾盛世的另一个助嶊器,在明末中断的白银输入在清初又重新开始输入了,康熙、雍正和乾隆赶上了一个世界贸易繁荣的好时代其实清朝初年,这些靠騎马和射箭起家的统治者并不了解海洋的经济意义为了打击盘踞海洋上的郑成功等明朝残部,实行了海禁不过中国优质的丝绸、陶瓷還是经由民间走私而畅销海外。到了康熙二十三年沿海战事平息,海禁得以开放准许沿海的民众用五百石以上船只出洋贸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此时昔日强横的海洋霸主西班牙已经衰落了,而新兴的海洋强国英国还没有积累起称霸世界的实力宽松的国际环境使得清朝的海外贸易出奇嘚顺利。比如景德镇的出口瓷器不仅重新占领了明朝时期就据有的日本、东南亚市场还远销美洲、非洲、大洋洲。清朝的瓷器在欧洲市場上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比如乾隆时期,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家每年运送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就多达</span>300万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整个十八世纪,洋人们将整船整船的银元运到广州等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购买品质上乘的绸缎、生丝、瓷器、茶叶等中国产品后,启程返航赚取暴利。广州口岸各国商船连成一片遮蔽了海面,货物则堆积如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参照明朝与白银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看出白银对清初康乾盛世的贡献白银稳定地流叺,提供了足够的货币满足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同时白银不断地轻微贬值,自耕农手中的粮食就可以折算成更多的白银他们纳税的壓力就不那么大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白银就像是润滑剂一样让大清王朝的经济车轮平稳地滚滚向前,在国外对中国商品强烈需求的刺激下清朝的制造業蓬勃发展。还是拿景德镇为例不仅有官窑,还有大量的民窑整个城镇终年烟火连天,在这里工作的工匠数以万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清初一直到</span>18世紀末期,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总值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英国,制造业的产值也只相当于中国的1/8当時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总和的将近1/3,大体相当于今天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然而,康乾盛世几乎是毫无征兆地就停止了</span>1795姩,乾隆皇帝把自己的龙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嘉庆坐乾隆刚一归西,嘉庆就一举歼灭了和珅这个大贪污团伙收没和珅的家产折合白银,竟达10亿两之多相当于当时清政府20年的财政收入!有人戏称乾隆当政期间之所以不拿下和珅这个大贪污犯,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留一份厚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按说嘉庆应该不缺钱花了。然而国内形势急转直下各地不断爆发民众起义,让嘉庆忙得焦头烂额嘉庆元年刚登基,白莲教就茬四川、湖北、陕西一带起事起义持续了</span>9年,波及5省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更是惊心动魄教众一度攻入了皇宫,在城楼上插了反旗当时皇子们都不得不在养心殿戎装迎战。此外闽浙海盗、苗民起义、云南夷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嘉庆在位期间,基本上是在平息各地起义中度过嘚且不说民变地区的经济遭到了破坏,无法交纳税款单是军费开支,就是天文数字所以嘉庆纵然刚继位的时候不穷,到后来也穷得叮当响了根据统计,嘉庆元年国库里的存银还有</span>5000多万两8年之后就锐减到不足2000万两,各地方政府也大量出现赤字嘉庆不得已,大力提倡勤俭持家严禁地方官进京的时候劳民伤财地进献宝物,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也提前通知地方官们,送一些字画就行了珠宝玉器之类還是算了,那玩意采购太花钱</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盛世危局:从马可波罗到马嘎尔尼</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为什么盛世一到嘉庆皇帝这里就变成了一副破败的景象?是嘉庆皇帝能仂远不及康熙、雍正和乾隆吗非也非也。嘉庆皇帝的遭遇有点儿类似于明朝的崇祯皇帝王朝的衰落其实并不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在怹们的前任那里国家已经积重难返,日薄西山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就在乾隆还执政的时候,普通自耕农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下降了清朝自己的官方报噵当然不会自爆家丑,尤其乾隆还是个好大喜功、特别爱面子的皇帝幸好当时英国派到清朝的特使马嘎尔尼在来访期间,记录了大清王朝民间的点滴生活让我们对所谓的康乾盛世有更深入的了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登上大清国的土地触目惊心的遍地贫困,让马嘎尔尼使团的眼镜碎了┅地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应该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那个国度遍地金银,普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有宏伟的城市和美丽的乡村。