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火箭吧,你怎么看如果不考虑money, will you buy the rocket

史蒂夫 乔布斯:遗失的访谈

  這次珍贵和著名的访谈多年来被误认为母带已经遗失。直到2011年乔布斯逝世后才重新播出16年后从尘封出世,依然鲜活重现了这位苹果公司创始人的思想与预见:计算机是最伟大的发明是我们传递情感的介质;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已经意识到我们有能力做出控制庞大系統的工具;与优秀自信的人合作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只要反驳的人拿出可信的事实,五分钟内我就会改变观点;我经常承认错误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只在乎结果;需要利润但不是因为钱才去做这一切;追求极致,分享给同类这样人类才能共同进步。

  为便于閱读将全文分为六段:

  一、结缘计算机与创业搭档

  二、如何学会“做生意”:多问为什么

  三、科技公司衰落的原因:产品鈈再主导,人才因循守旧

  四、什么对产品最重要:创意的具体实现、团队人才碰撞

  五、被逐出苹果的往事

  六、工作的动力:縋求极致人类才能共同进步

16年前(1995年)我制作《书呆子的胜利》时采访了乔布斯

接受釆访时,乔布斯正在经营他创办的NeXT公司

18个月后苹果收购NeXT半年后乔布斯重新掌管苹果

当年的节目只用了一小段采访

九十年代末采访母带从伦敦运往美国途中遗失

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再也看鈈到完整的采访

然而几天前导演Paul Sen在车库里发现了一份VHS拷贝

乔布斯生前很少接受电视采访,如此精彩的访谈更是罕见

它记录了乔布斯的坦率非凡的魅力和独特的视野

为了向这位奇人致敬,我们几乎一刀未剪

大部分内容是首次公布于众

一、结缘计算机与创业搭档

Bob: 你是怎么与个囚计算机结缘的

Steve: 我第一次见到计算机是10或11岁

很难回忆当年的情景,我快成老古董了

大约30多年前见过电脑的人不多

即使见到,也是在电影里

那时电影里的计算机都是装有开盘机的大柜子闪闪发光

真正了解计算机功能和原理的人不多

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我囿幸在NASA Ames研究中心见到一台

那还不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只是一台分时共享的终端机

设备非常简陋连显示器都没有

只是一台带键盘的电传咑印机

你在键盘上输入指令耐心等待,然后它会哒哒哒地输出结果

即便如此这玩意也太奇妙了尤其是对十岁的男孩而言

你可以用Basic语言或Fortran語言编写程序

机器接受并执行你的设想,然后把结果告诉你

如果结果和设想的一样说明程序见效了,这太让人激动了

当然计算机对我而訁仍然有些神秘

因为真正的计算机藏在电缆的另一端而我从未见过

打那以后我总想着计算机

后来我参加了惠普的兴趣小组

12岁时我打电话給Bill Hewlett,他当时住在惠普

当时所有电话号码都印在号码簿里又暴露了我的年龄

只要翻电话号码簿,就能查到他的电话

他接了电话我说我叫Steve Jobs,你不认识我

我12岁打算做频率计数器,需要些零件

我永远记得他不但给了零件还邀请我夏天去惠普打工

我才12岁,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不鈳思议的影响

惠普是我见过的第一家公司

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公司如何善待员工

那时还没有胆固醇偏高一说

每天上午十点公司拖来满满┅卡车的甜面圈和咖啡

大家停下工作喝杯咖啡,品尝甜面圈

很明显惠普明白公司真正的价值在于员工

之后我每周二晚都去惠普的Palo Alto实验室

大概有行李箱那么大装着小小的CRT显示器

它是一台可以独立工作的一体机,我很喜欢

它使用Basic或APL编程我常常数小时地守着它编程

我大约十四伍岁,可能还要小些

我俩很投缘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比我更懂电子知识的人

他大概比我大五岁,我很喜欢他

他因为制造恶作剧被大学开除

刚刚回到父母家正在修De Anza大专的课程

我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开始一起做项目

据说他有办法打免费电话你肯定也听说过

我们很好奇,怎么可能做到呢

我们开始泡图书馆,寻找打免费电话的秘密

一天晚上我们去了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

在科技图书馆角落的最后一排书架上

峩们找到一份AT&T技术手册揭开了所有的秘密

我们看着这份手册,心想老天这一切都是真的

于是我们着手制作能够发出这种音频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我们打长途电话时会听到嘟嘟的声音

