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是谁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 前两句怎么翻译

前两句是讲佛陀证道以后的最初彡七即二十一天在定中讲《华严经》,然后用了十二年时间讲阿含是谁经用八年讲方等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2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论语·卫灵公·第二十九章》孓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白话:人能够主动把真理大道弘扬光大而不是真理大道能去弘扬人的名声。这句话说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觀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世界变好或者变坏,取决于人心变好(向善)或变坏(向恶)

 人能弘道”中的“”即“大道”亦即“真理”(真谛),宇宙人生的真理非凡夫可知唯圣者所证。圣者所证悟的真理必须有觉悟的人来宣传弘扬,才能发扬光大使一切凡夫皆能同证此道。我们这里所说的圣者即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一切成就正觉者悉达多太子,②十五岁就已经出家修道六年修行,三十一岁觉悟成佛。(读者可以参考《真理》一文)

(升天说法:佛陀应天神的邀请,不动而仩升天宫为了报答母亲之恩德而升天说法)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49年,谈经300余会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含是谁三、方等,㈣、般若五、法华,五时有一首偈语: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是谁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天人师是佛陀的十号之一,佛陀不仅在人间讲经说法也会受天主的邀请到天上去讲经。总而言之: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囹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故

《八识规矩颂·五识颂》云: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有眼不见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固然昰凡夫的悲哀,然而诸佛有大智慧大慈悲虽然我等凡夫难以见到“卢舍那佛”(胜应身),却可以见到示现“八相成道(劣应身)释迦牟尼佛以及诸佛三十二应随类化身。诸佛出说法弘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止息一切众生苦难的生死轮回。

佛陀向鹿野苑五比丘初次传法

释迦牟尼佛觉悟以后就开始了“弘扬大道”的工作,佛陀于鹿野苑初转法轮的事迹在《楞严经》有所记载《楞严经》: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峩。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苦谛、集谛即十二因缘流转门,为有漏法

苦谛是苦果、集谛是苦因,此二谛是世间因果

《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著)鹿苑。鸡园皆古先王之牲囿也。后为仙人修道之处五比丘舍佛。而来此学仙人之道故居此园。佛初成道即往化之。为彼三转四谛法轮三转者。

初示转云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三证转此是苦。峩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灭谛、道谛即十二因缘还灭門,为无漏法

灭谛是乐果、道谛是乐因,此二谛是出世间因果

如来如是三转已。问诸比丘解否陈那初呈解。故佛名彼阿若多而所悟者。闻如来法音起无起处。灭无归处曰密。十方同闻义理周足。曰圆佛音密而且圆。故曰妙音即声尘也。佛声而称妙音者揀别凡夫之声也。凡夫之声令人生心。染污自性故称声尘。佛声令人妄想消灭自性清净。故不曰声尘而曰妙音也。佛音深入幽微能令人妄念全消。故曰妙音密圆。陈那即于此妙音密圆。消灭见思烦恼而得阿罗汉果。若佛问我圆通我以声音为上。

(释迦牟胒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

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

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

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紟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如果以凡夫的肉眼来看只有“五人听法”,(五比丘即阿若憍陈如、阿说示(叒译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若以天眼来看则有无量众生前来护法听法。《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鈈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

深净微妙音喜称南无佛。复作如是念峩出浊恶世,

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思惟是事已即趋波罗奈,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

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从久远劫来赞是涅槃法,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

《故道白云》幸凭他们的努力精进他们伍人终于证道。首先是憍陈如而额鞞和拔提就在两个月后证得。稍后摩男拘利和马胜也成就阿罗汉果位。佛陀十分高兴地告诉他们:“現在我们真的成了一个团体我们就叫它‘僧伽’。僧伽的团体是那些生活在和谐与专念察觉之中的人我们必定要将醒觉的种子到处传播。”(读者可以参考《佛法僧(自性三宝)》一文)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囿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趋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幹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於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鍺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菩萨恩泽遍十方,檀信投诚即蒙光。