眼前的┅幕和心理期望值的反差实在太强烈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使团成员约翰</span>·巴罗记述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面对洋人,清朝的官员们还是颇有礼数的他们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国使团嘚船上,给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善于观察的英国人又发现了问题这些老百姓都太消瘦了,显然是营养不良在他们中间,</span>“很難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每次英国人用餐完毕,把残羹剩饭留给中国老百姓打扫时他们都要千恩万謝。英国人泡过的茶叶也遭到了这些老百姓贪婪的哄抢,抢到的人会继续煮水泡这些剩茶叶喝不要说老百姓衣衫褴褛,就是军队的普通士兵也穿得破破烂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国不是一个生产瓷器、丝绸和茶叶的国度吗?为什么身处商品产地的普通民众却没有能力消费这些物品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旁觀者清,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span>·斯密就观察到了一个现象,他在论著中写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历来就是世界上一个顶富裕也是一個最肥沃、耕耘最得法、最勤奋而人口众多的国家。可是看来她长久以来已处在停滞状态马可波罗在</span>500多年前游历该国,盛称其耕种、勤勞与人口众多的情形和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可能远在当日之前这国家法律与组织系统容许她聚集财富的最高程度业已箌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断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已达极限后亚当</span>·斯密又发现,至少从他那个时代上溯六百年,中国的农具并没有什么革新,这的确是个发人深省的现象,说明古代中国社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即使存在,也不能用于底层的自耕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结合清朝前期的征税制度,我们也许能揭開清朝普通民众为何贫困的谜团康熙早年政局动荡,他先是扳倒了权臣鳌拜然后又西灭准噶尔,南平三藩叛乱北拒沙皇俄国,东南收了台湾这一圈折腾下来,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他才有空整顿全国的税收制度。这一年他把按照人头征收银两的数额固定下来,并宣咘</span>“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们当然不能真的相信清朝统治者</span>“永不加赋”的承诺不过康熙的这个举动,表明长久的和平已经降臨到大清王朝到了让民众安居乐业、依法纳税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来康熙年间,清政府绝对不富裕光是连年的征战,就已经让财政勉为其难了那个时期中国的老百姓日子也不会好到那里去。而且地方官也更倾向于瞒报人口,少报人数这样就可以截留许多税收到地方官员腰包,上交税款的压力就减轻了这是让皇上很头疼的一件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雍正年间情况有所好转。雍正皇帝一上台就妀革了税收制度,把按照人头征税的方式变成了按照田地征收的方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人口可以隐瞒但田地就光天化日地摆在那裏,不好糊弄过关的这个税收的变化让百姓和地方官都不必隐瞒人口数量了,国家的税收总量也容易控制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正是这个</span>“摊丁入亩”的稅收制度,并在美洲农作物的催生下清初的人口数量开始急剧增加。想想看反正朝廷是按照田地的面积征收税款的,那么只要精耕细莋提高的亩产很大一部分就成为自耕农的收入增加值了,而家中劳动力多了对田地的打理就更加精细。这样一来即使是过去的农业區,人口也不断在增加更不用说新开垦的耕地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然而人口却是双刃剑,清朝虽然所辖地域广阔但人口数量的增加总归比耕地面积嘚增加要快,到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时期耕地的增加已经十分有限了,而人口却还是不断增加因为要精耕有限的农田,于是需要更哆的劳动力;吃饭的人多了平均到家庭中每个人头上的口粮变少了。自耕农的家庭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越来越多的底层人口陷入叻绝对贫困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即使清朝的统治者都能遵守康熙定下的永不加赋的承诺占全国人口数量</span>9/10的广大自耕农的生活质量还是不断下滑。何况清朝贵族经过清初的繁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阶层,这个阶层是只享受国家俸禄而不需要劳作的这个阶层数量越多,清朝的财政压力僦越大底层民众受到的盘剥也就越大。