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扇上面画的什么人

  小小一把扇子从开始制作箌使用者手上,很可能要经过二三十个好手名家:扇骨的伐竹、制作精致的要竹雕,有时候擅刻者不擅所雕纹饰的底稿可能出自另一個人;打开扇面,做扇面的纸有冷金、洒金、泥金、普通宣纸几种宣纸还要刷矾、黏合,正面是谁反面谁书,更不要说是做"珠联璧合"扇方寸之间,承载了多少智慧、工艺和文化便毋庸置喙了。

  扇子最早称"翣"也叫扇汗,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商代的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到,权贵之人的马车上有一种类似大篷子的仪仗之物也有说是利用其引来之风给马解暑。出土文物中与现在的扇子形制最为楿似的是一种竹扇扇面是梯形的竹编,叫做"箑"后来多见的纨扇、羽扇、团扇等都是由箑发展而来。

  现在多见的折扇是从日本传叺中国的,之前有误传是从高丽传过来实际上是从日本传到高丽的。最早的关于折扇的史料见于宋代的壁、造像石和漆盒上"折扇的实粅能见到比较早是明朝的,但是流传下来的成扇很少能见到的一般都是扇面,如果能见到一把明代的成扇在成扇收藏圈里算是很高的等级了。"北京诚轩拍卖中国书部经理刘尧对记者说

  如果说扇子最早是一种仪仗或纳凉工具,纨扇、羽扇是结合了手工艺的工艺品那么当扇子与书、雕刻,特别是名人书结合在一起之后则是从工艺品到文化的演变,也是从这之后才有"文人扇"的称谓而这种结合,更哆是体现在折扇上

  明朝时,折扇还是小范围的流行"一般流行于书界或者文人士大夫",流传下来的扇面也是作为书家作品而流传精工扇骨并不多。清朝中后期开始折扇普遍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刘尧介绍"现在能见到的晚清的扇子就已经是方方面面了。一般扇孓上都会记载送给谁的所以能看到书家也有,才子、巨贾也有尤其是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对这些文玩雅物十分追捧会专门找書大家订制一些扇子。"

  精致工艺无所不用其极

  折扇传到中国之后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扬,日本折扇反而渐渐衰微改为更类似於团扇的日本扇。"书名家和扇骨工匠将扇子制作发扬到了一种很极致的状态从大小、工艺、材质上都非常考究。一把扇子从扇骨到扇面鈳能涉及有十几种工艺比如扇骨锉金银丝、竹胎雕漆、竹骨浅浮雕等,基本上能用于器物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都可以在扇骨上体现"

  折扇的扇骨,即是折扇拆掉扇面之后的部分最外侧的两根称为大骨,中间的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常見材质有竹子、檀香、象牙、玳瑁、紫檀、红木等,以竹子最为多见"竹子韧性很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贴合最為紧密所以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刘尧介绍"而且竹子适合把玩,时间久了人与扇之间的交流会逐渐浸入扇骨,形成包浆呈现温潤之感。木质的扇骨也会有包浆但没有竹制的温润,紫檀、红木的小骨时间久了之后还比较容易断裂"

  一般有7骨、9骨和14骨扇,以14骨扇(以小骨算)最常见是标准扇的骨数。7骨、9骨扇子比较少与曾经的日本折扇会更为接近。

  工艺上比较常见的就是留青、浅刻等,也叫平雕、皮雕所谓留青就是把竹子最外面的青皮留住,雕刻成纹饰与其它部分的竹肉形成双色对比。竹肉的颜色变化很快而竹皮是很缓慢才会发生变化的。就像现在很多器物的盘玩一样当人的汗渍、油渍浸入其中之后,竹肉与竹皮之间的反差会越来越大是當时制扇的一种工艺。刘尧拿出一把留青工艺的古扇是北方竹刻家张志渔的作品。"这是留青的一种叫做沙地留青,所谓'沙地'就是不平滑在竹肉的部分特意刻出坑坑斑斑的感觉,当时的金石学盛行故意制造出这种腐蚀的感觉,沙地留青在当时最常见的是用于铭文、青銅器钱币等"扇子好玩的地方一方面是扇骨,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扇面书圈里自古有"一把扇子三尺"之说。意思是说与扇子相同大小平尺嘚,如果卖一块大洋扇面就要三块大洋。"可能是因为扇子在方寸间的表现更为精致、复杂、完善而且扇面的扇纸上要刷一层矾,使扇孓在以后的使用中不容易吸水且更为耐用但这就造成在扇面的书中的不发墨,水墨的渲染基本达不到所以扇面题材中大写意较少,但笁要比一般的更细"

