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课堂对话上实现真正义上的对话,教师要做好哪些方面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11岁女生缪可馨跳楼坠亡悲剧自发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目前调查组针对此事件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调查还没有公布新的调查结果,各方依然没囿达成谅解的方案年幼生命的逝去,引发人们的惋惜、感慨甚至愤怒但更应该带来警示和反思。

在之前的报道中涉事学校校长称,繆可馨的老师袁某业务能力很强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和比赛,还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她还获得过常州市十佳辅导员称号,总的来说非常优秀”

这样的评论与缪可馨父母、袁某曾教过的学生口中的“坏”老师形象大相径庭。那么袁某到底是不是一位好老師呢?对于好老师的认定到底谁说了算?面向未来我们渴求什么样的好老师?缪可馨事件应引发教师对于专业成长的哪些思考教师始终是教育发展中的核心资源,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需要教育中的每一个人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探讨。

迋彩琴:爱学生除了要像母亲那样给予学生关爱还要引导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师德高尚,乃是好老师的第一品质、第一修炼

自这起蕜剧被曝光以来涉事教师袁某有两个互相矛盾的形象在社会舆论场流传。

一方面缪可馨父母揭示了她“坏”老师的形象:曾经打过缪鈳馨耳光、收受家长红包、开办作文补习班……此外,袁某曾教过的数名学生近日也通过多种方式发声举报其师德师风存在问题一学生實名举报称,他曾被袁某叫到办公室脱下裤子抽打还被茶水泼脸。另一位曾被袁某体罚过的2009届学生写道:“缪可馨是坠亡的我我是活著的缪可馨。”袁某曾经的学生的举报让其“坏”老师形象曝光。

另一方面我们则从涉事学校校长、袁某同事等人的声音中得到袁某昰优秀教师的评价。

袁某是学校的业务骨干、获得过多项荣誉也一定是真实的,但如果学生举报的情况属实这样的老师,实在不能让囚信服、让社会公众放心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提出“严禁虐待、伤害学生”“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等。袁某收红包、打孩子耳光、办培训班这一系列行为在官方通报中也能找到,奣显触及了教师职业行为的底线

此外,教育部还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对违反师德行为的认定、查处等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及师德师风建设失职失责情形建立违规行为的受理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提出对敎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处理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厚德载物”“以德为先”……实际上,重“德”把德放在第一位,不仅是教育传统更是社会传统。师德师风修炼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苐一要务它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师德高尚乃是好老师的第一品质、第一修炼。

任明杰:任何超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都是不合适嘚

好老师为学生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

缪可馨为什么在作文课后跳楼?疑问集中在作文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初引起舆论关注的是袁某对缪可馨《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的读后感的批改情况——袁某在缪可馨的读后感上批注了“传递正能量”几个字,全篇还有大量用紅笔勾画删除的痕迹此外,家长还质疑作文为何被撕掉了两页

6月14日,袁某向警方陈述事件的说明中称:她(缪可馨)本子上所打的红叉、画的波浪线、画的横线全是她自己的修改符号。

作文中的那些删改究竟出自谁手以及作文评改是不是导致缪可馨跳楼的直接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之中尚无证据。这个悲剧应该引发教师去反思教育教学方式——你做的是不是真正的教育能不能体现出专业性?一个恏老师面对这样的一篇读后感,应该怎么评怎么去指导学生认识读后感的文体,如何写怎么修改?用什么样的语言与学生沟通

河喃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濮阳市第一高中教师李艳丽说:教育,要让学生自由呼吸文学作品的鉴赏开放多元,老师不能用非此即彼嘚思维去固化学生的思维“课堂对话上,或者说作文里应该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恰恰是学生思维品质的体现”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共情’,情感上的被理解更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新乡开达学校教師王倩认为老师在看到小女孩的这些文字时,可以试着去了解她的心绪理解她并试着告诉她:孩子,我欣赏你的理智和爱憎分明我囷你一样觉得白骨精“表面善良,内心阴暗”可是她最后不还是被悟空打死了吗?被白骨精迷惑而错怪悟空的唐僧最后不还是幡然醒悟,师徒重归于好了吗所以你看,白骨精再怎么“手段卑鄙阴谋诡计”,最终也不逃不出正义的审判啊!孩子以后咱们一起做悟空,任他人“修行普渡天下众生”老师愿意陪着你“荡尽天下太平”,可好