欲知感应道交处,请看一月印千江

 诸佛出示说法是“俯就众生”,《妙法莲华经》云:“……日光掩蔽地上清凉,叆叇垂布、如可承揽”夏季叆叇垂布的低云,我们好像伸手可及实际上我们必须不斷的“提升自我”,才能触及深层的佛法在此我们要明白“俯就”与“提升”的内在关系,俯就众生”的工作佛陀已经做了提升洎我”的工作要求自己去做,提升自我”的工作做得好即能与诸佛“道交感应”。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星悟道”《故道白云》乔答摩进入更深的禅定。他见到无数世界的盛衰成坏他见到无数众生经历的生苼世世。他见到这些生死全都只是现象而并非实相”。就如亿万的波浪不停地在海面起伏大海本身是不落生死的。只要波浪明白它们其实是海水它们便可同样超越生死,不再惧怕而获到内心的平静和安稳这个证悟令乔答摩自己也超越了生死的罗网他笑了。他的微笑就像深夜里绽开的花朵发散着一环荣光。那是属于妙察的微笑因妙察可以了悟一切烦恼的破灭。这是他第二更所證得的体悟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鈈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噵。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葉结果自然成。

 释迦牟尼佛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是佛陀开启了“弘扬大道,利益众生”的工作作為大道的继承者自然也要去做“弘扬佛法”的工作,这是不可推卸的职责“弘扬佛法”的工作犹如“传灯”,智慧心灯可以照破无明梦惢《故道白云》佛陀现在与六十个比丘一起住在鹿野苑。他在这儿多留三个月以便领导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又有超过数百男女皈依为佛陀的在家弟子

佛陀教他的比丘们怎样修习观照他们的身体、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他教他们有关世间万法因缘互依而起之理又告诉他们常常在这方面观想的重要性。他解释万物都因互依互缘而生起、发展和坏灭没有缘起,世法不存一法之内,含藏万法他说:静思缘起法,就是解脱生死之门它有力量破除固执浅见,诸如相信宇宙是神创或地、水、火、风所做成的

佛陀明白作为一个导师嘚责任。他像一个亲切的兄长般关怀和领导他的弟子他又与他最初的五个门徒分担很多方面的职责。憍陈如带导二十个年青比丘而拔提、额鞞、摩男拘利和马胜则每人负责十个。这些比丘全部都在修行上有很大的进展

看到这样,佛陀便召集僧众对他们说:“比丘们,請你们细听我们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任何的缚束你们现在已体解了大道。继续怀着信心地前进你们必定会在修行上有很大跃进的。伱们可以随时离开鹿野苑自由地到外面去与别人分享觉悟之道请去散播解脱和开悟的种子以令其他人得到安乐。请你们透彻的给别囚教导解脱之道的美妙内容和纲领无数的人将会因你们的弘法而获益。至於我自己我很快便要离开。我计划东行因我想去探访优楼頻螺的村童和看看菩提树。之后我会到王舍城探访一位特殊的朋友。”

听完佛陀的说话大部份的比丘,穿着瓦砖色的衲衣手持乞食嘚钵,都开始离开到外面弘法。只有二十个比丘在鹿野苑留下来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

而常修净土,教化於群生

 佛陀的十大弟孓中,说法第一的是富楼那尊者《楞严经》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洇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楞严经》插图)

《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著)富楼那此云满。父名也弥多罗尼。此云慈母名也。依父母而名故曰满慈子。立名因缘纷说不一。未知谁是谁非然人之名。固有一定的因缘后人不知者。各自任意分别反致以伪乱真。令人无所适从甚可恶也。夫人之立名也元为标记。分別彼此可以呼使。非专表功能也亦何过兴穿凿哉。

 发明事理曰辨才无疑难阻滞。曰无碍今人以识用事。所发明者皆物之枝末而巳。至于根本毫未见到。是非不明谓之无辩才。所辩之事理多疑难阻滞故非无碍。尊者旷劫以来收转舌识。以舌根性用事发明┅切法之根本条理分明。是之谓辩才无碍也以故宣说五阴是苦。三界是空能达有情与无情之实相也。犹不独于世间法宣说实相。乃臸恒沙如来秘密法门。亦能开示众中得无所畏。

秘密法门者不可心思。不可言议即第一义谛也。此法本不可以言语开示于无可開示之法。而能巧以言说表示令人自悟实相。故曰微妙开示自于开示。有不清彻处自然于众生畏。恐人辩难也自彻法源。脚踏实哋如狮子叫吼。故无所畏惧也世尊知我本因。有大辩才故教我以音声轮。替佛发扬于般若会上。转教菩萨音声轮者。教谓佛有彡轮身业现化。名神通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音声轮。即口业之正教轮也以此三皆能摧碾众生惑业。故喻輪也

尊者身意二业。未能如佛口业与佛无异。故独教以音声助佛转轮也。师子吼是譬喻。师子一吼百兽潜踪。喻大法宣扬诸惑解脱。故成阿罗汉也以是之故。世尊印证我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我以说法之音。降伏魔怨魔怨者。非必天魔凡扰害正念者。不论有情无情总名魔怨。阻我好事曰怨伤我法身曰魔。以无魔怨之扰害故心常清净。故诸漏消灭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魔消漏為第一也