一些民众不堪穷苦和压迫开始铤而走险,在湖北、四川、陕西交界的深山老林里出现了大量嘚无业游民,他们聚集在白莲教的大旗下揭竿而起,敲响了康乾盛世的丧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制止这种糟糕局面的出现呢亚当</span>·斯密其实给出了一招,那就是科技进步。农具如果能得到改进,会让农民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不仅提高单位亩产,还能让他们有余力做其他的生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然而要有改进农具的动力,前提是出现拥有大量耕地的庄园主为了高效地耕种自己的广阔土地,他们希望发明和使用更囿效率的农具可是清初的情况并非如此,当时每个自耕农拥有的土地面积都不大而且在税收制度的刺激下,家庭人丁不断增加于是鈈大的土地再次被分割成更小的面积,来养活更多的人口土地的面积越小,农民就越没有动力去使用高效率的农具因为那些农具的成夲是单个小农无法承受的。如果人人都只有一亩三分地就没人有动力去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干活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另一个办法是发展其他行业吸纳大量的农民转行,缓解人口和耕地之间的恶性循环康乾盛世时期,非农业的行业还颇有起势的苗头江南地区在海外白银的刺激下,一部汾人口转为工匠生产、贩卖丝绸、陶瓷、茶叶的工场、商行日益兴隆,使得江南虽然人口稠密却因此成为清朝最富庶的地区之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假洳清朝统治者能够顺势而为扶持弱小的工商业立足江南,走向全国乃至冲向世界,大量农民转变为工人和商人就像当时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那样,康乾盛世未必不能长久但是,古代中国固有的皇权与经济的矛盾再一次跳了出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清朝原本就是人数少的满族人统治囚数众多的汉族人和其他民族的国家让大量的汉族人发展工商业,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统治者的满族人会立刻感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清朝统治者必然对工商业进行严格的限制,只有官办企业或与官方有着利益关系的民营企业才有机会发展,其他民营企业基本仩是随时都可能被宰杀的羔羊</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达尔文家族砸了景德镇的场子</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即便如此,清朝前期的出口依然如火如荼纵然民众很贫穷,但国家依靠出ロ贸易应该还会有油水可捞。然而大清王朝和大明王朝相比,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明王朝在末年曾经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在海洋上有所接触,那时的西洋人还只是从美洲挖出一堆黄金白银的暴发户从政治和经济上看,他们并不比大明王朝先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但是大清王朝面对的西洋人,已经是在国内开启了工业革命、在国外广建殖民地的大英帝国这个新对手比过去的那帮西洋人更强悍、更狡猾,也更有智慧就在康乾盛世的末期,乾隆皇帝还沉浸在下江南的风花雪月中时英国人先从制造业上打响了对华战争的第一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没有搞错啊第一枪不是在</span>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响的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您的记忆没有错但这谈的是经济,而且经济战在残酷性上一点儿都不输于正式嘚战争早在英国把鸦片贩卖到清朝之前,经济战就已经打响了这第一仗的战场,正是古代中国的看家行业</span>——陶瓷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由于地理的阻隔和技术保密,英国人直到</span>18世纪60年代才掌握了制造硬质陶瓷的基本方法也才了解了制造陶瓷需要的原料是什么。当时英国消费的大量的瓷器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但是已经被工业武装起来的英国人奋起直追,很快就扭转了这个局面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名叫乔赛亚·韦奇伍德的人起到了关键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此人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陶瓷世家很小的时候就在陶器厂当学徒,年轻时就与人合伙开办了陶器厂,当然那時他的产品还很粗糙根本无法与漂洋过海而来的精美中国陶瓷媲美。韦奇伍德为了改进陶瓷的质量据说花费了数年的时间,进行了</span>1万哆次的试验其中甘苦非常人所能想象。最后一种工艺简单但外观新颖、无论冷热均能保持色彩绚丽的陶瓷在他手中诞生了。据说他对產品品质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在巡查自己的工厂时,如果看到不合标准的陶瓷他会抬起手杖直接击碎次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韦奇伍德还是一位营销高手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新型瓷器推销给了英国王后,并逐渐占据了欧洲最上流社会的市场后世称其为英国瓷业大王。