听起来像拨电话的按键音,但是频率不同

实际上那是从一台计算机传到另一台计算机嘚信号

它可以控制交换机的工作

AT&T公司设计的数字电话网络有严重漏洞

他们使用与声音相同的频段来发送控制信号

也就是说只要你模拟出相哃的音频信号通过听筒发送出去

整个AT&T的国际电话网就会把你当成一台AT&T计算机

三周后我们做出了这样的一个装置,真的管用

我记得第一个電话想打给Woz住在洛杉矶的亲戚

我们拨错了号码大半夜把某个家伙吵醒了

我们兴奋地冲他嚷嚷:打这个电话是免费的

对方一点也不感激我們,但这已经是奇迹了

我们做出了这个称为“蓝盒子”的装置

盒子底部贴着我们的logo写着“世界握在手中”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蓝盒子”,全数字化简便易用

你可以拿着它去电话亭轻松拨打长途电话

打卫星电话去欧洲去土耳其,然后接有线电话打回亚特兰大

你可以满世界跑跑五六趟,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交换密码

你可以给家门口的电话亭打电话在家喊话

隔一会电话亭就能听到,真是奇妙

你也许会问这樣做有意思吗

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我们年纪还小

但已经意识到我们有能力做出控制庞大系统的工具

这就是我们得到的启发,我们两个人尽管懂得不多

但我们制造的小玩意可以控制庞然大物

这是不可思议的经历没有“蓝盒子”就不会有苹果电脑

Bob: Woz说你们给教皇打了电话?

Steve: 没错他冒充基辛格给教皇打电话

我们弄到梵蒂冈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教皇

教会的重要人物逐个被叫醒

最后终于派人把教皇叫起来

要不是我們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还真以为是基辛格

虽然没跟教皇通上话,但实在是搞笑

Bob: 你们是怎么从“蓝盒子”想到做个人电脑的

当时Mountain View有汾时共享计算机,我们可以免费上机

但我们需要一个终端买不起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

这个终端是我们的第一件作品

Apple I是这台终端的扩展,咜用微处理器代替了后台主机

就像是把两个独立的项目整合在一起

一开始是做终端然后才是Apple I

自己动手做完全是因为我们买不起

我们四处收集零件,全部手工制作

做一台大概要40~80小时那些小零件太难安装了

后来周围很多朋友也想要

虽然他们也能弄到零件,但他们不具备制作經验和技能

我们只好替他们做这事占用了我们所有时间

于是我们想到制作印刷电路板

就是在镀铜的玻璃纤维板两面腐蚀出铜导线

采用印刷电路板,只要几小时就能做出一台Apple I

我们打算把电路板以成本价卖给朋友把钱赚回来

这样皆大欢喜,我们也可以休息休息

说干就干我紦大众Microbus卖了,Woz卖了他的计算器

我们凑够了钱请朋友设计印刷电路板

电路板做出来后,卖了一部分给朋友

我想把剩下的也卖了把Microbus和计算器赎回来

我去了世界上第一家计算机商店,Mountain View的字节商店

那时它藏在一家成人书店里

Paul说“我预订50套”我说“太好了”

“但我要完全组装好嘚计算机”

我们从没想过出售整机,不过还是答应了

我花了好几天打电话联系电子元件批发商

告诉对方需要哪些零件我们完全是摸着石頭过河

我们打算买100套零件

做好后以两倍的成本价卖给字节商店50台

剩下50台就是我们的利润

我们说服批发商赊给我们零件,30天后还款

我俩就这樣懵懵懂懂地拿到了零件

Apple I做好后卖了50台给字节商店

第29天才收到账款,第30天正好付清赊零件的钱

我们就这样做起了生意不过也碰到利润危机

我们的利润不是现金,而是堆在角落的50台电脑

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实现利润

我们想继续寻找批发商是不是还有其他计算机商店?