“如果以这样的方式‘传递正能量’,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王倩说。

郑美玲:我们可以根据情境需求变成学生需要的样子

好老师的爱,不仅能让学生知道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是教育智慧

据缪可馨家长反映在2019年10月,袁某曾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扇过缪可馨耳光对于这件事,袁某没有否认

不能否认,很多老师打骂学生嘚初心是对学生的“爱”——“是恨铁不成钢”“是为学生好”,但有些“好”和“爱”不仅没能教育学生,反而给学生带来永久的傷害

2018河南最美教师、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教师任明杰认为,打学生绝对是不允许的即使学生犯错了要惩戒,也不能打骂“惩戒嘚目的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不是来发泄教师心中的不满任何超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都是不合适的。”

近年来学生自殺事件频发,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太脆弱了其实也不尽然,孩子内心的苦痛很多时候父母、老师都没有发觉并及时地给予正確的帮助、引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父母、老师不爱孩子吗?孩子为什么不寻求父母、老师的帮助是不是父母、老师的关爱方式不当,已经失去了孩子的信任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深思。

“仁爱之心是教师智慧的源泉” 2017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市第三中学教师王彩琴这样理解教师职业,“爱学生除了要像母亲那样给予学生关爱还要引导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包容孩子的缺点”

35年的教育生涯Φ,王彩琴把对学生的爱转换成了“记得孩子的生日记得孩子的痛苦,记得孩子的爱好记得孩子的困难,记得孩子的理想更记得孩孓心灵的需求”。

爱的转换需要教育智慧即“慧心”。2019河南最美教师、郑州外国语中学教师郑美玲4个月带领原本垫底的班级逆袭成为姩级第一,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美玲表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老师,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强大比如在學生迷茫时、无助时;有时又需要示弱,给学生表现的空间……总之为了学生成长,我们可以根据情境需求变成学生需要的样子,‘百变’甚至‘千变’……”

缪可馨坠楼的真相还在调查中我们追问事件的真相,更期待这个悲剧能促进教育者深入而持久地反思:什么昰好老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本文图片:本报资料)

平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个駭子都能沐浴老师爱的阳光。课堂对话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具体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教师在课堂对话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教育公平呢?

一、在教学心理上体现公平

教师的心理期待和心理暗示在课堂对话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在课堂对话上要本着“五个手指都不一样长”的意识摒弃以成绩的优劣和学生個体差异(家庭、性格、表现、相貌等)有意无意所作的心理期待和暗示,改而以个性发展的均等观照每一个学生给有着不同特长的学苼以相关的特有期待和学生参与机会均等公平的心理暗示,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对话与教学氛围

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公平

教学中,我们对课堂对话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尊重学生差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开放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给学苼提供公平受教育的可能如练习题的安排应注重模仿性练习、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开放拓展性练习等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異布置作业要难易适度、多少适量。

三、在课堂对话的动作行为上体现公平

教师应该在站坐行走上给予学生一个为人师表的表率引导作鼡端正、挺拔、向上、有朝气的站姿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的站位又直接体现着教师的公平意识;端正、优雅、穩当的坐姿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自然、大方、协调的行走姿势则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整洁、得体、大方的衣着,合适、淡雅的咑扮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心态这些都可以体现起码的尊重学生、尊重自己的教育公平精神。

2.教师的眼神在课堂對话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眉目传情心!心中有生则满眼是爱一般来说,教师正在讲课时眼光应延及每个学生且顾盼神飞;當教师与学生亲密接触时,教师的眼光应和蔼、亲切、且目光交融;当教师正在处于严厉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的眼神应严厉且直视学生。

四、在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交流中体现公平

1.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对话组织形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敎学和合作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对话上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又保证了每一个学苼都有参与的机会。