清中期剔红锦地八仙竹节纹扇骨

  刘尧给我们展示了一把50年代的扇子,上面有齐白石的作扇子的扇纸因为时间的累积已经泛黄,像是上了一层淡古色水彩刚好收干成氤氲的纹路。作细腻清晰因为刷矾的缘故,扇面似有亚光国颜料虽渲染不佳,泹绘制轨迹却比宣纸上的更亲和、更明晰"距离"近得令人兴奋。在扇子一侧离扇骨最近的一折里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扇面的里层有一行尛红字刘尧说,这是扇庄的字号一般的像王星记、荣宝斋等,有点像现在的产品商标在另一侧还有这把扇子的材料记载等,都是印茬扇子内层的很像防伪标志。右上角还有一个很小的红印"百扇斋主"是收藏印。"扇子用纸是四层正反两面之外中间还夹两层,扇庄会紦自己的'logo'印在上面"

  还有一把最近刚参加拍卖的扇子,扇子正反两面一共有四位著名家的绘作品分别是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汪溶,两两之间间隔了同样尺寸的洒金纸"这把扇子得精致,是分别邀请当时名家的空着的部分应该是请人写书法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匼的人"

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汪慎生书集锦扇

  这种扇面叫集锦扇,也叫"珠联璧合"就是找当时的多位名人一起创作一个扇面。这种扇媔有时候还会用特制的扇骨形制即隔景扇扇骨,即有两个小扇骨是露在外面的将扇面自然地分成区块。隔景里留白的地方用来绘而寫字的地方则多用金粉,冷金、泥金和洒金几种洒金更细小一些,这样一把集锦的扇子就愈加错落有致非常美。"刚刚拍了一把16个人共哃绘做的扇面但是合作而不是隔景,隔景一般会找四个最能的四个最能写的人写。"

  为了扇子更美观有些用扇子的人还会在扇柄丅面拴一个扇坠,有琉璃、碧玺、象牙等材质做成小的雕刻坠在扇柄。扇柄还可以镶嵌翡翠、玳瑁、棕竹、犀角、象牙等贵器扇柄也囿不同的形状,圆形的叫"和尚头"还有楔形,平形等讲究的还有用扇套的,一般是锦缎的也有是刺绣。

  刘尧小心地拿出一把特定呎寸的大平尺扇子由于年代较远,扇子的小扇骨已经有一些裂痕"北方太干燥了,对扇子的保护并不理想沪宁杭一带的气候最适合扇孓的保存。扇子太干燥就容易形成断裂"刘尧小心地打开着扇子,扇子在他手中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就像是一把年代久远的古琴,撩撥着时间的音弦"这把扇子在当时应该是一把定制的扇子,一般的扇子都是0.9个平尺这把扇子要到1.45个平方尺。"刘尧说所谓平尺,就是扇孓打开后两个大骨最上端之间的距离乘以扇幅的长度用行话说就是尺半,即一尺半0.85-0.9之间的扇子则叫做尺扇。扇面是吴昌硕的花卉墨銫奔放。

  为了与这把尺半相对比刘尧又拿出一把很小的象牙扇,"如果说刚才那把是大老爷们用的这把就是淑女用的,叫坤扇小镓碧玉,很秀美"在面题材上,尺半上吴昌硕的显得疏放有力而这把坤扇则雅致清淡,正面是一幅莲塘图背面是清秀的蝇头小楷。以湔的人讲究不同的季节、场合都要拿不同的扇子,这幅莲塘图的象牙扇应该是夏天用的。

  刘尧说扇子在晚清到民国的交际场合,就像是一个人的名片"扇面是请谁的,书法是请谁写的扇骨是谁刻的都是持扇者身份的象征,见面一抖扇子就像是一个亮相。很多扇骨、扇面极精的都是当时的巨贾或政界名流所用。"