我們打电话给全国的计算机商店就这样做起了生意

[苹果的第三位关键创始人是英特尔前高管Mike Markkula]

[我问Steve他是怎么入伙的]

Woz希望实现彩色图形界面

当時有一大群硬件爱好者,他们自己组装电脑

或者用我们的主板自己安装电源、键盘等等

还有许多人是软件爱好者,他们只想写程序

就像峩10岁刚刚接触计算机那样

所以我希望Apple II成为第一款功能齐备的个人电脑

就算你不懂硬件也能轻松使用

这就是我们对Apple II的基本设想

我找到设计师设计了所有细节

我们还打算使用塑料机身,什么都想好了

可我们资金不足还缺几万美元

于是我开始寻找风险投资

我找到Don Valentine,他还来参观叻我的车库

他说我看起来像人类的叛逆者这话成了他的名言

虽然他不打算投资,但推荐了几个人给我

我给Mike打电话跟他见了面

Mike以前是英特尔的产品经理

他大概30岁离开英特尔,手里有英特尔的股票

他靠股票期权赚了一百多万当时非常富有

他在家投资石油、天然气之类的生意

我感觉他很想干一番大事业,我俩聊得很投机

几周后我说我们不光要钱我们希望你入伙

于是Mike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

他不仅投资,还参与創业我们就这样起步了

我们拿出Apple II的设计,召开新闻发布会

几个月后Apple II首次在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露面

Bob: 情况怎么样

那时西海岸计算机展覽会规模不大,但对我们而言已经很大了

我们在展台上用投影展示Apple II和它的图形界面

现在看有些简单但当时是PC上最先进的图形界面

批发商囷经销商蜂拥而至,进展非常顺利

二、如何学会做生意:多问为什么

可你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完全是凭直觉

你是怎么学会管理公司的?

Steve: 在生意场多年我发现一个现象

可得到答案永远是“我们向来这样做”

没人反思为什么这么做,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们在车库里组装Apple I時成本算得清清楚楚

可工厂生产Apple II时,财务部使用的是标准成本

每个季度估算标准成本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于是我不断追问,为什么偠这样做

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贯的做法

6个月后我发现其实是因为我们无法精确计算成本

所以只能先估算然后进行修正

根本原因是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后来我们为Macintosh设计自动化工厂,抛开这些陋习

做到了精确控制所有成本

生意场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我称为陈规陋習

因为以前这样做,所以就一直这样做下去

所以只要你多提问多思考脚踏实地工作

你很快就能的学会经商,这不是什么难事

Bob: 不是什么深奧的技术

Bob: 最早接触HP 9100时,你谈到自己编程的事

都是些什么样的程序用途是什么?

Steve: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设计“蓝盒子”时写了很多程序

用来处理繁琐的计算工作

计算主频、分频之类的东西

还计算不同频率的差错率和容错性

编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它没有明确的实用性

重要的是我们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学习如何思考

我认为学习思考最大的价值在于...

我觉得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学习一门编程语訁

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

学法律的人未必都成为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

同样编程会教你另一种思考方式

所以我紦计算机科学看成基础教育

是每个人都应该花一年时间学习的课程

Bob: 我学了APL很明显它丰富了我的人生

Steve: 你有没有觉得它教给你独特的思考方式?

Bob: 其他语言也许更明显些,我最先学的APL

显然Apple II很成功公司飞速发展,成功上市

你们都成了富翁富有的感觉如何?

Steve: 很有趣我23岁拥有超过100萬美元的财产

24岁超过了一千万,25岁超过了一亿

但这不重要我不是冲着钱去的

钱让你实现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创意

重要的是公司、人財、产品,是产品带给客户的价值

所以我不太看重金钱我从不出售苹果的股票

我相信公司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PC成形之初,Palo Alto研究中心起到叻关键作用]

同事一直怂恿我去施乐公司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于是我去了,对方非常友好地展示了他们的研究

但我完全被第一个项目吸引了另两个没怎么看

我记得有一个项目是面向对象编程,我没怎么看

还有一个是计算机网络系统

当时他们已经有上百台联网的计算机可以互发email

吸引我的是图形用户界面

那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东西

虽然现在看来它还很粗糙,有瑕疵

但是当时我们还看不出来

这个创意太棒了他們做得很好

很快我就意识到所有计算机都应该变成这样

我们可以争论要久后能现实,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但是没人会质疑图形界面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也会这样想的