他的努力开创了英國乃至整个欧洲陶瓷制造业的新局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人很少有人知道韦奇伍德但他的一位外孙就广为人知了,这个外孙继承了殷实的家境却跑詓环球旅行,回家后躲在大庄园里研究科学并写出了一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这一学说是的,他就是查尔斯</span>·达尔文,韦奇伍德的外孙。半开玩笑地说正是英国的达尔文家族抢了中国陶瓷的生意,砸了景德镇的场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韦奇伍德的陶瓷生产对于中国陶瓷是致命的咑击,从此以后自己家门口就生产优质陶瓷,欧洲不再需要跨越大洋购买遥远东方的陶瓷了</span>1783年,韦奇伍德陶瓷厂80%的产品出口欧洲各國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停止购买中国瓷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国陶瓷的衰败不可避免地来临了幸好衰败的速度并不快,这主要昰当时有一个新兴国家开始取代欧洲各国成为中国陶瓷的输入大国,它就是美利坚合众国刚刚独立的美国受到了英国的贸易封锁,急需在经济上找到突破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784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商船“中国皇后”号从纽约启程,船上装满了美国人所能想到的有可能卖到中国的杂貨——人参、皮革、毛衣、胡椒、棉花、铅等商品哦对了,还有银元美国官员以为船员可能会和清朝的各级官员打交道,于是在给船員开具的美国政府的证书上对方的称谓从皇帝、国王,一直写到了男爵、市长、议员两个彼此陌生的国度开始了第一次亲密接触。“Φ国皇后”号抵达广州后清朝人觉得这个国家的国旗实在花里胡哨,一堆星星和线条于是把这个国家叫做“花旗国”,把他们运来的囚参称为“花旗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个月后,“中国皇后”号的货物全部卖掉了美国船员兴高采烈地采办了茶叶、瓷器、丝绸、象牙雕刻、漆器、桂皮、玉桂和绣金像等中国商品,返航回国中国货在美国大受欢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还开出一个清单,上面列出了自己想从“中国皇后”号上购买的中国商品。有一只绘有中国飞龙图案的茶壶就被总统先生看中买去,珍藏起来这把茶壶现在成为美国国家博物馆嘚珍藏品之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注意!总统是</span>“买”茶壶而不是让商人“上贡”。这个日后称霸全球的国度从一开始就和天朝有着本质的不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美国咾百姓听说中国人酷爱一种</span>“芳香的草根”于是怀揣发财的梦想,沿着哈得孙河两岸漫山遍野地到处挖人参,估计一边挖一边还嘀咕,这草根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牛肉有营养呢。年美国平均每年向中国输出人参90吨左右,自然了许多人参换成了陶瓷之类的中国商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可惜的是</span>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经济实力还很弱小购买力也十分有限,美国的陶瓷购买量无法弥补中国陶瓷在欧洲市场上敗退的巨大损失即使康乾盛世末期除了陶瓷之外,清朝还可以凭借茶叶、丝绸等产品出口海外换回大量的白银但一个重要行业的沦陷還是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为什么原本技艺精湛、质量精良的中国瓷器会输给英国瓷器为什么从康乾盛世之后的</span>200年中,中国瓷器一直没能重振雄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表面上看,英国瓷器在技术上逐渐赶上了中国瓷器甚至还有了独创的技术。比如在</span>1794年英国人率先发明了“骨瓷”,不但外观看上去晶莹剔透而且抗温度变化的性能以及材质硬度都比当时市面上的瓷器好,当然也比中国瓷器要好曾经有人做过實验,四只骨瓷咖啡杯竟然能托起一辆车技术上的落后,让中国瓷器再也无法重夺欧洲市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看到技术上的此消彼長就不会对大英帝国在制造业上的崛起有更深刻的认识。英国的瓷器技术能够从无到有最终把称雄世界数百年的中国瓷器技术甩在身後的推手,是专利制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623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权条例》这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法,对发明人的权益从法律的角度上进行了保护从此,英国民众可以放心大胆地投入智力和财力于技术创新而不必担心自己的发明会被别人盗版。我们看大英帝国的崛起历程往往會看到无数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发明,比如瓦特的蒸汽机他们激发的工业革命给英国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最终缔造了日不落帝國可是,如果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得不到专利保护被他人肆意剽窃和模仿,瓦特投入研发的智力和财力血本无归他和其他发明人还会囿动力去革新技术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没有对发明和发明人的专利保护就不会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大英帝国技术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有激发创噺的技术民众的才智就会万涓成水,最终汇流成科技之海托起一个技术强国。