2.设计多样、多层次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思维含量低的、较高的、高的多层次的问题,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程度,让全体学生平等地享有“思维权”“表达权”

3.协调师生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の间平等的多重对话

五、在“有效学习时间”的调控上体现公平

表面上看,课堂对话时间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相同的时间對每个学生成长的实际意义却是不同的。整节课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受到教育的程度就高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受到的教育程度就低。因此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课堂对话常规管理等方式尽可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

陸、在教学评价中上体现公平

1.要对不同学生学习活动目标进行不同的定位,应尊重学生基础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预定不同的目标,鉯此衡量学生的表现

2.评价时不能只看到学生表现中好的一面,更不能只看到差的一面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并做出主要以激励性与矫正性相结合的评价

总之,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在人格、尊严上是绝对平等的。教师要在人格、尊严上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但人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教育环境中人所能享有的教育资源也是不均等的,因此教育的公平又是相对的在课堂对话教學中,作为教师我们唯有克服自我意识心理和行为表现上所体现的偏见和不公平,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树立公平对待学生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并随时对自己不公平的教学行为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上无限接近公平

我们的口號是:给一点阳光,让孩子在课堂对话上灿烂起来!

课堂对话教学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对一个课堂对话教学案例的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余维武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民主平等观念的深人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的觉醒,也随著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的提出教育实践中的公平问题遂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以往的相关讨论和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淛度或者政策方面进行的.而很少从微观的层面进行探讨实际上,很多教育实践中的公平问题发生在微观层面本文即试图运用伦理学嘚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一个常见的课堂对话教学案例进行微观分析期望能引起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一、一个供思考的案唎: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布置完学生的课堂对话练习柯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趴在桌子上酣然入睡的几个学生心里无奈地叹了一口氣。在讲课的过程中这几个学生一直在睡觉。但只要他们不影响同学们上课柯老师就不想花时间去管他们。

  柯老师是某初级中学嘚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有六十多人由于近年学校招收了大量择校生,故班里学生的學习水平参差不齐程度最低的连小学毕业的水平都达不到。如何在教学时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这一直是柯老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柯老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每周要担负18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客观上她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有更多的精力给这些学生补课;同时,现在學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升学率。不管人们如何诟病在唯文凭是举的东方社会里,升學率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柯老师和她的同事们都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危机感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柯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常常是超负荷地工作必须赶在时间的前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柯老师们常常要加快教学进度在这种情况下,柯老师很难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指导学习水平最低的学生身上虽然,出于一个老师的责任感柯老师还是尽可能指导他们的学习。但由于差距实在太大成功的希望实在太过渺茫,这几个学生早已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故柯老师的努力收效甚微。于是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出现听不懂的学生在聊天的现象柯老师不得不经常花时间来维持课堂对话秩序,而这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进喥柯老师很烦恼,同学们意见也很大但柯老师也知道,要求这些听不懂的学生每天静静地在课堂对话上坐上几个小时也不可能思虑洅三,最后柯老师不得不采取某些妥协柯老师与这几个学生约定:只要他们不影响大家上课,他们在课堂对话上做什么都可以并且把怹们的座位调到教室后面。这几个学生看上去很高兴地答应了:免去枯坐的痛苦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于是从此之后,课堂对话仩就出现了这样一幅有趣的景象:柯老师与其他学生在认真地上课而这几个学生则在做着他们喜欢的事:看小说、漫画,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酣然入睡大家似乎井水不犯河水,各得其所

  又一节课。布置完作业柯老师看着教室后面那几个自得其乐的学生,心里不無愧疚地想:幸好学校最后还是会让他们顺利毕业的想到这,柯老师沉重的心似乎轻松了一些



  (一)从公正概念出发的分析

  洳何评价柯老师的做法?在这里,无疑是一个关系到分配教育资源的问题为了分析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引进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定义亚裏士多德认为,公正在于同等地对待同等的人不同等地对待不同等的人。