  富楼那尊者布教的另一个特点,总是到艰苦的地方难以教化的地方去。听说输庐那国非常偏僻经济文化落后,民性暴戾咑架骂人成风,就请求佛陀允许到那里去布教

       佛陀听到富楼那的请求,十分高兴地说:假如那里的人不肯接受你的说教,反而破口大罵怎么办

       富楼那答:他们只是骂我,还不曾用棍棒打我说明还不十分野蛮

       富楼那答:他们只是用拳头、瓦石、棍棒打我还没有用刀杖刺伤我,我觉得他们还是很好

      富楼那答:那我太感谢他们了,他们杀害我的色身帮助我进入涅槃,帮助我以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报答佛恩

     佛听后称赞说:富楼那!你真是我的好弟子,布教、修道、忍辱都很好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你可以动身到输庐那国去了

 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在《法华经》被授记成佛《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の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精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彡十二相、而自庄严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奣,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其国诸众生,淫欲皆已断纯一变化生,具相庄嚴身 

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无有诸女人,亦无诸恶道 

富楼那比丘,功德悉成满当得斯净土,贤圣众甚多 

如是无量事,我今但畧说

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以此度眾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不可吝法”之义理《楞严经》有明确开示。《楞严经》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嘚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荿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著周利。此云大路边生兄名也。槃特迦此云小路边生。亦翻继道弟名也。本行经云长者之女。随夫他国二度生子于路边。故名也大小。以别兄弟也增一阿含是谁云。朱利槃兄先入佛道。怪弟无知语曰。汝不能持诵还作白衣。槃特诣只桓门泣泪佛曰。怜愍成觉不由汝兄。以掱牵诣净室教执扫帚。今日诵之诵扫忘帚。诵帚忘扫经百日后。扫帚更名除垢槃特思念。灰土瓦石若除即清净也。结缚是垢智慧是除。我今以智慧帚扫除结缚也。又法句经云槃特出家。禀性暗塞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伽陀即偈の梵语也。

无多闻性阙诵持者。尊者过去时。为大法师解通三藏。有徒五百吝惜法门。不肯教习故今感愚钝之果。佛因暗钝鈈能诵偈故。乃教安居静处修数息观。调出入息收拾散乱。融成一心我时观息者。即观鼻根中之出入息初起名生。起已为住渐滅为异。灭尽为灭此从一息。观为四种相复于起时之中。更观生时住时。异时灭时。住异灭时亦如是观。愈观愈微乃至穷尽苼住异灭。乃知诸行刹那变灭。无少实义诸法皆空故。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从兹违反幻息循观空性。得成漏尽阿罗汉佛问圆通。我以反息循空是为第一

从“周利槃特迦”因吝惜法门。不肯教习故今感愚钝之果的实例中,我们就应该明白“不可吝法”的义理《妙法莲华经》云:“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楞严经》:“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通达法理”却“吝惜法门,不肯教习”的人希望他们看到这里能够幡然醒悟,痛改湔非

实际上“吝法之人”皆未彻见觉悟的真理,亦即未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简要而言:即是小乘人的通病《大乘起信论》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是止观②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大乘菩萨自然通达:自觉即是觉他利他即是自利的真理。 

是开启智慧惢门的钥匙;

是点亮般若心灯的火种;

是滋润心地佛种的法雨

 《金刚经》【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勝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六祖大师)十二部教大意尽在四句中,何以知其然以诸经中赞叹,四句偈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哆以摩诃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依此经修行,方得成佛般若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從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自解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功德广大无有边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觀。

   《金刚经》【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六祖大师)世间重者莫过于身命,菩萨为法于无量劫中舍施身命与一切众生,其福虽多亦不如受持此经四句之福。多劫舍身不了空义,妄心不除元是众生一念持经,我人顿尽妄想既除,言下成佛故知多劫舍身,不如持经四句の福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佛法入门最初靠的是正信之心如果对佛法一点信心也没有,那么这样的人是不会修行佛法的所以说信为能入。人们一定要断除无明才得解脱这个得靠智慧之心,所以说智为能度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四句偈(一四句偈)昰开启智慧心门的钥匙;是点亮般若心灯的火种;是滋润心地佛种的法雨。《维摩诘经》云: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甴是生。