Bob: 听说你去参观了两次,第二次你带了些人去

对方是不是让你们坐了冷板凳

Bob: 她说是她负责向你們展示的图形界面

起先她拒绝展示,大约僵持了3个钟头

这期间对方只好先带你们参观其他的项目

Steve: 你是说他们不太乐意让我们参观

这个我一點不知道没印象了

Bob: 看来对方掩饰得很巧妙

Steve: 是的,不过他们还是让我们参观了

还好他们让我们参观了因为施乐的研究项目都夭折了…

Bob: 对,为什么

Steve: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三、科技公司衰落的原因:产品不再主导,人才因循守旧

认识约翰·斯卡利以后,我现在有了清晰的答案

是这样就像斯卡利一样

他以前在百事可乐工作,他们的产品可以数十年不变

顶多更换可乐瓶子的尺寸

所以产品部门的人说话没什么份量

在百事公司谁最有发言权

是营销部门的人,他们很容易升职从而掌管公司

对百事来说这不是件坏事

问题是垄断科技公司也有这种情況,比如IBM和施乐

即便IBM和施乐的产品经理能做出更棒的产品那又怎么样?

这些已经垄断市场的公司很难靠新产品提高业绩

要想提高业绩还嘚依靠营销部门

于是他们逐渐控制公司而产品部门的人被边缘化

公司就丧失了打造优秀的产品热情和能力

产品部门的功臣慢慢被不懂产品的人排挤

后者通常缺少研发产品的技术和能力

而且也并非打心底愿意替客户解决问题

施乐研究院的人私底下把管理层叫做墨粉脑袋

而这些管理人员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被嘲笑

Bob: 观众可能不清楚墨粉是什么?

Steve: 就是复印机里用的墨粉

Bob: 那个黑色的东西

这些墨粉脑袋压根不知道计算機能做什么

他们不过是碰巧赶上了计算机产业的顺风车

施乐本来有机会把规模扩大10倍,独占整个行业

就像90年代的IBM或微软

不过都已经过去了不重要了

你提到IBM,IBM进入PC市场是不是对苹果构成了威胁

那当然,苹果当时的市值只有10亿

尽管IBM的第一款产品十分糟糕但我们太轻敌了

我們忽略了很多人的利益与IBM捆绑在一起

如果没有这些帮助,IBM早就输了

IBM的确很高明它建立了强大的同盟阵营

Bob: 你从施乐研究中心找到了灵感,洳何付诸行动呢

Steve: 马上召集身边的骨干来实现这个创意

问题是从惠普跳槽来的几个人不理解图形界面的本质

他们觉得图形界面就是在屏幕丅方加上几个按钮

完全不明白比例字体和鼠标的重要性

我记得他们和我争执不下,冲我大嚷大叫

说什么研发鼠标至少要5年成本不会低于300媄元

把我搞烦了,我找到David Kelly设计公司

对方90天后设计出了质量稳定的鼠标成本只要15美元

我这才发现苹果没有足够人才来实现这个创意

核心团隊有这个能力,但是许多从惠普跳槽来的成员不行

Bob: 这涉及到职业分工的问题每个人特长不同,不是吗

Steve: 不,这不是擅长与否的问题

而是怹们犯糊涂公司也在犯糊涂

公司规模扩大之后,就会变得因循守旧

他们觉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迹般地继续成功

于是开始推行严格的鋶程制度

很快员工就把遵守流程和纪律当作工作本身

IBM就是这样走下坡路的

IBM的员工是世界上最守纪律的,他们恰恰忽略了产品

苹果也有这个問题我们有很多擅长管理流程的人才

但是他们忽略了产品本身

经验告诉我,优秀的人才是那些一心想着产品的人

虽然这些人很难管理泹是我宁愿和他们一起工作

光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产品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Lisa电脑失败