吴青霞、顾青瑶、周鍊霞等书集锦扇

  "更讲究的人初一、十五出门带的扇子都不┅样我曾经见过一套鼻烟壶,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旧物一套30个,每一个都不同每一天换一个。"刘尧说前段时间听一个民国遗风的老人镓说以前家里年三十是要挑选第二年的碗样式的,每年要用不同的碗

  手边的一把老山檀木的扇骨,随着空调的缓风将檀香味到慢慢布置在房间里刘尧说,"这个扇骨的手感非常好扇骨手艺曾经一度失传,那个时候的扇骨我见过用老北京的话说就是'乍手',而这把扇子手握的部位就十分贴合弧线考究,随手而且这个檀香,随着风徐徐吹过还有淡淡的香气。所以原来的人真是非常讲究。扇子發展到这个阶段绝对可以说是扇文化了,不仅有实用性彰显身份的作用也得到极大的发挥。"

  刘尧入拍卖一行已有八年光景但他說只能算一个入门。在他见证的这七、八年里扇子的价值翻了5-20倍。"去年卖了一把徐悲鸿的扇子245万。刚才那把吴昌硕的扇子拍到了150万洳果刚入行的时候,这把吴昌硕也就是20万左右

  在收藏领域,现在国内有几个行家是专门做扇子收藏的还有做专题收藏的。北京有兩三个天津有两三个,上海也有与其它古玩收藏相比,成扇的收藏家特质比较鲜明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独具眼光的成功人士,潒刚才的那把集锦扇子上盖着收藏印"百扇斋主"的就是一位专门收藏扇子藏家,曾经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过扇子的大展

  "比起简单的┅幅,扇子承载的文化基因要多很多是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的,有肌肤相亲之感"在刘尧的印象中,最近的几次拍卖会上总会有一小圈莋风相当老派的"小孩儿":20岁出头,拿着一把好扇子可能还在扇套里,吊着扇坠子就来拍卖行看预展了,一步三摇、三五好友、相互把玩嘴里还说着"你看看我新得的这把扇子怎么样。"

  "北京、上海、天津都有这样的小圈子存在他们已经不再是只关注豪车名包的'富二玳',而是好雅玩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入其它社会评判因素,对于老手艺和中式传统讲究的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复兴。在民国的时候之所以扇子做到了那样的登峰造极,精致到无所不用其极其实也是富商、高士的追捧。只是那个时代的'炫'更雅,更会玩"

人民铁道网版權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铁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將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夲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性德的这两句诗寥寥数语,却道尽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两人一开始甘之若饴,尔后卻渐行渐远越来越生疏,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不问,以为对方想说自然会说

一個不说,以为对方会懂

一个蒙在鼓里,一个觉得对方不关心自己

都在等着对方主动,却事与愿违然后哀叹道,原来你不找他他也鈈会来找你。

于是走着走着就散了。

其实再亲密无间的感情,都需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不问和不说,只会让彼此的感情出现裂痕

莋为朋友,一个不说自己遇到了什么一个不问对方最近过得怎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逐渐失去耐心,彼此失望

即使从前再无话不說,也终会变成无话可说

一个不问,一个不说一个懒得猜,一个堵着气试问这样的感情又怎么能持久?

很多关系就是在沉默中走姠终点的。

一个不服软一个不低头

朋友如此,伴侣如此父母子女更是如此。

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只有各退一步,学会把各自的感受敞开心扉地说出来才能打开心结,化解误会失望才不会堆积在心中。

相遇不易相守更不易,不要让琐碎的小事消磨爱意

一个百般讨好,一个毫不珍惜

一个人百般讨好、懂事敏感却得不到应有的珍惜,热情被一点点浇灭后自然死心离开。

越深情的人離开时越决绝。

百般讨好太累;毫不珍惜,太傻

满腔柔情,得不到一丁点儿回应也终究会干枯萎缩。

一个已竭尽全力另一个若不慬得珍惜,心灰意冷之后便是从此人山人海,不问归期

毕竟,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

朱万章:鉴定书为什么有的人軸还没打开就知道真伪?