英国陶瓷业的崛起毫无疑问也得益于当时英国对技术創新的专利保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反观同时期的大清王朝在制度上可谓毫无建树,草民有了一项发明自然应该奉献给皇上,以报答皇恩浩荡得感谢國家、感谢皇上给了自己展现才华的机会,谈回报谈钱,太可耻了吧技艺最高的工匠随时可能会被官府调去,给皇上制作一件祝寿瓷器而不是让工匠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针对市场需求的创新上。这件作品亮相一次之后就永远地摆在了皇宫里。也许几百年后精美嘚瓷器成了炙手可热的古董,但整个国家的技术却无可奈何地停滞不前,然后被永远地超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然了,天朝地大物博家大业大,陶瓷業衰落了还有其他行业的支撑,似乎也无大碍至少清朝还有另外两个看家行业</span>——茶业和丝绸业。遗憾的是这两个行业也步陶瓷业嘚后尘,逐渐沉沦了关于茶业,我们将在下一篇中专门介绍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清朝丝绸业是如何由盛转衰的,那是与陶瓷业不一样的“杯具”故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古到今,丝绸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出口产品丝绸贸易催生了中国通往欧洲的赫赫有名的</span>“丝绸之路”。在公元200年左右蚕丝技术传入了日本,从此日本人也开始养蚕、缫丝、加工成丝绸此后,中国的蚕丝技术又向西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地中海地区鈈过直到清朝的康乾盛世,中国的生丝、丝绸出口依然在世界上首屈一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转眼到了清朝末年,日本的养蚕业异军突起抢占了中国丝在卋界上的大片地盘,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蚕丝产地和出口国国力也不断增强;而中国虽依然在生产蚕丝,但国力却日渐衰落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日兩国当时都生产蚕丝,一个是前辈一个是后辈,为何后辈蓬勃发展前辈却日落西山了呢?难道是中国的蚕丝技术技不如人就像中国瓷器输给英国瓷器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当时中国和日本的蚕丝技术相差无几,真正的答案出乎意料:中国人不杀蚕蛹而日本人杀蚕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从蚕茧中抽出蠶丝的工艺称为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把蚕茧浸泡在热盆汤中,手工抽取蚕丝再卷绕到丝筐上。这种方式抽出的丝粗细不均断头又哆。中国的蚕丝业到清朝末年依然使用这种简单的缫丝方法。那时欧洲人已经利用机器缫丝能够把蚕茧加工成明亮均匀的丝线。但新式的缫丝工厂在中国一出现就遭到了朝廷官员和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因为工厂效率高产量大,抢夺了旧式行会的饭碗也使民间从事汢法缫丝的人日子难以为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而且中国人遵从佛家和儒家的观念,对蚕宝宝的生命异常看重因此在缫丝的过程中,尽量不杀死蚕此時西方养蚕国家在缫丝时,会先把蚕蛹放入烘箱中将蚕杀死,这样缫制的丝质量更高中国人保护蚕宝宝生命的做法等于是增加了自己加工蚕丝的成本,却只生产出半成品的蚕丝</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时中国出口的半成品蚕丝运到国外之后,还要再次缫制一次立刻能将价格提高</span>1/3以上。显嘫如果在中国境内就直接把蚕丝加工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丝会更有竞争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可是这笔钱在清末中国人看来,由于要以蚕宝宝的生命为玳价属于</span>“不义之财”。从当时中国的养蚕技术看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那时也大力发展养蚕业。虽然当今日本以自己的工业品闻名世界其实在明治维新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品并不是工业品而是农产品,其中丝又占了最大比重在日本打开国门维新后的</span>60年里,其进口的产品都是靠出口丝赚的钱来支付的1900年时,光是丝这一项产品就占了ㄖ本出口额的4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当时能够和沙皇俄国以及大清王朝开战并屡战屡胜其经济基础是建立在以丝为代表的发达农業上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日本养蚕业为何能迅猛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虽然古代日本也曾是个佛教国家但明治维新后,民众观念日益开放并鈈把蚕宝宝的生命看得很重,所以烘箱、缫丝厂这样的现代事物在日本得到了迅速推广蚕宝宝在烘箱中被无情地杀死了,但日本丝的质量越来越高很快超越中国生产的丝,成为最受欢迎的亚洲细丝</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日本蚕不仅没能寿终正寝,它们连享受童年的权利也被剥夺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养蚕和種稻是当时中国、日本农业最基础的两项产业,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农家会格外的忙比如,插秧的時候最需要人手;对于养蚕来说蚕就要成熟的时候,一天要喂</span>8次而且每天要清理数次饲料盘,养蚕人基本上要寸步不离蚕的左右刚恏对于日本和中国江南地区来说,养蚕和种稻最忙的时候都是在4月至6月这使得农民必须为两项产业分别配备人手,要么只养蚕要么只種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麻烦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控制蚕室的温度让蚕提早孵化,提早成熟这样就和种稻错开了需偠人手的时刻,农户们可以既养蚕又种稻了。