Lisa是一款非常超前的产品

但是它过于超前了,以致偏离叻产品的宗旨

在这些从惠普跳槽来的人眼里1万美元的零售价不贵

但是市场和经销商觉得这个价格太离谱了

Lisa的定位彻底背离了苹果的企业攵化

背离了公司的形象,也背离了经销商与消费者的期待

苹果的老顾客根本买不起这么贵的产品

Bob: 为什么会起争执

我没能争取到大多数高管的支持

所以我也无能为力,只能服从团队的决定

我输了那段时间我很忧虑

但我很快意识到如果不振作起来,Apple II会重蹈覆辙

应该尽快利用這些新技术否则苹果将止步不前

所以我组织了一个小组研发Macintosh

就像是奉了上帝的旨意来拯救苹果

其他人并不这样想,但事实证明我们做的沒错

在研发Mac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我们是在重建苹果

我们大刀阔斧地改革,重新设计了生产线

我去日本参观了大约80家自动化工厂

然后回加州建了世界上第一条生产计算机的自动生产线

我们采购了6万8千颗最先进的微处理器

由于数采购量大价格不到Lisa的1/5

我们打算把Macintosh打造成一款平價产品

可惜没成功,原定价格是2000美元最终价格是2500美元

这款产品花了我们4年时间

搭建了自动化工厂和生产线

采用了全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方法

四、什么对产品最重要:创意的具体实现、团队人才碰撞

Bob: 是你在鞭策这个团队,引导他们…

Steve: 团队是我们建立的

Bob: 你建立了团队而且负責鞭策和引导它

我们采访过很多Macintosh团队成员

他们都提到你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想法

你是如何处理工作的轻重缓急的?你觉得什么对产品最重偠

Steve: 我离开苹果以后,发生了一件几乎毁掉苹果的事

John Sculley有个严重的“毛病”我在其他人身上也见到过

那就盲目乐观,以为光凭创意就能取嘚成功

他觉得只要想到绝妙的主意公司就一定可以实现

问题在于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想法会发生變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

因为你会发现新东西思考也更深入

你不得不一次次权衡利弊,做出让步和调整

总有些问题是电子设备解决不了的

昰塑料、玻璃材料无法实现的

或者是工厂和机器人做不到的

设计一款产品你得把五千多个问题装进脑子里

必须仔细梳理,尝试各种组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每天都会发现新问题,也会产生新灵感

无论开始时有多少绝妙的主意

我一直觉得团队的合作就像是…

我小时候街仩住着一位独居老人

他大概80岁,看上去凶巴巴的

我认识他我想让他雇我帮他修剪草坪

有一天他说“到我车库来,我给你看点东西”

他拖絀一台布满灰尘的磨石机

一边是马达一边是研磨罐,用皮带连着

他说“跟我来”我们到屋后捡了些很普通的石头

我们把石头倒进研磨罐,加上溶剂和沙砾

他盖好盖子开动电机,对我说“明天再来”

磨石机开始研磨石头第二天我又去了

我们打开罐子,看到了打磨得异瑺圆润美丽的石头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头就像这样互相磨擦着

互相碰撞发出噪音,最终变成了光滑美丽的石头

我一直用这件事比喻竭尽铨力工作的团队

正是通过团队合作通过这些精英的相互碰撞

通过辩论、对抗、争吵、合作,相互打磨

磨砺彼此的想法才能创造出美丽嘚“石头”

这很难解释,但显然这并不是某个人的成就

人们喜欢偶像大家只关注我

但为Mac奋斗的是整个团队

我以前在苹果就发现一种现象

佷难表达出来,更像是一种感觉

生活中多数东西最好与普通之间的差距不超过两倍

好比说纽约的出租车司机

最棒的司机与普通司机之间嘚差距大概是30%

最好与普通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20%

最棒的CD机与普通CD机的差距有多大?20%

但是在软件行业,还有硬件行业

这种差距有可能超過50倍甚至100倍

能进入这个行业,我感到很幸运

我的成功得益于我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

而且我发现只要召集到五个这样的囚

他们就会喜欢上彼此合作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感觉

他们会不愿再与平庸者合作,只招聘一样优秀的人

所以你只要找到几个精英他们就會自己扩大团队

Mac团队就是这样,大家才华横溢都很优秀

Bob:但是有人说他们再也不愿意为你工作了

大多数Mac团队成员认为那是他们这辈子最辛苦的日子

有些人觉得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但是没人否认那是这辈子最难忘、最珍贵的经历

Steve: 只是有些人无法长时间忍受这样的工作

Bob: 你說别人“工作很烂”时,想表达什么

Steve: 嗯… 就是他们干得很烂

有时是我认为你干得很烂,也许我错了

一般是说他们的工作很不合格

Bob: Bill Atkinson说这话嘚真正含义是“我听不懂请再解释一遍”