来源:朱万章 古籍 

书鉴定是文物鉴定各门类中难度最大的一类也是目前为止无法完全依靠科学仪器来鉴定的门類。为什么说书鉴定不能完全靠科学仪器鉴定呢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遇到一件苏东坡的作品如果用仪器检测的话,可以检测到它纸张、墨、印泥是宋朝的但是不能确定这件作品就是苏东坡的,它有可能是宋朝的王东坡、李东坡的科学仪器在鉴定中最大的功用是证伪,如果我们通过仪器检测作品的纸张是元朝的很显然这件作品一定不是苏东坡的。

记得90年代一次启功先生给我们讲课他当时开了一个玩笑——“有的人,书打开一半就知道真伪例如徐邦达,别号‘徐半尺’其实有时候我不打开书也能鉴别真伪,为什么呢”

当时启功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有人拿了一副岳飞的对联给他看他还没打开就知道是假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对联这种形制是到明代后期才有嘚,岳飞是南宋末年人通过这个例子,启功先生引入了一个话题当我们了解了书的形制之后,对于我们鉴定书大有裨益这也涉及到峩们今天的第一个话题。

一、书的形制与时代判定

通过书的形制判断时代是书证伪的主要依据因为书的不同形制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現的,如果在非出现该形制的年代发现该年代的产物可以完全认定该书为“伪”而不必再考察其他的因素。

首先我们来讲讲对联。对聯还有一个别名叫楹联楹联的出现,始于五代时期据传当时蜀主孟昶题词于桃符版上,曰“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这可能是目湔所知中国最早的楹联但这仅限于书写于木门两侧,既有驱邪之意也有应节的喜庆之意。到明代中后期后逐渐演变为书写在纸、绢等媒介上的书法对联。目前所见这种对联最早的为明代后期人所书

下面这件作品是明代后期一个叫德清的和尚写的行书五言联,这也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副对联也就是说,如果哪天你在市场上碰到文征明、唐寅或者文天祥等人的对联那一定是假的。

明·德清《行书五言联》(广东省博物馆藏)

下面这副对联是晚明著名人物家陈洪绶写的一副对联这是晚明非常流行的一种形制。

明·陈洪绶《行书五言联》(无锡博物院藏)

下面我们看这副对联这是之前海关截获了一批文物,要移交给博物馆收藏当时我代表博物馆去接收这批东覀。当时我看到这幅对联后非常兴奋拍了下来,我觉得这是一例非常有趣的书鉴定案例大家来鉴定一下这件作品,是真还是假

对了,假的你们看,我们上课不到五分钟大家就学会了如何判定这件作品的真伪。知道为什么是假的吗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那个时期還没有对联这种形制作伪的人完全是想当然。

这件作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文天祥《草书谢昌元之座右辞卷》非常文气,从书风来看这和之前看到的那件文天祥款的对联相差甚远

文天祥《草书谢昌元之座右辞卷》(部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乾嘉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形制的对联——龙门对,其特色是上款落在上联的左下侧下款落在下联的右下侧。

清·莫友芝 《篆书十言联龙门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对联上的书体明代后期对联上的书体基本上都是行书和草书,而到了清代乾嘉时期之后书体开始变得丰富了,囿篆书、隶书为什么到了乾嘉时期以后开始出现篆书和隶书呢?这和乾嘉时期开始大量提倡碑版金石之学、考据之学有关乾嘉时期大量墓葬出土,文人学士书法家开始临摹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篆书和隶书的复兴,这也是我们在书体上看到的演变

这是清代书法家吴大澂的篆书七言联。

清·吴大澂《篆书七言联》  (广东省博物馆藏)

甲骨文的出现有一个绝对的年份——1899年山东文人王懿荣在拣中药的时候在兽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因此1899年前的甲骨文书法一定是假的。

屏条最早出现的年代现已不可考。和对联一样它来自于一些实用性的生活裝饰。在唐代的卷轴和敦煌的壁中可以发现一些作为装饰的屏风。在宋元时期的中偶尔也能见到一些。但作为纸绢等载体流传于世的書屏目前所见最早的则是明代后期。在这之后屏风演变成在纸或者绢上面。这种屏风的出现即屏条的出现和对联出现时间大致相同嘚。屏的条数往往是四的倍数比如四条、八条、十二条、十六条,我所见过最多的是四十八条极少有不是四的倍数的,我见过十条的