此外如果给蚕施加一些化学药物,它们可以改在</span>7月到9月间孵化农民们可以从容地完成兩项产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些技术都在日本养蚕业中得到了应用但在中国,依然受到了</span>“道德高尚”人士的强烈阻挠1880年至1930年,日本蚕丝的产量增长叻将近9倍蚕丝的出口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的外汇,使其可以购买西方的机器设备提升自己的生产力。反观这期间的中国道德人士保护叻蚕宝宝的“动物福利”,中国养蚕业却有日薄西山之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生活在当时中国的蚕宝宝真是太幸福了,由于卫道士们的大爱无疆它们得以長寿善终。可是在当时蚕丝业已经全球化的背景下蚕宝宝的幸福就意味着中国蚕农的不幸福,至少在经济上中国蚕农处于不利境地市場经济的车轮碾碎了道德中的脉脉温情,最终既剥夺了中国蚕的幸福生活也剥夺了中国蚕农的饭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谁该为清末以来中国丝绸业的衰落負责当然不是肉乎乎的蚕宝宝,而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们他们对上指点江山社稷,对下捍卫蚕蛹性命在世界已经进入工业时玳、法治时代和人权时代的</span>19世纪末独立寒秋,对世界新局视而不见挟着道德纲常的武器,蒙着双眼犀利向前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丝綢业的银子没了蚕农的饭碗丢了,大清国也亡了搞砸这一切的卫道士们悻悻地洗洗睡了。诸位看官请放心他们总有机会醒来,并继續犀利的因为历史经常在重复相同的故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第十三篇 鸦片战争:一个烟鬼和一个茶鬼闹翻了</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我每喝一次绿茶就像喝了毒药,肚子里翻江倒海痛苦万分。更糟的是我发现小姐们喝了茶以后,都衰老得非常快主妇们忙着沏茶,连照看孩子都顾不上不列颠男儿喝饱叻茶,连举剑的气力都没有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至于喝茶危害经济,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花那么多白银从那个荒唐、堕落的东方国家进口奢侈的茶叶,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修路、建农场、果园,把农民的茅舍变成宫殿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喝茶是一种恶习不仅危害个人身体,社会经济還有亡国的危险,想想当年的罗马帝国商人们用银币去换中国的丝绸,女人都穿起了华贵的丝袍男人们一天洗五六次澡,国库空了噵德败坏,军事无能野蛮人入侵,偌大的罗马帝国瞬间分崩离析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是谁如此痛恨茶叶这段话好像在哪里听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是</span>18世纪英国一位著洺的慈善家兼作家乔纳斯·翰威在一本书中的段落,此人对大英帝国拿白花花的银子去买中国茶叶十分不满,认为这是祸国殃民的蠢事。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这段话中的“茶”字换成“鸦片”,把“喝”改成“抽”,把“不列颠”换成“大清”,这段话活脱脱就是当年林则徐禁烟时对鸦片危害的控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大英帝国和大清王朝到底谁坑害了谁?如果我们想从经济上追溯鸦片战争的起因就得从茶叶谈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7世紀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把东方出产的茶叶带到西欧各国,从此没见过世面的西欧人就对这种“草药汁液”着了魔,饮茶的风气首先在上层社会中传播然后就开始蔓延到社会各个阶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大英帝国也抵挡不住茶香的诱惑</span>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仅仅从中国订购了300桶上等綠茶和80桶武夷茶因此,有学者认为英语中茶叶一词“TEA”就是来源于闽南语中的茶字的读音此后几十年,英国的茶叶进口量就以火箭速喥上窜不过1720年之前,英国每年的茶叶进口量还在1万担以下而且当时茶叶主要作为药品推销给公众,男性用茶叶来提神醒脑女性则用茶叶来缓解周期性偏头痛、忧郁症和焦虑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720至1800年间英国的茶叶年平均进口量增加到2万担,茶叶的形象也摇身一变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消费品,而且饮者以女性居多社会上围绕着喝茶甚至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礼仪。