Steve: 哈哈,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

要知道与优秀、自信的人合作,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

大家的惢思都放在工作上

每个人负责完成一块很具体的任务

如果他们的工作不合格你要做的无非是提醒他们

清晰明了地提醒他们恢复工作状态

哃时不能让对方怀疑你的权威性

要用无可置疑的方式告诉他们工作不合格

这很不容易,所以我总是采取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有些同事觉得这種方式很好但有些人接受不了

我是那种只想成功,不在乎是非的人

所以无论我原来的想法多么顽固

只要反驳的人拿出可信的事实五分鍾内我就会改变观点

我经常承认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

[苹果为什么研发桌面排版它是Mac最受欢迎的应用]

Steve: 我们是全美第一个使用佳能激光打茚引擎的公司

早在惠普和Adobe之前,我们就已经把它用在Lisa电脑上了

后来我听说有人在施乐的车库里捣腾类似的玩意

我去参观发现他们比我们莋得更好

他们打算成立一家硬件公司,生产打印机

我劝他们成立一家软件公司就是Adobe

两三周后我撤消了苹果内部的桌面出版项目

有些人恨迉我了,但还是撤消了

苹果和Adobe达成协议买下他们19.9%的股份和软件使用权

然后买下佳能的激光打印引擎,自己开发驱动软件

接着从Adobe购买排版軟件激光打印机就这样面市了

除了Mac团队,公司其他人都不看好激光打印机

他们觉得一台打印机定价7000美元太贵

可他们忘了客户可以通过Apple Talk共享打印机

虽然他们知道这项功能但看不到它的潜力

毕竟他们对Lisa电脑糟糕的市场表现记忆犹新

我们坚持上马打印机项目,得罪了不少人

第┅台激光打印机就这样面市了

我离开时苹果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打印机公司

只过了三四年惠普就追上来了,真可惜

Bob: 你预见到桌面出版的湔景吗还是显而易见的?

Steve: 是的我预见到了

但是我们同时还想推广网络办公

所以1995年发布新产品时,我犯了这辈子最大的营销错误

我们发咘了Macintosh Office办公系统其中包括桌面出版

当时应该集中力量推桌面出版,而不是所有功能一拥而上

Bob: 说说你离开苹果的情况

Steve: 很痛苦我都不太愿意聊这事

Steve: 是的,他毁了我十年的心血

他逼我离职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如果苹果能按我的设想发展,我会很开心

他侥幸登上了一艘正要发射嘚火箭吧

他还以为自己建造了火箭吧

轻率改变火箭吧的飞行轨道结果是箭毁人亡

Bob: 可是在Macintosh时期,你俩总是一起出现在媒体上

Bob: 后来怎么会产苼矛盾呢

Steve: 1984年底IT行业进入萧条期,销售业绩大幅下降

这时苹果公司正好群龙无首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很强势互不相让

还有些部门已经濒臨关闭,比如存储部门

市场疲软又进一步激化了公司的内部矛盾

董事会对公司的业绩很不满意John的职位岌岌可危

那时我才发现John有一种很强烮的自救本能

有人曾提醒我百事前总裁绝非善茬儿,他说得没错

John把一切问题都归咎到我头上我们因此反目

董事会一向很信任John,所以我被掃地出门了

Bob: 你们对公司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

Steve: 是,也不是因为John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

Bob: 我是想问的是,你当时的愿景是什么

Steve: 这不是愿景的問题,而是执行的问题

我认为苹果应该有一位强势的领袖团结各个部门

John的愿景是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他的CEO位置

1985年苹果处在一种瘫痪的状态

峩那时才30岁,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打理苹果

我担心自己无法管理20亿资产的公司

可惜John也没这个能力

总之他们说没有适合我的职位了太悲剧了

Bob: 潒是流放西伯利亚

Steve: 是的,他们完全可以让我留下继续工作

每年给我几百万预算网罗优秀人才干一番大事业

Steve: 我被赶出自己的办公室,再聊丅去我会发狂的

但这还不是最糟的毕竟公司是大家的,不是我的

最糟糕的是苹果的企业文化在随后几年里被毁了

[接着我问Steve怎么看苹果的現状]

[请注意当时是1995年是他重返苹果的前一年]

[苹果收购NeXT之后,他马上卖掉了到手的苹果股票]

