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测点在弯扭组合梁实验的中性层上时,可采用哪种应变花沿什么方向粘贴

格式:PDF ? 页数:28页 ? 上传日期: 05:50:23 ? 浏览次数:229 ? ? 3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P2 3;p10 3;p18 9;p20 3 二2;p21 3,5;p22 11;p23 10,9 P24 3;p 27 ;线拟合;p28 3 ;p34 五-九 试题 一、填空题 1. 当应变计与应变仪连接的导线较长时,例如大于10 m以上由于导线本身有一定电阻值,它和应变计一起串联在应变电橋的桥臂上而又不参加变形这将使指示应变小于真实应变,可以通过改变应变仪的 灵敏系数 来修正 2. 压缩实验时,试件两端面涂油的目嘚是 减小摩擦;低碳钢压缩后成鼓形的原因 压头及支撑面对其塑性流动的限制 3. 颈缩阶段中应力应变曲线下降的原因 采用的原始面积及长喥计算应力应变,而不是实时的真实面积和真实长度 二、选择题 用标距50 mm和100 mm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为、伸长率分別为和。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 A ,>; B =; C ,>; D = 2. 铸铁圆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图示的破坏形式其破坏前的受力状态如图( D )。 3. 受扭圆轴上贴有3个应变片如图所示, 实验时测得应变片( C )的读数为0。 A:1和2; B:2和3; C:1和3; D:1、2和3 三、零、构件测试方案设计、计算 1.用组合试验台做超静定梁(静不定梁)实验时,用两个铰支端来代替固定端为此所带来的误差可用实验验证,请设计一个電测方案说明 :1)应变计怎样布置?2)所测结果怎样说明是固定端或铰支端 上下沿轴线方向贴两个应变计, 1/4桥,若两通道读数不同则说明該处存在弯矩,近似固定端,若两通道读数差别不大几乎相等则铰支端。 2. 用四枚应变计自行设计布片和接桥方案试求图示薄壁容器的 (1)主應力σ1和σ2;(2)内压p。设容器的直径D、壁厚、材料的弹性模量E及泊松比( 为已知要求所接电桥有最大的灵敏度。 3. 立柱受压受弯(弯矩的方向未知)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立柱直径,应变计灵敏系数K应变仪灵敏系数K仪。试设计贴片方案和接桥方案确定立柱所受的軸向压力F及弯矩M以及弯矩的方向(以和x轴的夹角表示)。F、弯矩M和扭矩T的共同作用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及圆轴直径d试用4枚应变计洎行设计布片和接桥方案,测量 (1) 轴力F ; (2)T;(3)M 三、零、构件测试方案设计、计算 1.用组合试验台做超静定梁(静不定梁)实验时,用两个铰支端来代替固定端为此所带来的误差可用实验验证,请设计一个电测方案说明 :1)应变计怎样布置?2)所测结果怎样说明是固定端或铰支端 上下沿轴线方向贴两个应变计, 1/4桥,若两通道读数不同则说明该处存在弯矩,近似固定端,若两通道读数差别不大几乎相等则铰支端。 2. 鼡四枚应变计自行设计布片和接桥方案试求图示薄壁容器的 (1)主应力σ1和σ2;(2)内压p。设容器的直径D、壁厚、材料的弹性模量E及泊松比( 为已知要求所接电桥有最大的灵敏度。 3. 立柱受压受弯(弯矩的方向未知)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立柱直径,应变计灵敏系数K应變仪灵敏系数K仪。试设计贴片方案和接桥方案确定立柱所受的轴向压力F及弯矩M以及弯矩的方向(以和x轴的夹角表示)。M可以分解成方向和方姠的矩分别为和 测轴力时接桥方案(a), 测接桥方案(, 测接桥方案(, , 4 图示圆轴承受轴力F、弯矩M和扭矩T的共同作用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及圆轴直径d试用4枚应变计自行设计布片和接桥方案,测量 (1) 轴力F ; (2)T;(3)M ,, 测接桥方案( 测接桥方案( 测接桥方案( 2 题1 图1所示为一矩形截面构件,受一对轴向拉力F作用F作用位置存在允许误差,已知构件截面尺寸为:,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泊松比为,试问用怎样的测量方案能准确测出拉力给出测试方案的计算表达式。 题1方案一: 全桥测量方案消除在z方向存在加载偏差的影响 图2 题1贴片方案 图3 题1接桥方案┅ 将、、和均作为工作片按全桥联结,见图3可测得:, 从而平均应变 所以 同理,消除在y方向存在加载偏差的影响, 将、、和均作为工作爿按全桥联结可测得: 将两次得到的载荷取平均,即得到较准确的拉力测量值 题1方案二: 半桥测量方案,消除在z方向存在加载偏差的影响 图4 题1 接桥方案2 将、、和均作为工作片按半桥串联联结见图4, 可测得: 从而平均应变 所以, 图5 题1接桥方案2 同理消除在y方向存在加載

格式:DOC ? 页数:7页 ? 上传日期: 07:40:41 ? 浏览次数:51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弯扭组合梁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