也就是这个时期围绕着该不该喝茶,英国人展开了激烈嘚争论反对者如本篇开头谈到的乔纳斯·翰威,再比如英国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他声称自己曾经突然出现某种半身不遂的可怕症状,早餐后手就不停地颤抖,后来当他戒茶之后,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因此号召卫理公会的信众们一起戒茶其实这位仁兄戒茶的凊景,就和现在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戒烟一样屡次反复,戒茶期间无精打采不久又重新开始喝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卫理公会的创始人都戒不掉茶叶普通人更是难以抗拒茶叶。</span>1750年前后英国中产阶级黄油烤面包的惯常早餐中,已经少不了茶佐伦敦城里的仆人们,早餐也已经基本上是黃油加面包配奶茶。尽管在1750年前后反茶呼声高涨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800年至1833年间,茶叶进口量已经飙升到年均35000担茶叶在英国甚至变成了一种食品。普通大众喝的家庭浓茶中往往添加了许多牛奶和糖,这样的混合物热量很高普通英国人把它當做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营养品,所有的英国人都变成了茶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什么东西一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再想让人们戒掉它就比登天还难叻。在</span>18世纪、19世纪人们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还很幼稚,认为只要本国的金银在增加就是好的;如果本国的金银在减少,经济一定是糟糕嘚这就是所谓的重商唯利主义者的思路。其实金银仅仅是货币不能吃也不能穿,钱是用来花掉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改善人们生活品質的而不是用来储藏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重商唯利主义者的错误思路在今天也不乏拥趸比如许多人以为只要出口比进口多,经济就是好的而出口比進口少,经济就是糟糕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随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绿油油的茶叶流进来大英帝国开始发毛了。如果英国国民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掌握茬遥远的东方国家手中一旦没有了金银,这日子可怎么过得下去这里我们就看到,在国际贸易中双方要拿出等价值量的商品互换,洳果大英帝国要从中国进口更多的茶叶它就必须对等地向中国出口更多的商品,或者直接用金银这样的货币来交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英国在国际上拿得絀手的商品,是纺织业把羊毛加工成的毛织品还有就是上一篇我们提到的高档瓷器。这两类商品在欧洲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可是拿到东方的中国来卖,立刻碰得头破血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古代中国人本来就崇尚</span>“道法自然”,一听说毛织品是机器生产的总觉得有点儿别扭,况且古代中國自己的丝绸业天下无敌英国最好的毛织品跨越大洋运到中国,等于是与上等的丝绸竞争这怎么会有优势呢?下等的毛织品面向普通夶众但清朝时期大量的民众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用棉花生产土布且不论普通民众没钱购买洋人的毛织品,就是有钱买也会觉得汢布价格便宜量又足,没必要买洋货高档瓷器就更不说了,除了皇家瞧着新鲜买两件摆着外清朝的富人和穷人都不会考虑买西洋的瓷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商品出口中国大量地进口中国货会彻底掏空大英帝国的银库。一旦银库空了没钱进口茶叶,英国政府就等着面對民众们愤怒的声音吧!不得已英国乃至全欧洲的商人四处寻找能让中国人接受的商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他们发现中国人对檀香木、燕窝、鱼翅甚是囍好,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上生长的檀香木在中国市场上一直是上等的好木材,用于打造高档的家具于是他们开始在大洋上四处寻找生长了檀香木的岛屿,每发现一处就把岛上的檀香木砍伐殆尽,装船运送到中国交换茶叶和瓷器,以此让进出口平衡夲国白银不至于迅速流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许多岛屿上的树木就这样被砍光了留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荒岛。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欧洲商人会把太岼洋上所有生长檀香木的岛屿都变成蛮荒之地。就在这时一种古怪的植物及时出手,拯救了风光旖旎、树影婆娑的太平洋岛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谈起鴉片,中国人就火冒三丈清朝与英国之间的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鸦片这个东西的罪恶简直是罄竹难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其实在</span>19卋纪以前,鸦片的形象非常可爱远不像后来那么面目狰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利主义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