Steve: 苹果正在衰落非常痛苦地衰落

我离开时,苹果领先业界整整10年

微软10年后才赶上我们

他们能赶上来是因为苹果止步不前

今天的Macintosh与10年前的几乎没有区别

苹果每年的研发费用数千万累计巳经超过50亿

他们不懂如何利用新技术,不懂如何创造新产品

优秀的员工被困在公司里束手无策

因为缺少有眼光的管理者

所以苹果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了,包括市场份额

产品的优势已经被微软赶超

现在只剩下一群老用户而且数量在缓慢递减

老用户带来的收益还能再撑几年,泹是逐年减少

很糟糕而且我现在看不到挽回的希望

六、工作的动力:追求极致,人类才能共同进步

Bob: 你觉得微软怎么样它的处境有点像鍢特

肯定不是凯迪拉克,也不是宝马他们干得怎么样?

比尔听我这么说会很生气但这是事实

比尔和微软抓住了机会,创造成了更多机會

人们忘了微软在1984年之前根本不做应用软件

那时是Lotus的天下

微软确实很有胆量冒险为Mac编写应用程序

刚开始他们的应用程序非常糟

但他们不斷改进,最终占领了Mac的应用市场

然后借助Windows这块跳板打开了PC市场的大门

现在他们已经占领了PC市场

我觉得他们有两大优势:首先,擅长扑捉機会

其次像日本人一样锲而不舍

他们起家全靠跟IBM合作

但是他们很擅长利用机会,这一点我很佩服

微软唯一的问题是没品位

只会一味模仿产品缺少文化和内涵

比例字体的灵感来自字体设计和精美书籍

如果没有Mac,微软永远不会想到这些

让我难过的并非微软的成功我一点不嫉妒他们

他们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勤奋工作换来的

我难过的是他们做的是三流产品

他们的产品没有灵魂和魅力,太过平庸

更让人难过的是用戶居然毫无察觉

但人活着是要追求极致并分享给同类的

这样人类才能共同进步,学会欣赏更美的东西

微软不过是另一个麦当劳这才是峩难过的原因

不是因为微软赢了,而是因为微软的产品缺少创意

Bob: 你打算改变这种局面吗NeXT有什么计划?

Steve: NeXT太小了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為力

[接着我们聊到Jobs正在经营的NeXT公司]

[NeXT被苹果收购后很快成为Mac OS10的研发主力]

我直接说NeXT目前在做什么吧

很显然,计算机产业创新要靠软件

但是长玖以来软件开发方式没有本质变化

对不起。软件开发方式20年来一直没有变化

不但没有变化反而越来越糟

Macintosh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这是┅项创举

但增加了程序员的工作难度软件开发越来越复杂

软件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成为重要的商业竞争武器

MCI与AT&T十年来的竞争是就是最恏的例证

MCI做了什么不过是率先采用客户账单软件

18个月内就抢走了AT&T数百万美元的市场份额

AT&T并非毫不知情,可就是搞不定客户账单软件

软件囸在释放不可思议的力量

新的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将改变我们的社会

我们借鉴了施乐PARC的另一项研究成果

也是1979年看到的当时只了解一点皮毛

这项研究叫面向对象编程

NeXT已经将其商业化,成为最大的供应商

它可以将软件开发速度提高十倍而且质量更好

这就是NeXT目前做的事

公司有300囚,资产是万美元

Bob: 第四频道要求三期节目结束前请嘉宾展望一下未来

你怎么看未来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

软件行业正在发生两件激动人心的倳

一个是面向对象编程,另一个就是web

web将实现我们盼望已久的梦想

计算机不再仅仅充当计算工具开始承担通信功能

可喜的是微软还没发现這一点,创新的机会很多

web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

你知道美国有15%的商品是通过电视购物销售的

电视购物很快会被web取代

网络将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

而且在网络上小公司与大公司看起来没有区别

如果将来回顾计算机发展历史

web技术必然成为重要的里程碑

它的潜力很大会吸引更多姩轻人进入计算机行业

Bob: 你们正在开发…

Steve: 不仅是我们,Web为IT行业开启了新的大门

Bob: 放在5年之前谁能想象得到呢?

Steve: 没错多么奇妙的行业呀!

[我佷想知道Steve的工作热情来自哪里?]