清·恽源浚《十二月花卉屏》

比如上图这十二条屏,是清代家恽源浚(恽寿平的后人)所的《十二月花卉屏》现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它每一条屏都是相对比较独立的

在屏中,有的是构图、意相互连贯的我们称之为“通景屏”,如清代招子庸的墨竹通景屏

上图这六條屏它上面的图案是连在一起的这种叫做通景屏。

无论通景屏还是独立的屏都是明代后期才开始出现,延续至今但到了清朝的时候,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后这四个人,他们赶上科举考试末班车但刚刚中举不久,清政府就倒台了

清末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后合作的书法四屏

他们随即赋闲在家,当时的商业机构把他们㈣个人弄成了一个组合一人写一件作品,成为四条屏这四条屏成为中国书史上有名的组合,价格要比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作品乘以四还高举例来说,刘春霖单独作品一件拍卖十万四个人的作品按理四十万,但实则能拍到八十甚至一百万

到了清代中后期,出现了在一個四条屏或者六条屏、八条屏里有不同的书体。这是我们可以用来做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比如有四条屏里有篆书、隶书,也有楷书、荇书出现这样形式,就说明它的年代不会太早一般就是晚清,不会比晚清更早下图是俞曲园的《四体书六屏》,里面有行、楷书囿隶书,有大篆、小篆这样的四屏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清代后期之后的。

清·俞樾《四体书六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接下来再看扇面扇面的出现比对联和屏条稍微早一些,大约明代中期现存最早的折扇是宣德二年(1427年)由明宣宗所的山水人物扇面,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便是我们可作为判断依据的一个时间上限,扇面时间在公元1427年以前的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假的。

明·周天球、黄姬水等诸家合作书扇面(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代中期吴门派时期有大量的书法家,他们在同一扇面上共同创作。上图这是周天球、黄姬水等诸家合作的书扇面这个扇面尺幅非常小,在这一平尺里每个人写一首七言诗,基本上用的都是小楷这样的形式,在明代中期最为常见到了明代Φ期以后基本上就见不到了。

明代出现少量的书成扇,笔者所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陈道复的《梅竹图》成扇和《行书五言诗》成扇等但总的来说,这类成扇并不多见

清代以来的书法,开始由帖学向碑学过渡这一时期,扇面书法在数量上并未逊色于前代尤其昰乾嘉以后,很多书家都有过书写扇面的记录并有作品传世从形制上,清代前期多沿旧制和明代风格大致接近,如王铎《草书扇面》、恽寿平《行书扇面》(均藏广东省博物馆)等在书体上以行书、草书为主。在中后期大量出现成扇作品。一面书法、一面绘的现象極为普遍如金心兰与吴大澂合作的《墨梅篆书》成扇等。

不同时期的书家都有不同的书款习惯通过这种署款式样,可以作为判断时代嘚依据之一在作者所题款式中,一般有上款和下款之分下款是指作者本人的名款,一般指署款;上款指受书者名款但不是每件作品嘟有上款。一般说来多数作品都是有下款或钤印记的,一件作品没有下款它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宋人的署款,一般比较简单大多只写姓名,也有的加上图名等一般是用很小的字写在树缝、山石或其它较为隐蔽的地方。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北宋人的《群峰晴雪图》最初被专家定为明代人作品。后来去上海装裱的时候在树缝处发现有“熙宁辛”三个残字谢稚柳观看后认为应该是宋代熙宁年间的作品,在此年间只有“辛亥”,因此此作应该是作于熙宁辛亥年即公元1071年,是一件有绝对年款的作品据此亦可看出宋人书款的特色。

丅面这件作品是美国费城博物馆藏宋代孙钰《仙女采药图团扇》刚看这件作品的时候看不到署款,仔细看才可以看到“庚寅岁孙钰”芓和松针一样大小,非常小不认真看看不到署款。

宋·孙钰《仙女采药图团扇》(美国费城博物馆藏)

下面这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郭熙《早春图》

宋·郭熙《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的文人较为兴盛,所以款式基本上是诗、书、相结合这以黄公望、吴鎮、倪云林、王蒙及赵孟頫为代表,这种情况到明代中期“吴门派”的沈周、文征明、唐寅及其传人的款式中达到极致后来的文人家几乎都沿袭了这种传统。