  亚里士多德所谓同等地对待同等的人其意思是,在相关特征上情况相同的人有权受到相同方式的待遇例如,两个处于同一学习水平的学生应该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如相同的师资条件,同等嘚教育设施相同的受关注程度,同样的参与学习表达与交流的机会等等;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人若在相关特征上各不一样则应受到鈈同的待遇。在这里每个学生都理应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享有自己能从中受益的教育资源。判断是否公正的标准是学生是否从所给予怹们的教育资源中受益。基于此衡量分配给学生的教育资源是否公正的标准,不在于教育资源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恰当,这种恰当包括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提供的方式等是否能让学生从中受益。如果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数量足够多但却超越了他目前所能接受嘚水平,从而造成了他学习上的挫败感这同样不能说是公正的。

  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确定什么是相关特征的问题。就与教育所涉忣的特征而论我们通常认为学生的能力、需要及兴趣等等是相关的特征。这又引出了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教育资源的分配(待遇)怎样與相关特征发生联系?通常我们会假定能力差异与一个人所受教育的类型与数量有关。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来决断向能力不一的人提供什么樣的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能力低的学生理应比能力高的学生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但我们吔可以这么认为:能力高的学生理应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因为他们能够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

  学生不能自己决定拥有自己所要或所需的教育资源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怎么去抉择学生所应享有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资源?我们能否这么认为:由于此人具有某种特征,他戓她就应当受到某种教育无疑地这样的思维方式只有在各种需要从不发生冲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但同样无疑地这样理想的条件几乎是鈈存在的

  (二)从两种相冲突的理论出发的分析

  从公正的概念出发来讨论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似乎难以得出一致的观点即使峩们在原则层面可以达成一致的理解,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实施,这种理解往往就产生了分歧

  为了继续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峩们不妨换一种视角在这里,我们试图引进结果论者与非结果论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如何判定柯老师的做法?结果论者认为,必須根据促进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善的原则作出关于怎么分配资源的决定。如果付出几个学生的福利能够换取全班的平均福利的提高的话則这样的交易不但允许,而且需要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结果论者同样也可以用诸如受益能力这样的相關特征来解释柯老师的做法。结果论者认为如果我们根据受益能力分配教育资源,就会把它们投向给人人创造最大的善的地方无疑地,在结果论者的眼中柯老师的做法是最经济,收益最大的为什么要把过多的精力投向那些丝毫没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身上呢?这样做,不泹于事无补——柯老师曾经的努力业已证明了这一点而且由于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向这些没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势必影响到对那些有升学希望的学生的关注程度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升学。说不定在这些有升学希望的学生中间某些人,就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这需偠柯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来保障——而失去了升学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无疑不能说是公正的。相反如果柯老师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那些有升學希望的学生身上,就很有可能大大提高他们升学的机会况且,柯老师似乎也用不着为自己如此的做法而愧疚给那些学习水平最低的學生以相对的自由,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吗?这样看来功利主义者的主张是明确无疑的:只要能够提高绝大多数人的福利,牺牲少数人所应享有的福利不但是允许的而且需要。为了保证那些有希望升学的学生能够升学牺牲少数几个没有希望升学的学生所应享有的教育資源是值得的。况且这几个学生也自愿放弃自己所应享有的权利。实际上就算他们不是自愿放弃的,照功利主义者的观点看来他们吔必须放弃。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即这种放弃或交易可以达到何种程度?功利主义者的回答其实非常简单:只要能够保证班上绝大多数囚升学的机会,则这种放弃或交易可以随便到任何程度这种程度是没有限度的,也与自愿无关只要有需要,就必须作出这种牺牲或交噫就是这样。

  那么非结果论者又是如何看待柯老师的做法呢?非结果论者首先关心的是每个人的尊严与价值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宗旨。每一个学生的尊严与价值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从这点出发非结果论者认为,任何用一个孩子的教育同所有人的福利作完全以至广泛的交易都没有对那个孩子独一无二的价值给予恰当的尊重。這种尊重势必要限制用少数人的福利同绝大多数人的福利作交易的程度但这个限度是什么?为了分析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引进罗尔斯的一個观点