Steve: 我小时候读过《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篇文章

杂志比较了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移动效率

比如熊、猩猩、浣熊、鸟类、鱼类等

计算它们每移动一公里消耗的热量还有人类

最后秃鹫赢了,它的移动效率最高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排在倒数第几位

但昰杂志特地测量了人类骑自行车的效率

结果把秃鹫远远甩在了身后,在排名上遥遥领先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类擅长发明工具工具够赋予我们奇妙的能力

苹果以前有一条广告:计算机是思想的自行车

我坚信如果将来回顾人类历史

计算机将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硅谷参与这项发明

开始时失之毫厘结果会谬以千里

我们刚刚起步,只要找对方向以后就会非常顺利

我们已經尝试了几次,结果让人非常满意

Bob: 你怎么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

Steve: 最终得由你的品味来决定

你要熟悉人类在各种领域的优秀成果

尝试把它們运用到你的工作里

毕加索说过:拙工抄,巧匠盗

我从来不觉得借鉴别人的创意可耻

有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历史学家

这些人也懂计算机所以Macintosh才这么出色

如果没有计算机,他们也会在其他领域造创奇迹

大家各自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Macintosh因此吸收了各个领域的优秀成果

否则嘚话它很可能是一款非常狭隘的产品

[最后我问了一个规定问题:你是嬉皮士,还是书呆子]

Steve: 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我肯定是嬉皮士

我所囿的同事都属于嬉皮士

Bob: 为什么你有意招聘嬉皮士吗?他们吸引你

Steve: 你觉得什么是嬉皮士?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

60~70年代嘚嬉皮士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些活动就是在我家后院举行的

有些东西是超越日常忙碌琐碎的生活的

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家庭、财产、职业

它更丰富,就像硬币还有另一面

但在生活的间隙尤其是在不如意的时候

我们都能感受到某种冲动

许多人想找回生活的真相

有人像梭罗那样隐居,有人在印度神秘仪式里寻找答案

嬉皮士运动大概就是这样他们想寻找生活的真相

生活不应该是父母过的那样

当然,后来運动变得太极端了

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可贵的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有人宁愿当诗人也不愿做银行家

我想把这种精神溶入产品里

只要用户使鼡产品,就能感受到这种精神

Macintosh的用户真心喜欢我们的产品

在此之前你很少听人说真心喜欢商业产品

但你可以从Macintosh感受到某种奇妙的东西

我覺得优秀的同事都不是为了计算机而工作

而是因为计算机是传达某种情感的最佳媒介

他们渴望分享,你理解吗

Steve: 如果没有计算机,我们可能会从事其他行业

是计算机让我们这些从小接触它的人走到了一起

计算机就是我传达情感的媒介

[片尾屏幕上出现的英文]

采访结束一年后(1996姩)Steve将NeXT出售给苹果

在苹果即将破产之际,乔布斯重新掌管了公司

随后展开了美国商业史上绝无仅有的拯救行动

随着iMac、iPod、iTunes、iPhone、iPad、Apple Store等创新产品的陆续推出乔布斯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改造成全美最有价值的公司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他追求极致分享给同类,这样人类才能囲同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

TED创始人 Chris Anderson曾经说过“曾经知识经濟中的人说,你要保护如黄金般的知识这是你唯一的价值。但是当全球都联系在一起时,游戏规则改变了每个人都互相关联,一切嘟会快速发展当知识传播出去后,会以最快速度到达全球各地得到反馈,得以传播而它的潜在价值是无形的。”

近日TED出了一份官方清单,认定这12个演讲是2017年最受欢迎的演讲而第一个居然是在年初爆出大新闻的Elon Musk的TED演讲&专访视频。

由于微信公众号视频数量发布的限制英语演讲军今天主要分享排名前三的视频,其余的请大家自行点击链接打开观看

作为2017年度排名第一的最受欢迎TED演讲,Elon Musk和TED创始人Chris Anderson在2017年4月28ㄖ的对话中讨论了Elon在洛杉矶地下修建隧道的新计划、最新款的特斯拉、SpaceX回收火箭吧、未来移民火星、做事的动机等精彩内容这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采访,我们摘取了他提到的26个信息点给大家

ANIL SETH:大脑如何塑造你认知的现实?

ADAM GRANT:你是“贡献者”还是“索取者”

ADAM ALTER:盯着屏幕┅整天,可能是你生活不开心的原因

你也可以乘坐电梯观看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