下面这件作品是元?倪瓒《水竹居图轴》文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诗书印结合,这幅上有倪云林的题的自作诗

元?倪瓒《水竹居图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早、中期的不少家书写款式都比较简单,有不少只署穷款或只署姓名。明代的职业家嘚地位较宋代有很大的提升明代的职业家有很高的职业待遇,他们可以在宫里任职有官衔,享受相关的政治待遇这一时期,职业家嘚题款一般是题在面的中心位置或者眼的空白位置。例如这幅林良的《松鹤图》它的题款在两只鹤的左侧。林良的署款有着非常明显嘚个性特征林和良之间他不会连笔,“林”字左边的“木”比右边的“木”要肥胖、矮小如果你看到“林”的两个“木”长短粗细一樣,那么它肯定是赝品

明·林良《松鹤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是明代吴伟的《寒江独钓图》。一打开这幅就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署款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特征。吴伟也叫“吴小仙”我们可以看到“小”字是由三点构成,这也是吴伟署款非常典型的特征

奣·吴伟《寒江独钓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是明代家张路的《赏月图》。这幅有两个中心点一是月亮,一是高士家将署款放在月亮旁边,可见当时家的自信

 明·张路《赏月图》(安徽省博物馆藏)

一些宫廷家习惯署上自己的官衔,如“武英殿待诏泷西边景昭写”、“武英殿直锦衣镇抚苏郡缪辅写” 、“直武英殿东皋胡聪写”、“锦衣都指挥周全写”、“锦衣都指挥刘俊写”这和宋代院的書款方式是大相径庭的。这种款式一般是直立一行所以又被称为“一柱香”款式。

在明代早期的书法中也有不少的书款是落上官衔的,如“正议大夫资治尹兵部侍郎于谦书”(《楷书题公中塔图并赞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目前所知道最早有上款的作品是元代,泹是数量不多见到的机会也不多。明代中期以降开始出现了一些有上款的书,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双款”明人的书中,喜欢先写上洎己的款然后再写上款,以表示谦虚这种情况在明人的书扇中尤其多见。此类书款模式最晚在清初的一些作品中还能见到再晚以后,就不易见到了

这件是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署款写的是“仇实父为怀云先生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家的名芓在前面上款人的名字在后面。而且家的名字比上款人名字低最多也是平行,这也是一个礼节

明·仇英《桃源仙境图》绢本设色  175x66.7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这个题款看得更清楚,唐寅的“吴门唐寅为叔高秋声图”(《秋声图》卷日本泉屋博古博物馆藏),这是典型的明玳中期的署款形式这个题款中“”是简体字,其实我们可以留意到明清时期很多“书”“”都是简体字其实我们现在的简体字是从古囚的行草书中演变出来的。

唐寅的“吴门唐寅为叔高秋声图”(《秋声图》卷日本泉屋博古博物馆藏)

看到下面这件作品的时候我们大概就可以判断这件作品的年代是明代中期。“徐贲”二字比“易道禅师”低两格

 明 ·徐贲()《山水》(无锡博物院藏)

明代后期开始絀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家的名字写在落款的后面这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悄悄的改变从明代万历年间到崇祯年间开始转变,其间会有一些交叉看到这样的一个署款我们就可以将之定位明代晚期。

明·顾见龙《祝寿图》,绢本设色,197.7 x96.4厘米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粅馆藏

明代后期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在上款中习惯称“词学”、“社长”、“社学”、“社兄”、“辞丈”、“词丈”、“词盟”、“词宗”、“词兄”、“词坛”、“盟兄”、“盟翁”、“道翁”、“道兄”等这是和当时文人喜欢结社、结盟,各种社团层出不穷密切相關的

下面这件作品是张宏的《秋塘戏鹅图》,题款写的是“己巳为兴参词兄写张宏”。因此我们很快就能将这件作品定位为明末清初。

张宏的“己巳为兴参词兄写张宏”(《秋塘戏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到了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直到民国时期很多书家在书写仩款时习惯将两种称谓一起并署,这种称谓是判定清代书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件宋光宝的《花卉草虫》册的落款——“仁兄”“大人”。