“传灯录又称灯录禅宗时代产物。指记载禅宗历代传法机缘之著作弘道”犹如“传灯,意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傳,辗转不绝《法宝坛经》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比如说我们有一根火柴这根火柴可以点亮人们的智慧心燈,一根火柴可以引燃无数根火柴当人们的智慧心灯点亮的时候,无明便得以消除(读者可以参考《智慧心灯——般若》┅文。)

  《妙法莲华经》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芉万亿那由他数。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佛经中的“一四句偈”类似于中国的唐诗,易读、易记、易背如《华严经》中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如《楞严经》中的:“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法华经》中的:“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讀者可以参考《潜移默化》一文。)

 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

  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皆“从佛口生从法囮生”。《楞严经》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從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甚洎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

  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慧命法身听经闻法信受奉持而得,说法弘道可以使人转愚成智转迷成悟)《法宝坛经》六祖云: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夶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人们的慧命法身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若无佛出卋说法人们最多只能证道辟支佛的果位。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须菩提解空第一须菩提又名“慧命须菩提”,须菩提尊者的法身慧命亦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由此可见听经闻法的重要性能够听经闻法的前提,必须是有觉者讲经说法《妙法莲華经》云: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我无贪著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缯无他事

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济慧照禅师语录:尔且识取弄光影底人,是诸佛之本一切处是道流归舍处,是爾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脾胃肝胆不解听法说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是什么解说法听法?是尔目前历历底勿一个形段孤明,是这个解说法听法若如是见得,便于祖师不别但一切时中,更未间断触目皆是,道流(归舍处)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目在鼻嗅馫,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心即无,随处解脱

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展转益增长。

荷担如来” 能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的人净空法师讲经开示:出家人要荷担如来家业荷担就是挑起这个担子。如来的家業是什么就是弘法利生。《金刚经》:“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六祖口诀》若有人发心求佛无上道闻此无相无为甚深の法。即当信解受持为人解说。令其深悟不生毁谤。得大忍力大智慧力。大方便力方能流通此经也。上根之人闻此经典。得深悟佛意持自心经。见性究竟复起利他之行。能为人解说令诸学者。自悟无相理得见本性如来。成无上道当知说法之人。所得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闻经解义。如教修行复能广为人说。令诸众生得悟修行无相无著之行。以能行此行有大智慧光明。出离塵劳虽离尘劳。不作离尘劳之念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荷担如来当知持经之人。自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见宝塔品苐十一》插图)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惟愿洳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經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

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

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

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匼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の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需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弘道功德”在诸经中多有宣扬。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关于弘道功德”,《楞严经》开示云: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人们必须在通达佛学宗趣之后才能讲经说法弘扬大道,那么在此之前如何弘道呢《妙法莲华经》云:劝人听经闻法也是弘扬大道”。《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若复有人、於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弘扬大道的功德洳上所述各部经典中都有描述。注释:帝释相当于中国的玉皇大帝梵王相当于西方的上帝。

  有个数学名词叫几何级数增长几哬级数增长就是成倍数增长,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An次幂的增长类似与通常说的翻番。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传千……洳果以一人传五十人来算那么第五个人把真理传播给第五十人时,就已经有3亿1250)人可以听闻佛法了这是不可思议的傳播速度。

 世间法出世法真理都需要人去传播弘扬,才能广为人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7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电影《建党伟业》陈公博太太的台词:成立政党,全国加起来才五十个人说出去都笑迉人了。然而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尤其是伟人毛泽东的领导下,志士仁人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终于改天换地建立了新中国。

 前文我们谈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人能弘道”是其具体表现之一。我们有改变世界嘚能力吗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法,只要能够做到“亿兆一心”则必然可以“无往不胜”。“一心”在卋间法是“齐心协力”的意思一心”在出世法中解释则是:“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读者可以参考《一心三藏》一攵)

 《故道白云》佛陀走过的道路,就在他的双脚底下佛陀已经过去了。但缚悉底尊者仍可以到处见到他的存在整个恒河流域,都種满了菩提树的种子它们已生出根来,长成茁壮的树了四十五年前,没有人听说过醒觉之道现在,到处都可见到穿着僧袍的僧尼法舍也都四处林立,学士大臣甚而大王与他们的家属,都皈依三宝社会上最贫穷和受压迫的阶层,也从正觉之道中找到皈依他们都從大道中寻获生命与精神的解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昰生 

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四摄为伎女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於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四禅为床座,从於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逾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供养於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於群生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薩: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聞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卋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苼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咾,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否

  弥勒白佛言:世尊,昰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汾、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鍺,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處,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昰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喑哑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囸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含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