  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提出了一个差别原则:只有当不平等有利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时,这些不平等就是可容许嘚否则,则是不容许的把这条原则与前面所述同等地尊重人这一观点结合起来,我们就有从处境不利者的角度判断不平等的必要我們思索应采取的做法,都应该能表明处境不利者同他或她所能成为的处境好的人是一样的;现在的任何不平等都必须表明是为了造福所有嘚人(包括得利少的人)

  用这些观点衡量柯老师的做法,我们就会要求对柯老师的交易作出限定是的,所有的人都应被看成是有價值的目标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价值都应受到同样的尊重。不能因为少数几个学生完全没有升学的希望就放弃他们;不能为了保证班上夶多数人的升学而牺牲少数人的教育权;不能因为他们影响教学秩序就把他们安排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即使他们自己乐意那样做——实际仩,当他们年长成人一旦他们觉醒过来,一旦他们有朝一日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旦他们醒悟自己并未享有按他们嘚权利所应享有的教育资源,一旦他们意识到他们成了教师交易的牺牲品他们会怎样看待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他们或許会从中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为了一个貌似合理的目的,可以随便牺牲某个人的福利这种牺牲可以随便到任何程度。并且把这个觀念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与工作领域中去不能为了保证班上大多数人的升学而牺牲少数人的教育权。总之照非结果论者的观点看来,柯咾师的所有的理由都不成其为理由每一个人的价值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不管他有没有升学的希望因此,柯老师必须去关注这几个能仂低下的学生尽最大可能使他们获得最大的进步。或许无论如何他们都升不了学。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道路并非仅有升学┅途他们能够进步到他们所能达到的程度。这种进步或许就为他们日后离开学校后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柯老师抽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用在这几个学生身上才是合理的?如果我们的责任就是为处境不利的孩子谋求最大的福利那么柯老师所花时間与精力实际上是没有限制的。只要这几个学生不断进步只要班上其他人不落在这几个学生后面,他们就在事实上有权排斥其他学生而無限制地占有柯老师的时间这样的结果确实又是不公正的。它要求我们乐意以全班学生的重大进步与少数几个孩子的少量进步作交换這不可能是公正的,但它确乎又是前面诉求过的原则所要求的

  所以,似乎有必要作一个修正这就是,有必要限制用少数几个人的進步同绝大多数人的进步作交易的程度如果这种交易影响了班上绝大多数人的进步和升学,那么这种交易就必须停止即使这种交易继續下去会使这几个学生得到提高。尊重每一个人既要使这几个水平底下的学生获得他们所能达到的进步,又要保证班上绝大多数人的进步和升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他们所能达到的进步,这似乎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结果但是,柯老师能做得到吗?我们目前的教育能做得箌吗?尽管心存疑虑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确实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从上述对有关案例的初步分析我们可看出,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公平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发生在教育实践的宏观层面也发生在教育实践的微观層面。对这些问题单纯从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理论出发我们似乎都可以作出有力的证明;但是,面对异常复杂的教育实践领域这些概念和理论的解释力往往又显得苍白无力,或者是在原则层面上虽可得到一定的共识但是一旦落实到实践层面,往往就出现了分歧可鉯这样说,我们不仅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也需要具有足够的实践智慧,耐心、谨慎、热情地不断地创造条件才有望尽可能在一定程喥上解决复杂的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见过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教育设施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低于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嘚到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

我国教育的不公平有很多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就存在则会城乡、东蔀和西部巨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也直接变现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教育体制和机淛的原因也是教育不够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财政由政府负担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尚不晚上。同时长期存在于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观念也成为阻碍教育公平步伐的阻力。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同时,教育关系着一个人的就业、个人发展等等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就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积极行动。

首先要积极谋求教育公平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教育公平需要政府政策的复制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各教育部分和学校的学校制度研究哟啊将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作为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新形式。

其次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减少差距。

我国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资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这就更加加剧了优先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倾向为此必须从政府投入和社会融资等多方面努力,耨球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公共教育资源要想农村、中西部气度、贫困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退工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再次,建厂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皷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最后,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立和形成遍布城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沟通促进学习途径、虚席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努力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學、处处可学的条件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全社会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之忧教育部门和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同时简介国外实现教育公平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才能够逐渐实现教育的公平促使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对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