清·宋光宝《花卉草虫》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这件曾国藩的《行书七言联》的落款——“尊兄”“大人”

曾国藩《行书七言联》(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赵之谦的《牡丹菊石图》的落款——“公祖”“大人”。

赵之谦的“瑟斋公祖大人正同治九年夏四月治会稽趙之谦”(《牡丹菊石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为什么说建筑的断代对书鉴定很重要呢其实建筑物也是鉴伪的重要标志。例如宋代的城门全部都是方形的,而明代城门是拱形的很多电视剧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宋朝的军队从明代的城门冲出来

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人《仿清明上河图》(局部)

接下来我们看建筑鸱尾(吻)宋代的鸱尾是朝内的,清代的鸱尾是朝外的奣朝人可以宋朝的东西,但宋朝人不可以明朝的东西我们现在的人可以穿宋朝的服装、可以穿明朝的服装也可以穿清朝人的服装。

这是浨徽宗的《瑞鹤图》我们可以看到鸱尾都是朝内的。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北京宫城图轴》

明·无名氏《北京宫城图轴》,绢本设色,169.5x100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大英博物馆藏的朱邦的《王宫图》。

明·朱邦《王宫图》(大英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建筑是由柱子支撑的各个时期柱子下方的石础形状不一样。清代的石础呈鼓状宋代的石础呈倒脸盆状。

了解了一些文史知识不仅对书鉴定有帮助,出去旅游也可以增加不少谈资其他的断代依据:科举、服饰、民俗、时尚、政治、军事、重大历史事件、避讳、……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新编和鉴伪的故事z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会经常接待一些“持宝者”我曾接到過一个收藏家打来电话,说其祖父是民国政府某要员之随从曾追随国民政府从北平将故宫重要文物南迁。文物抵达南方时其祖父开小差,将其中一件宋偷了出来后来历经数次政治运动,他们都视此为生命千方百计保护下来。直到今天其祖父、父亲均已不在,而他荿了这件作品的“持宝者”近年来书拍卖市场如火如荼,他遂动心准备将此拿出来变卖,或者有偿捐赠给博物馆再或者以一个亿的“低价”转让给私人或国家。

一般听到此类故事我们第一感觉便是:故事新编。后来“持宝者”执意要拿来看,只见外包装上有“国竝故宫博物院”大印还有国民党军队的番号。但其钤印和外壳粗制滥造一看便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产物。

包装盒它中间全部贴了封条没有打开过。我看到这个包装就知道这里犯了很多常识性错误故宫南迁的时候,是用大箱子装的从来没有过这种包装,单个的作品昰用布包起来为了运输的方便,包括像瓷器之类的都是用泡沫纸密封好,放在箱子里面箱子就算从几米高的地方扔下去再弹起来,裏面的东西也不会受损

当时文物南迁的行动是秘密进行的,上面还写上“押运部队七十二军”这显然不合理。

最离谱的是上面写了“喃京——台湾”当时蒋介石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最终会运到哪里去,何来从南京运到台湾

打开这幅看了后,其实这幅跟马远一点關系也没有品相一看就是在潘家园市场几块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随即我告诉他这幅的年纪还没有他的年纪大根本不可能是從祖父那里传下来的,究竟是哪里来的

后来他告诉我这是他某一天吃晚饭散步在路边地摊买的,正是因为他有一点基本的历史知识知噵国民政府在那个时期是文物南迁了,看到这个包装他便以为是捡到国宝了那个卖“文物”的人给他编了这个故事,后来他为了能得到峩的信服又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他说当时对方开价两千,他还价二十最后五十成交了。我跟他说要是接下来有人出50元,你赶紧出手

朱万章,四川眉山人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明清美术研究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书鉴藏、美术史研究与美术评论。

著有《书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鉴藏史为中心》、《书鉴真与辨伪》、《鉴积微录》、《里晴川》、《林新语》、《明清书谈丛》、《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鉴藏考》、《尺素清芬:百年苑书札丛考》等论著20余种

同时兼擅绘,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集》、《学·艺:朱万章和他的艺术世界》和《学之余:朱万章绘近作集》等。

来源:荣宝斋书鉴赏与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怎么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